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2-11 发布 |
- 37.5 KB |
- 1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17、 古诗三首》教案
17、 古诗三首 浪淘沙/(唐) 刘禹锡 【教学目 标】 1, 认识 1 个字. 2, 能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 背诵古诗. 3, 能借助注释, 结合图画, 展开想象, 理解诗句的意思, 感受黄河磅礴 的气势和作者丰富的想象, 体会其表达的思想感情. 4, 感受诗句的优美, 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学重点】 理解古诗意思, 想象诗中意境, 感受黄河气势磅礴, 体会诗人所表达的 情感, 有感情地诵读.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丰富奇特的想象和用词的生动传神.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出标: 1、 导入: 唐诗宋词元曲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灿烂的文化, 它 博大精深, 语言凝练, 韵味悠长。 上节课, 我们学习了 《凉州词》 一诗, 知道了 学习古诗的方法是: (出示学习目 标) 今天, 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浪淘沙》。 2、 释题: 3、 介绍作者: 作者唐代诗人刘禹锡。 他创作的《浪淘沙》 共九 首。 今天我们学习其中的一首。 4、 通过预习, 我们知道: 这首诗写得是关于母亲河———黄河 的古诗, 关于黄河, 你了 解多少呢? (介绍黄河及有关描写黄河的诗 句) 二、 检查其他方面的预习情况: (1) 字音: 曲 : 读 qū 不读 qǔ 簸: bo 13 (2) 哪些字形需要提醒大家: 簸 涯 淘 (3) 这首诗的重点词语有哪些? 怎样解释? (4) 整首诗的意思, 你知道吗? (5) 哪位同学愿意读读诗: (要求读准字音, 读出停顿, 读 出重音) 三、 出示自学指导(一) 1、 这首诗描写了 黄河什么特点? 你眼前仿佛看到了 什么画面? 你是 通过诗中哪些字词想象到的? 表达了 作者怎样的精神? 2、 后两句引入牛郎织女的故事, 有什么作用? 寄托了 作者怎样的憧 憬? 你的根据是什么? (5 分钟) 1 课件师范读 听了 范读, 你眼前仿佛看到了 什么? 想象到了 什么画面? 你是从哪 些字词中想象到的? 预设: 九曲黄河万里沙 九曲 弯—— 蜿蜒曲折 弯曲悠长 像巨龙盘旋 万里沙沙多 长 ——河流漫长 自西向东绵延万里 黄河入海流 师: 你想象得真丰富呀! 我们似乎身临其境了 。 我们仿佛来到了 黄河边 了 ! 师: 再读读这一行, 你重读了 哪些词? 就是说在这个画面中你特写了 哪一笔? 九曲 师: 想读得更好吗? 想象一下, "九曲": 黄河蜿蜒曲折, 怎么读? 评: 好一个"九曲", 读出了 黄河曲折悠长的画面。 万里沙 师: 想象一下, 你站在黄河边, 向西望得到头吗? 向东呢? 再远一点 呢? 是呀, 自西向东绵延万里, 怎么读? 评: 真好! 一个"万里", 你读出了 黄河蜿蜒漫长的画面了 。 13 把这一句连起来读, 重读‚九曲 万里沙‛ 师: 你想象得真好, 把这种想象读进诗中去, 读到词的字里行间去。 读出了 黄河曲折悠长的画面了 还有谁想读? 想象一下, 黄河入海流, 一眼望不到头, 带着这种感觉再读 师: 来, 我们一起读, 读出你自己的想象。 