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1-12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锐角和钝角》 ︳青岛版
《锐角和钝角》教学设计 【课标分析】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课程内容既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学科的特征,也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它不仅包括数学的结论,也应包括数学结论的形成过程和数学思想方法。本节课,我充分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和年龄特点来进行教学,通过一个个的活动循序渐进的引导孩子认识锐角和钝角,探索钝角和锐角的策略。在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过程中,课程内容的呈现注意层次化和多样化, 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要引导学生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本节课,在“小小设计师”环节,我充分放手,让学生小组合作,根据自己的理解小组合作,设计做角的活动,加深了学生对角的特点的认识。在探索锐角和钝角的特点的时候,我先让学生自主探究后,引导学生充分交流,让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收获方法,获得新知。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新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学生在 “角的初步认识”中,已经学会如何辨认角和直角,并已建立了正确的表象,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否为直角。本节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角的外延,完善学生对角的认识,根据角有大有小,可以分为锐角和钝角,让学生认识锐角和钝角,并能够用更准确的、更具体的数学化语言描述生活中的角。并通过设计找角、造角、画角等一系列的学习活动去让学生深刻理解直角、锐角和钝角的特征,为以后进一步学习角的度量奠下基础。 本课教材主要是在此基础上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入手,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创设大量的观察、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自己亲自去体验、去探索,使学生学会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正确区分锐角、钝角和直角的特征。 【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对“角”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并且学习了直角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时,通过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初步感知角的特点,引入对锐角和钝角的学习,然后结合生活实际和动手操作,让学生再次感受锐角和钝角的特点,以及生活中处处有角。从小组活动中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培养探索的精神。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能辨认锐角和钝角,能用简洁的语言准确地描述锐角和钝角的特征,学会借助工具来验证锐角和钝角。 2. 经历观察、操作、比较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进一步建立几何图形的空间观念,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 3.通过生活情景的创设,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同时也培养积极的学习情感。 4.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堆养分类思想意识和几何直观能力。 教学重点:建立锐角和钝角的概念,会辨认锐角和钝角。 教学难点:会用三角板的直角判断一个角是锐角还是钝角。 学具准备:课件、三角板、活动角、学县袋(学县袋中放长方形纸片、日形纸片、硬宜条、图钉、小棒等) 、学生作业纸。 教学过程: 口算天天练,学生快速说出得数。 一、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瞧!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 师:对了,这就是我们的老朋友,我们以前学过的角。小朋友们,关于我们这位老朋友,你们已经知道什么呢? 师:你能用手中的活动角来摆一摆吗?( 学生上台演示,) 二、 探究新知。 (1)小组合作制角 师:为了更多地了解我们的好朋友“角”,今天我们就先做一个角好吗?小组长拿出来说为你们准备好的学具袋,每人从其中选出你喜欢的材料和工具制作角,要注意小组之间尽量制作不一样的角,我们看看哪个小组做的角多。(小组合作制作角。教师巡视指导。)