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总复习人教版1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五年级上册语文总复习人教版1

各单元复 习概要 五年级上册语文 人教版 第 一 单元复习题 一、第一组课文的主题是 ( 我爱阅读 ) 。   1 、 《 窃读记 》 的作者是台湾著名女作家 ( 林海音 ) ,代表作是 《 城南旧事 》 。 课文的中心句是 : 我很 ( 快乐 ) ,也很 ( 惧怕 )—— 这种窃读的滋味。    2 、 《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 文体是 ( 访谈录 ) ,“大树”是指 ( 季羡林 ) 老爷爷。    3 、 《 走遍天下书为侣 》 的作者是 ( 英 ) 国作家 ( 尤安 · 艾肯 ) 。课文中作者把一本书比作 ( 朋友 ) 、 ( 家 ) 和 ( 故地 ) 。    4 、 《 我的“长生果” 》 作者是 ( 叶文玲 ) ,作者以亲身经历告诉我们:作文,首先构思要 ( 别出心裁 ) ,其次,作文要写 ( 真情实感 ) 。 二、词语盘点 ( 读读写写 ) 招 牌 担忧 急切 惧怕 知趣 光顾 恐怕 充 足 理由 屋 檐 其实 支 撑 鼓励 环绕 娱 乐 感叹 周游 思考 品味 片 段 忽 略 意义 方式 倾 盆大雨 毫 不 犹豫 ( 读读记记 ) 贪婪 通顺 可靠 培养 起码 比喻 心 扉 呐喊 饱览 过 癮 报偿 驳杂 馈赠 磁石 锻炼 借鉴 饥肠辘辘 滚瓜烂熟 流光 溢 彩 津津 有味 天长日久 如 醉 如 痴 浮想 联翩 囫囵 吞枣 不求 甚 解 悲欢离合 牵肠挂肚 如饥似渴 不言而喻 千 篇 一律 别出心 裁 与众不同 大显身手 心安理得 念念 不忘 呕 心 沥 血 三、重点课文内容: 《 窃读记 》 作者:林海音 1 、 【 主要内容 】 描写了作者放学后急匆匆赶往书店,藏身于众多顾客、借雨天窃读,到晚上才依依不舍离开的读书过程。 2 、 【 中心思想 】 表现了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望。 3 、 【 注意字音 】 转( zhuǎn )过街角           目的( dì )地   踮( diǎn )起脚尖             暂( zàn )时 4 、 【重点词句】 ( 1 )重点词: 适宜:适合,相宜。 知趣:知道好歹,不惹人讨厌。 饥肠辘辘:饿得肚子直叫。 白日梦:比喻不能实现的胡思乱想。 依依不舍:留恋,不忍分离。 ( 2 )重点句: ①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②我很快乐,也很惧怕 —— 这种窃读的滋味! ③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 “ 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 ” 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 “ 大些!再大些! ” “ 贪婪 ” 是指贪得无厌,没有满足的时候。这句话把渴望读书的 “ 我 ” 比作一匹饥饿的狼,一页页贪婪地阅读犹如饿狼进食。它以一个极其生动形象的比喻,写出了 “ 我 ” 强烈的求知欲,对读书的渴望。 这句话是课文的中心句,集中概括了窃读的百般感受,也是作者情感的集中体现。 “ 我 ” 渴望读书,却又无力购买,只好 “ 窃读 ” 。 “ 我 ” 在阅读中感受着书籍所带来的智慧和快乐,却时刻害怕被店员或老板发现受到训斥和驱赶,这种书中世界的吸引与沉迷,书外世界的担忧与紧张,使快乐和惧怕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复杂、难以言说的感受,这正是窃读的滋味。 《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   本文是访谈录,季羡林老先生指出:把文章写好,要多看书;要努力培养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的人才,因此不要偏科,要学好外语,还要进行古诗文积累。 这句话通过对发愁的表情和快乐的内心对比描写,趣味盎然地写出 “ 我 ” 为雨天能够有个充足的理由读书而高兴无比,更加表现出了 “ 我 ” 对读书的喜爱。 ④这时,我总会想起国文咯是鼓励我们的话: “ 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 “ 吃饭长大 ” 指的是身体的物质需求; “ 读书长大 ” 则是指精神的成长,心灵的成长。国文老师告诉我们,粮食哺育身体,而书籍哺育灵魂,一个知识与智慧不断增长的人,才是健康成长的人 。 《走遍天下书为侣》 【主要内容】本文写了作者如果独自驾舟环绕世界旅行,只带一本书的理由;并介绍了自己反复读书的方法。 【中心思想】表现了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并表达了作者常读常新,百读不厌的读书方法,对读书的独特见解。    ( 2 )重点句   ①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         【重点词句】 ( 1 )重点词    毫不犹豫 :一点也不迟疑,很坚决果断。文中指在常人难以作出选择的问题上,自己会坚决地选择一本书,表达了对书喜爱的程度,鲜明地亮出了自己的观点。 作者将书喻为朋友和家,的确是一种妙喻。朋友和家,人人皆有,而且感情深挚,充分表达出了对书的喜爱。更重要的是朋友间次次相见,家日日都回,却不会生厌,反而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以常见的事物为喻,生动而又巧妙地说明了一本书可以常读常新,读而不厌。 ②这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    这句话是作者在列举了 “ 一遍遍地读一本书 ” 的方式方法后的由衷感叹。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去读,无论是理解故事内容,揣摩写作目的,续编故事,品味写法,还是积累所得,都能读得津津有味,收获颇丰。书,不是枯燥的、呆板的,而如一个活生生的人一样生动。这句话也与题目《走遍天下书为侣》相呼应,相对照。 ③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想去就去的故地。    “ 故地 ” ,指书已读多遍,了解并熟悉; “ 想去就去 ” ,是说方便,随心所欲,想读就读。由前面的 “ 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 ” , “ 这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 ” ,到现在的 “ 就是 ”“ 也是 ” ,愈加表达出了作者对书浓郁的情感,对一本书喜爱到百读不厌的程度。    根据你自己的读书感受,填一填,读一读。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 __________ ,也是 _____________ 。 ④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你自己的东西,因为世上没有两个人会用同一种方式读同一本书。    “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 ,这是指读者因阅历、体验不同而感受不同。作者指的是每个人都有个性化的读书方式、方法,收获也是独特的。以自己的方式阅读,对书有独到的见解,才能使书真正内化为自己的东西。 (如: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良师益友,也是你迷失方向时的指南针。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杯耐人寻味的绿茶,也是一盏陈年的佳酿。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段最难忘的人生奇遇,也是嘴边一段喜爱的小曲。) 《 我的 “ 长生果 ” 》 (叶文玲) 流光溢彩 :流动的光影,满溢的色彩。形容色彩明丽。 眼羡 :看得到而得不到,令人羡慕。 饱览 :尽情地看。 津津有味 :指吃得很有味道或谈得很有兴趣。文中指看画片时非常有兴趣。 如醉如痴 :形容神态失常,失去自制。文中指作者读书读到入迷的程度。 浮想联翩 :指许许多多的想象不断涌现出来。文中指作者读书进入意境,产生许多联想。 悲欢离合 :悲伤、欢乐、离散、聚会。泛指生活中经历的各种境遇和由此产生的各种心情。 牵肠挂肚 :牵:拉。形容十分惦念,放心不下。 如饥似渴 :形容要求很迫切,好像饿了急着要吃饭,渴了急着要喝水一样。 不言而喻 :喻:了解,明白。不用说话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显。 黯然神伤 :心情不愉快,无精打采的样子。 千篇一律 :一千篇文章都一个样。文中指文章公式化,非常机械、 乏味。 大显身手 :显:表露,表现;身手:指本领。充分显示出本领和才能。 心安理得 :得:适合。自以为做的事情合乎道理,心里很坦然。 四、日积月累 ( 关于 读书 的名言警句 ) 一日无书,百事荒芜。 (陈寿)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刘向)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 朱熹 ) 五、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一 ) 、看拼音,写汉字。 wū yán chōnɡ zú bàn lǚ ( ) ( ) ( ) yú lè bèi sònɡ biān xiě ( ) ( ) ( ) 二 ) 、辨别形近字,并组词 婪( )尝( )忧( )呕( ) 焚( )偿( )扰( )区( ) 屋 檐 充 足 伴 侣 娱 乐 背 诵 编 写 贪婪 品尝 担忧 呕心沥血 焚烧 赔偿 干扰 区域 三)、找出错别字画上“ ”,改正后写在括号里。 1 、我会豪不犹预地回答:“我会选择一本书。”( )( ) 2 、同学们应该真惜时间,尊守纪律。 ( )( ) 四)、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 )盆大( ) 如( )如( ) ( )( )不同 牵( )挂( ) ( )( )不忘 ( ) ( )吞枣 ( )欢( )合 ( )心( )血 流光( ) ( ) — — — — 毫 豫 珍 遵 倾 雨 醉 痴 与 众 肠 肚 念 念 囫 囵 悲 离 呕 沥 溢 彩 五)、选词填空 鼓励 激励 继续 陆续 1 、爸爸( )我努力学习,长大了为国争光。 2 、他的英勇事迹永远( )着我们前进。 3 、同学们( )来到操场上,等待文艺晚会的开始。 4 、站累了,我就换条腿( )读书。 六、判断对错。对的打“ √” 错的打“ ×” 1 、“走到门口,便看见书店里仍像往日一样挤满了顾客。”这是比喻句。 ( ) 2 、季爷爷告诉苗苗, 21 世纪的青年应该中西贯通,古今贯通。 ( ) 七、先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然后再写一句你从课外学来的有关读书的句子。 1 、一日无书, 。 2 、读书破万卷, 。 3 、黑发不知勤学早, 。 4 、 ———————————————————————— ———————————— 鼓励 激励 陆续 继续 × × 百事荒芜 下笔如有神 白发方悔读书迟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识字要读书,种地要养猪。 养儿不读书,不如养头猪。 读书全靠自用功,老师不过引路人。 …… 1 窃读记 1 、我跨进店门,暗喜没人注意。我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在一排排花花绿绿的书里,我的眼睛急切地寻找,却找不到那本书。从头来,再找一遍。啊! 它 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的地方了。   2 、我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狼,贪婪地读着。我很快乐,也很惧怕 —— 这种窃读的滋味!  1 、“它在这里”中的“它”指的是 2 、“我像一匹狼,贪婪地读着。”这句话把“ ”比作 “ ” ,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    3 、文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    4 、作者为什么说“我很快乐,也很惧怕 —— 这种窃读的滋味!”     昨天读过的那本书。   我 饿狼 我强烈的求知欲和对读书的渴望 。 解释说明 “ 我”在阅读中感受着书籍所带来的智慧与快乐,却时刻害怕被店员或老板发现受到训斥和哄赶,这种书内世界的吸引与沉迷,书外世界的担忧与紧张,使快乐与惧怕紧密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复杂的、难以言说的感受,正是窃读的滋味。 2*.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苗 苗:爷爷,我喜欢语文,数学不行, 偏科。   季羡林:喜爱语文当然好,但语文要好,数学也要好。 21 世纪的青年,要能文能理。所以,不管你喜不喜欢,一定要学好数学。最近清华大学办了一个班,选的是高才生,提出要培养中西贯通、古今贯通的人才。我看,有这两个贯通还不行,还应该加一个文理贯通。三贯通,这才是 21 世纪的青年。    1 、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才: A 有才能的人; B 表示只有在某种条件下然后怎样; C 表示强调所说的事。   ( 1 )这才是 21 世纪的青年。( ) ( 2 )选的都是高才生。( )   2 、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喜欢 —— ( ) 培养 —— ( )   3 、季羡林爷爷要求 21 世纪的青年是具有 ___ 三贯通的人才。   [ 拓展运用 ]    1 、季羡林对少年儿童提出了一个怎样的背诵要求,为什么要提这个要求?   2 、在课堂上不听老师讲课而自己看闲书行吗?闲书应该在什么时候看?    1 、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才: A 有才能的人; B 表示只有在某种条件下然后怎样; C 表示强调所说的事。   ( 1 )这 才 是 21 世纪的青年。( ) ( 2 )选的都是高 才 生。( )   2 、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喜欢 —— ( ) 培养 —— ( )   3 、季羡林爷爷要求 21 世纪的青年是具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贯通的人才。   [ 拓展运用 ]    1 、季羡林对少年儿童提出了一个怎样的背诵要求,为什么要提这个要求?   2 、在课堂上不听老师讲课而自己看闲书行吗?闲书应该在什么时候看?       B A 喜爱 栽培 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 背两百首古诗,五十篇古文。 这里既有季老自身成长的经验,又有对中华传统文化继承的关注,更是对“古今贯通”的一个注解与落实。 不行,应该在学有余力的课外闲时看。 知识回顾 知识回顾: 我们学过哪些修辞手法呢? 明确: 比喻、拟人、排比、反问、设问、夸张、对偶 …… .. 1. 表列举的省略 2. 表示语意未尽或话语未说完 3. 表声音断断续续、不连贯或语音延长。 省略号的作用: 知识回顾 设问: 你会选择哪一样? 一幅美丽的图画,一本有趣的书,一盒扑克牌,一个百音盒,还是一只口琴 … 反问: 你不会因为以前见过你的朋友就不愿再见到他们了吧? 你不会因为熟悉家中的一切就弃家而去了吧? 吸引读者注意,启发读者思考 加强语气,起强调作用。 情感交流 读课文交流,体会作者情感 “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同学们,我们平时也读了很多的书,你有什么好的读书经验,或者听了作者的读书体会,你有什么启发?和大家读一读。 (总结自己的读书心得和经验,或从作者的介绍中总结收获。) 近: 熟悉( ) 品味( ) 欣赏( ) 选择( ) 环绕( ) 忽略( ) 周游( ) 毫不犹( ) 反: 熟悉( ) 欣赏( ) 忽略( ) 毫不犹豫( ) 近反义词 ● 我会读 熟识 观赏 围绕 环游 抉择 疏忽 品尝 毫不迟疑 陌生 重视 讨厌 犹豫不决 知识回顾 比喻: 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 这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在文中的作用? (这句与题目相呼应)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故:老的,旧的,原来的。) 4*. 我的长生果 后来,我又不满足于只看一般的故事书了, 学校图书馆那丰富的图书又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我 。那些古今中外的大部头小说使我如醉如痴,我把所有课余时间都花在借阅图书上。这时我养成了做笔记的习惯:记书中优美的词语,记描写的精彩段落。做笔记锻炼了我的记忆力,也增强了我的理解力。   2 、“那些古今中外的大部头小说使我如醉如痴”这句话说明了   3 、“我”养成的习惯是 _______ 它的好处是 ___________________ [ 拓展运用 ]    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 _________ 书是全世界的 __________   3 、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 ________ 爱她的 _________ 爱她的 ______ 1 、从文中用“~~~~”画出一个比喻句。 后来,我又不满足于只看一般的故事书了,学校图书馆那丰富的图书又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我。 我对读书的热爱,也说明了我阅读范围在扩大,深度也在增加。 做笔记 锻炼了我的记忆力,也增强了我的理解力。   长生果。 营养品。 天高气爽 云淡日丽 , 香飘四野 。 六、背诵 1 、 《 窃读记 》 第 3 、 4 、 10 自然段 2 、 《 走遍天下书为侣 》 第 7 自然段   第 二 单元复习题 一 、第二组课文的主题是 ( ) 。    1 、《泊船瓜洲》作者是 ( ) 的 ( ) 。诗中传颂千古的名句是 ( ) , ( ) 。这首诗是( )    2 、《秋思》的作者是 ( ) 朝的 ( ) 。最能表达诗人矛盾心情的诗句是 ( ) , ( ) 。诗人抒情方法是 ( ) 。    3 、《长相思》是一首 ( ) , ( ) 是词牌名。作者是被称为 “ 满清第一词人 ” 的 ( ) 。融写景与叙事于一体。    4 、《梅花魂》的作者是 ( ) 。课文写了外祖父眷念祖国的五件事:    5 、《小桥流水人家》作者是 ( ) ,课题出自元代著名剧作家 ( ) 的散曲《 》。 游子们思念家乡 ① 教 “ 我 ” 读唐诗宋词。 ② 珍爱墨梅图 ③ 无法回国而哭泣 ④ 郑重地送我 “ 墨梅图 ” ⑤ 临别赠 “ 我 ” 手绢。 词 叙事抒情 春风又绿江南岸 长相思 明月何时照我还 写景抒情 张籍 唐 行人临发又开封 复恐匆匆说不尽 王安石 纳兰性德 陈慧瑛 宋代 谢冰莹 马致远 天净沙·秋思 二、词语盘点 ( 读读写写 ) ( 读读记记 ) 幽 芳 漂 泊 唯独 顿时 慈 祥 稀罕 离别 大 抵 精神 品格 灵魂 骨气 民族 气节 磨难 欺凌 境遇 毕竟 所 谓 梳 理 衰 老 珍藏 手 绢 华 侨 能书 善 画 风 欺 雪压 顶天立地 低头 折 节 玷污 秉 性 眷恋 姿 态 迷人 至少 邻居 成熟 完整 尤其 提前 潺 潺 婀娜 舞姿 粼 粼 波纹 干涸 点 缀 螃 蟹 浮现 潮湿 流通 舒服 印象 凉 飕 飕 颇 负 盛 名 香 飘 十里 守望相助 三、重点课文内容: 《 古诗三首》 【主要内容】 《 泊船瓜洲 》 全诗的大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停船在瓜州之后,望着仅仅一江之隔的京口,想到离京口并不很远的南京,不禁勾起了浓浓的思乡之情。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描写了诗人停船瓜洲时遥望家乡,不知何时能回到家乡的惆怅,表现了作者深切的思乡之情 “ 绿 ” 字,形象鲜活,春意盎然,读来仿佛有阵阵春风扑面。 《 秋思 》 全诗的大意是: ——————————————————————————————————————————————————————————————————————————————————————————————————— 从京口到瓜洲仅是一江之隔,而京口到南京也只隔着几座山。春风又吹绿了长江两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洛阳城里秋风乍起,想要给远在家乡的亲人写一封信,可是要表达自己意思很多,一时间竟不知从何说起。信写好后,又担心匆匆写就的信不能把自己的意思完全表达出来,当送信人要出发的时候又打开已封好的信查看。 “————————————————” 写了诗人在洛阳城见秋风而思乡,写信给家人,却感觉信短情长,无法尽诉,表达了浓浓的思想怀亲之情。 《 长相思 》 【中心思想】描写了戍边的南方将士,在北方的风雪声中,辗转反侧,不能入眠,思乡之情油然而生,非常怀念故园的温暖祥和的情景。 词的大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 将士们跋山涉水,向山海关那边进发。夜里,住宿帐篷,每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入夜,又是刮风,又是下雪,将士们从睡梦中醒来, 不禁思念起故乡来, 再也睡不着了,因为故乡温暖、宁静,是没有寒风朔雪之声的。 ▲ 《泊船瓜洲》是 写景抒情 (借景抒情),《秋思》则是 叙事抒情( 寓情于事),《长相思》则 融写景与叙事于一体 ,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情景交融) 【重点词】 本课的多音字有: “ 间 ” 读 ______ ; “ 万重山 ” 和 “ 意万重 ” 的 “ 重 ” 读 _______ ; “ 还 ” 读 ______ ; “ 风一更 ” 的 “ 更 ” 读 _______ 。 jiàn сhóng huán gēng 《 梅花魂 》 【主要内容】课文回忆了 “ 我 ” 与外祖父之间的五件小事。讲述了外祖父爱梅花,把梅花当做祖国的象征,他把爱祖国的情怀寄托在梅花身上,表达了他眷恋祖国之情。 【中心思想】表达了外祖父这位身在异地他乡的老华侨对祖国的热爱和眷恋之情。 【重点句】 ▲“ 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经历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 分析:      这段话告诉我们梅花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愈是寒冷和风气雪压,她就愈精神。梅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所以我们要做不论经历多少磨难多少欺凌都不肯低头的、顶天立地的人,永远保持中国人不屈不挠,永不服输的民族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梅花魂》中的 魂 ,在这里指 ______ 。梅花魂,即 ___________ 。梅花的精神就是那种 “ 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 的精神,这也正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 秉性 —— 本性的意思。这里梅花的秉性就是指美化的精神,梅花魂。 ▲ 文章的第三自然段也要会分析。 ▲ 课文重点表达了外祖父对祖国的热爱、眷恋之情。一共写了五件小事。 直接 表达这种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间接 表达这种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段话也是外祖父对 “ 我 ” 说的,饱含老人对孩子的希望和教会,其实它也是老人自己心灵的表白。外祖父漂泊海外,中国人的气节没有变,对祖国的爱没有变,就像他深爱的梅花一样,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 精神 梅花的精神 ①教 “ 我 ” 读唐诗宋词时,读到思乡诗时会落泪。②因年龄大不能回国时,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地哭。 ①因为 “ 我 ” 弄脏墨梅图而发脾气 ②临走送我墨梅图③到船上送我带着梅花的手绢等。        课文表面上是赞美了梅花不畏严寒、坚强不屈的品格,实质上表达了外祖父对祖国的思念和眷恋之情。课文的开头和结尾: 首尾呼应 ,这种写法的好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 是唐代诗人 王维 的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中的诗句; “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 是唐代 王维 《 山中送别 》中的诗句,( “ 王孙 ” 是古代对人的尊称); “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 是北宋诗人 秦观 的词《 浣溪沙 》中的句子。 深化主题,突出中心 【重点词】 玷污 :弄脏。    骨气 :刚强不屈的气概。    折节 : : 使自己屈服于别人。    秉性 :性格。 四、日积月累(思乡)诗句 “ 推敲 ” 这个典故的主人公是 ( 贾岛 ) 和 ( 韩愈 ) 。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 (张九龄)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杜甫)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马戴) 明月有请应识我,年年相见在他乡。 (袁枚) 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 (卢纶) 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 (刘著) 五、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一、我会拼,还会规范、漂亮地写出词语来。 bì jìng shuāi lǎo líng hún pō fù shèng míng ( ) ( ) ( ) ( ) 二、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 √” 。 一水间( jiān jiàn ) 分( fēn fèn )外 抹净( mā mǒ ) 低头折( shé zhé )节 湖畔( bàn pàn ) 差多了( chā chà ) 三、按要求填空。 1. 查字典,填空。 “颇”字,音序应查 ,部首是 ,除部首外还有 画。“颇负盛名”中的“颇”应选 ( A. 偏。 B. 很,相当地。) 2. 选字组词。 低头(折 拆)节 葬身(异 导)国 泊船瓜(洲 州) 清(澈 撤)见底 日出而(作 做) 毕竟 衰 老 灵 魂 颇 负 盛 名 √ √ √ √ √ √ P 页 5 B √ √ √ √ √ 3. 选词填空。 盼望 渴望 期望 指望 1 、我的外祖父日夜( )着回祖国的怀抱。 2 、党和国家对我们少年儿童寄托着殷切的( )。 3 、没有钱,小明想买汽车模型是没有( )的。 4 、小刚( )得到一辆电子小汽车。 四、将下列反问句改写为陈述句,陈述句改写为反问句,意思不变。    1 .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    。 2 .一枝梅花,没什么稀罕。    。 3 .这是您最宝贵的画。 。 五、课文回放。 1.《 梅花魂 》 一课围绕着梅花写三件事:一是 ;二是 ;三 是 。课文的开头和结尾的联系是 。这样写的好处是 。 2.《 长相思 》 山一程,水一程, ,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 更, ,故园无此声。这首词的作者是 代的 。 “此声”是 指 。 这首词表达了 思想感情。 盼望 期望 指望 渴望 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不得的。 一枝梅花,又有什么稀罕的呢? 这不是您最宝贵的画吗? 身向榆关那畔行 聒碎乡心梦不成 清 纳兰性德 风雪交加的声音 诗人思念家乡的 珍爱“墨梅图” 赠送“墨梅图” 赠送“梅花手绢” 首尾呼应 深化主题,突出中心 1 、为什么诗人觉得只是 “ 一水 ”“ 只隔 ” 呢? 说明了诗人人在途中,人向远方,却心系家乡。思乡之情跃然纸上。 2 、 “ 春风又绿江南岸 ” 中的 “ 绿 ” 字比其他字好在哪里? 绿:吹绿。既写出了颜色,又写出了动态的美。 “ 绿 ” 字,形象鲜活,春意盎然,读来仿佛有阵阵春风扑面。仿佛江南秀美景色就在我们面前一样。 3 、诗中描写诗人思念家乡的诗句是哪一句? 明月何时照我还。 5 、古诗三首 秋 思 [ 唐 ] 张 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 书 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 临发又 开封 。 书:信 秋 思 [ 唐 ] 张 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 意万重 。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形容要表达的意思很多 秋 思 [ 唐 ] 张 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 临发又开封。 指捎信的人 秋 思 [ 唐 ] 张 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 开封 。 把封好的信拆开 stop “ 洛阳城里见秋风 ” , 秋风无形,何以用 “ 见 ” , 谈谈你的理解。 秋风本来没有形状,但它可使树叶变黄、飘落,百花凋零,给自然界带来秋光秋色,因而虽无形可见,却又处处可见。用 “ 见 ” 就将秋风与秋风所带来的 肃杀 的秋景联系起来,给读者以暗示和联想。 肃杀: 形容严酷萧瑟。多用以形容深秋或冬季的天气和景色。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 榆关 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长 相 思 清 纳兰性德 山海关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 聒 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长 相 思 清 纳兰性德 声音嘈杂 √ √ √ √ √ √ √ √ 春风又 绿 江南岸 诗人在写这首诗的时候曾想过 “ 到、过、入、满 ” ,最后用了 “ 绿 ” 字,想一想诗人为什么最后选 “ 绿 ” ? 春风 又 绿 江南岸 “ 绿” 字,形象鲜活,春意盎然, 读来仿佛有阵阵春风扑面。 6 、 梅花魂 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1 、联系课文,理解下列词语。   大抵: _____________    骨气: ______________    折节: ________________    2 、仿照例句,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例: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说说外祖父喜爱梅花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抄写一些有关梅花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秉性: _________ 大多,大都 刚强不屈的气概。 使自己屈服于别人。 性格 。 愈是贫穷,愈是饿着肚子,他学习愈努力,愈用功. 这种人才是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 因为梅花最具有品格、最具有灵魂、最具有骨气,它是中华名族的象征,所以外祖父非常喜爱梅花。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 是啊,莺儿,你要好好保存( cún chún ) ! 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 她却不一样,愈 (yù yùe) 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 (yā yà) , 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 (gú gǔ) 气的 ! 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历尽多少磨难 , 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 __ 在怎样的境遇里 , 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 / / / / 无论 总要 1. 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去加点字的错误读音。 2. 给句子画横线处填上关联词语,并自由选择其中一个写句话。 3 . 外祖父是通过梅花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的。他赞美梅花的话有哪三层意思: 4. 用“ __” 画出表现梅花魂的句子。 5. 读了这段话,你想到了什么? 6. 选择句意,在括号里画“√”。 (1) 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呢 ! a. 赞美梅花不怕寒冷,生命力强。 ( ) b. 梅花赶在别的花之前开放,给大自然增添了秀美。 ( ) c. 这句话借赞美梅花不畏风雪开放飘香的特点,与下文照应,借以歌颂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不畏强暴、顶天立地的民族精神。 ( )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读了这段话,你想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 选择句意,在括号里画“√”。 (1) 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呢 ! c. 这句话借赞美梅花不畏风雪开放飘香的特点,与下文照应,借以歌颂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不畏强暴、顶天立地的民族精神。 ( √ ) 第一层: 赞美梅花的精神 。第二层: 赞美了中华民族出现的有梅花精神的人。 第三层: 一个中国人要有梅花的秉性。 外祖父表面看是珍爱梅花, 赞美梅花,实际是在表现他那颗拳拳爱国之心。(或者结合梅花的品性来谈。) ( 2) 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 a. 外祖父希望每个中国人都要有梅花的坚强不屈秉性。 ( ) b. 外祖父希望“我”像梅花一样迎风傲雪,不畏艰难。 ( ) c. 这句话是外祖父借梅花作比喻,表示他对“我”的殷切希望的嘱咐:希望“我”能在任何环境里,不忘自己是中国人,要做一个有骨气的、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 ) 8.“ 气节”在课文中是 _______ 的意思。 9. 具有梅花秉性的人是怎样的人? 10. 这段话赞扬了 ___ , 表白了外祖父 ____ 的心声。 (2) 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 c. 这句话是外祖父借梅花作比喻,表示他对“我”的殷切希望的嘱咐:希望“我”能在任何环境里,不忘自己是中国人,要做一个有骨气的、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 ) 8.“ 气节”在课文中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意思。 9. 具有梅花秉性的人是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这段话赞扬了 _____ , 表白了外祖父 _______ 的心声。 √ 不肯低头折节、坚贞不屈 他们历尽多少磨难 , 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梅花 眷恋祖国 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在意。唯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我五岁那年,有一回到书房玩耍,不小心在上面留了个脏手印,外祖父顿时 拉下脸 来。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 “ 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 ”训罢,便用保险刀片轻轻 刮去 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 抹净 。看见慈祥的外祖父大发脾气,我心里又害怕又奇怪:一支画梅,有什么稀罕的呢? 2 .这个片段主要写了“我”弄脏了墨梅图,外祖父的表情、语言和动作,请你用“ —” 标出外祖父表情的词语,用“ ~~~~” 线画出外祖父的语言,用“ ...” 画出外祖父修补图画动作的语句。从这些词句中你体会到什么?。 我体会到: 3 .文中“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一句若改成“用保险刀片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抹净。”意思有没有改变?两句对比有什么不同? 4. 《 梅花魂 》 围绕梅花写了哪几件事?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 .我体会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文中“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一句若改成“用保险刀片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抹净。”意思有没有改变?两句对比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 梅花魂 》 围绕梅花写了哪几件事?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件事:“我”弄脏墨梅图而发脾气,临走送我墨梅图,到船上送我带着梅花的手绢 。 ( 间接 表达对祖国的热爱、眷恋之情 )( 直接 表达对祖国的热爱、眷恋之情,如,教“我”读唐诗宋词时,读到思乡诗时会落泪,因年龄大不能回国时,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地哭。 ) 《 梅花魂 》 一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外祖父对墨梅图的珍爱。 不同,原句更具体地写出外祖父拭擦梅花图小心细致的样子,突出了外祖父对墨梅图的珍爱。 表达了外祖父热爱祖国,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7* 桂花雨 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所以,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母亲说:“还早呢,花开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 摇呀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桂花摇落以后,挑去小枝小叶,晒上几天太阳,收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1 、这个文段选自 __________ 。   2 、给下面的词语找反义词。   大( ) 早( ) 短( )乐( )香( )前( )    3 、第一段主要讲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      4 、桂花有什么用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用“~~~~”划出桂花落下来时像下雨一样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好香的雨”指的是:( )    7 、一个“浸”字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桂花雨 》 小 晚 长 苦 臭 后 我和母亲摇桂花的情景。 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   摇呀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纷纷落下来的桂花 一个“浸”字,形象地说明了桂花的香气之浓。 六、背诵 《 古诗词三首 》 《 梅花魂 》 第 13 自然段 第 三 单元复习题 一、 第三组课文的都是(   ) 。 1 、 我们了解到的说明方法有( 列数字 )、( 举例子 )、( 作比较 )、( 打比方 )( 分类别 )( 下定义 ) …… 2 、鲸类中体型最大的是( 蓝鲸 ),目前仅存不到( 50 )头。鲸的生活习性包括鲸的进食、(   呼吸 )、 ( 睡觉) 、鲸的生长。 