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广西桂林九年级下语文中考模拟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广西桂林九年级下语文中考模拟

‎2019-2020学年广西桂林九年级下语文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 ‎ ‎ ‎1. 下列画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狼藉(jí)    匀称(chèn)    烘托(hōng)    惟妙惟肖(xiào)‎ B.追溯(suò)    亵渎(xiè)    滑稽(jí)    人迹罕至(hǎn)‎ C.绽开(dìng)    缄默(jiān)    悄然(qiǎo)    酣然入梦(hān)‎ D.契合(qiè)    两栖(xī)    差使(chāi)    忍俊不禁(jīn)‎ ‎ ‎ ‎2. 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 A.蹒跚    惆怅    美不胜收    无动于衷 B.萌发    制裁    人声鼎沸    轻而易举 C.颤抖    热忱    穿流不息    无精打彩 D.抱歉    秩序    沥尽心血    昂首挺胸 ‎ ‎ ‎3. 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 ‎ A.到了春天,云梦的水面上常常被浓雾所笼罩,扑朔迷离,有一种朦胧美。‎ B.不法分子利用微博、微信等平台实施诈骗,手段不断翻新,令人叹为观止。‎ C.对于日常作业里的错字和病句,很多同学不以为然,认为这只是些小瑕疵不必太较真。‎ D.传统的古筝乐被分为南北两派,现一般根据地域分为九派,其曲目及演奏方法各有千秋。‎ ‎ ‎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为保障海外留学生安全,我国将陆续向中国留学生比较集中的国家调配50万份健康包。‎ B.热剧《锦衣之下》昨日已完美收官。截至目前,该剧全网播放量逼近大约30亿。‎ C.青少年对“动漫”的情有独钟,推动着“动漫”产业朝着高质量、高速度、高赢利发展。‎ D.根据气象资料分析,我国南方地区近期雨水较少,仅广西和广东的部分地区可能有短时小雨。‎ ‎ ‎ ‎5.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论语》中不少语句已经演化为成语,活跃在现代汉语中,如“温故知新”“不耻下问”等。‎ B.端午,我国民间传统节日,一般认为,该节日与纪念屈原有关。端午习俗有喝菊花酒、吃粽子等。‎ C.“君与家君期日中”中的“家君”是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常用的谦辞还有:在下、拙见、寒舍等。‎ D.《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 二、现代文阅读 ‎ ‎ ‎ ‎ ‎【材料一】‎ 读书需要思考。我这里所说的读书思考,主要是讲为学习和研究而读书时的思考,这样的思考,一般从四个方面入手。‎ 读书需要平面思考。要把书、作者以及所处的时代结合起来思考。如何理解书的旨趣?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为什么有时直截了当、有时却顾左右而言他,甚至似是而非?需要结合时代背景观察,必须历史地看,必须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中看;需要结合作者的人生、风格、追求看。只有这样,才能把书的中心思想理解准、理解深、理解透、理解到位。‎ 读书需要总结思考。一本书总是有一定篇幅的,无论通读还是精读,必须抓住重点,总结概括出书的主题、中心思想、所运用的主要方法、最能引人注意的创新点或亮点。虽然现在这个年代有很多方式(比如别人的推荐、书评、读后感)会提到这些,但这些只能帮助我们理解,不能代替我们思考。‎ 读书需要关联思考。要把所读之书与同类书籍、文章联系起来读,与相关领域的学术体系、学科前沿联系起来思考,搞清楚该书的学术地位、学术价值、原创水平和实际贡献,建立起“由点到面,以面看点”的分析框架。‎ 读书需要启发思考。无论是为学习还是为研究而读书,目的总是要提高自己的。