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1-18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角的初步认识-人教版 (5)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8页——40页的内容。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教学的。它们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的身边很多物体上都有角。教材的编排结合生活情景,教材的主题图是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情景,引导学生观察实物,从实物中抽象出角。 学情分析:在学生初步感知角的基础上,通过实际操作,获得直接经验,为形成角的空间观念奠定基础。由于每个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差异,在学习中可能会出现部分学生对角的张口越大角就越大理解不透彻,不知道角的大小与边长无关。由于儿童的理解来自于他们作用于物体的活动,小学数学的学习是一项重要智力活动,因而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直观感知、亲身体验来获得直接的经验,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的抽象和概括,形成概念和法则,并及时在生活中应用。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表达等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会用直尺画角。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抽象能力,帮助学生 建立角的空间观念。 4通过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角,掌握画角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角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教学准备: 老师:课件,三角板,五角星。 10 学生:三角板,白纸,扇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谈话:同学们,回想一下,我们一年级时学过的平面图形有哪些? 预设:(交流一年级所学习过的平面图形) 师明确: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圆形。 (老师用课件展示这些图形,并再强调一遍这些图形是我们一年级时所学过的平面图形。) [设计意图]:对于平面图形,学生在一年级的时候,就有了初步的认识,这里设计意在唤起对已有知识的回顾,为认识新的几何图形做迁移铺垫。 师:(出示五角星)老师现在手里拿的是? 生:五角星。 师:哦,大家都知道这是五角星,那么,谁知道它为什么叫五角星呢? 生:因为它有五个角。 师:有哪5个角?(让学生指出)。 谈话:对,同学们说的很好,因为它有这样的5个角。所以我们把它叫做五角星,那么角到底是什么样的图形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角,学习有关角的知识。(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对五角星的观察,让学生感受到角就在我们身边,引发学生学习角的兴趣。 二.自主探索,感悟新知 (一)认识角 1分类(把课件上标的图形分类) 10 谈话: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平面图形,谁能把这些平面图形按有没有角分成两类? 预设:有角: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 没有角:圆形。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几何图形入手,通过“说一说”的活动让学生明白角和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一样,是一种基本的几何图形。 2摸角(感知角) 谈话:请同学们拿出学具三角板,同桌之间相互指一指,角在哪里?老师手中也拿了一个三角板,有谁能给大家指一指,老师手中的三角板角在哪里?(学生动手指)。 师:请同学们动手摸一摸角,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你摸到的角是什么样子的? 预设: 生:尖尖的、、、、、、、直直的、、、、、、、(让学生举手充份的说) 师:这个尖尖的点,只是角的一部分,我们把它叫做角的顶点。 (板书:顶点)这两条直直的线,我们把它叫做角的边。 (板书:边、边) 师明确:所以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 板书: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师:(课件展示)我们在指角的时候,不仅要指出角的这个顶点,还要指出这两条直直的边。 10 谈话:请同学们再动手摸一摸,三角板上每个角的顶点和它的两条边。 (进一步让学生摸角,感知角) [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的三角板引出角,让学生摸一摸三角板,感知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3、找身边的角,感知角。 谈话:好,下面我们一起来寻找生活中的角。 (课件展示生活中的角,从生活的实物中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 师明确: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的角,进一步明确:所有的角都是有一个顶点,两条边组成。 [设计意图]:角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周围许多的物体上都有角。