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1-11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人教版9年级上册教案 22唐雎不辱使命
学 科 语文 课 题 22、唐雎不辱使命 课 型 新授 教 学 目 标 知识 能力 1、积累文言实词。 2、了解有关战国策的文学常识。 过程 方法 1、学习运用对话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2、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读出语气和气势。 情感 态度 学习唐雎不畏强暴,敢于为国家利益而斗争的精神。 教学重点 学习运用对话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语言描写中表现的人物个性。 教学媒体 多媒体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 学 内 容 及 问 题 情 境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一、导入新课: 50年代初,周总理接受美国记者的采访,随手将一支美国派克钢笔放在桌上。美国记者问道:“总理阁下,你们中国人为什么还要用我们美国生产的的钢笔呢?”周总理回答道:“提起这支笔啊,说来话长,这不是一支普通的笔,它是一位朝鲜朋友在朝鲜战场上的战利品,作为礼物送给我的,我觉得有意义,就收下了贵国的这支笔。”请同学们想想,美国记者的言外之意是什么?周总理的言外之意又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继续引导:象周总理这样成功地的外交家你知道有哪些? 学生回答后,展示唐睢的图片(板书课题) 二、简介作者,释题 1.《战国策》:战国时代国别体史书。原有《国事》《国策》《短长》等不同名号,共有33篇。西汉成帝时,刘向根据战国末年的纵横家著作整理编辑而成。 2.辱:辱没。 三、教师范读课文,学习字词 解决以下字音: 唐雎 怫然 免冠徒跣 以头抢地 休寝 缟素 色挠 说说外国记者的用意和周总理的言外之意 说说外交家的成功故事 说说自己对《战国策》和作者的认识 听读课文,把握字音 培养民族自豪感 让学生学会温故知新,查阅整理资料,并在了解学生已有知识的情况下有的放矢地进行补充,讲解,做到有所侧重。 教 学 内 容 及 问 题 情 境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四、整体感知: 1.你是如何评价唐雎的?故事中的人物有哪些?主要人物是哪个? 2.故事的主要矛盾是什么?最后的结果是怎样的? 五、研读赏析: 1.听录音带,学生跟读第一段。 2.采用老师讲述为主的方法,疏通以下字词。 安陵君其许寡人 大王加惠 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 秦王不说 3.指名学生朗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①细读秦王的话,体会一下,秦王以五百里地易安陵是出于好心吗? ②秦王易地的真正目的是什么?请恰当推测一下。 ③安陵君以什么理由拒绝了秦王的要求? ④请概括第一段的段意。 4.学生齐读第一段。 六、学习课文第二段 1.男生齐读第二段。 2.要求学生结合注释翻译全段,引导学生理解以下词句: 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请广于君 而君逆寡人,轻寡人与 虽千里之地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 3.讨论以下问题: ①细读秦王对唐雎说的话,回答:秦王认为自己对安陵君是什么态度?安陵君对他又是什么态度? ②你认为秦王说的是真心话吗?为什么? ③唐雎是如何反驳的。 ④注意比较一下:唐雎的理由和安陵君的理由有何异同。 第二课时 一、简单回顾第一课时内容,引入新课 二、学习课文第三段 1.女生齐读课文。 2.学生结合注释自读第三段。 3.师生互相提问,弄懂重点词句的意义。 秦王怫然怒 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怀怒未发,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自由朗读课文, 思考 思考分析课文内容 齐读课文 男生齐读 翻译 讨论 回顾第一节课所学内容 读课文,疏通文意 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通过几个问题的引导,让学生学会依据文本分析人物,通过朗读感受等方法全面把握人物的形象 培养学生分析能力 分角色朗读,能使学生更好地把握语气,体会情状。通过角色朗读,也加深学生对于人物性格的感性体验。 通过讨论环节,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教 学 内 容 及 问 题 情 境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4.指名翻译全段,教师予以订正和评价。 5.