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4-02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4连乘问题 北京版 (1)
教学设计学情分析:学生在二年级学习时,已经会用表内乘法、除法以及加减法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对两位数乘法方法也已经掌握了,学生有了整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经验。这些已有经验为本课所研究解决的连乘数学问题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教学基本信息课题解决问题例1是否属于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否学科数学学段:中段年级三年级教材北京版姓名单位联系方式设计者实施者指导者课件制作者其他参与者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标准(2011)》中第一学段关于解决问题教学目标是:“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整理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基于课标的这一思想,教学中,我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促进学生获得全面发展为宗旨。课堂活动中,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师为学生有效学习导航。设计理念: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帮助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教师的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和谐的氛围中获取知识,确立学习的信心。教学背景分析教材分析:“用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是小学三年级数学的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主要教学用两步连乘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与其他一些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相比,此类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条件往往更便于进行不同的组合,因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就更加灵活。本课教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和初步理解了乘法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的基础进行的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不仅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乘法运算的实际应用价值,而且能使学生进一步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体会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为今后解决较复杂的实际问题打下基础。7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内容框架)知识与技能学生经历用两步连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探索过程,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感受从已知条件出发或从所求问题出发进行思考都能有效地确定解题思路的方法,并能用连乘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通过合作、交流,寻求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探索的意识,提髙合作交流的能力和主动性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重点、难点重点:能对获取的信息作出正确分析,用连乘计算解决实际问题难点:理解连乘问题的数量关系教学过程(文字描述)(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创设情境,观察场景。同学们,你们看,光明小学的春季运动会开始啦!我们一起到操场上来看看热闹、激烈的比赛现场。课件出示模拟操场的场景图,你能从图上看到什么?(引导学生有序观察)预设:生1:无序。师:说全了,谁能把这些信息按照一定顺序再说说?生2:有序。师:都找全了,谁能像他这样按照一定顺序再说说?领奖处的奖品有一箱毛巾,为小运动员们准备的饮料,有参加跳远的学生,有正在跑步的学生,主席台上正在朗读为运动员们加油助威的宣传稿。7 教学设计师:这个运动场中蕴含很多信息,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解决运动场上的数学问题。(板书解决问题)设计意图:数学课标中强调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这里呈现了学生熟悉的运动会场面,这一情景贴近学生生活,有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图中提供了很多关于解决问题的信息。这样可以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感受到所学的知识与生活有紧密的联系,从而引起学生学习兴趣。2、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我们一起先到领奖处看一看。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生:颁奖处有三箱毛巾,每箱有6盒,每盒有12条。师配合板书,3箱,每箱6盒,每盒6条。方巾图案。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1、独立思考,提出问题。预设:生1:一共有多少盒毛巾?生2:一盒有多少条毛巾?生3:一共有多少条毛巾?师:这个问题你能解答吗?(拿起第一个问题)生1:我根据有三箱毛巾,每箱有6盒,用6×3=18(盒)。求出一共有18盒毛巾。