这里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物中引出角,并从中抽象出所学的角,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抽象的过程,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生活性、身边性、学会从生活中、从身边寻找数学的元素,从而激发学生从生活中探索数学的兴趣。 4.做一组关于角的练习题。 10 [设计意图]:通过基本练习,巩固学生对角的进一步认识,强化记忆,加深理解。 (二)用直尺画角 谈话:刚才我们识了角,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如何画角。 1 课件展示画角。(学生认真观看) 师明确:(强调)画角时要先画顶点,再用尺子从顶点起向不同方向画两条直直的线。 讨论画角:①先画什么?(顶点); ②再画什么?(边) ③边怎么画? ④从哪里出发开始画? ⑤最后标出角的各部份名称。 (师明确画角:先画顶点后画边,最后标出各部分名称。) 2 让学生在白纸上练习画角。(要求用铅笔和直尺画图) [设计意图]:“画角”这一内容对于学生而言是相对比较容易的,这里主要是需要让学生掌握画角的步凑,规范作图。同时再一次巩固角的各部分名称。 3.展示学生的作品(投影展示)(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 ①选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给大家讲解角的画法,和各部份的名称。 ②挑出不合格的作品重点讲解纠错,找出错误的原因。 谈话:这些是角吗?(明确不是)为什么不是角?(让学生充分的说明不是角的理由) 预设:(a没有从顶点出发。B线画的不直。C没有标出各部份名称。) 师明确:角必须是从这一点出发画出的两条直直的线。 10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作品的展示来确定画角的方法,用学生的合格作品与不合格作品作对比,让学生不仅仅明白了什么是角,为什么是角。从而让学生们通过对作品的质疑来辨中求真,认识怎样画角。 (三)认识角的大小 1引导学生知道角有大小。 从刚才学生画的角中选出部份作品(大角、小角) 师:这两个角有什么不同?(哪个角大,哪个角小?) 预设:a.一个角张开大,一个角张开小。 b.一个角的边长,一个角的边短。 C.一个角大,一个角小。…… 师明确:角是有大有小的。 谈话:通过画角,同学们发现角是有大小的,那角的大小到底和哪些因素有关系呢?我们继续来研究这个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作品的展示,让学生明白角是有大小之分的,从而引出与角的大小的相关因素。 2.角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①扇子游戏。(请同学们拿出你们的扇子,扇子上有角吗?有) 示范1:老师用扇子先做一个角,让学生仔细观察,用扇子做的这个角,哪里相当于角的顶点,哪里相当于角的两条边。(让学生动手指一指。) 示范2:老师再用扇子做一个较小的角,以老师做的这个较小的角为标准,要求学生做比这个角还要小的角。 师:你是怎么得到这么小的角的? 预设:让扇子的开口小一点,再小一点。就可以得到较小的角。 10 示范3:老师再用扇子做一个较大的角,以老师做的这个较大的角为标准,要求学生做比这个角还要大的角 师:你是怎么到这么大的角的? 预设:让扇子的开口大一点,再大一点。就可以得到较大的角。 师引导:你们的意思是:如果我们想要得到一个小角,我们就让角的张口小一些;如果我们想要得到一个大角,我们就让角的张口大一些。是吗? 生:是的。 师明确: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角的两条边张开得越大,角就越大;角的两条边张开的越小,角就越小。 [设计意图]:通过拔动活动角,去体验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在具体的操作中,学生才能得以充分的感知,增强了认识效果,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1)课件出示一组大小相同,边长不同的角 师:说说这两个角有什么不同?猜一猜,这两个角哪个大?(说说你的理由。) 预设:a.一个角边长一些,一个角边短一些。 b. 右边的角大 c. 右边的角的边长、、、、、、、 d. 一样大,角的大小不是看边长,看的是张口,张口大角就大…… 10 谈话:同学们都说了自己的理由,让我们来比一比,看看哪个角大?(课件展示动态效果图,把两个角重合)你发现了什么? 生:两个角一样大。 师: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有关吗?(没有) 师:课件板书: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演示、学生观察、小组讨论,对比等,使学生得出结论: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2)课件出示:一组大小“相同”,边长相同的角 谈话:同学们可以看出这两个角是一样大的,(课件演示红角变大的过程) 师:现在哪个角大? 生:红色的角大。 师:为什么红色的角大? 预设:因为红色的角口张开的大,所以红色的角大。 师明确: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角的两边张开的大这个角就大,角的两边张开的小这个角就小。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演示、学生观察、小组讨论,对比等,使学生得出结论: 10 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角的两边张开的大这个角就大,角的两边张开的小这个角就小。 三巩固提高 1数一数图形有几个角。 2填一填。 3判断。 4扩展训练。。 10 [设计意图]:练习题有梯度、有层次的深入,学生在练习中巩固、强化了对角的进一步认识,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大胆的想象,在练习中体会并感受到了几何图形的美。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设计意图]使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 五板书 角的初步认识 边 顶点 边 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10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