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1-10 发布 |
- 37.5 KB |
- 3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精品资料:道德与法治九年级知识点 (2)
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 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 第一框 坚持改革开放 第一节 改革开放促发展 1.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近代以来,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 封建统治的腐败等原因,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强国富民成为一百多年来 中华民族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 2.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怎样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 跃? ①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饱 经苦难的中华民族终于站起来了。②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 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 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中国发展富强、人民生活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③中国共产党 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 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 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3.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 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 化强国而奋斗。 4.我国是如何作出改革开放的抉择的? 1978 年,党的十一届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从农村到城市,从 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中国人民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坚持 改革开放不动摇,推动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5.改革开放的意义? ①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的变革,可以让全国人民实现共同富裕。②改革开放极大激发 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人 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 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③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④改革开放是是决定当代中 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也是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⑤改革开放使广大 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尊重劳动、尊重 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已成为社会共识。⑥改革开放是中国和世界发展进步的伟 大历程,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着世界。 6.我们中学生怎样做改革开放的践行者? (1)我们应充分认识到改革的艰巨性,积极宣传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争做改革开 放事业的拥护者、参与者和推动者。 (2)树立远大理想,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3)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创新能力,立志成才,报效祖国。 (4)树立平等、开放、参与的国际意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为将来参与改革开放 事业做好充分准备。 (5)敢于同破坏改革事业的言行做斗争等等。 第二节 中国腾飞谱新篇 1、中国腾飞的表现? (1)40 年来,中国人民坚持改革开放,极大解放个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今天,中国已经 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二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科技、 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 的伟大奇迹,充分显示了中国力量。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就业规模持续扩大,人民收入较快增长,家庭财产稳步增加, 城乡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扶贫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人民通过改革 开放过上了幸福生活。 (3) 改革开放是中国和世界发展进步的伟大历程,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 着世界。 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到共建“一带一路”, 从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到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中 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 2.中国的腾飞证明的道理? ①中国人民坚持改革开放,找到了一条是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正确道路。在中国共 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 ②中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过上了幸福生活。 ③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 ④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3、.党的十九大的召开有什么重要意义? ①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掀开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篇章。②为 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带领中国人 民走上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路。 第二框 走向共同富裕 第一节 改革进行时 1.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为什么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①我国过去 40 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 改革开放。②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 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③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需要有效应对重大 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进行新的伟大斗争,向顽瘴痼 疾开刀,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将改革进行到底,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④我国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将坚定不移地贯 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转换增长动力,建设 现代化经济体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⑤我国经济发 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 ⑥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鮮明的特色。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②只有全社会 不断弘扬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改革创新精神,继续自强不息、 自我革新,才能持续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进程,才能奏响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最 强音! 2.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什么?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3.全面深化 改革的总目标是什么?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 治理能力现代化。 4.如何适应经济新常态? ①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将坚 定不移地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转换增长 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②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城乡发展体化,有利于实现 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5、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哪些问题和挑战? 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 调等现实挑战。 6.为什么要弘扬改革创新精神? ①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鮮明的特色。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②只有全 社会不断弘扬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改革创新精神,继续自强 不息、自我革新,才能持续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进程,才能奏响中国走向繁荣富 强的最强音! 7、改革创新精神的内容是什么? 