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专版2020中考物理复习方案第一篇教材梳理课时训练12物态变化试题 0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安徽专版2020中考物理复习方案第一篇教材梳理课时训练12物态变化试题 0

课时训练(十二) 物态变化 ‎(限时:25分钟)‎ ‎|对点训练|‎ ‎【考点1】 知道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即(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A)会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包括正确读数)。[A(会)]‎ ‎1.[2019·怀化]如图K12-1所示,该温度计的示数为    ℃。 ‎ 图K12-1‎ ‎2.[2019·广东]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    的规律制成的。图K12-2中    (选填“甲”或“乙”)是体温计,测量体温时,体温计    (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 图K12-2‎ ‎3.小明同学设计的一个温度计,如图K12-3甲所示,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不漏气,弯管水平部分有一小段液柱。‎ 图K12-3‎ ‎(1)这个温度计是根据      (选填“液体热胀冷缩”或“气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 ‎(2)将此装置放在室内,当周围的温度降低时,液柱将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 ‎ ‎(3)图乙是某患者测量体温时体温计的示数图,此时患者的体温为    ℃。 ‎ ‎4.[2019·邵阳]甲、乙、丙三支酒精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都一样,甲和乙玻璃管的内径相同,甲玻璃泡的容积比乙大,乙和丙玻璃泡的容积相同,乙的内径比丙细,由此可判断这三支温度计的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距离 (  )‎ A.甲最长 ‎ B.乙最长 C.丙最长 ‎ D.一样长 ‎5.如图K12-4所示四幅图是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的实际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 11‎ 图K12-4‎ ‎【考点2】 知道一般情况下物体以固体、液体、气体三种状态存在。知道熔化和凝固(包括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汽化(包括蒸发与沸腾、沸点)与液化现象、升华与凝华现象等物态变化过程;知道各种物态变化过程发生的特点(如吸、放热情况,温度变化特点等)。(A)‎ ‎1.[2019·连云港]质量相同的0 ℃的冰比0 ℃的水冷却效果好,这是因为冰    (填写物态变化名称)时吸收热量,此过程中冰的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保持不变”)。 ‎ ‎2.[2019·株洲]夏天,从冰箱里取出冰块,在冰块四周出现的“白气”是由       (选填“冰”或“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的    (选填“液态”或“气态”)水。 ‎ ‎3.[2019·玉林]在少雨干旱的季节,为了使农作物能正常生长,必要时可利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这是由于干冰在 ‎    (填物态变化名称)时迅速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使周围的气温急剧下降,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小水滴。 ‎ ‎4.[2019·呼和浩特]炎炎夏日,洒了水的地面、晾在阳光下的湿衣服,过一会儿就变干了;烧开着的水,过一会儿水就变少了。关于这两种热现象,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 A.前者是汽化吸热,后者也是汽化吸热 B.前者是汽化放热,后者是升华吸热 C.前者是熔化吸热,后者是升华吸热 D.前者是凝固放热,后者是液化放热 ‎5.[2019·绵阳]装有半杯水的封闭玻璃杯,放入冰箱被冷冻较长时间,取出后用干毛巾擦干玻璃杯表面,放一会儿,玻璃杯表面会变湿。这是由于 (  )‎ A.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成霜造成的 B.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水造成的 C.玻璃杯中的冰升华成水蒸气造成的 D.玻璃杯中的冰熔化成水造成的 ‎6.[2019·孝感]寒假,小华一家人驾车出去旅行时,小华发现汽车的前窗玻璃上出现了一层水雾。打开除雾开关后,不一会儿玻璃上的水雾消失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水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B.水雾出现在前窗玻璃的内表面 C.水雾是空气液化形成的 D.水雾消失是升华现象 ‎7.[2019·宜昌]被太阳晒热的自行车坐垫,用湿抹布擦一下就很快凉了下来,主要原因是 (  )‎ A.水的比热容大 B.液化放热 C.蒸发吸热 D.液化吸热 11‎ ‎8.[2019·郴州]为防止食物腐败变质,可利用冰块或干冰使食物降温。这是因为 (  )‎ A.冰块和干冰熔化吸热 B.冰块和干冰升华吸热 C.冰块升华吸热、干冰熔化吸热 D.冰块熔化吸热、干冰升华吸热 ‎9.