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1-23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 认识周长 ︳青岛版 (2)
《图形的周长》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信息窗1。 【课标分析】 为了体现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整体性,《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通盘考虑了九年的课程内容;同时,根据儿童发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将九年的学习时间具体划分为三个学段:第一学段(1~3年级)、第二学段(4~6年级)、第三学段(7~9年级)。在各个学段中,《标准》安排了“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学习领域。 《图形的周长》一课属于第一学段“图形与几何”领域的内容,《标准》中指出:在本学段中,学生将认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对称现象,学习描述物体相对位置的一些方法,进行简单的测量活动,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具体目标为:指出并能测量具体图形的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 【教材分析】 图形的周长是“图形与几何”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本课的知识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生进一步学习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以及其他平面图形周长的基础。 一、不同版本教材对本部分知识的处理。 1.人教版教材:本课的内容安排在《长方形和正方形》这个单元,认识了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再学习周长。教材中规定: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 2.苏教版教材:本课的内容安排在《长方形和正方形》这个单元,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再学习周长。教材中规定:游泳池池口黑色边线的长就是池口的周长。 3.青岛版教材: 选取现实的生活场景,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教材选取学生熟悉的校园花坛为现实背景,引出相关问题,如“每个花坛各需要多长的护栏呢?”“你能想办法测量它们的周长吗?”自然进入对周长的意义的研究探索中,这样的素材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探索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本节课教学内容的处理 本节课我所选取的是青岛版教材,教材中有一个红点问题和一个小电脑问题,我将在一个课时中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从学生熟悉的情境引入,保护花坛→安装护栏,借助问题“在哪里安装护栏”认识“一周”;借助问题“安装多长的护栏?”认识“周长”;借助问题“你能想办法测量它们的周长吗?”引入周长的测量,让学生在操作中加深对周长意义的理解。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的能力,在心智发展水平上表现出好奇、喜欢用动手操作分析问题。因此,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指一指、找一找、摸一摸、描一描,比划、测量周长等活动,在操作中理解周长是一周的长度。 图形的周长是“图形与几何”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本课的知识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现实生活中学生对周长的概念虽然不陌生,但周长是一维空间概念,它必须依附于二维的平面而存在。三年级的学生空间观念还比较薄弱,如何帮助学生从二维的平面上抽象并在头脑中建立对“围成平面图形一周的长度”的表象认识,是周长意义教学的关键。因此,需要运用多媒体动画演示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理解周长的含义,掌握正确测量物体表面周长的方法。 2.经历观察、测量等数学活动过程,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渗透“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在学习活动中,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3.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周长的含义,掌握正确测量物体表面周长的方法。 教学难点:对周长含义的理解。 教学过程: 观看微课。(课件出示一组立方体图形,介绍立方体。再出示一组平面图形。让学生思考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关系,课件演示面从体上分离的过程,让学生体会面在体上。) 谈话:同学们要上数学课了,数学课本准备好了吗?数学课本就是长方体,通过观看微课我们知道面在体上,你能摸摸它的面吗?这是什么形状的?恩,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研究有关平面图形的知识。准备好了吗?上课! [设计意图:上课之前便让学生明确“面在体上”,这节课我们研究的是平面图形,避免后续教学中学生出现问题后再强调物体的面上才有周长这一现象。]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谈话:老师的学校非常漂亮,有很多美丽的花坛,同学们请看(出示课本情境图)。这里有数学知识吗? 预设:花坛有正方形的、圆形的、扇形的、长方形的。 (教师板贴圆形、长方形、正方形、扇形。) 谈话:这么美丽的花坛,我们如何保护呢? 预设:给花坛安上护栏。 [设计意图:从熟悉的情境引入,让学生主动投入到美化环境、保护花坛的活动中,进而引出安装护栏的问题,为解决问题做好准备。] 二、合作探索,总结概念。 1.认识“一周”。 谈话:以这个长方形花坛为例,护栏应该安在哪?你想怎么按? 请学生上台来指给同学们看。 谈话:看来保护花坛的时候要沿着它的边围一圈,这也叫一周。(板书:一周) 教师错误示范指 “一周”,帮助学生理解一周是从“起点开始,沿着边回到起点。” 学生分别指圆形花坛、正方形花坛和扇形花坛的一周。 谈话:同学们都找了花坛的一周,知道在哪里安装护栏了,那每个花坛需要安装多长的护栏呢?需要知道什么? [设计意图:“在哪里安装护栏?”,通过三个要点“起点、沿着、回到起点”明晰了“一周”的含义。] 2.认识“周长”。 预设:需要知道花坛一周的长度。 