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2-23 发布 |
- 37.5 KB |
- 2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猴王出世》说课稿及反思共三篇 教材版
《猴王出世》说课稿及反思(一) 一、说教材 《猴王出世》是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 略读课文,主要讲花果山上一块仙石孕育了一只猴子,这只猴子每天 快乐地在林间生活。一日,这只石猴与群猴玩耍时,因为敢于第一个 跳进水帘洞,被群猴拜为猴王,表现了石猴活泼可爱、敢作敢为、聪 明机敏、爽朗坦率的特点。 二、说教学目标 1.认识“芝、遂”等 16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呵”。 2.默读课文,遇到不明白的词句试着猜一猜。 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石猴是怎么出世的,又是怎么成为猴王的。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石猴从出世到成为猴王的经历, 体会石猴勇敢顽皮的特点,感受其形象,学习阅读古典名 著的方法,激发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进而读懂课文内容 四、说学情 我国著名的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水浒传》这本家喻户晓的文学名 著是课程标准推荐阅读书目之一。学生在此之前的学习或生活当中或 多或少有所接触,影视节目在多次滚动播放。因此,他们对其中的人 物形象或多或少有所了解,但这种了解不够深刻、全面,在学生平时 的阅读中,他们大多只关注故事情节,而忽略了作品的艺术性、思想 性,教学中带领学生通过对重点段落章节的阅读、探究,把握主要人 物的性格特点,深入地了解它的表达方法。并通过片段教学引导学生 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提高学生阅读欣赏的能力,从而激发 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五、说教法学法 根据选编的课文特点和小学生的认知实际,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 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抓住文前的“阅读提示”,自主了解课文主要 内容。不理解的词句,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进 行猜测。在理解词句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感受猴王的形象,突破本课教 学的重点。教学时,要注意结合学生头脑中已经建立的孙悟空的形象, 将读、思、议等有机结合,让孙悟空最初的形象在学生头脑中更加鲜 明。 六、说教学过程 板块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播放《西游记》片头曲《云宫迅音》) 听到这首曲子,大家想到了什么?(西游记)说起西游记,我们都知 道《西游记》讲的是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白龙马保护唐僧去西 天取经的故事。孙悟空本领高强,大家对他一定非常了解。本文中的 “石猴”就是指孙悟空。那么,石猴到底是从哪儿来的?他又是如何成 为猴王的呢?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今天的新课——《猴王 出世》。(板书课题) 板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相关资料)了解作品和作者。 2.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并为文章划分段落。 第一部分(第 1 自然段):石猴出世及他的生活情况。 第二部分(第 2 自然段):石猴第一个跳入瀑布发现了水帘洞。 第三部分(第 3~4 自然段):众猴进入水帘洞,拜石猴为王。 3.再次浏览课文,说一说,课文按照什么顺序写的。(事情发展的 顺序) 板块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第一部分。 (1)说一说,石猴是怎么来的。(一块仙石孕育了仙胞,一日迸裂, 产一个石卵,因见风,化作了一个石猴。) (2)石猴出世之后是什么样的?(那猴在山中……朝游峰洞之中。) 