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试题-第二单元测试题 部编版(含答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六年级上册语文试题-第二单元测试题 部编版(含答案)

第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 正确、工整地抄写句子,力求匀称、美观。(2分)‎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二、看拼音,写词语。(10分)‎ shí yá hénɡ dù jì lǜ tiě suǒ zhènɡ zhì ‎ xuān chuan qí zhì yuè dú zhì fú tǎn kè ‎ 三、选择多音字正确的读音。(4分)‎ ‎1.提:A.tí B.dī 提醒( )提防( )提高( )提溜( )‎ ‎2.奔:A.bèn B.bēn 奔跑( )奔驰( )投奔( )奔头( )‎ 四、判断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5分)‎ ‎1.《狼牙山五壮士》运用了点面结合写场面,既有对五壮士群体形象的描写,也有对每个人的细致刻画。( )‎ ‎2.《七律·长征》中“万水千山”在诗中指一万条河、一千座山。( )‎ ‎3.《灯光》通过一个关于灯光的故事,歌颂了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 )‎ ‎4.《开国大典》是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叙述的。( )‎ ‎5.“七律”是诗体名,七言律诗的简称。( )‎ 五、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里。(10分)‎ ‎1.下列词语书写有错的一项是( )‎ A.磅礴 铁索 岷山 粉身碎骨 B.爆发 宣布 旗帜 惊天动地 C.检阅 制服 但克 排山到海 D.距离 射入 协商 横七竖八 ‎2. 下列词语与意思不对应的一项是( )。‎ A.创建国家的重大典礼。(开国大典)‎ B.推开高山、翻倒大海。形容力量强盛,声势浩大。(排山倒海)‎ C.守卫城市的军队。(人民军队)‎ D.指千钧的重量系在一根头发上,比喻极其危险。(千钧一发)‎ ‎3. 下列对“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诗句中一“暖”一“寒”,既写出了天气情况,又写出了心理感受。‎ B. 作者以两种感觉互相对比,既表达了红军渡过金沙江后的喜悦,又表现了夺取泸定桥的惊心动魄,足见红军的神勇无比。‎ C. 诗句中一“拍”一“横”采用以静写动的手法。‎ D. 诗句对仗自然、工整,以自然环境寄寓无限感慨,极具气势。‎ ‎4. 下列对《灯光》语句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使人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句中“感到光明,感到温暖”是作者每次看到天安门广场夜空中的千万盏灯时的感受。这种感受表达了作者幸福、自豪的心情和对伟大祖国真挚的热爱。‎ B.“‘多好啊!’这一声平常的赞叹,使我心里微微一震。”句中“‎ 平常的赞叹”,指“多好啊”,这句话平白朴实。“使我心里微微一震”,指“我”对这赞叹的反应。“震”,震动,说明这种反应还比较强烈,将引起郝副营长对激动人心的往事的回忆。‎ C.“他把头靠在胸墙上,望着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对未来的憧憬里去了。”这一句写郝副营长在激战前,向往光明和幸福的前景的神态。从这种神态里,我们完全能理解他英勇战斗的崇高理想和伟大动力,完全能感到他那颗为解放中国人民,为造福于中国人民而跳动的心。‎ D.“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这句话是郝副营长的联想,也是他的愿望,是他对未来的憧憬,更是他为了战斗的胜利不惜牺牲自己的强大动力,表现了郝副营长宽阔的胸怀和高尚的情操。‎ ‎5. 