师: 想看一看黄河远景吗 (课件) 解说 这就是九曲黄河, 从高空俯瞰, 如巨龙蜿蜒盘旋. 它是中国第二长河, 是世界第五大河流, 流经九个省 和自治区。 黄河多么源远流长啊! (范读) 九曲黄河万里沙, 来, 齐读。 过渡: 同学们, 欣赏了 黄河的远景图, 下面我们再来欣赏一幅画面。 浪淘风簸自天涯 1、 簸: 浪大浪高—— 我们仿佛看到了 : 波涛汹涌 惊涛骇浪 巨浪滔天 一泻千里 再读这一句, 想象画面: 师: 你仿佛看到了 什么? 生: 浪大. 师: 能读出这种画面吗? 师: 你能把浪读得再大一点吗? 评: 这一次, 你读出了 黄河的波涛汹涌。 我们仿佛听到了 : 奔腾咆哮 震耳欲聋 排山倒海 再读读"浪淘风簸", 你仿佛还听到了 什么? 想象得很生动很形象, 能把想象的画面(情景) 读出来吗? 预设一 评: 你的朗读把巨浪滔天的画面展现出来了 , 真棒! 我们仿佛感受到了 : 气势磅礴, 气吞山河 13 师: 谁再来读一读, 让我们感到黄河的涛声震耳欲聋。 预设二 师: 你能把浪读得再大一点吗? 评: 这一遍老师从你读的"浪淘风簸"中似乎看到黄河一浪高过一浪。 师: 想象大风掀起万丈巨浪, 如万马齐奔浩浩荡荡, 谁能把这种气势读 出来。 师: 好, 读出了 巨浪排山倒海的气势 还有谁能读出黄河奔腾咆哮的气 势。 2、 自天涯 (涯: 边) ——长 我们仿佛联想到了 : 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的气势。 黄河是不是通到天上(古代就有黄河和银河相通的传说。) 黄河是不是通向牛朗织女的家。 师: 有谁对这个画面还有补充? 师: 谁再来读一读, 让我们感到黄河的涛声震耳欲聋。 预设二 师: 你能把浪读得再大一点吗? 评: 这一遍老师从你读的"浪淘风簸"中似乎看到黄河一浪高过一浪。 师: 想象大风掀起万丈巨浪, 如万马齐奔浩浩荡荡, 谁能把这种气势读 出来。 师: 好, 读出了 巨浪排山倒海的气势 还有谁能读出黄河奔腾咆哮的气 势。 再读读这一行"浪淘风簸自天涯"你还想象到什么? 师: 就像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从天上来又流向天际。 预设一 评: 你读出了 黄河巨浪一泻千里 气吞山河的雄伟气魄。 预设二 师: 你"浪淘风簸"一词, 读出了 黄河波涛汹涌的画面, 你再想象巨浪滚 13 滚, 一泻千里好像来自遥远的天边, 你再读。 师: 读得真不错! 让我们感到黄河的磅礴气势。 请女生读男生读全班 齐读。 同学们, 让我们随着诗人的脚步一同到黄河边去亲临其境吧! (课件) 解说: 这是黄河源头, 发源于青藏高原, 经过一段平缓的河流, 穿越峡 谷 , 劈开万仞山, 波涛滚滚向东流去, 惊涛骇浪, 巨浪滔天如千万 匹骏马奔腾而来, 多么惊心动魄的气势! 多么雄伟壮丽的奇观! 来, 我们一起读, 九曲—— 完成自学指导: 总结: 前两句描写了 黄河(弯弯曲曲、 黄沙滚滚、 浪涛汹涌) 的特点。 表达了 作者奋发有为的精神和豪迈气概。 (过渡) : 我们欣赏了 黄河远景和咆哮图, 你再读读三四行诗句, 你还想 象到什么画面: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要求读出: 直上——浪大, 浪高 牵牛织女家——静谧美好 师: 想象得真丰富, 如同黄河远上白云间 jià n 的感觉。 能读出来吗? 评: 朗读得真有感情。 你读出了 黄河直上云霄的非凡气魄。 师: 想象一下巨浪滚滚直上银河的感觉, 能读出这种气势吗? 评: 你读出了 黄河直上云霄的非凡气魄。 师: 诗人想乘着巨浪扶摇直上去寻访牵牛织女家, 同学们, 我们不妨 也随诗人的脚步到牵牛织女家去, 想象一下你会看到怎样的画面 (生述) 师: 男耕女织, 互敬互爱多么温馨甜蜜呀! 