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我们身边的物质》教学设计(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第1课《我们身边的物质》教学设计(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 第 1 课 《我们身边的物质》教学设计 教 学 导 航 【教材分析】 《我们身边的物质》是“物质的变化”单元的起始课,内容主要呈现生活中 物质变化的实例,目的是让学生初步了解和认识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在 变化的。从长远来看本课的内容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为初中学习物理、 化学奠定基础。从本单元安排来看是单元起始课,在编排和设计上都具有一定的 前瞻性和铺垫性。教材内容分三个部分,分别是“世界由物质构成的、物质在变 化、让物质发生变化”。第一部分要求得出“物质”的概念,通过举例例证的方 式,让学生接受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这个观念。这部分知识是本节课学习的铺垫, 也是今后学生形成哲学观点的奠基石。第二部分是“物质在变化”这部分内容是 让学生从观察和操作中体会概括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现象及其本质,并且比 较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第三部分是“让物质发生变化”这部分内容 是本节课认知巩固部分,主要是让学生再次体验物质的两种变化,并从这些变化 的实例中比较出两类不同的变化,一类是改变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另一 类是产生新的物质。从而理解一切物质都在变化,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有些变 化是人为的,有些变化是自然的。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在科学课学习中已经了解了一些物质和物质变化的知识,比如 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水的三态变化等,这些知识的学习为本课学习打下了基础。 因此,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他们不难理解把触觉可感知到的物体称之为物质。但 对于空气、声音、火、电等看不见、摸不到的物质来说就有些难以理解。对于物 质变化这一现象学生也比较熟悉,因为这些现象就发生在学生生活的实际。教材 中举例如:物体变形、燃烧、生锈,但是学生以前没有出现想理解这些现象背后 的科学道理的想法。六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他们希望教师给 予自由探究的空间和时间,通过学习能把现象和背后的科学道理结合起来。同时, 继续保持科学探究的浓厚兴趣,是六年级学生在科学课堂要解决的问题。我们在 本课教学设计中定位于单元起始课,重在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奠定知识基础,激发 学习兴趣。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 2 / 5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世界是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变化的,物质的变化有相同和不同之处。 一些物质的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一些变化没有产生新的物质。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可世界是物质构成的,物质是不断变化着的。 【教学重点】 能通过具体的实验,体验物质的变化。 【教学难点】 间接感受抽象物质的存在性以及物质的变化。 【教学准备】 师:塑料袋、易拉罐、水结冰图片 生:蜡烛、火柴、铁绣钉、纸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 学 过 程 一、课前 3 分钟 小主持人领着同学们参观实验室,并让大家说说都看到了什么? 二、探究 (一)世界是物质构成的 1.谈话: 刚才,同学们参观了实验室,下面老师再领着大家去参观一下校园、华东超 市、北京乃至世界宇宙,看看那儿还有什么东西?让想象的翅膀飞起来,开启我 们今天的科学探索之旅吧!(播放短片) 2.在这次旅程中,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学生回答交流。) 3.刚才同学们举的例子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存在的东西。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 3 / 5 4.我们教室里有我们看不见但是却实际存在的东西吗?(空气、声音、光、 电等我们可以间接观察到的也是物质) 5.归纳小结: 物质是指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整个世界都是由物质构成 的。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我们身边的物质》(出示课题)。 (二)物质在变化 1.进行猜测——讨论交流前置性作业(课前小研究) (1)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①物质会发生变化吗?说说你的例子。 ②岩石、房屋、马路,它们也在变化吗?世界上有不变化的物质吗? (2)全班汇报交流。物质都会发生变化。 2.验证猜测——分组实验 ⑴做第一组实验,完成记录单。 ①教师强调实验要求。 ②学生做完实验后,上台汇报、交流实验结果。 ③小结:这些物质都只是形状、大小等发生了变化。 ⑵做第二组实验,完成记录单。 物质名称 A 变成 B 的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 (如形状、大小、形态、颜色等) ①把易拉罐 压扁 A 易拉罐 B 压扁的易拉罐 ②折纸 A 纸 B 折叠后的纸 ③捏橡皮泥 A 橡皮泥 B 捏过的橡皮泥 物质名称 A 变成 B 的过程中发 生了哪些变化 有没有产生 新物质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 4 / 5 ①学生做完实验后,上台汇报、交流实验结果。 ②小结:这些物质的变化产生了新物质。 ⑶比较两组实验中物质发生变化的不同之处:有些物质只是形状、大小等发 生了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有些物质变化后产生了新的物质。(播放短片) (三)让物质发生变化 1.下面,我们就来在实践之中,观察物质的变化是怎样产生的? 2.学生动手操作,完成记录单。 物体名称 发生变化使用 的方法 发生了哪些变化 有没有产生新 的物质 纸张 蜡烛 铁丝 3.实验结果交流。 4.小结:看来,用不同的方法物质发生的变化也是不同的,有的没有产生 新物质,有的产生了新的物质。 三.总结,课外延伸。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2.世界总是在不断的变化,物质的变化形式也是多样的,变化可以是自然的, 也可以是人为的,物质的变化有两种情况,一类是只改变了物质的形态、大小等, 但没有产生新物质,另一类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 ①火柴燃烧 A 火柴 B 燃烧过的火柴 ②蜡烛燃烧 A 蜡烛 B 燃烧过的火柴 ③铁生锈 A 铁钉 B 生锈的铁钉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 5 / 5 3.情感教育 我们要有环保意识,用我们的双手创造美好的明天。 四、作业 课后请同学们继续留意身边的物质,看看它们都发生了哪些变化,下节课我 们继续研究。 【板书设计】 我们身边的物质 快、慢 世界 物质 变化 自然、人为 【教学反思】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