(小组长汇报各组制作角的个数) 师: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你们就做了这么多的角,让我们为自己鼓鼓掌。 (2)给角分类,初步认识锐角和钝角。 师:看看你们小组里制作的角都一样吗? 师:那你能给你们组的这些角分分类吗?注意:先把自己小组制作的角按1 、2、3标上序号,在分类的时候想一想你们是按什么标准给这些角分类的。 (小组合作,给角分类,教师巡视指导。) 师:哪个小组愿意上台来展示一下你们小组制作的角,并说一说是怎样给这些角分类的。 师:你们觉得哪一种分法更好,为什么? 师:数学家的想法和你们一样,你能给这两种角七个名字吗? 引导学生说出:比直角小的角叫小角,大的叫大角。 师:同学们真让老师佩服,你们给这两类角起的名字都有一定的道理。数学家也按规定给这两种角起了名字:比直角小的角叫锐角,跟老师读锐角。比直角大的角叫钝角,跟读钝角 。(板书锐角、钝角)这节课我们一块来研究锐角和钝角。 师:“锐”是什么意思?“钝”是什么意思? 师:锐角是尖尖的,很锋利的样子,钝角开口的不锋利。锐角和钝角在我们的生活中应该说是无处不在的,现在请你们找一找,在我们的身边哪里有锐角和钝角? 同学们真棒,找到了我们身边这么多的角,老师也带来了一组图片(课件展示) 请拿出老师为你们准备的练习纸,从中至少找到一个锐角、一个钝角,并写上他们的名字。 (3)深入研究锐角和钝角的特征。 师:同学们真棒,很快就认识了锐角和钝角,下面老师想和你们做-个变角的游戏。请拿出手中的神奇的活动角,听老师口令,你们来变角。 师:请先表示一个直角。(学生动手操作。) 请在直角的基础上变成一个锐角。(学生动手操作。)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把直角变成锐角的?师:摸一摸锐角,有什么感受? 师:看来这是锐角的共同点,那么你们变的锐角都一样大吗? 师:那为什么它们都是锐角呢? 师:把手中的锐角变换个方向拿,还是锐角吗?师:为什么? 师:那你们来猜一猜,锐角能有多少个7 师:“无数个”是什么意思?你来说一说好吗? 师:这下大家都明白了吧?看来无论角的方向、大小是否相同,只要比直角小的角就是锐角,而且我们发现锐角有无数个。 师:好了,我们继续来变角。下面请表示一个直角,然后在直角的基础上表示一个钝角。(学生动手操作。)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把直角变成钝角的呢? 师:甩我们刚才研究锐角的方法也来研究--下钝角,摸一摸,和同桌比一比,换个方间看一看,再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 师:你们都说得很对,看来你们已经非常熟悉我们的好朋友钝角了。 (4)建立锐角、直角、钝角之间的关系。 师:老师已经把刚才我们由直角变成锐角再由直角变成钝角的过程做成了课件,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看的过程中,请你们联系刚才自己的操作,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师。好了,小朋友们,现在请你们把自己的发现说给你们小组内的伙伴听一听。( 学生小组活动。) 师:谁愿意把你的发现说给大家听? 师:看来同学们对锐角和钝角已经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要判断一个角是锐角还是钝角都是同谁比? 师:比直角大的就是钝角,比直角小的就是锐角。 师:你能用符号把这三种角连接起来吗 师:锐角、直角和钝角只是角的大家族中的三兄弟。在这三兄弟中,我们可以称钝角是老大,直角是老二,锐角是老三。下面老师这里有一些角站错了队,请大家帮他们排好队,可以吗?(课件出示)同学们真是最乐于助人的妤孩子。下面请你们来判断是什么角? 师:大家的意见不是很统一,谁有办法证明自己的结论? 师。你能说一说你的方法吗?能上台来试一试吗7 师小结:点对点(师强调:角的顶点与三角板上直角的顶点重合,即:顶点对顶点) ,一条边一边在三角板里面,就说明它比直角小,是锐角:如果另一边在三角板外面,就说明它比直角大,就是钝角;如果另一边与三角板的边完全重合,就说明它是直角。 师:真是个聪明的孩子!谁能来再说一遍?(学生试说。) 师:你真是一个善于倾听的孩子!看来有的角我们可以用眼睛看出是锐角还是钝角,有的角还不能用眼睛来辨认是什么角时,我们就要借助工具——三角板来帮助我们辨认。 (课件出示儿歌)巩固对锐角和钝角的认识 角按大小分三类,直角、锐角和钝角。 我有一个小锐角,锐角定比直角小。 我有一个小钝角,钝角定比直角大。 锐角小,钝角大,分得清,记得牢, 锐角钝角都有用,生活处处少不了 。 三、 巩固运用。 师:今天你们的表现很棒,老师带领大家做一个闯关游戏。(课件出示) 引导学生解决关于角的问题。 师:同学们,你们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并通过自己的努力闯过了六关,老师真的为你们高兴。 四、 总结延伸。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有关锐角和钝角的知识,大家学得很积极、很认真、很快乐!课下请你用智慧的双限寻找生活中的角,说给爸爸妈妈听。根据今天所学的内容写一篇数学日记。 板书设计:锐角和钝角 锐角 直角 钝角 比直角小 比直角大 【评测练习】 1.你们能很快地说出下面各角的名称吗? 2.钟面上,时针和分针什么时刻形成直角? 【效果分析】 1.经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充分认识了角,并掌握了锐角和钝角的特点,知道了生活中有各种不同的角。 2.学生经历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充分体会到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 3.