下列对《狼牙山五壮士》语句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这句话可以从马宝玉语言和动作的描写,说话是“斩钉截铁”的语气和他简洁但坚定的语言“走!”,感受到作为班长的马宝玉在生死抉择面前那种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B.“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这句话通过“热血沸腾”,可以体会到战士们对于班长所作决定的认同,以及舍生取义的决心。‎ C.“马宝玉嗖的一声拔出手榴弹,拧开盖子,用尽全身气力扔向敌人。”这句话从描写马宝玉动作的词语,体会到他对敌人的刻骨仇恨和誓死杀敌的决心。‎ D.“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这句话通过对五壮士神情的描写,感受到五壮士为能保护群众和主力部队而感到欣慰和自豪。‎ 六、填空题。(30分)‎ ‎1.比一比,再组词。(4分)‎ 瑞( ) 受( ) 斑( ) 汇( )‎ 端( ) 授( ) 班( ) 江( )‎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6分)‎ 近义词 反义词 聚精会神 ( ) ( )‎ 气壮山河 ( ) ( )‎ 震天动地 ( ) ( )‎ ‎3.填上合适的词语。(5分)‎ ‎( )的欢呼 ( )的帽子 ( )的回忆 ( )的夜空 ‎( )地指挥 ( )地照耀 ( )地包围 ( )地沉思 ‎4.按要求写句子。(4分)‎ ‎(1)五位壮士痛击敌人。五位壮士完成了掩护群众和部队转移的任务。(用恰当的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 .‎ ‎(2)群众看见了,都把头上的帽子和报纸抛上天去。(修改病句)‎ ‎ .‎ ‎5. 按课文内容填空。(11分)‎ ‎(1)这 的宣告,这 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 ,传到 ,使 。(3分)‎ ‎(2)《灯光》讲的是作者漫步在天安门广场,由广场的千万盏灯回忆起的一段关于 的往事,歌颂了革命先烈为了 , 的崇高精神,说明了今天的 来之不易。(4分)‎ ‎(3)《七律·长征》是一首七律诗,全诗共八行,每行七个字,每两行为一句,共四句,分 、 、 、 。(4分)‎ 七、阅读理解。(14分)‎ 蓝裙子 盖茨街是美国克利夫兰市的一条小街。街上既无人行道又无路灯,而且环境脏乱,显得特别长。‎ 春天到了,靠近盖茨街的小学开学了。许多小始娘都穿得漂漂亮亮地来上学,唯独来自盖茨街的小女孩依然穿着冬天的旧衣裳,那大概是她仅有的一件衣裳。‎ 她的老师瞧着她,叹着气,心想:这孩子爱学习,有礼貌,挺可爱的,就是不爱换洗衣服。于是,放学时老师对她说:“你这件衣服该换洗一下了!”可是第二天、第三天,小姑娘还是穿着那件又旧又脏的衣服来上学。‎ ‎“她妈妈不可能不爱她呀!会不会是有什么困难?”老师自语道。于是,她的老师到服装店给她挑选了一件新的春装,那是一条图案别致、颜色鲜亮的天蓝色的连衣裙!小女孩从老师手里接过这份美好的礼物,高兴得心花怒放!她捧着装有裙子的礼盒,飞快地跑回家去。转天,小姑娘穿着崭新的蓝裙子来上学。她的小脸洗得干干净净,头发也梳理得光光亮亮,显得特别有精神。她告诉老师,爸爸妈妈看见她穿上新裙子都惊呆了。‎ 爸爸似乎是第一次发现自己的女儿这样可爱。晚上,当全家人坐下来吃饭的时候,爸爸见饭桌上罕见地铺上桌布,高兴地说:“咱们家开始讲卫生了!”妈妈说:“可不是么!要是家里不干净,和我们这么漂亮的女儿怎么相称呢?!”‎ 饭后,妈妈立刻开始刷洗发黑的地板,爸爸去院里修补破损的栅栏。全家人一齐动手,几天后,昔日破旧肮脏的小院面貌一新。小女孩家的变化引起了众多邻居的注意。盖茨街的居民们似乎意识到了什么,他们纷纷行动起来,争先恐后地打扫卫生,粉刷房屋,投入到多年来第一次整治家园的劳动之中。‎ 一天,教堂的牧师路过盖茨街,看到人们在没有自来水、没有路灯的艰苦条件下打扫卫生,建设家园,深受感动。在他的呼吁下,几个月之后,有关方面给盖茨街修了便道,安了路灯,装上了自来水。‎ 小女孩从老师手里接过那条蓝裙子仅仅半年的时间,盖茨街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仅变干净了,而且风气也变了,人们互相尊重,友爱相处,乐于助人。