鲸是哺乳动物的原因是:鲸用( 肺 )呼吸,鲸是( 胎 )生,幼鲸靠吃母鲸的奶长大( 哺乳 )。 3 、《松鼠》的作者是( 法 )国著名的博物学家、作家( 布封 ),他用 40 年的时间写出了 36 册的巨著(《 自然史 》)。 4 、《新型玻璃》为我们介绍了五种新型玻璃: 夹丝网防盗玻璃 、( 夹丝玻璃 )、( 变色玻璃 )、( 吸热玻璃 )、( “吃音”玻璃)。 5 、 “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 。 ” 6 、《 森林报 》不是(报纸),而是(一本书)。它是苏联著名科普作家(维 · 比安基)的代表作。 说明文 二、词语盘点 目前 上 腭 哺乳 退化 垂直 经验 判 断 胎生 特征 寿命 珍 贵 急 促 报警 盗窃 犯罪 嫌 疑 金属 银行 图 纸 即 使 规定 窗帘 保持 噪 音 废 水 集中 处理 对付 研制 奇 迹 博物馆 安然无 恙 藕 断丝连 ( 读读记记 ) 乖 巧 驯 良 清秀 矫 健 机警 躲藏 追 逐 强烈 溪流 警觉 触动 锐利 错杂 苔藓 狭 窄 勉 强 遮 蔽 然而 面 临 颗粒 来源 分裂 飘浮 削弱 柔和 性能 依附 稳定 朝 晖 单调 古今往来 庞 然大物 气象万千 ( 读读写写 ) 三、重点课文内容: 《鲸》 ( 常识性说明文 ) 《鲸》是一篇常识性的 说明文 。介绍了鲸的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等方面的知识。 这篇文章层次分明,条理清晰,每个自然段基本上讲了一个意思:第一段讲鲸的体形特别大。第二段鲸是哺乳动物。第三段讲鲸的种类。第四段讲鲸怎样进食。第五段讲鲸用肺呼吸。第六段讲鲸如何睡觉。第七段讲鲸的生长特点。概括起来, 4-7 段分别从四方面讲了鲸的生活习性。 作者用 列数字,绝例子,作比较,打比方 等多种说明方法,通俗,生动,准确地对鲸的特点加以说明。 课文首先拿鲸和人们熟悉的象 _______ ,使我们形象的了解到,鲸比象大得多。接着,用 _______ 的方法说明鲸的体重,以此来说明鲸的“大”。然后,又以我国捕获一头鲸为例 _________ ,再次列举具体数字,生动的说明鲸的确很大。。作者在介绍鲸吃食物以及鲸的生长时,用“花园里的喷泉” _________ 来比喻鲸呼吸时喷出来的气形成的水柱,这种打比方的方法,使说明更清楚,也更形象,便于读者理解。 形体特点 , 进化过程 , 种类和生活习性 作比较 列数字 举例子 打比方 ★不少人看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 ) 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 ( ) 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 ) 鲸的鼻孔长在脑袋顶上……从鼻孔喷出来的气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园里的喷泉一样。( ) 10*  《松鼠》 ( ) 1 小松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在说明角度、表达方法、语言风格等方面与《鲸》有很大不同。从 说明的角度 来看,《鲸》侧重于介绍鲸的形体特点和生活习性,而本文侧重于介绍松鼠的外貌、性格和行动;从 表达的方法 来看,《鲸》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方法,而本文主要是采用比喻、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从语言风格上来看,《鲸》的语言精练平实,而本文的语言生动传神,极具文学色彩。 作比较 列数字 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 打比方 文艺性说明文 漂亮、乖巧、驯良、可爱 《新型玻璃》 这篇课文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课文前五个自然段在结构上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介绍每种新型玻璃时都是先讲 特点 ,再讲 用途 。二是特别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衔接过渡,且富于变化。如:第2自然段用“另一种夹丝玻璃不是用来防盗的”这句话来转折,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第3自然段的开头既连接了上文,又直接进入下一种玻璃的介绍,清楚明白。第4自然段的首句过渡逢场自然,令人感到亲切。第5自然段的开头则以形象的比喻引起读者的注意,激起读者的阅读愿望。 用词准确,表达生动形象,也是这篇课文在表达上的重要特点。 这篇课文重点应该了解新型玻璃的特点及作用,学习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 名 称  特 点  作 用  说明方法 夹丝网防盗玻璃   自动报警  防盗   举例子 夹丝玻璃   非常坚硬  安全可靠   变色玻璃   随阳光的强弱变色 自动调节室内光线 打比方 吸热玻璃  夏天阻挡阳光冬天阻挡冷空气 调节温度  吃音玻璃   使室内噪音减弱 消除噪音   打比方列数字 12*  《 假如没有灰尘 》 1作者正是通过灰尘的作用,揭示出一个深刻的哲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事物往往都具有两面性,只有正确地认识它们,才能趋利避害,造福人类 本文中作者运用了假设、列数字、对比等说明方法,清楚明白而又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灰尘与人类的密不可分的关系。 2 灰尘颗粒的直径一般在百万分之一毫米到几百分之一毫米之间。人眼能看到的灰尘,是灰尘中的庞然大物,细小的灰尘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见。 这段话首先运用 列数字 的方法介绍了灰尘的大小,接着又运用对比的方法突出了灰尘非常细小的特点。 四、日积月累。 四时之风 注意填空: 春风能解冻,和煦催耕种。裙裾微动摇,花气时相送。 夏风草木熏,生机自欣欣。小立池塘侧,荷香隔岸闻。 秋风杂秋雨,夜凉添几许。飕飕不绝声,落叶悠悠舞。 冬风似虎狂,书斋皆掩窗。整日呼呼响,鸟雀尽潜藏。 “ 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 ” 《 森林报 》不是(报纸),而是(一本书)。它是苏联著名科普作家(维 · 比安基)的代表作。 用“续”字组成恰当的词语分别填在句子的括号里 。 观众们( )走进体育馆观看乒乓球比赛。首先进行的是男子单打比赛,首先进行的 是男子单打比赛,在决定胜负的最后一分钟,两个运动员( )抽打了十几个回合才见分 晓。接着,( )进行女子双打比赛。运动员高超精湛的球艺,博得观众一片喝彩,掌声 ( )了整整一分钟。 正确句子写在横 修改病句。(把线上) 1 、我国是世界上最多的人口国家。 2 、大家千方百计想尽一切办法帮助他。 请要求完成填空。 1 、假如你是一名小小推销员,你就要向你的顾客推销 ,你会从“商品” 的 、 、 、 _____________ 去介绍。 2 、本单元我们学到的说明方法有:( )( )( )( )( ) ( )。 陆续 连续 继续 持续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改: 改: 大家千方百计帮助他。 或 大家想尽一切办法帮忙他。 外观 规格 用途 使用方法 商品 列数字 举例子 作比较 分类别 打比方 五、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下定义 9 、 鲸 不少人看到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它要是张开嘴,人站在它的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腭,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还显得很宽敞。    1 、用“ //” 给这一自然段分层。 2 、作者为了使说明更通俗,更容易让人理解,用了( )、( )、( )等说明方法。 3 、作者用鲸与大象作比较,说明( );用我国捕获的一头鲸的舌头与( )作比较,说明了鲸的( )。 4 、写出下面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   ( 1 )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 )    ( 2 )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 )   ( 3 )人站在它的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腭。( )    5 、判断下面句子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 。   ( 1 )鲸的体形像鱼,所以属于鱼类。 ( )    ( 2 )最大的动物不是鲸,而是象。 ( )    ( 3 )鲸的种类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齿鲸,另一类是须鲸。( )   ( 4 )须鲸主要吃大鱼和海兽 ( )   【 拓展运用 】   我现在知道的鲸鱼有: _____________ _____ 1-2 句为第一层, 3-5 句为第二层。 列数字 作比较 举例子 鲸的体积巨大 大肥猪 重量 大 列数字 举例子 作比较 × × √ 蓝鲸、长须鲸、齿鲸。 × 10* 松鼠 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 训)良,很讨人喜欢。它们虽然有时也捕捉鸟雀,却不是肉食动物,常吃的杏仁、榛子、榉实和橡栗。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身体(矫 娇 骄)健,四肢(轻 清 青)快,非常敏捷,非常机警。玲(珑 拢 垅)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尾巴,显得格外漂亮。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 晾)。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 座)着,(像 象)人们用手一样,用前(爪 瓜)往嘴里送东西吃。可以说,松鼠最不像四足兽了 。    / / / / / / / / / / / 1 、把括号里不恰当的字划去。   2 、松鼠不是肉食动物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松鼠最不像四足兽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松鼠的特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请用“~~~~”划出描写它的外貌的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这一段话主要讲了什么?      常吃的杏仁、榛子、榉实和橡栗 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 着,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爪 往嘴里送东西吃。可以说,松鼠最不像四足兽了。 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 从面容、眼睛、身体、四肢、尾巴和吃食坐姿六个方面来写松鼠的外形特征。 玲珑 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尾巴,显得格外漂亮 11 、新型玻璃 另一种“夹丝玻璃”不是用来防盗的。它非常坚硬,受到猛击仍没有一点儿损坏,即使被打碎了,碎片仍然藕断丝连地粘在一起,不会伤人。有些国家规定,高层建筑必须采用这种安全可靠的玻璃。   1 、用“ ‖” 把这段话分成两层,并写出层意。   2 、“夹丝玻璃”的特点是 1 、用“ ‖” 把这段话分成两层,并写出层意。   2 、“夹丝玻璃”的特点是 ____________ 作用是 _________ 。   第一层: 1-2 句,描写夹丝玻璃的特点。 第二层: 3 句,列举具体事例来说明夹丝玻璃安全可靠。 坚硬、不易破碎 。 安全可靠 12* 假如没有灰尘 大气中的气体容易散射紫、蓝、青三色光,所以一般情况下天空呈现蓝色。灰尘则不同,它不加选择地散射七色阳光。我们看到遥远的天空随高度降低而逐渐由蓝变白,就是因为底层大气中的灰尘含量较高。假如大气中没有灰尘,由于只存在气体对阳光的散射,整个天空将始终是蔚蓝色的。 1 、找出本段中表示颜色的词语写下来。   2 、灰尘在散射太阳光时有什么特点?   3 、我们在地面上遥远的天空随高度降低而逐渐由蓝变白原因是: 4 、假如大气中没有灰尘,天空将变成什么颜色?   1 、找出本段中表示颜色的词语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灰尘在散射太阳光时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我们在地面上遥远的天空随高度降低而逐渐由蓝变白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 4 、假如大气中没有灰尘,天空将变成什么颜色?   紫、蓝、青,白,蔚蓝。   不加选择地散射七色太阳光 。   因为底层大气中的灰尘含量较高。  假如大气中没有灰尘,由于只存在气体对阳光的散射,整个天空将始终是蔚蓝色的。 六、背诵 《 松鼠 》 第 3 自然段 第 四 单元复习题 一、 第四组课文的主题是 ( 生活中的启示 ) 。    1 、《钓鱼的启示》给 “ 我 ” 的启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文中 “ 我 ” 心情变化的过程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与 “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 这句话类似的名言是 ( ) 。    3 、《落花生》的作者是台湾著名作家 ( ) ,笔名 ( ) 。课文的主要内容用小标题可以概括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 ( ) 是重点描写。课文的中心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珍珠鸟》的作者是著名作家 ( ), 课文的中心句是 ( ) 。 道德只是个简单的 ( 是 ) 与 ( 非 ) 的问题, ( 实践 ) 起来却很难。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 ( 严格 ) 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 ( 勇气 ) 和 ( 力量 ) 。 ( 得意) —— ( 急切) ——( 乞求 )—— ( 依依不舍) 条条道路通罗马 ( 种花生 ) 、 ( 收花生 ) 、 ( 吃花生 ) 、 ( 议花生 ) 。 议花生 “ 那么,人要做 ( 有用 ) 的人,不要做 ( 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 ) 的人。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许地山 落华生 冯骥才 二、词语盘点 ( 读读写写 ) 附近 捕捞 鱼饵 辉映 剧 烈 上钩 操 纵 摆脱 鱼鳃 争 辩 皎洁 乞 求 嘴唇 沮丧 旅 途 诱惑 告 诫 实 践 严格 永久 启 示 收获 吩咐 榨 油 便 宜 可贵 石榴 爱 慕 分 辨 体面 银光闪闪 小心 翼 翼 不容争 辩 依依不舍 (读读记记) 抉 择 环抱 和 蔼 梦想 素净 巧妙 闪现 订购 约定 告辞 挑 拨 如期 开 幕 激发 简易 异常 葱茏 隐约 繁茂 蓬松 伤害 索性 细 腻 陪伴 眼 睑 咂 嘴 流 泻 信 赖 星罗棋布 大喜过 望 心灵手巧 源源不断 络绎 不绝 受用不尽 轻松自在 不动 声 色 三、重点课文内容: 《钓鱼的启示》 1 《钓鱼的启示》中,我得到的启示: “ 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 终生的启示是: “ 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        2 、理解句子: “ 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 ‘ 鱼 ’ 。 ” 这句话中,诱惑人的 “ 鱼 ” 是指:吸引人的,让人心动的事物,如:金钱、地位、名利 …… 甚至是那些暂时能带来一点方便的事。 举例: 学校里考试,老师多给了分数,没人知道;买东西时,售货员多找了钱,去归还,还是将错就错?过马路时,红灯亮了,但周围没有民警叔叔,冲过去,还是等? 3 、有关道德修养的名言警句: ① “ 衡量真正的品德,是看他在知道没有人发觉的时候做些什么。 ”── 孟德斯鸠(法国著名思想家) ② “ 非常的境遇可以显出非常的气节。 ”── 莎士比亚(英国著名戏剧家) 《落花生》 1 、《落花生》是一篇 叙事散文 ,采用 借物喻人 的写作方法,告诉我们, 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有没有实际用处,主要是指看对他人和社会有没有好处及贡献。)   分析: 作者许地山 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揭示了学习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的主旨,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 2 、全文按 事情发展的顺序 来记叙 3 、理解句子: 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爱慕之心:心中产生喜爱、羡慕的感情。       这句话运用了对比的写法,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说明花生的朴实无华、默默无闻、不计较名利。 14*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体会文章的写作特点:选择材料的恰当和表达的详略得当。文章只举了两个例子,作者为什么选择这两个例子? 课文叙述两个例子的时候,详略处理得特别好:前一个例子详写,后一个例子略写,只着重写了时装展如期开幕的情况和人们对这次时装展的反应,文字不多,却很说明问题。 16*   《珍珠鸟》 (冯 骥 才) 1 本文是一篇描写生动、富有诗情画意的状物 散文 。课文以细腻亲切的语言写出了小鸟由 “ ” 人到 “ ” 人的变化过程。 “ 小家伙 ” 这个词,让人深深感受到了 作者对雏鸟的喜爱之情 。 2 “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 这句话使我们可以感悟到:无论是人与鸟,还是人与人之间,都需要真诚的信赖。信赖,是创造美好境界的基础。 怕 信赖 四、日积月累 ( 生活启示 )谚语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欲要看究竟,处处细留心。 虚心万事能成,自满十事九空。 滴水能把石穿透,万事功到自然成。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成语故事 “ 水滴石穿 ” 的主人公是 ( 张乖崖 ) ,现在比喻学习或者做事只要有 ( 恒心 ) , ( 坚持不懈 ), 就能战胜困难,取得成功。 五、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一、我会读,当然也会写。 jù liè yú ěr shōu huò zhēng biàn bǔ lāo ( ) ( ) ( ) ( ) ( ) kě guì yán gé jǔ sàng yòu huò fēn fù ( ) ( ) ( ) ( ) ( ) máo tíng zhà yóu jiǎo jié luò yì bù jué shí liu ( ) ( ) ( ) ( ) ( ) 二、形近字组词 溅( ) 戒( ) 钓( ) 腮( ) 践( ) 诫( ) 钩( ) 鳃( ) 译( ) 气( ) 辨( ) 皎( ) 绎( ) 乞( ) 辩( ) 绞( ) 剧烈 吩 咐 收 获 争 辩 捕 捞 可 贵 严 格 沮 丧 诱 惑 榨 油 茅 亭 皎 洁 络 绎 不 绝 石 榴 鱼饵 溅起 实践 翻译 演绎 戒骄 告诫 气体 乞丐 钓鱼 鱼钩 分辨 争辩 腮边 鱼鳃 皎洁 绞刑 三、请你在带下划线汉字的正确读音前打上“ √ ” 。 淹没( méi mò ) 丢三落( là luò )四 裸露 ( lòu ìù ) 挑( tiǎo tiāo )拨 1 我们家的后园里有半亩空 ( kòng kōng ) 地 . 。 2 我们姐弟几个都很高兴 , 买种 (zhòng zhǒng ), 翻地 , 播种 (zhǒng zhòng ), 浇水 , 没过几个月 , 居然收获了。 四、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A 强烈 B 剧烈 1. 