思考以下问题: ①秦王说的“天子之怒”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②秦王为什么要说“天子之怒”呢? ③唐雎一连举了专诸、聂政、要离等三个人物,其目的是什么? ④“若士必怒……今日是也。”表现了唐雎的什么精神? ⑤讨论:唐雎说,怀怒未发,休棱降于天,你认为正确吗?为什么呢? 三、学习课文第四段 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由朗读第四段,然后迅速笔译第四段。教师巡堂,随时解决学生的疑问。 3.思考讨论:面对唐雎严厉反击,秦王有什么行动和言语? 明确:面对唐雎的反击,秦王软弱了,“色挠”“长跪而谢之”以及他说的“徒以有先生也”,都说明了他的外强中奸、色厉内荏的内心世界。 4.秦王的反映对刻画唐雎的形象有什么好处? 明确:从侧面刻画了唐雎的形象,表现了唐雎的智勇超群、英气逼人的大无畏精神。 四、学生齐读课文,分析文章写法 1.人物的对话主要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试举例说明。 明确: 主要用了夸张、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 夸张: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 排比;夫专诸刺王潦也……苍鹰击于殿上。 对偶: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2.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有什么作用呢? 明确: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和语言的力量,使人物的对话具有强大的说服力,体现了雄峻奇伟的语言风格。 五、课堂总结 本文记叙的是强国与弱国之间的一场外交斗争的情况。文章用对话塑造了唐雎的形象,表现了他维护国土的严正立场和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布衣精神。 翻译全段,其他同学补充 思考、讨论、交流 翻译课文 分析唐雎和秦王的形象 自由朗读课文 讨论 齐读,思考,交流 培养学生利用课下注释理解课文的能力。 通过朗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指导学生学习本文的写法。 通过教师总结与拓展,激发学生课后阅读的兴趣 作 业 设 计 1、搜集有关《战国策》文中典故的资料。 2、自由结组,编成课本剧,课上展演。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反 思 相 关 链 接 中国需要鹰派外交家 什么是外交?用最简单的话来描述,就是国家以和平手段对外行使主权的活动。 具体而言,外交的目的是“维护本国利益和实现其对外政策”,外交的方式是“和平方式,主要是谈判和不同形式的对话,包括参加国际组织和会议”,外交的行为者是“国家正式代表,包括外交人员和机构,也包括国家领导人多种方式的直接参与”;同时指出“外交是和平处理国家关系的科学、艺术和技巧”;在论及外交特性时还指出“主权国家是外交的主体”,“只有享有主权的国家才享有外交权,外交权是主权的一个属性”。 我们知道,一个国家的主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无论大国小国。 尽管通俗理解,外交可以看做是先礼后兵中的“礼”,可这种“礼”决不能简单理解为礼貌、礼仪。应该理解为以和平方式为国家维护主权和谋求国际地位的一种手段。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了不起的外交家,从春秋战国时代的苏秦、张仪、晏婴,到新中国的周恩来,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果断、勇敢与灵活,出使四方,不辱使命,为自己的国家谋取权益。 齐国晏子出使楚国,多次以自己的智慧,在谈笑之间,挫败楚王有辱齐国国格和晏子人格的阴谋。楚王知其矮而请其从城门旁的小门进入,晏子以狗国才走狗洞坦然应对;楚王再嘲弄派其来表示齐国无人时,晏子以齐国派能干之人出使高尚国家,派自己这种愚蠢无能之人出使不成器国家之言,反讥楚国;在楚王以抓住偷东西的齐国人而羞辱齐国人天生会做贼时,晏子以植物长在齐国与长在楚国而结果不同,指出是楚国的水土使人变得善于偷盗为由,使得戏弄他的楚国君臣们自寻尴尬,树立了齐国大国外交的风范。 甘罗年仅十二,却能洞察时局,利用国与国、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解决了丞相吕不韦所解决不了的问题,使秦国不费一兵一卒便得到了赵国五个城池;毛遂在秦国攻赵的危难时刻,自告奋勇随平原君出使楚国求援,在会谈无果之际,手握宝剑登阶而上,陈其利害,使得楚王决心与赵联合共同抗秦;诸葛亮舌战群儒,说服吴王出兵,救刘备于生死存亡间,才有后来的三足鼎立。 周恩来总理搞外交非常注意方法。他待人总是彬彬有礼,耐心听取别人的意见,然后进行说服。联合国第二任秘书长哈马舍尔德曾说:“与周恩来相比,我们简直就是野蛮人。”但他在外交方面的立场非常坚定,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后,周总理庄严宣布:“中国人民绝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对自己的邻人进行侵略而置之不理。”