轻声地读, 别让我们打扰他们, 谁想读? 师: 刚才我们想象到牛郎织女的家是那么宁静温馨, 想想怎么读 谁来试试。 你能像她这样读吗? 评: 你柔柔的声音把我们带进牛郎织女温馨甜蜜的家。 还有谁想读? 评: "同到牵牛织女家"。 读得好, 你为什么读得这么轻柔? 13 评: 你的朗读让我们仿佛看到牛郎织女美满幸福的生活画面! 师: 听你读"牵牛织女家" 读得很温和, 很轻柔, 我好像也感觉到牵牛 织女家是那么安宁美好! 师: 来, 我们一起读。 完成板书 : (过渡) 师: 诗人刘禹锡用精练的语言, 将现实中汹涌的黄河与想象中 静谧的银河相融, 寄托了 作者对田园牧歌式生活的憧憬。 这是多么奇 伟的想象。 总结写法: 夸张 想象 师: 还想读吗? 请同学们自由练习吟诵全诗, 体会古诗的韵味。 (练读) 师: 同学们, 谁想吟诵 (指名读) 师: 好, 试着像古人那样吟诵古诗, 老师给你配上音乐。 评: 同学们, 他吟诵得怎样? 预设 师: 谁能评一评, 你觉得哪里可以读得更好呢? 师: 说得好。 谁还想评或者有好的建议。 师: 你评得很好, 你能给他不足的地方做个示范吗? 评: 你读得抑扬顿挫, 颇有古人吟诗的风范, 还有谁想读? 评: 你读得荡气回肠, 令人回味。 师: 谁来像古人那样吟诵古诗, 还可以加上动作。 师: 古人云: 好诗不厌百回读. 谁还想吟诵? 师: 我们男女生合作读怎样? 请男生读一二行, 女生读三四行。 师: 我们一起来读。 五、 课外拓展 六、 总结全课 这节课, 我们欣赏了 唐代诗人刘禹锡创作的《浪淘沙》 . 古人用他们的 13 双脚踏遍了 祖国山川河流, 用饱含深情的语言写下无数千古不朽的名 篇。 课余请大家收集有关刘禹锡的古诗读一读, 去领略中华民族特有 的古诗古韵, 总结他的诗歌特点: 1、 取境优美。 2、 精炼含蓄。 3、 韵律自然。 4、 豪迈的气概, 奋发有为的精神。 七、 当堂检测: 1、 背诵这首诗。 2、 默写这首诗。 3、 积累刘禹锡的诗。 八、 布置作业: 1、 积累刘禹锡的诗。 2、 积累有关黄河的诗词。 3、 总结刘禹锡的诗歌特点。 九、 板书设计: 浪 淘 沙 描写 黄河 弯弯曲曲 黄沙滚滚 浪涛汹涌 夸张 寄托 憧憬 田园牧歌式的生活 想象 江南春 一、 情景引入 1、 播放优美的春天的视屏, 让学生用所学过的词语描绘刚才 所看到的情景。 过渡: 春天一直以来都是文人墨客所描绘和歌颂的对象, 在同学们的 记忆中又有哪些呢? 2、 出示《春江晓景》 图, 这是惠崇画的一幅画。 简单介绍 : 惠崇是北宋有名的和尚, 著名的画家, 善于画鹅、 鸭等 小动物。 13 3、 引出诗题‚江南春‛: 顾名思义, 江南的春天。 全诗描写了 江南春天的绮丽景色。 4、 介绍作者: 杜牧(803-852) 唐代诗人。 字牧之, 京兆万年(今 陕西西安人)。 精通兵法, 有政治才能, 诗文都写得很好, 诗以七绝 最为出色。 与李商隐齐名, 世称‚小李杜‛。 二、 初读古诗, 整体理解 1、 学生自由诵读古诗。 要求: (1) 读准字音, 注意节奏。 (2) 熟读诗句, 勾画不理解的字、 词, 借助工具书自学。 2、 检查学习效果 (1) 指名朗读, 集体正音。 (2) 分组读。 然后齐读全诗, 注意停顿。 (3)、 读古诗要注意停顿(板书)。 我们可以怎么停呢? 介 绍最简单的读古诗方法 2、 2、 2、 1(板书) 这样来停。 3、 再读古诗, 结合旁边的注释, 理解词语或诗句的意思。 4、 理解一些词语 (1) 认识蒌蒿、 芦芽、 河豚, 减缓想象难度。 蒌蒿: 长在洼地的一种野草。 芦芽: 芦苇的嫩芽。 河豚: 味道鲜美但肝脏等部位有剧毒的鱼。 在近海, 每年春 天逆江而上, 在淡水中产卵。 