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1-12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 米和厘米 丨苏教版
《米和厘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在建立1厘米的表象的基础上,通过观察、交流等活动,会用厘米做单位去测量物体或线段的长度。 2、过程与方法 能利用有关长度单位的表象进行一些直观的判断和思考,初步学会估计一些常见的物体的长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与他人合作探索知识、解决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学会用尺子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并会画指定长度的线段。 难点: 建立1厘米的表象。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直尺。 学具准备 作业纸、小方块若干、彩色纸片。 教学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中掌握知识和技能,学会数学思考,并能解决问题。因此,本节课充分体现数学与生活的实际联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出发,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设计思路: 以新课标理念为指导,遵循“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路,结合本节课的实际,设计思路为:创设情境,初识尺子——动手实践,感知厘米——自主探究,会用尺子量——动手操作,学画线段——总结回顾,升华新知。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喜羊羊音乐)课件出示:沸羊羊闯祸,弄坏了桌边,换个桌边,需要知道桌面的长。学生用不同工具,动手量一量,发现不同,提出疑问并引出尺子。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所学对象产生了兴趣,就有了行为的内动力,学习便成了一种自觉的活动。因此,我创设了学生喜爱看的动画片,由此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将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 二、自主探究,获得新知。 (一)例1:认识厘米 1、观察尺子 拿出尺子轻轻放到桌子上,你观察到尺子上有什么? 2、认识尺子 (1)认一认1厘米并揭示课题。 课件出示:介绍刻度线、0刻度、cm是英文字母,表示厘米,这节课我们一块来‘认识厘米’。 用手捏住尺子上的1厘米,师说明0到1之间线段的长度是1厘米。还能找出哪段长度是1厘米吗? 课件出示:发现每一大格长度都是1厘米。 (2)拃一拃并想一想1厘米。 捏住1厘米的小方块,和老师做一个简单的手指游戏感知并感悟1厘米的长度。 (3)找一找生活中的1厘米。 (课件出示)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4)认识其它厘米数。 你想认识几厘米?并请学生在尺子上找一找几厘米。 【设计意图: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是动作的开始。对于小学生来说,思维离不开形象与动作,动手实践符合小学生的好动特点,可以使学生的各种感官都参与到学习中来,从而在头脑中建立形象,丰富表象。】 (二)例2:用厘米量 1、估一估并量一量彩纸的长度。 拿出纸片,出示长边,学生估一估,再动手量一量。 (课件出示)总结学生所讨论的方法:放平尺子,测量物体的左端要和0刻度线对齐,右边所指的数字就是物体的长度。 【设计意图:学习任何知识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已有答案,引起学生自主发现,交流汇报并得出方法。用头脑中建立的厘米的表象去估一估纸片的长度,形成了初步的估算能力。在此基础上,进行实际的操作、测量,学会方法。】 2、判断。(想想做做1) (课件出示)羊羊们的测量方法对吗? 3、画线段。 画一条4厘米长的线段。老师示范画线段,学生再试着画线段。 【设计意图:数学学习应该是一个让学生自己去体验、理解、反思的过程,在学生测量长度的已有经验上,让学生和老师一起试着画一条线段,再通过量量去检验,使学生明确基本画法以及相关的注意点。】 过渡:羊村传来救命的声音,怎么了?原来就在大家认真学习的时候,灰太狼偷偷溜进来,抓走了正在外面偷懒的懒羊羊。 灰太狼放出话来:要想救懒羊羊,过来闯关吧! 4、和羊羊们一块闯关。(课件出示) 第一关:考考你的眼力。 量一量彩条的长度? 第二关:试试你的身手。 画一条比4厘米长2厘米的线段。 第三关:看看你的灵活性。 如何用坏尺子量铅笔的长度?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设计了学生喜欢的闯关游戏,通过比一比,加深学生对用尺子量物体和线段的认识。考考你,了解大约是多少的知识。在学生已学测量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知识拓展,将数学学习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使数学活动“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再一次将数学学习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 顺利闯过三关,救出懒羊羊,赶回羊村。 5、“六一”的礼物。(机动练习) 量一些实物的长度。 三、回顾总结,升华新知。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设计意图:“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在总结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还要重视数学知识获取的过程与方法。全课总结是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的梳理,不仅要让学生回忆本课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思想方法,还要给学生质疑和表达的机会,进而帮助学生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 板书设计: 认识厘米(cm)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