人又多又挤 , 木桥( )地摇晃起来。 2 我们( )要求魔术师再表演一个节目。 A 诱惑 B 引诱 1. 他故意在林子里开枪 , ( )敌人走进我军的包围圈。 2. 有人经不住金钱的( ) , 最终滑进了经济犯罪的深渊。 √ √ √ √ √ √ √ B A B A l 五、把下列空缺的诗句名言或者课文填写完整。 1. ____________ , 处处细留心。 2. 虚心万事能成 , _______________ 。 3. _______ , 往往创造出美好的 ______ 。 4. ________________ , 梅花香自苦寒来。 5. ________________ , 万事功到自然成 . 六 . 根据课文原文填空。 (一) 当我一次次地面临( )的时候。就会想起父亲曾( )我的话:( )只是个简单的( )的问题,( )起来却很难。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像把 ( )放回湖中这样( )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 )的勇气和( )。 1. 这段话是作者在父亲那里得到的( ) 2. 仿写句子: 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 )这样( )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 )。 3. 根据 13 课课文内容,用适当的词语概括“我”心情的变化: 钓到大鲈鱼时( )爸爸命令我放掉大鲈鱼时我( ) - ( )最终我 ---------- ( )地把大鲈鱼时放回到湖里。 4. 《 落花生 》 要我们做( )的人,文中赞美了花生( )。 道德 自满十事九空 信赖 境界 宝剑锋从磨砺出 滴水能把石穿透 道德抉择 告诫 欲要看究竟 是与非 实践 钓到的大鲈鱼 严格 道德实践 力量 启示 捡到东西就交公 良好的 做人的高尚情操和美德 得意 急切 委屈 依依不舍 有用 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 13 、 《 钓鱼的启示 》 过了好长时间,鱼竿突然剧烈地抖动了一下,一定是个大家伙上钩了。我小心翼翼地一收一放,熟练地操纵( zòng zhòng )着。也许是鱼想摆脱我的鱼钩,不停地甩动着鱼尾并跳跃着,湖面上不时发出“啪啪”的声音,溅起了不少水花。我等那条鱼挣扎得筋疲力尽了,迅速把它拉上岸来。啊,好大的鱼!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鲈鱼。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 xī yǔ )动着。 …… 转眼间三十四年过去了。当年那个沮丧的孩子,已是一位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了。我再没有钓到过像三十四年前那个夜晚所钓到的那样大的鱼。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当我一次次地面临道德抉择的时候,就会想起父亲曾告戒我的话: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 √ 1 、我会选择文段中括号内正确的读音。( 2 分) 2 、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4 分)小心翼翼: 筋疲力尽: 3 、我会写出下列的近义词。( 4 分) 沮丧( ) 严格( ) 抉择( ) 告诫( ) 4 、“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句中 的“鱼”在文中指的是( ) A. 这里的“鱼”是指除了鲈鱼之外的鱼,比如:鲤鱼、带鱼、金鱼等 B. 这里的“鱼”是指比这条鲈鱼还要大、还要漂亮的鲈鱼 C. 这里的“鱼”是指诱惑人的财物、名利 …… D . 这里的“鱼”是指美味的鲈鱼 5 、缩句。( 4 分) ( 1 )当年那个沮丧的孩子,已是一位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了。 ( 2 )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 6 、当“我”钓到大鲈鱼的时候,“我”想什么?( 2 分) 7 、从这段话中找出我不想放掉鲈鱼的原因: “ 8 、为什么说:“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3 分) 9 、父亲让我放掉鱼和我后来成为建筑设计师有什么关系?( 4 分) 2 、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4 分) 小心翼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筋疲力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句中的“鱼”在文中指的是( ) C 、这里的“鱼”是指诱惑人的财物、名利 …… 5 、缩句。( 4 分)( 1 ) ______________ ( 2 ) _____________ 6 、当“我”钓到大鲈鱼的时候,“我”想什么?( 2 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从这段话中找出我不想放掉鲈鱼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分) 8 、为什么说:“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3 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父亲让我放掉鱼和我后来成为建筑设计师有什么关系?( 4 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形容谨慎小心,一点不敢疏忽。 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儿力气都没有了。 C 孩子是设计师了。 我遇到了“鱼”。 “我”想到:我的运气真好,居然能钓到这样大,这样漂亮的鲈鱼! “ 我”好不容易才钓到鲈鱼; 鲈鱼大而漂亮;周围没有人,不会受到批评。 捕捞的时间没有到,把钓到的鲈鱼留着,这是错误的;而把鲈鱼放回湖里,就是正确的。道德认识、道德抉择就是这么简单。从作者放鱼回湖时心情的沮丧,可以看出实践道德之难。实践道德就需放弃个人的利益。 因为正是当年那件“沮丧”的事,使“我”懂得了“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的道理。这道理能使“我”在面临道德抉择的时候有足够的力量战胜自我,这是“我”后来能成为建筑设计师的重要原因。 父亲划( huá huà )着了一根火柴,看了看手表,这时是晚上十点,距离开放捕捞鲈鱼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把目光转( zhuǎn zhuàn )向了我:“孩子,你得( dé de děi )把它放回湖里去。” “爸爸!为什么?”我急切地问道。 “你还会钓到别的鱼的。”父亲平静地说。 “可是不会钓到这么大的鱼了。”我大声争辩着,竟然哭出了声。 我又抬头看了一下四周,到处都是静悄悄的,皎洁的月光下看不见其他任何人的影子,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亲。 尽( jìn jǐn )管没有人看到我们,更无人知道我是在什么时候钓到这条鲈鱼的,但是,从父亲那不容争辩的声音中,我清楚地知道,父亲的话是没有商量的余地的。我慢慢地把鱼钩从大鲈鱼的嘴唇上取下来,依依不舍地把它放回到湖里去。大鲈鱼有力地摆动着身子,一转眼便消失在湖水中了。 √ √ √ √ 2 、理解句子的意思填空。( 3 分) ( 1 )“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这句话含有两层意思,一是 ____ ,二是 ____ ( 2 )从“‘爸爸,为什么?’我急切地问道”这句话中看出“我” _____ 的心情。 4 、按要求改写句子。( 2 分) 我慢慢地把鱼钩从大鲈鱼的嘴唇上取下来。(改为被字句) 5 、对“从父亲那不容争辩的声音中,我清楚地知道,父亲的话是没有商量的余地的。”这句话正确的理解是( )( 1 分) A. 父亲对“我”严格的道德教育,是对“我”真正的爱。 B. 父亲态度那么坚决,是不懂人情,不爱“我”。 6 、对于父亲的决定,“我”的表现是怎样的?分别用三个词语填入括号里。( 3 分) 钓到鱼时,“我”( )“我”( ) — ( ) — ( ) 7 、“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请你展开想象,父亲当时可能在想些什么?( 4 分) 8 、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为什么“我”不愿意把鲈鱼放回湖里,而父亲却坚持要“我”这么做? 2 、一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2 )从这句话中看出“我” ________________ 的心情。 5 、对“从父亲那不容争辩的声音中,我清楚地知道,父亲的话是没有商量的余地的。”这句话正确的理解是( )( 1 分) 6 、 ( )( ) — ( ) — ( ) 7 、“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请你展开想象,父亲当时可能在想些什么?( 4 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为什么“我”不愿意把鲈鱼放回湖里,而父亲却坚持要“我”这么做?( 4 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条鲈鱼很大很漂亮,父亲 也不舍得把鱼放掉 父亲 也在经历道德的考验 急切、不理解 A 急切 乞求 依依不舍 父亲当时可能在想:多么大,多么漂亮的鲈鱼呀!我能拥有这条鲈鱼就好了!但是为了教育儿子,我必须把你放回湖里去。我真舍不得把你放回湖里去。 父亲坚持要“我”把鲈鱼放回湖里是因为,他让“我”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获得得道实践的勇气和力量,提高抵制“鱼”的诱惑的自觉性和能力。 得意 15 、 落花生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1 、这个文段选自 _____ ,作者是 ______    2 、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可贵( ) 立刻( ) 爱慕( ) 3 、花生最可贵的是: 4 、文章把花生和 ____ 作比较,这样作比较的用意是: ____________. 1 、这个文段选自 _______ ,作者是 ______ 。    2 、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可贵( ) 立刻( ) 爱慕( ) 3 、花生最可贵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4 、文章把花生和 _______________ 作比较,这样作比较的用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 落花生 》 落华生 珍贵 立即 喜爱 桃子、石榴、苹果 突出花生不炫耀自己,默默奉献的品格。 朴实无华、默默无闻、不计较名利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 最可贵 :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  父亲接下去说: “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人没有好处的人。”  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我们谈到深夜才散。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 1. 这段话出自 ____ 。这篇文章以 ___ 为线索,依次写了 ________, 为了借花生的特点说明 ___ 的道理,赞美 ____ 的精神,作者详细地写了 ___ 的经过。通过这一过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________ . 2. 文中花生最可贵的特点是 ____________ 。 在叙述时作者将花生和 ________ 进行对比。 3 .体会意思:“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4. “ 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人没有好处的人”。 “有用的人”指什么?“体面”是什么意思?体会句子的意思。 1. 这段话出自 _______ 。这篇文章以 ____ 为线索,依次写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借花生的特点说明 _____ 的道理,赞美 _____ 的精神,作者详细地写了 _ ______ 的经过。通过这一过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文中花生最可贵的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叙述时作者将花生和 __________________ 进行对比。 3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 有用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体面 :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整个句子的意思: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落花生 》 花生 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 做人 花生 议花生 人要做对人有好处的,默默奉献的人。 朴实无华、默默无闻、不计较名利 桃子、石榴 、苹果 爸爸告诫我们不要做华而不实的人,要学习花生朴实无华、默默无闻、无私贡献的品格,要做花生那样对社会有用的人。 指有真才实学的人,不求名利,默默无闻,为社会做贡献的人 。 父亲借花生喻人,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要做对别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不要做贪图名利、追求体面,光彩而不学无求的人。 (相貌、样子或穿着) 好看,有气派。 5. 填上最合适的关联词语。 ①它 (___) 不好看, (___) 很有用。 它 (___) 好看, (___) 很有用。 ③它 (___) 好看, (___) 有很多人都喜欢它。 6. 在生活中哪些人,也像落花生那样不图虚名、默默地做着奉献?请联系实际,写一写。 7. 父亲对“我”的希望是什么?请用横线画出来。 8. 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改为转述句) 9. 在当今竞争的社会里,你是想做像花生一样的人呢?还是想做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的人?为什么?( 4 分) 5. 填上最合适的关联词语。 ①它 ( ) 不好看, ( ) 很有用。 ②它 ( ) 好看, ( ) 很有用。 ③它 ( ) 好看, ( ) 有很多人都喜欢它。 6. 在平凡岗位上默默无闻地做贡献的普通劳动者,犹如花生一样,他们所从事的工作也许不令人羡慕,但他们切切实实为大家服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虽然 但是 既 又 因为 所以 父亲说,那是他对我们的希望。 例如:清洁工、送报人、修理工、教师等,他们是默默为别人带去好处,为社会作贡献的人。 我想做花生一样的人,我更看重的当然应该是内心美,更看重能实实在在为人民做好事,一个外表不怎么美的人,要做出成绩,得到大家的认可,也许比外表美的人更难,但如若仍能默默无闻,毫无怨言地做努力,给别人带来好处,应该说更了不起,也更让人敬佩。 我们家的后园有半亩空( kōng kòng )地。母亲说:“让它荒着怪可惜的,你们那么爱吃花生,就开辟出来种花生吧。” 我们姐弟几个都很高兴,买种( zh ǒ ng zhòng ),翻地,播种( zh ǒ ng zhòng ),浇水,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   母亲说:“今晚我们过一个收获节,请你们的父亲也来尝尝我们的新花生,好不好?”母亲把花生做成了好几样食品,还( hái huán )吩咐就在后园的茅亭里过这个节。 2 、给下列词语排列顺序。( 1 分) ( 1 )浇水 收获 翻地 播种 买种 ( 2 )中秋 清明 除夕 元旦 国庆 3 、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4 分) 可惜 —— ( ) 开辟 —— ( ) 居然 —— ( ) 吩咐 —— ( ) 4 、从“居然”的意思是什么?你从这一词你体会到什么?请用“居然”造一个句子。( 4 分) 5 、妈妈让孩子们开荒地种花生是为了。( 3 分)   2 、给下列词语排列顺序。( 1 分) ( 1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4 分) 可惜 —— ( ) 开辟 —— ( ) 居然 —— ( ) 吩咐 —— ( ) 4 、 “居然”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妈妈让孩子们开荒地种花生是为了 ___________________ ( 3 分)   买种 翻地 播种 浇水 收获 元旦 清明 中秋 国庆 除夕 惋惜 开垦 竟然 嘱咐 出乎意料,表现出我们收获 花生的意外和喜悦。 满足孩子们爱吃花生的愿望。 16* 、 珍珠鸟 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待一会儿,扭头看,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银灰色的眼睑盖住眸子,小红爪子刚好被胸脯上长长的绒毛盖住。我轻轻抬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熟!还咂咂嘴,难道在做梦?   我笔尖一动,流泻下一时的感受: ____________     1 、给加点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伏: A 身体向前靠在物体上; B 低下去; C 隐藏; D 初伏、中伏、末伏的统称  ( 1 )解放军战士潜伏在树丛里( ) ( 2 )三伏天里温度最高。( )( 3 )我伏案写作。( ) ( 4 )河里的波浪时起时伏。( )   2 、“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中的“小家伙”一词反映了 ____________. 3 、“我”写下的感受是: 1 、给加点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伏: A 身体向前靠在物体上; B 低下去; C 隐藏; D 初伏、中伏、末伏的统称   ( 1 )解放军战士潜伏在树丛里。( ) ( 2 )三伏天里温度最高。( )   ( 3 )我伏案写作。( ) ( 4 )河里的波浪时起时伏。( )   2 、“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中的“小家伙”一词反映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我”写下的感受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D A B 作者对小珍珠鸟的喜爱之情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六、背诵 《 钓鱼的启示 》 第 10 、 11 自然段 2. 《 落花生 》 第 10 、 11 、 12 、 13 自然段 第 五 单元复习题 一、第五单元 —— 综合性学习 1 、主题是 ( 遨游汉字王国 ) ,它分两个板块,一是 ( 有趣的汉字 ) ,二是 ( 我爱你,汉字 ) 。    2 、 “ 一个字,两张口,下面还有一条狗 ” 打一字: ( 哭 ) ,猜谜语的方法是 ( 组合法 ) 。 ” “ 画时圆,写时方 ; 冬时短,夏时长 ” 打一字: ( 日 ), 猜谜语的方法是 ( 象形法 ) 。 谐音是音 ( 相同 ) 或相近的字。 外甥打灯笼 —— 照旧 ( 舅 ) ,括号内是 (本)意 ,括号外是 引申义 。    3 、 “ 仓颉造字 ” 只是一个 ( 传说 ) ,古代 ( 仓颉 ) 创造了汉字。文字产生以前,古人曾经采用 ( 绳结记事 ) 和 ( 物语 ) 表达和交流。 东汉的 ( 蔡伦 ) 改进了造纸术,人们才开始在纸上写字。在此之前,人们在 ( 竹 ) 片和 ( 木 ) 片上写字。 “ 册 ” 就像竹简的形状,因此它是 ( 象形 ) 字,此外还有几种造字方法,如 ( 指事 ) 、 ( 会意 ) 、形声。    