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西师版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3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小学数学西师版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3

西师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教 学 设 计 81‎ 第一单元 万以上数的认识 第1课时 万以上数的读法 ‎【教学内容】‎ 教材第1~4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认识万以上的数位顺序表,掌握万以上数的读法。‎ ‎2.在万以内数的认知基础上,启发学生通过知识迁移认识万以上的数。‎ ‎3.根据已有知识,结合现实情境感受大数的意义,通过小组合作找出万以上数的读法。‎ ‎4.培养学生的类推迁移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提高数感。‎ ‎【重点难点】‎ ‎[重点]万以上数的读法。‎ ‎[难点]中间有“0”或末尾有“0”的万以上数的读法。‎ ‎【教学过程】‎ 一、创境引新,促进迁移 课件出示“中国国家图书馆”的图片。‎ 教师:同学们,你知道这是哪儿吗?在哪个省市?谁知道中国国家图书馆面积,藏书量分别是多少?怎样才能了解到这些知识呢?‎ 如查阅资料、上网查找,这些方法都很好,有同学通过上网查到:中国国家图书馆面积约250000m,截至2008年底馆内藏书26970000册(件),珍藏甲骨35651片,是目前世界上收藏甲骨最多的单位。国家图书馆年均接待读者约4896000人次。‎ 教师:这些数可真大呀!该怎样读这些数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这些大数,学习怎样读多位数。‎ 二、合作交流,共同提高 提问:同学们是否还记得在二年级时,我们已认识了万以内的数?谁来说说10个一是多少?10个十是多少?10个一百是多少?10个一千是多少?如果一万一万地数,10个一万是多少?10个十万是多少?怎样数数?‎ 十万、二十万、三十万……10个一千万是多少呢?‎ 教师总结:像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这些都是计数单位。用数字表示数时,把计数单位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举例说明什么叫数位。‎ 三、小组交流,知识内化 观察数位顺序表(课件出示教材第2页的数位顺序表),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小组内讨论,最后全班交流结论:‎ ‎1.个位上的计数单位是一,计数单位百所占的位置是“百位”。‎ ‎2.从右起,数位顺序表里的数位是按从低位到高位的顺序排列的。‎ ‎3.从个位起,每4个数位分一级,已分出了个级、万级、亿级。‎ ‎4.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 81‎ 强调: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我们把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四、共同探究,稳步前进 课件出示“中国国家图书馆”主题图,教学例1。‎ 教师:刚才同学们看到了国家图书馆的建筑群非常宏大,现在我们来看看馆内的阅览室(出示教材第3页图)。截至2008年底,中国国家图书馆馆藏文献26970000册(件)。珍藏甲骨35651片……国家图书馆年均接待读者约4896000人次。‎ 想一想:这些数该怎么读?‎ 同桌互相交流,汇报:‎ ‎1.先读万级,再读个级。‎ ‎2.万级的数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并在后面读出“万”字。3.个级上全是0,这些0都不读。五、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课件出示教材第4页例2。‎ 自己先读一读,想一想:例2中的这些数的0哪些要读,哪些不读?‎ 最后全班交流,总结:‎ ‎1.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2.其他数位有1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1个零。‎ 思考:亿级和万级的数的读法与个级的数的读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相同点:亿级和万级的数先按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 不同点:读亿级数时要在后面加读一个亿字;读万级数时要在后面加读一个万字。‎ 六、迁移巩固,解决问题 ‎1.谁来说说含两级的数怎样读?请用刚才学的读数方法来读下面的数。‎ ‎60033 75684165 45200284065‎ ‎2.教材第5页“课堂活动”第1题。读卡片上的数,说说两个数的读法有什么不同。‎ ‎3.读出下列各数,然后分别在各数的末尾添上3个0,再读一读。‎ ‎70501 902326‎ 七、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八、作业设计 ‎1.课堂作业 ‎2.课后作业 ‎【教学后记】‎ 81‎ 第2课时 万以上数的写法及比较大小 ‎【教学内容】‎ 教材第5~6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掌握写数的基本写法,能正确地写出万以上的数。‎ ‎2.会比较万以上数的大小。‎ ‎3.培养学生迁移类推能力和数感。‎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万以上数的写法和大小的比较。‎ ‎[难点]写数时“0”的占位问题。‎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出示一组为雅安地震灾区捐款的课件。‎ 教师:同学们为了帮助地震灾区的人们重建家园,全国各地的人民群众纷纷伸出了援助之手,这是某县两个乡镇的人们捐款的情景。最后经统计小营乡捐了二百三十一万四千元,望树乡捐了三十四万二千一百元。这两个乡哪个乡镇的捐款多呢?‎ 指名发言。‎ ‎〖JP2〗教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万以上数的写法及比较大小的方法。(板书课题:万以上数的写法及比较大小)〖JP〗‎ 二、互动新授 ‎1.尝试写数。‎ ‎(1)教师出示教材第5页例3:请同学们观察前两个数是怎样写的?然后小组讨论一下它们的写法。‎ ‎①学生独立观察、思考。‎ ‎②小组交流。‎ ‎③指名汇报。‎ 教师小结:第一个数最高位是十万,就在十万位上写“4”,万位上写“3”来表示“四十三万”,再按照万以内数的写法,写出二千五百五十一。第二个数最高位是千万,就在千万位上写“2”,“9”在十万位上,就在十万位上写“9”,在“2”和“9”之间的数位上写“0”,再按照万以内数的写法写出三千。‎ ‎(2)提问:七亿这个数该怎么写呢?‎ ‎①同桌合作,探究写法。‎ ‎②集体汇报。‎ ‎(在亿位上写7,其余各数位上写0。)‎ ‎(3)教师小结:整亿的数,从亿级写起,先在亿级里按个级的写法去写,再在万级、个级添写8个0。‎ ‎2.自主写数。‎ ‎(1)学生独立完成“写一写”。‎ ‎(2)指名上前展示,并说一说写数的方法。‎ 81‎ 追问:五千万零四的中间该写几个0呢?‎ ‎(该写6个0,因为在写数时,千万位和个位上分别是5和4,百万位、十万位、万位、千位、百位和十位上都没有数,要用“0”占位。)‎ ‎3.议一议。‎ 问:怎样写万以上的数呢?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归纳出它的写法。‎ ‎(1)小组讨论。‎ ‎(2)集体汇报。‎ 学生1:写数从高位写起;‎ 学生2:先写亿级的数,再写万级的数,最后再写个级的数;‎ 学生3: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总结归纳:从高位写起,哪个数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4.比较大小。‎ ‎(1)观察数的特点。‎ 教师:(出示教材第6页例4)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组数,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①学生独立观察、思考。‎ ‎②指名汇报交流。‎ ‎(第一组是位数不同的两个数比较大小;第二组是位数相同的两个数比较大小。)‎ ‎(2)探究比较方法。‎ 教师:怎样比较出每组两个数的大小呢?‎ ‎①小组讨论。‎ ‎②集体汇报。‎ ‎(位数多的数就大,44554是5位数,366128是6位数,366128大,也就是44554<366128;16499和16504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下一位还相同,再比较下一位,依此类推……4比5小,所以16499小,也就是16499<16504。)‎ ‎(3)教师归纳总结。‎ 比较万以上数的大小的方法:两个数如果位数不相同,那么位数多的数就大;如果位数相同,我们就从最高位起开始比较,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下一位还相同,再比较下一位,以此类推……直至比较出结果。‎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6页“课堂活动”。‎ ‎(1)同桌互助,一个读一个写。‎ ‎(2)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3)教师点拨。‎ 强调:在写数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用“0”来占位。‎ ‎2.(多媒体课件出示)写出下面各数,并比较大小。‎ ‎(1)八百零四万零三十四和一百二十六万 ‎(2)七亿七千万零七百七十和八千九百万九千 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集体交流汇报。‎ 81‎ 强调: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时,先看位数,位数多的数大,只有在位数相同时,才从高位到低位进行比较。‎ 四、课堂小结 ‎1.教师:说一说,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1:我学会了写数的方法:运用数位顺序表,从高位写起,没有计数单位的数位上用“0”补齐。‎ 学生2:我学会了比较两个万以上数的大小:两个数如果位数不相同,那么位数多的数就大。‎ 学生3:如果位数相同,就从最高位起开始比较,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下一位还相同,再比较下一位,以此类推……直至比较出结果。‎ ‎2.教师:数字和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我们会经常用到今天所学的读数、写数的方法,大家一定要把它掌握牢固。‎ 五、作业设计 ‎1.课堂作业 ‎2.课后作业 ‎【教学后记】‎ 第3课时 用万或亿作单位表示数 ‎【教学内容】‎ 教材第9~10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掌握用“万”或“亿”作单位表示一个大数的方法,并会进行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的计算。‎ ‎2.让学生经历数据改写的活动,从而体会数据改写为我们带来的方便,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3.经历将一个大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的过程,归纳改写的方法。‎ ‎4.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获得爱国主义教育的情感体验。‎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用“万”或“亿”作单位表示数的方法,理解改写后的数据的意义。‎ ‎[难点]能进行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课件出示“中国地图”。‎ 81‎ 我国地域辽阔,陆地面积约9600000平方千米;我国人口众多,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总人口数已超过1300000000人。‎ 二、合作探究 课件显示刚提到的两个数据。‎ 教师:你们觉得这两个数有什么特点?这样写出的数很长,且0特别多,很容易写错。可用比较简便的方法表示吗?‎ 学生:9600000=960万1300000000=13亿 提问:2010年,我国肉类总产量达到79260000吨。这个数怎样写比较简便?‎ 学生回答:79260000=7926万。‎ 同桌或者小组讨论:等号右边的数与等号左边的数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相同:等号两边的数的大小完全相同。‎ 不同:等号右边的数去掉了万位后面的0,加了一个“万”字;等号左边的数没有去掉万位后面的0。‎ 思考:怎样用“万”或“亿”作单位表示数?用“万”或“亿”作单位表示数有什么好处?‎ 先小组讨论,再全班交流。‎ 汇报结论:‎ 用“万”或“亿”作单位表示整万、整亿的数,只需要去掉万位、亿位后面的“0”,并写上“万”或“亿”字。‎ 优点:用“万”或“亿”作单位表示数既简单又不易写错,使人一目了然。‎ 三、巩固练习 把下面的大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1.太阳中心的温度大约是15000000℃。‎ ‎15000000=万。‎ ‎2.人的脑细胞约有14000000000个,用“亿”作单位表示是多少个亿?你是怎样想的?‎ ‎3. 7500000000= 48900000= ‎ 学生先独立思考完成,再小组合作讨论,最后集体订正,教师巡视帮助个别有困难的学生。‎ 四、例题讲解 课件出示教材第10页例2。‎ 星光村卖稻谷260000千克,柑树村卖稻谷320000千克,两个村一共卖稻谷多少千克?‎ 生先尝试独立完成,再小组交流,小组代表汇报。‎ 可能出现下列情况:‎ 情况1:260000+320000=580000(千克)‎ 情况2:26000=26万320000=32万 ‎26万+32万=58万(千克)‎ 81‎ 问题:选用哪种方法计算合适?为什么?‎ 学生讨论得出:第2种方法好,计算简便,不易出错。‎ 五、巩固提高 ‎1.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用“万”或“亿”作单位表示数?‎ 如:我们学校盖教学楼花费了360万元。‎ ‎2.完成教材第12~13页练习二第1~3题。‎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七、作业设计 ‎1.课堂作业 ‎2.课后作业 ‎【教学后记】‎ 第4课时 求近似数 ‎【教学内容】‎ 教材第11~12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大数的近似数的方法,能正确进行近似数的计算。‎ ‎2.近似数是基于生产和生活中的需求产生的,从实际情境引入课题,让学生理解近似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 ‎3.经历探索求近似数的方法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四舍五入法。‎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魅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难点]正确进行近似数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这学期,我们班转来了几位新同学,为了增进大家的了解,谁愿意用具体的数据向他们介绍一下自己或者学校的情况?‎ 学生1:我今年11岁,身高大约150厘米。‎ 学生2:我的体重在40千克左右,我家有3口人,爸爸和妈妈每月的收入大约1万元。‎ 学生3:我们学校有学生653人。‎ 教师:在刚才介绍的这些数据中,哪些是准确数?哪些是近似数?‎ 学生抢答:11,3,653是准确数,150,40,1万是近似数。‎ 81‎ 教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时不需要也不可能得到准确数,这时就要用到近似数,比如:2008年新泰市总人口约500万人,中国内地总人口约13亿,这些数都是近似数。那么,怎样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呢?‎ 二、新课探究 ‎(一)师生探索四舍五入法 ‎1.课件出示教材第11页例3(1):534607。‎ 教师:这是一个准确数,如果改成一个近似数,大约等于多少?‎ 学生1:约等于五十三万四千六百。‎ 学生2:也可以约等于五十三万五千。‎ 学生3:还可以约等于五十三万、五十万。‎ 学生4:你们认为“五十三万”和“五十万”谁比较合适?五十四万怎么样?‎ 学生讨论,各抒己见。‎ 学生1:我认为五十万比较合适,因为这样的近似数比较简单。‎ 学生2:我不同意,我认为五十三万比较合适,因为五十万与准确数相比,比准确数少了三万多,相差太多,而五十三万与准确数很接近,只相差四千多。‎ 学生3:只要千位上的数小于5,就可以直接去掉万位后面的数,约等于五十三万。‎ 学生4:五十四万不合适,当千位上的数大于或等于5,就可以在万位上增加1,再把万位后面的尾数舍去,约等于五十四万。‎ ‎2.课件出示教材第11页例3(2):38290约等于多少万?‎ 学生讨论:千位上是8,大于5,所以万位上增加1,约等于4万。‎ ‎3.归纳方法。‎ 教师:我们怎样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呢?‎ 学生小组讨论,师生共同总结: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先看千位上的数,千位上的数小于5,就把万位后面的尾数直接舍去;千位上的数等于5或者大于5,就向万位进1,再把后面的尾数舍去。‎ 师补充:这种方法叫做“四舍五入法”。‎ ‎(二)探索近似数的计算 课件出示教材第11页例4。‎ 教师: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1:要求2011年退耕还林的面积比2010年大约多多少平方米,用减法计算。‎ 学生2:207980-140753,数太大了,不好计算啊!‎ 学生3:可以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把207980看作21万,140753看作14万,再进行计算。‎ ‎21万-14万=7万(m)‎ 教师:很好,要求大约多多少,是估计多多少,不需求出准确数,用近似数计算即可。可见会求近似数给我们带来了不少便利啊!‎ 三、巩固迁移,解决问题 81‎ ‎1.做教材第11页的“试一试”。‎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互动,全班订正。‎ ‎2.教材第12页的“课堂活动”第2题。‎ 教师出示卡片,学生说近似数;或者同桌互动,一人写数,一人说近似数。‎ ‎3.出示:456904852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它的近似数是多少?‎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答,再全班交流共同完成。‎ ‎4.完成练习二第5,6,9题。‎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五、作业设计 ‎1.课堂作业 ‎2.课后作业 ‎【教学后记】‎ 第5课时 数字编码 ‎【教学内容】‎ 教材第15~16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调查收集一些编码,设法了解编码的结构与含义。‎ ‎2.通过“数学编码”的实践活动,了解有关邮政编码等数学编码的知识,接触实际生活中更多数字编码的应用,初步掌握数字编码的方法,体会数学应用的广泛性,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3.感受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邮政编码,体会编码编排的特点,学会编码。‎ ‎[难点]科学合理地使用数学编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编码规律 由校运动会编码引入:‎ 教师:同学们,我们学校每年都要举行一次校运动会,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今年校运动会场上精彩的画面。(展示校运动会照片)‎ 教师:你们知道这位运动员参加哪个年级的比赛吗?‎ 学生:四年级的比赛。‎ 教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81‎ 学生:我从选手的号码中知道的。‎ 教师:从号码中,你还可以知道些什么?‎ 学生:我还知道他是哪个班级的。‎ 教师:这里还有一张运动员的照片,你从号码中能获得什么信息?(生答)‎ 教师:这些运动员的号码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或者说是按什么规律来编排的呢?可以先同桌相互交流一下想法。‎ 学生讨论 教师:从号码中我们看到年级用了几个数字表示 学生:年级用一个数字表示。‎ 教师:知道为什么吗?‎ 学生:小学只有六个年级,用一个数字就够了。‎ 教师:班级呢?‎ 学生:班级也用一个数字表示。‎ 教师:为什么?‎ 学生:我们学校一个年级最多六个班。‎ 教师:序号为什么要用两个数字表示?‎ 学生:因为每班都有四十多个人,用一个数字不够表示,所以要用两位数来表示。‎ 教师:同样的道理,如果每个年级超过十个班,那么班级就要用两个数字表示。‎ 教师:这些简单的数字按照不同要求、不同顺序编排起来,就能传递各式各样的信息,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数字编码》。(板书课题) ‎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出示教材第15页例1情境图。‎ 教师:(指着邮政编码)同学们,这6个小方框中的数字组成的是什么?谁知道它们所代表的意义?‎ 学生1:我知道这6个小方框中的数字组成的是邮政编码。‎ 学生2:我也知道是邮政编码,但不知道这些数字代表什么意义。‎ 教师:那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些邮政编码吧!(课件出示男孩和阿姨的对话)‎ 教师:看了两人的对话,你知道了什么?能和同学交流一下吗?