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将相和》课件 (1)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将相和》课件 (1)

将相和6 学习目标 1.练习圈划关键词句,提高默读的速度。(重点)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物的特点。 3.学习作者通过具体事例写人物特点的方法,懂得团结协 作的道理。(难点) 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哪几个小故事? 完璧归赵 渑池之会 负荆请罪 这是课后第2题哦! 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 秦国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 给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送回来。 那时候秦国理屈,就没有动兵的理由。” 一是因为这是一个事关国家是不是受辱和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 必须思考成熟,二是因为这是一个难题,不能不假思索就可以找到解决 问题的办法,所以要思考。但蔺相如“想”了“一会儿”就有了解决问 题的办法,表现出蔺相如的才智的确有超过一般人。而解决问题的办法 是蔺相如自己带着和氏璧到强大的秦国去,表现出蔺相如胆识过人和为 了国家的利益置个人安危于度外的勇于牺牲的精神。 蔺相如说话前为什么要“想一会儿”? 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 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 起撞碎在这柱子上!” 因为蔺相如已经把璧献给了秦王,秦王自食其言,不给城,秦 国理屈,赵国就占了理,所以他能理直气壮地说。 “理直气壮”指理由充分,说话有气势。一个“撞”字足以表现出 蔺相如的勇敢无畏,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也可看出他的才智过人。 蔺相如为什么能“理直气壮”? 蔺相如真的要把“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 上”吗? 蔺相如又利用秦王喜欢璧的心理,用要撞碎和氏 璧来威胁秦王,目的是把璧要回来,送回赵国,不是 真的要“撞”。但如果秦王硬逼他,他也会真撞的, 他决不会让和氏璧落到秦王手里。 讨论交流: 到了举行典礼那一天,蔺相如进宫见了秦王, 大大方方地说:“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去了。您如 果有诚意的话,先把十五座城交给我国,我国马上 派人把璧送来,决不失信。不然,您杀了我也没有 用,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国是从来不讲信用的!”秦 王没有办法,只得客客气气地把蔺相如送回赵国。 踏实、坦然、轻松、放心、沉着、轻松、无惧无畏。 哪些词语可以形容这个时候蔺相如的心理状态? 蔺相如非常聪明,派人把璧送回赵国,先发制人。秦王在众目睽睽之 下不能杀他,只好把他送回赵国。蔺相如由被动变主动与秦王进行针 锋相对的斗争,从中看出他机智勇敢、做事果断、不畏强暴的性格。 秦王没有办法,只得客客气气把 蔺相如送回赵国。 秦王的“客客气气”与蔺相如的“大大方方”形成对比, 说明不可一世的秦王终于在蔺相如的面前败下阵来,而蔺相如 则取得第一个回合的胜利。“只得”说明秦王的“客客气气”, 是无可奈何,没有别的办法,不是甘心失败。 从“只得”“客客气气”中你读懂了什么? 蔺相如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机智勇敢、随机应变、勇于牺牲、 英勇无畏、足智多谋……) 胆识过人 小练笔: 蔺相如为何拼命地坚持要秦王为赵王击缶? 秦王为何不敢拿赵王怎么样? 讨论交流: 蔺相如看秦王这样侮辱赵王,生气极了。 他走到秦王面前,说∶“请您为赵王击缶。” 秦王拒绝了。蔺相如再次要求,秦王还是拒绝。 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 应,我就跟您拼了!” 蔺相如为了维护赵王与赵国的尊严,与秦王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以 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逼秦王为赵王击缶。表现了蔺相如为了国家的 荣誉,毅然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不畏强暴、机智勇敢的高尚品质。 秦王没占到便宜。他知道廉颇已 经在边境上作好了准备,不敢拿赵王 怎么样,只好让赵王回去。 