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2-11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六年级上册语文讲义-阅读与作文拓展:爱国情怀之精读 部编版
第6讲 爱国情怀之精读专题 学习目标 1.体味生活中国家集体带来的感动; 2.对比小说、散文、议论文等不同文体展现的文学样式; 3.赏析文章,理解文章主题思想,把握文章感情基调; 基础热身 本讲意在从小说、散文、议论文三种文体的语言表现形式的角度去分析不同文学样式下语言的差别。小说重在塑造人物形象,渲染故事情节,其语言主要是描写类和记叙类。散文重在情感的表达,而其语言主要是抒情类的。议论文,重在阐述作者的观点,所以,语言议论性的居多。 1、小说的表现特点 柏林之围 他是儒弗上校,一个拿破仑帝国时代的军人,在荣誉和爱国观念上是个老顽固。战争一开始,他就搬到爱丽舍来,住在一套有阳台的房间里。您猜是为什么?原来是为了参观我们的军队凯旋而归的仪式……这个可怜的老人!维桑堡惨败的消息传到他家时,他正离开饭桌。他在这张宣告失利的战报下方,一读到拿破仑的名字,就像遭到雷击似的倒在地下。 “我到那里的时候,这位老军人正直挺挺躺在房间的地毯上,满脸通红,表情迟钝,就像刚刚当头挨了一闷棍。他如果站起来,一定很高大,现在躺着,还显得很魁梧。他五官端正、漂亮,牙齿长得很美,有一头蜷曲的白发,八十高龄看上去只有六十岁……他的孙女跪在他身边,泪流满面。她长得很像他,瞧他们在一起,可以说就像同一个模子铸出来的两枚希腊古币,只不过一枚很古老,带着泥土,边缘已经磨损,另一枚光彩夺目,洁净明亮,完全保持着新铸出来的那种色泽与光洁。 “这女孩的痛苦使我很受感动。她是两代军人之后,父亲在麦克—马洪元帅的参谋部服役,躺在她面前的这位魁梧的老人的形象,在她脑海里总引起另一个同样可怕的对于他父亲的联想。我尽最大的努力安慰她,但我心里并不存多大希望…… 总之,这天晚上,当我走近他的床边时,我看见的不是原来那个病人了。他两眼有神,舌头也不那么僵直了。他竟有了精神对我微笑,还结结巴巴说了两遍:“打……胜……了! (其实,法兰西败了,而女孩为了祖父的健康,不得不一次次编造法兰西胜利的谎言来保证祖父的健康。) 思考:读过文段,试着品析,小说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特点? 【答案】(以描写的方式)重在塑造人物。 【文章解析】小说通过对儒夫上校和女孩的描写,塑造了祖孙二人的形象。儒夫上校和他的外孙女都是悲剧式人物,他们所处的环境和所面对的现实,都决定了他们的悲剧命运;但他们的悲剧,给人的却是更多的感奋与鼓舞。从儒夫上校身上,我们感受更多的是那种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具备了这种精神,虽然肉体上可能会被暂时打倒,但浩气永存;因此,小说结尾,表面上儒夫上校颓然倒地死了,但实际上“他”会永远屹立在巴黎。从儒夫上校的外孙女身上,我们既体味到了像她祖父一样的爱国之情,同时也感受到了那种至真至纯的亲情。小说中的医生说:“这女孩儿的痛苦使我很受感动”,也代表了读者的心声。确实,这个女孩承受了比她祖父更多的痛苦:她祖父受的痛是短痛,她受的是长痛。她明知道自己所有的努力最终都将化为泡影,但她还是义无返顾地去做,而且还能“那么从容、镇静……”她比她的祖父需要更多的大智大勇。因此,虽然她失败了,但她那种人格的力量却永远令人尊敬。【可引导学生理解整篇小说】 【注】因文章是节选,思考题也是自己出的,所以,可能答案做的也不好。如有问题再商定。 2、散文的表现特点 敲响那一排铜质的编钟,浑厚而清亮的左音右韵由远及近,穿越五千年悠悠岁月和六十五年缤纷花季,在河之洲,水之湄,山之阳,海之滨,泛起层层涟漪,响起阵阵回声,在亿万炎黄子孙的心中唱响一个共同的主题:民族有大美! 