几笔就勾勒出一个自由自在、快活逍遥、喜好交友而又顽皮可爱的石 猴形象。 2.有一天,发生了一件事,改变了石猴的生活,使他摇身一变,成 了猴王,发生了什么呢?(一天,群猴发现一个瀑布。)和石猴成为猴王 有什么关系?(有猴子说谁能进去找到源头且不伤身体,就拜谁为王), 听到这句话,石猴的表现如何?(应声高叫道:“我进去!我进去!”)从 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石猴的性格(争强好胜)。 3.说完,他是怎么做的呢?后面又发生了什么?齐读相关片段,找 出问题答案。 (1)发现了这样一个好地方,石猴很高兴(喜不自胜),连忙出来告 诉其他猴子,又把其他猴子带进了水帘洞。 (2)群猴进洞,发现了此等好地方,都兴奋得不得了。这时,石猴提 醒群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于是,群猴拱伏无违,称其“千岁大王”。 从中可以看出石猴(聪明、机敏、爽朗、坦率,做事有计谋,是天生做 首领、头目的材料)。 现在大家知道,石猴是怎么成为美猴王的了吗?(发现洞天—敢于 挑战—被拜为王) 4.思考:作者是怎么塑造出猴王形象的呢? 交流:语言、动作、神态描写方法,把猴王写得非常生动。 小结:正是因为作者妙笔生花,才塑造出孙悟空这样个性鲜明、形 象饱满的人物形象。同学们在写作文的时候,也应该恰当运用这样的 方法,使自己的文章语言更加生动,更有感染力。 板块四、拓展延伸,课堂小结。 从课文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机敏、活泼可爱、敢作敢为)的石 猴。《西游记》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从 19 世纪开始,《西游记》 被翻译成日、英、法、德等十几种文字流行于世,深受人们喜爱。希 望同学们能读一读原著,切身感受古典文化,感受经典魅力。 七、板书设计 猴王出世 活泼可爱 敢作敢为 八、教学反思 教学时,以各种形式的读为主线来安排教学过程,然后围绕“石猴 是怎样出世的,又是怎样成为猴王的”等问题讨论探究;接着再读课文, 进一步感受人物形象。遗憾的是没有为学生拓展《西游记》中的其他 内容。 《猴王出世》说课稿及反思(二) 一、说教材 《猴王出世》是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组的一篇略读课文。 本组教材以“古典名著之旅”为专题,要重点指导学生感受故事情节 的曲折生动,人物形象的栩栩如生,从而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猴王出世》主要写了花果山上一块 仙石孕育了一只石猴。这只石猴与群猴玩耍时,因敢于第一个跳进水 帘洞,被群猴拜为猴王,表现了石猴活泼可爱,敢作敢为的特点。 这石猴是集猴、神、人三者为一体的神话人物形象。首先他来历 非凡,是一个感受日精月华的石猴,出世充满了神奇色彩。其次他更 具有动物特点──野性、机灵、顽皮。第三他具有人的思想感情,机 警、聪明、勇敢及心想他人的可贵品质,有时还透着天真、活泼的稚 气。作者巧妙地将他的动物特性与聪明勇敢的人格化个性和谐地融为 一体,使这个形象以其无穷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学生大都比较熟悉孙悟空,因此帮助学生感受它最初的形象,激 发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就成为了本课教学的重点。 二、说教学目标 1.认识“芝、迸”等 16 个生字。读读记记“灵通、迸裂、造化、 家当、顽劣、明明朗朗、喜不自胜、天造地设、伸头缩颈、抓耳挠腮” 等词语。 2.默读课文,遇到不明白的语句,能联系上下文,结合自己的阅 读经验猜测大体意思。 3.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石猴是怎么出世的,又是怎么成为猴王的。 4.感受石猴集猴、人、神于一体的形象。 5.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激发学生阅读经典名著的兴趣。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石猴从出世到成为猴王的经历,体会石猴勇敢顽 皮的特点,感受其形象,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激发对古典文学 的兴趣。 教学难点 课文是古代白话文,有些词语与现代语言有区别,因此,理解这 些词语的意思进而读懂课文内容是教学的难点。 四、教学过程 板块一、激趣交流,导入课题。 1.图片激趣:课件出示不同版本的长篇小说《西游记》的封面图 片,学生仔细观察。 2.引发交流: (1)从封面上能获得哪些信息?