牧师把这个奇迹①告诉给他见到的每一个人。其他城市的人们闻风而动,以实际行动学习盖茨街的精神。从1913年开始,美国成千上万个城镇的居民加入到清扫街区、建设美好家园的活动中,取得了明显的成果。‎ 谁能想到,出现这个奇迹②的原因,仅仅是由于一位教师给一个小女孩送了一条蓝裙子呢!‎ ‎1.这则故事贯穿全文的线索是: 。(1分)‎ ‎2.选文是怎样描写改变以前的盖茨街的?这样的描写有什么作用?(2分)‎ ‎ .‎ ‎3.选文第5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在文章的结构和内容上分别有什么作用?(2分)‎ ‎ .‎ ‎4.选文第5自然段中说“盖茨街的居民们似乎意识到了什么”,想想,看到小女孩家的变化,居民们意识到了什么呢?(2分)‎ ‎ .‎ ‎5.联系上下文来看,文中加粗的成语“闻风而动”的意思应该怎样理解?(2分)‎ ‎ .‎ ‎6.文中加粗的两个“奇迹”各指什么内容?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3分)‎ ‎“奇迹”①指的是: .‎ ‎“奇迹”②指的是: .‎ ‎7.如果没有老师送给小姑娘蓝裙子这件事,盖茨街是否会发生变化?谈谈你的看法。(2分)‎ ‎ .‎ 八、习作展示。(25分)‎ 学校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开展的各种活动是有意义的,请你以“难忘的一次活动”为题,写一篇作文。写好活动的场面,以及参加活动的体会。‎ ‎【参考答案】‎ ‎2020年秋统编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 正确、工整地抄写句子,力求匀称、美观。(2分)‎ 略。‎ 二、看拼音,写词语。(10分)‎ shí yá hénɡ dù jì lǜ tiě suǒ zhènɡ zhì ‎ 石崖 横渡 纪律 铁索 政治 xuān chuan qí zhì yuè dú zhì fú tǎn kè ‎ 宣传 旗帜 阅读 制服 坦克 三、选择多音字正确的读音。(4分)‎ ‎1.提:A.tí B.dī 提醒( A )提防( B )提高( A )提溜( B )‎ ‎2.奔:A.bèn B.bēn 奔跑( B )奔驰( B )投奔( A )奔头( A )‎ 四、判断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5分)‎ ‎1.《狼牙山五壮士》运用了点面结合写场面,既有对五壮士群体形象的描写,也有对每个人的细致刻画。( √)‎ ‎2.《七律·长征》中“万水千山”在诗中指一万条河、一千座山。(×)‎ ‎3.《灯光》通过一个关于灯光的故事,歌颂了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 ‎4.《开国大典》是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叙述的。(√)‎ ‎5.“七律”是诗体名,七言律诗的简称。(√)‎ 五、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里。(10分)‎ ‎1.下列词语书写有错的一项是( C )‎ A.磅礴 铁索 岷山 粉身碎骨 B.爆发 宣布 旗帜 惊天动地 C.检阅 制服 但克 排山到海 D.距离 射入 协商 横七竖八 ‎2. 下列词语与意思不对应的一项是( C )。‎ A.创建国家的重大典礼。(开国大典)‎ B.推开高山、翻倒大海。形容力量强盛,声势浩大。(排山倒海)‎ C.守卫城市的军队。(人民军队)‎ D.指千钧的重量系在一根头发上,比喻极其危险。(千钧一发)‎ ‎3. 下列对“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C )。‎ A.诗句中一“暖”一“寒”,既写出了天气情况,又写出了心理感受。‎ B. 作者以两种感觉互相对比,既表达了红军渡过金沙江后的喜悦,又表现了夺取泸定桥的惊心动魄,足见红军的神勇无比。‎ C. 诗句中一“拍”一“横”采用以静写动的手法。‎ D. 诗句对仗自然、工整,以自然环境寄寓无限感慨,极具气势。‎ ‎4. 