读书的最高境界是启发性思考,要一边读一边想。通过读书我们想到了什么、悟到了什么。通过读书我们是否受到激励、触动与启发,这是对我们为什么要读书,书读得怎么样的最好回答。‎ ‎(节选自搜狐网文章《读书时应该进行四方面思考》,作者尹汉宁,有删改)‎ ‎【材料二】‎ 我觉得最鲜明的记忆就是饥饿,双重的饥饿。一个饥饿是胃里头的,每天晚上踢球后就变得饥肠辘辘。但是我觉得对这种饥饿的记忆,远比不上与阅读有关的“饥饿”更让我刻骨铭心。‎ 回想起来,对我而言,最重要的相遇都与1986年有关。第一个与我相遇的是《朦胧诗选》。那一刻我走进了诗,在饥饿当中走进了诗。‎ ‎《朦胧诗选》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太重要了!我深刻地意识到,在别人心目当中是如此“朦胧”的诗,对于我们来说却是那么轻易就可以读懂。因为,它反映的是我们的心声,它让我们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语言表达。‎ ‎《朦胧诗选》就是这样深深地改变了我。在那样一个时代,一个需要启蒙的时代,一个对阅读如此饥饿的时代,一个每个人都认为,阅读有助于成长的时代。阅读,要比吃一顿饱饭还要让人开心。‎ 我相信阅读不仅会让个人变好,也会让一个国家变好。‎ ‎(节选自白岩松在2016年“世界读书日”的演讲稿《只有阅读,才有诗和远方》,有删改)‎ ‎【材料三】‎ 国民对开展阅读活动的呼声 第13页 共16页 ◎ 第14页 共16页 ‎(图表来自《第十六次国民阅读调查报告》)‎ ‎ ‎ ‎(1)【材料一】是一段论述性文字,下列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文中阐述的观点是:读书需要多角度思考。‎ B.围绕中心论点,作者分别从如何进行平面思考、总结思考、关联思考和启发思考进行论述。‎ C.纵观整则材料,其结构形式是“总—分—总”这种类型。‎ D.第二段文字连用问句,其作用是引起读者的注意,并引出作者观点。‎ ‎ ‎ ‎(2)下列名言警句可作为【材料一】道理论据的是(        )‎ A.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B.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C.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D.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 ‎ ‎(3)【材料二】是一段演讲词,下面是同学们对它的研读,有误的一项是(        )‎ A.选文先谈饥饿,再聊读书和诗的流派,可见即兴演讲,主题不必拘泥于一个。‎ B.演讲的风格也可以类似于谈话,让语言自然朴实、亲切感人。‎ C.演讲者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来谈阅读对个人成长的重要作用,很有说服力。‎ D.演讲者连用“……的时代”的排比句式,强烈地表达了人们对阅读的渴望。‎ ‎ ‎ ‎(4)下列是对【材料三】的研读,有误的一项是(        )‎ A.调查显示,国民对开展阅读活动期待较高,支持率达67.3%。‎ B.调查显示,部分国民阅读愿望不强,持无所谓态度者近30%。‎ C.调查显示,多数人对开展阅读活动持肯定态度,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D.调查显示,有近1/3的人对阅读的意义认识不足,目前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操之过急。‎ ‎ ‎ ‎(5)某社区新建了一间阅览室,想于室内张贴几幅名言警句。下列句子中不适合的一项是(        )‎ A.读书使人渊博,论辩使人机敏,写作使人精细。——培根 B.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C.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臧克家 D.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汪洙 ‎ ‎ ‎ ‎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尘封的记忆 凌鼎年 ‎①1943年秋天,为了掩护野战医院转移,钟连长带领三连全体战士已经和鬼子对抗了两天两夜,距离上级要求的三天三夜还有一整天。