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级数学教案《实践活动--有趣的溶解现象》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5年级数学教案《实践活动--有趣的溶解现象》

‎ ‎ 有趣的溶解现象 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06--107页内容。‎ 教学目的:‎ ‎ 1.引导学生进行观察,逐步认识“溶解”现象。 ‎ ‎ 2.学生参与提出猜想、验证猜想等系列实践活动,经历一个比较完整的小课题研究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习惯和严谨的求知态度,渗透科学的思想方法。‎ ‎ 3.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质疑、判断、操作和归纳的能力;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初步学会用数学研究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观察溶解现象。‎ 教学难点:认识溶解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具准备:‎ 为学生提供食盐、石块、玻璃棒、水、量筒、实验记录单等物品和器材。  ‎ 教学过程:‎ 一、示标导学 ‎1.创情导课 同学们!喜欢喝糖水吗?“糖水”是如何得来的呢?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吗?下面就让我们来研究一下吧!‎ 板书课题《有趣的溶解现象》‎ ‎2.出示学习目标 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质疑、判断、操作和归纳的能力;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初步学会用数学研究问题的方法。‎ ‎3.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106---107页的内容,重点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溶解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处处存在,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联系生活,缩短知识与学生的距离。可提前布置学生去。提供丰富的实验材料,采用猜想、实验验证、自主探索、小组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教师关键处点拨,让学生经历一个比较完整的小课题研究过程。‎ 5‎ 五分钟后汇报学习你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发现。 ‎ 二、读书自学 师: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自学指导”开始自学,比一比谁看书最认真,谁自学效果最好!(教师巡视了解学情,特别要关注“学困生”的学习情况,确保每个学生都能专心学习)。‎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教学,是让学生在“学习指导”引领下,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寻找实验与结论的关系,提出自己的猜想,举例进行检验,与同伴合作交流,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学情调查。师:时间到了,看完的同学请举手,看会的请把手放下。‎ ‎1.小组交流。交流讨论,质疑互助。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说一说自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询问学不明白的地方。一人说,其他同学补充。‎ ‎2.全班汇报。‎ ‎(1)复习“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操作、计算方法。 ‎ ‎(2)教师演示溶解实验,揭示课题。 ‎ 教师提出活动要求:利用前面学过的数学知识想办法测量出桌面上石块的体积。具体说说你们的测量方法。‎ 根据生交流,师板书:水的体积+石块的体积=石块和水的体积和 ‎ ‎3.教师演示实验,把食盐放到水中,搅拌后,提问:有什么发现?‎ 师小结:象食盐这样均匀的分布到水中的现象就被称为溶解。‎ ‎(1)利用工具分组测量不规则石块的体积。 ‎ 全班交流具体测量、计算方法及结果,重点谈测量依据。‎ ‎(2)交流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放入食盐后,经过搅拌,食盐不见了。水变成了盐水。)‎ 教师组织学生全班汇报交流,按照“自学指导”中的思考题的顺序一一汇报。汇报预设:‎ 探索研究。‎ ‎(一)提出设想 ‎ 5‎ 溶解后盐水的体积跟食盐的体积、水的体积有怎样的关系?讨论交流,记录讨论结果。‎ ‎(二)验证设想 ‎ 设计实验方案,分组实验,并做好记录,即水的体积,盐的体积和盐水的体积。‎ 根据结果比较盐水体积跟盐和水的体积之间的关系,并得出结论。‎ ‎(三)产生问题,寻找根源 ‎ 结合两个实验进行比较,从而产生问题,寻找根源。 ‎ 教师提出问题:‎ 将适量的盐放入适量的水中,食盐溶解后变成了盐水,盐水的体积跟食盐体积、水的体积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 ‎ ‎1.溶解后的盐水的体积跟盐和水的体积之间到底有着怎样的关系呢?还要依靠事实说话。同学们打算怎样来验证你们的想法?‎ ‎2.根据学生交流的想法小结并提出实验要求: ‎ 老师为每个小组都准备了一些水和食盐,请同学们取适量的水和食盐,想办法测量计算出它们各自的体积,再测量计算出溶解后盐水的体积。要求是: ‎ ‎(1)小组同学作好分工,做好记录; ‎ ‎(2)取的盐和水要适量,盐放入水中后待完全溶解后再测量盐水体积。 ‎ 教师将各小组的实验结果进行汇总,以如下表格的形式展示出来。‎ 水的体积 盐的体积 盐水的体积 ‎ ‎(3)仔细观察实验记录表中的数据,你从中有什么发现?‎ 师提出问题: ‎ ‎(1)想想还有哪些物体也有溶解的特性?(如糖等)‎ ‎(2)比较:“溶解”和“测量石块体积”的两个实验,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你还有什么问题? ‎ 根据生交流简单板书不同点。 ‎ 师: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现象呢?请同学们查阅有关资料,了解溶解的有关知识。 ‎ 5‎ 学生根据前面经验有可能提出如下猜想,盐水的体积=食盐的体积+水的体积。也可能有的学生发现食盐放入水中溶解了,因此认为盐水的体积=水的体积或者盐水的体积<食盐体积+水的体积 ‎(1)学生思考并交流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进行验证。(取适量的水和盐,测量它们各自的体积,然后测量溶解后盐水的体积。再进行比较) ‎ ‎(2)各小组做好分工,按要求实验、测量、所需要的数据,同时做好记录,填写实验记录单。 ‎ ‎(3)学生观察各个相关体积数据,借助计算,比较水和盐的体积与盐水的体积之间的关系。(盐水的体积≠盐的体积+水的体积,或者盐水的体积<盐的体积+水的体积,有的学生可能进一步发现,放入的盐越少,盐水的体积几乎等于原来水的体积) ‎ 结合两个实验,寻找不同。 ‎ 师小结:‎ ‎①石块在水中后,仍然能看得见;盐溶解到水中看不见了。‎ ‎②体积间的关系不同。即:水的体积+石块的体积=石块和水的体积和;食盐的体积+水的体积≠盐水的体积)‎ ‎【设计意图】目的是使学生加深对体积意义的理解,不能光学表面现象,要对所学知识起到巩固、拓展和应用的作用。‎ 四、回顾反思 ‎ ‎1.回顾这个活动用到了哪些数学知识。‎ ‎2.提出反思问题:谈谈活动过程中你都用到了哪些数学知识?通过这个活动你又有什么样的收获? ‎ ‎3.学生结合活动过程进行交流。‎ 五、学情诊断(考一考)‎ 师:同学们学会了吗?下面老师来考一考大家,你们有信心接受挑战吗?‎ 六、检测、作业 根据实验和查阅的资料,写出实验报告。‎ 使用说明:‎ ‎1.设计说明: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我感觉本节课有以下亮点:‎ 5‎ 本课是在已有知识体验的基础上,从所熟悉的现实生活中发现、选择和确定问题,主动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它强调了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强调了具体化的实践。不仅有实践要求,还要求学生综合应用知识来解决问题.‎ 不足之处:课标中提倡的学习方式是自主探索、动手实践与合作交流,所以这节课学生不够大胆应培养.‎ ‎2.使用建议:让学生在猜一猜、动一动手合作探究中完成本节课. ‎ ‎ ‎ ‎ ‎ 5‎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