[2019·荆门]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某物质通过放热、吸热在甲、乙、丙三种物态之间转化,如图K12-5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K12-5‎ A.甲为固态,由甲到乙是升华过程 B.乙为液态,由乙到丙是凝固过程 C.丙为液态,由乙到丙是液化过程 D.丙为固态,由丙到甲是熔化过程 ‎【考点3】 能正确描述“晶体的熔化、水的沸腾、碘的升华与凝华”等实验现象,并能给出初步的知识说明。(B)‎ ‎1.[2019·北京]在探究某物质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时,持续加热该物质,记录并描绘出了该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K12-6所示。根据图像可知该物质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判断依据是                   。 ‎ 图K12-6‎ ‎2.[2019·成都]小明在实验室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每隔30 s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据此作出图像,如图K12-7所示。由图像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继续吸热,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停止加热一段时间后,水    (选填“会”或“不会”)继续汽化。 ‎ 图K12-7‎ 11‎ ‎3.[2019·鄂州]如图K12-8所示是加热-30 ℃的冰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图K12-8‎ A.BC段是冰的熔化过程,温度不变,说明熔化不需要吸热 B.水的沸点是98 ℃,说明当地的大气压高于1个标准大气压 C.冰熔化时温度保持0 ℃不变,说明冰是晶体 D.在加热时间相同的情况下,冰升温比水快,说明冰的比热容比水大 ‎4.[2019·自贡]如图K12-9所示为甲、乙两种物质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图K12-9‎ A.甲物质是晶体,乙物质是非晶体 B.甲物质的熔点为210 ℃‎ C.乙物质在BC段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D.乙物质在BC段温度不变,不吸热 ‎5.[2019·苏州]如图K12-10甲所示,将质量相等的冰和蜡块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试管中,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加热。绘制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图K12-10‎ A.图甲中的实验装置,安装时应按照“由上到下”的顺序 B.图甲中两试管放在同一烧杯中加热,可以控制相同时间内冰和蜡块吸收的热量相同 C.由图乙可知,图线A对应物质的内能先增大后不变再增大 D.由图乙可知,图线B对应的物质是冰 11‎ ‎6.[2019·无锡]图K12-11中密封的锤形玻璃泡内装有少量碘颗粒,为了能较快地观察到碘的升华现象又要防止碘熔化,下列加热方式合适的是(碘的熔点为113.7 ℃,酒精灯外焰温度约800 ℃) (  )‎ 图K12-11‎ A.浸入开水中 B.用酒精灯外焰加热 C.放入冰水混合物中 D.置于常温下的空气中 ‎【考点4】 能用物态变化知识解释冰、雾、霜等常见自然现象。(A)‎ ‎1.[2019·宜昌]滑雪是很多人喜欢的冬季运动,自然界的雪是水蒸气    形成的;当自然界降雪不足时,滑雪场需要“人工造雪”;在0 ℃以下的天气里,造雪机喷射出水雾,这些雾滴遇到冷空气后    形成“人工雪”。(两空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 ‎2.[2019·东营]1月14日,东营出现罕见的雾凇景观,分外漂亮。如图K12-12所示,“雾凇”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    (填物态变化名称)   (选填“吸热”或“放热”)形成的。‎ 图K12-12‎ ‎3.[2019·无锡]云是由浮在空气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等组成的,其中小水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上升到高空遇冷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此过程中水蒸气要    热。 ‎ ‎4.[2019·吉林]夏天清晨,有时路边的草叶上结有露珠,露珠的形成属于 (  )‎ A.凝固 B.汽化 C.液化 D.凝华 ‎|综合训练|‎ 一、选择题 ‎1.[2019·泰州]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判断,正确的是(  )‎ A.樟脑丸逐渐消失——熔化 B.铁水浇铸铁铸件——凝华 C.擦酒精解暑降温——汽化 D.秋末屋顶上结霜——升华 ‎2.[2019·荆州]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了水凝固吸热 B.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是液化现象 C.霜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 D.晾晒的湿衣服变干是汽化现象 11‎ ‎3.[2019·宿迁]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冰棒冒“白气”是汽化现象 B.晶体熔化时吸热,非晶体熔化时不吸热 C.干冰作为人工降雨的冷却剂,是利用它升华吸热的特点 D.人们吹电风扇感到凉爽,是因为电风扇降低了气温 ‎4.[2019·广安]下列现象不可能出现的是 (  )‎ A.寒冷的冬天,冰冻的衣服也会变干 B.