我们以《诗经》关睢的歌喉,以屈原《橘颂》的音韵,以古风与乐府、律诗与散曲,以京剧与秦腔、梆子与鼓词唱响您历史恢宏岁月的辉煌,唱响您壮丽山河亮丽的风景。 我们以岳飞的一阕《满江红》,以文天祥的一腔《正气歌》,以鲁迅的一声《呐喊》,以朱自清的一道《背影》唱响您不屈的脊梁与骨气,唱响您不屈的尊严与神圣。 我们以瞿秋白手中的那束野花,以方志敏身上的那份清贫,以杨靖宇腹中的那些草根,以刘志丹胸前的那块补丁,以焦裕禄窗前的那盏油灯,以孔繁森雪原上留下的那串脚印,唱响您的坚韧与顽强,唱响您的灵魂与精神。 亲爱的祖国,让我们以采薇采茶采桑的手,编织彩灯云锦;让我们以喊江喊海的喉咙,在金黄季节里黄金般的早晨,唱响国歌和飘扬的五星红旗,唱响千百年来朝朝暮暮澎湃的激情! 思考:请同学们仔细品读文段,说说你的感受。 【参考答案】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上面的文段,究其核心,就是要展现“民族之大美”。首先对中国幅员辽阔的土地上生发的不同特点的艺术进行横向串缀,展现中华民族的文化之美。然后又从民族大义的角度去呈现种种英雄事迹,反映生活在中国广袤土地上的英雄群像,民族之美亦存在在英雄的儿女身上。最后收束全文,以饱满的热情歌颂上述列述的美。全文以灵动跳跃的文字,优美抒情的笔调呈现一个民族方方面面的“美”。 3、议论文的表现特点 读书声与强国路 ①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读书”在我们的生活字典里模糊起来。有人不爱读书,有人没时间读书,也有人认为,现在网络上的海量信息触手可得,不需要读书,还有人认为读书只是个人的事。其实不然,读书更能强国。 ②相传,犹太民族在孩子刚出生时,父母就会在书页上涂满蜂蜜让孩子舔食,目的是要告诉孩子,书是甜的。这个民族被誉为世界上最爱读书的民族,每年人均读64本书。他们用事实雄辩地说明了“知识就是力量”:诺贝尔奖获得最多、科学发明世界人均第一、世界上人均拥有论文发表量第一、转化为科学技术的比例世界第一…… ③一位作家说过:文化不体现在一个国家高楼大厦的多寡,也不体现在一个国家的基本建设,但一定关乎一个民族的魂魄和整体素质。抽掉文化这根筋,这个民族将会成为植物人。读书,带给人们文化。读书,可以凝聚一个民族的精神,可以升华一国民众的灵魂,可以让一个民族获得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文化力量。 思考:选段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语言表达有什么特点? 【答案】(1)读书更能强国。(或:读书也是读心,从琅琅书声中,能感知个人心灵成长的历程,更能倾听到一个民族走向文化强国的铿锵足音。) (2)语言表达方面,重在议论,以议论来阐述作者最终的观点,强化文章主题。 能力培养 【创新班尖子班培优班】 军号声声 ①“军号一响,那士气就鼓起来了,战士们就往前猛冲。在冲锋号的鼓动下,不久就冲上了阵地,消灭了敌人,我军胜利了。”我刚到村口,就被这位满面红光的老人充满激情的话语吸引了过去,他有八十多岁的样子,站立都不稳,可话语声还很洪亮。周围那几个和他年纪相仿的老人,都很麻木的样子,任他自言自语,谁也没有接这个话茬。 ②我们全家搬走这么多年后,我突然生出回来看看的念头,没想到在村口遇到的第一个人竟然是他,他对那把铜号还是那么有感情。 ③小时候,我对这把铜号是很羡慕的。不能亲手摸一摸,仔细看一看,总感到很遗憾。 ④他的这把铜号,其实是有破损的,喇叭口处残缺了一块,从这个地方向里还有一道裂纹。他每天都悉心呵护着,用一块纱布仔细擦拭,特别是到破损处时,会格外轻。 ⑤擦完后,他就把铜号横过来,在眼前轻轻转动着,转完一圈,看擦得行了,就抬起头来,郑重地用右手握起来,举到眼前,右眼对铜号嘴儿认真看去,然后挪到左眼前,右眼眯起来,用左眼看一会儿,然后才慢慢放到自己嘴唇前。我们认为他就要吹响这把铜号了,可他总是让铜号和嘴唇似接触又不接触的,最终也没有吹响。 ⑥我们都很失望,几乎异口同声地发出失望的长叹:“唉——” ⑦这时,他才会转过头来,看我们一眼:“怎么,想看看?” ⑧我们凑上前去。他把铜号在我们眼前晃了晃,然后陷入沉思,轻轻地说:“我的战友正吹着冲锋号,敌人的炮弹就打过来。”停一停,喉结滚动了几下,又接着说:“他就牺牲了,铜号也炸成了这个样子。”他轻轻地抚摸着,眼中有些光亮闪动着。他神情怔怔的。“战友牺牲后,这把号就再也没有吹响过,但其实它是整天响着的。”说到这里,他会把铜号的喇叭口放在耳朵边,认真倾听。不一会儿,左脚就开始一点一点的,好似铜号真的响了,他是在配合着那节奏似的。过了半天,他把那已经破损的喇叭口伸向我们:“你们听,声音真响亮。” ⑨我第一个凑上前去,歪着头,让自己的耳孔尽量对准铜号,仔细地听着。除了风偶尔滑入号管发出一丝嗡嗡声外,其余什么也听不到。 ⑩他生气地把手一挥:“去去去,不中用的小毛孩子!” ⑪我发现,周围几个老人对他的说法也都不认同。甚至说他脑子在战场上被震伤了,留下了毛病。 ⑫想不到,二十多年过去了,他对铜号依旧这么痴情。我看到破损之处的断茬显得更黑了,有些地方析出细密的小米粒大小的绿色斑点,裂缝的颜色也显得更深了,其余的地方一如既往地锃亮放光。看来这些年他一直没有停止过认真地擦拭维护。 ⑬他见我这么认真地看着,浑浊的眼中似有火苗跳动了一下。“我知道,只要对着耳朵听,就能听到军号声声,连续不断,很响亮的。”我庄重的神情,引起了周围几位老人的注意。 ⑭他也神情一振,脸上有了笑意,小心翼翼地把手伸过来,让铜号的喇叭口对着我,我赶紧歪歪头,凑过耳朵,认真地听着。另外几个老人围上前来,惊奇地问道:“真听到了?” ⑮我庄重地告诉他们:“是的,听到了。” ⑯那几个老人木然地看着我。 1.联系全文思考,标题“军号声声”有什么含义?(2分)【标题含义题】 【答案】(1)军号所发出的声音,(2)死去的战友精神永存,(3)老人对战友绵延不绝的怀念。(任答两点即可,一点1分,共2分 2.从全文看,③—⑪段记叙的顺序是哪种?有什么作用?(3分)【插叙的作用】 【答案】插叙,交代军号的来历以及老人能听军号的原因,突出(丰富)老人这一人物形象(或补充交代老人的情况) 【解析】插叙的作用:(1)丰富文章内容,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衬托的作用。(2)解释说明。(3)使文章脉络清晰。(4)推动情节发展。(5)突出主题。(6)为下文作铺垫。(7)突出中心思想。(8 ) 突出人物的性格。(本题对应第(2)点和第(8)点 3.“我”小时候,让自己的耳孔尽量对准军号,却听不到军号声,而二十年后,依然是这 把军号,为什么能听到呢?请谈谈你的理解。(3分) 【答案】小时候,不能体会老人的情感,以为是听军号发出的声音。二十年后,我理解了老人对战友的怀念之情,听到的是老人的心声 4.第⑬段中,画线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3分)【赏析题—修辞角度】 【答案】比喻,将老人的眼神比喻成火苗,生动形象地表现老人因有人关注他的军号而惊喜的心情。(答出“比喻”1分,答出作用1分,共2分) 5.文章通过“我”的所见所闻,写了老人与军号的故事,为什么还要写周围几个老人的表 现?(3分) 【答案】将周围几个老人与“我”进行对比,反衬“我”能理解老人的情感的可贵。(答出“对比”或“映衬”“反衬”1分,答出其作用1分) 6.比较下列两个句子,揣摩一下为什么选文第⑬段采用B句。 A.我知道,只要对着耳朵听,就能听到连续不断,很响亮的军号声。 B.我知道,只要对着耳朵听,就能听到军号声声,连续不断,很响亮的。 【答案】因为B句把描摩军号声音的特征的内容独立出来,有强调的作用,充分表达了“我”对老人的情感的理解与尊重。(指明“强调”即可) 巩固精练 【尖子班、培优班】 祖国炊烟 ①炊烟是生命的痕迹,有生命的地方就有缕缕炊烟。南沙群岛上、北疆哨所旁、乌苏里江畔的白桦林中、喜马拉雅山的雪峰上,无处不飘荡着祖国的炊烟。