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1-19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二年级数学下册讲课稿《简单的换算》课件
简单换算 教学内容: 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 教学目标: 1.巩固分米、毫米、厘米和米之间的关系,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能估测生活中的一些物体的长度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会进行简单的测量,进一步发展估测意识。 2.在练习的过程中,体会并掌握记忆长度单位及其他长度的方法。 3.通过练习,体会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让学生意识到粗心的严重性,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 4.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认识分米、毫米、厘米和米之间的关系,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教学难点:能估测生活中的一些物体的长度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尺子)、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回顾长度单位 同学们,上节课,孙悟空帮助我们学习了一些新的知识。回忆一下,我们都学过哪些长度单位?你能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说吗?它们都用哪些字母表示呢? 板书(毫米 厘米 分米 米 ) mm cm dm m 2.用手势比划并交流记忆方法。 这些长度单位都有多长呢?老师说长度单位,你用手来比划,看谁表示的又快又准。 师:同学们做得都很好,下面我,来学习新课。 【设计意图:对知识基本的回顾,唤起学生对知识的印象,接着让学生在快速用手势表示单位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的长度的直观认识,准确建立表象,让学生感知体会。】 二、你说我讲 师:这节课我们就继续研究金箍棒的长度,看看会遇到了哪些新问题? 1.5厘米=( )毫米 课件出示图1, 师:这根金箍棒长5厘米,用毫米作单位是多少毫米? 学生能想到:5厘米用毫米作单位是50毫米。 师: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能够根据直尺和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想到:1厘米=10毫米,5厘米就是5个10毫米,也就是50毫米。 【设计意图:课件出示情境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回忆上节课学习的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2.70厘米=( )分米 课件出示图2,师:金箍棒长70厘米,用分米作单位是多少分米?你能进行换算,并说说理由吗? 学生独立思考,并交流汇报:70厘米是7个10厘米,10厘米=1分米,70厘米也就是7分米。 师:能像这样,再提出几个长度单位换算的问题吗? 学生能提出几十厘米换算成几分米的数学问题,并能根据长度单位的关系进行换算。教师随机板书。 5厘米=50毫米 70厘米=7分米 3.总结方法 课件出示: 师:比较这两道题,你发现有什么不同?怎样进行单位换算? 学生通过观察,能想到: (1)5厘米=50毫米,是大单位换算成小单位;70厘米=7分米,是小单位换算成大单位; (2)5厘米等于5个10毫米,所以是5×10=50毫米;70厘米里面有7个10厘米,也就是7分米,所以是70÷10=7分米 师小结,提升方法:大单位换算成小单位,乘进率;小单位换算成大单位,除以进率。 师板书:(毫米 厘米 分米 ) mm cm dm 10 10 【设计意图:对知识基本的知识的应用,接着让学生加深学生对毫米、厘米、分米的认识,同时,在此环节中渗透了学习方法的教学,借助2次相邻长度单位的换算总结提升认识,找到规律:大单位换算成小单位,乘进率;小单位换算成大单位,除以进率。】 三、巩固练习 过关测试题 故事连接:八戒闹了这个笑话之后,很不好意思。于是,他又去找他的师傅唐僧,虚心学习长度单位的知识。苦学了10天后,这天师傅给他出了3关测试题。同学们也能闯过这三关吗? 【设计意图:此环节除了达到练习巩固的同时,还让学生通过简单的练习树立自信,加强学习数学的成就感。】 四、拔高提升 (1)在○里填上“>”、“<”或“=”。 学生尝试完成,订正时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学生能想到: 8分米○60毫米,因为8毫米=80厘米,60毫米=6厘米,80厘米>6厘米,所以8分米>60毫米。 