‎ ‎②晨光熹微中,钟连长望了望阵地,壕沟已被日本鬼子的炮火炸得面目全非,战士们死的死,伤的伤,真正好胳膊好腿的不到三分之一,但战士们依然斗志昂扬。‎ ‎③但战士们已经一天没有吃东西了,体力明显不支,可眼前这个被炸得光秃秃的小山坡,哪里去找吃的?连长沉思片刻后,把全连年龄最小的司号员二娃子叫来,说:“你立即追上部队,报告上级,我们三连没有孬种,保证完成阻击任务!”‎ ‎④二娃子看了看阵地,看了看战友,说:“不,我要和大伙儿一起战斗!”‎ ‎⑤“这是命令!立即就走。”二娃子很少见连长如此严肃,只好极不情愿地去追赶部队。突然,连长又叫住了二娃子,把身上唯一的一块银元塞到他手里,“路上买点吃的。”二娃子强忍着泪水扭头飞奔而去。‎ ‎⑥望着二娃子远去的背影,钟连长长吁一口气,说道:“给我们三连留个根吧。”‎ ‎⑦二娃子一路小跑冲下小山坡,当他又翻过一个山坡时,就实在饿得跑不动了。可就那么巧,二娃子看见山坡下有一块没来得及收的地瓜地。二娃子咽了咽口水,忍不住用手刨出几个地瓜猛嚼起来。吃了两个地瓜,身上有了点气力,准备继续赶路,他忽然想起了阵地上的战友:他们可都是饿着肚子在与小日本鬼子干啊。想到此,二娃子不再犹豫,他折了根树枝,刨出一堆地瓜,急忙脱下军衣,把地瓜包起,扛在肩上。刚走几步,又停下来,把钟连长给他的那一块银元放到了地瓜地的一块土疙瘩上。‎ ‎⑧前方传来隐隐的枪炮声,看来鬼子发起了新一轮进攻。他挺了挺身子,加快了脚步。‎ ‎⑨炮弹的爆炸声越来越密,越来越响。‎ ‎⑩“连长,地瓜来啦!同志们,二娃子给你们送地瓜来啦!”二娃子激动地叫着。一发炮弹呼啸而来,他被弹片击中,昏死了过去,胸前紧紧地抱着那包地瓜。‎ ‎⑪二娃子醒来时,已是三天后的一个早晨,他躺在了当地一家农户的床上。二娃子只感到阳光很刺眼,望着那简陋的农舍、陌生而亲切的面孔,却什么也记不起来。‎ 第13页 共16页 ◎ 第14页 共16页 ‎⑫二娃子从乡亲们的口里知道,那无名小山坡上阻击鬼子的三连战士全部壮烈牺牲,他是唯一被救活的。乡亲们对他说:“你自己血流满面,地瓜却一个没丢,幸好那包地瓜的军衣在。”乡亲们根据军衣上的名字,知道了他的部队番号,知道了他大名叫宋大枣。然而,这些对二娃子来说,像听故事似的。‎ ‎⑬一晃半个世纪过去了,进入古稀年纪的宋大枣像所有的老人一样,常常陷入往事的回想之中,可一切的回忆都在1943年那一包地瓜前戛然而止——‎ ‎⑭宋大枣70岁那年,外出时遇到了车祸,被撞得满头是血,大家都以为老人这次凶多吉少,谁知被抢救了过来。醒过来的老人,嘴里不断地叨念着“钟连长、钟连长”,叨念着“地瓜、地瓜——”‎ ‎⑮也许应了歪打正着这话,宋大枣因车祸这一撞,竟把尘封了50多年的记忆闸门给撞开了,他慢慢记起了无名小山坡的那场阻击战,记起了三连,记起了钟连长……‎ ‎⑯出院后,宋大枣变得焦躁不安,他固执地说:“我已耽误了50多年了,一天也不能等了,我要立马去祭奠我的战友。”‎ ‎⑰宋大枣临行前,专程到菜场挑选了一大包上好的地瓜,他不许家人插手,亲手烤好了那些地瓜,一个个烤得香香软软的,装了箱。一路上,他始终抱着那纸板箱,就像捧着宝贝似的。他一个人不停地自言自语:“钟连长,我二娃子来晚了!……”‎ ‎⑱极少极少流泪的宋大枣,不觉已泪流满面。‎ ‎(有删改)‎ ‎ ‎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小说第①段到第⑩段的故事情节。‎ ‎ ‎ ‎(2)第②段特意交待“壕沟已被日本鬼子的炮火炸得面目全非”,用意何在?‎ ‎ ‎ ‎(3)文中两次写“二娃子”宋大枣流泪,他流泪的原因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 ‎ ‎(4)请简述第⑮段以省略号作结的表达效果。‎ ‎ ‎ ‎(5)钟连长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分析。‎ 三、文言文阅读 ‎ ‎ ‎ ‎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节选自《出师表》)‎ ‎【乙】由是先主遂诣亮,凡‎①‎三往,乃见。