在学习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充分体会了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观评记录】 《锐角和钝角》一课,吕老师创设了丰富的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经历锐角和钝角特征的探究过程,获得新知。本节课教学流程环环相扣,教学理念大胆创新,教学形式新颖活泼。 一、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进行教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在揭示课题后,张老师引导孩子们做角,作为学生探索角的特征的素材,努力挖掘学生身边的学习资源,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二、精心设计数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教学中,吕老师精心设计了丰富的活动:找一找生活中的角,让学生从身边的生活入手,结合现实生活认识锐角和钝角;通过让学生动手做角进一步加深对角认识。整个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思考,在交流中思考,在探索中思考,充分发挥了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体。 三、重视了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吕老师特别关注学生的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在出示问题“第17面小旗是什么颜色”后,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究的空间和时间,并且在充分探究的基础上及时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引发思维的碰撞,不断完善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总体来看,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合理、严谨。吕老师在教学中运用的教学方式独特有效,学生能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学习,学习目标达成度高,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课后反思】 学生在 “角的初步认识”中,已经学会如何辨认角和直角,并已建立了正确的表象。本节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角的外延,完善学生对角的认识,让学生认识锐角和钝角,并能够用更准确的、更具体的数学化语言描述生活中的角。本节课的教学流程是:做角—给角分类—探究锐角和钝角的特点—寻找欣赏生活中的角。几个环节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从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进一步感知和认识锐角和钝角。 一、从生活中引入,感受数学之美。课始,设计了做角的活动,引导学生做角并给角分类,在观察中引导学生对角的有关知识进行回顾,为下面的教学做好准备工作。 二.在活动中探索,经历建模过程。学习活动中,学生更愿意自己去经历,去实践。他们或许会相信你告诉他们的,但他们更愿意相信自己所看到的、经历的事,这就是一种“体验”。角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锐角和钝角是在抽象概念的基础之上进行分类、概括而得出的,更有必要让学生经历概念得出的全过程,这样他们才会有清楚、准确的认识。本节课中我主要设计了这样几个实践活动:制作角、分类、交流,每一个活动都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看、说、想、动”的机会。尤其在制作角和分类这两个环节中,让每一个学生都经历角的产生──锐角和钝角的形成等一系列过程,概念在学生的脑海里已见雏形,此时教师的讲解就水到渠成了;而在交流环节中,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层次让学生由直观到抽象,顺利、稳固地建立锐角和钝角的概念。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就在学生的操作活动中迎刃而解了。 三.在游戏中升华,挖掘数学的应用价值。学以致用是现代素质教育的追求,也是成功学习的内在规律。本节课最后,设计一个“闯关游戏”的环节,把本课的知识融人到生动有趣、学生乐此不疲的游戏当中,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让学生经历了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在合作中深化了对锐角和钝角表象的认识,培养了学生初步的抽象能力。同时,给学生创建一个民主与合作共存,愉悦与挑战兼容的学习平台,使每个学生在有限的空间内都能竞相绽放、展翅飞翔! 总之,本节课学生回答问题也比较积极,基本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学生充分认识了锐角和钝角的特征。当然,本节课也还有一些不足,比如活动时间的把握,小组合作时教师的适时引导,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再进一步探索、学习。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