‎ 教师:为什么寄邮件时要写收件人的邮政编码呢?请大家看教材第15页,找到答案一起齐读一边。(生读)‎ 教师:看来邮政编码非常重要,我们在写信时一定要正确地书写对方的邮政编码。‎ 教师:那我们学校所在地区的邮政编码是多少?‎ 抽生回答。‎ ‎2.教学例2:出示例2情境图。‎ 教师:我们每个在校学生都有一个学号,这里是某希望小学给每个学生编的学号,请你们认真阅读信息,从中你知道了什么?(课件出示教材第15页例2)‎ 学生:末尾用“1”表示男生,用“2‎ 81‎ ‎”表示女生。前面两个数字表示年份,第三、四位数字表示班级,倒数二、三位数字表示学号。‎ 教师:看来,你们已经根据图中提示找出学号编排的规律了,真是认真观察的学生。那你能按题中的编排方式编出最后一位男同学的学号吗?‎ 学生:1202451。‎ 教师:他编的学号对吗?(请一位同学进行点评)‎ 学生:对的,2012年入学的第2班的45号男生。‎ 教师:看来大家对数字编码有了一定了解,请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数字编码。(书中的条形码、银行卡号、食品条形码……)‎ 三、巩固练习 ‎1.课题活动:分组设计一个编学号的方案,给组内同学编学号。‎ ‎2.完成教材第16页练习三。‎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五、作业设计 ‎1.课堂作业 ‎2.课后作业 敬请选用《新领程》相关习题。‎ ‎【教学后记】‎ 第6课时 认识计算器 ‎【教学内容】‎ 教材第17~18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认识计算器,掌握计算器的操作程序,会用计算器输入数。‎ ‎2.体会“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转化思想。‎ ‎3.能借助计算探索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运算规律。‎ ‎4.端正学生对待计算器的态度,懂得合理地使用计算器。‎ ‎【重点难点】‎ 掌握用计算器计算的操作程序,了解输入与显示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取出电子计算器,让学生也拿出自己的计算器。‎ 教师:认识手里的东西吗?知道它有什么作用吗?‎ 学生:计算器,方便我们计算。‎ 教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计算器。‎ 81‎ 板书课题:认识计算器。‎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多种计算器 教师:在我们的生活中,计算器各式各样,我们一起来了解生活中常用的计算器。(课件出示多种常用的计算器,边展示边介绍)‎ ‎(二)认识计算器的功能 ‎1.让学生说一说他自己所掌握的使用计算器的方法。‎ 这时,学生可能会展示用计算器计算一些简单的加、减法的方法。教师应给学生提供较多时间,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技能、知识,从中也可以了解本班学生对计算器的认识程度,为教学进度提供帮助。‎ ‎2.认识一些功 能键。‎ ‎(1)由学生来说明。‎ 随着计算器的普及,大多数学生在教师讲解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前,已经懂得了一些操作计算器的方法,所以本活动可以先让一部分学生做小老师,来介绍计算器各功能键的作用,然后根据学生的介绍,教师做适当的补充。‎ ‎(2)集中介绍一些功能键的作用。‎ 电子计算器一般由电源及开关、显示屏、键盘和内部电路几部分构成。‎ ‎①开机键。‎ 按一下此键,接通计算器电源,打开计算器,还可以清屏。‎ ‎②关机键。‎ 按一下这个键,就切断电源。‎ ‎③四则运算键。‎ 只需介绍 键的使用方法。‎ ‎④数字键。‎ 数字键的使用。如按 ,显示屏就显示“12”。‎ ‎⑤清除数据键 。‎ 若按错数字或运算符号,就可按下此键。清除错误数据,再重新输入。‎ ‎⑥等号键。‎ 按下数字键及四则运算键后,按下此键,显示屏就显示出输入算式的计算结果。‎ 如果学生有兴趣,教师还可以借助不同的计算器,介绍一些其他的功能键。如:时间键、日期键、括号键、存储运算键等。‎ ‎(3)学习用计算器输入数据。‎ 请学生尝试独立输入数据:184560,3906728。‎ 教师展示输入数据18163,故意不小心输错数据,输成18153,问:老师不小心输错了数据,怎么办?‎ 学生讨论后回答:1.可以按清除数据键,然后重新输入;2.少输了10,可以再加上10。(只要学生回答得有理都给予肯定)‎ 三、课堂练习 81‎ ‎1.完成教材第18页“试一试”。‎ ‎2.完成教材第20页“课堂活动”第1题。‎ 四、课堂小结 教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都学会了什么?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请把你的学习所得在小组内交流。‎ 五、作业设计 ‎1.课堂作业 ‎2.课后作业 ‎【教学后记】‎ 第7课时 用计算器计算 ‎【教学内容】‎ 教材第18~20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会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四则运算及大数的计算。‎ ‎2.会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能用计算器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JP4〗在多位数加减法的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 ‎【重点难点】‎ ‎[重点]会正确使用计算器进行基础运算并能合理运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难点]借助计算探索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运算规律。‎ ‎【教学过程】‎ 一、新课探究 ‎(一)教学例2‎ ‎1.课件出示情境图,让学生找出图中的数学信息和要解决的数学问题。‎ 教师:图中妈妈问:买1台洗衣机和1台冰箱,一共要多少元?我们应该怎样列式解决?‎ 学生:把1台洗衣机的价和1台冰箱的价格加起来,列式为3670+2488。‎ 教师板书算式。‎ 教师:你打算怎样计算这道题?‎ 学生:用计算器计算。‎ 教师:请一位同学上台来展示用计算器怎样计算。(抽生演示)‎ 教师:刚才大家都看得非常仔细,现在请你们在自己的计算器上像刚才这位同学那样计算一次。(生操作)‎ 81‎ 教师:现在老师带着大家检查一遍。(教师演示)‎ ‎2.课堂巩固练习:教材第19页“算一算”(上)。‎ ‎(二)教学例3‎ 课件出示教材第19页例3情境图。‎ 教师:请观察例3,你能用刚才的计算方法独立完成吗?‎ 学生完成例3,教师巡视,针对个别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再次讲解。抽生回答。‎ 教师:谁来汇报你是怎么完成这道题的?‎ 学生:我从情境图中知道今年分为两个组收梨,一组收梨7930千克,二组收梨8785千克,去年两个组共收梨13600千克,要求这两个组今年比去年多收梨多少千克,需要先把今年两个组收的梨加起来,算出今年两个组一共收了多少千克梨,再和去年进行比较。‎ 教师:回答得真好!谁理解了这位同学的意思,能写出算式吗?‎ 学生板书:7930+8785-13600‎ 教师:请一位同学到讲台上演示怎样用计算器计算,其他同学边看小老师演示,边观察每一次输入的信息是否正确。‎ 学生:先输入7930,再输入+号,然后输入8785,再依次输入-号和13600,最后输入=号,计算器就算出得数3115了。‎ 教师:真是聪明又能干的小老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同桌讨论)‎ 教师:现在我们来思考两个问题:(1)什么情况下用计算器计算比较快捷呢?(2)用计算器计算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学生先讨论交流,再汇报:‎ ‎(1)对于计算量较大的算式用计算器计算比较快捷。‎ ‎(2)用计算器计算时要注意:①看清数据,准确输入;②输入时要养成良好习惯,尽可能地把一个简单的数或简单的算式作为一个整体输入,这样速度快,又不容易出错。‎ 二、小结 教师:今天你学会 了什么?你有什么学习收获想和其他同学分享吗?‎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19页“算一算”(下)。‎ ‎2.完成教材第19页“试一试”。请学生讲解计算过程。‎ ‎3.完成教材第20页“课堂活动”第2题和练习四相关练习题。‎ 四、作业设计 ‎1.课堂作业 ‎2.课后作业 ‎【教学后记】‎ 81‎ 第8课时 整理与复习 ‎【教学内容】‎ 教材第22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复习本单元所学知识,进一步拓展对数位的认识。掌握万以上数的读写、比较和在生活中的应用,会用计算器,认识数字编码。‎ ‎2.联系万以内数的旧知的学习经验,类比迁移进行万以上数的整理与复习,形成知识网络,增强学生的理解。‎ ‎3.经历整理与复习的过程,对知识进行分析、归纳、整理,使之系统化、条理化。‎ ‎4.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难点】‎ ‎1.中间和末尾有0的大数的读写。‎ ‎2.用“万”或“亿”作单位表示数。‎ ‎3.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引入 出示学生讨论图。‎ 教师:我们刚刚学完了第一单元,图上的小朋友准备和我们班上的同学进行比赛,看谁学得好,你们有信心超过他们吗?‎ 学生:有信心。‎ 教师:我们这单元都学了哪些知识?‎ 学生1:我们学习了万以上数的读写。‎ 学生2:我会分级读数。‎ 学生3:我会比较多位数的大小。‎ 学生4:我知道数字不但可以表示数量和顺序,还可以用来编码。‎ ‎……‎ 教师:同学们学到的知识真多,我们一起来整理一下这些知识。‎ 二、整理、复习 ‎1.说一说(请学生说出学过的数位顺序表,师板书)。‎ 教师:数位顺序表可以帮助我们总结、记忆。大家从数位顺序表上知道些什么?‎ 学生1:我知道数位从右往左是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 学生2:我知道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 学生3:我还知道数级的划分是从个位起,每4个数位分为一级。‎ ‎……‎ 教师:记住数位顺序,掌握“数级”的概念,对我们正确读数、写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读一读。‎ 81‎ 教师:刚才我们复习了数位顺序表,你们能把它的相关知识点运用到数的读写中吗?请同桌互相读教材第22页第2题中的数。‎ 抽生到讲台上读一读,并小结自己读数的方法。‎ 读数:先分级,注意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每级中间无论有几个0都只读1个零。‎ ‎3.写一写。‎ 教师:大家都会读多位数,并且有0的数的读法也掌握了,那么我们在写多位数时,又该注意些什么呢?‎ 学生1:写数和读数一样,都应从高位开始。‎ 学生2:要记住数位顺序表,它能帮助我们正确写数。‎ 学生3:把一个数写出来后,还要再读一读这个数,看看和题中的读法是不是一样。‎ 学生4:读数时,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但写数时要写出来;每级开头和中间不管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但写数时有时要写2个0或多个0。如二千三百五十四万六千,写作:23546000。因此,写数时还要认真、仔细对待0的问题。‎ ‎……‎ 教师:同学们说得很好,写数时的确应该注意大家总结出的各种问题。只要我们牢记数位顺序表,认真仔细地读写每个数,相信人人都能成功。‎ ‎4.用计算器计算。‎ 请学生先独立计算教材第22页第4题,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订正,可请一位学生展示计算过程。‎ ‎5.比较数的大小。‎ 以小组为单位,一人说出两个多位数,其他学生比较大小,并说出比较方法。‎ 三、小结 教师:通过今天的复习,大家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四、作业设计 ‎1.课堂作业 ‎2.课后作业 ‎【教学后记】‎ 第9课时 综合与实践 三峡工程中的大数 ‎【教学内容】‎ 教材第2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搜集资料,实际感受万以上的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81‎ ‎2.通过对三峡工程中的数据调查,体会大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发现数学问题。‎ ‎3.课前通过分组活动,调查感兴趣的内容并进行整理,课上汇报。‎ ‎4.感受大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重点难点】‎ 理解大数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表示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提问 教师:昨天老师让大家搜集有关三峡工程的信息,请以小组为单位汇报你们小组搜集到的信息。‎ 学生1:我们组调查的是三峡大坝和水库建造的资金投入。‎ 工程总投资为954.6亿元人民币,其中枢纽工程500.9亿元;130万移民的安置费530.04亿元;输变电工程322.74亿元。‎ 学生2:我们调查的是三峡大坝和水库的建筑面积。‎ 三峡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坝顶高程185米,最大坝高181米,坝顶最大宽度22.6米,坝底最大宽度126.73米,从右岸非溢流坝段起点至左岸非溢流坝段终点,大坝轴线全长2309米。‎ 学生3:我们调查的是三峡大坝的规模。‎ 三峡大坝主体工程的混凝土方量为2643万立方米,约为当前国内最大的葛洲坝工程的2.5倍,为当前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巴西伊泰普工程2倍。主体工程土石方开挖最高年强度为2251万立方米,约为国内已经达到的最高年强度的2.4倍(葛洲坝工程土石方开挖最高年强度为930万立方米);混凝土浇筑最高年强度为548万立方米,约为葛洲坝工程203万立方米的2.5倍、伊泰普工程304万立方米的1.8倍;金属结构安装最高年强度为4.6万吨,为葛洲坝工程2.3万吨的2倍。‎ ‎……‎ 教师:看来通过调查大家都知道三峡大坝是一项非常巨大的工程。‎ 教师介绍三峡大坝:‎ 三峡水电站,又称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工程、三峡大坝,是中国长江上游段建设的大型水利工程项目。分布在重庆市到湖北省宜昌市的长江干流上,大坝位于三峡西陵峡内的宜昌市夷陵区三斗坪,并和其下游不远的葛洲坝水电站形成梯级调度电站。它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有史以来建设的最大的水坝。三峡水电站1992年获得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建设,1994年12月14日正式动工兴建,2003年开始蓄水发电。‎ 二、议一议 教师:从这些数据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1:三峡大坝从正式动工兴建到全部完工,一共修建了多少年?‎ 学生2:三峡大坝主体工程的混凝土方量是葛洲坝工程的2.5倍,那葛洲坝工程的混凝土方量是多少?‎ ‎……‎ 81‎ 教师:哪些数可以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学生:工程总投资、枢纽工程、移民的安置费等都可以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 ‎……‎ 教师:比较各个项目资金投入数据的大小,哪个项目投入最多?哪个项目投入最少?‎ 学生:移民工程投入最多,输变电工程投入最少。‎ ‎……‎ 教师:你还发现了哪些与数学有关的信息?小组内交流讨论一下。‎ 学生小组内交流讨论。‎ 三、小结 教师:通过搜集信息,我们了解到三峡大坝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有史以来建设的最大的水坝。那你们有什么想法?先在小组内交流,一会儿请代表发言。‎ 学生1:我为我是中国人感到自豪。‎ 学生2:中国太厉害了,能修建出这么雄伟的建筑。‎ 学生3:我们以后要更加好好学习,可以修建出更大更雄伟的建筑。‎ 四、作业设计 ‎1.课堂作业 ‎2.课后作业 ‎【教学后记】‎ 第二单元 加减法的关系和加法运算律 第1课时 加减法的关系 ‎ ‎【教学内容】‎ 教材第28~29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加减法应用题及加法的算理分析,理解加减的意义,能口述意义。‎ ‎2.通过观察比较,知道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会填加、减法算式中的未知数。‎ ‎3.会把加法算式改写成减法算式,会把减法算式改写成两道加法和一道减法算式。‎ ‎4.在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思考,探索知识联系的态度,进一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81‎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加减法内部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难点]加减法之间的互逆运算。‎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教师:动物园里新运来一些熊猫,想去看看吗?(生:想)‎ ‎2.课件出示教材第28页例题情境图。‎ 教师:请大家认真观察,从图上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1:成年熊猫有17只。‎ 学生2:大熊猫宝宝有18只。‎ 学生3:一共有大熊猫35只。‎ 教师:从这些信息中,你能选择其中两条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吗?‎ 学生1:成年熊猫有17只,大熊猫宝宝有18只,成年熊猫和大熊猫宝宝一共有多少只?17+18=35(只)‎ 学生2:一共有大熊猫35只,成年熊猫有17只,大熊猫宝宝有多少只?35-17=18(只)‎ 学生3:一共有大熊猫35只,大熊猫宝宝有18只,成年熊猫有多少只?35-18=17(只)‎ 学生说出每个算式,教师板书。‎ 二、学习新知,理解关系 ‎1.理解每道题里各部分的名称。‎ 教师:真不错,利用前面已学过的加减法的知识自己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并能自己解决。‎ 教师:这些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叫什么,还记得吗?‎ 学生1:在加法算式中,17,18叫加数,35叫和。‎ 学生2:在减法算式中,35叫被减数,17在第一道算式里叫减数,在第二道算式里叫差;18在第一道算式里叫差,在第二道算式里叫减数。‎ 教师在生回答时板书各部分名称。‎ ‎2.找出上题已知条件和问题的联系。‎ 教师:从整体上看这3个算式,有关系吗?‎ 学生:有 教师:现在小组讨论,观察这3个算式有什么关系,你们能比较发现吗?‎ 讨论后抽生汇报。‎ 学生1:我们小组发现18在减法算式里是差或者减数,在加法算式里是加数。‎ 学生2:我们发现一个加数等于和-另一个加数。‎ 学生3: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 ‎……‎ 教师: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从不同的角度发现了这么多关系。‎ 教师:那从这些加法、减法算式中,你们认为加法与减法到底有怎样的关系呢?‎ 81‎ 学生1:加法和减法是相反的。‎ 学生2: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学生3:我们可以利用减法来验算加法是否算对了。‎ 教师: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加减法的关系。(板书课题)‎ 三、巩固训练,掌握关系 ‎1.基本训练。‎ 教材第28页“课堂活动”第1题。‎ 同桌两人一人说一道加法算式,另一人改写成两道减法算式。‎ ‎2.填未知数。‎ 教材第28页“课堂活动”第2题。‎ 学生填数并说说是怎样想的。‎ ‎3.完成教材第29页练习六第1~2题。‎ 四、反思回顾,形成学法 今天学习了什么?你是怎样学会的?‎ 五、作业设计 ‎1.课堂作业 ‎2.课后作业 ‎【教学后记】‎ 第2课时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教学内容】‎ 教材第30~32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懂得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2.探索并理解一个数加(或减)接近整百数的运算的灵活性。‎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概括的能力,加强自觉运用定律的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和掌握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并能应用它们进行简便计算。‎ ‎[难点]懂得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多媒体课件出示教材例1情境图。‎ 81‎ 教师:森林王国举行智力大比拼,小松鼠参加了“开心口算”。裁判长大象刚刚公布完比赛试题,小松鼠就跳着举起手,大声说:“我算好了!”参赛队员小狗疑惑不解地问:“小松鼠,你怎么算得这么快呢?”同学们,你们知道小松鼠算得快的原因吗?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一定能找到答案。(板书课题:加法运算律)‎ 二、互动新授 ‎1.自主探究,促进迁移。‎ ‎(1)算一算。‎ ‎①让学生独立算出例1中算式的结果。‎ ‎②指名汇报。(教师操作课件在算式后面呈现结果)‎ ‎(2)议一议。‎ 问:仔细观察这些算式,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①独立观察。‎ ‎②集体汇报、交流。