(学生自由发言。) (2)你读过这本书的那个版本?(学生自由发言。) (2)从交流中可以看出同学们对《西游记》都不陌生,有的读 了里面的某个章节,有的读了里面的某一小部分,有的甚至读完了整 本书。作者在这本书里塑造了许许多多不同人物的形象,那么在《西 游记》这部小说中,你最喜欢谁?能用几句简单的话语来说一说你喜 欢的理由吗?(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人物做简单介绍。) 3.导入课题:从同学们的发言中可以看出,同学们喜欢的人物各 不相同,但绝大多数学生都很喜欢神通广大、能力非凡的孙悟空,那 孙悟空最初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篇课文《猴王出世》, 通过学习我们来了解最初的孙悟空。(板书课题:猴王出世,齐读课 题。) 板块二、初学课文,读懂词语,理清课文结构。 1.默读课文,遇到不懂的词语,如“名曰、耍子”等,可以猜一 猜意思。 (1)默读课文,猜一猜词语的意思。 (2)小组交流,互相订正。 (3)全班交流,教师相机引导。 ①名曰:名字叫作。 ②围圆:文中指仙石的周长,即围一圈的长度。 ③灵通:文中指仙石有了灵气,通了人性。 ④耍子:玩。 ⑤石窍:石头边隙。 ⑥石碣:石碑。 ⑦镌:刻。 ⑧喜不自胜:欢喜得自己不能控制。形容非常高兴。 ⑨瞑目:闭上眼睛。 ⑩造化:福气;运气。 ○11 天造地设:自然形成又合乎理想。 ○12 家当:家产。 ○13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孔子名言。信:信用;其:那;可: 可以,行。一个人如果没有信用,不知道他怎么去做人。 ○14 拱伏无违:伏在地上,朝上礼拜,没有违抗的。 ○15 序齿:同在一起的人,按年龄长幼来排列顺序。 ○16 抓耳挠腮:乱抓耳朵和腮帮子。形容焦急、忙乱或苦闷得无 计可施的样子。 ○17 力倦神疲:太累了而全身无力,精神不好 2.快速浏览课文,看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组织材料的?分别描写 了哪些内容?再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1)学生快速浏览课文。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教师总结: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叙述 的,写了花果山上一块仙石孕育了一只石猴。这只石猴与群猴玩耍时, 因敢于第一个跳进水帘洞,被群猴拜为猴王.可以分为三部分:(第 1 自然段)讲石猴出世及他的生活情况;(2、3 自然段)讲石猴和群猴 一起寻找山涧源头,来到瀑布旁,石猴第一个跳进瀑布,竟发现了水 帘洞;(第 4 自然段)写群猴进入水帘洞,拜石猴为王。 板块三、欣赏影视,感受人物。 1.多媒体播放“猴王出世”影视片段,学生欣赏。 2.根据影视片段的内容,结合初读课文的感受,试着用一个词语 或短语概括自己心目中石猴的形象,把自己想到的词语或短语写在课 文插图旁边的空白处。教师巡视,利用实物投影展示几位写得好的学 生的词语和短语,鼓励学生评议交流。(野性、机灵、顽皮、机警、 聪明、勇敢、天真、活泼……) 3.赞武松。 (1)课件出示:这真是一个 的石猴啊! (2)学生试着给上面的句子加上合适的字词,把句子补充完整。 (3)全班交流: ①这真是一个 机灵 的石猴啊! ②这真是一个 顽皮 的石猴啊! ③这真是一个 聪明 的石猴啊! ④这真是一个 勇敢 的石猴啊! ⑤这真是一个 天真 的石猴啊! ⑥这真是一个 活泼 的石猴啊! …… (4)学生是这朗读句子,在朗读中表达自己对石猴的赞叹之情。 板块四、研读交流,感悟人物形象。 (一)导入话题:以上同学们说出了对石猴的评价,如野性、机 灵、顽皮、机警、聪明、勇敢、天真、活泼……从课文的哪些地方最 能表现出石猴的这些特点?请同学们继续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圈画出 能表现石猴这些特点的句子或段落,并在旁边写下所表现的石猴的特 点,也可以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二)学生自由演读课文,并圈画批注,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自读 情况,相机进行个别指导。 (三)小组交流,小组长整理并记录小组同学的发言。 (四)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全班交流,教师相机引导点拨并 小结。 1.神奇不凡。 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 四尺围圆。