4 、汉字的演变过程是 甲骨文 ——( 金文 )——( 小篆 )—— 隶书 ——( 楷书 )—— 草书 ——( 行书 ) 。 最早发现甲骨文的人是清朝光绪年间最高学府 ( 国子监 ) 的主管官员 ( 王懿荣 ) 。 甲骨文已经是比较完善的文字,盛行于 ( 殷商 ) 时期。    5 、我知道著名的古代书法家有 ( 王羲之 ) ,他的作品《 兰亭序 》被称为 “ 天下第一行书 ” 。还有唐朝的 ( 柳公权、欧阳询 ) 和 颜真卿 。 遨游汉字王国 1 分为 “ 有趣的汉字 ” 和 “ 我爱你,汉字 ” 两个板块 2“ 写错别字的成因 ” :( 1 )同音混淆:如,再、在,等。( 2 ) . 形近搞混:如,已、己等。 (3). 多笔少画:酒、洒; (4) 多竖少竖,如,候、侯; (5 多撇少撇,如,式、柳。 (6). 对字义不加分析致错:如,象、像。 (7) 由于心急,本应写前一字,心里却想着下一字,结果造成写错 …… 3 《 仓颉造字 》是一个传说,介绍了汉字的来历。文章的一、二两段主要讲人类早期长期没有文字,曾经用过 “ 结绳记事 ” 、 “ 物语 ” 等方法,但都很不方便。三、四两段讲传说中是仓颉创造了汉字。他从模仿鸟的足迹开始,进而根据事物的形状创造了汉字。 《 “ 册 ”“ 典 ”“ 删 ” 的来历 》是一篇有关汉字的知识短文。甲骨文和金文是我国现存的古老文字。 “ 册 ” 是竹条连缀而成的大竹片, “ 典 ” 是用手捧着文册, “ 删 ” 是用刀削去错字。 4 谐音歇后语:飞机上吹喇叭 —— 想(响)得高        四两棉花 —— 谈(弹)不上 谐音对联:六七八九二三四五横批:缺衣(一)少食(十) 5 造字法: 象形字 :人( )月( )山( )牛( )马( ) 指事字 :上(   )上加一横指上。下( )下加一横,指下。 会意字 :休(   )表示人靠在树旁休息。采( )表示手在树上摘。 形声字 :左形右声:蚂、蚁、编、清 6 汉字的演化: 1. 甲骨文 2. 金文 3. 篆书 4. 隶书           楷书   草书   行书 有趣的汉字 一、字谜游戏。 1. 三人同日来,喜见百花开。( ) 6. 七十二小时 。( ) 2. 宝玉不在姑娘在。( ) 7. 一只狗四张口 。( ) 3. 草堆下面两只狗。( ) 8. 一大二小 。( ) 4. 加倍才算多。( ) 9. 一人在内 。( ) 5. 九十八。( ) 10. 一月七日。( ) 二、形近字组词。 辩( ) 典( ) 册( ) 诣( ) 辨( ) 曲( ) 删( ) 脂( ) 三、找出错字,并改正 例:大石化小,小石化了--治结石病广告 _______________ 衣衣不舍--服装广告 。 一步到胃--胃药广告 。 乐在骑中--自行车广告 。 随心所浴--热水器广告 。 咳不容缓--止咳药广告 。 春 安 获 夕 杂 晶 器 奈 肉 脂 争辩 分辨 典礼 歌曲 册子 删除 造诣 脂肪 “ 衣”改为“依” “ 胃”改为“位” “ 骑”改为“其” “ 浴”改为“欲” “ 咳”改为“刻” “石”改为“事” 我爱你 , 汉字 四、先补充,在按要求填空 。 A 、( ) ── 照旧(舅) B 、孔夫子搬家 ── ( ) C 、隔着门缝吹喇叭 ── ( ) D 、上鞋不用锥子 —— ( ) F 、和尚打伞 — — ( ) 对号入座。(把上面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下面的括号里。) 1 、佛山陶瓷十分畅销,连外乡人也知道,可以说是( )啊! 2 、我本来十分看好我们国家男子足球队,可自从世界杯开赛以来,球队是( ),真令人失望。 3 、劫匪竟敢在光天化日之下打劫,真是( )。 4 、父母、老师都苦口婆心地教育他,可他却是( ),最终走上了犯罪道路。 五 、谐音对联 。    1 、二猿断木深山中,小猴子也敢对锯( )    一马陷足污泥内,老畜生怎能出题( )    2 、因荷而得藕 ( ) 有杏不须梅 ( ) 外甥打灯笼 净是输(书) 名(鸣)声在外 真(针)好 无法(发)无天 C B F A 句 蹄 因何而得偶 有幸不须媒 六、在生活中错别字闹出的笑话还真不少。 某生爱写错别字,老把“ 歇 ”写成“ 喝 ”。    他有篇日记写道 :“ 班长指挥我们抬大粪,大伙干得很起劲,谁都不敢 喝一喝 。后来我们实在有些累,就背着班长偷偷 喝了喝 ……” 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怎样把学过的字记得牢,而避免闹错别字的笑话呢? 七、读一读,想一想,写一写。 一字毁千军 1935 年 5 月初,蒋介石与冯玉祥、阎锡山在中原展开大战。冯玉祥和阎锡山为了更好地联合讨蒋,曾商定双方部队在河南北部的沁阳会师,以集中兵力歼灭驻守在河南的蒋军。但是不幸的是,在拟定作战命令时,冯玉祥的一名作战参谋把“沁( qìn )阳”的“沁”多写了一笔,成了“泌( mì )阳”。碰巧河南南部就有个泌阳,不过这个地方与沁阳有千里之遥。冯玉祥的部队接到命令,匆匆赶往泌阳,结果贻误战机,错过了聚歼蒋军的有利时机,使蒋军获得了主动权。在近半年的中原大战中,冯、阎联军处处被动挨打。一字之差,最终导致冯、阎联军在中原战场的全面失败。 看了上面的故事,你知道最终导致冯、阎联军在中原战场的全面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吗? 答:在使用汉字时,要根据语言环境斟词酌句,反复检查,做到不马虎。 答:原因是写信人不反复检查,使汉字多笔少画而造成的。 八、背诵 《有趣的谐音》 2. 《赞汉字》 第 六 单元复习题   一、第六组课文的主题是(父母的爱)。    1 、《地震中的父与子》作者是( 美 )国作家( 马克·汉林 ),故事发生在( 洛杉矶 )(地名)。父亲经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是( 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这是父亲对儿子的( 承诺 ),也是儿子在恐惧和黑暗中信心和力量的( 源泉 )。    2 、《慈母情深》的作者是当代著名作家( 梁晓声 )。课文中的“我”拥有的第一本长篇小说是《青年近卫军》。现代诗《纸船——寄母亲》的作者是( 冰心 )。    3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的作者是( 美 )国作家( 巴德·舒尔伯格 )。 4 、《学 会 看 病》作者是( 毕淑敏 ) 二、词语盘点 地 震 混乱 安 顿 昔 日 废墟 坚定 挖 掘 绝 望 爆炸 叹息 悲痛 颤 抖拥抱 糟糕 确实 自 豪 誊 写 敬仰 奇妙 出 版 戏剧 严 厉 灵感 创作 源泉 警告 提醒 歧 途 谨 慎 把握 极端 断 言 欢声笑语 破烂不 堪 满怀信心 一如 既 往 疲 惫 忙碌 腼腆 触摸 残 忍 虚弱 指教 滚 荡 后 悔 艰 涩 拖沓 磨 练 埋怨 冷漠 失 魂 落 魄 震耳欲 聋 大 吃一惊 喋 喋 不休 雪上加霜 来日方长 忐忑 不安 聊 胜于无 读读写写 读读写写 三、重点课文内容 《地震中的父与子》 【主要内容】: 有一年发生在美国的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危险,抱着坚定的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合同学的故事。 【中心思想】: 歌颂了伟大的父爱,赞扬了深厚的父子之情。 【重点句理解】: 1.“不论发生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 文中 3次 出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为他是父亲对儿子的承诺,是儿子在绝境中满怀信心的力量源泉,也是父亲坚持到底决不放弃的原因。反复出现,多处呼应,通过父亲的责任感充分表现了崇高的父爱,通过儿子对父亲诺言的深信不疑说明对父亲多么信赖。了不起的父与子共同创造了奇迹。 这句话突出了父亲挖的时间长、过程艰难,表现出父亲执著的信念和为救儿子所克服的巨大困难. 3.“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说父亲了不起,是因为他为了儿子,决不放弃,实现对儿子的承诺。多么坚忍不拔、决不放弃的父亲!多么恪守诺言、有责任感的父亲! 说儿子了不起,是因为长达38小时的漆黑的瓦砾堆下,没有水,没有食物,只有恐惧与危险。然而7岁的阿曼达却能在这种情况下,告诉同学不要害怕,坚持生的希望;当得到父亲的救援时,他首先想到的是“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同死神搏斗,最终生还,巨大的精神力量来自对父亲真诚诺言的信赖;奇迹的出现来自伟大的父爱。 ( 答题要点 : 父亲坚持不懈 信守承诺    儿子鼓励同学 信赖父亲   让同学先脱离险境 ) 【主要内容】: 这篇文章按时间顺序,讲述作者七八岁时写了第一首诗,妈妈的评价是“精彩极了”,爸爸的评价是“糟糕透了”。“我”对“精彩极了”的评价的反映是“得意洋洋”,而对“糟糕透了”的评价的反映是“痛哭起来”。母亲的评价是针对“我” 七八岁就会写诗这件事,并不多想诗本身的质量如何;父亲的评价注意的诗本身的质量。这两种评价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爱。 【重点句】: 1.“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 一是“我”有个常常鼓励我的慈祥的母亲,她常常肯定“我”,给“我”力量,母亲的爱是“我”创作的灵感和源泉;二是“我”还有一个严厉的父亲,他的警告和教育,使我不会被一时的成功冲昏头脑从而走向歧途。正是他们不同方式的爱使我取得了成功,所以我是多么的幸运。 2.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这一句话写出了“我”对母亲的“精彩极了”的赞扬声和父亲“糟糕透了”的批评声,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那就是父母共同的出发点——“爱”。正因为“我”明白了父母的爱,所以在成长的过程中能够谨慎的把握住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不会产生自傲和自悲。有父母时常的提醒,在爱鼓励下,不断前进。   3.“在成长的过程中能够谨慎地把握住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 4.多年后,我成功的因素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慈母情深》 (梁晓声) 为什么母亲第二次给我钱买书,而我说我没有权利买别的东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父母时常的提醒, 在生活中,我不因取得成绩受到表扬而骄傲,也不因遇到挫折遭到到批评而灰心。 1〉母亲的鼓励,激励自己满怀信心地前进;2〉父亲的严厉、严格要求,使自己不至于被一时的成功冲昏头脑;3〉自己对这两种爱的平衡。其中,最重要的是:自己对这两种爱的平衡。 母亲挣钱那么不易,家境那么困难,但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书,使我满足了读书的强烈愿望。我如果用那钱买别的东西,实在对不起母亲,对不起母亲浓浓的爱子真情。 《学 会 看 病》 (毕淑敏) 母亲的感情变化:做出决定----犹豫后悔------担心自责-----勇气回升 兄弟敦和睦,朋友笃诚信。 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 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5 、世界著名漫画集 《 父与子 》 的作者是 ( 德 ) 国的 ( 埃·奥·卜劳恩 ) 。 四、日积月累 (诚信、孝敬、立志)名言警句 五、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一、看拼音,写汉字,我能写规范工整。 xī fèi xū shān jī ( ) 日 ( ) 洛 ( ) chàn téng háo ( ) 抖 ( ) 写 自 ( ) 二、形近字组词。 搂( ) 爆( ) 版( ) 祥( ) 楼( ) 瀑( ) 板( ) 详( ) 三、把词语补充完整。 破烂不( ) 一如( )往 满怀( )心 轻歌( )舞 ( )耳欲聋 雪上加( ) 昔 废墟 杉 矶 颤 誊 豪 搂抱 楼房 爆炸 瀑布 出版 木板 慈祥 端详 堪 既 曼 震 信 霜 四、把下列的句子补充完整,并写2句有关孝敬或立志的名言。 1 、兄弟敦和睦, 。 2 、爱亲者, ;敬亲者 , 。 3 、非淡泊无以明志, 。 4 、 5 、 五用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 1 、( )困难再大,我们( )不怕。 2 、( )你坚持下去,( )一定会获得成功。 3 、我们班的小妍( )爱读书,( )坚持写读书笔记。 六、修改病句。 1 、我敢肯定今天可能会下雨 。 。 2 、秋天的北京是美丽的季节。 。 3 、他穿上一件大衣和一顶帽子就出去了。 。 朋友笃诚信 不敢恶于人 不敢慢于人 非宁静无以致远 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 时时体贴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挂牵 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 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 无论 都 只要 就 不但 而且 我敢肯定今天会下雨。 北京的秋天是美丽的季节。 他穿上一件大衣就出去了。 七、通过学习 《 地震中的父与子 》 ,你认识了一为了不起的“儿子”,他的名字是 , 他当时在废墟中可能想 : , 他对 身边 的同学说 , 八、语句收集 1. 描写人物外貌的句子: 。 2. 描写人物动作的句子: 3. 描写人物语言的句子: 阿曼达 无论发生什么,他爸爸总会和他在一起的 要大家不要害怕,并说只要他爸爸还活着就一定会来救大家的。 他大约有十三、四岁。又黑又胖的小脸上,嵌着一个尖尖的翘鼻子。长长的头发,好久没理了。浓浓的眉毛下闪着一对大眼睛,乌黑的眼珠神气地转来转去。 一群傣族少女姗姗走来,肩上扛着小纺车,手里提着小灯笼,紧身拖曳的筒裙在随风摇摆。她们的身材是那样苗条,步履是那样轻盈,仪态大方,好像一群美丽的仙子从天而降。 “ 常言道:‘男儿有泪不轻弹。’你是堂堂的军官,哭得像个娘儿们,不害羞 ?” 他用鼻孔哼一声,说:“你是吹糖人儿的出身,口气怪大的。”“啧 ! 啧 ! 啧 ! 你说得比唱的还好听。” 17 、 《 地震中的父与子 》 然而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   他挖了 8 小时, 12 小时, 24 小时, 36 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挖到第 38 小时,他突然听见瓦砾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   是儿子的声音!父亲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   “爸爸,真的是你吗?” “是我,是爸爸!我的儿子!”   “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 )我爸爸活着( )一定会来救我,也能救大家。因为你说过,( )发生什么,你( )会和我在一起!”      1 、文段选自课文 ________   2 、给文段中的括号加上关联词语。 《 地震中的父与子 》 只要 就 不论 总      3 、文中表明时间的词语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用“~~~~~”画出描写父亲外貌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听到孩子的喊声后,父亲是怎样的心情?    7 、儿子从父亲身上学到了什么?      8 、从以上描述,看出父亲怎样的品质?      8 小时, 12 小时, 24 小时, 36 小时,挖到第 38 小时。 儿子在等着我! 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惊喜与激动。 责任感,信守承诺。   有爱心,坚韧、有责任感。   ( 形象地写出了父亲为抢救孩子付出的心血和汗水,以及承受的巨大压力,表现了父亲崇高而伟大的父爱 ) 。 9 . 从“他挖了 8 小时, 12 小时, 24 小时, 36 小时”你知道了什么?课文为什么不直接写他挖了 36 小时?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10 .为什么没人再来阻挡他? 11 .当儿子听见父亲的声音时,当父亲听见儿子的声音时,他们分别会想什么?( 合理即可 ) 这样写可以突出父亲挖掘时间之长,挖掘之艰难。更能体现父亲坚定的信念和父亲救儿子所克服的巨大困难,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 因为一开始有人试图阻挡他,都没有成功,人们认为他因为失去孩子,精神失常了。 儿子会想:父亲终于来了,他果然没有食言。 父亲会想:儿子还活着,他一直记得我的话,真是好样的。 19 、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现在我已经有了很多作品,出版了一部部小说、戏剧和电影剧本。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我有个 慈祥 的母亲,她常常对我说 :"巴迪,这是你写的吗?精彩极了!"我还有个 严厉 的父亲,他总是皱着眉头, 说:"这个糟糕透了。"一个作家,应该说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来自母亲的力量, 这种爱的力量 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但是仅有这个是不全面的,它可能会把人引入 (qí tú) 。所以还需要警告的力量了平衡,需要有人时常提醒你:“小心,注意,总结,提高。” 这些年来,我少年时代听到的两种声音一直交织在我的耳际:“精彩极了”,“糟糕透了”,“精彩极了”,“糟糕透了” …… 它们像两股风不断地向我吹来。我 (jǐn shèn) 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她不被哪一股风刮倒。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 —— 那就是爱。在爱的鼓舞下,我努力地向前驶去。 1. 解词: 歧途 断言 谨慎 鼓舞 2 、给文中没有加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 3 、在文中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 4 、根据文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5 、文中 破折号 的作用是( ) 文中 省略号 的作用是( ) 6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在文中代表父母对“我”的不同态度,这两种态度分别是 _ _ 7 、文中说“这种爱的力量是灵感和创作源泉”,其中,“这种爱的力量”指的是 _______ 8 、为什么“我”会觉得我当初是多么的幸运? 9 、文中画横线的句中“刮倒”的意思是什么? 10 、请你说说你对“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她不被哪一股风刮倒”这句话的理解。 11 、父母亲对“我”的同一首诗的评价截然不同,其原因是(): A .母亲比父亲更爱自己的孩子。 B .父亲欣赏诗的水平比母亲高。 C .母亲想鼓励孩子,父亲要鞭策孩子。 1. 解词: 歧途: 。 断言: 。 谨慎: 鼓舞: 5 、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文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 6 、这两种态度分别是 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 7 、这种爱的力量”指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9 、 “刮倒”在这里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 11 、父母亲对“我”的同一首诗的评价截然不同,其原因是( ): C .母亲想鼓励孩子,父亲要鞭策孩子。 错误的道路 十分肯定地说 对外界事物或自己的言行密切注意,以免发生不利或不幸的事情。 使振作起来,增强信心或勇气。 解释说明 列举的省略 鼓励的爱、严厉的爱。 母亲慈祥的鼓励 因赞扬而自满,或因批评而气馁 。 有父母时常的提醒,在生活中,我不因取得成绩受到表扬而骄傲,也不因遇到挫折遭到到批评而灰心。 C 8 、 为什么“我”会觉得我当初是多么的幸运? 一是“我”有个常常鼓励我的慈祥的母亲,她常常肯定“我”,给“我”力量,母亲的爱是“我”创作的灵感和源泉;二是“我”还有一个严厉的父亲,他的警告和教育,使我不会被一时的成功冲昏头脑从而走向歧途。正是他们不同方式的爱使我取得了成功,所以我是多么的幸运。 六、背诵 《地震中的父与子》第 12—16 自然段 2.