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 打电话-人教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 打电话-人教版

五年级数学《打电话》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02至103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寻求“最省时的打电话”方案,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2.通过画图、填表等方式引导学生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推理能力。‎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优化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通过画图等方式探究“打电话”省时的最优方案。‎ 教学难点:通过图表等方式发现“打电话”隐含的规律。‎ 教学准备:课件、白纸、圆形和方形磁性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马上就要上课了,老师想尽快地将这节课要用的练习纸发到你们每个人手中,有什么办法呢?‎ 师:在生活中,还有一些事情也需要尽快完成,比如:打电话,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生活中的优化——打电话(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1、课前的发纸活动,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初步感知,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伏笔,激发学习兴趣。2本课要教学的打电话,属于经过抽象的“理想模式”。因此情境创设要尽量避免非数学因素的干扰。这里,直接提出打电话,规避学生对通知方式(邮件、短信、广播)的讨论;开门见山,直入课题。】‎ 二、 探究新知 1、 初步探究 师:如果现在老师要用打电话的方式通知3位同学,每通知一位同学用1分钟,按我们平常打电话的习惯,老师通知完3位同学,要用几分钟?说说是怎样通知的?‎ 师:这种方式叫逐个通知,还有没有更快的方法呢?请大家思考,讨论。‎ 师:我们把这种打电话的过程一起在黑板上摆一摆。(我们用 代表老师,用 代表 同学,第1分钟老师打给第一位同学,第2分钟,老师和第一位同学同时通知另外两名同学。)‎ ‎【设计意图:这里一方面让同学感受用图形或符号在数学中的简洁性,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另一方面给学生提供画图的方法,为后面画出设计方案打下基础。】‎ 师:这种方式为什么比逐个通知少用1分钟呢?‎ 师:看来同时打电话能省时。(板书:同时)‎ ‎【设计意图:展开讨论,激发思考,在交流中体会节省时间的方法,减缓教学坡度,为后面的设计方案打下基础。】‎ 2、 自主探究 师:有一位老师遇到了这样一个问题:一个合唱队共有15人,暑假期间有一个紧急演出,老师需要尽快通知到每一个队员。如果用打电话的方式,每分钟通知1人,请帮助老师设计一个打电话的方案。(课件出示)‎ ‎(1)、整理信息。‎ 师:你从我刚才的介绍里都知道了哪些信息?‎ A、共通知15人。B、通知一个队员要1分钟。C、我完成通知的时间越少越好。‎ ‎【设计意图:将杂乱的情境进行“化简”,从中提取信息,是学生必备的能力。这里一方面对此进行训练;另一方面通过整理,让学生清晰要做什么,怎么做,为后面的探究做好准备。】‎ ‎(2)、开放探究 师:那就请同学们帮老师设计一个方案,看一看最少需要几分钟?好吗?‎ 呈现合作要求:(课件出示)‎ A、自主设计或和同桌合作设计一个打电话方案。‎ B、将设计的方案记录在课前发的纸上。‎ 师巡视,指导学生开展合作,听取学生对方案的解说,并发现典型设计。‎ ‎【设计意图:删繁为简,尽量减少对学生合作的要求(要求也是束缚)。因为还缺乏对打电话的理性认识,在设计方案时,学生的意见分歧会比较多,所以采用人数较少的同桌合作来开展。】‎ ‎(3)、对比分析 A、展示部分方案,带领学生读一读。‎ 学生设计的方案按照表达形式来分,可能有如下几种:一是纯文字表达的;二是图文结合记录的;三是借助符号来表示的。‎ 教师展示若干份在巡视过程中发现的采用不同形式表达的方案。‎ 师:你喜欢哪个方案,说说你的想法!‎ 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优化方案,选取用借助符号来表达的方案,实现数学化。