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训练:古诗词赏析(课内)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2021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训练:古诗词赏析(课内)

2020-2021 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训练:古诗词赏析(课内)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小题。(5 分)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 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东临碣石”中的“临”,写诗人登高观沧海,起笔气势不凡。 B.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水波和山岛。 C. 诗中描写了萧瑟的秋风、汹涌的波涛,营造悲凉伤感的意境。 D. 本诗寓情于景,体现诗人博大的胸襟和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 2.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描绘怎样的景象?请简要分析。 【答案】1. C 2. 大海吞吐日月星辰,景象壮丽。 【解析】 1.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虽是秋天的典型环境,却无半 点萧瑟凄凉的悲秋意绪。作者面对萧瑟秋风,极写大海的辽阔壮美:在秋风萧瑟中,大海汹涌 澎湃,浩淼接天;山岛高耸挺拔,草木繁茂,没有丝毫凋衰感伤的情调。故 C 项分析不正确。 2.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描绘诗歌中某一句的意境,要先正确翻译,然后再加上自 己适当的理解和描写即可。本句话翻译为:日月的升降起落,好像出自大海的胸中。写出了大海 吞吐日月星辰,景象壮丽的景象。 (二)阅读下面这首乐府诗,完成 1-2 题。(5 分) 木兰诗(节选)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 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1.对上述节选部分有关句子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用夸张手法描写翻山越岭奔赴战场的情景。 B、“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描写边塞军用的生活。 C、“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实写将军拼死作战,壮士十年后归来的情景。 D、“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中的数字“十二”与“百千”都是表示多数。 2.“可汗问所欲”时,木兰表达了什么心愿?请用自己的话概括。(2 分) 【答案】1.(3 分)C 2.(2 分)放弃功名;尽快回归故里,与家人团聚。 【解析】1.“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为互文的修辞手法。应理解为:将士们浴血奋战,有 的战死沙场,有的多年后回到故乡。 2.本题考场对内容的理解,从“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可以得出答案。 (三)阅读下面元曲,完成题目。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前三句十八个字,写了九种景物,有静有动、有声有色,而加在名词前的定语则体现了诗人 对那些景物的独特感受。 B.这首小令,写景由近到远,感情抒发由浅入深,开头一句“枯藤老树昏鸦”是诗眼。 C.这是一幅秋景图,又是一幅绝妙的秋思图。图中有景有人,人和景都是经过作者精心选择的, 最能表现“秋思”。 D.这首小令用极有限的字句,塑造了极丰富的意象;人与物结合,情与景交融,有一种动人心 魄的力量。 2.请你展开想象,描绘“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所展现出了一幅怎样的 画面? 【答案】1.B(曲眼是“断肠人在天涯”。)2.在深秋村野的荒凉古道上,一位漂迫天涯的 游子,在残阳夕照下牵着一匹瘦马,迎着凄苦的秋风,信步漫游,愁肠绞断,却不知自己的归 宿在何方。 【解析】1.本题综合考查考生赏析元曲的能力。考生要学会捕捉曲眼,分析景物特点,体 会意境,探究作家的情感等方面的知识。选择题宜运用排除法来解题。 2.本题考查考生对诗句画面的理解。解题时,要抓住“古道”“西风”“瘦马”“夕阳” “断肠人”这五个意象,这些意象都熔铸了作者的主观感情,牵连着作者的那份羁旅愁思,反 复揣摩、体味这些意象,就不难描绘出诗句的画面。 【实战演练】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 1-2 题。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 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 感情强烈, 情景兼具, 含蓄蕴藉, 耐人寻味。 B. 这首诗的首联表面描写都城破败, 人烟稀少, 草木茂密幽深的荒凉景象, 实际深藏诗 人的无限感慨; 颔联借对花鸟的感觉, 将诗人抑制不住的感伤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C. 这首诗的颈联极力渲染诗人在战火连绵时期收到家书时欣喜愉悦之情, 尾联则写出了诗 人忧愤之深。 D. 全诗表现了作者热爱大自然, 保家卫国的感情。 2. 说说你对诗歌尾联的理解。 (一)1. D ( 全诗表现了作者感时恨别, 忧国思家的感情) 2.尾联形象写出了诗人的苍老之态、苍老之快,进一步表现了诗人忧国、伤时、思家、悲 己之情。 (二)阅读下面诗歌,完成 1-2 题。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1.下列对诗词句子的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天净沙·秋思》表现了一个羁旅漂泊的游子浓烈的思乡之情,被称为“秋思之祖”。 B.“小桥流水人家”创设一种清新淡雅的境界,表现了游子对大自然的喜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 憧憬。 