因屏‎①‎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③‎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④‎猖蹶‎⑤‎,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亮答曰:“将军既帝室之胄‎⑥‎,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⑦‎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隆中对》)‎ ‎【注】①凡:总共。②屏:这里是命人退避的意思。③信:伸张。④用:因此。⑤猖蹶:这里是失败的意思。⑥胄:后代。⑦箪食壶浆:形容军队得百姓的热情接待。‎ ‎ ‎ ‎(1)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臣本布衣(老百姓)    躬耕于南阳(亲自)‎ B.咨臣以当世之事(询问)    后值倾覆(遭遇)‎ C.因屏人曰(于是)    主上蒙尘(蒙受)‎ D.君谓计将安出(怎么)    诚如是(诚实)‎ ‎ ‎ ‎(2)下列句子中“于”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 A.躬耕于南阳 B.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C.至于今日 D.受任于败军之际 ‎ ‎ ‎ ‎(3)下列句子的节奏划分不当的一项是(    )‎ A.遂许/先帝/以驱驰 B.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C.欲信/大义/于天下 D.然/志犹未已 ‎ ‎ ‎ ‎(4)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 ‎ ‎(5)仿造下面“批注”方式,给“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中画线词语作一批注。 例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批注示例:“计将安出”短短四字,即写出刘备迫切心态,古人行文惜墨如金,却常收以少胜多之功效。‎ 四、古诗词鉴赏 ‎ ‎ ‎ ‎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渡荆门送别 李  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 ‎ ‎(1)《渡荆门送别》是一首五言律诗,诗人在首联交代了什么内容?在尾联又抒发了什么感情?‎ 第13页 共16页 ◎ 第14页 共16页 ‎ ‎ ‎(2)古人写诗讲究炼字,常有一字传神之妙,试简要分析“山随平野尽”中“随”字的表达效果。‎ 五、默写题 ‎ ‎ ‎ 默写。 ‎ ‎(1)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__。(王维《使至塞上》)‎ ‎ ‎ ‎(2)可怜身上衣正单,_______________。(白居易《卖炭翁》)‎ ‎ ‎ ‎(3)非淡泊无以明志,_______________。(诸葛亮《诫子书》)‎ ‎ ‎ ‎(4)_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 ‎ ‎(5)__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 ‎ ‎(6)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其一》)‎ ‎ ‎ ‎(7)_______________,万钟于我何加焉!(孟子《鱼我所欲也》)‎ ‎ ‎ ‎(8)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 六、名著阅读 ‎ ‎ ‎ ‎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却说孙大圣与八戒、沙僧辞陈老来至河边,道:“兄弟,你两个议定,那一个先下水。”八戒道:“哥啊,我两个手段不见怎的,还得你先下水。”行者道:“不瞒贤弟说,若是山里妖精,全不用你们费力;水中之事,我去不得。就是下海行江,我须要捻着避水诀,或者变化什么鱼蟹之形才去得。若是那般捻诀,却轮不得铁棒,使不得神通,打不得妖怪。我久知你两个乃惯水之人,所以要你两个下去。”