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1-16 发布 |
- 37.5 KB |
- 3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PPT课件】23
品读释疑 结构主旨 课堂拓展 当堂检测 第 二 课时 纸船和风筝 23 1.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重点) 2. 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 (难点) 学习目标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理解了课文内容,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课文,老师送给大家一把金钥匙,这就是核心问题和串珠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理解课文。 核心问题: 学了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呢? 串珠问题: 1 . 松鼠和小熊是怎样成为朋友的? 2. 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矛盾呢? 3. 后来他们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呢 ? 松鼠和小熊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 边听边想 听录音回顾课文 1. 品读: 松鼠和小熊住在一座山上。松鼠住在山顶,小熊住在山脚。山上的小溪往下流,正好从小熊的家门口流过。 “折”“放”这看似不经意的动作却促成了一段深厚的友谊,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感人至深的友情故事。这段话巧妙的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2. “ 小熊拿起纸船一看,乐坏了。纸船里放着一个小松果,松果上挂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祝你快乐!’ ” 小熊为什么“乐坏了”? 因为他除了收到一个表示友好的礼物 —— 松果之外还收到了来自远方的一个素不相识的朋友的祝福 —— 祝你快乐。这简单的祝福温暖了小熊的心,拉近了小熊和这位不认识的朋友的距离。所以小熊“乐坏了”。 仿写: 请你仿写一句描写人物神态的句子。 只见他嘴张得像箱子口那么大,一下子就愣住了,接着他就咽了两三口唾沫,好像是嗓子里发干似的。 只见他的脸憋得通红,双眉拧成疙瘩,就连胳膊上的青筋都看得清清楚楚。 积累: 试着写出几个和“快乐”意思相近的词语。 高兴 开心 欢乐 欢快 欢喜 3. “ 小熊很难过。他还是每天扎一只风筝,但是不好意思把风筝放起来,就把风筝挂在高高的树枝上 。 ”小熊为什么还要每天扎一只风筝 ?扎了 风筝为什么不放而是挂在高高的树枝上? 因为这风筝是他和松鼠之间的友谊的见证,是他们俩友谊的桥梁。他不想失去这份友谊,所以他每天还要扎一只风筝。小熊知道是因为自己和松鼠吵架才导致他们之间的友谊破裂,但是又没有勇气承认错误,主动和松鼠和好。所以他把这友谊的象征 —— 风筝,扎好之后挂在了高高的树枝上。 4. “ 傍晚,松鼠看见一只美丽的风筝朝他飞来,高兴得哭了。他连忙爬上屋顶,取下纸船,把一只只纸船放到小溪里。 ”松鼠为什么高兴的哭了?从“连忙”和“一只只”这些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松鼠“哭了”是因为他看到了那只代表着小熊和他的友谊的风筝飞来了。他为自己重新获得这份珍贵的友情而高兴;他为自己主动示好的做法的成功而兴奋。这泪水是激动的泪水,是高兴的泪水,是松鼠重新友情后幸福的泪水。 “连忙”说明松鼠对这份友情期盼的程度,此时的他已经迫不及待了。“一只只”说明松鼠要让这些纸船带着真情,带着谅解,带着这些日子里对小熊的思念漂到小熊家。从这里我们体会到他是多么的珍惜与小熊的这份友谊。 阅读方法解密: 心理描写 概念: 心理描写是指在文章中,对人物在一定的环境中的心理状态、精神面貌和内心活动进行的描写。 作用: 通过对人物心理的描写,能够直接深入人物心灵,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也可以让文章更生动 , 有新意 , 并且能写出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 让文章更充实。 判读方法: 常用“想”这个词语来提示。 同学们刚才已经跟随老师走进文本,感受到了大自然中的宁静与安详的和谐之美,让我们拿起金钥匙开启智慧之门。 核心问题 : 人与人交往需要建立友谊,友谊需要彼此不断地维护。 学了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呢? 1 . 松鼠和小熊是怎样成为朋友的? 松鼠用纸船给小熊送去祝福与友情,小熊用风筝回应。 串珠 问题: 2 . 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矛盾呢 ? 他们俩因为一点小事吵了一架,导致友谊破裂。 3 . 后来他们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呢? 松鼠主动向小熊表示和好,小熊积极回应。最后他们俩再一次成为了好朋友 课文结构 纸船和风筝 小熊 松鼠 折纸船 送松果 做朋友 做朋友 送草莓 放风筝 屋顶 和好 树枝上 折纸船 吵架 扎风筝 吵架 受不了 放纸船 见纸船 放风筝 本文讲的是松鼠和小熊之间发生的感人的友情故事,告诉我们:人与人交往需要建立友谊,并且要共同维护友谊的道理。 