照应上文大将军廉颇在边境上作好了抵御秦兵的准备,从这 句话中,可以看出他威震朝野,连秦王都害怕他,不敢轻举妄动, 在维护国家尊严上也有廉颇的功劳,这为下文写他对蔺相如不服 气作了铺垫。 这场斗争,赵国和秦国是打个平手,还是赵国占了上风? 赵国占了上风。因为秦国是强国,赵国是弱国,秦 王和赵王一样为对方演奏乐器,秦王吃亏了。再说,赵 王是秦王叫他鼓瑟的,而秦王是被蔺相如逼着击缶的, 秦王和蔺相如身份不一样,要求对方的方法也不一样, 所以说是赵国占了上风。 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自取其辱…… 你能用一些词语和句子来形容秦王的失败吗? 小练笔: 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 上去了。我碰见他,要让他下不了台!” 这是将相不和的原因。 不满、不服。 从这句话中你读出了廉颇什么样的情绪? 想一想:蔺相如是仅仅 靠的是一张嘴吗? 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 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 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 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这段话说了两层意思, 一层意思是说蔺相如回避廉颇并不是怕他, 而是为了国家的利益,为国家着想;另一层意思是说将相和与不和与 国家安危的关系:将相和,国家则安;将相不和,国家则危。“武有廉 颇,文有蔺相如”,突出了廉颇、蔺相如在赵国的地位,同时也说出 了秦国不敢攻打赵国的原因。这几句话,表现了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 重、顾大局、识大体的高尚品质。 蔺相如说的这段话是什么意思? 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 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 一口气,就不顾国家利益,真不应该。 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缚着荆条,到 蔺相如门上请罪。 廉颇听到了蔺相如说的话,知道了蔺相如处处回避他,并非 胆怯,而是以国家利益为重,自己却居功自傲,一心只为自己着 想,真不应该。 廉颇:知错就改的人,最终还是以国家利益为重的人。 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全大局,胸怀宽广。 这是课后第3题哦! 想一想 廉颇负荆请罪,可以看出廉颇是是个怎样的人? 你对蔺相如又有哪些认识? 前面两个故事,写廉颇与蔺相如的“和”才维护了 国家的尊严,保证了国家的安全。后面一个故事,廉颇 与蔺相如为了国家的利益,由“不和”到“和”。全文 围绕“和”字来写,感受团结协作的道理。 讨论交流: 说说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 “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 6.将 相 和 快读阅读:集中注意力、不回读; 带着问题,边读边想; 画关键词,加快阅读速度; 多加练习,提高阅读速度。 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线索。通 过对“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的记 述,写出了将相之间由不和到和好的经过,赞扬了蔺相如勇敢 机智、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和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 体的可贵品质及政治远见,也赞扬了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 通过语言描写写出人物的特点 本课作者在具体事情中通过对人物的语言描写,来突 出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如:渑池会上,蔺相如对秦王说的 话,简练有力,不容秦王有回旋的余地。表现出了蔺相如 勇敢无畏、机智过人的特点。 运用好语言描写: 1.要符合人物身份; 2.注意场合情境; 3.要能够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反映人物的心理活动; 4.