四面更无树木遮阴,左右倒有芝兰相衬。盖自开辟以来, 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内育仙胞,一 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 (1)默读语段,用“ ”画出仙石形状及所处的位置;用 “ ”画出石头变猴的原因;用“ ”画出石猴出生的经过。 (2)互相交流,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石猴?(来历神奇。) (3)指导朗读,在朗读中表现出石猴来历的神奇,令人惊叹。 2.自由快乐。 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 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 峰洞之中。 (1)默读语段,说说这是一只怎样的石猴?(快乐。) (2)你从那里体会到了石猴的自由、快乐?(食草木,饮涧泉, 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 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 (3)这段文字是作者对石猴日常生活的描写,你感觉这段文字 具有什么特点? ①富有节奏、富于变化。 ②动作描写非常准确:食、饮、采、觅、宿、游。 (4)指导朗读:在朗读中感受富有节奏、富于变化的语言,感 受石猴的自由自在、快活逍遥、亲和友善而又顽皮可爱。 (5)学生再次静心默读这段话,探究表达方式的巧妙。(着重引 导体会古典白话文语言的凝炼、韵律之美、结构之美等。) (6)拓展交流:在《西游记》这部小说中有很多这样的语言, 同学们课下找到小说中这样的语言多读一读,相信你们会感触更深。 3.顽皮率真。 连呼了三声,忽见丛杂中跳出一个石猴,应声高叫道:“我进去! 我进去!” 石猴喜不自胜,急抽身往外便走,复瞑目蹲身,跳出水外,打了 两个呵呵道:“大造化!大造化!” 石猴道:“没水!没水!原来是一座铁板桥。桥那边是一座天造 地设的家当。” 石猴笑道:“这股水乃是桥下冲贯石窍,倒挂下来遮闭门户的。 桥边有花有树,乃是一座石房。房内有石锅、石灶、石碗、石盆、石 床、石凳。中间一块石碣上,镌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真 个是我们安身之处。里面且是宽阔,容得千百口老小。我们都进去住, 也省得受老天之气。” 石猴却又瞑目蹲身,往里一跳,叫道:“都随我进来!进来!” 石猴端坐上面道:“列位呵,‘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你们才说 有本事进得来,出得去,不伤身体者,就拜他为王。我如今进来又出 去,出去又进来,寻了这一个洞天与列位安眠稳睡,各享成家之福, 何不拜我为王?” (1)谈话引导:古人说“言为心声”,要真正认识这是一只怎样 的石猴,我们还可以从它的话语中去探寻一番。快速从文中找一找描 写石猴语言的句子。 出示: “我进去!我进去!” “大造化!大造化!” “没水!没水!……” “都随我进来!进来!” ①学生自由读读,说说发现了石猴说话的什么特点?(重复、短促, 很多句子后都有感叹号。) ②教师引读。 师:连呼了三声,忽见丛杂中跳出一个石猴,应声高叫道—— 生:“我进去!我进去!” 师:石猴喜不自胜,急抽身往外便走,复瞑目蹲身,跳出水外, 打了两个呵呵道—— 生:“大造化!大造化!” 师:石猴道—— 生:“没水!没水!原来是一座铁板桥。桥那边是一座天造地设 的家当。” 师:石猴笑道—— 生:“这股水乃是桥下冲贯石窍,倒挂下来遮闭门户的。桥边有 花有树,乃是一座石房。房内有石锅、石灶、石碗、石盆、石床、石 凳。中间一块石碣上,镌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真个是我 们安身之处。里面且是宽阔,容得千百口老小。我们都进去住,也省 得受老天之气。” 师:石猴却又瞑目蹲身,往里一跳,叫道—— 生:“都随我进来!进来!” 师:石猴端坐上面道—— 生:“列位呵,‘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你们才说有本事进得来, 出得去,不伤身体者,就拜他为王。我如今进来又出去,出去又进来, 寻了这一个洞天与列位安眠稳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为王?” ③指名学生到讲台表演读,鼓励扮演石猴角色的学生读出时候的 语气,注意表情的变化,根据自己观看影视片留下的对石猴的印象在 表演读中穿插动作。 ④师生评议,教师小结:作者吴承恩用重复、短促的语言,塑造 了石猴顽皮、率真的性格。希望同学们以后阅读《西游记》时注意作 品中对人物语言的描写,并学会借助语言描写感受人物形象。 