‎ ‎【设计意图:在展示与评价方案中,引导学生体会在表达清楚的基础上,还要追求表达的简洁,感知数学的简洁美。】‎ B、选取两个用时少的方案解析,优化形成最优方案。‎ 师:请这个方案的设计师上前来解释一下。符号分别代表什么?你能将这个方案用卡片展示在黑板上吗?‎ 师:这位同学的方案你看懂了吗?老师一个一个通知需要15分钟,可是他的方案只要×分钟,时间怎么变少了?‎ 师:再请用时更少的设计师展示方案?用时少的原因是什么?‎ 引导学生优化形成最佳方案,并对最佳方案进行整理,将每一分钟所通知的人放在一起(如上图)。‎ 师:还有用的时间更少的方案吗?‎ ‎【设计意图:“哪里还可以节省时间”引导学生结合“同时打”进一步优化方案。对最优方案进行整理,将同一分钟通知的人放在一起,清晰表象,梳理思路。“还有用时更少的方案吗?”引导学生反思最优方案,并用“不空闲”的标准对方案进行评价。】‎ C、反思“不空闲”,形成全面认识。‎ 师:想一想,如果要通知8人,需要几分钟?‎ 师:第一分钟通知了1人,第二分钟通知了2人,第三分钟通知了4人。要通知第8位老师,明明只多了一人,为什么就要一分钟呢?‎ ‎【设计意图:这里意图有二:一是让学生认识到,在最后一分钟,即使“有空闲”,也是最省时间的方案,形成对“不空闲”这一标准的全面认识;二是初步体会在一个时间段内,能通知的人数是一个“区间数”。】‎ ‎(4)、整理归纳。‎ 师: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发现打电话可以有多种不同的方法,在这些不同的方法中我们找到了用时最省的方案。现在让我们一边回顾,一边填写表格。(课件出示)‎ 师:知道消息的总人数包括老师自己吗?‎ 师:第4分钟知道消息的总人数会是多少呢?猜一猜吧!为什么是16人?‎ 师:那第5分钟呢?第6分钟呢?‎ 师: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想一想第9分钟已经知道消息的总人数该怎样计算?第20‎ 分钟呢?第n分钟呢?‎ 师:已经通知的人数是什么意思,不包括谁?怎样计算?‎ 师:第n分钟呢?‎ ‎【设计意图:通过对按照最优方案打电话过程的回顾与猜想,用不完全归纳法,探索总结“人数倍增”的规律。】‎ 三、应用规律。‎ ‎1、结合填写的表格,师生一起讨论解答如下的问题。‎ A、照这样,8分钟最多可以通知到几个人?‎ B、照这样,要通知49人至少需要几分钟?‎ C、照这样,通知33个人与通知多少个人所用的最少时间是一样的?‎ 2、 师:找到了这个最优方案,现在我可以通知了吧?想一想,会出现什么情况?‎ 3、 玩“解救木头人”的游戏 ‎【设计意图:三个问题梯度安排,逐步训练提高学生应用规律的能力。“会出现什么情况”的追问,让学生先思考,再从游戏中感受到,按照最优方案进行通知,还需要让每一个参与者都清楚自己要通知的对象,感受“通知示意图”的必要性。】‎ 四、总结全课。‎ ‎1、回顾优化过程,感悟优化思想。‎ 师:刚才,同学们帮助老师设计了多种方案。通过对方案的思考,我们知道需要“同时打,不空闲”才能实现“最节省时间”的目标。后来我们通过修改方案,找到了最优方案。这个过程中,我们在不断追问自己,还有更省时间的方案吗?从而实现了方案的优化……‎ ‎2、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收获与体验。‎ 师:学完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想法或者感受想和大家说说吗?‎ ‎【设计意图: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养成总结习惯,形成知识链,感悟优化思想,。】‎ 五、数学欣赏。‎ 师:在这里,我们看到打电话的人数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成倍地增长。其实在生活中,像这样的成倍增长的事情还有很多:拉面、阿米巴原虫、纸的折叠、、、、、、‎ 师:送给大家一个有趣的数学故事:有个贪财的巴依老爷,他爱欺压穷苦百姓,阿凡提知道了,找到巴依老爷,想和他做一个交易:阿凡提每天给巴依老爷40两银子,巴依老爷第一天给阿凡提1两银子,第二天给他2两银子,第三天给他4两银子,第四天给阿凡提8两银子……这样下去,相互给10天。巴依老爷听了,马上同意,请来证人,签字画押,即日实行。你觉得巴依老爷在这场交易中获利了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在优美的音乐播放中,补充介绍生活中的倍增现象,丰富学生的认知,实现由课内向课外的拓展,感受数学的魅力,培养对数学的美好情感。】‎ 六、 板书 ‎ 打电话 ‎ 同时 不空闲 有序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