课文主旨 推荐阅读 小木船 每当我看见藏在抽屉里的那只精致的小木船,我就想起陈明来。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陈明和我是同班同学。我们两家离得很近。每天我们一块儿上学、回家,一块儿温习功课。我们成了离不开的好朋友,一直到四年级。 有一天,发生了一件不愉快的事。我们俩温习完功课,把自己在舰模小组做的小木船拿出来玩。我见他那只做得很精致,就拿在手上,翻过来掉过去地看,总舍不得放下。不料我一失手,“啪”的一声,小木船掉在地上,摔坏了。 他一看,急了,哭着要我赔。我分辩说:“我不是故意的。”他生气地说:“谁叫你不小心,非赔不可!”还用力推了我一下。我往后一退,正好一脚踩在小木船上,把它踩碎了。这一下,陈明更生气了。他拿起我的小木船,使劲摔在地上,用脚踩得粉碎,一把抓起书包,转过身,头也不回就走了。看着被他踩坏的小木船,我也气得说不出话来。我们的友谊从此破裂了。 转眼几个月过去了。有一天放学回家,我走在前面,他走在后面。我偷偷地回头看了他一眼,他右手插进兜里,裤兜胀得鼓鼓的,不知攥着什么。忽然,他几步追上了我, 从裤兜里掏出一只精致的小木船来。我惊讶地望着他。他满脸通红,激动地说:“那次是我不好,不该踩坏你的船。明天我家就要搬走了,我做了这只船送给你,留个纪念吧!”说着,他把小木船塞在我手里。想想那天发生的事,本来是我的错。我望着他那双热情的眼睛,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是紧紧地握住了他的手。陈明跟着爸爸妈妈搬到外地去了。 那天以后 , 我们俩再也没有见过面。 我把他送给我的小木船藏在抽屉里。一看见这只精致的小木船,我就好像看见陈明站在我的面前。 国学诵读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 《 渭城曲 》 王维)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王勃)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 《 别董大 》 高适)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 《 赠汪伦 》 李白) 走进中华传统文化 岁寒知松柏 忠难见交情 让往昔快乐常在 愿今日友谊永存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课堂小结 本文讲的是松鼠和小熊之间发生的感人的友情故事,告诉我们:人与人交往需要建立友谊,并且要共同维护友谊的道理。 1. 默读课文,试着不出声。 点拨: 默读时,我们要做到:不发声读,不动嘴唇;不用手指着读;还要边读边思考。开始学习默读时,有人常常伴有小声读,嘴唇不停地动,这是借助读出的声音领会意思。这不要紧,不过要逐渐纠正。 2. 猜猜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和同学们交流一下你是怎么猜出来的。你用这些方法还认识了哪些字? 风筝 松鼠 树枝 抓住 哭 祝你幸福 参考答案: 筝 ( zhēng ) 鼠 ( shǔ ) 枝 ( zhī ) 抓 ( zhuā ) 哭 ( kū ) 幸 ( xìng ) 点拨: 因为筝、枝、抓都是形声字,我用读半边的方法来认识这些字的。比如:筝是形声字,它的下部读音是 zhēng ,所以这个字的读音也是 zhēng 。枝也是形声字,它的右边是支,所以这个字读音是 zhī 。我用这种方法还认识了:请、清、情、晴等。鼠是象形字,它的字形就像一只老鼠,所以它的读音是 shǔ 。我用这种方法还认识了:日、月、火等字。哭是会意字。从甲骨文的字形看,就像中间一个人在嚎啕大哭,所以读音是 kū 。 3. 读一读,比一比。 纸船漂到了小熊家门口。 纸船漂哇漂,漂到了小熊家门口。 风筝飘到了松鼠家门口。 风筝飘哇飘,飘到了松鼠家门口。 参考答案: 第一组:第一个句子只是说纸船漂到小熊家门口这件事,句子不生动。第二句加上“漂呀漂”这个短语,是的句子在意思不变的基础上变得更加生动活泼。 第二组:第一个句子只是说风筝飘到松鼠门口这件事,句子不生动。第二句加上“飘呀飘”这个短语,是的句子在意思不变的基础上变得更加生动活泼。 4. 选做:小熊也想写一张卡片,挂在风筝上送给松鼠,请你替他写一写吧。 示例: 我愿意和好,让我们继续做朋友吧。 一、把加点字的音节补充完整。 sh____ zh____ p____ 老鼠 折飞机 漂流 x____ y____ q____ 幸运 愿望 取笑 习题源于 《 典中点 》 的“基础练习” . . . . . . ǔ é iāo ìng uàn ǔ 二、看拼音写词语我最棒。 zhānɡ kāi zhǐ chuán dàn yuàn bāo zā qìnɡ zhù zhuā zhù 张 开 纸 船 但 愿 包 扎 庆 祝 抓 住 三、我会选。 漂 飘 1. 五星红旗迎风( )扬。 2. 小纸船在水里 ( )。 3. 树叶顺水( )走。 4. 柳条随风( )动。 飘 漂 漂 飘 四、照样子写句子。 例:松鼠和小熊是好朋友。 1.______ 和 ______ 是好朋友。 例:小熊很难过。松鼠也很难过。 小熊和松鼠都很难过。 2. 小明是小学生。小云也是小学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例:如果你愿意和好,就放一只风筝吧! 3. 如果 _______________ ,就 _________________ ! 我 李芳 小明和小云都是小学生 你想奶奶了 去看看她吧 完成 《 点拨 》 “阅读方法练”“写作方法练”。 A 组 — 基础篇 课后作业 完成 《 典中点 》 “ 主题探究”“拓展提升 ”。 B 组 — 提升篇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