‎ ‎ ‎ ‎(1)文中提到的“河边”是指_______________河,孙悟空与猪八戒在水战中相互配合的情节还有_______________。‎ ‎ ‎ ‎(2)沙僧在小说中也是一个重要的角色。请结合具体情节说说你的认识。‎ 七、综合读写 ‎ ‎ ‎ 课外阅读。 ‎ ‎(1)古人写到人物年龄时往往不直说,而用“代指”。左思《咏史》中“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以“弱冠”代指__________。‎ ‎ ‎ ‎(2)毛泽东有词云:“鲲鹏展翅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诗人在这里运用了典故,请写出典故的出处:_______________。‎ ‎ ‎ ‎(3)杜牧在《题乌江亭》中写到:“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仔细阅读诗歌,回答下面问题: ①这是一首怀古诗,诗人感怀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一个与此相关的成语或俗语:_______________; ③正如诗中所言“江东子弟多才俊”,请再写出一位历史上的“江东才俊”:_______________。‎ ‎ ‎ ‎ ‎ 请在格子内用正楷字抄写下面句子。要求字形正确、书写规范美观。‎ 韩信武能平四海,左思文足赋三都。‎ 八、写作 ‎ ‎ ‎ ‎ 生命是一场奇妙的旅行,也像一场没有彩排的演出。一天又一天,我们感知世界的美好,享受成长的快乐,也体验深深浅浅的忧伤。回首过往,是否有某个时刻让你念念不忘?反思从前,是否有某些情景总萦绕心间?‎ 请以“那天,如果________”为题,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写一篇记叙文。请补全题目,然后作文。‎ 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不得套作、抄袭。‎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班级名、人名。‎ ‎③字数不少于600字。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 第13页 共16页 ◎ 第14页 共16页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19-2020学年广西桂林九年级下语文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 ‎1.‎ ‎【答案】‎ A ‎【考点】‎ 易误读常见字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B项,“追溯”的“溯”读作“sù”,“滑稽”的“稽”读作“jī”。 C项,“绽开”的“绽”读作“zhàn”。 D项,“契合”的“契”读作“qì”,“两栖”的“栖”读作“qī”。 故选A。‎ ‎2.‎ ‎【答案】‎ C ‎【考点】‎ 常见易错字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C项,“穿流不息”应写作“川流不息”,“无精打彩”应写作“无精打采”。‎ ‎3.‎ ‎【答案】‎ D ‎【考点】‎ 成语的使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A项,“扑朔迷离”,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以辨别清楚,用来形容大雾,不恰当。 B项,“叹为观止”,褒义词,用于诈骗,不合语境。 C项,“不以为然”,意为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此处应是“不以为意”,不放在心上的意思。 D项,“各有千秋”,各有各的存在的价值。比喻在同一层次内各人有各人的长处,各人有各人的特色。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故选D。‎ ‎4.‎ ‎【答案】‎ A ‎【考点】‎ 病句辨析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B项,语义重复,应删去“大约”; C项,成分残缺,“高质量、高速度、高赢利”后应加“的方向”一词; D项,“部分地区”有歧义,可理解为广西和广东这两省区各自的“部分地区”,也可理解“广西全区”以及广东的“部分地区”。 