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二则《 伯牙鼓琴》教案 (7)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二则《 伯牙鼓琴》教案 (7)

教学目标:‎ ‎1.会写“哉、巍”等7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伯牙鼓琴》。‎ 教学重难点:‎ ‎1.能说出对《伯牙鼓琴》最后一句话的理解,并结合“资料袋”说出自己的感受。‎ ‎24.能用自己的话讲讲《书戴嵩画牛》的故事。‎ ‎- 第一课时 -‎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课件出示:‎ ‎◇友情在我过去的生活里就像一盏明灯,照彻了我的灵魂,使我的生存有了一点点光彩。——巴金 ‎◇士为知己者死。——《战国策》‎ ‎◇酒逢知己千杯少。‎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指名学生读一读,并让学生说一说有什么发现。‎ ‎(这些名言都告诉我们友谊的难得和珍贵。)‎ ‎2.“千金易得,知音难求。”可见,知音是何等的可贵啊!同学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知音”的文言文,讲述的是两千多年前的一个动人故事。(板书:伯牙鼓琴)‎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提示: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朗读时一定要注意停顿,要读出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仔细听老师读,注意老师是如何停顿的,边听边画出停顿记号。‎ ‎2.教师范读。‎ ‎3.课件出示标注停顿记号的课文。‎ ‎4.生读课文。‎ ‎(1)你也能像老师一样读出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吗?赶快读读吧!一定要注意停顿哦!‎ ‎(2)指名读—男生读—女生读—齐读。‎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故事中有哪些人物?‎ 伯牙、锺子期。‎ ‎2.从哪里可以看出伯牙善鼓琴,锺子期善听呢?‎ 课件出示: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3.仔细读读这段话,说说它的意思。‎ ‎(伯牙)正弹奏到意在描绘大山的乐曲,锺子期听了(赞叹)道:“琴弹得多好啊,像大山一样高峻。”一会儿,(伯牙)又弹奏到意在描绘流水的乐曲,锺子期又说:“琴弹得多好啊,像流水一样浩荡。”‎ ‎4.伯牙当时已是著名的琴师了,那么,他的琴音一定不止表现了高山流水,除了巍峨的高山、浩荡的江河水之外,他的琴声还可能表现哪些动人的场景呢?‎ ‎5.假如你是锺子期,你会如何赞叹呢?我们该读出怎样的语气?‎ 过渡:知音的相遇是心灵的交融,是快乐、幸福的。但是,知音又是十分难得的,让我们通过朗读再来感受知音相遇的美好。‎ 四、赏读全文,归纳提升。‎ ‎1.锺子期不幸去世了,伯牙心情如何?‎ 悲痛欲绝,黯然神伤。‎ ‎2.“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伯牙为什么认为锺子期是最后的知音?他们仅仅是音乐上的知音吗?‎ ‎3.伯牙破琴绝弦,留下无尽的孤独、寂寞。反复朗读,深入体会。‎ 五、结合资料,拓展延伸。‎ ‎1.思考: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有人说这样做不值得,也有人说应该这样做。请联系课后的“资料袋”,说说你的看法。‎ ‎2.反馈交流。‎ ‎3.小结:是啊,这就是音乐的魅力,是音乐让他们两人心意相通,成为知音。知音已逝,鼓琴似乎也失去了意义。后来,‎ 琴曲《高山流水》便与伯牙鼓琴遇知音的故事一起,在民间广为流传,而成语“高山流水”则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 ‎- 第二课时 -‎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课件出示戴嵩简介,导入新课。‎ 戴嵩,唐代画家。擅画田家、川原之景,以山泽水牛尤为著名,后人说他画牛能得“野性筋骨之妙”。相传他曾画饮水之牛,水中倒影唇鼻相连,可见其观察之精微。传世作品有《斗牛图》。‎ ‎《斗牛图》传至宋代时,还引出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北宋文学家苏轼根据这个故事写了一篇文章,记录下这件事以及自己的感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文言文《书戴嵩画牛》。