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2-10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六年级下册语文讲义-小升初阅读:语言准确性、链接材料 部编版
说明文:语言准确性、链接材料 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1、基本特点:准确性 2、语言风格:在准确性的前提下—— ①平实(大多数说明文) ②生动(多用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方法) 3、考题重点:限制性词语 ①词语作用 ②能否删去 ③能否替换为另一词语 限制性词语类型 ① 表程度、范围或推测、估量、肯定、强调语气的副词和数量词。 如:目前、大约、也许、可能、必须、之一等。 ② 表数量的词。 如:左右、上下、不少、绝大多数、至少等。 ③ 表示材料来源的不确定性。 如:据说、相传、据介绍等短语。 典型试题 ①“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分析这句话中“几乎”能否删去? 答:不能删。“几乎”是接近的意思,这句话准确说明我国石拱桥分布很广,但不是到处都有。去掉后就变成了到处都有,意思太绝对了,不符合事实,不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因此不能删。 “不能删去词语题”答题公式: 表态+解词+带词解句+去词解句+太绝对了,不符事实,不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②“在我国福建、台湾、广东、海南部分沿海滩涂地区,生长着一片片常绿灌木和小乔木。”本句的“部分”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答:不能。“部分”一词是从范围上加以限制,指的是局部,说明不是所有的沿海滩涂都能生长红树林,删去后句意变成了所有沿海滩涂地区都会生长,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材料链接题 1、印证型 材料与文本中具体内容是同类内容,之间是彼此印证的关系。材料印证了文中某个说明对象的特点。 2、补充型 材料是对文本内容的补充。 材料里的事例补充说明了原文中没有介绍到的关于说明对象的特征。 3、应用型/迁移型 运用原文中说明对象的特征可以解释材料中的某种现象,解决材料中的某个问题。 P.S. 此三种类型有可能单独出现,也可能相伴出现。 材料链接题——印证型 一、印证型材料链接题题型特征: (1)材料印证了文中哪些知识 / 哪一方面内容; (2)材料中的现象属于文中哪一种类型…… 二、印证型材料链接题答题思路: (1)阅读原文,明确答题区间,分段分层,明确原文介绍了说明对象的几个特点; (2)阅读材料,明确材料内容对应了原文的哪个特点; (3)在材料与原文中分别给重点词画圈 (4)将材料与原文的关键点进行一一对应 (5)得出结论 【例1】请阅读《昆虫的拟态》一文,完成第18~19题。 昆虫的拟态 为了获得生存的机会,各种形态的昆虫伪装成自然界里的万物,隐蔽自己,吓跑敌人,或者方便自身取食,这就是昆虫的拟态。 自然界里昆虫的拟态类型很多,主要有贝茨氏拟态和米勒式拟态以及进攻性拟态等几种类型。 1862年,英国博物学家H•W•贝茨在研究蝴蝶时提出的可食性物种模拟有毒、有刺或味道不佳的不可食物种的拟态现象。贝茨氏拟态中的被拟者分布广、数量众多、显眼并具有不可食性或其他保护方式。拟者和被拟者经常生活在同一地区和时间,这样捕食者便难以将两者分清。最典型的例子是北美一种适合捕食者口味的蝴蝶模仿另一种不适口或不可食的蝴蝶,鸟类不取食有毒的蝴蝶,从而也会避免去取食无毒但是花纹酷似有毒蝴蝶的无毒蝴蝶。 米勒氏拟态是两种具有警戒色的不可食物种互相模拟的拟态现象。1878年,由德国动物学家弗里兹•米勒提出,故名。比如,蜜蜂和黄蜂之间彼此相似。米勒解释说,因鸟类必须通过亲身尝试才能得知某种昆虫不适口,几种均不适口的昆虫形色相似,这样鸟类一旦吃到一种不适口的昆虫,另一种具有类似形态的不适口昆虫也不会再遭到捕猎,从而有效地降低了死亡率。 进攻性拟态就是模仿其他生物以便于接近进攻对象 的拟态。例如螳螂会模拟兰花或者其他花朵的样子,待昆虫大摇大摆飞来采蜜或者停留的时候把它吃掉,而这个被吃掉的虫子到死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是怎么死的。螳螂的模拟水平之高,可见一斑。 19.根据选文内容,判断下面三则材料介绍的昆虫拟态分别属于哪一种类型,并结合材料内容作简要说明。