下列对《灯光》语句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B )。‎ A.“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使人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句中“感到光明,感到温暖”是作者每次看到天安门广场夜空中的千万盏灯时的感受。这种感受表达了作者幸福、自豪的心情和对伟大祖国真挚的热爱。‎ B.“‘多好啊!’这一声平常的赞叹,使我心里微微一震。”句中“‎ 平常的赞叹”,指“多好啊”,这句话平白朴实。“使我心里微微一震”,指“我”对这赞叹的反应。“震”,震动,说明这种反应还比较强烈,将引起郝副营长对激动人心的往事的回忆。‎ C.“他把头靠在胸墙上,望着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对未来的憧憬里去了。”这一句写郝副营长在激战前,向往光明和幸福的前景的神态。从这种神态里,我们完全能理解他英勇战斗的崇高理想和伟大动力,完全能感到他那颗为解放中国人民,为造福于中国人民而跳动的心。‎ D.“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这句话是郝副营长的联想,也是他的愿望,是他对未来的憧憬,更是他为了战斗的胜利不惜牺牲自己的强大动力,表现了郝副营长宽阔的胸怀和高尚的情操。‎ ‎5. 下列对《狼牙山五壮士》语句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 A.“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这句话可以从马宝玉语言和动作的描写,说话是“斩钉截铁”的语气和他简洁但坚定的语言“走!”,感受到作为班长的马宝玉在生死抉择面前那种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B.“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这句话通过“热血沸腾”,可以体会到战士们对于班长所作决定的认同,以及舍生取义的决心。‎ C.“马宝玉嗖的一声拔出手榴弹,拧开盖子,用尽全身气力扔向敌人。”这句话从描写马宝玉动作的词语,体会到他对敌人的刻骨仇恨和誓死杀敌的决心。‎ D.“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这句话通过对五壮士神情的描写,感受到五壮士为能保护群众和主力部队而感到欣慰和自豪。‎ 六、填空题。(30分)‎ ‎1.比一比,再组词。(4分)‎ 瑞(瑞士) 受(接受) 斑(斑点) 汇(汇报)‎ 端(端详) 授(教授) 班(班别) 江(江河)‎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6分)‎ 近义词 反义词 聚精会神 (全神贯注) (心不在焉)‎ 气壮山河 (气贯长虹) (气息奄奄)‎ 震天动地 (惊天动地) (风平浪静)‎ ‎3.填上合适的词语。(5分)‎ ‎(热烈)的欢呼 (雪白)的帽子 (深情)的回忆 (漆黑)的夜空 ‎(沉着)地指挥 (静静)地照耀 (紧紧)地包围 (默默)地沉思 ‎4.按要求写句子。(4分)‎ ‎(1)五位壮士痛击敌人。五位壮士完成了掩护群众和部队转移的任务。(用恰当的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五位壮士不但痛击敌人,而且完成了掩护群众和部队转移的任务。‎ ‎(2)群众看见了,都把头上的帽子和报纸抛上天去。(修改病句)‎ 群众看见了,都把头上的帽子、和手里的报纸抛上天去。‎ ‎5. 按课文内容填空。(11分)‎ ‎(1)这 庄严 的宣告,这 雄伟 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 长城内外 ,传 到大江南北 ,使 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3分)‎ ‎(2)《灯光》讲的是作者漫步在天安门广场,由广场的千万盏灯回忆起的一段关于灯光的往事,歌颂了革命先烈为了后代的幸福生活,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崇高精神,说明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4分)‎ ‎(3)《七律·长征》是一首七律诗,全诗共八行,每行七个字,每两行为一句,共四句,分首联、颔联、颈联、尾联。