祖国炊烟袅袅升起,丝丝缕缕勾勒出华夏的轮廓;在炊烟的笼罩下,我们慢慢地长大,宁静地生活着。 ②小时候,炊烟是母亲对我无声的呼唤。绕过山梁,远远望见那一座座泥屋的烟囱里袅袅的炊烟将村落罩在一片青紫色中,我便催促着田里的父亲快快收工。看见炊烟,便有了歇息的释然;有了炊烟,家就不再遥远。 ③后来我离开了村庄。就像一缕炊烟,从村庄的上空、从父母亲的眼神里飘走了。我还记得,在走出家门时,父亲手指炊烟,对我叮嘱:迷路了就朝着炊烟升起的地方走,这样就可以找到回家的路。那一刻我就记住了炊烟,记住了头顶高远而明净的蓝天,记住了父亲的话语,记住了炊烟的方向,记住了村庄这特有的表征。我在人生的道路上奋力地向前走去,然而不论我走多远,却始终无法像浮萍那样随意漂浮、随意停泊,把所到之处皆作为自己的家园。我还是属于村庄的,我不过是那一缕飘散了的炊烟。 ④炊烟,美丽的炊烟,温馨的炊烟,迷人的炊烟,爱的炊烟,充满生机的炊烟!那一缕缕炊烟,一处处炊烟,在我的脑海里叠成了多少画面,又在我的脑海里上演了多少炊烟的“纪录片”呵!一次教孩子画画,画到房子时,我很自然地在上面安了个烟囱,然后还画了一圈圈的青烟。孩子不解,问我那是什么。我跟她说那是升火做饭时冒出的炊烟。她又问:“为什么妈妈做饭时没有一圈一圈的烟呢?”我哑然。我知道我的一万句描述都不如亲自带她去看看。我带她到乡下的奶奶家,我告诉年迈的母亲我要让孩子知道什么是炊烟。母亲佝偻着背抱来一捆干柴,填进灶膛点燃了,在锅里加上水,孩子兴奋地站在院子里跳了起来,喊着:“冒烟喽!冒烟喽!”那一刻我的眼睛里涌出了泪水。 ⑤我扳过她的肩膀,告诉她,祖国各地处处都有炊烟,有的袅袅上升,飘缈可感,直抵云霄;有的随风飘散,萦散于树梢,弥漫着熟悉的香味;有的既浓又白,如空中掉下的“白练”。不论是直的、弯的,它们都展示着祖国的身姿;不论是青的、白的,它们都很美很美。长大了,要去寻找,寻找炊烟!炊烟是飘扬在空中的家的旗帜,有炊烟地方,就有家的所在! ⑥祖国的炊烟源远流长,孕育古今。自燧人氏钻燧取火,华夏民族始得火种后,远古的蓝田人、元谋人、山顶洞人,在熊熊的野火下茹毛饮血,载歌载舞;在袅袅的炊烟下牙牙学语,释放着丰收的喜悦。是炊烟使他们直立行走,手成为劳动的工具;是炊烟给了他们鲜美的食物,健康的体魄。 ⑦时代在变迁,土灶和炊烟快要成为绝迹的候鸟。然而,祖国炊烟是祖国永恒不变的气息,祖国炊烟是祖国深情的喟叹,祖国炊烟袅袅升起了炎黄子孙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它养育了世世代代的华夏儿女,熏陶了我们不变的黄皮肤、黑眼睛、黑头发。当我们在落寞时、惆怅时、烦恼时,我们会忽然想起,在很远很远的地方,祖国的炊烟充满了悠远而迷人的情意。 1.阅读文章之后,你感悟到作者笔下的祖国炊烟有着怎样的情意?(3分) [答案]美丽的炊烟,温馨的炊烟,迷人的炊烟,爱的炊烟,充满生机的炊烟!充满了悠远而迷人的情意。 【修改的答案】作者认为祖国炊烟是美丽的、温馨的、迷人的、拥有爱的、充满生机的、充满着悠远而又迷人的情意。 2.文章说“时代在变迁,土灶和炊烟快要成为绝迹的候鸟”联系生活实际思考作者为什么这 样说?(2分) 【答案】社会在进步,生活在发展,人类原先靠土灶和炊烟的生活方式已经逐渐被现代化的 生活方式所代替,所以作者说这种生活方式好像绝迹候鸟一样,已经很少在我们的生活中出 现了。 3.文中划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赏析题—修辞角度】 【答案】排比的修辞方法,作用:将炊烟形态描写的细致入微、层次清楚,形象生动,增 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解析】排比的作用(本题可对应第2点) (1)用排比写人,可将人物刻画细致。 