C.作者把平淡无奇的客观景物连接成一幅简洁苍凉的水墨画,将无限愁思自然寓于画面中,寓 情于景,情景交融。 D.“断肠人在天涯”描绘出天涯游子凄楚、悲怆的内心世界,画龙点睛,直抒胸臆。 2.“枯藤老树昏鸦”与“小桥流水人家”是鲜明不同的画面,如何理解这种不协调的用意? (二)1.B(“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是环境描写,营造一种幽静冷落的气氛,更增添了凄凉 与悲苦之情)2.将哀景与乐景放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比,反衬“天涯”人的思乡愁绪。 (三)阅读下面诗歌,完成 1-2 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1. 下列对这首词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南乡子》是词牌名,“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是题目,这是一首登临怀古的词作。 B.全词即景抒情,借古讽今。作者称赞孙权为天下英雄,无疑是对苟且偷安、不求进取的南宋 朝廷的鞭挞。 C.“生子当如孙仲谋”,辛弃疾一字不改地借用刘备这句话,不仅“曲尽其妙”,而且还含蓄 深刻地进行了讽刺。意在言外,耐人寻味,手法上含蓄、委婉。 D.这首词通篇三问三答,互相呼应。风格明快,气魄阔大,尽显豪放风格。 2.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1.C(借用曹操的话) 2.词中借登亭遥望中原并追忆三国时期孙权旧事,含蓄地讽刺了南宋统治集团的昏庸和 软弱无能,抒发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 (四)阅读《山坡羊·潼关怀古》 ,完成 1-2 题。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 作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 下面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元代散曲,“山坡羊”是曲牌名,“潼关怀古”是曲的标题。 B.“山河表里潼关路”勾画出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壮、地势险要的特点。 C、曲中的“聚”字赋予静止的峰峦以动感,“怒”字则生动地表现出波涛汹涌的情态。 D、作者在曲中表达出深深的伤感悲愤之情,他伤感悲愤的最主要原因是“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2. 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1.D(最主要的原因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2.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统治阶级剥削人民、压迫人民本质的控诉,对国计民生的忧虑,以及 对广大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五)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 1-2 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下列对诗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送别诗,“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写出了送行的地点和友人要赴任的地方。写 景气势恢宏,寓不必伤别之意。 B.“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写对友人的安慰:彼此处境相同,感情一致。一股悲伤之情油 然而生。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富于哲理,隐含好男儿志在四方的意思。 D.“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承上作结:既非远别,又同为宦游,虽别而如此为邻,别时则 不应有儿女之态。 2.“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的“无为”的意思是____________,诗句表达就诗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五)1.B2.不要、无须 乐观旷达(积极乐观) (六)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 1-2 题。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下列对本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幽州台”是当时燕昭王礼贤下士的处所,诗人借此抒发怀才不遇之感。 B.诗中的“古人“和”“来者”都是指贤明君主。 C.“悠悠”与“独”相对照,更加突出作者的孤独。 D.尾联“独怆然而涕下”中的“涕”解释为“鼻涕”。 2.请描绘一下“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个画面。 (六)1.D(“涕”解释为“眼泪”) 我登上幽州台眺望远方,思绪万千,想到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看这茫茫宇宙,虽然无边 无际,但看不到一个能赏识人才的明君,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流泪了。 (七)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 1-2 题。(5 分)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节选) 杜甫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 干处, 雨脚如麻来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眼,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 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对这首诗节选部分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两句涫染出暗淡愁惨的氛围。 