‎ 学生1:同一行的两个算式的和相等。‎ 学生2:这两个加法算式加数一样,只是加数的位置不一样。‎ 学生3:我发现在这些加法算式中,把加数的位置交换了,但是和不变。‎ ‎……‎ 追问:谁能够用一句话把同学们的这些发现概括一下呢?‎ ‎(任意两个加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教师说明:同学们,刚才我们发现的这个规律叫做加法交换律。其实聪明的小松鼠就是掌握了这一规律,才算得这么快。‎ ‎(3)探究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 教师:如果我们用a和b分别代表两个加数,加法交换律可以怎样表示?‎ ‎①学生独立思考,把表示方法写在答题纸上。教师巡视,对于有困难的学生适时点拨。‎ ‎②指名上前展示,并说说理由。‎ ‎(a+b=b+a。因为a和b分别代表两个加数,这两个数相加,加数的位置交换,但它们的和不变,因此这样表示。)‎ 教师小结: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个规律叫做加法交换律。用字母表示为:a+b=b+a。(教师板书:a+b=b+a)‎ ‎(4)试一试。‎ ‎①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31页“课堂活动”第1题。‎ ‎②集体交流、订正,并说说自己的想法。(根据加法交换律:a+b=b+a。) ‎2.小组合作,获取新知。‎ ‎(1)出示教材例2的课件,师:仔细观察情境图,说一说从中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指名回答。(已知:一年级有114人,二年级有86人,三年级有89人。问题:3个年级共有学生多少人?)‎ ‎(2)探究解题方法。‎ 81‎ 问:要求3个年级共有学生多少人?可以先求什么?‎ ‎①小组讨论,并列出算式。‎ ‎②小组代表展示小组讨论结果,说说解题思路。‎ 学生1:先求二年级和三年级一共有多少人,然后再求3个年级一共有多少人。列式为:(89+86)+114=175+114=289(人)。‎ 学生2:先求一年级和二年级一共有多少人,再求3个年级一共有多少人。列式为:89+(86+114)=89+200=289(人)。‎ 学生3:依次把3个年级的人数加起来,然后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得出3个年级一共有多少人。列式为:114+86+89=200+89=289(人)。‎ 小结: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可以多方位思考,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3)算一算。‎ 教师:下面请大家再来计算这样几个式子:(153+315)+85,153+(315+85)。(课件出示题目)‎ 学生计算,集体订正。‎ 教师板书:‎ ‎ (153+315)+85‎ ‎=468+85‎ ‎=553‎ ‎ 153+(315+85)‎ ‎=153+400‎ ‎=553‎ ‎(4)引导归纳。‎ 教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两组算式,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①学生观察、思考。‎ ‎②集体汇报。‎ ‎(发现:这两组算式中的加数相同,在计算的时候我们可以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三个数,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一个数,和是相等的。)‎ 教师小结:3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第3个数;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第1个数,和不变。这就是加法结合律。如果用字母a,b,c表示三个加数,谁能用字母来表示一下加法结合律呢?‎ 先让学生独立在答题纸上用字母来表示加法结合律,然后展示交流。‎ 教师板书:(a+b)+c=a+(b+c) ‎3.合作交流,共同提高。‎ ‎(1)多媒体课件出示教材第31页例3。(小学生为残疾儿童捐款的情境图)‎ 教师:请大家认真读题,说一说从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已知的条件:1班捐款113元,2班捐款96元,3班捐款87元。要求的问题:3个班共为残疾儿童捐款多少元?)‎ 81‎ ‎(2)解决问题。‎ ‎①学生独立列出算式,并进行解答。教师巡视,留意学生不同的计算方法。‎ ‎②集体汇报。‎ 算法1:‎ ‎ 113+96+87‎ ‎=209+87‎ ‎=296(元)算式2: 113+96+87‎ ‎=113+87+96‎ ‎=200+96‎ ‎=296(元)‎ ‎(3)讨论:上面两种计算方法,你觉得哪一种比较简便,并说明理由。‎ ‎①小组进行交流、讨论。‎ ‎②集体汇报。‎ ‎[第二种计算方法比较简便。运用了加法结合律先把第1个和第3个加数相加,然后再和第2个加数相加,这样在计算的过程中(113+87=200)凑成了整百数使得计算比第一种算法简便了。]‎ 说明:在第二种计算过程中我们用到了加法结合律的同时也用到了加法交换律,即先交换第2和第3个加数的位置,然后再让第1和第3个加数结合。‎ 教师小结:通过刚才大家的观察比较,我们发现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能使计算简便。我们在进行加法计算的过程中要学会运用加法的运算定律进行计算使计算简便。在运用的过程中还要注意的是,如果能够像这道题一样,其中的两个加数相结合能够凑成整百数或者是接近整百数,我们才使用加法的运算定律。‎ ‎(4)运用定律,简便计算。‎ ‎①小组合作完成教材第32页“课堂活动”第2题。‎ ‎②集体交流,并说明理由。‎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32页“练习七”第1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交流,订正。‎ 教师强调: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2.完成教材第32~33页“练习七”第2、5题。‎ ‎(1)第2题小组分工合作完成,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2)第5题学生独立计算并填写。‎ ‎(3)集体汇报交流。‎ 说明:正确运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3.完成教材第32~33页“练习七”第3、4、6题。‎ 81‎ ‎(1)学生独立在答题纸上进行解答。‎ ‎(2)小组内交流、订正。‎ 四、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并能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还学会了在计算的时候能凑成整百的数要先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凑成整百的数再进行计算,这样做能使计算简便。‎ ‎【教学后记】‎ 第3课时 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教材第33~34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理解减法的运算性质和一个数加(减)接近整百数的运算的灵活性。‎ ‎2.正确运用减法的性质和数的凑整(拆分)进行简便计算。‎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一个数加上或减去接近整十、整百数的简便计算方法。‎ ‎[难点]数的拆分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出示多媒体课件(一个售货员阿姨求助图)。‎ 教师:“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帮助别人是一种快乐。今天,一家服装商店的售货员阿姨向我们发出了请求帮助的信号,让我们一起来帮助售货员阿姨解决问题。(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二、互动新授 ‎1.探索减法性质。‎ 多媒体课件出示教材例4情境图。‎ ‎(1)说说从图中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已知:这个月一共进了250套服装。第1周卖了58套,第2周卖了42套。要求问题:还剩多少套服装?)‎ ‎(2)解决问题。‎ ‎①学生独立思考,把解答过程写在答题纸上。‎ ‎②小组交流。‎ ‎③集体汇报,并说说解题思路。‎ 学生1:250-58-42‎ ‎=192-42‎ ‎=150(套)我是这样想的:用一共进的套数-第1周卖掉的套数=卖了1周后剩下的套数,再用剩下的套数-第2周卖掉的套数=还剩的套数。‎ 学生2:250-(58+42)‎ ‎=250-100‎ 81‎ ‎=150(套)‎ 我是这样想的:先求出第1周和第2周一共卖了多少套,然后用一共进的套数-一共卖掉的套数=还剩的套数。‎ ‎(3)议一议。‎ 教师:请大家观察、比较这两个算式的计算过程,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哪种计算简便?‎ ‎①学生观察、思考,小组讨论。‎ ‎②集体汇报。‎ 学生1:从式子看,第一个式子是连续减去两个数,第二个式子是减去两个数的和。‎ 学生2:从计算过程看,第二个式子的两个数的和正好是一个整百数,它比第一个式子计算简便。‎ 学生3:从计算结果看,这两个式子的计算结果相等。‎ 追问:怎样把你们的发现用一句话表达出来呢?‎ 指名尝试概括。‎ ‎(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教师小结:减法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我们在计算的时候可以运用这个性质使计算简便。‎ ‎(4)算一算。‎ 课件出示教材第33页“算一算”题目。‎ ‎①学生独立完成。‎ ‎②抽两个学生板演。‎ ‎③集体讨论算法,并说明理由。‎ ‎2.探究数的凑整(拆分)方法。‎ ‎(1)多媒体课件出示教材第34页例5情境图。‎ 问:哪位同学能列出算式?‎ ‎(列出算式并板书:867+98)‎ ‎(2)算法探究。‎ 教师:请大家认真观察这个算式,第2个加数有什么特点?(它接近100)‎ 追问:这道题怎样计算较简便呢?‎ ‎①学生思考,小组讨论,把计算方法写在答题纸上。‎ ‎②集体汇报。‎ ‎(把98看成100,但是98比100少2,所以867+98=867+100-2=965。)‎ 教师小结:当加数接近整百并且小于整百数的时候,先加上整百的数,再减去多加的数会使计算简便。‎ ‎(3)想一想。‎ 教师:699+58,475-97应该怎样算才简便呢?‎ ‎①学生观察并在答题纸上尝试计算,教师巡视。‎ ‎②展示计算过程。‎ 81‎ 学生1:把699看成700,因为多加了1,所以要减去1,计算过程:699+58=700+58-1=757。‎ 学生2:把97看成100,因为多减去了3,所以要加上3,计算过程:475-97=475-100+3=375+3=378。‎ 教师小结:当减数接近整百并且小于(或大于)整百数的时候,先减去整百的数,再加上(或减去)多减(或少减)的数会使计算简便。‎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34页“课堂活动”第1题。‎ ‎(1)让学生独立完成。‎ ‎(2)展示交流简算计算的过程,并说说想法。‎ ‎2.完成教材第34页“课堂活动”第2题。‎ ‎(1)学生独立填写运算符号。‎ ‎(2)汇报交流,并说说填写理由。‎ 强调:当减数接近整百并且小于(或大于)整百数的时候,先减去整百的数,再加上(或减去)多减(或少减)的数。‎ ‎3.完成教材第34页“课堂活动”第3题。‎ ‎(1)抽两名学生上前板演。‎ ‎(2)集体讨论算法,并说明理由。‎ 四、课堂小结 教师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减法的性质;学会了怎样计算含有接近整百数的加减法才能使计算简便的方法;还学会了用减法的性质使计算简便的方法……‎ 五、作业设计 ‎1.课堂作业 ‎2.课后作业 ‎【教学后记】‎ 第4课时 整理与复习 ‎【教学内容】‎ 教材第37~38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理解加减法之间的关系,掌握加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的方法。‎ ‎2.通过整理与复习,体会加与减的互逆关系,认识加法运算律的应用价值。‎ ‎3.经历探索加减法关系和运算的过程,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 81‎ ‎4.感悟数学的规律性,提升观察、抽象、总结的能力,增强合作意识。‎ ‎【重点难点】‎ 对加法运算律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过程】‎ 一、回顾整理 ‎1.出示教材第37页主题图。‎ 教师:学了这一单元,你们有哪些收获?‎ ‎2.直接揭示课题。(板书课题:整理与复习)‎ 学生1:加减法的关系。‎ 学生2:加法结合律、加法交换律。‎ 学生3:减法的性质。‎ 学生4:我会用加法结合律、加法交换律、减法的性质进行简便计算。‎ 教师:能分别用字母表示吗?‎ 学生1:a+b=b+a 学生2:(a+b)+c=a+(b+c)‎ 学生3:a-b-c=a-(b+c) 教师:那能不能把本单元所学的内容整理一下,让大家更加清晰、明了?‎ 教师:请以小组为单位,用你喜欢的方法把知识整理出来。‎ 学生小组合作完成。抽生代表小组讲解自己小组整理的结果。‎ 二、巩固练习 ‎1.教材第37页第1题。填一填,再说一说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 生独立完成并请生说出思考过程。‎ 学生1:第一个式子中括号里是一个加数,根据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所以用100-96=4,括号里面填4。‎ 学生2:第二个式子中括号里是减数,根据减数=被减数-差,所以用890-780=110,所以括号里面填110。‎ ‎2.教材第37页第2题。用简便方法计算,并说一说计算的过程。‎ 学生独立完成,并抽生展示计算结果,讲解计算过程。‎ 学生1:第一题,267+109+33,先观察因为267+33能凑整,所以可以运用加法交换律,先加267+33再加109。‎ 学生2:第二题,287-68-32,因为287连续减去68、32,而68和32合起来是100,所以可以运用减法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287-(68+32),这样计算简便。‎ 学生3:第三题,395+99,因为99接近100,可以先加100,因为多加1就减1,即395+100-1。‎ ‎3.教材第37页练习九1~3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抽生评讲。‎ 81‎ 三、作业设计 ‎1.课堂作业 ‎2.课后作业 ‎【教学后记】‎ 第三单元 角 第1课时 线段、直线和射线 ‎ ‎【教学内容】‎ 教材第41~42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理解线段、直线和射线的概念、特点及表示方法,会画线段、射线、直线,知道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2.先观察线段的特征,再由想象与操作相结合,认识直线、射线的特征。‎ ‎3.通过认知操作,发现线段、直线和射线的区别与联系,发展空间观念。‎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提高对几何图形的兴趣。‎ ‎【重点难点】‎ 认识线段、直线和射线,会画线段、直线和射线。‎ ‎【教学过程】‎ 一、拓通准备 教师多媒体出示单元主题图。‎ 教师:你从图中发现了哪些数学现象?‎ ‎(学生观察后抢答)‎ 学生1:图中有很多线,如电线、钓鱼线。‎ 学生2:还有很多角,如晾衣架上的角、房屋顶上的角。‎ 学生3:大雁排成的队形和小山的形状都是角。‎ ‎……‎ 教师:是的,这幅图中有很多线和角,说明生活中有很多线和角。这节课我们就先来研究有关线的问题。‎ 二、集体探究 教师把多媒体课件中的单元主题图其他情境隐去,只剩下电线杆和电线。‎ 教师:同学们看一看两根电线杆之间的一段电线,你们有什么发现?‎ 学生观察后教师引导回答。‎ 学生1:两根电线杆之间的这段电线很直。‎ 学生2:这段直电线的两端各有一个黑色的点。‎ 81‎ 学生3:我们可以测量它们之间的距离。‎ ‎……‎ 教师:这些发现都非常重要。我们发现电线直直的,两端还各有一个点。‎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把电线杆图中的电线进一步直观地抽象为线段。‎ 教师:把两根电线杆之间的这段电线画出来就是一条线段。正像同学们发现的那样,线段是直的,并且有两个端点。‎ 教师示范画线段。然后指导学生在练习本上画线段,让学生明白画线段的顺序是先确定两点,再用直尺在两点间画一条直线。画完后抽一个学生画的线段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并且让学生说一说画线段的方法。‎ 教师:能量出你画的线段有多长吗?‎ 学生1:能,我的长是5厘米。‎ 学生2:我画的长3厘米。‎ 学生3:我画的长6厘米多一点。‎ 教师:请大家测量下面①②③号线的长度,哪条线最短?‎ 教师提示(借助细线测量,学生测量。)‎ 学生:①号线最短。‎ 教师:这些线中,几号线是线段?‎ 学生:①号。‎ 教师:从中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教师:谁能说一说生活中看到过哪些线段?‎ 学生:……‎ 三、合作交流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线段的两端无限延长的过程。‎ 让学生注意观察。‎ 教师:现在的线段有什么变化?‎ 学生:我发现线段向两端延长。‎ 教师:这样的延长是无限的,想象一下这条线是怎样的一条线?‎ 学生:我想这条线很直,并且很长。‎ 教师:有多长呢?这样的线有端点吗?能量出它的长度吗?‎ 学生:无限延长的线,没有端点,不能量出它的长度。‎ 教师:这样的线我们把它叫做直线。能说一说直线与线段有哪些不同吗?‎ 引导学生进行比较。‎ 学生1:线段有两个端点、可以度量。‎ 学生2:直线没有端点、不可以度量。‎ 教师:自己确定一个点,过这个点可以画多少条直线?再确定两个点,过这两个点又可以画多少条直线?动手画一画。‎ ‎(学生作图)‎ 结论:过一个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过两个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81‎ 四、一试身手 学生完成教材的第42页“课堂活动”第1题,小组之间相互讨论,最后集体纠正。‎ 五、共同探究 多媒体演示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的情境。‎ 教师:如果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可以得到一条什么样的线?‎ 学生:向一个方向无限延伸的线。‎ 教师:思考这样几个问题:(1)这条线有端点吗?(2)这条线能画完吗?(3)这条线可以度量吗?‎ 学生讨论后口述自己的结论。‎ 结论:这条线有一个端点,不能画完,不可以度量。‎ 教师点拨:这样的线叫射线。比如手电筒和探照灯射出的光线,都可以看成是射线。‎ 多媒体课件配合演示手电筒和轮船上的探照灯光线。‎ 六、鉴别真伪 师生共同区分线段、线段和直线。‎ 学生把下表填写完整。‎ ‎ ‎ 学生填完后,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学生填写的表格,并要求学生对着表格说一说线段、直线和射线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七、再试身手 ‎1.画一条长6cm的线段,并要求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画的。‎ ‎2.引导学生完成教材第42页思考题。‎ ‎3.完成教材第42页练习十第1~3题。‎ 八、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 九、作业设计 ‎1.课堂作业 ‎2.课后作业 ‎【教学后记】‎ 第2课时 角的意义和度量 ‎【教学内容】‎ 教材第43~44页的内容。‎ 81‎ ‎【教学目标】‎ ‎1.理解角的意义,指导角的组成、读法和表示方法。‎ ‎2.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量角。‎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理解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角的意义。‎ ‎[难点]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教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位老朋友(多媒体课件出示各种角),还记得它们吗?(角)。在二年级的时候,我们对它有了初步的认识,今天我们要深入地了解这位老朋友。(板书课题:角的意义和度量)‎ 二、互动新授 ‎1.角的意义及组成。‎ ‎(1)教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些角,它们是怎样形成的?‎ ‎①学生观察、思考。‎ ‎②集体汇报。‎ 学生1:它们都是由两条射线组成的;‎ 学生2:它们都是从一个点出发的。‎ 教师小结:角是由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 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是角,这个点是角的顶点,两条射线是角的边。‎ ‎(2)教师(多媒体课件出示教材第40页主题图):请同学们从这里面找一找角,并且告诉大家它的顶点在哪?它的两条边在哪?‎ ‎①学生观察、思考,小组讨论。‎ ‎②集体汇报,上前在图上指出,并说明角的顶点和边。‎ 学生1:屋顶是角,顶点是屋脊,屋顶的前后坡是边。‎ 学生2:晾衣服的架子,两根竹竿固定的位置是顶点,两根竹竿是两条边。‎ 学生3:排成人字的大雁类似角,“人”字撇和捺的交点是顶点,撇和捺是两条边。‎ ‎……‎ ‎(3)角的表示方式和读法。‎ 教师讲解:同学们,我们通常用符号“∠”来表示角,它读作“角”。请大家注意它的写法和我们学过的“>”“<”号的区别。‎ 如图:记作“∠1”;读作“角1”。‎ ‎ ‎ ‎2.认识量角器。‎ 81‎ 教师:我们认识了角,知道了角的组成及意义。怎样测量角的大小呢?现在我们就来认识量角的大小的专用工具——量角器。(出示量角器)说说你从量角器上看到了什么?‎ ‎(1)学生认真观察,并做好记录。