5、 教师朗诵古诗, 边听边想象诗的意境。 6、 教师配乐有感情朗诵古诗。 学生集体配乐朗诵。 三、 精读诗句, (一) 前两行——晴景、 写今 1、 学生自由诵读古诗, 想想‚莺啼‛、‚绿映红‛、‚水村‛、‚山 郭‛、‚酒旗‛ 的意思。 2、 学生交流对词语的理解。 集体订正。 13 3、 你从这首诗里, 看到哪些景物了 ? (黄莺、 酒店门前高挂的布招牌、 靠山而建的城、 好多亭台楼阁在风 雨中、、 佛教寺院、 雨、 村庄。) (教师依次板书景物) 4、‚千里‛ 之外的景物能看见吗? ‚千里‛ 之外的鸟鸣能听见吗? (千里是虚指, 它其实是一个虚数, 它表示就是看上去很远, 在这 指的是辽阔的江南地区。 而‚十里‛ 呢, 就非常确切, 就觉得这个诗, 没有多少意思。 5、 体会第一句诗的意思。 可指名让学生说(辽阔的江南到处是黄 莺宛转啼鸣, 到处是绿叶红花相互映衬。 依山临水的城乡 , 迎风招展 的酒旗。) 小结: 在古诗里, 很多数字都是虚指。‚千里‛ 不是真的指一千里, 而是指一个很大的范围, 并不是真的要跑到一千里以外去听黄莺的啼 叫, 而是指在很大的范围里都有黄莺在鸣叫。 在整个江南, 处处都有 这样美的春景。 在古诗中, 人们常常把黄莺和春天联系在一起。 诗人 边走边看, 地点在变化, 鸟鸣不停地在耳边响起, 这是一番怎样的生 机勃勃的景象。 所以诗中写出了 听觉, 还有什么? (视觉、 幻觉、 感觉。) 3、 带着自己的感情朗读古诗, 读出地方的辽阔, 读出那景色的明丽, 读出那色彩的斑斓。 (指名读, 齐读, 教师伴读。) (二) 后两行——雨景、 怀古 1、 提问, 诗歌的后两行还是描写江南春天的晴景吗? 过度: 诗人边走边看, 游兴十足。 这个时候, 忽然下起了 蒙蒙细雨, 他慢慢走上一个山冈, 极目 远眺, 所有景物仿佛都笼罩在一片雾蒙蒙 的青纱之中。 在远处, 他看到了 很多寺庙, 他说,‚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同学们, 我们静静地听一听诗人的心声, 和他一 起来想象,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你看到什么了 ? 13 (很多很多的寺, 很多很多的楼台在蒙蒙的雾雨中忽隐忽现。)(蒙蒙 细雨的沙沙声, 还有黄莺的叫声)(寺庙旁边的花香、 下雨时空气的 清新、 雨中还有草的味道) 2、 学生默读后两行诗, 体会一下抒发了 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教师及 时的补充背景知识(南朝统治者迷信佛教, 广建佛寺, 企图依靠神灵 的庇护, 永保江山稳固。) 3、 集体讨论(抒发了 作者忧国忧民之情) 4、 带着自己的感觉齐读课文。(学生读诗句) 5、 是四百八十四座寺庙, 一座不多一座不少吗? (这是一个虚数, 告诉我们在江南, 有各种各样的寺庙, ) 6、 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 读出佛寺的多, 读出寺庙的香烟袅绕。(学 生读诗句) 教师小结: 南朝统治者迷信佛教, 广建佛寺, 企图依靠神灵的庇护, 永保江山稳固。 可是时移世易, 当年的许许多多的寺庙, 有多少楼台 掩映在苍茫的烟雨之中了 呢? 7、 带着理解, 学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四、 合作交流、 品味意境。 交流: 这首诗抓住了 哪些景物来描写春天? 描绘了 春天怎样 的画面? 1、 小组交流探讨。 2、 汇报交流成果。 3、 师生共评 五、 作业 依据《江南春》 这首诗歌的内容, 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为这 首诗配一幅画。 