B. “雨脚如麻未断绝”运用比喻修辞,形象地写出了秋雨细密连绵的特点。 C. “自经丧乱少睡眠”中的“丧乱”是指唐朝末年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 D. “长夜”既指诗人笔下凄风苦雨的秋夜,又暗指当时动荡艰难的时局。 2.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内容简 要分析(3 分) (七)1.(2 分)C 2.(3 分)要点与评分:能结合诗句具体内容来分析作者的情感。 示例:这两句诗写出诗人推己及人,希望“天下寒士”都居“广厦”,都能安居乐业的心 愿(1 分),表达了诗人关心民生疾苦的博大胸怀(1 分)和忧国忧民的深沉情感(1 分)。 (八)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 1-2 题,(5 分)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釆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而无车马喧”暗指没有世俗功利的交往,没有繁琐的官场应酬, B.“心远地自偏”意思是只要居所偏僻安静,心就会远离喧闹的尘世。 C.“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描绘了色中飞鸟结伴而还的情景。 D.“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表明诗人从大自然领悟到无法言说的人生真谛。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抒写∫诗人怎样的心境?(2 分) (八)1.(3 分)B (2 分)抒写了诗人归隐田园后悠闲自得、闲适恬淡、与世无争的心境。 (九)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2 题。(5 分)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下列对这首词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上片写词人心情苦闷,只能借酒浇愁,只能在“梦”中驰骋沙场,快意一时。 B.“八百里”描写军营连成一片,极其广大,“塞外”表明写作这首词的地点。 C.“飞快”“弦惊”以点代面,分别从视觉和听觉角度描写激烈的战斗场面。 D.“天下事”指完成恢复中原的大业,词人希望借此赢得生前和死后的英名。 2.“沙场秋点兵”中的“秋”与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秋”渲染的氛围有何不同?请简 要回答。(2 分) (九)1.(3 分)B 2.(2 分)雄壮辽阔(肃杀);凄凉悲苦。 (十)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 1-2 题。(5 分)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对这首词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这首词气势磅礴,情境雄健,语言壮丽,体现了豪放派的写作风格。 B.词人从实、虚两方面来表达报国情怀,起笔“醉里挑灯看剑”通过虚写表达忧国之情。 C.上阙和下阙的最后一句分别描写了理想和现实中的词人自身,雄壮与悲凉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带给人心灵上的震撼。 D.词人善于化用典故入词,用“的卢”写战马,不但突出了战马飞腾的雄姿,而且有力地烘托 了骑马人的勇猛。 2.这首“壮词”以“可怜白发生”结尾,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 分) (十)1.(3 分) 2.(2 分 )表达了壮志难酬的悲愤(抑扬、愤慨)之情。 (十一)阅读下面古代诗歌,完成 1-2 题。(5 分)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节选)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 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本诗是杜甫由自身遭遇联想到安史之乱以来的万方多难而写下的脍炙人口的诗篇。 B.“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一句预示大雨将至,烘托诗人暗淡愁惨的心境。 C.“娇儿恶卧踏里裂”一句表现出诗人对孩子在窘迫处境下还这么娇气顽皮的厌烦 D.“何由彻”和前面的“未断绝”照应,表现了诗人盼雨停盼天亮的迫切心情。 2.“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一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2 分) (十一)1.(3 分)C 2.(2 分,意对即可)表现了诗人舍己为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 的高尚情怀。 (十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 1-2 题。(5 分)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 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 射天狼。 1.下列对这首词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词的上片叙写了此次出猎的情况,下片抒发了作者的雄心壮志。 B.词眼是“狂”字,它既是词人外在形象的集中体现,更是词人内在感情的高度概括。 C.“千骑卷平冈”中的“卷”字,突现出太守率领的队伍气势磅礴,何等雄壮。 D.“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词人以冯唐自比,表示自己敢于为蒙冤受屈的将领直言,使他 们重新复职。 2.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现诗人怎样的情感?(2 分) (十二)1.(3 分)D (说明:以魏尚自比,希望效仿魏尚重新得到重用,报效国家。) 2.