如:“他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的意志是这样坚韧和刚强,他的气质是这样的淳朴和谦逊,他的胸怀是那样的没有和宽广。” (2)用排比写景,可将景物描写得细致入微,能收层次清楚、描写细腻、形象生动之效。如:朱自清《春》一文中,“山朗润起来了,水长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 像柳絮一般的雪,像芦花一般的雪,像蒲公英的带绒毛的种子一般的雪,在风中飞舞。” (3)运用排比说理,可将道理说得充分透彻。 如:“我们的干部要关心第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为人民服务》)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 (4)运用排比抒情,节奏和谐,显得感情洋溢。 如:“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我们不会忘记,朝鲜大嫂为帮助志愿军失去了她的双脚;我们也不会忘记,朝鲜 大娘为了保护志愿军,失去了她的孙子;我们更不会忘记,朝鲜小姑娘为了营救志 愿军,失去了她的妈妈。” 恰当地运用排比才能表达强烈奔放的感情,周密地说明复杂的事理,增强语言的气势和表达效果。运用排比必须从内容的需要出发,不能生硬地拼凑排比的形式。 形式多样的排比有节奏感,增强了语势,深化中心。 4.文章第⑥段说祖国的炊烟源远流长,孕育古今。仔细阅读这段内容思考炊烟在远古时代有哪些作用?(4分) 【答案】①在熊熊的野火下茹毛饮血,载歌载舞。②在炊烟下牙牙学语,释放着丰收的喜悦。③炊烟使他们直立行走,手成为劳动的工具。④炊烟给了他们鲜美的食物,健康的体魄。 5.阅读全文,思考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3分)【语段作用题】 【答案】卒章显意,照应标题,总括全文,升华意境。 【修改后的答案】照应文章标题“祖国炊烟”;总结全文,写出了祖国炊烟对华夏儿女的深厚影响。抒发了对做过炊烟的深厚情意。 【创新班】 又临黄河岸 ①不知为什么,每当我看到黄河,眼中常渗出热泪。 ②大约是少年时候的记忆老盘旋在我心里吧!那时,日寇的铁蹄践踏着中华大地,俯冲的敌机,飞落的炮弹,爬满火车顶的难民……我被大人们塞进闷死人的车厢,暗夜中逃过黄河。在渭水之滨的山村里,我捏紧小拳头,眼里闪着泪星儿,跟流亡的大学生们学唱那首悲愤的歌:“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 ③直到建国后,我才第二次看见黄河。火车北上,欢腾地驶过新生的中原。当列车员告诉乘客们,火车就要跨过伟大的黄河的时候,我急忙把前额贴在车窗上,看浩荡的浊流沉着而有力地漫过大地。一瞬间,我的眼睛润湿了,我胸中涌出了那首崇高的歌:“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④大前年的秋天,我去访问呼和浩特。好友邀我一道去登大青山。汽车盘旋而上,窗外掠过如花的红叶和挺秀的白桦林。一路上,好友给我说了好些抗日战争时期蒙、汉人民并肩战斗的故事,那昔日的厮杀声和马蹄声,犹在耳边。车停在山巅,他遥指苍莽的土默特平川,深情地说:“看,黄河!”可不,远处不就是我久违的黄河吗?像一根不见首尾的丝带,云中而来,雾中而去,千回万转,把我的无尽思绪缠入过去,引向未来。 ⑤去年夏天,我又临黄河岸。不是在北方,而是在四川的若尔盖大草原。 ⑥谁都知道,四川省属于长江流域。可粗心的人们不曾留意,这巴山蜀水,却也属黄河的版图。黄河,这万水之父,来自巴颜喀拉山,奔过青海高地,急转直下,轻轻地、轻轻地擦过川西北的边缘。 ⑦我来到若尔盖的辖曼牧场,一下车,就央告牧场的同志,快带我去看看黄河。于是备马置鞍,牧场的副场长求吉同志,热心地伴我同行。 ⑧马蹄溅溅,踩过一条小溪。前面是一大片数千亩的人工草场,种植着披碱草、燕麦和紫花苜蓿。