有风的天气,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会感觉冷 C.潮湿的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可乐瓶上会出现小水珠 D.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结冰过程中,冰水混合物温度会低于0 ℃‎ ‎5.[2019·株洲]某物质在冷却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K12-13所示。据图可知,这种物质(  )‎ 图K12-13‎ A.是非晶体 B.在t1时刻是固态 C.在t2时刻是液态 D.在t2时刻正放热 二、实验探究题 ‎6.[2019·福建]图K12-14甲是“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图K12-14‎ ‎(1)图乙中温度计的示数为    ℃。 ‎ 11‎ ‎(2)图丙是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的海波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海波熔化过程对应图线中的    (选填“AB”或“BC”)段,其熔点为    ℃。熔化过程中海波吸收的热量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放出的热量。‎ ‎(3)用质量为m1的海波做实验,绘制的海波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丁中的a。若用质量为m2(m2>m1)的海波做实验,得到的图线可能是图丁中的    (选填“b”“c”或“d”)。 ‎ ‎7.[2019·淮安]小明利用如图K12-15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观察水的沸腾现象。‎ 图K12-15‎ ‎(1)组装器材时,应先固定图甲中的    (选填“A”或“B”)。 ‎ ‎(2)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水沸点是    ℃。水沸腾过程中继续吸热,水的温度    。 ‎ ‎(3)水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形为图丙中  (选填“A”或“B”)图。‎ ‎(4)实验中是通过    的方式增加水的内能,若要缩短将水加热至沸腾的时间,请写出一种可行的方法:        。 ‎ ‎8.[2019·武汉]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某组同学用如图K12-16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了两次实验,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图像。‎ 图K12-16‎ ‎(1)安装图甲所示的器材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应该      水中,不要碰到烧杯的底部或侧壁。 ‎ ‎(2)从实验中可以看到,水沸腾时形成的大量气泡不断上升、    (选填“变大”或“变小”),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水蒸气引起的烫伤往往比开水烫伤更严重,这是因为水蒸气和开水的温度虽然差不多,但是水蒸气              ,所以实验时要注意安全。 ‎ ‎(3)分析图乙中的图线可知,第一次实验和第二次实验所用水的质量之比是    。 ‎ 11‎ ‎9.[2019·包头]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如图K12-17甲所示,在烧瓶中加入200 g水,加热并从90 ℃开始记录温度,每隔1 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为止。数据记录表格如下表所示。‎ 图K12-17‎ 记录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第6次 第7次 温度/℃‎ ‎90‎ ‎92‎ ‎94‎ ‎96‎ ‎98‎ ‎98‎ ‎98‎ ‎(1)水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  。 ‎ ‎(2)水沸腾时,瓶口不断冒出“白气”,该现象的物态变化名称是    。 ‎ ‎(3)若不考虑水的质量损失,从开始记录温度到水刚沸腾的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为     J。[c水=4.2×103 J/(kg·℃)] ‎ ‎(4)完成实验后,移走酒精灯,当水停止沸腾时,用连有注射器的橡皮塞塞住烧瓶口,然后向外拉注射器活塞,如图乙所示,会看到烧瓶中的水重新沸腾起来,这是因为                      。 ‎ 11‎ ‎【参考答案】‎ 对点训练 考点1‎ ‎1.96‎ ‎2.热胀冷缩 乙 可以 ‎[解析]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体温计的量程为35~42 ℃,分度值为0.1 ℃;体温计由于在构造上有一个缩口,所以测量体温时,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3.(1)气体热胀冷缩 (2)左 (3)39‎ ‎[解析](1)这是个气体温度计,所以是根据气体的热胀冷缩来测量温度的。(2)周围温度降低时,瓶内气体体积会收缩,所以外界大气压会把液柱向左推。‎ ‎4.A ‎5.C 考点2‎ ‎1.熔化 保持不变 ‎2.空气中的水蒸气 液态 ‎3.升华 吸收 ‎4.A [解析]洒了水的地面和晾在阳光下的湿衣服变干都是蒸发现象,烧开着的水变少是沸腾现象,蒸发和沸腾都是汽化现象,都要吸收热量,故选A。‎ ‎5.B [解析]由于从冰箱取出的玻璃杯温度比较低,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发生液化,使玻璃杯表面变湿,如果马上擦去这层水,会有新的水蒸气在温度低的玻璃杯表面发生液化,一会儿玻璃杯表面又变湿。