故选A。‎ ‎5.‎ ‎【答案】‎ B ‎【考点】‎ 文化常识 文学常识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B项,“喝菊花酒”是重阳节的习俗,故表述不正确。‎ 二、现代文阅读 ‎【答案】‎ C B A D D ‎【考点】‎ 议论文阅读开放问题 议论文内容理解与分析 补充论据(或选择合适论据)‎ 筛选信息,归纳要点(议论文)‎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C项,【材料一】的结构形式是“总—分”类型。‎ ‎(2)材料一阐述的观点是:读书需要多角度思考,其中包括:平面思考、总结思考、关联思考和启发思考。 A项,意思是: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指书读了上百遍后,其中的奥秘才会领悟。 B项,意思是: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在学业上陷入困境(疑惑)。 C项,意思是:从书本得来的知识比较浅薄,只有经过亲身实践,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强调实践的重要性。 D项,意思是:经过学习才知道自己知识的不足,经过教授才知道自己知识的困惑。 根据以上内容,只有B项与材料观点吻合。 故选B。‎ 第13页 共16页 ◎ 第14页 共16页 ‎(3)A项,理解有误,选段先聊“饥饿”,再聊“诗”,是为了阐释阅读的重要性,以此来衬托精神上的饥饿更让人刻骨铭心,并未体现“即兴演讲,主题不必拘泥于一个”。‎ ‎(4)D项,理解有误。正是因为有近1/3的人对阅读的意义认识不足,才显得开展全民阅读的活动尤为重要。‎ ‎(5)D项,意思是在古代只有读书才可以光宗耀祖,才可以夺取名利,其它的都是低下的。这种思想和做法是有腐朽观念的,故不适合挂在阅览室内作名言警句。而其他三项均与“读书”有关。‎ ‎【答案】‎ ‎(1)钟连长率全连坚守阵地,二娃子奉命火线撤离;二娃子为战友送来地瓜,重返战场被炮弹炸昏。‎ ‎(2)运用环境描写,突出了战斗的激烈,为下文情节展开作铺垫。‎ ‎(3)第一次流泪是为战友们担忧,不忍离开阵地;第二次流泪是因痛失战友而悲伤,两处细节描写前后照应,使宋大枣质朴善良的形象更加鲜明。‎ ‎(4)用省略号结尾,既准确地表现了宋大枣逐渐恢复记忆的过程,又故意有话不说,给读者留下思考的空间,巧妙地表现人物心中百感交集的心理。‎ ‎(5)①他视死如归,明知阻击战的结果,却依然带领全连坚守阵地。②他心细如发,关心部下,为了给连队留个根,他以执行任务之名,支开小战士。‎ ‎【考点】‎ 记叙文内容理解与分析 鉴赏文学形象 标点的辨析与用法 梳理故事情节 记叙文中情节的作用 小说阅读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①—⑩段出现的人物是钟连长和二娃子,根据“钟连长带领三连全体战士已经和鬼子对抗了两天两夜”“‘这是命令!立即就走。’二娃子很少见连长如此严肃,只好极不情愿地去追赶部队”“‘连长,地瓜来啦!同志们,二娃子给你们送地瓜来啦!’二娃子激动地叫着。一发炮弹呼啸而来,他被弹片击中,昏死了过去,胸前紧紧地抱着那包地瓜”可知,钟连长知道这次阻击战会无人生还,他故意让年龄最小的二娃子离开战场保全性命,但二娃子去而复返被炮弹炸晕。据此简要概括即可。‎ ‎(2)“晨光熹微”“壕沟……面目全非”是对周围环境的描写,从内容上,可以看出战斗十分激烈,营造了一种紧张的战斗氛围。从结构上来看,也为下文战士们的光荣牺牲、钟连长让二娃子离开等情节作了铺垫,使故事情节衔接更流畅。‎ ‎(3)二娃子第一次流泪出现在原文第⑤段“二娃子强忍着泪水扭头飞奔而去”,结合该段语境可知,二娃子想与战友并肩作战却碍于命令只能离开,结合下文“他忽然想起了阵地上的战友:他们可都是饿着肚子在与小日本鬼子干啊”可知他十分担心战友们的处境。宋大枣第二次流泪出现在结尾,他因为车祸慢慢记起了无名小山坡的那场阻击战,记起了三连,记起了钟连长……他不仅因为失去战友无比悲痛,也因为终于能去祭奠战友而泪流满面。‎ ‎(4)省略号一般用来表示省略,也有表示思考的作用。第⑮段写宋大枣因车祸意外想起往事,三个“记起了”连用表示他的记忆正在一点点恢复,给人一帧帧的画面感。