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最后一个自然段 第 七 单元复习题 一、 第七组课文的主题是( ) 1 、《 圆明园的毁灭》中,课文用大量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如(设计)的精美,(建筑)的宏伟,(历史文物)的珍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完课文,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 )。   2、《狼牙山五壮士》中“五壮士”分别是班长( 马宝玉 )、副班长 葛振林 ,战士( 宋学义 )、 胡德林 和 胡福才 。用小标题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难忘的一课》中,三次出现的一句话是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   4、《最后一分钟》作者( ),倾述了( )年( )月 ( )日( )回归祖国怀抱最后一分钟这一时刻的思绪。 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接受任务 ——( 诱敌上山 )——( 引上绝路 )—— 顶峰歼敌 —— 跳下悬崖 我是中国人, 我爱中国 李小雨 1997 7 1 香港 因为用圆明园过去的辉煌与它的毁灭进行对比, 揭露了英法联军的野蛮罪行, 更能激起读者的痛心与仇恨,从而 激发人们不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使命感。 二、词语盘点 读读写写 估 量 损失 殿 堂 宏伟 侵 入 销 毁 瑰宝 灰 烬 进犯 转移 掩护 任务 崎岖 尸体 坠 落 雹 子 仇恨 眺 望 豪迈 举世闻明 众星 拱 月 玲珑剔 透 亭 台楼阁 诗情 画意 天南海北 奇珍 异 宝 满 腔 怒火 斩钉 截 铁 读读记记 停 泊 港口 真 挚 崇 高 敬意 统治 准许 礼 堂 浓厚 叩 问 旗 帜 旗杆 脊梁 刹 那 硝烟 骨 髓 伤痕 痛苦 礼炮 扎根 悬 崖绝 壁 三、重点课文内容: 《圆明园的毁灭》 1 《圆明园的毁灭》 一课,首先介绍了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接着介绍了圆明园众星拱月般的布局、风格各异的建筑风格、收藏文物的珍贵,再现了圆明园当年的宏伟壮观。最后介绍了圆明园毁灭的经过。本文首尾呼应,表达了对祖国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的无比仇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使命感。 2 不可估量 ( 二声 ):“估量”是推算、计算的意思。“不可估量” 是说圆明园的毁灭损失巨大,无法计算。 玲珑剔透 :“玲珑”,精致灵巧;“剔透”,剔除多余的部分,使透空明晰。“玲珑剔透”, 形容器物小巧玲珑,精致奇妙 。 3 题目为“毁灭”,却用了大量的篇幅写它辉煌的过去,把美的东西毁灭了,这真是一个悲剧,更能激起读者的 痛心 与 仇恨 。 【中心思想】: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狼牙山五壮士》 1、 【主题】: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全文记叙的顺序可以概括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接受任务 ——( 诱敌上山 )—— ( 引上绝路 )—— 顶峰歼敌 —— 跳下悬崖 【重点句理解】: (1)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 不可估量 的损失,也是 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 这句话出现在文章的开头。作者直抒胸臆,写出了圆明园的毁灭给中国乃至世界带来的损失。“不可估量”是说损失巨大,无法计算。圆明园不论在布局上和建筑上,还是它所收藏的历史文物的历史价值和数量上都是前所未有的,它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所以说它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2)他们把园里 凡是 能拿走的东西, 统统 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 任意 破坏、毁掉。 这段话出现在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之后。“凡是”“统统”说明他们已经把圆明园洗劫一空。“任意”则写出了他们的疯狂、野蛮。这段话生动地表现了英法联军的贪婪,激起了读者的强烈愤慨,增强了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 “斩钉截铁”比喻处理事情或说话坚定果断,毫不犹豫。 这两句话表现了五壮士为保护群众和连队主力,坚定不移的决心和不畏牺牲的精神。一个“走”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体现出班长态度之坚定、决定之果断,饱含着五壮士高昂的斗志和对人民的深切的爱,表现出崇高的自我牺牲的精神。 【这里,没有写其他战士的语言,只写他们的内心状态(“热血沸腾”)和动作(“紧跟”)。说明他们和班长的想法是一致的。】 4)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传来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把石头比作“雹子”说明石头砸下非常迅猛,非常有力。这两句话充分体现出五壮士英勇杀敌的决心和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5)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 这声音 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难忘的一课》 1 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讲述了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作者在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见到一位年轻的台湾教师认真教孩子们学习祖国文字的动人情景,以及在学校礼堂里参观中国历代伟人像的深切感受,表达了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 “这声音”指的是五壮士跳崖时呼喊的壮烈豪迈的口号:“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充分体现出五壮士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仇恨,对党和人民的热爱与忠诚。这种恨与爱,是五壮士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力量之源,是党所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战士们的力量之源,也是敌后抗日根据地英雄儿女们的力量之源。这句话充分赞扬了中国人民将抗战进行到底的决心和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 2 “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这句简短而又深刻的话贯穿全文,反复出现,每一次都伴随着一段情节,都表达了人物的思想感情。它既是文章的线索,又是情感的主线,集中体现了台湾人民强烈的爱国热情。 积累四字词语: (  )腔(  )火     (  )钉(  )铁       (   )七(   )八 (  )高(   )下    (  )身(  )骨       (   )首(   )胸 (  )烈(    )迈   (   )天 (    )地   (     )强不(  ) 《最后一分钟》 1 这是一首充满激情的诗。作者倾诉了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怀抱最后一分钟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特殊时刻的思绪,表达了全中国人民积蓄心中的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对香港回归祖国后美好前程的衷心祝福。 2 澳门回归时间:1999年12月 20 日             3  叩问:真诚热切地询问。 奋发图强、励精图治、豪情壮志 、再接再厉、 任重道远、同仇敌忾、众志成城、临危不惧、 勇往直前、不屈不挠、大义凛然、前仆后继 披荆斩棘、舍生取义、力挽狂澜、中流砥柱 四、日积月累 (勇敢、发愤图强)成语 五、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一、读拼音,写词语。 qīn rù huī jìn qí qū báo zi zhǎn dīng jié tiě ( )( )( )( ) ( ) 二、比一比,再组词。 剔( ) 杭( ) 寇( ) 崭( ) 惕( ) 抗( ) 冠( ) 斩( ) 三、用“√” 选择正确的读音。 估量( liáng liàng ) 玫瑰( guì guī ) 悄( qiāo qiǎo )然落地 磨( mó mò )盘 刹( shà chà )那 统统( tōng tǒng )掠走 四、把下列成语填写完整。 众星 月 画意 亭台楼 奇 异 ___ 力 狂澜 壮志 再接再 前 后 ___ 再请你写出四个表现英雄人物的成语: 、 、 、 。 侵入 灰烬 崎岖 雹子 斩 钉 截 铁 挑剔 警惕 杭州 冠军 斩首 崭新 倭寇 抵抗 √ √ √ √ √ √ 拱 诗 情 仆 宝 珍 阁 豪 情 厉 继 挽 力挽狂澜 豪情壮志 再接再厉 前仆后继 五、判断。(对打“√”,错打“×”) 1 .圆明园是被英法联军烧毁的。( ) 2 .狼牙山五壮士的事迹一直激励青少年成长。( ) 3 .圆明园是由万春园、迎春园、长春园组成的。( ) 4 .“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烧掉。”从这句中人们看到了强盗的罪行。 ( ) 六、按要求改写下列句子。 1、夜幕笼罩了房屋、树木、大街、小巷。 改把字句: 。 改被字句: 。 2 、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呢? 改为陈述句: 。 3 、山路上躺着尸体。 扩写 句子 √ × × √ 夜幕把房屋、树木、大街、小巷笼罩了 。 房屋、树木、大街、小巷被夜幕笼罩了 。 没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 崎岖的 山路上 横七竖八地 躺着 无数具敌人的 尸体 。 七、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五位壮士( )在狼牙山的顶峰,( )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 ),脸上露出( )。 …… 狼牙山上响起了( )的口号声:“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 )的声音!这声音( ),( )! 屹立 胜利的喜悦 壮烈豪迈 坚强不屈 气壮山河 眺望 还在向上爬的敌人 惊天动地 阅读积累与运用。 一、阅读课文片段,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圆明园中,有 的殿堂,也有 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 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 ____ 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 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 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 其间,仿佛 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 、 、 、 、 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 、 。 1. 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 “剔”按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 ,再查音节 ,按部首查字法应先查 部,再查 画。 2 .把这两个自然段补充完整。 3 .画直线句子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课文的题目是 《 圆明园的毁灭 》 ,但作者为什么用那么多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呢? 金碧辉煌 玲珑 田园风光 仿照 流连 置身 唐 宋 清 明 元 博物馆 艺术馆 T tī 刂 8 过渡段,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因为用圆明园过去的辉煌与它的毁灭进行对比,揭露了英法联军的野蛮罪行,更能激起读者的痛心与仇恨,从而激发人们不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使命感。 21 、 圆明园的毁灭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 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 )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园中 [ 不仅 ] 有民族建筑, [ 还 ] 有西洋景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圆明园 [ 不但 ] 建筑宏伟, [ 还 ] 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 ‖ (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 下至 )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 )。 ‖ 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 博物馆 )、( 艺术馆 )。 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1. 给文章第一段分层,用“ ‖” 标出,并写出层意。 2. 给文章第二段分层,用“ ‖” 标出。第二段采用的结构形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 3. 园内景物分为哪几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园中的哪些景物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园中的哪些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文中画“ ”的句子是 _______ ,在文中的作用是 ________ 第一层:圆明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 第二层:漫步圆明园中,可以饱览中外风景名胜。 总—分—总。 分为三类,1、仿照各地名胜建造 2、根据古代诗人诗情画意建造 3、西洋景观。 海宁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 蓬莱瑶台、武陵春色 过渡句 承上启下 7、文中画“ ”的句子的意思是什么?(在园内散步,好像在世界各地游玩,观赏各处风景名胜;在其中边走边思考,好像身在奇妙的虚幻世界一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这句话点明了作者游览圆明园的感受,对园内汇聚天下风光的迷人景色和融合中外风格的建筑艺术,作者由衷地赞叹。说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所创造的这一园林是世界园林的奇迹,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 因为圆明园内收藏着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 。 9 、“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这句话写出了圆明园的 ________ 和 __________ 10 、概括第一段的主要意思。 11 、概括第二段的主要意思。 历史地位 文化价值。 圆明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中,可饱览中外风景名胜。 圆明园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22 、狼牙山五壮士 五位壮士(矗立 屹立)在狼牙山顶峰,(回望 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玉(感动 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互相 相继)从悬崖往下跳。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万岁!”   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 / / / 1 、文段选自 _________ 2 、把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划掉。    3 、按要求写句子。    ( 1 )、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改为“被”字句)   ( 2 )、他们的脸上露出了胜利的喜悦 . (缩句)   4 、“这声音”指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这两句话充分体现了五壮士: 6 、这段话主要写了什么?   7 、课文五部分的小标题是什么? 《 狼牙山五壮士》 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被他砸碎了。   脸上露出了喜悦。 五壮士跳崖时呼喊的壮烈豪迈的口号:“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 ” 充分体现出五壮士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仇恨,对党和人民的热爱与忠诚。这种恨与爱,是五壮士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力量之源,是党所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战士们的力量之源,也是敌后抗日根据地英雄儿女们的力量之源。这句话充分赞扬了中国人民将抗战进行到底的决心和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 讲了五壮士英勇壮烈地跳下悬崖。 接受任务 ——( 诱敌上山 )——( 引上绝路 )—— 顶峰歼敌 —— 跳下悬崖 六、背诵 《圆明园的毁灭》第3、4自然段 2. 《狼牙山五壮士》第6—9自然段 3.《最后一分钟》 第 八 单元复习题 一 、 第八组课文的主题是( )    1 、《七律·长征》中总起句是( )。“万水千山”中写“山”的两句是( )。写“水”的两句是( )    2 、中央主力红军长征出发的时间是( )年( )月,行程( )里,于( )年( )月到达陕北。    3 、( )年( )月(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首都( )举行典礼。会场设在( ),主席台设在( )上。开国大典程序如下:毛主席出现在主席台上——( )宣布典礼开始——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毛主席宣布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升国旗鸣礼炮——( )宣读公告——( )——( )。    4 、青山处处埋忠骨,( )。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1934 10 两万五千 1935 10 1949 10 1 北京 天安门广场 天安门城楼 林伯渠 毛主席 义勇军进行曲 阅兵 群众游行 何须马革裹尸还 走近毛泽东 5 、《毛主席在花山》讲了毛主席在花山的三件事: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成语故事《大公无私》的主人公是( ),我还能写两个含有反义词的成语( )( )。 