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2-23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第7章 复式折线统计图 人教版
五年级数学下册单式折线统计图(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经历自主尝试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并进行描述、分析的过程。 2.进一步认识折线统计图,能用折线统计图有效地表示数据,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预测。 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都可以借助折线统计图来表述和交流。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复式统计图的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复式统计图的特点 课前准备 “折线统计图”课件、学生作业纸等。 教学方案: 教学环节 教学预设 一、问题情境 1.师生谈话,由本班现在和一年级时戴眼镜的人数引出课本中学生戴眼镜人数的统计表。 师:同学们,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礼物,对你们非常重要,你们猜是什么?学生随意猜。(出示视力表)谁能看到最低格? 看来我们班很多同学视力都很棒,可也有个别同学已经戴眼镜了,今天我们先来做一个小调查,数一数我们班戴眼镜的有多少同学。 全班数,教师统计下数据。 师:我还想了解一下,一年级时,我们有几个人戴眼镜,请举手。 数人数,教师板书出人数。 师:通过这两个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生:现在戴眼镜的同学比一年级时多了。 2.让学生读书了解统计表中的数学信息。 师:某校就对六年级一个班做了一次调查,同学们看统计表,说一说你了解到哪些信息呢? 生1:统计表统计的是六年级(1)班一到六年级戴眼镜的人数。 生2:一年级时有1人戴眼镜,二年级时有2人,三年级时有5人,四年级时有6人,五年级时有9人,到了六年级有7人戴眼镜。 生3:一年级时戴眼镜的人数最少,五年级时戴眼镜的人数最多。 …… 二、表示数据 1、比较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不同, 2. 师:为了能更清楚的看出数据的多少,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来表示?哪一个更好?为什么呢? 生:统计图,条形或折线,折线统计图更能反应数据的增减变化。 师:我们今天就来学学制作折线统计图,根据上节课的学习,制作完整的折线统计图都应有什么?观察 这个未完成的统计图,说一说图中的圆点表示什么? 生:图中的圆点表示六(1)班一到六年级戴眼镜的人数。 观察未完成的统计图,说一说图中圆点表示什么,然后鼓励学生试着完成折线统计图。 师:现在请大家根据表中的数据,自己试着完成这个统计图。 学生独立绘图,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3.交流、展示学生画的统计图,让画的美观、漂亮的同学介绍画图的方法。 师:谁把你完成的折线统计图让大家欣赏一下?说一说你是怎样画图的。 学生展示自己的统计图,教师让画的美观、漂亮的同学介绍画图的方法。 三、分析数据 1.提出“议一议”第(1)个问题,让学生描述6年中戴眼睛人数的变化。 师:请同学们观察统计图,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6年中,戴眼镜的人数有什么变化? 学生可能会说: ●在一年级时戴眼镜的人数最少,从一年级到五年级人数越来越多,到了六年级有所下降。 ●从二年级到三年级、四年级到五年级戴眼镜人数增长比较多。 …… 师: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你能说一说这种变化的原因吗? 学生可能会说: ●随着年级的增长、学习任务增大,有的同学只顾着学习,不注意休息,忽视了保护眼睛。 ● 2.提出第(2)个问题,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分析这种变化的原因。只要说的合理,教师就给予肯定。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眼睛对人的重要性和保护眼睛的措施,使学生养成自觉爱护眼睛的意识。 到了五年级,能看的课外书有很多,有时候为了看喜欢的课外书,不注意让眼睛休息,导致视力下降。 ●还有看书姿势不正确就会导致视力下降。 ●写字姿势不正确也会造成视力下降。 ●到了六年级,一些戴眼镜的同学做视力矫正,随时注意保护眼睛,他们的视力恢复了正常,所以在六年级戴眼镜的人数有所下降。 …… 学生的说法可能有很多,只要说的合理,教师就给予肯定。如果学生只说到戴眼镜人数增加,没有说到六年级人数下降情况,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矫正视力。 师:看来眼睛对我们非常重要,人们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有了眼睛我们才能看到五彩缤纷的世界、壮丽秀美的祖国。