省略号的使用也能让读者深入当时的情景,引发读者思考。在表现人物复杂心理上也有一定作用,能轻易让读者感到主人公想起往事的百感交集。据此简要概括即可。‎ ‎(5)分析人物形象可从人物的外貌、语言描写入手,如根据钟连长对二娃子说的话“你立即追上部队,报告上级,我们三连没有孬种,保证完成阻击任务”可知钟连长深明大义,明知结果仍然坚守阵地完成上级命令。根据“给我们三连留个根吧”能看出他体恤年龄小的二娃子,故意让他离开战场,这体现了他的细心和善良。能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言之成理即可。‎ 三、文言文阅读 ‎【答案】‎ D C B ‎(4)先帝不因为我出生低微,委屈自己,三次到草堂来会见我。‎ ‎(5)示例:一个“敢”字,语气坚定,写出了诸葛亮的自信,其雄才大略跃然纸上,用笔简洁而有力。‎ ‎【考点】‎ 划分朗读节奏(文言文)‎ 文言文语言特色 出师表(诸葛亮)‎ 文言文比较阅读 文言翻译 文言虚词 文言实词 ‎【解析】‎ ‎【乙文参考译文】 ‎ 因此先帝就去隆中拜访诸葛亮,总共去了三次,才见到诸葛亮。于是刘备叫旁边的人退下,说:“汉室的统治崩溃,奸邪的臣子盗用政令,皇上蒙受风尘遭难出奔。我不能衡量自己的德行能否服人,估计自己的力量能否胜任,想要为天下人伸张大义;然而我才智与谋略短浅,就因此失败,弄到今天这个局面。但是我的志向到现在还没有罢休,您认为该采取怎样的办法呢?”‎ 诸葛亮回答道:“将军既是皇室的后代,而且声望很高,闻名天下,广泛地招揽英雄,思慕贤才,如饥似渴,如果能占据荆、益两州,守住险要的地方,和西边的各个民族交好,又安抚南边的少数民族,对外联合孙权,对内革新政治;一旦天下形势发生了变化,就派—员上将率领荆州的军队直指中原—带,将军您亲自率领益州的军队从秦川出击,老百姓谁敢不用竹篮盛着饭食,用壶装着酒来欢迎将军您呢?如果真能这样做,那么称霸的事业就可以成功,汉室天下就可以复兴了。”‎ ‎【解答】‎ ‎(1)D项,“诚如是”意为:如果真像这样。诚,确实,真的。‎ ‎(2)A项,句意为:在南阳务农亲耕。于,介词,在。 B项,句意为:三次到草庐中来拜访我。于,介词,在。 C项,句意为:弄到今天(这个局面)。于,介词,到。 D项,句意为:在兵败的时候接受了任命。于,介词,在。 故选C。‎ ‎(3)B项,“有”,通“又”,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二十有一”意为“二十一”,中间不可停顿。“尔来”为本句状语,其后应停顿。结合本句句意“自那时以来,已经二十一年了”,故该句的节奏应划分为: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第13页 共16页 ◎ 第14页 共16页 ‎(4)卑鄙:社会地位低微,见识短浅。猥:辱,谦辞。枉屈:屈尊就卑。‎ ‎(5)“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可译为:老百姓谁敢不用箪盛饭、用壶盛浆来迎接将军您呢?一个“敢”字,写出了诸葛亮的坚定与自信,突出展示了诸葛亮作为政治家和军事家的远见卓识。‎ 四、古诗词鉴赏 ‎【答案】‎ ‎(1)首联交代了诗人远渡荆门,壮游楚国的目的(或渡远的地点和此行的目的),尾联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依依不舍之情。‎ ‎(2)“随”字化静为动(或“以静写动”),写出了连绵起伏的山峦逐渐消失,平原逐渐延展变化之态,描绘了渡过荆门后楚地壮阔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初次离乡远游心情的豪迈、激动和愉悦。‎ ‎【考点】‎ 筛选内容,归纳要点(古诗词曲)‎ 渡荆门送别(李白)‎ 课内古诗词曲阅读 品味语言(炼字)‎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意为“我乘舟渡江来到遥远的荆门外,来到战国时期楚国的境内游览”,交代了远渡荆门的人物、地点和出行的目的。“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意为“但我还是更爱恋故乡滔滔江水,它奔流不息陪伴着我万里行舟”。