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1-11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人教版9年级上册教案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学 科 语文 课 题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课 型 新授 教 学 目 标 知识 能力 1、能熟读课文,把握生字词的音和义。 2、理解“格物致知”的含义以及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过程 方法 1、能创造性地解读文本。 2、理清行文思路,学习本文运用的论证方法。 情感 态度 切实感受富有实验精神、创造精神的重要性,自觉培养“格物致知”的精神 教学重点 领悟理解“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极其重要性。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教学媒体 多媒体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 学 内 容 及 问 题 情 境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一、导入新课 有这样一则消息:四川省的一名女高中生今年以比较高的分数考入了中国科技大学物理专业。入学后,她高超的计算能力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交口称赞。可是,她做实验的能力非常差,一连三周下来,她竟未能完整地做好一个实验,这又使她的老师大为恼火。这是一个典型的高分低能的例子,造成这个女大学生高分低能的原因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丁肇中先生《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篇文章,或许,我们能从中找到答案。下面,我们首先对丁肇中先生做一个了解。同学们请看大屏幕。 二、整体感知 1、什么是“格物致知”, 我们为什么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 格物致知就是“从探察事物而得到知识”的意思。“格物致知”作为一种精神,是指从推究事物的原理而得到知识的一种精神。 明确:作者讲了三方面的道理来证明“我们每个人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这个论点的: 道理⑴这是由传统中国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了的。 道理⑵这是被科学进展的历史和实验的过程证明了的。 道理⑶这也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所不可少的。 2、一个人是否具有“格物致知”的精神关键是什么? 明确:判断一个人是否具有“格物致知”的精神关键是他是否对事物客观的、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积极主动的探索,也就是 听故事,分析其中蕴涵的道理。 了解作者 自主阅读课文,划出各段中中心句,两人合作讨论本文的结构 学生浏览课文,筛选信息,合作讨论,形成一致观点 从生活引入课堂 同时也让学生明白我们的生活中有一些人重知识的学习却忽视了动手能力的培养 让学生明白格物到知的含义 教 学 内 容 及 问 题 情 境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我们平日所说的“努力探索”的精神、“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精神。不具备这些,就不具备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3、理清本文的论述思路 明确:本文的题目就是中心论点。开头紧扣题目,由“格物致知”的出处,引出对其含义的理解以及我国古代对“格物致知”并不重视的原因分析,澄清人们的错误认识,接着作者从实验过程的两个特点,中国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作者自己的亲身经验三个方面着重分析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最后指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两个意义,并发出号召。逐层深入说理,思路十分清晰。 三、合作探究,明确本文论证方法 ⑴ 引用论证法: 开头引用《大学》,指出“格物致知”的基本意思,第三段引用《大学》介绍“格物致知”的目的,解释“格物致知”真意被埋没的原因。 ⑵ 举例论证法: 借王阳明“格”竹苦思头痛的失败的事例,论述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借通过实验了解竹子性质的事例,论述实验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借中国学生成绩好而面临研究工作却束手无策的事例论述了中国学生偏向于理论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思维而不愿动手;借作者的亲身经历论述以埋头苦读应付一切对于实际需要毫无帮助。 ⑶ 对比论证: 中国传统教育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强调知识的获得是通过内心体验和自我检讨,与科学进展的历史说明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得到形成鲜明的对比; 明朝大理论家王阳明“格”竹,把探究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终因头痛失败的事例,与通过科学实验了解柱子的性质的事例进行对比,突出知识的获得只能通过实验。 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学生讨论 找出本文使用的论证方法 理清文章思路 通过具体段落,准确把握论证方法的类型,明确其作用 培养学生的阅读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 教 学 内 容 及 问 题 情 境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四、小结 本文思路清晰,说理充分,极雄辩地阐明了“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学习它,不只增长了知识,而且大大开启了我们的思想之门。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这种精神,使自己成为一个努力探索、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合格人才。最后我想用丁肇中的一句话结束我们今天的学习。 要实现你的目标,最重要的是好奇心,并且永远对自己充满信心,大胆尝试,做你自己认为最正确的事。 学习丁肇中先生的名言,培养自己的格物致知精神。 用丁肇中先生的话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作 业 设 计 1、你具备“格物致知”的精神吗?请结合自己的经历写出一个例子。 2、为什么“奥数”等竞赛中国屡获大奖,而诺贝尔奖却一直和我们无缘呢?谈谈你的看法。 板 书 设 计 什么是真正的格物致知 原因(教育目的)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对中国传统教育的批判 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 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实例(王阳明) 实验精神在科 科学发展的历史(正面) 学上的重要性 实验过程应有的态度、方法(正面) 中国大多数学生的实际(反面) 个人的经验(反面) 格物致知精神具有普遍的现实意义 教 学 反 思 相 关 链 接 关于“格物致知”的零星随想 相 关 链 接 在我而言,“格物致知”只不过是一个名词术语,知道点儿大意,但从未很好地推究,觉得没这个必要。不过,最近,初略读了些文章,发现各家对“格物致知”内涵的解读,说法纷呈,莫衷一是,遂选择主要的几个观点,梳理一下自己的想法。 古人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礼记;大学》 程颢 程颐的观点: “格犹穷也,物犹理也,若曰穷其理云尔。穷理然后足以致知,不穷则不能致也”。 ——《程氏粹言》 二程的解释比较容易为人所接受。我对格物致知的理解大体由二程处得之,甚至至今于工作、生活中依然秉袭。窃以为,凡事总得推究其理,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格物致知”就是让人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格物”是前提,它应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认识世界、知人论事的具体行为,是探究、推敲、是“如琢如磨”。“致知”是格物的结果,使自己通彻、明了。 朱熹的观点: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 ——《大学章句》 朱熹基本沿袭了二程的观点,但有不同。前者强调“穷理”,关注的是“理”的探寻,至于如何“穷理”,似乎没有提出更具体的策略;后者同样强调“穷理”,但关注到“穷理”的载体和途径。理在何处?在“物”本身,“物”即“理”。“穷理”的途径是什么?在“即物”。因此,执着于事物本身,不断引发内在的思考和体悟,这样“物”便具有了极大的丰富性,而“理”则愈来愈清晰、深刻。窃以为,朱熹的“即物穷理”,明确了“理”在“物”中这一前提,因此要求人们需仔细、体己地逼近当下的一事一物,不断积累,方能让“理”从“物”中超拔,使人对“理”的把握更全面,更客观,自己的内心亦觉豁然开朗。他揭示了由现象到本质的一般认知规律,强调了关注当下和内省的重要性。 王阳明的观点: “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 ——《传习录下》 “若鄙心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是合心与理而为一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