还应用来预示和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交代事情的来龙去脉,或 通过语言描写介绍环境或时代背景,或借人物之口作议论以深化主题, 使语言描写成为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 通过语言描写写出人物的特点 举例: 店家道∶“如今前面景阳冈上有只吊睛白额大虫,天晚了出来伤人,已 经伤了三二十条大汉性命。官府限期叫猎户去捉。冈下路口都有榜文,教往 来客人结伙成对趁午间过冈,其余时候不许过冈。单身客人一定要结伴才能 过冈。这时候天快晚了,你还过冈,岂不白白送了自家性命?不如就在我家 歇了,等明日凑了三二十人,一齐好过冈。”武松听了,笑道∶“我是清河 县人,这条景阳冈少说也走过了一二十遭,几时听说有大虫!你别说这样的 话来吓我。就有大虫,我也不怕。”店家道∶“我是好意救你,你不信,进 来看官府的榜文。”武松道∶“就真的有虎,我也不怕。你留我在家里歇, 莫不是半夜三更要谋我钱财,害我性命,却把大虫吓唬我?”店家道∶“我 是一片好心,你反当做恶意。你不相信我,请你自己走吧!”一面说一面摇 着头,走进店里去了。(《景阳冈》) 这段文字抓住店家与武松的对话描写,写出了店家的热心与武松 的豪爽性格。 练一练: 你的老师很多!认真观察,选择其中一位运 用语言描写写一段话,写出他的特点。 家和万事兴,国家也是同样,一个国家 既要有骁勇善战的武将,又要有能言善辩的 文官,大家团结一致,国家才能兴旺发达。 课堂小结 在这三个事例中,我们感受到他们各自不同 的特点。请大家选取一个自己生活中与朋友相 处的事例,写一段话,要表现出你和朋友各自 的特点。 主题延伸 甘罗的爷爷是秦国的宰相。有一天,甘罗看见爷爷在后花园走来走 去,不停地唉声叹气。 “爷爷,您碰到什么难事了?”甘罗问。 “唉,孩子呀,大王不知听了谁的挑唆,硬要吃公鸡下的蛋,命令 满朝文武想法去找,要是三天内找不到,大家都得受罚。” “秦王太不讲理了!”甘罗气呼呼地说。他眼睛一眨,想了个主意, 说:“爷爷您别急,我有办法,明天我替您上朝好了。” 甘罗 第二天早上,甘罗真的替爷爷上朝了。他不慌不忙地走进宫殿,向秦王 施礼。 秦王很不高兴,说:“小娃娃到这里捣什么乱!你爷爷呢?” 甘罗说:“大王,我爷爷今天来不了啦。他正在家生孩子呢,托我替他 上朝来了。” 秦王听了哈哈大笑:“你这孩子,怎么胡言乱语!男人家哪能生孩子?” 甘罗说:“既然大王知道男人不能生孩子,那公鸡怎么能下蛋呢?” 思考:1.甘罗是怎样帮助爷爷解决难题的? 2.甘罗是个怎样的孩子? 秦国和赵国交战,秦国军队围住了赵国的都城邯郸。赵王派平原君 到楚国,谈判订立联合抗秦的盟约,请楚王发兵救赵。   平原君准备从自己的几千名门客中,挑选20名文武兼备的人一同前 往。挑了19名,便再也挑不出来了。平原君正在为难的时候,忽然有一 个门客走上前来自我推荐,说:“我听说到楚国去谈判还缺一人,请君 侯把我也算上吧!”   平原君一看,说话的是毛遂,便问:“先生来我这里几年了?” “三年了。”毛遂回答道。 毛遂自荐   “人的才能是有目共睹的,就好像锥子放在布袋里,那锥子尖马上 就会显露出来。先生来了三年了,我从来没听说您有什么才能。先生还 是留下吧。”   毛遂马上说:“我今天就是请求把我放到布袋中呀。您若早把我放 到布袋中,我早就脱颖而出了,不光是露出那么点儿锥子尖呢!请您今 天就把我放到随行的人员中吧。”   平原君考虑再三,最终答应了毛遂的请求。   到了楚国,平原君向楚王提出联合抗秦的要求,但从早晨谈到中午, 楚王仍没有答应。平原君的随从人员都在焦急地等待,七嘴八舌地议论 着。突然,毛遂用手按着佩剑把手,大步跨上宫殿的台阶。他对平原君 说:“联合抗秦的利害关系,两句话就能讲明白,现在快晌午了,为什 么还没定下来?” 楚王见来人按着佩剑走上来,吃了一惊,忙问:“他是谁?”平原 君回答说:“这位是我的门客。”楚王马上大声呵斥道:“还不快下去! 我正与你的主人谈话,你来干什么?”毛遂手握剑柄,走近楚王说: “你耍什么威风!眼下你我只有几步距离,大王的性命就操在我的手中。 我的主人在此,你呵斥谁?”   楚王被毛遂的气势镇住了,一时不知所措。   这时,毛遂放缓了语气,说:“当初商汤只有方圆七十里土地,统 一了天下;周文王也不过方圆百里土地,最终做了帝王。现今楚国方圆 五千里,军队上百万,这是称霸的优势啊!凭借楚国的强大,天下没有 人能阻挡。”   楚王连连点头。毛遂话锋一转,说:“可是,秦国的大将白起不过 率领几万军队,与你们楚国交战,一战就占领了楚国的国都,再战就铲 平了楚王的祖坟,连楚怀王都死在了秦国。这真是奇耻大辱、百代仇恨 啊!我们赵国都替你们害羞,难道大王你不感到羞耻吗?”   楚王满脸通红,不知如何回答。毛遂一见,抓住时机说:“联合抗 秦,实际上是为你们楚国报仇,并不仅仅是为了我们赵国啊!”   楚王被毛遂的话打动了,忙说:“先生说得对!我愿意尽全国之力 与赵国共同抗秦。”   楚、赵两国终于订立了盟约。毛遂的一席话,帮平原君顺利地完成 了使命,最终解了邯郸之围。平原君感慨地说:“毛先生的三寸之舌, 比百万军队都管用啊!” 思考:1.用自己的话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2.你觉得毛遂是个怎样的人?结合具体事例说一说。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