(4分)‎ 七、阅读理解。(14分)‎ 蓝裙子 盖茨街是美国克利夫兰市的一条小街。街上既无人行道又无路灯,而且环境脏乱,显得特别长。‎ 春天到了,靠近盖茨街的小学开学了。许多小始娘都穿得漂漂亮亮地来上学,唯独来自盖茨街的小女孩依然穿着冬天的旧衣裳,那大概是她仅有的一件衣裳。‎ 她的老师瞧着她,叹着气,心想:这孩子爱学习,有礼貌,挺可爱的,就是不爱换洗衣服。于是,放学时老师对她说:“你这件衣服该换洗一下了!”可是第二天、第三天,小姑娘还是穿着那件又旧又脏的衣服来上学。‎ ‎“她妈妈不可能不爱她呀!会不会是有什么困难?”老师自语道。于是,她的老师到服装店给她挑选了一件新的春装,那是一条图案别致、颜色鲜亮的天蓝色的连衣裙!小女孩从老师手里接过这份美好的礼物,高兴得心花怒放!她捧着装有裙子的礼盒,飞快地跑回家去。转天,小姑娘穿着崭新的蓝裙子来上学。她的小脸洗得干干净净,头发也梳理得光光亮亮,显得特别有精神。她告诉老师,爸爸妈妈看见她穿上新裙子都惊呆了。‎ 爸爸似乎是第一次发现自己的女儿这样可爱。晚上,当全家人坐下来吃饭的时候,爸爸见饭桌上罕见地铺上桌布,高兴地说:“咱们家开始讲卫生了!”妈妈说:“可不是么!要是家里不干净,和我们这么漂亮的女儿怎么相称呢?!”‎ 饭后,妈妈立刻开始刷洗发黑的地板,爸爸去院里修补破损的栅栏。全家人一齐动手,几天后,昔日破旧肮脏的小院面貌一新。小女孩家的变化引起了众多邻居的注意。盖茨街的居民们似乎意识到了什么,他们纷纷行动起来,争先恐后地打扫卫生,粉刷房屋,投入到多年来第一次整治家园的劳动之中。‎ 一天,教堂的牧师路过盖茨街,看到人们在没有自来水、没有路灯的艰苦条件下打扫卫生,建设家园,深受感动。在他的呼吁下,几个月之后,有关方面给盖茨街修了便道,安了路灯,装上了自来水。‎ 小女孩从老师手里接过那条蓝裙子仅仅半年的时间,盖茨街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仅变干净了,而且风气也变了,人们互相尊重,友爱相处,乐于助人。牧师把这个奇迹①告诉给他见到的每一个人。其他城市的人们闻风而动,以实际行动学习盖茨街的精神。从1913年开始,美国成千上万个城镇的居民加入到清扫街区、建设美好家园的活动中,取得了明显的成果。‎ 谁能想到,出现这个奇迹②的原因,仅仅是由于一位教师给一个小女孩送了一条蓝裙子呢!‎ ‎1.这则故事贯穿全文的线索是:蓝裙子。(1分)‎ ‎2.选文是怎样描写改变以前的盖茨街的?这样的描写有什么作用?(2分)‎ 街上既无人行道又无路灯,而且环境脏乱,显得特别长。与后来盖茨街发生的变化形成鲜明对比,突出变化之大。‎ ‎3.选文第5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在文章的结构和内容上分别有什么作用?(2分)‎ 过渡;由写小姑娘一家的变化自然地转换到写盖茨街的变化。‎ ‎4.选文第5自然段中说“盖茨街的居民们似乎意识到了什么”,想想,看到小女孩家的变化,居民们意识到了什么呢?(2分)‎ 美好的家园不能坐等,要靠自己的双手去建设。‎ ‎5.联系上下文来看,文中加粗的成语“闻风而动”的意思应该怎样理解?(2分)‎ 其他城市听到盖茨街发生的巨大变化后,以实际行动来学习盖茨街的精神。‎ ‎6.文中加粗的两个“奇迹”各指什么内容?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3分)‎ ‎ “奇迹”①指的是:盖茨街发生的巨大变化,不仅变干净了,而且风气也变了。‎ ‎“奇迹”②指的是:从1913年开始,美国成千上万个城镇的居民加入到清扫街区、建设美好家园的活动中,取得了明显的成果。‎ ‎7.如果没有老师送给小姑娘蓝裙子这件事,盖茨街是否会发生变化?谈谈你的看法。(2分)‎ 会,因为这里的居民有一颗积极、勤奋、愿意改变的心,他们需要的是一个契机。(言之有理即可)‎ 八、习作展示。(25分)‎ 略。‎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