4.勇敢无畏、胆大心细。 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忽睁睛抬头观看,那 里边却无水无波,明明朗朗的一架桥梁。他住了身,定了神,仔细再 看,原来是座铁板桥。桥下之水,冲贯于石窍之间,倒挂流出去,遮 闭了桥门。却又欠身上桥头,再走再看,却似有人家住处一般,真个 好所在。石猴看罢多时,跳过桥中间,左右观看,只见正当中有一石 碣。碣上有一行楷书大字,镌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 石猴喜不自胜,急抽身往外便走,复瞑目蹲身,跳出水外, 打了两个呵呵道:“大造化!大造化!”众猴把他围住,问道:“里面 怎么样?水有多深?”石猴道:“没水!没水!原来是一座铁板桥。 桥那边是一座天造地设的家当。”众猴道:“怎见得是个家当?”石猴 笑道:“这股水乃是桥下冲贯石窍,倒挂下来遮闭门户的。桥边有花 有树,乃是一座石房。房内有石锅、石灶、石碗、石盆、石床、石凳。 中间一块石碣上,镌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真个是我们安 身之处。里面且是宽阔,容得千百口老小。我们都进去住,也省得受 老天之气。” 众猴听得,个个欢喜。都道:“你还先走,带我们进去,进去!” 石猴却又瞑目蹲身,往里一跳,叫道:“都随我进来!进来!” (1)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这段文字。 (2)互相交流,通过阅读你了解到这是一个什么样石猴?(勇 敢无畏、胆大心细。) (3)互相交流:说说你是从哪儿看出这是一只勇敢无畏、胆大 心细的石猴的? ①细致的动作描写:瞑目蹲身、将身一纵、跳入瀑布泉中、睁睛 抬头观看、住了身、定了神、仔细再看、跳过桥中间、看罢多时、左 右观看、抽身往外便走、复瞑目蹲身、跳出水外、又瞑目蹲身、往里 一跳。 ②反复做的动作描写: a.瞑目蹲身、复瞑目蹲身、又瞑目蹲身; b.睁睛抬头观看、仔细再看、看罢多时、左右观看; c.将身一纵、跳过桥中间、跳出水外、往里一跳。 (3)指导朗读:读这段文字,要特别留意石猴的动作,注意作 者对石猴反复的动作描写,感受石猴勇敢无畏、胆大心细的形象。 (4)拓展交流:读到这里,我们不仅感受到了石猴的性格特点, 更重要的是发现了《西游记》这部古典白话小说丰富、贴切的语言特 点。如果你能读一读原著,会有更深刻的感触。 板块五、学习语言,复述文本,引申阅读体验。 1.请同学们再次自由地把全文读一遍,感受石猴的特点,学习作 者的语言特点。 2.小组合作,进行复述。 学生从课文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片段(如石猴出世、石猴生活、 石猴进洞、石猴称王等),分小组合作复述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3.指名复述表演课文,小组评价,师评价。 板块六、总结提升,整体把握。 1.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花果山上一块仙石孕育了一只石 猴,这只石猴与群猴玩耍时,因敢于第一个跳进水帘洞,被群猴拜为 猴王的故事。感受到石猴活泼可爱,敢作敢为的特点。相信大家通过 今天的学习对孙悟空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你觉得还可以用什 么词语来形容这只猴子?(活泼可爱、机智勇敢、敢作敢为、身手不 凡……) 2.课文记叙的是孙悟空的出生,节选自古典小说《西游记》第一 回,那你还知道《西游记》中有哪些精彩的故事?(大闹天宫、大战 二郎神、如来镇悟空、悟空拜师、聚合取经队、偷吃人参果、三打白 骨精、黑松林遇妖、大战黄袍怪、猪八戒巡山、莲花洞降妖、比丘国 救小孩、计盗紫金铃、火云洞斗妖、收服红孩儿、乌鸡国除害、八戒 哭师父、车迟国斗法、收服青牛怪、女儿国奇遇、真假孙悟空、三借 芭蕉扇、大战牛魔王、捉拿金鱼精、大战黄眉怪、碧波潭夺宝、狮驼 洞降魔、盘丝洞斗妖、三探无底洞……) 板块七、拓展延伸,激发欲望。 1.《西游记》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著作的语言非常优美。 从 19 世纪开始,《西游记》被翻译成日、英、法、德、俄等十几种文 字流行于世,深受人们喜爱。你对《西游记》都有哪些了解? 2.激发欲望:北大教授白化文曾经说过“《西游记》其想象新奇, 上天下地,出神入化,可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主要人物的性格 也极为鲜明,而且读者面最宽,老少咸宜。此书的副作用极小,是一 部鼓舞人积极斗争、永不灰心、为达到目标而百折不挠的书。”希望 同学们都能读到原著(或其他版本),切身感受古典的文化,感受经 典的魅力。 3.