‎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 ‎(3)集体汇报。‎ 学生1:量角器是一个半圆形。‎ 学生2:它上面有许多刻度。‎ 学生3:它有内外两个半圆,上面都有刻度。‎ 学生4:每个半圆上的刻度最大都是180°。‎ ‎……‎ 教师讲解:把量角器上的半圆平均分成180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就是1度,记作“1°”。这条标有0°刻度线,是很重要的一条线。我们在量角的时候要将这条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并且让量角器的中心点和角的顶点重合。‎ ‎3.角的度量。‎ ‎(1)教师示范度量角的大小。‎ 教师:怎样用量角器来度量一个角呢?请大家看老师是怎么做的。(边说边演示)‎ ‎(2)学生动手操作,练习量角。(量出教材第44页例1中角的大小)‎ ‎①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②指名到讲台上演示,集体订正。‎ ‎(3)议一议。‎ 问:怎样用量角器量角的大小?‎ ‎①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②集体汇报。‎ ‎(量角器的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0°刻度线和角的一边重合,角的另一边在量角器上所对应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教师小结: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度数时,要做到“两重合,一对照”:(1)量角器的中心点必须与角的顶点重合;(2)0°刻度线必须与角的一条边重合;(3)当对应的0°刻度线在外圈时,就对照外圈的刻度找另一条边对应的刻度,读出角的度数;当对应的0°刻度线在内圈时,就对照内圈的刻度找另一条边对应的刻度,读出角的度数。‎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44页“课堂活动”第1题。‎ ‎(1)小组合作,动手做角。‎ ‎(2)讨论: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3)展示作品,并进行汇报交流。‎ 教师强调:角的大小与两边的张开程度有关系。‎ ‎2.完成教材第44页“课堂活动”第2题。‎ ‎(1)学生独立量出角的大小。‎ ‎(2)指名上前边演示,边说明测量方法。‎ 教师强调: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度数时,要做到“两重合,一对照”。‎ 81‎ 四、课堂小结 ‎1.教师:说一说,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1:我知道了角是由一个顶点,两条边组成的。‎ 学生2:角的两条边展开的角度就是角的度数。‎ 学生3:我学会了用量角器量角,知道了量角器上的0°刻度线的重要性。‎ ‎……‎ ‎2.教师总结:(多媒体课件出示)角的度量并不难,度量方法要记全。点点重合是关键,边线重合记心间。内圈外圈不能混,找准刻度才算完。‎ ‎【教学后记】‎ 第3课时 角的分类及画法 ‎【教学内容】‎ 教材第45~46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认识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知道它们之间的的关系。‎ ‎2.会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 ‎3.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在操作过程中感受成功的快乐。‎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角的画法。‎ ‎[难点]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出示一副三角板,让学生指出这副三角板中的直角。‎ ‎2.设置悬念:如果我们把两个直角拼在一起会变成一个什么角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一问题。(板书课题:角的分类及画法)‎ 二、互动新授 ‎1.认识平角。‎ ‎(1)出示两个三角板的直角拼成的图形。‎ 教师:观察这个图形有什么特点?它的度数应该是多少?‎ ‎①学生观察思考。‎ ‎②集体汇报。‎ 学生1:角的两条边刚好在一条直线上。‎ 学生2:它的度数是180°。‎ ‎(2)讲解:这样的角是平角。因为它由两个直角组成,一个直角是90°,所以它的度数是180°。也就是:1平角=2直角=180°。‎ ‎2.认识锐角和钝角。‎ ‎(1)让学生打开教材第45页,用量角器量出例2中各个角的度数,并比较一下左右两个角和中间的直角有什么不同?‎ ‎①学生动手量出角的度数。‎ ‎②小组交流、讨论“有什么不同?”。‎ 81‎ ‎③集体汇报。‎ ‎(左边的角比90°小,右边的角比90°大。)‎ 教师小结:小于90°的角是锐角,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是钝角。即:锐角<直角 直角<钝角<平角 ‎3.认识周角。‎ 提出问题: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1周所围成的角叫什么名字?它有什么特点?(多媒体课件演示周角的形成轨迹)‎ ‎(1)学生观察、思考。‎ ‎(2)集体汇报。‎ ‎(旋转的时候这条射线画了一个圆,并且终点和起点完全重合了。)‎ 小结: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1周所成的角是周角。周角的两条边完全重合在一起,且1周角=360°。‎ ‎4.探究直角、平角、周角之间的关系。‎ 问:请同学们看一看这三种角的度数,你们发现了什么呢?‎ ‎(1)小组内讨论后完成教材第45页例2下面的“填一填”。‎ ‎(2)展示交流讨论结果。‎ ‎(从它们的度数上看,这三种角存在着这样的关系:1周角=2平角=4直角。)‎ ‎5.动手操作。‎ ‎(1)拼角、量角。同桌合作完成教材第45~46页“课堂活动”第1、2题。‎ ‎(2)制作活动角。小组合作完成教材第46页“课堂活动”第3题。‎ ‎6.画指定度数的角。‎ 教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学习了角的分类和它们之间的关系。那么怎样来画角呢?下面我们来学习用量角器画角。请大家仔细观看这段动画,想想用量角器是怎么画角的?(动画演示)‎ ‎(1)学生观看动画,思考提出的问题。‎ ‎(2)集体汇报。‎ ‎(先把量角器的中心点与确定的点重合,再把量角器的0°刻度线与已经画好的一条边重合;然后在量角器上找自己需要的度数做一个记号;最后连接确定的点与做好的记号画一条射线。)‎ ‎(3)教师在黑板上再次演示用量角器画角的过程。‎ ‎(4)让学生画一个75°角。‎ ‎①学生独立完成。‎ ‎②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③教师总结归纳画指定度数的角的方法:先画一条射线,然后让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重合,0°刻度线和射线重合;接着按照所画的角的度数,在量角器相应刻度线处画一个点;最后以射线的端点为端点,过刚才画的点,再画一条射线,即是所要画的角。‎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46页“课堂活动”第1题。‎ 81‎ ‎(1)学生独立完成。‎ ‎(2)指名板演,并说明拼角的方法。‎ 强调:画完角要标好角的符号及度数。‎ ‎2.完成教材第47页“课堂活动”第2题。‎ 指名让学生上前在钉子板上围出不同的图形。‎ ‎3.完成教材第47页“课堂活动”第3题。‎ ‎ 小组合作完成后,集体交流。‎ 四、课堂小结 ‎1.教师:说一说,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认识了平角、周角。‎ 学生2:我知道了什么样的角是锐角、什么样的角是钝角。‎ 学生3:我知道了直角、平角、周角之间的关系。‎ 学生4:我学会了用量角器画一个指定度数的角。‎ ‎……‎ ‎2.教师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角的分类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1平角=2平角=4直角;还学会了用量角器画一个指定度数的角的方法。‎ 五、作业设计 ‎1.课堂作业 ‎2.课后作业 ‎【教学后记】‎ 第四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第1课时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与估算 ‎ ‎【教学内容】‎ 教材第51~52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掌握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2.使学生在思考、交流和总结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在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教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3.让学生在已有的口算乘法的基础上,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建构,掌握整数乘法的口算与估算方法,促进学生对口算与估算方法的理解。‎ 81‎ ‎4.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活动中,进一步体验数学学习的探索性,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知识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迁移学习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学习,理解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与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 ‎[难点]掌握估算方法,特别是如何把两个因数看成最接近它们的整百数、整十数。‎ ‎【教学过程】‎ 一、创境引新,促进迁移 教师:同学们,秋天到了,果园里瓜果遍地,景色真美!下面让我们走进丰收的果园,去欣赏秋天的美景!‎ ‎(课件逐一播放主题图中的图片)‎ 教师:从这些图中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回答:(1)有30行苹果树,每行400棵,果园一共有多少棵苹果树?(2)有桃树647棵,平均每棵收桃48kg,一共可收桃多少千克?(3)收了231吨脐橙,每吨大约要32个筐装,一共要多少个筐?(4)有500棵梨树,平均每棵收梨25kg,一共可收梨多少千克?‎ 教师:要解决这些问题,你会列式吗?‎ ‎(学生口答)‎ 教师:生活中很多问题都要用到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来解决,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与估算。‎ 二、合作探究,获取新知 ‎1.教学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 ‎(1)教学例1(课件出示例1放大图)。‎ 教师:下面让我们走进例1,看一看刚才同学们提到的第一个问题:有30行苹果树,每行400棵,果园一共有多少棵苹果树? 为什么列式为400×30?‎ 学生:因为有30个400棵。‎ 教师:能口算出这道题的答案吗?‎ 学生讨论,引导学生说出多种想法。‎ 学生1:因为400×3得12个百,就是1200,400×30的得数是400×3的10倍,所以是12000。‎ 学生2:4×3=12,然后再在12后面添3个0,就是12000。‎ 小结:同学们的想法都不错,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乘完后看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多少个0,就在得数的末尾添加几个0。‎ ‎(2)课堂活动,及时巩固。‎ 请学生完成教材第51页的口算,答案填在书上,之后抽学生说一说口算过程,集体订正答案。然后教师与学生或者学生与学生之间按课堂活动中的第2题对口令。‎ ‎2.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1)教学例2。‎ 81‎ 教师:请大家讨论一下,你准备如何对198×91进行估算?‎ 学生讨论,教师作必要的指导,然后抽学生问答准备怎样估算。‎ 学生1:可以把198看作200,91看作90来估算。‎ 学生2:也可以把198看作200,91看作100来估算。‎ 教师:这种估算方法和前面学习的估算方法有相同的地方吗?‎ 引导学生说出这些估算都是把非整十、整百数看作接近这个数的整十、整百数来算。‎ 教师:同学们估算出这些桃大约能卖多少元了吗?‎ 学生1:第一种198×91≈18000(元)‎ 学生2:第二种198×91≈20000(元)。‎ 教师板书学生的方法,引导学生说出写结果时要用“≈”,表示这是一个近似值。‎ 教师: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来估算,在这些估算方法中,你更喜欢哪种估算方法呢?为什么?‎ 小组交流,展开讨论,反馈交流情况。‎ 学生1:我喜欢第一种估算方法,因为把198看作200,91看作90,200×90等于18000,计算很方便。‎ 学生2:第二种方法是把两个数都看大了一点点,一定会比准确值大,虽然与准确值还是比较接近,但计算不够简便,所以我还是喜欢第一种估算方法。‎ ‎(2)教学“议一议”。‎ 教师:下面我们再来探讨一个问题,每箱能卖多少元是单价,有多少箱是数量,一共能卖多少元是总价。从而得出数量关系:‎ 单价×数量=总价。‎ 教师:我们在进行估算时,可以灵活地选择估算方法。但在具体实践生活中,要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进行估算。‎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 四、课堂作业 ‎1. 20个18是多少?‎ ‎2. 50乘300得多少?‎ ‎3.判断:297×42=300×40=12000‎ 五、作业设计 ‎1.课堂作业 ‎2.课后作业 ‎【教学后记】‎ 81‎ 第2课时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教学内容】‎ 教材第52~54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能正确计算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 ‎3.经历探究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难点]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多媒体课件出示:24×12310×10‎ ‎113×3 120×5 105×2‎ ‎1.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订正,并指名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引题:这节课我们就用这些知识来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板书课题: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二、互动新授 ‎1.三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 ‎(1)读题,理解题意。‎ 出示教材第52页例3,认真读一读,说说你从题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已知条件:王叔叔从家到果园上班每分行223米,12分到达。要求问题:王叔叔家距果园多少米?)‎ ‎(2)指名列出算式。(223×12=)‎ ‎(3)小组合作,探究算法。‎ 教师:同学们,这道题我们用学过的知识该怎样计算呢?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①小组讨论计算方法。‎ ‎②集体汇报。‎ 学生1:我们小组是这样算的:先用223×10=2230,再算223×2=446,最后算2230+446=2676。‎ 学生2:我们小组是这样算的:‎ 追问:说说你这样算的理由。‎ 指名回答,运用相同方法的同学可以进行补充。‎ ‎(学生说明理由:把12看成是10和2,用2乘223得446,再用223乘10得2230,再把两次相乘的积加起来,就是223×12的积。因为1在十位上表示1个十,而223乘1就表示有223个十,所以223不与个位对齐,而与十位对齐。)‎ ‎2.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连续进位的乘法。‎ 81‎ 多媒体课件出示教材例4。‎ ‎(1)学生独立完成。‎ 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3)教师点拨:在计算时,可以把进位的数记在心里(如第一种做法),也可以用很小的数字把它标出来(如第二种做法)。用第二个因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积的末位就和那一位对齐。哪一位上的数相乘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 ‎(4)讨论计算方法。‎ 学生分小组讨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教师指名汇报。‎ 师归纳小结: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尾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哪一位上的数相乘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最后再把两次乘得的数相加。‎ ‎(5)议一议。‎ 探究数量关系。‎ 问:通过以上两道题你发现了什么数量关系?‎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得出:速度×时间=路程 ‎3.因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多媒体课件出示教材第53页例5。‎ ‎(1)弄清题意,小组合作在答题纸上完成第(1)题。‎ ‎(2)集体展示交流,教师适时进行点拨。‎ 方法1:用口算的方法。先算12×3=36,再在积的末尾添2个0。‎ ‎120×30=3600‎ 方法2:用笔算的方法,相同数位对齐。‎ 方法3:用笔算的方法,0前面的数对齐。‎ 先算12×3得36,然后在36后面添上两个0。‎ ‎(3)师:同学们做的都正确。我们比较一下,哪种方法更简单一些?(第3种方法比较简便。)‎ 小结: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乘完后,看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多少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 ‎4.因数中间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多媒体课件出示教材例5第(2)题。‎ ‎(1)学生独立在答题纸上完成,指名板演。‎ ‎(2)集体订正。指名说明计算方法。‎ 先用18中的8和304相乘,4乘8得32,向前一位进3,个位写2,再用8和0相乘得0,加上进上来的3得3,写在十位上,接着用8和百位上的3相乘得24,百位上写4,千位上写2,所以8×304=2432;然后再用十位上的1和304相乘得304个十,最后把两个积相加得5472。‎ 小结:因数中间有0时,用两位数的个位、十位上的数字依次去乘三位数的每一位上的数字,包括0都要乘,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三、巩固练习 81‎ ‎1.完成教材第54页“课堂活动”第1题。‎ ‎(1)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学生板演。‎ ‎(2)集体订正,并指名说说用竖式计算的方法。‎ 说明:在竖式计算时,把大数写在上面,小数写在下面,计算比较简便。‎ ‎2.完成教材第54页“课堂活动”第2题。‎ ‎(1)学生独立在答题纸上完成。‎ ‎(2)小组内交流计算过程,并订正。‎ 强调:用第二个因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积的末位就和那一位对齐。‎ 四、课堂小结 师:说一说,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师小结:在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时,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如果因数的末尾有0,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 五、作业设计 ‎1.课堂作业 ‎2.课后作业 ‎【教学后记】 ‎ 第3课时 问题解决 ‎【教学内容】‎ 教材第56~57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经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促进学生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理解。‎ ‎2.使学生在思考、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合情推理能力。‎ ‎3.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工程、行程问题,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4.感受三位数乘两位数在问题解决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工程、行程问题中的基本数量关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迁移类推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难点]掌握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促进知识迁移 81‎ 教师:我们在前面学习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估算和笔算,这些知识在生活中都应用得相当广泛。