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证明地球在自转》教学设计(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第3课《证明地球在自转》教学设计(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第3课《证明地球在自转》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人们在长期的观察中,已经发现了一些可以说明地球在自转的论据:1.天体的周日视运动。2.地球上水平直线运动的物体,会发生偏向现象,在北半球向右偏,在南半球向左偏。这些现象都是地球自转的结果。但这些现象,学生是较难观察到的。课本选取了“傅科摆”作为地球自转的实证。傅科摆摆动以后,除受重力外,没有受到其他力的作用,由于惯性,摆摆动方向是不变的。当观察者推动静止的摆锤沿子午线作南北方向的摆动,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就会看到摆动方向与子午线方向发生了偏转,从而证明地球在自转。傅科摆实验要求较高,教师可以简化实验,通过动手实验来认识摆具有保持摆动方向不变的特点,从而借助实验来验证地球的自转,理解“傅科摆”何以证明地球的自转。本课通过观察摆具有保持摆动方向不变的特点来理解傅科摆原理,从而证明地球在自转。教材安排了四项主要活动:第一,旧知回顾。第二,摆的特点研究。通过实验,观察摆摆动起来的特点,知道摆具有保持摆动方向不变的特点。第三,验证地球自转。通过实验,对比地球转动,地球不动时摆摆动的特点,从而得出地球转动时摆的摆动方向发生偏转。第四,对昼夜交替现象进行分析和排除。最后引导学生收集更多证明地球自转的资料。【教学目标】1、知道摆具有摆动方向保持不变的特点。2、制作一个简易的“傅科”摆,知道“傅科”摆摆动后,与地面的刻度盘会发生“偏移”。3、用收集到的证据来解释昼夜交替出现的原因。4、认识到地球自转虽然不能直接观察到,但是能通过实验证实。【教学重点】摆的特点。6/6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教学难点】傅科摆的原理。【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兴趣引入(1)观察图片,棉签在静止平稳的装着水的盆里,经过一夜的时间,你观察到了什么?(2)棉签角度为什么会发生偏移?这是什么原因呢?(3)你还知道在生活中哪些现象能证明地球在自传吗?虽然我们现在已经能通过人造卫星观测到地球在自传,但是早在几百年前,哥白尼就已经提出了“日心说”,认为地球在转动,但是没有任何人能够观测到,直到1851年,150多年前,法国的一位物理学家在家中研究摆摆动规律时,发现了证明地球在自传的方法,你们想不想知道在没有高科技的情况下,他是怎么证明的呢?那我们就先向傅科学习研究一下摆的特点。【这样的好奇心有助于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让他们在对“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期待中开始学习,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一种积极的状态中。学生思维的参与,对理解傅科摆原理这一教学难点起着重要的作用。】二、科学探究请两位同学到前面来帮老师一个忙:请第一位同学在圆盘上过圆心画一条直线,请第二位同学在圆盘上画三条直线,请问大家能不能用摆划出这两个圆盘的直线呢?我用课件直接出示“摆的特点”实验说明:(1)用三角木架做支架,挂上一个摆;(2)将三角木架和摆一起放在一个圆底盘上。先让摆前后来后摆动起来,再缓慢而平稳地转动圆底盘。(3)观察:当圆底盘转动90度、180度、360度后,摆摆动的方向变了吗?是跟着圆盘一起转动了还是基本不变?我要求学生可以反复多次实验,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究活动中,这样学生能够较容易认识到摆具有保持摆动方向不变的特点。从而总结出摆的特点。6/6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小学科学重在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因而在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探讨已熟知的知识的缘由,更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在学生汇报完观察发现后,我接着让学生想像:假设如果在地球平面上立一个巨大的摆,当地球这个底盘转动后,过一段时间会看到什么现象?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合理的想象是任何科学探究的前提,在学生了解了摆的基本特点之后,我让学生思考和讨论这个问题,将有助于在后一环节中,学生理解傅科摆能作为地球自转的证据铺设了有力的基石。】三、模拟实验这个环节我会分成两个步骤来完成。首先,我给每个小组一份“谁证明了地球自转?”的阅读资料或观察视频。给学生充分时间进行小组研读,对不理解的部分做一定的记录,再全班交流,说说自己的理解和收获,如:(1)傅科摆是一个特殊的摆,它特殊在什么地方?(2)傅科摆摆动后,发生了什么现象?(3)为什么资料说人们亲眼看到了地球的自转?在学生汇报结束之后,我用课件展示北京天文馆的傅科摆资料。说明傅科摆是一个可重复验证的实验,决不是一个偶然。今天人们依然可以通过傅科摆看到地球的自转。然后,我将组织学生小组合作模拟傅科摆实验,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结合摆的特点和傅科摆的特点进行探究,注意要在课堂上观察到证明地球在自转的证据,小组合作模拟完之后要进行汇报总结交流。【学习中对历史事件和现象的理解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我们判断一个探究活动是否成功,关键要看它能够在多大程度上促使学生不断地去思考,去判断,去推理,去验证。基于这个道理,我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看似非常简单的科学教学活动,试图将学生对傅科摆原理的理解更深入一步,最大程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引发学生思维的火花,生成更多的有价值的教学元素。】四、拓展延伸本部分的内容主要是在前两课《昼夜交替现象》和《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教学基础上,对能产生昼夜现象的几种假设进行分析和排除。而本课将完成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我将直接出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1)对原来有关昼夜现象的解释,你们需要修改吗?(2)你们认为哪些解释是正确的,哪些可以排除掉?为什么?6/6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这一活动要求学生继续对昼夜交替现象的解释进行处理和修正。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知识之后,对前面的概念或印象进行回顾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与认知水平的提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对昼夜交替现象的解释更加明确,思维发展到了一定的水平】。五、科学活动。这个环节我会首先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然后我再出示活动提示,要求学生根据本本课所学的知识制作信息卡,自主取一个主题名,围绕主题选择相关的资料粘贴上去,版面设计就像制作手抄报一样。根据不同班级学生的情况,我将为提供学生几个制作的样板参考。目的是巩固前节课所学的知识,并进行课外知识的扩充,学生可运用课外寻找到的相关资料结合课内老师提供的资料来制作。在合作中掌握技能,培养交流的习惯,获得鼓励和自信。当然,如果课堂教学时间不够,这个活动完全可以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在一定时间完成,我将对学生的作品组织评点和展示。六、教学评价设计:1.教师观察:平时留意学生的各方面表现,记录一些典型事例,作为对学生的整体印象。2.学生记录:学生填写的分组实验报告单等装订成册,便于检查。3.记载突出表现:在课堂教学和课外,学生有突出的表现,随时记录在评价本上。4.学生的自我评价:采用问卷形式,对本节课学习过程进行调查。5.书面检测:灵活运用本节课知识技能,不要考死记硬背的文字条目。七、设计特色简述:本节课中教学设计中注重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及时记录的习惯;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并采用实验法、观察法、探究法、合作法、分析法等教学方法。【板书设计】证明地球在自转摆保持摆动方向不变用实验6/6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傅科摆摆动方向发生偏转可能地球在自转【教学反思】6/6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6/6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