20毫米○2厘米,因为10毫米=1厘米,所以20毫米=2厘米。 9分米○2米,因为9分米不够1米,所以9分米<2米。 300分米○300厘米,因为1分米大于1厘米,所以300分米>300厘米。 师:长度单位比较大小时,不能只比较数字的大小,要带着单位想一想,换算一下哪一个大,哪一个小。 师:学习数学,我们不能只限于会做题,还要善于观察发现,总结规律,用规律指导我们后面的学习。同学们观察1、2题,有什么特点?(单位统一)那我们就直接怎样?再观察3、4题,又有什么特点?(单位不统一)我们应该怎么办?(先转化成相同的单位再计算) 你能像刚才那样,总结出第二题有什么规律吗? 生:数字不同的先转化成相同的单位,再比较。 师:300分米○300厘米还用转化吗? 生:数字相同,只比较单位就可以了。 (2)算一算。 学生尝试完成,订正时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学生能想到: 26毫米+54毫米=80毫米,因为10毫米=1厘米,所以80毫米=8厘米; 98厘米-58厘米=40厘米,因为10厘米=1分米,所以40厘米=4分米。 1分米-3厘米=( )厘米, 先统一单位,1分米=10厘米,10厘米-3厘米=7厘米;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对单位换算、比较大小的巩固练习,因为这节课不是新授,而是练习,学生基本会做,但没有上升到理性,所以,在这一环节不用过多的讲解,而是把重点放在抽取规律上,让学生通过练习,获取规律性的东西,同时,也渗透了数学的学习方法:如何观察、发现、抽取规律。】 五、发展练习 引导学生读一读每一条数学信息,并且结合对长度单位的认识和长度单位间的联系说说对这些长度的理解。 学生能想到: (1)竹节虫身长27厘米,27厘米大约3分米,也就是3个手长那么大; (2)南美凤蝶体长90毫米,90毫米=9厘米,将近1分米那么长,翅展270毫米,270毫米=27厘米,大约3分米;灰蝶翅展16毫米,16毫米还不到2厘米。 【设计意图:课件出示竹节虫、南美凤蝶、灰蝶的照片,增加了练习的趣味性,拓展了学生对长度单位的认识,学生借助对长度单位的认识,在拓展学生知识面的同时,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再次体会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 六、回顾反思 师:同学们,回想一下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能想到: (1) 根据长度单位之间的关心进行换算; (2) 了解了长度单位在生活中的应用;…… 师:课下让我们继续搜集生活中长度单位,想一想、算一算、比一比,感受一下它们的长度,发现其中的数学奥秘。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从知识、方法、情感等方面全面回顾梳理,帮助学生积累一些基本的活动经验,养成全面回顾的习惯,培养自我反思、全面概括的能力。】 板书设计: 简单的换算 (毫米 厘米 分米 ) mm cm dm 10 10 使用说明 1.设计说明:这节课主要有以下亮点: (1)价值取向于生活化与实践性。 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本课的教学设计从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自己身旁,从自己身边的情景中可以看到数学问题,让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有用,使他们对学习数学更感兴趣。 (2)设计合理,课堂练习有层次 本节课首先通过对知识基本的回顾,唤起学生对知识的印象,接着让学生在快速用手势表示单位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的长度的直观认识,准确建立表象。其次在完成教学任务、巩固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上升到一个高度,也就是能从练习中抽取规律性的东西,让学生通过练习,获取规律性的东西,同时,也渗透了数学的学习方法:如何观察、发现、抽取规律。最后用抽取出来的规律指导后面的自主练习。 2.使用建议: 这节课主要是数学练习,而数学练习容易枯燥无味,只有教师的精心设计,才有高质、高效的数学练习课!所以教学设计、课件一定要完美的配合起来,我建议上课的老师一定要在课件上下功夫。 3.需破解的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为了顺利把讲授的内容讲完,在巩固练习及拓展环节为学生留下的自主探究的时间较少,只顾着在上面交流的学生,忽略了大部分同学。因此,合理的设计课堂容量以及抓好教学常规是我以后的教学的过程必须努力追求的.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