(2 分)渴望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十三)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2 题。(5 分)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下面对这首诗歌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首联用一“破”字极写山河依旧,国家衰败,一片荒凉残破之景,与“城春”形成强烈反差, 体现诗人归家途中的艰难。 B.颔联运用对偶和拟人手法写“花”流泪、“鸟”心惊,在诗人眼中,娇艳的春花和活跃的鸟 儿也对亡国有了怨恨之情。 C.颈联写一封家信胜过“万金”,其原因是战事持久和战争残酷,反映诗人强烈的思乡之情及 对安定和平的渴望。 D.这首诗全篇围绕标题中的“望”字展开,感情真挚,艺术感染力强,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 2.“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刻画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2 分) (十三)1.A(3 分)2.刻画了一个白发苍苍,频频搔首时更觉头发稀疏,连发簪都难以 插上的忧国忧民的诗人形象。(2 分) (十四)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第 1-2 题。(5 分)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以下对诗的前两句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第一句中的“离愁”一词直接表现了诗人的心境。 B. 第二句中的“吟鞭”指诗人的马鞭。吟,指吟诗。 C. 诗人以“浩荡”修饰“离愁”,以“白日斜”烘托“离愁”,以天涯映衬离愁,这种多层次 的描写方法和马致远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有异曲同工之妙。 D. 诗的前两句叙事抒情,在辞官离京时的无限感慨中表现了哀怨的愁绪。诗人归隐,是为了给 年轻的更有才华的人提供更多的升迁机会。 2.在诗的后两句中,诗人以落红自喻,表明心志。这两句的言外之意是: (2 分) (十四)1.(3 分)D 2.(2 分)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意思对即可) (十五)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 1-2 题:(5 分)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A.“四面边声连角起”写出边塞战马嘶鸣、朔风狂吹和军营号角的凄厉。 B.“长烟落日”本有塞外苍茫的意境,与“孤城闭”连接之后又有了肃杀之意。 C.“羌管悠悠霜满地”紧承“长烟落日”写夜景,笛声悠扬,秋霜遍地,进一步渲染了征人的 乡愁。 D.“将军白发征夫泪”中“将军”因年岁老去而悲伤,“征夫”因思家不得归而落泪,情感慷 慨激昂。 2.“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一句揭示了征人的矛盾心理,请具体分析。(2 分) (十五)1.(3 分)( D )2.(2 分)参考:诗句表达了因为“燕然未勒”功业未建而思 归不得的矛盾心理。 (十六)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2 题。(5 分)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 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 B.“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写出了送行的地点和友人要赴任的地方。 C.“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写对友人的安慰,表现了诗人依依不舍的伤感之情。 D.“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这两句承上作结,表达了诗人豪迈旷达的思想感情。 2. 品味“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诗,简述其中所蕴涵的哲理。(2 分) (十六)1.(3 分)C 2.(2 分)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缩短距离。 参考答案 (一)1. D ( 全诗表现了作者感时恨别, 忧国思家的感情) 2.尾联形象写出了诗人的苍老之态、苍老之快,进一步表现了诗人忧国、伤时、思家、悲 己之情。 (二)1.B(“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是环境描写,营造一种幽静冷落的气氛,更增添了凄凉 与悲苦之情)2.将哀景与乐景放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比,反衬“天涯”人的思乡愁绪。 (三)1.C(借用曹操的话) 2.词中借登亭遥望中原并追忆三国时期孙权旧事,含蓄地讽刺了南宋统治集团的昏庸和 软弱无能,抒发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 (四)1.D(最主要的原因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2.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统治阶级剥削人民、压迫人民本质的控诉,对国计民生的忧虑,以及 对广大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五)1.B2.不要、无须 乐观旷达(积极乐观) (六)1.D(“涕”解释为“眼泪”) 我登上幽州台眺望远方,思绪万千,想到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看这茫茫宇宙,虽然无边 无际,但看不到一个能赏识人才的明君,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流泪了。 (七)1.(2 分)C 2.(3 分)要点与评分:能结合诗句具体内容来分析作者的情感。 示例:这两句诗写出诗人推己及人,希望“天下寒士”都居“广厦”,都能安居乐业的心 愿(1 分),表达了诗人关心民生疾苦的博大胸怀(1 分)和忧国忧民的深沉情感(1 分)。 (八)1.(3 分)B (2 分)抒写了诗人归隐田园后悠闲自得、闲适恬淡、与世无争的心境。 (九)1.(3 分)B 2.(2 分)雄壮辽阔(肃杀);凄凉悲苦。 (十)1.(3 分) 2.(2 分 )表达了壮志难酬的悲愤(抑扬、愤慨)之情。 (十一)1.(3 分)C 2.(2 分,意对即可)表现了诗人舍己为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 的高尚情怀。 (十二)1.(3 分)D (说明:以魏尚自比,希望效仿魏尚重新得到重用,报效国家。) 2.(2 分)渴望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十三)1.A(3 分)2.刻画了一个白发苍苍,频频搔首时更觉头发稀疏,连发簪都难以 插上的忧国忧民的诗人形象。(2 分) (十四)1.(3 分)D 2.(2 分)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意思对 即可) (十五)1.(3 分)( D )2.(2 分)参考:诗句表达了因为“燕然未勒”功业未建而思 归不得的矛盾心理。 (十六)1.(3 分)C 2.(2 分)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缩短距离。 【李白】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 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对友人不幸命运的无奈、同情、关切、思念。 2、任选一角度赏析“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诗人以新奇的想象,用拟人的手 法, 寄情于景,以月作使者,把无情月变成知心人,穿越时空追随友人,表达了对友人遭贬 的无 限同情和关切,也抒发了对官场倾轧的憎恶。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和对家乡的眷恋。 2、描绘“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连绵的峨眉山夜色正浓,半轮明月悬挂山间,犹如青山吐月;皎洁的月影,映入湛蓝的江水, 随着 江水缓缓流动。 《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整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2、展开联想和想像,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的画面。 夜 晚,不知谁家悠扬的玉笛声悄然的传了出来,随着春风,溢满整个洛阳城。 3、古人写诗非常讲究炼字,常有一字传神的妙处。试赏析“暗”和“满”的表达效果。(同类 型 题目:“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这句诗在诵读时,哪几个字要重读?请说说 理 由) “暗”,悄无声息的意思,生动形象的表现了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不期然地打动了 听者,引 起人们无限忧思; “满”,充满、溢满的意思,有夸张意味,突出了笛声悠扬的 特点,反衬 了夜的宁静,表现了是人孤寂的心情。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 水,万里送行舟。 1 、 描绘“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所展现的画面,并简析“随”“入”好在哪里? 山逐渐消失,眼前是一望无际的原野,江水奔流直泻,从荆门往远处望去,仿佛流入了辽远 的 原野。“随”以动写静,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入”形象生动,写出了气势的博大,充 分 表现了诗人的万丈豪情和喜悦之情。 2 、 最后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拟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 去, 萧萧班马鸣。 1、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2、展开联想和想象,描绘首联所展现的画面。并赏析“横”“绕”两字的妙处。 远处,青翠的山峦横亘在外城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绕城东潺潺流过。 “横”字勾勒出青山的静姿,“绕”字描画白水的动态,十分准确传神。 3、 如何理解颈联中“浮云”“落日”? “浮云”:漂浮的白云,“落日”:将落的太阳。 以浮云孤飞,来去不定, 喻游子之心。落日将下,依依不舍,喻故人之情。 4、请简要分析本诗以“萧萧班马鸣”收笔的妙处。 诗的最后写诗人与友人挥手告别,两匹马似乎理解主人的心情,禁不住萧萧长鸣。马尚且如 此, 人的感情自然不言而喻。借马鸣犹作离别之声,衬托离情别绪。 《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 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 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主要抒发诗人怀才不遇的情怀,在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 2、赏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尽管前路障碍重重,我坚信总有一天会高挂云帆,乘风破浪,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 这 是一种积极的追求,乐观的自信和顽强的坚持理想的品格写照。表现了诗人对远大理想的 执着 追求和实现自己愿望的信心。 3、“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其中“停、投、拔、顾”四个前后连续的动作,反 映 了李白当时怎样的心理活动? 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心中充满难以排解的烦恼及无所适从之感。 4、“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运用的是何典故?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运用了吕尚的典故和伊尹的传说,这两句写诗人仍希望有一天会被朝廷起用,渴望一展鸿才, 为 国家效力。