求吉告诉我,眼下这寂静的草原,也曾有过一番沸腾的景象:为建设美好家园所激奋的牧民们,用拖拉机的队列翻起了亘古沉睡的处女地,播下优良草种,造就了这草原上的草原。正是由于近年来他们狠抓草原建设,牲畜才摆脱了靠天吃草、夏足冬欠的困窘,更快地繁衍起来。 ⑨看四处,牧草高及马胸,繁花美似彩毡。这是草原牧民用辛勤的汗水描绘出来的美景。肥美的牧草,让马儿走到这里,也只恋着埋头吃草,却把我们搁在马鞍上。我想着心中的黄河,于是扬起马鞭,马儿跃过沟渠,直奔一带浅山。 ⑩求吉先登上山头,他翻身下马,欢叫着对我招手:“快,快来看!” ⑪啊,黄河,我又一次,又一次看到了你! ⑫千里草原上,从天地相接的远方,迂回曲折,慢慢悠悠地走来了黄河。没有奔腾的激浪,没有啸叫的怒涛,安详、舒展而从容不迫。这里河面不过百十来米,两岸像刀削般整齐;那深沉的河水,呈现着淡淡的绿色,清晰地映出白云的影子。黄河,似乎在沉思,在暂时地歇息,在默默地积蓄力量,在期待着明天的奔腾…… ⑬是这样的吗?黄河!此时此地,你多像我们中华民族的今天。我们黄河的子孙们,经历了多少苦难和欢欣,黑暗和光明,失败和胜利……空前浩劫的十年,把我们民族的元气几乎耗尽,留下了贫穷、迷惑、创伤和艰辛。哀叹吗?不!那是弱者的声音。我们需要的是智慧的目光,是积淀的力量,是航机起飞前的滑行,是健将跳高前的一顿……正如这黄河的沉思、歇息、积蓄和期待! ⑭沿着黄河岸,我和求吉并辔而行。黄河在草原上流,也在我的心上流着。这沉着而有力的洪流,冲去我胸中的痛苦和哀伤。我不由得昂奋而自豪了。啊,我们伟大的、多难却不败的中华民族呀,纵然是身负贫穷落后的重荷,纵然是一步一个艰辛,但却更加紧密地团结着,凝聚着无尽的力量,坚韧顽强地向着光明、富足,向着最美好的未来走去! ⑮哦,我眼中又渗出了热泪。我心中颤动着昔日和今日的颂歌:啊,黄河,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伟大坚强! (选自《改革开放30年散文选》,有删改) 1.文中写了作者的三次流泪,表达了不同的情感。阅读文章,填写表格。(4分) 地点 流泪原因 内心情感 第一次 山村里 ① 悲愤痛苦 第二次 火车上 想到祖国获得新生 ② 第三次 黄河岸 ③ ① 【答案】①想到国土遭到日寇践踏(人民颠沛流离)②兴奋激动③想到历经磨难的祖国正走向美好未来④昂奋自豪 2.文章开头说“每当我看到黄河,眼中常渗出热泪”,结合文章说说这是为什么?【此题是自制题,所以,答案老师们可再斟酌】 【答案】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在作者心中,黄河代表着祖国,同时,我的成长记忆也总是和黄河相关联。所以,作者每次看到黄河就会想到祖国经历的一切:遭受日本铁蹄的践踏;获得新生;坚韧顽强地向着光明、美好的未来走去。 3.第③段中写当火车就要跨过伟大的黄河的时候,“我急忙把前额贴在车窗上”,结合上下文,说说你对“贴”字的理解。【此题是自制题,所以,答案老师们可再斟酌】 【答案】“贴”是动作描写,写出了我在祖国获得新生之后,再次看到黄河时的激动心情。 4.简要赏析第④段中的划线句。(5分) 【答案】(黄河)像一根不见首尾的丝带,云中而来,雾中而去,千回万转,把我的无尽思绪缠入过去,引向未来。”作者把黄河比作“不见首尾的丝带”,形象地写出了黄河蜿蜒绵长的流动之形;又用“缠”和“引”将黄河“云中而来,雾中而去,千回万转”之态与对往昔的回忆和对未来的畅想巧妙地结合,表达出作者的无限感慨。 5.说说第⑨段在文章当中有什么作用。(4 分) 【答案】承上启下。承接上文草原建设取得的可喜成果,领起下文看到黄河的情景。 6.“黄河,似乎在沉思,在暂时地歇息,在默默地积蓄力量,在期待着明天的奔腾”有什么深层次的含义?【此题是自制题,所以,答案老师们可再斟酌】 【答案】黄河暗指我们的祖国,在经历了10年的浩劫,经历苦难,留下贫穷和创伤之后,在用智慧沉思,积淀力量,期待着明天的奔腾。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