那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这扇“窗户”呢? 学生可能会说: ●看电视时,不要坐得太近,时间不要太长。 ●看书、写字姿势要正确,按照老师说的“三个一”去做。 ●每天坚持按时做眼保健操。 ●尽管现在戴上了眼镜,但是只要注意矫正,养成正确地用眼习惯,视力还是可以恢复的。 …… 四、尝试练习 1.让学生读统计表,了解表中的信息。可讨论一下:记录婴儿生长发育的指标为什么是身长而不是身高?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我们时时处处要注意保护好眼睛,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才能拥有一双健康的眼睛。除了眼睛,有的同学还想对自己有更多的了解,看,这是妞妞从妈妈那得到的自己出生半年中的身长、体重变化的统计表。说一说,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学生可能会说: ●妞妞刚出生时身长53厘米,体重3.9千克。 ●妞妞出生1个月时,身长56厘米,体重5.2千克。 ●妞妞出生2个月时,身长58厘米,体重6.2千克。 ●妞妞出生3个月时,身长60厘米,体重7.3千克。 …… 师:同学们,你们注意到了吗?在这里记录婴儿生长发育的指标是身长,而不是身高。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可能会说: ●因为刚出生的宝宝不会站立,只能躺着测量身高,所以这时称为身长;等到宝宝可以站立着进行测量时,才叫做身高。 对于这个问题学生可能不会准确表达,只要意思对就行。 2.让学生观察身长变化的统计图,说 师:妞妞想把她的身长情况制成统计图,可是只做了一半,请你来帮帮她吧,说一说这是一幅什么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生1:这幅折线统计图要统计妞妞从出生到6个月的身长变化。 一说图的特点,使学生了解,第一小格表示1到50厘米,以后每格表示2厘米。然后再自己完成折线统计图并交流、展示。 3、总结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步骤和要求 生2:第一小格表示1到50厘米,以后每格表示2厘米。 生3:图中已经标出了从出生到6个月每个月身长的数据点。 …… 师:请同学们试着完成妞妞身长变化的统计图。 学生自己试做, 教师巡视试做情况,个别指导。 师:谁想把你完成的统计图展示给大家?展示两个不同的统计图 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教师启发其他同学对此进行评价,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 师:要想把折线统计图制作的完整,漂亮,应注意什么? 3.鼓励学生自己画体重变化的折线统计图。可先讨论一下,第一步怎么办?重点解决如何在图中确定小数的位置。 师:刚才同学们自己完成了身长变化统计图,做得非常好。你们能不能把体重变化统计图也完成呢?先观察统计图,说一说这幅图有什么特点? 生1:这幅折线统计图要统计妞妞从出生到6个月的体重变化。 生2:每个格表示2千克。 生3:从出生到6个月每个月的体重没有标出来。 师:那么想一想第一步要干什么? 生:先在图上确定妞妞从出生到6个月的体重数据点。 师:妞妞的体重都是小数,想一想怎样在图中确定小数的位置呢? 比如说刚出生时重3.9千克怎样表示? 生:妞妞出生时体重3.9千克, 3.9千克接近4千克,就在4下面点上一个点。 师:那么她 3个月时重7.3千克在图中怎样表示? 生:妞妞3个月时体重7.3千克,因为7千克在6千克和8千克中间,所以就在7千克稍微往上一些点上一个点。 师: 同学们说得非常好,下面请大家在图中先标出数据点,然后再完成这个体重变化统计图。 学生自己完成,教师巡视,个别指导,注意学生描点的位置是否正确。 4.交流、展示学生画出的统计图。要注意观察学生描点的位置是否正确。 师:完成统计图的同学,可以把自己的作品和周围的同学互相欣赏一下,互相评价一下画得是否正确。 学生互相欣赏,教师可让画得准确、美观的同学展示作品,并介绍自己是怎样画的。 5.根据绘制好的统计图回答第(1)个问题。 师:刚才我们一起完成了妞妞体重变化统计图,同学们做得都很好。下面我们根据统计图来回答几个问题。请看第(1)题,谁来读一下题? 指名读题,学生独立计算。 师: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生1:1个月时,妞妞的身长比出生时增加了: 56-53=3(厘米)。 生2:1个月时,妞妞的体重比出生时增加了:5.2-3.9=1.4(千克) 6.提出第(2)个问题,先计算,再鼓励学生进行预测。要给学生充分发表不同想法的机会,只要有道理就给与肯定。 师:第(2)题,半年中,她的体重平均每个月增加多少千克? 学生自己计算,订正。 生:半年中,她的体重平均每个月增加:(10.1-3.9)÷6≈1 (千克) 师:请你预测一下,妞妞7个月时的体重大约是多少千克?为什么? 生:妞妞7个月时的体重大约是11.1千克。因为妞妞的体重平均每个月增加大约1千克,她6个月时体重是10.1千克,加上1千克,就是11.1千克。 给学生充分发表不同想法的机会,只要有道理就给与肯定。 师:1个半月时,她的身长大约是多少厘米?请你自己想一想,算一算。 