‎ ‎2.板书课题,指导读题。‎ 说说你对课题的理解。(记录关于戴嵩所画的《斗牛图》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注意多音字“处、好、数、曝、斗、角、间”的读音。‎ ‎2.指名朗读,相机正音。‎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相机指导多音字的读音。指导“曝”的书写。‎ ‎3.齐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学质疑,理解文意。‎ ‎(1)课件出示学习要求。‎ 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说说文章的意思。‎ 标出不理解的词句。‎ ‎(2)学生自学,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大概意思。‎ ‎(3)指名交流,相机指正。‎ 理解“轴”在不同语境中的意思,指导读出节奏。‎ 理解“尾搐入两股间”的意思。(出示两幅《斗牛图》,比较理解)指导读出节奏。‎ 理解“耕当问奴,织当问婢”的意思。‎ ‎2.整体感知。‎ 哪位同学能连起来说说这篇文章的意思?‎ ‎3.品析人物。‎ 过渡:文章里的两个主要人物是谁?(板书:牧童 杜处士)‎ ‎(1)课件出示自读要求。‎ 自由读课文,用横线画出写杜处士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写牧童的句子,再用一两个词语概括他们的表现。学生自学。‎ ‎(2)面对同一幅《斗牛图》(板书:《牛》),杜处士和牧童却有不同的表现,请结合文章说一说。‎ ‎(3)学生汇报,交流分享。‎ ‎①谁来读读写杜处士的句子?你用了哪个词语来概括杜处士面对《斗牛图》的表现?(喜爱)‎ ‎“尤所爱”表现在哪儿?指导学生读出这种喜爱之情。‎ ‎②面对《斗牛图》,牧童是怎样的表现?谁来读一读?你怎么评价牧童?(聪明自信、天真可爱)‎ 抓住牧童的语言、神态、动作,想象画面,读出牧童的天真可爱。‎ 指导带上动作再读一读。‎ ‎③师生分角色读杜处士和牧童的表现。‎ 看到聪明自信、天真可爱的牧童,杜处士会说些什么呢?文中是怎样写的?‎ ‎④牧童“拊掌大笑”,处士“笑而然之”。“拊掌大笑”与“笑而然之”能不能换一下?‎ 出示两个词语,学生辨析比较。‎ ‎⑤朗读描写杜处士和牧童的句子,读出趣味。‎ 四、想象画面,讲好故事。‎ ‎1.了解了这个故事的内容,接下来我们试着讲讲这个故事。讲故事要注意什么?(语速、语气、动作等)‎ 加入想象,会让故事的内容更丰富。‎ ‎2.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1)学生自由练习讲故事。‎ ‎(2)指名展示,评价交流。‎ ‎3.讲讲“我”的故事。‎ ‎(1)接下来我们换一个角度,把自己当成故事里的人物,会讲得更加入情入境。‎ ‎(2)出示相关提示内容:‎ ‎◇我姓杜,人称杜处士,我读了不少书,可就是不愿意做官……‎ ‎◇今天天气真好,放牛去喽!还没出村子,我看见……‎ ‎◇我是苏轼,听说四川有个杜处士,尤爱书画……‎ ‎(3)选择其中一个角色,练习讲“我”的故事。‎ ‎(4)讲故事,评价交流。‎ ‎(合理想象,角色转换,形象表达。)‎ 五、赏读全文,归纳提升。‎ ‎1.文章哪句话写出了作者苏轼的感受?学了这篇文章,你明白了什么道理?(“耕当问奴,织当问婢。”要从客观事实出发,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不能凭空想象遇到问题多向行家请教。)‎ ‎2.本文以戴嵩画作《牛》为线索,写了杜处士和牧童之间的故事,阐明了“耕当问奴,织当问婢”的道理。‎ ‎3.再读课文,感受文言文的简约之美。‎ 伯牙鼓琴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志在太山——巍巍乎若太山志在流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高山流水 知音情长 书戴嵩画牛 ‎《牛》牧童  拊掌大笑杜处士 笑而然之耕当问奴 织当问婢 ‎1.学习文言文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应该让学生课前回顾前面学习文言文获得的经验和方法,这样有助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通过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教学时,让学生充分朗读,谈朗读感受,能够唤起学生的想象,从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