这句话讲完两个礼拜后,中国人民志愿军就入朝参战了。 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华是在周总理的亲自主持下实现的。在中美建交前夕,人们都以为周总理与他举行会谈一定很友好,事实上周总理非常严肃地批评了美国对越南的侵略、以及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错误立场。 相 关 链 接 面对挑衅,周总理更是展现他高超的智慧和外交技巧,不卑不亢,痛加还击。一个美国记者在采访周总理时发现其桌上有一支美国产的派克笔,于是便用讽刺的口吻说:“请问总理阁下,你作为一个大国总理,为什么还要用我们美国生产的钢笔?”周总理风趣地说:“谈起这支笔,话就长了,这是一位朝鲜朋友的战利品,是他作为礼物送给我的,我觉得这礼物也的确很有意义,就收下了。”这位美国记者讨了个没趣,满脸通红,无言以对。美国记者接着问道:“我们美国人走路都是仰着头,为什么你们中国人走路都是低着头?”周总理微微一笑回答说:“有什么奇怪的呢?走下坡路的人总是爱仰起头来,走上坡路的人自然是低下头啦。” 在新中国刚刚成立,国际氛围不太友好的艰难环境下,周恩来总理先后促成了中美、中法、中日建交,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在西方引起震动,国际社会称其是“解决外交难题的能手”。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在经济上取得了非常巨大的成就,在外交上也为争取应有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做了大量的努力。但是,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我们在外交方面还需要更强硬的鹰派外交家,来维护国家主权和谋求应有利益。比抗议、强烈不满、对话、遗憾、敦促、谴责等外交辞令更重要的,也是更需要的是,外交家那种不辱使命,为国家主权寸土必争的胆略、勇气和魄力! 看看周边的局势,日本与中国争夺东海利益,强占钓鱼岛;越南、印尼等小国在南海抢夺岛屿,派军舰驱逐、枪击中国渔船,抓捕中国渔民;西方一些国家公然支持藏独分裂分子;印度侵占藏南10万平方公里领土。 2008年12月8日,中国两艘海洋调查船进入我钓鱼岛海域,日本反诬我方“入侵其领海”,随即将常驻这一地区的常规巡视船数量由2艘增加至3艘,还从日本航空自卫队的石垣基地派出了直升机进行监视。2009年2月26日,日本首相麻生太郎在国会回答质询时指出,钓鱼岛是日本固有领土,是日美安保条约适用的对象。这是有史以来日本首相首次公开发表关于日美安保条约包括钓鱼岛的言论。近日,日本防卫相滨田靖一表示计划向距离钓鱼岛不远的与那国岛派驻陆上自卫队部队。中国外交部回应称,希望日方的举动“有利于地区和平与稳定”。 最近,印度也是动作不断,接连挑衅中国主权。先是宣布将向所谓“阿鲁纳恰尔邦”(中国藏南)增兵5万-6万,又宣布要向其东北边境部署多架苏-30战机。印度总理辛格说,在领土问题上决不会向中国妥协。 今年,菲律宾议会通过了2009年度“菲律宾群岛领海基线议案”,将中国拥有的两组岛屿——南沙群岛和黄岩岛划为菲所属岛屿。接着,2月24日,《日本时报》甚至公然鼓动东盟四国“合纵”对抗中国,夺取南沙群岛,其战略野心暴露无疑。2009年3月,马来西亚总理登上我国的弹丸礁“宣示主权”。3月6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秦刚就巴达维登上弹丸礁一事表示:“中方对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中方愿通过协商妥善解决有关争议。我们希望有关各方切实遵守《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不要采取可能使争议复杂化、扩大化的行动,共同维护南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协商,对话”这种外交辞令一直充斥我们的外交舞台,可是,请问有多少国际争端是真正通过对话解决的?领土问题更是不可能通过对话解决的,这是不言而喻的。就像一个手持匕首的强盗要抢你的钱,你是不是以为可以通过对话,友好协商让他不抢你呢?! 对待国家利益、领土主权,只有一种态度:寸土必争,绝不妥协!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在外交上要强硬、强硬、再强硬,不要再奢谈什么友好、协商,不要再一味地抗议、不满,这些都是无用的,必须拿出强者的姿态和具体动作来,捍卫国家的权益。 全国解放后不久,许世友将军曾经对毛主席说:我和主席赌一坛酒,我只要一个集团军(3个军),给你把周边的“土地”拿回来。毛主席笑着批评许世友:你这个许世友同志,你是大国沙文主义。要不得!许将军是个打硬仗出来的军人,尽管从外交的角度看,他的做法是不现实的,但老将军的豪气和捍卫国家主权的骨气令人钦佩。 我们应该唾弃孟子的“纯粹王道”外交,追求荀子的“务实王道”外交,但也应该借鉴韩非子的“霸道”外交中有益的东西。中国曾经体会过弱国无外交的痛苦,现在强大了,强国更不能外交弱,希望我们平庸的外交辞令少些,强硬的外交姿态多些,强悍的外交行动多些,再多些。 中国需要强悍外交,强烈呼唤鹰派外交家的出现!!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