这节课我们就用这些知识来解决问题。‎ 板书课题:问题解决。‎ 二、进行新课 ‎1.准备课。‎ 引导学生看例1情境图(课件出示准备题)。‎ ‎2台铺路机同时给公路铺沥青,每台每天铺450m,一天一共铺多少米?‎ 学生独立思考,在作业本上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2.教学例1。‎ 教师引导学生将准备题变成例1。‎ ‎2台铺路机同时给公路铺沥青,每台每天铺450m,40天可以完成任务。这条公路长多少千米?‎ ‎(1)读题,分析理解题意。‎ ‎(2)学生尝试独立解答,强调计算要细心,结果注意单位换算。抽学生板演,教师巡视,并作指导。‎ ‎(3)交流汇报,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两种解法:‎ ‎①450×2×40=900×40=36000(m) 36000m=36km ‎②450×40×2=18000×2=36000(m) ‎ ‎36000m=36km 教师:用到第一种解法的同学,能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吗?‎ 学生:先算2台铺路机每天铺路多少米,再算2台铺路机40天一共铺路多少米,也就是这条公路的全长。‎ 教师:问题的单位是千米,计算结果我们还要注意什么?‎ 学生:转化单位。‎ ‎3.教学例2。‎ 课件出示教材第56页例2。‎ 教师:你能从表中知道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回答略。‎ 教师:要求该市至北京的铁路的长度,你想选择哪些信息?怎样利用这些信息来解决问题?‎ 学生讨论后回答,学生1:这里要解决的问题是求两地间的路程,根据“速度×时间=路程”,可利用列车的速度以及列车的发车时间和到达时间,进而利用求出的列车一共行的时间来解答。‎ 学生2:列车运行的平均速度在题目中是已知的,可直接利用。‎ 教师:现在同学们能解决这个问题了吗?‎ ‎(1)学生独立思考,列式计算。‎ ‎(2)合作学习,把自己的解法跟小组的同学说一说。‎ ‎(3)全班交流:23-8=15(h) 102×15=1530(km)‎ 抽学生回答每步算式表示的意思。‎ 81‎ 教师:通过解决这个问题,你觉得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你要注意些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要注意分析解决问题的条件和问题,根据问题看需要选择哪些条件,再确定解决问题的总思路,最后根据这个思路完成具体的解决问题的过程。‎ ‎4.教学课堂活动。‎ ‎(课件出示教材第56页课堂活动)‎ 教师:从图中你知道些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图中的条件和问题以后,让学生思考这个问题可以怎样解决,尽可能指导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多种思路。‎ 如:205×4×28或205×28×4。‎ 教师:同学们发现解决这个问题和解决例1的问题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让学生尽可能地发表自己的意见。相同的地方包括:都是工程问题中求工作总量的问题;解决时都要分析解决问题的条件和问题,都要确定解决问题的总体思路。不同的地方有:这道题计算的数要大一些,因此最好用笔算。‎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学习的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四、课堂作业 教材第57页练习十三第1~4题。‎ 五、作业设计 ‎1.课堂作业 ‎2.课后作业 ‎【教学后记】‎ 第4课时 整理与复习 ‎【教学内容】‎ 教材第59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对本单元所学的知识进行复习和整理,使之系统化、条理化。‎ ‎2.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和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灵活处理解决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实际问题。‎ ‎4.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重点难点】‎ ‎[重点]整理本单元所学的知识,使之系统化、条理化。‎ ‎[难点]能通过练习,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81‎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教师:在本单元中,我们学到了哪些知识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整理与复习。‎ 二、指导复习 ‎1.归纳本单元学了哪些内容。‎ 三位数乘两位数〖JB({〗口算估算笔算〖JB({〗因数中间无0(进位、不进位)因数中间有0因数末尾有0〖JB)〗‎ 问题解决〖JB)〗‎ ‎2.你认为本单元重点掌握哪些知识?哪些知识学起来比较困难?还存在哪些问题?‎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时点评。‎ ‎3.指导练习。指导学生完成整理与复习中的第1~4题。‎ ‎(1)第1题。‎ 让学生先独立口算,把口算结果直接填在书上,并在小组内交流算法。‎ ‎(2)第2题。‎ 先指导学生理解题意,让学生明确:本题的题意就是求293个38是多少,再让学生独立估算,并说出估算的过程,最后全班交流。‎ ‎(3)第3题。‎ 让学生独立上台进行竖式计算,并说说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4)第4题。‎ 先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再组织学生交流算法,最后独立完成解答过程。全班交流时,学生可能会提供不同的算法,只要说得合理,教师都应给予肯定。‎ ‎①第4题第(1)小题先理解题意,找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速度×时间=路程,再根据数量关系列出算式120×30,全班交流时,让学生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 ‎②第4题第(2)小题,理解题意,找出数量关系,单价×数量=总价,再根据该数量关系列出式子:38×128,让学生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 ‎③第4题第(3)小题,先理解题意,题目就是看190个25是比5000大还是小,故可先算出190×25是多少,注意这里不需要求出准确数,只要能与5000比较出大小即可,所以可以用估算的方法解决。通过交流,使学生体会到估算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 三、自主练习 完成练习十四第1~4题。‎ 独立完成,并在组内交流自己的算法。‎ 四、课堂作业 练习十四第6~8题。‎ 五、全课小结 学了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六、作业设计 81‎ ‎1.课堂作业 ‎2.课后作业 ‎【教学后记】‎ 第五单元 相交与平行 第1课时 相交与垂直 ‎ ‎【教学内容】‎ 教材第63~64页例1、例2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情境了解相交和垂直的现象,理解垂线的意义,理解两条直线在什么情况下互相垂直,体会垂线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2.掌握垂线的画法,会过直线上的一点或过直线外的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3.经历探索相交与垂直的学习过程,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4.联系实际图形,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垂线的意义。‎ ‎[难点]掌握垂线的画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导入: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直线,知道了直线的特点,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直线的有关知识。‎ 教师:老师和同学们一样都有这样一张纸,大家拿出来摸一摸这个平面。‎ ‎(学生拿出纸摸一摸,感受平面)‎ 教师:下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我们一起来想象:这个面变大了,又变大了,变得无限大。在这个无限大的平面上出现了一条直线,又出现了一条直线。你想象的这两条直线的位置是怎样的?睁开眼睛把它们画在纸上。‎ 二、探究新知 ‎1.展示各种情况。‎ 教师:画完了吗?在小组中交流一下, 看看你们画得怎么样?谁的想法与众不同?‎ ‎(小组交流)‎ 教师:你们画的一样吗?‎ 学生:不一样。‎ 81‎ 教师:是吗?举起来让老师看看。噢,真的都不一样。哪个小组愿意上来把你们画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看看?‎ ‎(小组展示,将画好的图贴到黑板上)‎ 教师:仔细观察,你们画的跟他们一样吗?如果不一样,可以上来补充!‎ ‎(学生补充不同情况)‎ ‎2.进行分类。‎ 教师:同学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你们所想象的两条直线画下来会有这么多种情况。‎ 教师:能给它们分分类吗?‎ 学生:能。‎ 教师:在小组中交流交流。‎ ‎(小组讨论、交流)‎ ‎(1)小组汇报分类情况。‎ 学生出现了以下几种情况:‎ a.分成两类:交叉的一类,不交叉的一类;‎ b.分为三类:交叉的一类,快要交叉的一类,不交叉的一类;‎ c.分为四类:交叉的一类,快要交叉的一类,不交叉的一类,交叉成直角的一类。‎ 教师:你们说的“交叉”是说两条线碰一块儿了。在数学上把你们说的“交叉”称为“相交”。(并在适当时机板书:相交)‎ ‎(2)引导学生分类。‎ 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分为相交,不相交两类。‎ ‎(学生说出自己小组的分法)‎ 教师:对于他们小组的这种分法,你们有什么想法吗?‎ ‎(3)“b”情况,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通过想象直线是可以无限延伸的,并把直线画得长一些,使学生明白,看起来快要相交的一类实际上也属于相交,只要我们在画直线时,无法把直线全部画出。‎ ‎(4)“c”情况,学生通过观察与想象很快明确了快要相交的一类也属于两条直线相交的情况。‎ 在交流中达成分类的共识,即相交的一类,不相交的一类。‎ 重点引导学生弄清:‎ 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看似不相交而事实上是相交的情况。先想象是否相交,再请一两名学生动手画一画,从而达成共识:两条直线实际上是相交的。‎ ‎3.揭示垂直的概念。‎ 教师:再来看看两条直线相交的情况。你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1:两条直线相交后都有四个角。‎ 学生2:我发现对着的两个角是一样大的。‎ 学生3:有的是4个角一样大。比如这个(上去指),4个角都是直角。‎ 教师:你是怎么知道它们相交后形成了四个直角呢?得量一量。‎ 81‎ ‎(学生验证:三角板、量角器)‎ 教师:你们认为在这些相交的情况中哪种最特殊?‎ 学生1:相交形成了四个直角的两条直线最特殊。‎ ‎(大家都同意)‎ 学生2: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而其他情况相交形成的都不是直角,有的是锐角,有的是钝角。‎ ‎(板书:成直角、不成直角)‎ 教师:像这样的两条直线,我们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用自己的语言说说什么是互相垂直。‎ ‎(学生试说后指名回答)‎ 课件出示互相垂直的概念。‎ 三、课堂练习 ‎1.找一找,互相垂直的画“△”。‎ ‎2.咱们看看几何图形中有没有垂直的现象。(出示几何图形)‎ ‎(活动过程略)‎ 四、拓展延伸 ‎1.师:下面咱们一起来做个游戏,过直线上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 教师:要用到什么工具?‎ 学生:尺子、三角板。‎ 教师引导学生画垂线。‎ ‎2.师:过直线外一点,作该直线的垂线,你会吗?‎ 学生讨论、练习。‎ 五、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略)六、作业设计 ‎1.课堂作业 ‎2.课后作业 ‎【教学后记】‎ 第2课时 平行 ‎【教学内容】‎ 教材第64~65页例3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理解平行线的意义,了解两条直线在什么情况下互相平行。‎ 81‎ ‎2.掌握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的方法。‎ ‎3.了解平行线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重点难点】‎ ‎[重点]准确判断平面上两条直线是否平行。‎ ‎[难点]平行线的画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教师: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它是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况。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还会出现什么情况呢?我们一起走进生活去寻找。(多媒体出示教材第64页主题图)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察,小组讨论后回答。‎ ‎(铁路上的两根铁轨、操场上的跑道线、双杠上面横着的杆子都不会相交。)‎ 教师:它们真的永远不相交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一起来研究的问题——平行。(板书课题:平行)‎ 二、互动新授 ‎1.认识平行线。‎ ‎(1)观察图形,发现规律。‎ 教师:根据图中铁路上的两根铁轨、操场上的跑道线、双杠上面横着的杆子,我们可以画出下面3组直线。(多媒体课件动画演示)‎ 议一议:这3组直线有什么共同特点?‎ ‎①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探究。‎ ‎②集体汇报。‎ 学生1:每组直线之间的宽度是一样的。‎ 学生2:每组直线都不相交。‎ 小结:以上3组直线中,每组中的两条直线间的宽度都一样,且永远都不会相交。‎ ‎(2)出示正方形和长方形的课件。请大家观察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各边有什么特点?‎ ‎①同桌讨论。‎ ‎②集体汇报。‎ 学生1: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4条边都相等。‎ 学生2:正方形的两条对边不相交。‎ 学生3:长方形的两条对边也不相交。‎ 教师小结:像这样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组成平行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3)动手操作。‎ ‎①让学生按照教材第65页“课堂活动”的要求动手折一折。‎ ‎②小组讨论:几条折痕之间有什么关系?‎ 81‎ ‎③汇报交流讨论结果。(这几条折痕互相平行。)‎ ‎(4)找找生活中的“平行”。‎ ‎①学生独立思考。‎ ‎②集体交流。(如:黑板的上下两条边;秋千架的两根吊绳;五线谱中的横线……)‎ 教师说明:平行是就直线的位置关系而言的,所以说平行至少要有两条直线才成立。‎ ‎2.验证平行。‎ ‎(1)讨论验证方法。‎ 问:我们刚才共同认识了平行线的特点,那么我们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呢?‎ ‎①小组讨论,互相验证。‎ ‎②集体交流验证方法。‎ 学生1:我们可以用刻度尺量一量两条线之间的距离是不是都相等。‎ 学生2:我们可以用三角板检验两条直线是否互相平行。具体步骤是:①先固定直尺;②把一个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和一条直线重合,另一条直角边紧靠直尺;③向另一条直线的方向平移三角板,如果另一条直线和三角板的直角边重合,说明两条直线平行,否则就不平行。‎ ‎(2)尝试验证。‎ 教师:请你用刚才大家归纳出来的方法检验一下教材第65页的图形,看看上、下两条边互相平行吗?左、右两条边呢?‎ ‎①小组合作完成。②集体汇报。‎ 小结:用画平行线的方法可以检验平面上的两条直线是否互相平行。‎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65页“练习十五”第4题。‎ ‎(1)学生独立观察,动手验证。‎ ‎(2)集体交流。‎ ‎2.完成教材第66页“练习十五”第6题。‎ ‎(1)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说一说。‎ ‎(2)集体汇报、订正。‎ 强调: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垂直,那么这两条直线相互平行。‎ ‎3.完成教材第66页“练习十五”“思考题”。‎ ‎(1)学生动手画一画,量一量。‎ ‎(2)集体交流发现。(所画的线段都一样长。)‎ 强调:在两条平行线之间画几条与平行线垂直的线段,这些线段的长度都相等,即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四、课堂小结 ‎1.师:说一说,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1:我认识了平行线,知道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相等。‎ 81‎ 学生2:我知道了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不是相交就是平行。‎ 学生3:我知道了平行是相互的。‎ 学生4:我学会了用三角板检验两条直线是否平行。‎ ‎2.教师总结: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组成平行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我们可以用三角板检验两条直线是否互相平行。‎ 五、作业设计 ‎1.课堂作业 ‎2.课后作业 ‎【教学后记】‎ 第六单元 条形统计图 第1课时 条形统计图(一) ‎ ‎【教学内容】‎ 教材第67~69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认识1格表示1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及相应的统计表,能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 ‎2.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统计能力。‎ ‎3.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体验数学的价值。‎ ‎【重点难点】‎ ‎[重点]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统计能力。‎ ‎[难点]把数据按照需要分类整理。‎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大家在收听、收看天气预报的时候总会听到这样的内容“今天空气质量良,轻度污染,适合出行”。那么这些内容是怎样知道的呢?(多媒体课件出示单元主题图)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幅图,说一说你从图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2.指名汇报交流。‎ 学生1:我们收听到的天气预报中的空气质量良,是我们收集到的环境监测数据的一部分。‎ 学生2:我们可以把这些数据整理出来。‎ 学生3:用统计表、统计图把整理结果表示出来更直观。‎ ‎3.点题:有的时候,我们可以用统计表或统计图把整理结果更直观地表示出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统计图中的一种形式——条形统计图。[板书课题:条形统计图(一)]‎ 二、互动新授 ‎1.出示教材例1。‎ ‎(1)问:仔细观察统计表,说说你从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81‎ 学生1:空气质量优的天数是10天,良的天数是12天,轻度污染的天数是8天。‎ 学生2:这个月有30天。‎ ‎……‎ ‎(2)教师:请大家观察这一幅统计图,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①学生观察、思考。‎ ‎②集体交流、汇报发现。‎ 学生1:统计图中有3条长条,长度不一样,而且还涂上了不同的颜色;‎ 学生2:在每一条长条上都标有数字,每一条长条下面都标有文字说明;‎ 学生3:有一横一竖两条线段,竖着的线段上标有箭头、数字和单位,横着的线段上标有文字说明和名称;‎ 学生4:竖着的线段上的数字比统计表中的最大数字大2个单位。‎ ‎(3)小组合作,探究绘制方法。‎ 教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这样的统计图叫做条形统计图,我们以前学过横着的条形统计图,那么这种竖着的条形统计图该怎样来绘制呢?‎ ‎①小组讨论绘制方法。‎ ‎②集体汇报。‎ 学生汇报:先画一条竖着的线段,再画一条横着的线段;然后确定直条的宽度;第三标出单位长度;第四标出单位;最后写出每条直条的名称。