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 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抽刀断水水更 流,举 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1 . 这首诗题为“饯别”,但诗中并不直言离别,而是重笔抒发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诗中抒发年华虚度、壮志难酬的苦闷,盛赞汉代文章、建安风骨及谢眺诗歌的豪情逸兴,最 后 流露出消极出世的情绪。 2 . 赏析“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运用比喻说明好比用刀切断水流,结果水反而流得更急,用饮酒取醉的办法去解除忧愁,反 而 更能引发内心的愁苦、愤懑。形象地写出了诗人面对黑暗现实激起满心的苦闷,似水难断。 3 . 赏析“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人生在世多磨难总不能称心如意,不如明天就散开头发泛舟江湖,避世隐居。既表现了诗人 因 怀才不遇,准备退居山林的消极的一面,又表现了诗人不愿与黑暗社会同流合污、清高放 纵的 性格。 《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 影, 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 邈云汉。 1、本诗的主旨是什么? 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寂寞情怀,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愤懑和厌恶,以及诗人遗世独立的高 洁人格 2、“月”的形象有什么特点? 善解人意,可喜可亲,是诗人可以倾诉心声的知音。 3、赏析“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举杯向天,邀请明月作陪,与我的影子相对,便成了三个人。这句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将月 亮人格化,生动形象的表现了诗人把月亮当做自己的朋友,从而表达了作者的孤独寂寞 之情。 【白居易】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现实主义诗人。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 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对西湖和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展开联想和想象,用生动的语言展现颔联所展现的画面。 几只早早飞出来的黄莺争着飞到向阳的树枝上,刚飞回的燕子忙着衔泥啄草不知要到谁家去 筑 巢。 3.分析颔联中的“争”和“啄”好在哪里? “争”意思是力求获得,互不相让,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而宝贵。“啄”是小燕子取食的动 作, 生动形象的描写出了燕子那忙碌而兴奋的神情,把小燕子写活了。这两句着意描绘出莺莺 燕 燕的动态,从而使全诗洋溢着春的活力与生机。 《望月有感》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吊影分为千里雁, 辞 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1、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抒发了战乱时期兄弟离散的骨肉相思之苦。 2、赏析“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兄弟骨肉比作千里雁,九秋蓬,生动形象的表现了手足离散各在 一 方,犹如那分飞千里的孤雁,只能吊影自怜;辞别故乡流离四方,又多么像深秋中断根的 蓬草, 随着萧瑟的西风,飞空而去,飘转无定。表达了作者在战乱时期兄弟离散的骨肉相思 之苦。 《观刈麦》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 去, 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 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 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1.《观刈麦》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2、请描绘“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所展现的画面。 脚 下暑气熏蒸,背上烈日烘烤,已经累得筋疲力尽也不觉得炎热,只是希望夏天昼长能够多干 点活。 【孟浩然】孟浩然,唐代,山水田园诗人,与王维合称为"王孟"。 《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 日, 还来就菊花。 1、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对故人及村庄的依恋之情。 2、试描绘颔联画面。选一角度(如表达手法、语言运用)赏析。 绿色的树木在村边环绕,青翠的远山在城外横斜。 赏析: (1)这两句诗近景远景结合,写出了山村优美的田园风光,表现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环境的 喜 爱之情。 (2)对仗工整,“绿树”对“青山”,“村边”对“郭外”,“合”对“斜”,勾勒出一幅美妙的 乡村风光图, 表现了诗人对田园风光的热爱之情。 (3)动静结合,写出景物情态之美,“合”表现绿树环抱相拥的动态,突出树的繁茂;“斜” 表现村外青山横斜,表现了诗人对田园风光的热爱。 《早寒江上有怀》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上,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 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1、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思想怀归。 