8、这庄严的( ),这雄伟的( ),经过无线电的( ),传到( )传到( ),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 )起来。 ①、 让警卫员把到别处碾米的群众请回来碾米 ②、 派警卫员给碾米群众送去茶水 ③、 毛泽东来到碾米群众中交流并帮群众推碾子 。 祁黄羊 前仆后继 大同小异 宣告 声音 电波 长城内外 大江南北 欢跃 读读写写 远征 典 礼 委员 协 商 外 宾 汇集 按照 预 定 排列 波浪 爆 发 诞 生 奋斗 庄严 宣告 欢呼 电 钮 肃立 瞻 仰 肃静 飘拂 选举 骑兵 高潮 次序 光明 共产 党 万水千山 四面八方 排山 倒 海 二、词语盘点 读读记记 磅礴 拟 定 地域 殉 职 奔赴 尊 重 踌躇 黯 然 操劳 严肃 石 碾 干 扰 诚恳 簸箕 为难 胜利 保证 特 殊 拘束 浑身 笤帚 局面 乐呵呵 夜以 继 日 端端正正 三、重点课文内容 : 《七律•长征》 1、 回顾全诗句意,感悟思想感情。 《七律•长征》是毛泽东在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时写下的一首诗。全诗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赞颂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这是一首七律诗,全诗共八行,每行七个字,每两行为一句,共四句,分 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 2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共四句,分首联、颔联、颈联、尾联。颔联承接“千山”。作者先用“逶迤”和“磅礴”的 夸张 手法极言山势雄险,用的是“扬”的手法,而后用“细浪”和“泥丸”的 比喻 手法言其渺小,用的是“抑”的手法,这抑扬之间更显出红军的伟大。“颈联承接“万水”。一“暖”一“寒”,既写出了天气情况,又写出了心理感受。 全诗围绕第一句话展开叙述,以最后一句话作总结。是 总 - 分 - 总 的结构。 3 、 纠正字音: 逶( wē i )迤( yí )  远征难( nán )    磅礴( bó )  只等闲( xián )    岷( mín )山        尽( jìn )开颜 4、词语理解: 万水千山 :这里的千、万都是泛指,形容山无数,水无数,隐含着困难多、艰险多。 等闲 :平平常常的意思。 逶迤 :弯弯曲曲连绵不断的样子。 腾细浪 :翻腾着细小的浪花。 磅礴 :气势雄伟,这里指山势高大、险峻。 走泥丸 :小泥球在脚下滚过去。  云崖 :高耸入云的山崖。      尽开颜 :全都喜笑颜开。 三军 :指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当年没有编制红三方面军),也就是整个红军。 铁索 :大渡河上泸定桥,它是用十三根铁索组成的桥。 岷山 :在四川和甘肃边界,海拔 四千米左右 。一九三五年九月红军长征经此。 乌蒙 : 即乌蒙山,是穿行于贵州、云南之间的山脉 1935 年 3 月, 红军长征 经过此地。 5、句子理解: ⑴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背诵课文。 红军不怕远征的艰难险阻,把历经千山万水的艰难困苦看作是平平常常的事。 五岭山脉那样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那样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可在红军看来,不过像在脚下滚过的泥丸。 金沙江两岸悬崖峭壁,湍急的流水拍击着两岸高耸的山崖,给人以温暖的感受(暗示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的欢快心情);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东西两岸,只剩下十几根铁索,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暗示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 更使红军欣喜的是翻过了千里皑皑白雪的岷山,人人心情开朗,个个笑逐颜开。 《开国大典》 1、【主要内容】: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在首都天安门广场举行典礼。先讲大会开始前会场上的情况;然后讲典礼的主体部分——奏国歌,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升国旗、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接着讲阅兵式的盛况;最后讲群众游行。 【主题】课文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叙述,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诞生无比自豪、激动的心情,展现了毛泽东的领袖风采。 2 、字音: 正( zhèng )午     排山倒( dǎo )海    擎( qíng )着   诞( dàn )生  瞻( zhān )仰  直奔( bèn ) 3、词语理解: 开国大典:创建国家的重大的典礼。 典礼:郑重举行的仪式。 擎 :举。 瞻仰 :恭敬地看。 4 、对句子的理解: 1)三十万人的目光 一齐 投向主席台。 2)两股“红流”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去, 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 。 3)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双关)     “一齐”说明了人民群众的心是一致的,对国家领袖都充满了崇高与爱戴之情。 “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不仅指灯笼火把照亮了北京城,而且象征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北京城永远摆脱了过去黑暗统治,获得了光明。这是群众心里的光明。 “五星红旗”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说明中国人民推翻了反动统治,翻身得解放。人民当家作主,从此过上了幸福、自由的生活。 4)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达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 这句话运用了 夸张 的写法,表达了人民群众对子弟兵的无比信赖和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 《青山处处埋忠骨》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毛泽东的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光荣牺牲后,毛泽东惊悉这个噩耗后极度痛苦的心情和对岸英遗体是否归葬的抉择过程,表现了毛泽东常人的情感,伟人的胸怀。(全文以毛泽东的 思想感情变化 为线索) 《 毛主席在花山》 1 .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文章记叙了毛泽东1948年春夏之交住在花山村时的几件事,表现了毛泽东热爱群众、关心群众、和群众打成一片的革命情怀,深刻反映了毛泽东既是伟人,也是普通的群众。 2 . 善抓细节,通过细微之处来表现毛泽东普通群众的情怀 是本文的一个特色。 卜算子 · 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 有花枝 俏 。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 烂漫 时,她在丛中 笑 。 四、日积月累 (毛泽东诗词积累) 五、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一、读拼音,这汉字 dàn niǔ wěi xié ( )生 电( ) ( )员 ( )商 wán wàn shuǐ qiān shān diǎn 泥( ) ( ) ( )礼 二、用“√” 选择正确的读音。 1 、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国旗和许多旗帜飘拂( fó fú )的声音。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在首都( dōu dū )北京举行典礼。 3 、乐( lè yuè )队奏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 义勇军进行曲 》 。 4 、这封电报是由司令员彭德怀拟( nǐ yǐ )定的。 三、把下列词句填写完整。 排山( )海 夜以( )日 ( )( )上升 原( )不动 狂( )滥炸 情不自( ) 四、请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 ( ) A 、这庄严的宣告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呼起来。 B 、岸英同志为了人民的事业在朝鲜战场上光荣殉职和牺牲了。 C 、下午三点整,参加成立典礼的群众全部到齐了。 D 、毛主席夜以继日地废寝忘食地为解放全中国的事业操劳着。 诞 钮 丸 协 委 万 水 千 山 典 √ √ √ √ 倒 封 继 轰 禁 徐 徐 A 五、选词填空。 宣布 宣告 宣讲 宣读 宣传 1 、我们要向低年级的同学( )毛泽东同志的事迹。 2 、老师在班会上( )了关于表扬李文同志的决定。 3 、老师( ):学雷锋活动现在开始。 4 、毛主席的( ),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大江南北。 六、判断下列句子是对人物的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还是心理描写? 1 、“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体吧!”主席想。 ( ) 2 、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 ) 3 、他像是自我安慰地说道:“ …… 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 4 、主席仰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 ) 宣读 宣布 宣告 宣传 心理描写 神态描写 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 七、按要求写句子。 1 、天安门广场上汇集了无数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我们如果没有老百姓的支持,能有今天这个局面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默写一首毛主席的诗词 。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 广场汇集了群众。 我们如果没有老百姓的支持,就没有今天这个局面。 七律 • 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三军过后尽开颜 大渡桥横铁索寒 乌蒙磅礴走泥丸 更喜岷山千里雪 金沙水拍云崖暖 补充: 【 作者 】 毛泽东 ( 字 润之 ,湖南湘潭人,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创始人之一 ) 【 创作时间 】 1935 年 10 月 【 类型 】 七言律诗 【 韵脚 】“ 难”“闲”“丸”“暖”“寒”“颜” 长征 1934 年 10 月 红军第一方面军, 长汀、宁化 和 瑞金 经过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康、甘肃、陕西等 十一个省 。在毛主席指挥下,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历尽艰苦,击溃了敌人的多次围追堵截,连续行军二万五千里,终于在 1935 年 10 月胜利到达陕北根据地 吴起镇 。 1936 年 10 月 ,第二、四方面军也到达陕北,与第一方面军会合,长征胜利结束。 长征 : 一九三四年十月间, 中央红军主力 (红一方面军)从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作战略大转移,经过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藏、甘肃、陕西等 十一省 ,击溃了敌人多次的围追和堵截,战胜了军事上、政治上和自然界的无数艰险,行军二万五千里,终于在一九三五年十月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 关于长征   与 《 长征 》 诗相媲美的 , 也是对 《 长征 》 诗作出最好注解 的还有一段同样出之于毛泽东笔端的美文,那就是 1935 年 12 月 27 日,毛泽东在陕北瓦窑堡党的积极分子会议上所作的报告── 《 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 中论及革命形势的一段:   讲到长征,请问有什么意义呢?我们说,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 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十二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请问历史上曾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没有,从来没有的。长征又是宣言书。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帝国主义者和他们的走狗蒋介石等辈则是完全无用的。长征宣告了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围追堵截的破产。长征又是宣传队。它向十一个省内大约两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不因此一举,那么广大的民众怎会如此迅速地知道世界上还有红军这样一篇大道理呢?长征又是播种机。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十一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来是会有收获的。总而言之,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谁使长征胜利的呢?是共产党。没有共产党,这样的长征是不可能设想的。中国共产党,它的领导机关,它的干部,它的党员,是不怕任何艰难困苦的。谁怀疑我们领导革命战争的能力,谁就会陷进机会主义的泥坑里去。长征一完结,新局面就开始。直罗镇一仗,中央红军同西北红军兄弟般的团结,粉碎了卖国贼蒋介石向着陕甘边区的“围剿”,给党中央把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的任务,举行了一个奠基礼。 26 、 开国大典 1. 毛泽东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第一面国旗 —— 五星红旗徐徐上升。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2. 升旗的时候,礼炮响起来。每一响都是 54 门大炮齐发,一共 28 响。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只听见国旗和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到后来,每一声炮响,全场就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3. 接着,毛泽东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他用强有力的语调向全世界发出新中国的声音。 他读到“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这一句的时候,三十万人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热烈)的欢呼。    1 、文段选自 _____________ 。    2 、这三个自然段按( )顺序,写了( )和( )两个程序。    3 、“新中国第一面国旗 —— 五星红旗徐徐上升。”这句话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 )。    A 、用于行文中解释说明的部分;    B.用于话题突然转变; C.用于声音延长的拟声词后面; D.用于事项列举分承的名项之前。 4 、文中画线部分,表达了什么?    5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一句中的“站起来”是什么意思?   《开国大典》 时间 升国旗 毛主席宣布政府成立 A 毛泽东领导了中国人民推翻了反动统治,使人民群众当家做主,站了起来。选举他为主席是众望所归,符合民意。所以当听到毛泽东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时全场热烈鼓掌、欢呼。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挺直了腰杆当家做主了。 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早上六点钟起,就有群众的队伍入场了。人们有的擎着红旗,有的提着红灯。进入会场后,按照规定的地点排列。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通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郊区的农民是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员就位。乐队奏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 义勇军进行曲 》 。正是这战斗的声音,曾经鼓舞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奋斗。接着,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1 .这段话写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场面,作者按 ______ 的 顺序,略写 ___________ 的情况,详写 _______ 和 ________ 的情况。 2 .文中“这庄严的宣告”指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说说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表现了人们当时怎样的心情。 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 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4 .“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是 _____ 句,用 ______ 比喻广场上的人群,把 ____________ 比作海上的波浪。 开国大典前群众进场的 时间 毛主席进场 群众入场 典礼开始 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 反映了人民参加开国大典的 急迫、喜悦 的心情 “一齐”说明了人民群众的心是一致的,对国家领袖都充满了崇高与爱戴之情。 比喻 海洋 翻动的红旗 课文按照 开国大典进行 的 顺序 叙述 先 讲大会开始前会场上的情况;群众激动、兴奋的心情 然后 讲典礼的主体部分 ① 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②升国旗、 ③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接着 讲阅兵式的盛况 最后 讲群众游行 54 门礼炮代表我国 54 个民族 ( 我国现有 56 个民族。 54 个是根据当时的统计数字 ) , 28 响标志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英勇奋斗的 28 年(中国共产党从 1921 年建立到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正好经历了 28 年的历程)。 场面描写 ——— 特定的地点、一定的景物、人物的活动,这三者的综合就构成了场面。而场面描写是这三者有机结合的动态描写。 ① 有点有面,点面结合。 