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1-20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 几何小实践(圆的初步认识)▏沪教版 (5)
教案 *教材题目 圆的初步认识 *课时 1 *课次 1 教材 分析 * 教学 目标 知识目标: 1、从生活中的圆出发,归纳出生活中圆形物品的共同特征。 2、知道“圆心、半径”等名称。 3、掌握用圆规画圆的基本方法。 3、借用生活中的用具画大大小小的圆。 能力目标: 从生活实际出发,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探究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列举生活中的圆,使学生发现圆形是生活中常见的形状,是美的形态。 * 重点 1、从生活中的圆出发,归纳出圆形物品的共同特征。 2、掌握用圆规画圆的基本方法,并借用生活中的用具画圆。 * 难点 借用生活中的用具画圆。 教学方法设计 动手操作 小组讨论探究 教学 活动 安排 介绍生活中的圆,感知圆的共同特征 动手操作画圆 运用对圆的认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具 运用 多媒体课件 工具盒 参考资料 教参 学生 分析 学生基础 情况分析 由于生活中能处处见到圆,学生对圆已有了初步的感知。 特长 学生 情况 分析 能根据接触到的生活中的圆,感知圆形的共同特征。 指导 策略 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交流探究。 薄弱 学生 情况 分析 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都较差。 指导 策略 通过学生动手操作,掌握圆的基本特征。 *教学过程: 一、介绍生活中的圆,感知圆的共同特征: 1.师:对于圆,同学们一定不会感到陌生吧?生活中,你们在哪儿见到过圆形? 生:钟面上有圆;轮胎上有圆;有些钮扣也是圆的。…… 2.师: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一些。出示课件。 见过平静的水面吗,如果我们从上面往下滴一滴水或丢进一颗小石子,你发现了什么?(荡起的波纹现成一个个圆) 3.师:今天我们看了这么多生活中的圆,你能说一下圆有什么共同特征么? (可以滚动;边是曲的,没有直的边;边很均匀。圆是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 5.师:有人说,因为有了圆,我们的世界才变得如此美妙而神奇。今天这节课, 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圆的世界。 出示课题:圆的初步认识。 二、画圆: (一)运用生活中的工具画圆: 师:如果没有了圆规,比如在圆规发明之前,或者要画更大的圆,我们就真 画不出一个圆了吗? 师:在每组的学具篮里有许多材料。你能利用这些材料,试着画出一个圆吗?比一比谁想的办法最多?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手中的工具和材料画圆。 师:老师发现,每个小组都有了各自精彩的创造。让我们一起来分享。 小组汇报: 1.生:我们组将圆形的瓶盖按在白纸上,沿着瓶盖的外框画了一个圆。 师:那叫“拷贝不走样”。 2.生:我们手中的三角板中就有一个圆形窟窿,利用它,很方便地画出了一个圆。 师:真可谓就地取材,挺好! 3.生:利用圆规画圆。 师:刚才这么多方法你觉得哪种方法画最科学最方便?为什么? (二)用圆规画圆: 师:有句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有谁知道是什么意思? (如果没有圆规和“矩”,就不能画方和圆。它本来来自木匠术语,“规”指的是圆规,木工干活会碰到打制圆窗、圆门、圆桌、圆凳等工作,古代工匠就已知道用“规”画圆了;“矩”也是木工用具,是指曲尺,所谓曲尺,并非弯曲之尺,而是一直一横成直角的尺,是木匠打制方形门窗桌凳必备的角尺。没有规和矩,当然无法做成方形或圆形的东西,于是出现了那句俗语。) 1.