师:这个问题谁能解答?(拿起第二个问题)生2:我根据一箱有6盒毛巾,每包有12个毛巾,用6×12=72(条)。求出一箱有72条毛巾。设计意图:培养根据信息,从不同角度思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巩固解决问题的步骤。2、合作交流,明确思路。师:这个问题你能解答吗?不着急说,自己先读读题,自己说一说,来看看我们的学习提示师:谁来读读?生读合作提示。师:知道要做什么了吗?7 教学设计合作提示:①写出或画出自己的解题思路②小组交流,理解每个人的解题思路③小组分工,准备汇报老师行间巡视,请完成较快的小组在黑板板书他们的算式(2-3种)。(1)交流多种解题思路。师:小组讨论特别激烈,请这一组同学带着大家学习。生说算式,板书支型图。生1:我根据一包有12条毛巾,每箱有6盒毛巾,用12×6=72(条)求出每箱有多少条毛巾。根据一箱有72条毛巾,一共有3箱,用72×3=216(条)求出3箱有多少条毛巾。生:我说的你们同意吗?生:还有什么想问的吗?考考大家,72表示什么?生2:我根据每箱有6盒毛巾,一共有3箱,用6×3=18(盒),求出一共有多少盒。根据一共有18盒毛巾,每包有12条毛巾,用18×12=216(条),求出一共有多少条毛巾。生:你们同意我的说法吗?生:你们还有什么补充吗?我是先求什么再求什么?预设:出现假设方法:生说不清楚,师:你问问同学们能帮你吗?师:有的同学好像明白,有的同学似乎不太懂,请你看看屏幕,这对你有帮助吗?没有假设方法:师:老师还有一种方法,和同学们得数一样,你明白老师是怎么想的吗?在小组里讨论讨论这道题的解题思路。(配合算式出示ppt动画,帮助学生理解12×3。)师:假设每箱里只有1盒(12条),3箱则有12×3=36(条),而实际每箱里有6盒,所以还要乘6,36×6=216(条)。(2)对比提升师:通过这个环节学习,你有什么想说的?7 教学设计相同点预设:都是在求三箱共有多少条,答案相同,都用乘法计算。不同点预设:方法不一样。你能具体说说吗?生:第一种是先求一箱多少条毛巾,第二种先求一共多少盒毛巾,第三种是运用假设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小结:同学们说的都没错,我们应该先找准数量关系,理清思路,确定好先求什么,再解决问题。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先由自己独立思考、再与他人交流,既展现学生的原始思维,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同时能使学生听取别人的意见,完善自己的认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合作意识得到培养。三年级学生的思维正是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时期,教学时借助电脑形象地展示毛巾的直观图,就可以使学生通过对实物的观察和分析理解数量间的关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一环节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把提出的问题放在小组内进行探究、交流,不仅让学生掌握了解决问题的策略,也培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合作意识。这样的教学,真正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促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不断迸发思维的火花!(三)联系情境,巩固练习。1、跳高选手师:走,我们到跳高场看看,这有什么需要解决的问题?跳高场有3个年级参加比赛,每个年级有4个班,每班5人。一共有多少人参加跳高比赛?师:你能解决问题吗?和前后桌说一说。师:谁能解决?(生说师板书)师:同学们又用3种方法解决了跳高场的问题,我们继续解决问题。2、堆放饮料。师:来到场边看一看,这有一堆码放的整整齐齐的饮料。师:你知道这里一共有多少箱饮料吗?请你在图上标标信息,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看哪组方法多。师:哪组来分享你们组的解答方法?预设:生在屏幕展示自己的列式并讲解。生生互相交流及补充。7 教学设计生1:先求一层的箱数。长有6个,宽有5个,一层就是5×6=30,有这样的4层,用4×30来表示,所以这里一共有120箱水。生2:先求最右边一行的箱数,宽有5个,高有4个,一行就是4×5=20,有这样的6面,用6×20=120来表示,所以这里一共有120箱水。生3:先求最前边一列的箱数。长有6个,高有4个,一列就是4×6=24,有这样的5列,用5×24=120来表示,所以这里一共有120箱水。师:刚才同学们展示了这么多种解法,那老师考考大家,这几种方法你们都听明白了吗?第一种方法是先求一层的箱数,再求一共有多少箱饮料。第二种方法是先求最右边一行的箱数,再求一共有多少箱饮料。第三种方法是先求最前边一列的箱数,再求一共有多少箱饮料。师:解决这个问题,从不同角度思考,也会有不同思路。设计意图:运动场这一情景贯穿课堂始终,利用学生所熟悉的、感兴趣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领悟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道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从不同角度思考就能找到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四)总结归纳,畅谈感受。师:这节课同学们成功解决了运动场上的三个问题,你学习了什么?生:用连乘来解决问题。师:关键是什么?生:找准中间问题。师:在我们的生活中,还藏着很多数学能解决的问题,希望同学们能用数学的眼光多去发现问题,从多角度认真思考,解决问题。7 教学设计学习效果评价设计在跳高场及饮料堆放处,学生能够找准信息之间的数量关系,通过合作、交流,找到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300-500字数)在整节课中都重视培养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并能创设运动场的情境,贯穿课堂始终,从学生实际出发、身边入手,有利于解决数学的高度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创设情境引领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对例题的学习,促进生生交流,质疑答疑,让每一位学生受到关注、参与活动活动、获得发展。学生自主或合作开展“学习”活动,让学生的学习活动占据主导地位并且贯穿始终。7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