谈话:花坛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你能分别说说什么是长方形花坛的周长、正方形花坛的周长、圆形花坛的周长和扇形花坛的周长吗? 预设:长方形花坛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正方形花坛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圆形花坛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扇形花坛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3.找一找“周长”。 谈话:同学们都能找到花坛的周长了,其实生活中很多物体的表面都有周长,找一找周围物体表面的周长,和你的同桌指一指说一说。 学生汇报交流,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 4.描一描“周长”。 谈话:同学们在很多物体的表面都找到了周长,面在体上,这些物体的表面都是平面图形,也就是这些平面图形都有周长。是不是所有的平面图形都有周长呢? 谈话:下面的图形都有周长吗?如果有,请描出它的周长。比划它的周长有多长。 引导学生汇报: 三角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长方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月牙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角不是封闭的图形,没有周长。 教师多媒体展示从二维平面上剥离一维长度,让学生验证比划的长度。 谈话:周长、周长,一周的长度,角都没有一周,哪来的周长啊。 谈话:通过刚才的活动,同学们肯定对周长有了更深的认识,现在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图形的周长? 学生描述对周长的认识,然后教师总结并在黑板上板书: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设计意图:“安装多长的护栏?”引入“周长”的概念。找生活中物体表面的“一周”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多媒体动态演示从实物抽象出图形,演示实物表面有周长,让学生体会抽象出的平面图形也有周长,帮助学生实现了从生活到数学的过渡,也是思维的抽象过程。通过比划周长,课件从二维平面剥离一维长度,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周长是一周的长度”,突出周长的本质,由学生自己总结出什么是图形的周长。] 三、动手实践,深化概念。 1.探究办法。 谈话:我们认识了周长,那有什么办法能知道花坛的周长呢?(出示实物花坛图) 预设: (1)用步测的方法。围着花坛走一圈,就知道花坛走一圈是多少步了。 (走一圈,也就是一周,一周的长度就是花坛的周长。) (2)伸开双臂估测。伸开双臂大约有120厘米,同学们伸开双臂绕花坛一周,用人数×120就是花坛的周长。 (3)卷尺测量。用卷尺绕花坛一周,一周的长度就是花坛的周长。 (4)绕绳法。用绳子绕花坛一周,再测量绳子的长度就是花坛的周长。(这其中也体现了我们数学上一种很重要的数学思想:化曲为直。) 小结:有的同学想到了用我们身体的尺子进行估测,还有的同学想到了借助工具测量。同学们想到了这么多的办法。其实不管用什么办法,只要测量出花坛一周的长度就是花坛的周长。 2.合作测量 谈话:那我们测量试试吧,小组合作测量平面图形的周长。 合作要求:(1)估计一下平面图形的周长。 (2)小组内讨论确定测量的方法和工具。 (3)合作完成测量,结果取整厘米数,看哪个小组合作的好,完成得快。 (4)估计的结果和测量的结果进行比较。 3.小组汇报 预设1:圆形的周长,用绳子绕图形一周,再量出绳子的长度。 预设2:正方形的周长,用直尺量出一条边的长度,再×4。 预设3:长方形的周长,用直尺量出一条长和一条宽的长度,长×4+宽×2。 预设4:扇形的周长,用绳子绕图形一周,再量出绳子的长度。 4.教师总结:图形的周长就是围成它一周的边的总长度。我们不仅知道了什么是周长,还会测量周长了,下面老师要考考大家,敢不敢接受挑战。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操作中进一步体会周长的含义,把握图形周长一般的测量方法,并体会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并渗透“化曲为直”的思想方法。] 四、巩固拓展,应用概念。 1.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 谈话:这些图形都认识吗?它们都有周长吗?现在老师已经帮你们量出了每条边的长度,你能求出他们的周长吗? 谈话:谁来说你是怎么求周长的?为什么? 引导学生思考这四个图形我们都是怎么求出它们的周长的? 教师总结:看来图形的周长就是围成这个图形所有边的总长度。 2.我是小裁判。 ①谈话:有一天,蚂蚁妹妹和蚂蚁哥哥去散步,妹妹要绕绿色图形的周长跑一圈,哥哥要绕黄色图形的周长跑一圈,谁跑的路线长呢?你支持谁? 教师总结:看来周长是围成这个图形一周的边的总长度,不是围成的这个图形的大小。 ②谈话:这里有四个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的图形。蚂蚁妹妹和蚂蚁哥哥在激烈的争论。谁来读读它们在争论什么呀? 生:妹妹说:这三个图形都是有四个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的,所以它们的周长一样长。哥哥说:第三个图形的周长最短。 谈话:你支持谁呢? 引导学生在指一指、数一数周长的过程中明晰“第三个图形的周长最短”。 [设计意图:按照基础-提高-拓展分成了三个层次的练习,学生在更好的巩固新知的同时,能有所提高和拓展,做到有趣、有益、有层、有度。] 五、回顾梳理,总结反思。 谈话:一节课很快就要结束了,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收获吧? 知识方面:理解了周长的含义,学会测量物体表面周长。 方法方面: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知道了“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 情感方面:感受到了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生活中我们经常运用周长的知识来解决问题。比如,给花坛安装多长的护栏就需要测量花坛的周长,给画做画框,量一量腰围,给窗户装饰一下等等,希望同学们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身边处处有数学。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所学知识,学生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提升梳理、概括知识的能力,进一步体会周长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板书设计: 图形的周长 测量:绕绳法(化曲为直) 卷尺测量 估测:步测 伸开双臂 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起点 沿着 回到起点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