师:同学们都准备了一把圆规,如何正确的画出一个圆呢? 学生尝试用圆规画圆,交流,明确圆规画圆的基本方法。 先在纸上确定一点作为圆心(可以打上×),把圆规两脚分开,再把有针尖的 一脚固定在圆心上,把另一只装有铅笔的脚绕圆心旋转一周。 先定圆心,再定半径。 2.固定的那一点O叫做圆心,圆上的一点到圆心O的距离叫做圆的半径,可以用字母r来表示。圆上所有的点到圆心O的距离都? 3.在画的时候,都是先确定?再确定?圆规的针尖定的点就是圆心,两脚分开的距离就是半径。 4.跟老师一起画一个半径是3厘米的圆(注明圆心和半径)。 书P76试一试1、2. (三)生活中如果需要画出更大的圆,那该怎么办呢? 出示课件。(都是先定圆心,再定半径) (四) 1.老师将小球甩起,同学们猜出小球划出了一个圆,现在老师照样甩小球(各 处甩),请你们想一想为什么小球画出的圆所处的位置都不同呢?跟圆中 的什么部分有关?小组讨论。 (跟圆心有关,圆心在哪里就确定这个圆在哪里) 22. 老师还是甩这个小球,小球划出的这些圆为什么有大有小?跟什么有关? 小组讨论。 (跟圆的半径由关,半径长,小球所画的圆就大,半径短,小球画出的圆就小) 确定了圆心和半径,就能确定一个圆。 三、运用对圆的认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师:我们认识了圆的一些特征,接下去我们用所学知识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一)平静的水面丢进石子,荡起的波纹为什么是一个个圆形?现在,你能从数 学的角度简单解释这一现象了吗? (水或石子投下去的地方就是圆的圆心,石子的力量向四周平均用力,就形成了 一个个圆。) (二)公路上行驶的所有汽车的车轮为什么都采用圆形的?车轴为什么都装在车 轮的中心? (车轮做成圆的,车轴放在圆心,车轴离地面的距离始终相等,可以使车轮滚动 时保持平稳。用椭圆做车轮,车轴离地面的距离在变化,所以汽车行驶不平稳。) (三)有20个小朋友做“套圈”游戏,比谁最先套着这朵花。对于这样的比赛, 请你们讨论一下怎样比才能是比赛公平些? (20个小朋友同时去套,并站成一个圆形,因为圆上任意一点到圆心的距离相等, 也就是半径相等,这样每个人离圈的距离相等。) (四)圆桌会议的由来: 古今中外,越是正式的会议或宴会,就越讲究主宾的席位坐次,一般都是让主、尊、长者居中而坐,宾客则根据其身份、地位、辈份,一左一右,依次安排在主位的两侧。但有时碰巧客人都是显贵尊长,怎么排呢?这个难题被公元5世纪时英国国王亚瑟巧妙地解决了。 英国国王亚瑟和他统率的骑士举行会议时,不分上下席位,围着圆桌而坐,这就避免了与会者因席位上下而引起纠纷。这样,就形成了“圆桌会议”的名称。英国威尔士的温彻斯特古堡现在还保存着一张这样的圆桌。 由于圆桌会议不分上下尊卑,可以避免席次的争议,所以含有与会者“一 律平等”和“协商”的意思。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会议采取圆桌会议的形式逐渐多起来。有的时候,因为参加会议的人数很多,也可以用方桌在会场中摆成一个圆圈的形式来举行圆桌会议。 拓展 链接 在一个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内画一个最大的圆。 * 作业 布置 必做题 (课内外) 练习册P23 选做题 (课内外) 用圆设计出有趣漂亮的图形。 * 课后 反思 本节课从生活中的圆出发,归纳出圆形的共同特征;然后通过一句俗语“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引出用圆规画圆的方法,并引导学生借用生活中的工具画圆;最后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运用所知道的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整节课学生参与度高,体现了以“学生为本”。 在整节课中应始终围绕“先定圆心,再定半径,才能画圆”,突出圆心与半径是确定一个圆的两要素。 注:1、打*者为简案必填栏目,全部栏目均完成并配有电子课件则为精备教案。 2、教具安排主要指电子课件、实验器具,演示器具等。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