学生的方法可能有: ●因为她1个月到2个月时身长增加了2厘米,半个月就增加1厘米,所以她1个半月时的身长大约是57厘米。 ●我是求出1、2月的平均身长就是她1个半月时的身长,大约是57厘米。 ● 7.提出第(3)个问题。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得出结果并解释其合理性。学生可能用不同的方法:(1)根据1月到2月增长的数据计算;(2)求1、2月的平均数;(3)根据图中折线的位置。 8、课堂练习 五、拓展作业 调查我们班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戴眼睛同学的人数,制成折线统计图。 我是根据统计图中折线的位置看出来她1个半月时的身长大约是57厘米。 …… 学生的方法只要解释合理,教师就给予肯定。 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 单式折线统计图教学反思 折线统计图是在学生认识了条形统计图之后进行教学的,但是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有着明显的区别,而且两种统计图在生活中也有着不同的用处。虽然从两种统计图中,人们都可以清楚地看出所需要的信息,但条形统计图侧重于几个具体数量的多少和比较,而折线统计图则能直观地看出某一事物在一段时间里的发展变化,展示的是事物发展的趋势。我在教学本节课时, 设计的思路是:初步感知——比较认识——动手制作——分析应用,运用这样的方法,让学生通过比较不同特点的统计数据,理解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共同点和区别,能根据不同要求选择不同的统计方式。而对于折线统计图画法的教学上,我只是在准备找点的方法上做了进一步的强调,而放手让学生自主动手操作,再从学生画图的实际情况中,纠正学生在画图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如我边讲边画折线,忘记标注数据等现象。接着让学生争议这一信息更适合用什么样的统计图展示呢?学生在辩论中明晰两种形式统计图各自的特点和区别,使学生对折线统计图有了更好的认识。最后,让学生再通过交流自己课前调查的信息,并讨论用什么样的统计图呈现,使学生更好的认识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的区别和应用。 折线统计图是在学生认识了条形统计图之后进行教学的,但是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有着明显的区别,而且两种统计图在生活中也有着不同的用处,虽然从两种统计图中,人们都可以清楚地看出所需要的信息。但条形统计图侧重于几个具体数量的多少和比较,而折线统计图则能直观地看出某一事物在一段时间里的发展变化,展示的是事物发展的趋势。 我在教学本节课时,注重了以下几方面: (一)从生活中引出折线统计图 数学依赖于生活,并从生活中抽象和升华。让学生学习大众的数学,学习生活的数学,这是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观。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过程,这是我的第一想法。书中提供了视力变化情况,他们会乐于接受。这些学生已经五年级了,通过多种渠道调查和搜集,这些数据既可以用条形统计图呈现,也可以绘制成折线统计图,这是非常好的素材。所以在电脑绘制出条形统计图之后,把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引导到了另外的世界,“用一种更简单、更清晰的方法?”使学生打开思路,展开联想,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探讨折线统计图的欲望。 接着,让学生观察折线统计图,并从图中得到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在对比中体会折线统计图 从条形统计图转变到折线统计图,让学生对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进行一个初步的对比,体会到了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为学生正确读取折线统计图上的信息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明确了折线统计图是用点来表示数量的多少,用折线来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 统计内容的教学,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经历一个调查统计的过程,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也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统计方法在生活中的意义。在课的最后,还可以让学生交流自己课前调查的信息,并讨论用什么样的统计图呈现,使学生更好的认识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的区别和应用。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