‎ 教师归纳总结绘制条形统计图的方法:①用三角板或直尺画一条纵轴和一条横轴,在纵轴顶部标出单位;②确定直条的宽度(一般情况下以一根手指宽度为宜)和直条之间的间隔多大后,把横轴平均分成相应的份数,如教材例1中就是把横轴平均分成了七份;③确定单位长度,根据统计表中提供的数据的最大值把纵轴平均分成相应的份数,并在纵轴的左侧标明(如教材例1中统计表显示的每一项的具体数值最大是12,我们就把纵轴平均分成14份(满足题目需要就好);④根据统计表显示的数值确定直条的长度绘制直条并在直条下标明直条的名称(表示的是什么);⑤写上统计图的名称。‎ ‎(4)尝试绘制条形统计图。‎ ‎①学生独立在方格纸(或条格纸)上绘制教材例1的条形统计图。‎ ‎②集体展示、订正。‎ ‎(5)再仔细观察条形统计图,说一说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①学生观察后,小组交流讨论。‎ ‎②集体汇报。‎ 学生1:我发现条形统计图是用直条的高低表示数量的多少。‎ 学生2:我发现条形统计图更能直观、形象地看出6月份空间质量的状况。‎ 小结: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是能够直观、形象地看出数据之间的差别,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多少。2.教学教材例2。‎ ‎(1)出示教材例2,说一说从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学生1:这份统计表是某班男生的身高统计表,一共有18名男生。‎ 81‎ 学生2:这些男生中最高的是152cm,最矮的是133cm。‎ ‎……‎ ‎(2)问:怎样才能清楚地看出全班男同学的身高分布情况呢?‎ ‎①学生在小组中进行交流。‎ ‎②集体汇报。‎ ‎(我们可以把这些数据以5cm为一段进行分段整理,然后再用条形统计图表示出来。)‎ ‎(3)完成教材例2提供的统计表。‎ ‎①学生自己动手,教师巡视。‎ ‎②集体汇报。‎ ‎(4)根据教材例1学到的方法,用条形统计图把这些数据表示出 ‎①学生自己动手完成条形统计图,教师巡视。‎ ‎②展示完成结果。‎ ‎(5)根据上面的统计图完成教材例2后面的问题。‎ ‎①同桌讨论交流。‎ ‎②集体汇报。‎ 学生1:身高在135~139cm之间的人数最多。‎ 学生2:我的身高在145~149cm这个范围内。‎ ‎(6)完成教材第69页“课堂活动”‎ ‎①小组合作完成本周课时统计表和统计图。‎ ‎②小组代表上前用投影仪展示统计表和统计图,集体订正。‎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72页“练习十六”第1题。‎ ‎(1)小组合作完成。‎ ‎(2)展示完成的统计图,并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第72页“练习十六”第2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小组交流订正。‎ ‎3.完成教材第73页“练习十六”第3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交流订正。‎ 四、课堂小结 ‎1.教师:说一说,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1:我学会了在绘制条形统计图的时候用1格代表一个单位。‎ 学生2:我知道了绘制条形统计图一定要写明标题,标明单位,在竖条的下方要标明名称。‎ 学生3:我知道了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是能形象、直观地表示数量的多少。‎ 学生4:我学会了一种新的统计数据、整理数据的方法——分段整理法。‎ ‎2.‎ 81‎ 教师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条形统计图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五、作业设计 ‎1.课堂作业 ‎2.课后作业 ‎【教学后记】‎ 第2课时 条形统计图(二)‎ ‎【教学内容】‎ 教材第70~74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认识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能用条形统计图直观、形象地表示数据。‎ ‎2.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统计能力。‎ ‎3.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体验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用1格表示几个单位的方法。‎ ‎[难点]能根据图上提供的信息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出示“第六届校运会”上,同学们踢毽子的录像。如果这五位同学分别踢了5个、7个、9个、4个、6个,你能用一幅条形统计图表示出来吗?(学生齐答:能。)如果这几位同学分别踢了110下、100下、85下(出示教材例3)你还能用条形统计图表示出来吗?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内容。[板书课题:条形统计图(二)]‎ 二、互动新授 ‎1.出示教材第70页例3。‎ ‎(1)请大家细心观察统计表中的数字,想一想怎样用条形统计图把它表示出来。‎ ‎①学生思考,小组交流。‎ ‎②集体汇报。‎ 学生1:如果用1格表示1下,最多需要画110格,这样既麻烦又需要足够大的纸张,所以我们小组想用1格表示5下,这样最多只需要画22格就可以了;‎ 学生2:我们小组和他们的意见不同,我们认为用1格表示10下比较合适,这样一来我们最多只需要画11格;‎ 学生3:我们组认为用1格表示20下,这样最多只需要画6格。‎ 小结:在遇到这类数据的时候,要根据具体的数据决定采用1格表示10、20、‎ 81‎ ‎30……个单位。比如本题就用1格表示10下比较合适,当然并不是说其他组的方法错误。‎ ‎(2)小组合作,完成统计图。‎ ‎①学生思考,小组讨论完成。‎ ‎②集体汇报。‎ ‎(3)教师小结:在绘制条形统计图的时候,要写上统计图的名称,每条直条的宽度相等,间隔相等。‎ ‎2.教学教材例4。‎ ‎(1)出示教材例4,独立完成条形统计图。‎ ‎①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②集体展示。‎ ‎(2)讨论:小明家2014年苹果产量可能是多少?‎ ‎①小组内交流、讨论。‎ ‎②指名汇报,并说明猜测的原因。‎ ‎(小明家2014年的苹果产量可能是8500kg,因为从图上显示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小明家的苹果从2011年开始,每年比前一年增产500千克,所以我们组认为小明家2014年的苹果产量可能是8500kg。)‎ 总结归纳:我们不但要学会绘制条形统计图,而且还要学会读懂条形统计图,明白它所呈现给我们的信息。‎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71页“课堂活动”第1题。‎ ‎(1)学生独立观察统计图。‎ ‎(2)集体交流,说一说你从图中发现了什么。‎ ‎2.完成教材第71页“课堂活动”第2题。‎ ‎(1)学生根据统计表独立完成统计图。‎ ‎(2)“议一议”:你从统计图中得到了什么信息?‎ ‎①小组内互相交流。‎ ‎②选取代表汇报。(如果汇报不全,其他同学补充。)‎ 教师说明条形统计图的特点:(1)能够使人们一眼看出各个数据的大小;(2)易于比较数据之间的差别;(3)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多少。‎ ‎3.完成教材第73~74页“练习十六”第4、5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小组内交流、订正。‎ 四、课堂小结 ‎1.教师:说一说,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1:我知道了用1格表示多个单位要根据已知数据中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来综合考虑,也可以用最大的数除以纵轴的长度来平均分配。‎ 学生2:在一幅条形统计图中,一般是横轴表示名称,纵轴表示数量,直条的高低表示数量的多少。‎ 81‎ ‎2.教师总结: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收获了知识,还收获了学习的方法,相信同学们今后会收获更多,知识的果实会更丰硕。‎ 五、作业设计 ‎1.课堂作业 ‎2.课后作业 敬请选用《新领程》相关习题。‎ ‎【教学后记】‎ 第3课时 综合与实践 惊人的危害 ‎【教学内容】‎ 教材第7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计算和交流认识和了解污染对环境和人类造成的惊人的危害。‎ ‎2.让学生经历收集污染相关资料的过程,通过计算感受污染带来的危害。‎ ‎3.学会统计、计算等相关知识。‎ ‎4.引起学生情感上的震撼,从而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重点难点】‎ 让学生进行反思与交流,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教师:课前老师请大家收集了关于生活中各类污染的数据和信息,请在小组内讨论,在我们日常生活、生产中你见到过哪些因素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在我们身边有哪些环境污染现象?‎ 二、出示教学内容 教师:老师这里也收集到一些生活中污染的数据。‎ ‎1.污水污染。‎ 教师出示污水污染的图片。‎ 教师:根据信息,2010年全国污水处理费大约是多少亿元?‎ 学生小组内计算,并抽学生回答。‎ 教师:从刚才大家算出来的数据你知道了什么,想说什么?‎ 学生1:我知道每年污水处理花了这么多钱,好可惜呀。‎ 学生2:我们要节约用水,因为水资源是有限的。‎ ‎2.垃圾处理。‎ 教师出示垃圾处理的图片。‎ 教师:观察图片,从中找到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1:我知道2006年、2007年、2008年我国产生的生活垃圾数量。‎ 81‎ 学生2:我知道处理每吨垃圾需要成本150元。‎ 教师:请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年算出需要处理的垃圾的成本是多少元。‎ 学生小组内计算,抽学生汇报计算结果。‎ 教师:从每年处理垃圾需要花费的钱,你知道什么?(学生回答)‎ ‎3.展开讲解。‎ 课件出示生活中各类污染的图片。‎ 教师:看到这些,你有什么想说的?‎ ‎4.绘制统计图。‎ 教师:把你收集到身边污染的数据制作成统计表或者统计图,在小组内交流。(抽生展示回答)‎ 三、课堂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想告诉我们的?以后在我们生活中应该怎样爱护环境,保护环境呢?‎ 四、作业设计 ‎1.课堂作业 ‎2.课后作业 ‎【教学后记】‎ 第七单元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 第1课时 口算和估算 ‎ ‎【教学内容】‎ 教材第77~80页例1、例2、例3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会口算整百数、几百几十数除以整十数的除法。‎ ‎2.能正确估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掌握行程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3.体验整百数、几百几十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重点难点】‎ ‎[重点]会口算整百数、几百几十书除以整十数的除法。‎ ‎[难点]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估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81‎ ‎1.教师(多媒体课件出示单元主题图):从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2.学生独立观察主题图。‎ ‎3.全班汇报交流。‎ 学生1:师生200人去参观野生动物园,每车坐40人;‎ 学生2:这片红领巾世纪林有324棵小树,我们班36人给这些小树浇水;‎ 学生3:重庆至三峡大坝航线长624千米,客轮的航行速度是每时23千米。‎ ‎4.追问:根据以上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自由发言。‎ 学生1:共需要租几辆车?‎ 学生2:每人浇几棵树?‎ 学生3:客轮从重庆到三峡大坝需要多长时间?‎ ‎5.点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学习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今天我们先来学习它的口算和估算。(板书课题:口算和估算)‎ 二、互动新授 ‎1.自主探究整百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 ‎(1)教师(多媒体课件出示教材例1情境图不带对话):如果有20人去参观野生动物园,每车坐4人,需要几辆车呢?‎ 指名列式解答,并说明口算方法。‎ ‎20÷4=5(辆) 因为4×5=20,所以20÷4=5。‎ ‎(2)教师(多媒体课件出示教材例1情境图):现在我们有师生共200人,每辆车乘坐40人,一共需要租多少辆车?你还能解答吗?试试看。‎ ‎①同桌讨论、交流,教师巡视。‎ ‎②集体汇报交流,说明口算方法。‎ 学生1:把200÷40的被除数和除数同时去掉一个零再算,得出200÷40=5。‎ 学生2:因为200里面有5个40,所以200÷40=5。‎ 学生3:因为200÷4=50,所以200÷40=5。‎ 学生4:因为40×5=200,所以200÷40=5。‎ 教师适当板书:200÷40=5(辆)。‎ 小结:我们把整百数除以整十数转化成以前学过的方法来计算,这就是转化的思想。在以上这些算法中,你喜欢哪一种计算方法就用哪一种。‎ ‎2.小组合作探究几百几十除以整十数的口算。‎ 过渡:通过计算,我们知道了一共需要5辆车,但租车还需要车费,请大家帮老师算算平均每人需要车费多少元?‎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讨论解答方法。‎ ‎(2)小组代表班内汇报、交流讨论结果。‎ 学生1:我们把840看作800+40,800÷40=20,40÷40=1,20+1=21,所以840÷40=21。‎ 学生2:因为21×40=840,所以840÷40=21。‎ 学生3:因为840÷4=210,所以840÷40=21。‎ 81‎ ‎(3)总结归纳整百数、几百几十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①根据乘除法的关系想乘法算除法;‎ ‎②根据除数变化引起商的变化规律进行口算。‎ ‎3.合作探究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估算。‎ 教师(多媒体课件出示教材例2第一组信息):说一说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1)了解题意。‎ ‎①学生读题。‎ ‎②指名汇报交流。‎ ‎(已知:重庆到三峡大坝的路程是624千米,普通客船的速度是23千米/时。问题:去三峡大坝大约要多少时间?)‎ ‎(2)列式解题。‎ ‎①同桌讨论交流,并在答题上列式解答。‎ ‎②集体展示交流,并说明理由。‎ ‎(求去三峡大坝大约要多少时间,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可以列出算式624÷23=。)‎ 追问:所求问题中的“大约”一词说明什么?‎ 学生思考,教师指名问答。(所求问题中的“大约”一词说明不需要计算出624÷23的准确结果。)‎ ‎(3)小组合作,探究估算方法。‎ 教师:用我们曾经学过的估算方法能估算出结果吗?试试看。‎ ‎①小组讨论估算方法。‎ ‎②集体汇报。‎ 方法1:把624看成600,把23看成20,那么624÷23就可以看成600÷20=30(时)。‎ 方法2:把624看成620,把23看成20,那么624÷23就可以看成620÷20=31(时)。‎ 小结:估算是为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服务的,只要估算结果符合生活实际即可。‎ ‎(4)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多媒体课件出示教材例2第二组信息。‎ ‎①学生独立完成,把解答过程写在答题纸上。‎ ‎②集体反馈交流,并说明估算方法。‎ 把624看成600,把48看成50,那么624÷48就可以看成600÷50=12(时)。(教师板书)‎ 教师小结:估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时,灵活运用“四舍五入”法求出被除数和除数的近似值,再把两个近似值相除。‎ ‎(5)明确数量关系。‎ 议一议: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你运用了什么样的数量关系?‎ ‎①小组讨论。‎ 81‎ ‎②汇报交流。‎ 师生共同明确:路程÷速度=时间。‎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78页“课堂活动”第1题。‎ ‎①学生独立完成。‎ ‎②集体汇报,并说明口算方法。‎ ‎2.完成教材第78页“课堂活动”第2题。‎ ‎①学生独立完成。‎ ‎②集体汇报。‎ 教师强调: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四、课堂小结 ‎1.教师:说一说,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1:我用想乘法算除法的方法来进行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学生2:我用“四舍五入”法来进行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估算。‎ 学生3:我学会了行程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路程÷速度=时间。‎ ‎2.教师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但学会了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还学会运用数量关系式解决问题以及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估算方法。‎ 五、作业设计 ‎1.课堂作业 ‎2.课后作业 ‎【教学后记】‎ 第2课时 笔算除法(一)‎ ‎【教学内容】‎ 教材第80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掌握用整十数除的试商方法和竖式书写格式。‎ ‎2.经历整百整十数除以整十数笔算方法的探究过程,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概括、推理能力。‎ ‎3.让学生在探究算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对数学的认识。‎ ‎【重点难点】‎ ‎[重点]用整十数除的试商方法。‎ ‎[难点]熟练地进行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竖式计算。‎ ‎【教学过程】‎ 81‎ 一、谈话引入 ‎1.谈话:同学们,我们前面学习了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口算和估算。今天这节课是我们学习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的第一节课,希望同学们能积极参与,看谁能最快地掌握新知识。为了能使同学们更好更快地学习新知识,下面我们做一些相关的练习。[板书课题:笔算除法(一)]‎ ‎2.多媒体课件出示习题。‎ 看题直接说出得数。‎ ‎192÷30≈ 264÷30≈‎ ‎178÷40≈ 385÷30≈‎ ‎30×( )=120 20×( )=140‎ ‎40×( )=480 90×( )=990‎ 二、互动新授 ‎1.教师出示老虎的动画课件讲解: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华南虎亦称“中国虎”,是中国特有的、历史最悠久的虎亚种,生活在中国中南部。识别特点:头圆,耳短,四肢粗大有力,尾较长,胸腹部有较多的乳白色,全身橙黄色并布满黑色横纹。毛皮上有既短又窄的条纹,条纹的间距较孟加拉虎、西伯利亚虎的大,体侧还常出现菱形纹。在亚种老虎中体型较小的华南虎,是中国的十大濒危动物之一,目前几乎在野外灭绝,仅在各地动物园、繁殖基地里人工饲养着100余只。‎ ‎2.(多媒体课件出示教材第80页例3)问:从所给的资料中,说一说你从中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1)学生独立阅读老虎的成长历程资料。‎ ‎(2)指名汇报。‎ 学生1:老虎的哺乳期是150天;‎ 学生2:老虎出生180天后开始随母虎外出;‎ 学生3:老虎出生330天后开始学习捕食;‎ 学生4:老虎出生720天后开始独立生活。‎ ‎3.提出问题:根据以上信息,请大家算一算老虎出生几月后开始随母虎外出?‎ 提示:每月按30天计算。‎ ‎(1)同桌分析题意,教师巡视。‎ ‎(2)指名汇报。‎ ‎(已知老虎出生180天后开始随母虎外出,一个月按30天计算,要求老虎出生几月后开始随母虎外出,就是求180里面有几个30,用除法计算,列式为:180÷30=)。‎ ‎(3)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4)集体展示交流,并说明计算方法。‎ 学生1:180÷30=6(月)想:因为30×6=180,所以180÷30=6。‎ 答:老虎出生6月后开始随母虎外出。‎ 学生2:180÷30=6(月)想:因为180÷3=60,所以180÷30=6。‎ 答:老虎出生6月后开始随母虎外出。‎ 81‎ ‎4.质疑:如果我们把刚才180÷30的口算过程写成竖式,该怎样书写呢?‎ ‎(1)教师引导学生探索算理。‎ ‎①除数是两位数,我们要先看被除数的前几位?为什么?‎ ‎(前两位,因为除数是两位数。)‎ ‎②可被除数的前两位是18,比除数30小,说明什么?‎ ‎(说明18个十除以30,商不够1个十,也就是十位上不够商1。)‎ ‎③这时要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前三位,用180除以30。)‎ ‎④怎样想180里面有几个30呢?(想几乘30等于180。)‎ ‎⑤那么商应该是几?(商应该是6。)‎ ‎⑥6应该写在什么位上?‎ ‎(个位上,也就是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 ‎(2)让学生说出每一步的计算过程和所表示的意思,将竖式补充完整。‎ ‎(3)指名学生上黑板板演,并说明计算过程。