诗人借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写出了“我”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2)所谓“炼字”,指某一字在写景表意上有独特的地方,这类字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往往用“以动写静”和“比喻拟人”等方法,来突出景物的奇特之处,表达作者的情感。本题“随”字化静为动(或“以静写动”),写出群山随着平原的出现而不复见,形象地描绘了渡过荆门后的壮阔景象,表现了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 五、默写题 ‎【答案】‎ ‎(1)长河落日圆 ‎(2)心忧炭贱愿天寒 ‎(3)非宁静无以致远 ‎(4)会当凌绝顶 ‎(5)朔气传金柝 ‎(6)直挂云帆济沧海 ‎(7)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8)留取丹心照汗青 ‎【考点】‎ 过零丁洋(文天祥)‎ 望岳(杜甫)‎ 使至塞上(王维)‎ 行路难(其一)(李白)‎ 卖炭翁(白居易)‎ 鱼我所欲也(《孟子》)‎ 木兰诗(《乐府诗集》)‎ 诫子书(诸葛亮)‎ 名篇名句默写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注意“圆”的正确书写。‎ ‎(2)注意“炭”的正确书写。‎ ‎(3)注意“致”的正确书写。‎ ‎(4)注意“绝”的正确书写。‎ ‎(5)注意“柝”的正确书写。‎ ‎(6)注意“济”的正确书写。‎ ‎(7)注意“辩”的正确书写。‎ ‎(8)注意“汗”的正确书写。‎ 六、名著阅读 ‎【答案】‎ ‎(1)通天,八戒大战流沙河 ‎(2)示例一:沙僧稳重周全,比如唐僧被六耳猕猴打伤之后,他先安顿好了师傅再寻找凶手,临变不慌,行事果断。 示例二:沙僧是取经团队里不可或缺的一员,在取经途中,孙悟空是先锋,猪八戒是副将,而保护师傅和看管行李,则是沙僧的任务。‎ ‎【考点】‎ ‎《西游记》‎ 情节内容 名著人物形象 课内名著阅读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根据“孙大圣与八戒、沙僧辞陈老来至河边”可知,本段出自《西游记》第四十九回“三藏有灾沉水宅  观音救难现鱼篮”,由此可知,“河边”是指“通天河”。根据阅读积累,孙悟空与猪八戒在水战中相互配合的情节还有:八戒大战流沙河。‎ ‎(2)沙僧在《西游记》中也是一个重要的角色,他个性憨厚,忠心耿耿。他不像孙悟空那么叛逆,也不像猪八戒那样好吃懒做、贪财好色,自他放弃妖怪的身份起,就一心跟着唐僧,正直无私,任劳任怨,谨守佛门戒律,踏踏实实,谨守本分,最终功德圆满,被如来佛祖封为“南无八宝金身罗汉菩萨”。据此结合具体情节,说说对沙僧的认识即可。‎ 七、综合读写 ‎【答案】‎ ‎(1)二十岁的男子 第13页 共16页 ◎ 第14页 共16页 ‎(2)《庄子·逍遥游》‎ ‎(3)①项羽兵败,自刎乌江,②无颜见江东父老(或四面楚歌),③孙权 ‎【考点】‎ 古诗词曲内容理解与分析 文化常识 文学常识 综合读写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回答此题需要在平时注意对古代文化常识的积累、归纳和总结。古时,男子二十岁称弱冠。这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 ‎(2)诗人在此运用了《庄子·逍遥游》中的典故。原句说“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3)①此处杜牧是针对项羽兵败乌江自刎之事发出的议论感慨,项羽溃围来到乌江,亭长建议渡江,他愧对江东父老,羞愤自杀,写出项羽乌江兵败后自刎的事件即可。 ②回答出与项羽自刎乌江有关的成语或俗语均可。 ③历史上的“江东才俊”数不胜数,例如:孙权、周瑜、吕蒙、鲁肃等,任选其一即可。‎ ‎【答案】‎ 韩信武能平四海,左思文足赋三都。‎ ‎【考点】‎ 汉字临摹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书写时要注意汉字笔画的条理清晰,书写要规范,不写错别字,不写繁体字。‎ 八、写作 ‎【答案】‎ 略。‎ ‎【考点】‎ 记叙文 半命题作文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略。‎ 第13页 共16页 ◎ 第14页 共16页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