2、体会“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一句写景的妙处。 这句话的意思是草木枯黄凋零了,鸿雁向南方飞去,北风呼啸刮不停,一江秋水一江寒。这 两 句诗中作者捕捉了当时带有典型性的事物,点名季节。树叶渐落,大雁南飞这是最具代表 性的 秋季景象。但是单说秋,还不能表现出“寒”,作者又以“北风”呼啸来渲染,自然使人觉 得 寒冷,这就点出了题目中的“早寒”。作者活画出一幅深秋景象,渲染了悲凉的气氛。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 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诗人希望有人引荐,积极出仕的愿望。 2、描绘“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所展现的画面。 云梦大泽水汽蒸腾,洞庭湖的 波涛摇撼着岳阳城。 3、试分析“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一句中“蒸”和“撼”字好在哪里? “蒸”显示出洞庭湖丰厚的积蓄,仿佛江边湖畔的沼泽地带,都受到湖水的滋养哺育,才显得 那 样草木繁茂,郁郁葱葱。“撼”衬托出洞庭湖的澎湃激荡,气魄宏大。 4、“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一句有何深意? 闲坐观看别人辛勤临河垂钓,只能白白羡慕别人得鱼成功。委婉地表达了作者渴望出仕和希 望 得到对方引荐的心情。 【李清照】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南宋,婉约派代表词人。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1、这首词流露出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 2、描绘“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所展现的图景。 暮色苍茫中,泛舟误入藕花深处,怎么才能把船划出去?怎么才能把船划出去?惊慌中惊动 了在 水边栖息的鸥鹭。一群凌空飞起的雪白的鸥鹭,与湖面碧绿的莲叶交相辉映;宁静的湖 面上,奏 响了一曲人声、鸟声和水声的交响乐章。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 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被称赞为“创意出奇”“出人意料”之句,试分析这 两句的 妙处。 只害怕双溪的小船载不动自己的愁绪,这句话用比喻的修辞,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愁绪,比作 有 重量的物体压在心头,连船也载不动。比喻新奇,化虚为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词人内心 沉重 的哀愁。 2、在本词中词人是如何表现愁苦之情的?“闻说”“也拟”“只恐”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感情 变化过 程? 利用“日晚倦梳头”和“欲语泪先流”两个外在行为具体地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浓重哀愁。 变化过程: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听人说双溪春色还不错,诗人也曾产生了去那 里泛舟的 念头。她想去双溪泛舟并不是贪恋美景、游赏心切,而是要寻求一个消除愁苦的办 法。不过, 转而却又否定了自己的计划。“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怕的是双溪上 的小船载 不动自己内心沉重的哀愁。哀愁本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可是词人却把它比作可承载 可触摸的实 体,目的是为了说出自己的愁重的连船都承载不动。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 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1、《醉花阴》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本词通过悲秋伤别抒发了词人的寂寞相思情怀和浓浓的离愁别绪。 2 、 词中“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历来为人所称颂,请进行简要赏析。 这句比喻新奇传神,言情含蓄,以人比花,即景设喻,极其自然。重阳节黄昏菊花清瘦的形 象, 能生动地写出作者憔悴的形象和淡淡哀愁,加上菊花以幽雅高洁为品质,与作者的精神 有相 同之处。本句写离愁相思之情,不露不俗,含蓄蕴藉。 【辛弃疾】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南宋,豪放派词人。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 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请分析本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抒发了作者渴望为国杀敌立功的爱国豪情和雄心壮志,以及壮志难酬的抑郁愤懑。 2、用简洁的语言描绘“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的壮观场面。 将士们欢欣鼓舞,饱餐将军分给的烤牛肉;军中奏起振奋人心的战斗乐曲。将士们排着整齐 的 队伍,在这秋高气爽的时节接受将军的检阅。 3、 请结合作品谈谈你对“壮词”的理解。 从题材上看:写的是军营生活,看剑,角声,塞外曲,分八百里炙,沙场点兵,骑快马,挽 强 弓等场景都勇猛雄健。 从感情上看:抒发了作者渴望为国杀敌立功的爱国豪情和雄心壮志。 从语言上看:壮丽而不纤巧。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 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1 、 说说本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借古喻今,颂扬孙权的少年英姿,委婉地暗示了南宋朝廷的无能,表达了对朝廷的不满,同 时 也寄寓了自己的一腔爱国豪情。 【王维】王维,字摩诘,唐代,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