‎ 从最高位开始,除数是两位数,所以我们要看被除数的前两位,“18”比“30”小,也就是说18个10除以30,十位不够商1,所以我们要看前三位,即180,因为180里面有6个30,所以在个位上写6。完成竖式的时候,数位一定要对齐。)‎ 学生板书:‎ ‎ ‎ 小结:用整百整十数除以整十数。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被除数的前两位比除数小,就要看前三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上面。‎ ‎5.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提出问题:请大家用刚才学到的方法来计算一下老虎出生几月后开始独立生活?‎ ‎(1)学生独立在答题纸上完成。‎ ‎(2)抽两名学生板演。‎ ‎(3)指名上前说明笔算方法。‎ ‎①用72个十除以30,商2个十,所以2写在十位上。‎ ‎②用商2和除数30相乘得60,60写在72的下面。‎ ‎③把被除数720个位上的0落下来,再用120作被除数除以30。‎ ‎④120÷30=4,商4写在个位上。‎ ‎⑤30×4=120,120-120=0。‎ 教师小结:整百整十数除以整十数要先用被除数的前两位去除,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上。‎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80页“课堂活动”。‎ ‎(1)小组合作完成。‎ ‎(2)集体交流。‎ ‎2.算一算。‎ ‎320÷20= 660÷30=‎ ‎840÷70= 720÷60=‎ 81‎ ‎(1)学生独立在答题纸上进行竖式计算,教师巡视。‎ ‎(2)指名上前用投影仪展示计算结果,集体订正。选取一两道让学生说说计算方法。‎ 四、课堂小结 ‎1.师:说一说,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1:计算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时,先用被除数的前两位去除,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余数一定比除数小。‎ 学生2:我了解了华南虎的生活习性,我懂得了要保护华南虎。‎ ‎……‎ ‎2.总结:我们的数学课不是枯燥无味的计算课,它能带给我们欢乐,教给我们保护动物、保护大自然的知识,还能帮我们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我们一定要学好它。‎ 五、作业设计 ‎1.课堂作业 ‎2.课后作业 ‎【教学后记】‎ 第3课时 笔算除法(二)‎ ‎【教学内容】‎ 教材第81~82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能应用所学知识主动探究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经历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掌握商大调小、商小改大的调商方法,会进行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 ‎3.在探索算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难点]探究试商的方法,掌握商大调小,商小改大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出示教材例4工人运货物的情境图)有840箱货物,每次运20箱,要运多少次?‎ ‎(1)学生独立完成。‎ ‎(2)指名回答,并说说计算方法。[840÷20=42‎ 81‎ ‎(次),除数是两位数,所以要看被除数的前两位,用84个十除以20,商4个十,所以写在十位上;用商4和除数20相乘得80,80写在84的下面;84-80=4,4是余数;把除数840个位上的0落下来,再用40作被除数除以20,商2写在个位上;20×2=40,40-40=0。]‎ ‎2.揭题:如果改为“每次运21箱,要运多少次?”该怎样计算呢?这节课我们就用同学们掌握的这些知识来研究这一新知识。[板书课题:笔算除法(二)]‎ 二、互动新授 ‎1.自主探究用“四舍”法试商。‎ 多媒体课件出示教材例4第(1)题。‎ ‎(1)看图读题,说说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①学生看图默读。‎ ‎②集体汇报。‎ ‎(已知:有840箱货物,每次运21箱。要求:要运多少次?)‎ ‎(2)指名列出算式,教师板书:840÷21=。‎ ‎(3)观察比较:例题和课前的练习题有什么不同?(例题中的除数不是整十数。)‎ ‎(4)引导学生尝试解答除数不是整十数的除法。‎ ‎①小组内进行交流讨论。‎ ‎②组织学生交流。‎ 选取一小组代表发言:我们小组采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值的做法,把840看作800,21看作20。因为800÷20在十位上商4,所以840÷21也应该在十位上商4,被除数的个位上还有一个0,因为0除以任何数都得0,所以在被除数的个位上商0。通过计算我们得到 ‎840÷21=40。‎ 追问:商的个位上为什么写0?‎ ‎(当被除数某一位上的数是0,且前面没有余数,除到这位时商要用“0”占位。)‎ ‎(5)归纳方法。‎ 问:谁来概括一下我们解决这种问题的方法?‎ ‎①学生尝试概括方法,教师适当点拨。‎ ‎②归纳总结: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用“四舍五入”法分别求出被除数的前两位和除数的近似值,然后试商,最后计算出结果。‎ 如果没有一个学生采用“四舍五入”法试商,可以用谈话的方式进行引导,尝试求商。‎ 教师小结:同学们的算法很正确。我们在用“四舍五入”法求得近似值之后再求商的这种方法叫做试商。‎ ‎2.合作探究。‎ 过渡:我们继续用“四舍五入”法试着解答教材例4的第(2)题。‎ ‎(1)小组讨论,教师巡视。‎ ‎(2)小组代表发言,教师适当点拨并板书。‎ 81‎ ‎ ‎ 教师小结:我们在用“四舍”法试商时,因为把除数看小了,所以初商容易偏大,造成商与除数的积大于被除数,这时可将商调小。‎ ‎3.算一算。‎ 完成教材第81页“课堂活动”。‎ ‎(1)独立完成,小组交流结果。‎ ‎(2)集体订正。‎ ‎4.合作交流。‎ ‎(1)多媒体课件出示教材例5。‎ ‎①学生观察,分析题意。‎ 要求平均每只猴子的活动面积有多少平方米,采用什么方法计算?该怎样列式?‎ ‎②学生列出算式850÷17,让学生说一说这样列式的理由。(850里面包含有多少个17。)‎ ‎③学生尝试独立计算,教师巡视并予以适当指导。‎ 计算时出现的问题:用“四舍五入”法求得近似值之后再试商,先把除数17看作20,然后试商发现余数等于除数,说明试商小了。商4小了改商5。‎ ‎④集体汇报交流,集体订正。‎ 教师板书:‎ 小结:用“五入”法试商把除数看大了,所以初商容易偏小,造成余数等于或大于除数,这时应将初商调大。‎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82页“课堂活动”。‎ ‎(1)让学生独立完成。‎ ‎(2)小组交流试商过程。‎ ‎(3)集体交流汇报,选取一两道题指名说说试商过程。‎ ‎2.列竖式计算。‎ ‎450÷18= 609÷51=‎ ‎776÷74= 641÷34=‎ ‎(1)学生独立完成。‎ ‎(2)小组交流、订正。‎ ‎3. 3月12日植树节,实验小学6个年级的18个班共植树918棵,平均每个班植树多少棵?‎ ‎(1)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交流,说明解题思路。‎ 四、课堂小结 ‎1.教师:说一说,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1:在试商时,用“四舍”法容易把除数看小了,所以初商容易偏大,这时是应该把商调小。‎ 学生2‎ 81‎ ‎:用“五入”法试商时,容易把除数看大了,所以初商容易偏小,这时应将商调大。‎ ‎2.教师总结:除数个位上的数为1、2、3、4的两位数,一般情况下,可以用“四舍”法把除数个位上的数舍去,变成整十数来试商;除数个位上的数为5、6、7、8、9的两位数,一般情况下,可以用“五入”法把除数个位上的数舍去,同时向前一位进1,变成整十数来试商;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五、作业设计 ‎1.课堂作业 ‎2.课后作业 ‎【教学后记】‎ 第4课时 笔算除法(三)‎ ‎【教学内容】‎ 教材第84~8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法则的总结,培养学生初步归纳的能力。‎ ‎2.再次经历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加深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掌握。‎ ‎3.培养学生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熟练地计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多媒体课件出示修改后的教材例6情境图,把图中“每天要用86千克”改成“每天用33千克”。‎ ‎(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根据题意列出算式,然后独立计算。‎ ‎(3)集体交流。‎ ‎2.多媒体课件出示教材例6情境图。养鸡场的鸡越大,吃的饲料也就越多,要解决这个问题应该怎么列式?‎ ‎(1)认真观察情境图,说一说你从图中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①学生独立观察。‎ ‎②集体汇报。‎ ‎(已知:每天用饲料86千克,一共运来饲料688千克。要求:运来的这些饲料够用多少天?)‎ ‎(2)学生列出算式:688÷86=。‎ ‎3.点题: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 81‎ 板书课题:笔算除法(三)]‎ 二、互动新授 ‎1.小组合作,探究算法。‎ ‎(1)观察算式找出算式特点。‎ ‎①学生观察、思考。‎ ‎②集体汇报。‎ ‎(被除数688的前两位小于除数86。)‎ 追问:用被除数前两位68去除86,不够除,这时应该怎样算呢?‎ ‎①同桌进行讨论。‎ ‎②指名汇报,教师适时加以引导。‎ ‎(当被除数的十位上不够商1时,就从被除数个位上开始除,把商写在个位上。)‎ ‎(2)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计算。‎ ‎(3)汇报、交流,并说明试商的过程。‎ 选取小组代表汇报:我们组列式为:688÷86。在计算时,被除数的前两位“68”比86小,不够商1,就用被除数的前三位688除以86,用“四舍五入”法把86看作90,可以想到90×8=720,720大于688,商7比较合适,但是在计算的时候却发现:86×7=602,688-602=86,余数等于除数,商小了,改商8,正好是86×8=688。‎ 板书:‎ ‎2.共同探究,收获经验。‎ ‎(1)提出问题,我们在学习三位数除以两位数除法的计算中都遇到过哪些问题?‎ ‎①学生回顾思考。‎ ‎②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 ‎③汇报交流。‎ 学生1:在计算中首先要考虑用除数去除被除数的前几位?‎ 学生2:每次除得的商应该写在什么位置?‎ 学生3:怎样进行试商和调商。‎ ‎……‎ ‎(2)追问:这些问题又应该怎样解决呢?‎ 学生畅所欲言。‎ ‎(先用除数去除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被除数的前两位比除数小,就除前三位;每次除后的余数都要比除数小;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 ‎(3)总结归纳。‎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的笔算方法: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先用除数去除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被除数的前两位比除数小,就除前三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每次除后余数应比除数小。‎ ‎3.解决问题,形成技能。‎ ‎(1)完成教材第84页“课堂活动”第1题。‎ ‎①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 81‎ ‎②指名汇报结果。‎ ‎(2)完成教材第84页“课堂活动”第2题。‎ ‎①学生在答题纸上尝试按要求组数。‎ ‎②小组内进行交流、讨论。‎ ‎③集体交流。‎ 教师明确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的位数的判断方法:如果被除数的前两位数大于或等于除数,那么商就是两位数;如果被除数的前两位小于除数,那么商就是一位数。‎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85页“练习十九”第1题。‎ ‎(1)让学生以“一条龙”的形式说出商是几位数。‎ ‎(2)小组分工完成练习。‎ ‎(3)集体交流结果并订正。‎ 强调:如果被除数的前两位数大于或等于除数,那么商就是两位数;如果被除数的前两位小于除数,那么商就是一位数。‎ ‎2.完成教材第85页“练习十九”第4题。‎ ‎(1)让学生说说先求什么。‎ ‎(2)列出算式,并计算结果。‎ ‎(3)展示交流,集体订正。‎ ‎3.完成教材第85页“练习十九”第5题。‎ ‎(1)说说在计算时用到的数量关系。‎ ‎(2)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小组订正。‎ 强调: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从被除数的高位能除起,先用除数去除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被除数的前两位比除数小,就除前三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每次除后余数应比除数小。‎ 五、作业设计 ‎1.课堂作业 ‎2.课后作业 ‎【教学后记】‎ 第5课时 探索规律 81‎ ‎【教学内容】‎ 教材第86~89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理解商不变的性质,运用商不变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2.在上一学段除法知识的基础上,开展观察、比较、猜测、验证、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 ‎3.让学生经历探索商不变的规律的探索过程,能借助计算器探索出乘除法算式的一些简单的规律,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4.在实际情境中体会数学规律的应用价值,获得成功体验,培养积极的数学情感。‎ ‎【重点难点】‎ ‎[重点]经历探索商不变的规律的探索过程。‎ ‎[难点]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境引新,促进迁移 教师在黑板上板书下列算式:‎ ‎1×1=‎ ‎11×11=‎ ‎111×111=‎ ‎1111×1111=‎ 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寻找规律。‎ 每个算式里的每个因数相等,每个因数的每个数位上都是数字1。‎ 从上往下看,比较这些算式,你还能发现什么?‎ 第1个算式两个因数都是一位数,第2个算式两个因数都是两位数,第3个算式两个因数都是三位数,第4个算式两个因数都是四位数。‎ 我们发现的都是这些算式的规律,既然这些算式有这么多的规律,那么它们的结果会不会也呈现出一些规律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索规律。(教师板书课题)‎ 二、探索规律 教师多媒体课件出示例1。‎ 现在我们来看它们的结果会不会也呈现出一些规律呢。‎ 请同学们先用计算器算出这些算式的结果。‎ 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并把结果写下来。‎ 学生汇报结果,教师板书:‎ ‎1×1=1‎ ‎11×11=121‎ ‎111×111=12321‎ ‎1111×1111=1234321‎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发现的规律。教师巡视指导,然后再组织汇报。‎ 81‎ 结论:当算式中两个因数相等,而且每个数位上的数字都是1时,两个一位数相乘,积是一位数;两个两位数相乘,积是三位数;两个三位数相乘,积是五位数;两个四位数相乘,积是七位数。也就是积的位数总比两个因数位数的和少一些。‎ 你是怎样发现这个规律的?引导学生说出是用每个算式的积和它们的因数相比得到的规律。‎ 观察、比较是我们在寻找规律中用得比较多的方法,还有没有不同的发现?‎ 它们的积很有趣,你看1×1=1,每个因数里有1个1,积就是1;11×11=121,每个因数里有2个1,积从左到右就从1开始排到2,然后又排回1;111×111=12321,每个因数里有3个1,积就从1排到3,再排回到1……‎ 教师让学生用这个规律推测11111×11111的积,并用计算器来验证一下。‎ 学生验证:证实自己发现的规律是正确的。‎ 三、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教师继续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例2:‎ ‎2424÷101= 2424÷202= 2424÷404=‎ ‎4848÷101= 4848÷202= 4848÷404=‎ 刚才我们探索了乘法算式的规律,再来看看这几组除法算式。‎ 让学生用计算器算出得数,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索规律,然后组织汇报。‎ 让学生观察。‎ 学生讨论结果:把这些算式横着比较,发现每一排算式的被除数都没有变,而除数则从左往右依次扩大,再比较商,发现商从左往右依次缩小;竖着比,可以看出除数不变,被除数在扩大,商随被除数的扩大而扩大。‎ 如果这里学生没有发现被除数、除数和商之间的关系以及组成上的共同规律,教师可以进行引导点拨,如果有学生发现,就让他说说有怎样的关系。‎ 因为2424÷101=24,它的商是被除数的后两位“24”,同样4848÷101=48,其商也是被除数的后两位“48”,我们认为像这一类算式还有一个规律就是它的商就是被除数的后两位。‎ 那么根据这个规律可不可以推测出2424÷202=,2424÷404=,4848÷202=,4848÷404=的商呢?怎么推测?‎ 从第一组得到,当被除数不变,除数乘以几,商就会除以几,我们就可以知道2424÷202的商就是2424÷101的商除以2,也就是……‎ 学生用规律计算余下的一组算式:9696÷101,‎ ‎9696÷202,9696÷404,再组织学生用计算器检验。‎ 四、小组交流,知识内化 独立完成第86页课堂活动,再组织交流。‎ 五、共同探究,求得真知 课件出示例3。‎ 让学生先填表,再回答问题。‎ 前三个空怎样列算式求商?‎ 81‎ ‎8÷2=4‎ ‎80÷20=4‎ ‎800÷200=4‎ 发现规律没有?你们是怎样发现的?‎ 通过观察、比较这3个算式的被除数,发现后一个算式的被除数总是前一个算式被除数的10倍,再比较除数也有同样的规律,但是它们的商却没有变化。‎ 在表中从左往右看被除数和除数有什么规律?商又有什么规律?‎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10,而它们的商不变。‎ 再来看最后一个空,求商可列算式8000÷2000。你能推测它的商是多少吗?‎ 教师引导学生用前面发现的规律来思考,得到:根据刚才的规律我们可以发现8000÷2000在800÷200的基础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10,所以我们推测出8000÷2000的商仍然是4。‎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10或除以10,商不变。猜一猜,是不是被除数和除数只有同时乘10或除以10,商才产生这个规律呢?如果同时乘它们或除以其他数,还会产生这个规律吗?‎ 师生讨论结果: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六、迁移巩固,解决问题。‎ 教师多媒体课件出示练习二十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让学生汇报,并说说是怎样探究的。‎ 七、课堂总结,瞻前顾后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知识需要提高?‎ 八、作业设计 ‎1.课堂作业 ‎2.课后作业 ‎【教学后记】‎ 第6课时 问题解决 ‎【教学内容】‎ 教材第90~92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连乘、连除及乘除混合运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在已有的乘除法算法及规律的基础上,探索连乘、连除运算在实际情境中的应用。‎ ‎3.经历利用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81‎ ‎4.理解问题情境,通过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反思和交流,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重点难点】‎ ‎[重点]经历两步除法和乘法的探索过程。‎ ‎[难点]对带有括号的两步除法和乘法的算式进行正确运算。‎ ‎【教学过程】‎ 一、创境引新,促进迁移 教师多媒体课件出示下列算式:‎ ‎6÷2=3‎ ‎60÷20=3‎ ‎600÷200=3‎ ‎6000÷2000=3‎ 学生讨论:你发现了什么?‎ 师生总结,师导入新课。(教师板书课题)‎ 二、合作交流,共同提高 教师多媒体课件出示例1。‎ 学生读题,让学生讨论理解,说出它的意义。‎ 学生口述:先除以2求出来的是平均每人8天摘的,再除以8,就是平均每人每天摘的花椒。‎ 学生独立求出结果,然后集体纠正。‎ 还可以怎样解决?‎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评价。‎ 教师让学生尝试做“试一试”。‎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 学生求出结果,小组纠正。‎ 三、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教师继续多媒体课件出示例2:一辆汽车从雅安市出发开往芒康县,3时行了180km。从四川雅安市到西藏芒康县的318国道长840km。