场面描写既要写出总的轮廓,又要写出具体的人物形象和人物活动。   ②突出重点,写出气氛。 详写主要人物的神情动作,略写次要人物。此外,还应注意把握场景,写出气氛。众多人物活动的场面, ③层次清楚,有条不紊。 常见的写法有总分顺序、空间顺序、时间顺序等。某一场面的描写究竟采取怎样的顺序,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易读错字及音 五年级上册语文 1 、 玷 污:(  zhān  diàn )  2 、干 涸 :( hé    gù ) 3 、眼 睑 : ( liǎn   jiǎn  )    4 、 迂 回 : ( yú   yū  ) 5 、腼 腆 : (  tiǎn    diǎn  )   6 、 绿 林:(  lǜ   lù  ) 7 、 挑 拨:( tiāo    tiǎo     ) 8 、婀 娜 : (  nà    nuó ) 9 、驰 骋 :(  chěng  pìn    ) 10 、 踮 起脚 : (diàn diǎn)  √  √  √  √  √  √  √  √  √  √ 11 、饭 锅 : ( wō    guō  ) 12 、 皱 眉 : ( zhòu  zòu ) 13 、 转 角处 : ( zhuǎn  zhuàn  ) 14 、屋 檐: ( yán   xián   ) 15 、一 遍 : ( piàn   biàn  ) 16 、 编 故事 : (  biān piān ) 17 、环 绕 : (   yào   rào  ) 18 、伴 侣 : (   nǔ  lǔ   ) 19 、 呐 喊 : (   là  nà   ) 20 、 待 下去 : (  dāi  dài )  √  √  √  √  √  √  √  √  √  √ 21 、河 畔 :   (   bàn    pàn )  22 、 聒 碎 : (  guō   guā   ) 23 、意万 重 : ( chóng  zhòng  )    24 、 晒 太阳 : (  sài  shài ) 25 、点 缀 : ( zuì   zhuì   ) 26 、唱 和 : (  hè    hé   ) 27 、 倾 斜 : ( qīng    qīn  ) 28 、立 即 : (   jì    jí   ) 29 、 滤 出 : (   nǜ     lǜ   ) 30 、苔 藓 : ( xiǎn xuǎn  )  √  √  √  √  √  √  √  √  √  √ 31 、牛皮 癣 : (   xiǎn   xuǎn  ) 32 、 舵 手 : ( tuó   duò   ) 33 、 驯 良 : (  xún  xùn  )   34 、 夹 丝玻璃 : ( jiā jiá ) 35 、日 晕 : ( yūn    yùn )   36 、 仍 然 : ( rén    réng  ) 37 、 挑 拨 : tiāo   tiǎo   38 、细 腻 : (  lì    nì   ) 39 、垂 蔓 :  ( wàn    màn ) 40 、画 框 : ( kuāng  kuàng )  √  √  √  √  √  √  √  √  √ 41 、 蔓 延 : wàn   màn      42 、一 缕 : ( l ǔ     lǒu     ) 43 、眼 眶 : kuāng   kuàng   44 、几 幅 :  ( fú    fù     ) 45 、熟 练 : liàn   niàn   46 、 悄 然 : qiāo   qiǎo 47 、 崭 新 :  zǎn  zhǎn  48 、直 奔 :   (     bèn  bēn ) 49 、首 都 :  dōu     dū      50 、瓦 砾 :  lì     lè    √  √  √  √  √  √  √  √  √  √ 51 、洛杉 矶 : ( chàn    shān )   52 、 宏 伟 : ( xióng hóng ) 53 、埋 葬 :  ( zàng   zhàng  )   54 、沮 丧 : ( sāng    sàng )  55 、风一 更 : ( gēng gèng )   56 、数 重 山 ( chóng   zhòng ) 57 、慈 祥 :  ( xiáng   cháng  )   58 、 诞 生 : ( dàn   yán  ) 59 、 哺 育 :  ( pǔ     bǔ  )     60 、 诱 惑 : ( ròu   yòu  )  √  √  √  √  √  √  √  √  √  √ 61 、 禁 不住 : ( jìn    jīn  )      62 、 警 报 : jǐn   jǐng 63 、 粘 贴 :  zhān    nián     64 、 处 理 : chǔ  chù  65 、 削 弱 :  xiāo xēu        66 、 朝 晖 : cháo   zhāo 67 、单 调 : diào  tiáo       68 、 乞 求 : qì     qǐ   69 、 龟 裂 :  jūn guī       70 、 谨 慎 : jǐn    jǐng  √  √  √  √  √  √  √  √  √  √ 71 、 剔 透 :  tì    tī   72 、下 坠 : zuì    zhuì 73 、打 蔫 :  niān niǎn 74 、 葛 振林 : gé    gě  75 、凉 飕 飕 : shōu sōu    76 、 吼 叫 :  hǒng hǒu 77 、骨 髓 :  suí  suǐ  78 、 脊 梁 :  jí    jǐ  79 、 刹 那 :  shà   chà      80 、 霎 时 :  chà shà  √  √  √  √  √  √  √  √  √  √ 81 、 瞻 仰 :  zhān   yán    82 、按 钮 :  nǐu  lǐu 83 、 擎 着 :  qín qíng   84 、 聂 荣榛 : liè   niè 85 、踌 躇 满志 : zhù chú  86 、 殉 职 :  xùn    xún 87 、 奔 赴 :  bēn  bèn  88 、 碾 米 :  niǎn zhǎn 89 、 簸 箕 :  bǒ   bò      90 、 舀 水 :  rào    yǎo  √  √  √  √  √  √  √  √  √  √ 91 、笤 帚 :  zhǒu  zhou   92 、 沏 茶 :  qī     qì  93 、目 的 地 : dí     dì   94 、 暂 时 :  zàn   zhǎn 95 、 斩 钉截铁 : zhǎn zǎn 96 、恰 似 : sì    shì 97 、 模 仿 :  mó    mú        98 、鱼 鳃 :  sāi   sī  99 、美 差 :  chā  chāi   100 、 差 不多 : ( chā   chà    )  √  √  √  √  √  √  √  √  √  √ 101 、 奔 向那里 : bēn   bèn   102 、 分 外 :  (  fēn   fèn    ) 103 、全班之 冠 : gāun guàn   104 、漂 泊 :  (     pō    b ó ) 105 、珍 藏 : zàng   cáng 106 、 秉 性 :  pǐng bǐng 107 、 颇 负盛名 :pǒ pō     108 、手 绢 :  juān  juàn 109 、 即 使 : jí    jì      110 、 哺 乳 :  ( bǔ    pǔ      )  √  √  √  √  √  √  √  √  √  √ 111 、 窗 帘 : chuāng cuān 112 、 颤 抖 :  zhàn   chàn 113 、 歧 途 : qǐ    qí   114 、 誊 写 :  ( yù    téng     ) 115 、艰 涩 : shè   sè     116 、拖 沓 :  (   tā    tà    ) 117 、 埋 怨 : mán    mái     118 、指 教 :  jiào  jiāo 119 、 瑰 宝 : guī    guì  120 、 崎 岖 :  ( qī   qí      )  √  √  √  √  √  √  √  √  √  √ 121 、 抡 起 : lún    lūn    122 、 扎 根 :  ( zā   zhā     ) 123 、 转 移 : zhuàn zhuǎn    127 、 骑 兵 : jì    qí      128 、 剖 析 : (  pōu  fǒu    ) 129 、地 域 : yù    huò     130 、造 诣 :  ( yì    zhǐ     )  √  √  √  √  √  √  √ 131 、仓 颉 : jié   jí     132 、 于 是 :  (     yú    yū  ) 133 、顿 挫 抑扬 : cuò chuò 134 、一 场 雨 : cháng chǎng 135 、贪 婪 : nán lán  136 、 《 水浒 传 》: chuan zhuàn 137 、 绿 林好汉 : lǜ   lù      138 、一百单八 将 : jiàng jiāng 139 、忽 略 : lüè   nüè  140 、 调 节 :  tiáo  diào 141 、 榨 油 : zà    zhà  142 、 拟 定 :  nǐ    yǐ    √  √  √  √  √  √  √  √  √  √  √  √ 解 剖 ( pāo pōu ) 国子 监 (jiān jiàn) 造 诣 ( zhī yì ) 拘 束 ( sù shù ) 塑 料 (sù suò) 间 隔( jiān jiàn ) 模 仿( mó mú ) 徜 徉( cháng shǎng ) 脂 肪( zhī zhǐ )  √  √  √  √  √  √  √  √  √ 血 迹( xuè xiě ) 枇 杷 ( pá pà ) 迂 回( yū yú ) 玫 瑰 ( guī guì ) 血 迹( xuè xiě ) 敬 仰( jǐng jìng ) 谨 慎( jǐn qín ) 怔 住( zhēng zhèng ) 艰 涩 ( sè rèn ) 埋 怨( mái mán )  √  √  √  √  √  √  √  √  √  √ 脊 梁( jí jǐ ) 颤 抖 (zhàn chàn) 龟 裂 ( guī jūn ) 陷 入( xiàn xuàn ) 瑰 宝( guī guì ) 绷 脸( bēng běng ) 拧 开( níng nǐng ) 抡 起( lūn lún ) 真 挚 ( zhí zhì )  √  √  √  √  √  √  √  √  √ 沏 水( qiè qī ) 刹 那( shà chà ) 骨 髓 ( suí suǐ ) 悄 然( qiāo qiǎo 地 域 ( huò yù ) 磨 盘( mó mò ) 石 碾 ( zhǎn niǎn ) 停 泊 ( bó pō ) 挑 剔 ( tī tì )  √  √  √  √  √  √  √  √  √ 直 奔 ( bēn bèn ) 削 弱( xiāo xuē ) 攥 着( zǎn zuàn ) 脊 背( jí jǐ ) 挑 拨( tiāo tiǎo ) 抉 择( jié jué )  √  √  √  √  √  √ 句型转换专项练习 五年级上册语文 缩句 缩句注意三条:一是不改变原句的意思, 二是不改变原句的结构, 三是缩写后仍然是句子。 一、去“枝”留“干”法。凡用来进行修饰或限制的词都尽量去除,包括:形容词、数量词、表示程度的词、表示时间的词、表示地点的词、介词结构等 。  例:在草地上,盛开着许多美丽的花儿。   句中,“在草地上”是介词作状语可删去:“许多”是数量词修饰“花儿”可以删去:“美丽的”是形容词修饰“花儿”的,故也可删去。全句应当缩为“盛开着花儿。”    二、“的、地”前面的词语要去掉,“得”后面的词语要去掉。   例:1、矫健的秃鹰飞起来。   句中“矫健的”用来修饰“秃鹰”得删去,应当缩为“秃鹰飞起来”就好。   2、他们争先恐后地跑过来。   句中“争先恐后地”用来修饰“跑过来”要删去。缩为“他们跑过来”。   3、弟弟高兴得跳起来。   句中“跳起来”是对“高兴”的程度进行补充说明的,要删去。缩为“弟弟高兴”。 三 留住句子中的“着,了,过”  “啊、吗、呀、呢”等 要保留   例:1、他津津有味地吃着一个大苹果。   2、他勇敢地跨过这条小沟。 3、昨天晚上的这场大雨真是一场及时雨 啊!   故应当缩为:“他吃着苹果。”和“他跨过小沟”、“雨真是及时雨啊!” 修改病句   修改病句知识点 凡是不符合语法规则、逻辑、修辞和语言习惯的句子都属于病句。 1、常见的语法类型有: (1)用词不当 (2)搭配不当 (3)成分残缺 (4)重复罗嗦 (5)自相矛盾  (6)词序混乱 (7)指待不明   (8)分类不当 修改形式 A、在原文上修改。 B、在划线处填上正确答案。 改变句式   反问句改为陈述句,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一)反问句变陈述句 1、先删去反问词 (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有没有 否定词 “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 反问语气词删去“?”变“。” 。 练习: 1、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谆谆教导? 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 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 4、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 5、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呢? ( 二)陈述句变反问句 第一步与第三步正好相反,第二步一样。 1、先加上反问词 (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 否定词 “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反问语气词删去“。”变“?” 。 练习: 1、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2、这幅画是我们班彩颖画的。 3、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 4、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关联词语 并列关系 ——分句之间是并列的 既……又…… 那么……那么…… 一边…一边… 有的…有的… 不是……而是…… 递进关系 ——后一分句的意思比前一分句的意思更进一层。 不但…而且… 不仅…还… 不但…还… 不光…还… …甚至… 不仅…还… 假设关系 ——前一分句假设一种情况,后一分句说出假设情况后的结果。 如果……就…… 即使……也…… 要是……就…… 假如……就…… 哪怕……也…… 因果关系 ——前后分句表示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因为……所以…… ……所以…… 之所以……是因为…… ……因此…… 条件关系 ——前一分句提出条件,后一分句说出这个条件下的结果。 只要……就…… 只有……才…… 无论……都…… 不管……都…… 无论……也…… 取舍关系 ——前后分句写了两种情况,说话人选择其中之一,舍去其余。 宁可……也…… 与其……不如…… 关联词语的使用 (1)一般方法 初读句子,弄清分句之间的关系。选择关联词语,填入句子。在读句子,检查句子是否通顺,句意是否正确。 (2)两个注意点 搭配要得当:使用一组关联词语是要前后呼应,要“成双配对”,不能交叉使用,这样才能是句意畅通、明确。 运用要合理:该用的时候用,不该用的时候就不用,不要生搬硬套。根据句子表达的需要,正确的选择关联词语。 直接引用和间接转述 的变换 1、×××说:“ 我 ……。” 如:鲁迅说:“我的信如果要发表,且有发表的地方,我可以同意。” 这种类型的句子,在转述时,只要把句中的 第一人称“我”改成第三人称“他” , 去掉引号,冒号改成逗号即可。 改成:鲁迅说,他的信如果要发表,且有发表的地方,他可以同意。 2、×××对×××说:“ 我……,你…… 。” 如:张明对王芳说:“我今天中午要到商店去买东西,回去可能要迟一点,请你告诉我妈妈。” 这种类型的句子中出现了第一人称“我”,第二人称“你”等人称代词,分析句子,句中的“你”就是提示语(冒号前面的语句)的第二个人,即王芳。 在转述中, 把“我”改成“他”、“你”指王芳,可去掉 ,改成: 张明对王芳说,他今天中午要到商店买东西,回去可能要迟一点,请告诉他妈妈。 3、×××对×××说:“ 我……,你……,他…… 。” 如:张老师对小明说:“我今天中午有事情,不能到公园去了,请你告诉张春,叫他不要等我了。” 这样的句式中出现了“我”“你”“他”等人称代词,在转述中,如还是把“我”改成“他”,就和原句中的“他”混淆,产生误会,因而,原句中的“他”要改成张春(引号中的那个人名)。 改为:张老师对小明说,他今天中午有事情,不能到公园去了,请告诉张春,叫张春下午不要等他了。 亦可把语句稍作改动,改为: 张老师对小明说,他今天中午有事情,不能到公园去了,请告诉张春,下午不要等他了。 注意 :句中的“他”一定是指说话的那个人。 4、×××对×××说:“ 你的……,我……。 ” 如:小明对小芳说:“你的书包非常漂亮,我非常喜欢。” 由于句中“你”不是侧重描写的对象,它是用来限制书包是谁的。句中侧重描写的对象是物——书包,因而句中的你不能去掉,应改成提示语中的第二个人明即小芳。 改为:小明对小芳说,小芳的书包非常漂亮,他非常喜欢。 5、提示语在中间或在句末的句子,把提示语调整到句首可按以上方法进行改动。 要是引号中是反问语气,要改成陈述语气。 提示语在中间或在句末的句子,把提示语调整到句首后。 练习 一、 对话与转述的互换 1、 外公对小英说:“我告诉你,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张强笑着对妈妈说:“李明今天生病了,我去帮他辅导功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李老师兴奋地说:“我们班战胜了四(1)班,获得了冠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王老师对小华说:“我把你的书包缝好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缩句 1、 表示时间、地点、数量、方向、环境、修饰词语(的、地、得前面的词语)都可以缩去。 2、缩句后变成:“名词+动词+名词”或“名词+动词”句式。 练习: 1、 山民的几句朴素的话蕴含着意味深长的哲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红四团取得了长征中的又一次决定性的胜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汽轮发电机厂的工人师傅把一台台进口钻机熟练地安装好了。________________ 4、 语文老师给大家讲了一个关于小红帽打败大灰狼的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修改病句 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一) 成分残缺 1、春天来了,越来越来暖和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洒在沙滩上,沙滩上一片银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了《爱迪生》这一课受到了教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成分赘余 1、联欢会上,他首先第一个走上台表演节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奶奶的菜园里种了茄子、西红柿、黄瓜和蔬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经常阅读、看科幻小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松鼠喜欢把窝搭在高大的大树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他是一个优秀的好学生。 --------------------------------------------------------------------- (三) 表意不明 1、李红有时候经常和张明在一起打球。 2、妹妹找不到爸爸妈妈心里很着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主张接受,有人主张反对,他同意这种主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全班同学都参加了这次公益活动,只有张刚没有参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语序不当 1、我们学校师生全体去参观科技馆。 2、王丽在演唱会上唱了优美的一支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美术和音乐这两门功课对我很感兴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李华被同学们一定评为三好学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学校把“学雷锋积极分子”的名单已经公布出来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