六、 板书设计 江南春 杜牧(唐) 13 江南美景 烟雨楼台 《书湖阴先生壁》 教材简析 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 通过对湖阴先生庭院内外的几处景 物的描写, 巧妙地为我们勾画了 一个清静脱俗、 朴实勤劳的湖阴先生 的形象, 细腻而隐讳地表达了 诗人退隐闲居的恬淡心境和从田园山水、 从与平民交往中所领略到的无穷乐趣。 课时目 标 1、 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诵古诗, 并能背诵古诗。 2、 能借助注释及相关资料, 理解诗句所描绘的情境, 感悟诗人 丰富的想象力, 学习拟人与描写巧妙结合的表达方法, 体会诗人退居 田园后愉悦、 轻松的心境。 教学重点及难点 1、 理解古诗大意, 体会诗中的感情。 2、 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 释题导入。 1、 今天, 我们学习古诗《书湖阴先生壁》, 读题。 2、 说说你对诗题的理解。 3、 师小结并介绍作诗背景: 北宋大政治家王安石, 晚年闲居在 南京紫金山麓的半山园, 常跟附近居民来往, 相处得很友好, 湖阴先 生杨德逢, 便是其中的一位。 这一年夏初时节, 诗人又到湖阴先生家 做客, 对这里的环境景色十分欣赏, 随口 吟成这首绝句, 应主人请求, 题写在庭院墙壁上。 二、 诵读, 明诗意。 1、 自由读, 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 2、 再读, 借助注释及相关资料, 说说你读懂了 什么? (了 解全 13 诗大意、 初步掌握古诗的感情基调) 3、 师述古诗大意, 学生闭眼冥想画面: 几间简朴的茅舍由于经 常打扫, 檐洁壁净, 没有苔藓生长的余地; 成垄成行的花木, 把小小 庭院装点得井井有条, 这些全出自主人的亲手栽培。 一条快活的溪水, 环绕着大片碧绿的禾苗, 俨然是稻田的守护者; 两座多情的山峰, 不 待邀请就推门而入, 把清清的秀色送入眼帘。 4、 说说你听后的感受, 再带着初步体会到的情感朗读全诗。 三、 精读, 悟诗情。 1. 默读, 抓词感悟, 说说你新的体会。(侧重于人物形象与情感 的体会与感悟) 2. 汇报交流: (1) 湖阴先生人品高洁、 富于生活情趣; 清静脱俗, 朴实勤劳。 (2) 湖阴先生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3. 带着新的体会感情朗读。 4. 描写景物, 赞美主人品格, 归根结底还是为了 抒发诗人自 己 的思想感情。 你感受到了 吗? 说说吧!(表达了 诗人退隐闲居的恬淡 心境和从田园山水、 从与平民交往中所领略到的无穷乐趣) 5. 诗人是运用了 怎样的表达方法生动地传递出他的思想情感的 呢?(感悟诗人丰富的想象力, 学习拟人与描写巧妙结合的表达方法) 6. 再次感情朗读。 7. 尝试背诵。 四、 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 王安石访问朋友湖阴先生, 即兴写下了 这首千古传唱 的诗歌。 全文景与人处处照应, 融化无痕。 五、 布置作业 1. 背诵、 默写古诗。 2. 依据诗意, 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为这首诗配一幅画。 六、 板书设计 13 书湖阴先生壁 借景: 庭院内: 净 庭院外: 护、 绕 抒情: 对眼前美景的无比喜爱 13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