‎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寻找发现图中数学信息,然后全班汇报:‎ 四川雅安市到西藏芒康县的318国道长840km,也就是说汽车行的路程一共是840km;‎ 汽车3时行了180km,从这句话可以算出汽车的速度。‎ 教师提问:根据这些信息,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汽车的速度是多少?汽车从雅安市到芒康县一共需要多少时?‎ 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列式计算,把自己的解法跟小组的同学说一说。‎ 结论:我们先用180÷3=60(km/时),得到汽车的速度,再用雅安市到芒康县的路程除以速度的,就得到汽车行完全程要用的时间了,即840÷60=14(时)。‎ 你能用一个综合算式解决吗?板演:‎ ‎ 840÷(180÷3)‎ 81‎ ‎=840÷60‎ ‎=14(时)‎ 答:从雅安市到芒康县一共需要14时。‎ 四、小组交流,知识内化 学生独立完成课堂活动第1~2题,再组织交流。‎ 五、课堂总结,瞻前顾后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知识需要提高?‎ 六、作业设计 ‎1.课堂作业 ‎2.课后作业 ‎【教学后记】‎ 第7课时 整理与复习 ‎【教学内容】‎ 教材第93~94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掌握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口算、估算、笔算除法及运算规律。‎ ‎2.通过整理与复习,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形成知识网络,增强学生的理解。‎ ‎3.循序复习三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估算、笔算除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4.培养学生的归纳、整理能力,体会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重点难点】‎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除法的正确计算;商不变规律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本节课我们对本单元进行整理与复习。‎ ‎2.本单元学习了哪些方面的知识?请你用树状图或知识树表示出来。‎ ‎3.在小组内交流。‎ ‎4.让学生在展示台上展示,全班同学共同归纳。‎ ‎5.你认为哪节内容最难?最易出现错误的知识是什么?‎ 二、探究新知 ‎1.复习除法口算。‎ ‎(1)让学生直接说结果。‎ ‎420÷70= 360÷60= 270÷90= 360÷30=‎ ‎250÷50= 600÷30= 240÷20= 640÷80=‎ ‎490÷70= 560÷80= 810÷90= 2000÷40=‎ ‎(2)让学生独立说说口算方法。‎ ‎(3)在小组交流后,再全班总结:‎ 口算整十数除,商是一位数的口算,可从除法意义上想得数,也可用乘法去想,算后要验算一下,验算时可以用乘法来验算。‎ ‎2.复习除法的估算。‎ 81‎ ‎(1)让学生估算。‎ ‎368÷61≈422÷82≈723÷89≈‎ ‎(2)让学生独立说说估算方法。‎ ‎(3)在小组交流后,再全班总结:‎ 两位数除法的估算,一般是把两位数看作与它比较接近的整十数,再把被除数估算成整百数或整十数,口算出结果。‎ ‎3.复习探索规律。‎ ‎(1)直接写出得数。‎ ‎26÷2= 55÷5= 560÷40=‎ ‎260÷20= 110÷10= 280÷20=‎ ‎2600÷200= 220÷20= 140÷10=‎ ‎(2)你发现了什么?这是什么规律?‎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在小组内交流,最后全班交流。‎ ‎(3)请你利用这个规律完成教材第93页的第3题。‎ ‎4.复习笔算除法。‎ ‎(1)出示练习题。‎ ‎652÷53413÷37‎ ‎(2)让学生独立计算。‎ ‎(3)让学生在小组内说说笔算除法的试商方法和笔算方法。‎ ‎(4)全班交流算法:从被除数的高位数记,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前两位比除数小,就要看前三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三、反馈练习 教材第93页第1~2题。‎ 四、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五、巩固练习 练习二十二第1~7题。‎ 六、作业设计 ‎1.课堂作业 ‎2.课后作业 ‎【教学后记】‎ 81‎ 第8课时 综合与实践 节约1粒米 ‎【教学内容】‎ 教材第9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用操作、计算等方法,综合运用乘除法的知识去感受13亿有多大,认识到13亿粒米的作用和价值。‎ ‎2.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经历调查,了解节约1粒米的重要性。‎ ‎4.让学生受到勤俭节约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习惯。‎ ‎【重点难点】‎ 让学生经历调查与计算的过程,进行反思交流,培养学生节约粮食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播放学生吃饭时漏饭、剩饭,煮饭时漏米的录像。‎ 教师让学生讨论:你看到了什么?他们的行为好吗?‎ 学生讨论,谈谈不注意节约粮食的行为。‎ 如果我们每天每人能节约1粒米,全国1天能节约13亿粒米,你知道13亿粒米有多重吗?本节课我们就来探索节约的重要性。(板书课题)‎ 二、合作交流 教师提出:数13亿粒米来称一称不就知道了吗?‎ 学生提出异议:不显示,数13亿粒米要数多久啊?‎ 师生讨论做法。‎ 结论:1.称10g来数一数有多少粒,计算13亿粒里有多少10g。2.数100粒米来称有多重,知道100粒米有多重,就可以算出13亿粒里有多少个100粒,也就能算出13亿粒米有多重。‎ 小组合作探索,借助天平,用数一数、称一称的方式探索100粒米有多重及10g米有多少粒等问题,学生探索时,教师参与指导。‎ 学生操作后,最后全班统一信息。‎ 三、想想说说 课件展示有关粮食问题的信息,指名学生谈感想。‎ 在交流的基础上,学生继续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探索13亿粒米有多重、这些米可供多少人吃1年及这些大米能值多少钱等问题。教师参与指导,并提示:要计算这些米可供多少人吃1年,还应知道什么信息?根据了解的信息算一算。‎ ‎13亿这个数大吗?每人每天节约1粒米的作用大吗?我们在生活中应怎么办呢?‎ 让学生根据计算结果和课件说说自己的感想,说一说自己1个月浪费了多少粒米,这样做好吗?今后应怎么办?从而让学生的情感进一步升华。‎ 师生小结:今后要勤俭节约,不剩饭了;今后煮饭时吃多少煮多少,吃饭时能吃多少盛多少。‎ 81‎ 四、一课一结 今天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五、作业设计 ‎1.课堂作业 ‎2.课后作业 ‎【教学后记】‎ 第八单元 不确定现象 第1课时 不确定现象 ‎ ‎【教学内容】‎ 教材第96~97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能判断生活中的不确定现象。‎ ‎2.能用“一定”“不可能”“可能”等词语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3.培养学生猜想、分析、判断、推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在具体的情境中体验生活中的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 ‎[难点]能用“一定”“不可能”“可能”等词语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教师(多媒体课件出示教材例1情境图):同学们,还记得我们举办的演讲比赛吗?在比赛的时候,我们通过抽签的方式来决定每位选手出场的顺序,那么哪一位同学会抽到第1号,你们谁能准确地说出来呢?我们谁也说不准,只能猜测说“可能是王明,也可能是李华……”,这就是今天我们要一起探究的一种现象——不确定现象。(板书课题:不确定现象)‎ 二、互动新授 ‎1.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 ‎(1)教师:我们在不能确定谁抽到第1个的情况下应该怎样描述呢?‎ ‎①同桌交流,教师巡视。‎ ‎②集体交流。(可能是小红抽到第1个,也可能是小刚抽到第1个……)‎ 小结:在一定的条件下,一些事件的结果是不可以预知的,具有不确定性,用“可能”来描述。如:可能是……,也可能是……。‎ ‎(2)多媒体课件出示教材例2情境图。‎ 81‎ ‎①猜测硬币落到地上出现的结果。(硬币落地后可能是正面朝上,也可能是背面朝上。)‎ ‎②实验验证。‎ 每一小组抛6次硬币,各小组组长记录小组实验结果。‎ ‎③组长汇报实验结果,教师进行记录。‎ 实验结论:抛硬币落地后,可能是正面向上,也可能是反面向上。‎ 小结: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可能的结果就是不确定现象。‎ ‎2.事件发生的确定性。‎ ‎(1)多媒体课件出示教材例3情境图。‎ ‎①在小组中学生用自己准备的分别装有红球和黄球的盒子在小组中摸一摸,并记下结果。‎ ‎②小组内互相试着用语言描述摸球结果。‎ ‎③集体汇报。‎ 小结:像刚才我们经历的这种现象叫做确定现象。在描述这种现象时可用“一定”或“不可能”来描出。‎ ‎(2)(课件出示)说一说。‎ 我们身边还有哪些现象是确定现象?‎ ‎①小组进行讨论。‎ ‎②集体交流。‎ 学生1:水往低处流。‎ 学生2:太阳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 学生3:月球绕着地球转。‎ 学生4:地球绕着太阳转。‎ ‎(3)试一试。‎ 完成教材第97页“试一试”连线。‎ ‎①学生独立完成。‎ ‎②集体交流、订正。‎ ‎(不确定现象有:后天要下雨、我能打中靶心、下周我们班会获得卫生红旗。确定现象有:水往低处流、月亮绕着地球转。)‎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98页“课堂活动”第1题。‎ ‎(1)猜测:花可能落在谁手中呢?‎ ‎(2)师生合作验证。‎ ‎(3)汇报结果,得出结论。‎ ‎2.完成教材第99页“课堂活动”第2题。‎ ‎(1)小组合作完成。‎ ‎(2)反馈交流。‎ 强调: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时,一定要综合考虑各种情况。‎ 四、课堂小结 ‎1教.师:说一说,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81‎ 学生1:我知道了什么是不确定现象,什么是确定现象。‎ 学生2:我学会了用“可能……,也可能……”来描述不确定现象。学生3:我学会了用“一定”或“不可能”来描述确定现象。‎ ‎2.教师小结:在我们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都能够用我们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看来我们必须要学好数学、用好数学。‎ 五、作业设计 ‎1.课堂作业 ‎2.课后作业 ‎【教学后记】‎ 第2课时 可能性 ‎【教学内容】‎ 教材第98~100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在活动中体验有些事件发生的“一定”“不可能”“可能”三种情况,能用规范的数学语言对不确定现象进行描述。‎ ‎2.能在具体情境中体验出简单的随机事件可能发生的结果。‎ ‎3.会用“一定”“不可能”“可能”对将要发生的事件进行描绘。‎ ‎4.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猜想、分析、判断、推理、归纳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在活动中进一步体验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能举例说一说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是可能发生的事情吗?‎ ‎2.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一一点评。‎ ‎3.生活中,很多事情的结果是不确定的,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结果的事件我们把它叫做不确定事件。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二、情境引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 那今天我们来玩关于绳子的游戏,好吗?(板书课题:可能性)‎ 三、合作探究新知 ‎(一)课件出示例4‎ ‎1.出示玩法规则。‎ ‎(1)两人一组,一人将两根同样长的绳子进行对折,一手握住绳子,另外一人随便把其中两根打结。‎ ‎(2)让学生猜想能否结成一根绳子。‎ 81‎ ‎(3)打开手进行验证。‎ ‎(4)每人玩两次,看谁的猜测准确一点。‎ ‎2.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3.学生汇报活动结果。‎ ‎4.总结玩法中出现的情况。‎ ‎(二)课堂活动 ‎1.击鼓传花是同学们最喜欢玩的游戏,今天再来玩一玩好吗?‎ ‎2.在玩以前,我请同学们预测一下,花可能会落在哪一个同学的手中?‎ ‎3.这个游戏的规则大家都明白吗?哪位同学来说一说?‎ ‎4.准备好了吗?我们要开始玩了,请听!‎ ‎……‎ ‎5.哪个同学的预测对了?说明什么问题?‎ ‎6.像这样的不确定现象我们可以用什么词语来描述?‎ ‎(三)课件出示公园里套圈的情境。‎ ‎1.这两个小朋友一定能套上吗?为什么?应该用什么词语来描述?‎ ‎2.你们想不想来玩?‎ ‎3.老师这儿也有这样的圈,看看今天谁的手气好。‎ ‎4.首先明白,我们这节课不是每个人都能上来表演的,我现在启动我们的转盘,看看哪十位同学能上来表演。(将班上的同学分成四班,每组人数根据班上的总人数确定。)‎ ‎5.现在开始了。……‎ ‎6.上来的同学也每次只能丢一次,请你们猜想有什么结果。‎ ‎7.请表演……‎ 四、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五、巩固练习 教材练习二十三。‎ 六、作业设计 ‎1.课堂作业 ‎2.课后作业 ‎【教学后记】‎ ‎ ‎ 第九单元 总复习 81‎ 第1课时 整理与复习(一) ‎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1~102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能认、读、写多位数,能用“万”或“亿”作单位表示多位数,进一步认识十进制计数法;会比较多位数的大小。‎ ‎2.进一步掌握整数加减法和整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及熟练程度。‎ ‎3.经历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发展学生初步的归纳推理、类比推理能力。‎ ‎4.能利用学会的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 ‎5.通过复习,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与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6.养成认真计算、细心检查的习惯,提高计算能力。‎ ‎7.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8.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重点难点】‎ ‎1.万以上数的读写、数的运算规律、问题解决。‎ ‎2.掌握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口算、估算、笔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提出问题:本学期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 ‎2.小组讨论、交流、整理。‎ ‎3.全班交流。‎ ‎4.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复习数与代数。‎ 二、复习万以上数的读写 ‎1.让学生说出数位顺序表。(多媒体课件出示)‎ ‎2.让学生说出各级的计数单位。‎ ‎3.让学生说出读、写数的方法。‎ ‎4.让学生说出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和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的方法。‎ ‎5.让学生说出多位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6.指导学生完成第1~3题。‎ ‎(1)指导学生完成总复习中的第1题。议一议:读、写多位数要注意什么?‎ ‎(2)复习用“万”或“亿”作单位表示数,指导学生完成总复习的第2题。‎ ‎(3)复习多位数的大小比较,指导小学生完成总复习的第3题。‎ 三、复习数的运算 ‎1.让学生说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81‎ ‎2.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3.指导学生完成总复习第4题。‎ ‎4.让学生说出加法的简算方法。‎ ‎5.指导学生完成总复习第5题,并归纳方法。‎ ‎6.让学生说出加减法的关系,并指导学生完成总复习第6题。‎ ‎7.让学生说出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并指导学生完成总复习第7题。‎ 四、复习问题解决 ‎1.复习所学的数量关系。‎ ‎(1)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量问题。‎ ‎(2)速度、时间、路程问题。解决用两步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 ‎2.完成习题。‎ ‎(1)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02页总复习中的第8题。‎ ‎(2)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02页总复习中的第9题。‎ ‎(3)根据学生的反馈,可以适当增加一定的练习题。‎ 五、小结 今天我们复习了哪些内容?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疑问?‎ 六、巩固练习 练习二十四的第1~17题(选做)。‎ 七、作业设计 ‎1.课堂作业 ‎2.课后作业 ‎【教学后记】‎ 第2课时 整理与复习(二)‎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3~107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引导学生加深对直线、线段和射线的理解,进一步认识周角、平角的概念及周角、平角、钝角之间的大小关系。‎ ‎2.理解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3.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用准确的语言描述不确定现象。‎ ‎4.发展学生的推理、判断能力。‎ ‎5.能利用学会的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 ‎6.‎ 81‎ 通过复习,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与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7.养成认真计算、细心检查的习惯,提高计算能力。‎ ‎8.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9.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重点难点】‎ 角、相交与平行、条形统计图等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前面我们对数与代数进行了复习,今天我们将对空间与图形和统计、不确定现象进行复习。‎ ‎1.让学生说说本学期学过的空间与图形的知识点。‎ ‎2.让学生说说哪些内容最易出现错误。‎ ‎3.让学生回顾这几节的知识点,并画出树状图。‎ 二、复习线段、射线、直线和角 ‎1.复习线段、射线、直线和角。‎ ‎(1)让学生说说线段、直线和射线之间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让学生说说什么是角,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学过的角有几种类型。‎ ‎(3)指导学生完成总复习的第10题。‎ ‎(4)课件出示相应的判断题。‎ ‎2.复习各种角的关系。‎ ‎(1)让学生说说1平角、1周角各是多少度。‎ ‎(2)指导学生完成总复习第11~12题。‎ ‎3.复习角的度量。‎ ‎(1)让学生说说角的画法。‎ ‎(2)让学生说说角的量法。‎ ‎(3)让学生说说画角和量角最容易出错的地方。‎ ‎4.复习平行与相交。‎ ‎(1)让学生说说什么样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什么叫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2)指导学生完成总复习第13题。‎ ‎(3)让学生说说垂线、平行线的画法。‎ ‎(4)让学生说说画垂线和平行线最容易出错的地方。‎ 三、复习条形统计图 ‎1.让学生说说条形统计图的优点。‎ ‎2.让学生说说做相关条形统计图的题最易出错的地方。‎ ‎3.指导学生完成总复习第14题。‎ 四、复习可能性 ‎1.说一说:用“可能”“不可能”“一定”“不一定”等词语分别说一句话。‎ ‎2.试一试:指导学生完成总复习的第15题。‎ 81‎ 五、小结 今天我们复习了哪些内容?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疑问?‎ 六、巩固练习 练习二十四的第18~20题(选做)。‎ 七、作业设计 ‎1.课堂作业 ‎2.课后作业 ‎【教学后记】‎ 81‎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