故选B。‎ ‎6.B 7.C ‎8.D [解析]干冰降温是固态CO2 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这种物态变化是升华,升华吸热;冰块降温是从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现象,熔化吸热;故D正确。‎ ‎9.D [解析]由图可知,丙到甲吸热,甲到乙吸热,所以丙为固态,甲为液态,乙为气态;甲到乙是汽化过程,需要吸热;乙到丙是凝华过程,会放出热量;丙到甲是熔化过程,需要吸收热量;故A、B、C错误,D正确。‎ 考点3‎ ‎1.晶体 该物体在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 ‎[解析]由题图可知,此物质在熔化时不断吸热,但在10~25 min时温度保持80 ℃不变,所以该物质是晶体。‎ ‎2.不变 会 ‎[解析]在沸腾过程中,水要持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蒸发在任何条件下都能进行,停止加热后,仍然伴随蒸发现象,所以水会继续汽化。‎ 11‎ ‎3.C ‎4.C [解析]乙物质在此过程中有一段时间温度不变,即乙有一定的熔点,所以乙是晶体,熔点为210 ℃,甲物质温度不断升高,无固定熔点,为非晶体,故A、B错误;因为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在熔化过程中是固液共存状态的,故乙物质在BC段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故C正确;乙物质在BC段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故D错误。‎ ‎5.B [解析]图甲中的实验装置,安装时应按照“由下到上”的顺序,故A错误;图甲中两试管放在同一烧杯中加热,可以控制相同时间内冰和蜡块吸收的热量相同,B正确;由图乙可知,图线A对应物质虽然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但是仍然在吸收热量,内能继续增大,则整个过程其内能一直增大,故C错误;由图乙可知,图线B对应的物质是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而冰有固定的熔点,是晶体,故D错误。‎ ‎6.A 考点4‎ ‎1.凝华 凝固 ‎2.凝华 放热 ‎3.液化 放 ‎4.C 综合训练 ‎1.C [解析]樟脑丸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发生的是升华现象,A选项说法错误;铁水由液态变成固态的铁铸件,发生的是凝固现象,B选项说法错误;擦酒精解暑降温,利用酒精蒸发吸热,蒸发属于汽化,C选项说法正确;秋末屋顶上结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D选项说法错误。‎ ‎2.A 3.C ‎4.D [解析]冬天衣服里的冰可以升华成水蒸气,冰冻的衣服也会变干,故A不符合题意。有风的天气,空气流动快,加快了人身上水的蒸发速度,蒸发需要吸热,所以使人感觉冷,故B不符合题意。潮湿的夏天,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从冰箱里取出的可乐瓶会放出热量液化成小水滴,故C不符合题意。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温度为0 ℃,故D符合题意。‎ ‎5.D [解析]由图知,该物质有一段时间温度保持不变,所以该物质是晶体,故A错误。在t1时刻该物质还没有开始凝固,处于液态,故B错误。在t2时刻是凝固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态,此时不断放热,但温度没有降低,故C错误,D正确。‎ ‎6.(1)46 (2)BC 48 大于 ‎(3)c ‎[解析](1)此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 ℃,它的示数为46 ℃。‎ ‎(2)海波是晶体,BC段是海波的熔化过程,晶体在熔化时吸热,但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直到全部熔化,由图可知其熔点为48 ℃;熔化过程中海波吸收的热量大于放出的热量。‎ 11‎ ‎(3)两组海波开始加热的温度相同,熔点相同,熔化前升温的过程中质量多的温度升高较慢,后达到熔点,故得到的图线可能是图丁中的c。‎ ‎7.(1)B (2)99 不变 (3)A ‎ ‎(4)热传递 提高水的初温(或减少水的质量等)‎ ‎[解析](1)组装器材时,应自下而上,先根据酒精灯的外焰确定B的位置,再根据温度计确定A的位置。(2)水沸腾过程中继续吸热,水的温度保持不变。(3)水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时逐渐变大,是图丙中的A图的情形。(4)实验中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加水的内能;采取提高水的初温或减少水的质量等方法,可以缩短水加热至沸腾的时间。‎ ‎8.(1)全部浸入 ‎ ‎(2)变大 液化时还要放出大量的热 ‎(3)5∶3‎ ‎[解析](3)在装置相同的情况下,相同时间吸收热量相同,根据Q吸=cmΔt可得,第一次实验和第二次实验所用水的质量之比m‎1‎m‎2‎=Q吸c水Δt‎1‎Q吸c水Δt‎2‎=Δt‎2‎Δt‎1‎=‎98 ℃-88 ℃‎‎98 ℃-92 ℃‎=5∶3。‎ ‎9.(1)保持不变 (2)液化 (3)6.72×103‎ ‎(4)瓶内气压减小,水的沸点降低 ‎[解析](1)水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2)瓶口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3)从开始记录温度到水刚沸腾,水吸收的热量为 Q=c水mΔt=4.2×103 J/(kg·℃)×200×10-3 kg×(98 ℃-90 ℃)=6.72×103 J。‎ ‎(4)抽气后烧瓶内的气压降低,使水的沸点降低,水又重新沸腾起来。‎ 11‎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