布置作业:同学在阅读《西游记》的时候,在书上标出自己喜 欢的内容,标出术中精彩的片段,在书的空白处记下自己的阅读收获 和阅读感悟。我们要召开一个故事会,同学们每人准备好一个故事, 看谁讲的故事最精彩。 《猴王出世》说课稿及反思(三) 一、说教材 《猴王出世》是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国古典名著”的 一篇略读课文。 《猴王出世》选自古典名著《西游记》第一回。本文通过描写美 猴王的出世,以及它带领猴组一帮人马探寻水帘洞成为美猴王这一过 程,让学生了解石猴的自由、快乐、勇敢、敢于挑战的精神,从而树 立学生敢于挑战、善于挑战的意识,从小做一个有担当的人。 二、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 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 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根据新课标的要 求以及本单元阅读训练重点:“让学生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激发学 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三、说教学目标 1.能根据文前“阅读提示”,自主学习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石猴是从哪儿来的,又是怎样成为猴王的。 2.用精读、略读、跳读、浏览等多种学习方法,品味语言文字, 感受石猴形象,领略经典名著的魅力。 3.激发学生阅读经典名著的兴趣。 四、说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石猴从出世到成为猴王的经历,体会石猴勇敢顽强、无私无 畏的特点,品味语言文字,感受其形象,激发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五、说教法: 本文是一片略读课文,我主要采用:诵读---勾划---品析---延 伸的过程来完成教学目标。给学生提供合作、探究的机会,突出他们 的主体地位。以读贯穿全文,让学生小组读,表演读等,允许学生大 胆想象,说说对石猴这一形象的看法,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 六、说学法 1.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激发学习兴趣; 2.合作探究,查找资料,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3.培养学生敢于挑战,敢于探索,待人诚实守信的意识 七、说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明确目标。 播放歌曲《猴哥》先声夺人,一下子把学生的心抓住,触动他们 的神经,给他们一种蓄势待发的感觉。然后说,“猴哥”和我们都是 大熟人,今天我们一起了解它刚出世时是怎样自封变为“美猴王”的。 板书:猴王出世(口述教学目标) (二)初读课文,扫除阅读障碍 1.自由读课文,识记文中的生字,划出不理解的词句; 2.小组借助工具书识字、释词,老师适当指导; 3.组长汇报,了解学情。 (三)再读课文,抓住重点 1.采用不同形式让学生读课文,其他学生听读,划出文中描写石 猴出世时和进入水帘洞的语句; 2.自我展示,说说各自喜欢的句子和喜欢的原因; 3.说故事,根据自己划出的有关猴王出世的句子讲故事。 (四)品读课文,升华主题 1.说说你眼中石猴的形象; 2.它身上有什么可贵的精神(本文所体现的); 3.我们从它身上学习什么; 4.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五)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1.说说通过读本文,谈谈和电视剧的区别; 2.说说,假如猴王进得了水帘洞,出不来会怎样? 八、说板书设计 猴:顽皮可爱 猴王出世 人:敢作敢为 神:神通广大 九、教学反思 在本课堂上,有很多不足之处: 1、经验不足,当学生出现跑题的答案时,老师不能够及时恰当 的把话题引到主题上。 2、教师语言还是多与学生成为了主导,语言不够精炼。 鉴于以上不足,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应该多向有经验的教师进行 请教,多去听其他老师得优质课程。加强自己的知识素养与能力素养, 不断学习,在教中学习,将自己的知识水平推到更高的层次。 3、没有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