(6分) 【材料一】 有一种雌性萤火虫能够模拟多达11种萤火虫的发光方式,利用这种光亮来吸引前来求偶的其他种类的雄性萤火虫上钩,然后大口吃掉。 【材料二】 北美有两种有毒的帝王蝴蝶,色彩鲜艳,长得很像,还可以彼此模仿对方的花纹,真真假假、假假真真,令捕食者眼花缭乱,难以区分,只好统统敬而远之。 【材料三】 鸟类 也许不小心吃到了蜂类,被蜇伤到口腔黏膜,就会对这种明显的黄黑相间的花纹产生极其深刻的印象,下一次就会避免取食这种蜂类。有一种访花蝇,自身是无毒的,它模拟蜂类的形态,身上也具有明显的黄黑相间的花纹,借此躲过鸟类的捕食。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贝茨氏:可食性物种模拟有毒、有刺或味道不佳的不可食物种的拟态现象。 米勒氏:是两种具有警戒色的不可食物种互相模拟的拟态现象。 进攻性:是模仿其他生物以便于接近进攻对象的拟态。 【材料一】有一种雌性萤火虫能够模拟多达11种萤火虫的发光方式,利用这种光亮来吸引前来求偶的其他种类的雄性萤火虫上钩,然后大口吃掉。 【材料二】北美有两种有毒的帝王蝴蝶,色彩鲜艳,长得很像,还可以彼此模仿对方的花纹,真真假假、假假真真,令捕食者眼花缭乱,难以区分,只好统统敬而远之。 【材料三】鸟类也许不小心吃到了蜂类,被蜇伤到口腔黏膜,就会对这种明显的黄黑相间的花纹产生极其深刻的印象,下一次就会避免取食这种蜂类。有一种访花蝇,自身是无毒的,它模拟蜂类的形态,身上也具有明显的黄黑相间的花纹,借此躲过鸟类的捕食。 材料链接题——补充型 一、补充型材料链接题题型特征: (1)下面的链接材料补充和印证了原文哪些内容; (2)阅读材料,你对书法艺术与园林景观的关系又有什么新认识?…… 二、补充型材料链接题答题思路: (1)阅读原文,分段分层,明确原文介绍了说明对象的几个特点; (2)阅读材料,总结材料介绍了说明对象的什么特点,格式为“说明对象+特征”; (3)模仿原文已给的特征形式进行表述。 【例2】请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18~19题。 ①钓鱼岛又称钓鱼台、钓鱼台群岛、钓鱼台列岛(日本称其为“尖阁列岛”),位于中国东海大陆架的东部边缘,在地质结构上是台湾北部近海的观音山、大屯山等海岸山脉延伸入东海后的突出部分,为台湾岛的附属岛屿。钓鱼诸岛由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南小岛、北小岛、大北小岛、大南小岛和飞濑岛等8个无人岛礁组成,总面积约6.344 平方公里。钓鱼诸岛周围的海域面积约为17万平方公里,相当于5个台湾本岛面积。 ②钓鱼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渔业资源十分丰富,年可捕量达15万吨,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东海的一个渔场。在钓鱼岛与东南方的北小岛、南小岛之间,有一条宽达l000 多米的“蛇岛海峡”,风平浪静,是渔民的天然避风港湾。这个海峡港湾中盛产飞花鱼,台湾省基隆、苏澳两地渔民,常靠此渔区生存。 ③从军事地理学的角度来看,钓鱼诸岛在我大陆国土的海洋方向形成一道大陆外缘天然的屏障。它位于台湾和冲绳之间,处于东海南部的中心地带,是外海进入中国的跳板。对于中日双方来说,钓鱼岛都是战略要地,无论是中国东出还是日本南下,钓鱼诸岛都是一个咽喉要道。它可以成为保卫我国东海方向安全、遏制日本扩张势力南下的前哨;也可能被日本利用,阻碍我国统一,对我国东部沿海和台湾地区造成威胁。 ④钓鱼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早在明朝初 期,钓鱼诸岛就已明确为中国领土,明、清两朝均将钓鱼诸岛划在我国海防管辖范围之内。中国对钓鱼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19.请写出下面的链接材料补充和印证了原文哪些内容。(3分) 【材料一】 钓鱼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海底石油储量巨大。据我国科学家1982年估计,钓鱼岛周围海域石油储量约在737亿桶至1574亿桶之间。有人曾经预言,钓鱼岛附近水域的石油资源储备量相当于“第二个中东”。 【材料二】 1785年,日本出版了著名学者林小平所著的《三国通览图说》一书,共有五张地图,这些地图制作精细,与现代制图法一样以颜色划分区域。日本部分用淡绿色,而中国部分是用粉红色来表示的。以色区分,国与国之间的分界自然一目了然。就在这图上,也标明了钓鱼岛、黄尾屿和赤尾屿的位置,其颜色与中国福建、浙江相同,都是粉红色的。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