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1-20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四年级上语文教案2019年秋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观潮教案新人教版_人教版(2016部编版)
1.观潮 教材分析: 《观潮》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本组课文围绕《自然奇观》来写的,本 课时本组的第一篇课文,起着非常重要的引领作用,本文语言生动形象,条理清晰,作者按 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的顺序描绘了钱塘江大潮的雄奇、壮丽,编者选编这篇文章的目的: 一是通过阅读品味,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二是一边读一边 以及想象画面,抓关键词句和重点语段,来体会作者在表达上的特点。 学情分析: 通过三年级一年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阅读方法,如:抓住关键词句进行 品味,以及读文章想象画面。而且部分学生能够运用这些方法进行阅读学习。可是在体会文 章的表达特点方面,学生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教学目标】 1.会认“罩、屹、鼎”等 7 个生字,会写“潮、称、盐”等 13 个生字。会正确认读“宽 阔、笼罩、薄雾”等词语,能把薄、贯字写规范。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弄清课文的描写顺序。 3.品味关键词句,有感情地朗读,想象画面,感受钱塘江大潮潮来前后不同的景观,产 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4.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有序观察的表达方法,并加以运用。 【教学重点】 弄清作者的叙述顺序,能抓住关键词句,有感情地朗读,并通过想象画面,体会课文在 表达上的特点。 【教学难点】 感受钱塘江大潮潮来前后不同的景观,培养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知识链接】 钱塘潮指发生在浙江省钱塘江流域,由于月球和太阳的引潮力作用,使海洋水面发生 的周期性涨落的潮汐现象。 【教学、具准备】 1.学生自主预习。 2.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罩、屹、鼎”等 7 个生字,会写“潮、称、盐”等 13 个生字。会正确认读“宽 阔、笼罩、薄雾”等词语,能把“薄和贯”字写规范。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弄清课文的描写顺序。 3.学习 1-2 自然段,能抓住潮来前江面景象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初步感受钱塘江大 潮的神奇壮观。 【教学重点】 弄清作者的叙述顺序,能抓住潮来前江面景象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难点】 初步感受钱塘江大潮的神奇壮观,产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喜欢旅游吗?假期都到过哪些地方呢? 2.这节课,我将作为你们的导游,带你们到钱塘江去看一看那里的美景。 3.板题,齐读。 二、初读感知,理清课文层次。 话说到过钱塘江大潮吸引过不少游人看客,就连北宋大诗人苏东坡用诗句“八月十八潮, 壮观天下无。”赞美过呢!那这样的景象在哪里呢?就在我们的书中,请同学们打开课本。 1.出示自学提示一: (1)自由朗读课文,争取做到:正确、流利。 (2)读完后思考:课文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什么。 2.检查交流: (1)课文读完了,你看到了什么样的钱塘江?在作者眼中又是怎样的呢? 是呀,被称之为天下奇观。再美的奇观,我们没有亲眼所见,但是通过作者的描写,我 就看到了。当然,这可离不开这些朋友们?来,看你们认识吗? (2)出示词语: 大堤 屹立 横贯 恢复 霎时 薄雾 笼罩 称为 闷雷 风号怒吼 (多音字随机检测) 人声鼎沸 山崩地裂 浩浩荡荡 (3)指导书写:薄 (观察——示范——练习——评价) (4)交流:课文先写了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3.小结。 三、感受潮来前的情景。 1.自学指导二: (1)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划出描写潮来前江面景象的句子。 (2)反复朗读,划出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词。 2.交流: (1)出示句子: 重点句子:“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 引导学生感受潮来前江面上的平静。(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笼罩”。) (2)有感情地读句子,想画面。 (3)引读: 听着你们的朗读,我仿佛置身于钱塘江的某个位置,看着(引读)———— (4)师把句子放回文段中朗读,学生听,追问:此时此刻,你仿佛看到了—— (5)朗读整段。 3.在这一自然段中,你除了写了潮来前江面的景象,作者还描写了什么?他又是先写什 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呢?(你们看作者在向我们介绍钱塘江大潮的时候) 四、总结 1.谈收获:从描写顺序。 2.潮来前钱塘江大堤上人山人海,那潮来时和潮退去又是怎样的而一番景象呢?我们下 节课再学习。 五、布置作业 1.规范书写本课的 13 个生字,工整抄写文中词语。(必做) 2.搜集有关钱塘江的资料。(选做) 板书设计: 观潮 潮来前(时间、地点、人群、景色) 按顺序 潮来时 潮头过后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够将“贯”字写规范言。 2. 学习 3-4 自然段,通过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抓关键词句感受潮来时的壮观景象,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3. 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有序观察的表达方法,并加以运用。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4 自然段,并积累语言。 【教学重点】通过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抓关键词句感受潮来时的壮观场面,激发学生 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有序观察的表达方法,并加以运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二、学习潮来时,体会作者生动的描写。 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就被称为天下奇观,那么潮来时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 1.自学指导一:自由朗读 3、4 自然段,划出描写潮水的句子,思考:作者抓住潮水的 什么进行描写? 2.交流: 句一: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① 这句话写什么?(潮来时的声音) ② 学学“隆隆”的声音。 ③ 课文中用这个词语来形容潮水的声音,用得多形象啊!我们一块儿来读读这个句子。 (齐读) 句二: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 又沸腾起来。 ① 这句话又写了什么?(声音和形态)声音(越来越大),样子(一条白线) ② 假如当时你也在人群中,当你看见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你的心情怎 样?你会怎么表达自己的这种心情呢? ③ 师生共设情境,演艺兴奋的情景。师:看哪,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 人群又沸腾起来……(跳着,叫着,挥舞着手,有的喊:“噢!”有的喊:“快看,潮来啦!”) ④沸腾了!刚才这场面还可以用一个词形容,就在这个自然段里,把它找出来。(人声 鼎沸)读出这种沸腾的感觉来。 句三: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引读:白线“拉长,变粗,横贯江面。气势越来越大,你的心情越来越…… 句四: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补充出示) ①比较这两个句子的异同。 一丈大约是 3.33 米,相当于一层楼房那么高,两丈足足有两层楼房那么高。这时的浪 潮是什么样子的呢?(白色水墙) ② 两丈多高的水墙,多么壮观!咱们能读出壮观吗? 句五: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 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补充出示)浪潮越来越近,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①对比一读,顺势就找一个学生起来读,追问: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这么大的声音 和气势,观潮的人们会连连后退啊,捂住耳朵啊等等。) ②这时的大潮形同(白色战马),声如(山崩地裂)。 1.出示所有的句子,女生读远处的潮水,男生读近一些的潮水,齐读最近的句子,气势 越来越壮观。 2.看看作者是抓住了潮水的什么进行描写的?仅仅抓住了潮水的这些特点就能让我们 身临其境吗? 3.提炼:作者从潮水的声音和形态两个方面的特点进行生动的描写,还需要按照一定的 顺序,才能让读者身临其境。 三、运用拓展。 其实,我们生活中也能经常见到一些景象,如:雷阵雨,大家都见过,你能抓住“雷阵 雨”的声音和形态按一定顺序来描述你见到的景象吗? 四、作业布置。 1.背诵 3-4 自然段。(必做) 2.抓住雷阵雨的声音和形态,按一定的顺序写一写。(选做) 板书设计: 声音 形态 抓特点 观潮 由远及近 有顺序: 【教学反思】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