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 8 为什我国还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它为我国解决好“三农”问题创造了哪些新的 发展机遇? 1、原因: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 旨决定的;是实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客观要求;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有利于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 目标;有利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缩小城 乡(区域)差距,实现社会公平。 机遇:①是呼应老百姓新期待,以人民为中心,把农业产业搞好,把农村保护建设 好,把农民发展进步服务好,提高人的社会流动性,扎实解决农业现代化发展、社会 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民发展进步遇到的现实问题的重要内容。②是新时代解决我国社 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 矛盾的迫切要求。 ③是与国家对外实行开放经济战略进行组合配套系统解决现代市 场经济体系运行深层次矛盾的既重要又可控的重要抓手。 第二节 共享发展成果 1.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的标准是什么? 不仅要看经济发展,而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 切实保障。 2.为什么要共享发展成果? (1)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济发展,面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 体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 (2)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 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引领全体人民携手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 步前进。 (3)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4)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3.为了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党和政府采取了哪些重大举 措? 为了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党和政府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 实的利益问题,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决打赢脱 贫攻坚战,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不断满足人民日 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 持续。 4、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5.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6.增进民生福祉的原因是什么? 只有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 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才能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而这一切都离不开社会主义制度的坚实保障。 7、怎样使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1)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 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引领全体人民携手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朝着共同富裕方 向稳步前进。 (2)为了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党和政府抓住人民最关心最 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 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不断满 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 障、更可持续。 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 第一框 创新改变生活 第一节 感受创新 1. 创新的基本特征 (1)创新来源于生活,生活处处有创新。 (2)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创新无处不在,让我们体验别样的精彩人生。 2.创新的表现 创新不只是从无到有的创造发明,还可以是对已有成果的改进和完善;它不限于科 技领域,还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不只是灵光乍现的顿悟,更需要年复一年的积 累;它是个人的创意行为,也是团队、集体的创造活动。 2. 创新的意义(价值)? (1)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成就感。创新点燃激情,让我们的生命充 满活力。创新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让我们勇敢面的挑战,激发潜能,超 越自我。 (2)生活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创新,也都可以创新。知识的创新提供新的思想和方 法,技术的创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增加社会财富,制度的创新促进公平正义、推动 社会进步。 (3)创新让生活更美好。随着时代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我们的生活将因创 新变得更加便捷、舒适和丰富多彩。 3.怎样正确认识创新? (1)创新来源于生活,生活处处有创新。 (2)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创新无处不在,让我们体验别样的精彩人生。 (3)创新不只是从无到有的创造发明,还可以是对已有成果的改进和完善;它不 限于科技领域,还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不只是灵光乍现的顿悟,更需要年复一 年的积累;它是个人的创意行为,也是团队、集体的创造活动。 (4)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成就感。创新点燃激情,让我们的生命充 满活力。创新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让我们勇敢面的挑战,激发潜能,超 越自我。 (5)生活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创新,也都可以创新。知识的创新提供新的思想和方 法,技术的创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增加社会财富,制度的创新促进公平正义、推动 社会进步。 (6)创新让生活更美好。随着时代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我们的生活将 因创新变得更加便捷、舒适和丰富多彩。 第二节 创新引擎 1. 为什么要创新(为什么要创新发展)? (1)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为人类带来巨大财富,推动社会取得长足进步。创 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 禀赋。 (2)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3)时代发展呼唤创新。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在激烈的国际 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 (4)创新发展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国运所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 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轴力,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 态的现实需要。 (5)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更加呼唤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 (6)国家用改革之手激活创新引擎,释放更多创新活力,让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创新更 好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2.改革与创新的关系? (1)改革在不断创新中提升发展品质,创新通过改革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 (2)国家用改革之手激活创新引擎,释放更多创新活力,让广大人民通过创新更 好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3.坚持创新发展的内涵 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 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 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 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第二框 创新永无止境 第一节 创新强国 1. 为什么要建设创新型国家? (1)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为人类带来巨大财富,推动社会取得长足进步。创 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 禀赋。 (2)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3)时代发展呼唤创新。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在激烈的 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 (4)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5)目前,虽然我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 领域走在世界前列。但是从整体上看,仍然面临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总体水平 不高、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中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道远, 需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6)中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道远,需要加快创新型国家。 2.我国目前的科技发展现状是怎样的? (1)成就: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 列。 (2)不足:从整体上看,仍然面临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总体水平不高、科技对经 济增长贡献率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中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道远,需要加快建设创 新型国家。 3.怎样建设创新型国家? (1)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 置,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 的繁荣昌盛。 (2 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 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3 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 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哪些成就? (1)教育改革全面推进 (2)教育普及程度明显提高(3)教育公平取得重要进 展 (4)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5.我国为什么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教育的重要性) (1)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2)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 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3)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第二节 万众创新 1.我国为什么要鼓励万众创新? (1)每个人都是创新者,都向往在创新中实现自我价值;每个人都是创业者,都可以通过 辛勤劳动为国家和人民作出贡献。 (2)企业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 (3)时代需要弘扬创新精神。 (4)创新的目的是增进人类福社,让生活更美好。创新让我们获得更多的尊重和认可,让 我们过上体面而有尊严的生活。 2.企业为什么要增强创新能力? 企业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大 国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核心技术不是别人赐予的,企业不能只是跟着别人走, 而必须自强奋斗、敢于突破。 3.创新精神的表现? 创新精神表现为敢为人先、敢于冒险的勇气和自信,表现为探索新知的好奇心 和挑战权威的批判精神,表现为承受挫折的坚强意志和沟通合作的团队精神,表现 为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和造福人类的济世情怀。 4. 创新的要求 创新的时代,既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又要学会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5. 创新的目的 创新的目的就是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美好。 6. 青少年如何培养创新精神? (1)勤学善思,注重实践,养成勤动手、勤动脑的好习惯。 (2)求真务实,敢于创新,善于创新,把创新热情与科学求实态度结合起来。 (3)多参加小发明、小制作活动,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力争有所发明,有所 发现。 (4)培养创新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5)敢于质疑,敢为人先,敢于向传统和权威挑战。 第二单元民主与法治 第三课追求民主价值 第一框 生活在民主国家 第一节 民主的足音 1. 中国人民追求民主的历程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惟邦本”“政得其民”“以百姓心为心”等民本思 想,至今仍然是中国民主价值追求的重要思想源头。 (2)1840 年以来的近代中国饱受封建专制压迫和外敌入侵的屈辱。抗击侵略、反 对专制、争取民族独立、伸张人民权利,成为当时中国人民的最强心声。无数 仁人志士前赴后继,不惜献出生命,但这些艰辛尝试并没有实现“还权于民”, 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愿望在近代没能实现。 (3)1949 年,新中国成立,实现了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是人民民主的胜利。 (4)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各级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社会主 义民主在中国大地上得以真正确立。 (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总结经验和教训,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民主 的不懈探索,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已经成 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 2. 民主在价值上的要求以及民主价值的实现 民主在价值上要求大多数人当家作主,民主价值的实现要靠民主形式和民主制度的 建立。 3. 一个国家选择走什么样的民主道路,取决于它的具体国情。 第二节 新型的民主 1.为什么说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的民主? (1)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它从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出来,在实践中 不断得到验证,是有生命力的。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2)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3)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 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2.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在党的领导下,人民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方式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 人民的意愿得到充分反映,人民的合理要求得到充分实现,人民的合法权利得到充分 保障,人民的创造活力得到充分激发。 3.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意义是什么?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有助于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 稳定、国家繁荣富强。 4.我国实行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 (1)发展选举民主,保障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 (2)发展协商民主,推动人民内部各方面在决策之前和决策之中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 取得一致意见。 5.社会主义民主的目的? 社会主义民主的目的就是保障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6.在我国,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的内容主要有哪些?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 途径。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这项制度 强调通过充分协商,求同存异,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一项独具中国特色的实现民族平等、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利 的基本政治制度。 (4)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第二框 参与民主生活 第一节 行使民主权利 1.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含义 公民参与民主生活就是公民依照法律法规,通过各种途径,以不同形式参与管理国 家和社会事务,实现民主权利,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2.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原因? 公民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也是公民的一项权利。 3.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要求 公民参与民主生活,需要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4.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方式主要有哪些? (1)民主选举是人民实现民主权利的一种重要形式。 (2)民主决策是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的有效方式。 (3)民主监督是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行使公民监督权的具体体现。 5.民主选举的形式? 民主选举的形式有多种,如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等。 6.民主选举要求? 民主选举要遵循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原则,同时,公民要积极、主动、理性地参与民 主选举。 7.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制度保障有哪些? 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等 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有力保障。 8. 民主监督的意义? (1)实行民主监督,有利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改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克服官僚主义,防止滥用权力,预防腐败。 (2)实行民主监督,有助于增强公民的参与意识,激发公民的参与热情。 9. 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意义? (1)有利于人民更好地行使权力,尽到对国家的责任。 (2)有利于更加有效监督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工作,促使国家机关提高工作效率。 (3)有利于政府倾听民意,科学民主决策,更好地维护广大人群众的利益。 (4)有利于依法治国,推动社会主义民主化进程,实现社会公平。 10. 公民行使建议权、监督权的渠道/ (1)通过人大代表或直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地方人大常委会反映问题。 (2)采用书信、电子邮件、电话、走访等形式向有关部门反映问题。 (3)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反映问题等等。 11. 公民行使监督权应注意的问题? (1)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正确行使。 (2)公民行使监督权时,应当实事求是,以事实为依据,如实反映情况,必要时 出示证据和各种证明材料,投诉和举报时,不得捏造和歪曲事实,进行诬告 陷害,也不能采用大字报、聚众闹事等方式。 第二节 增强民主意识 1.为什么要增强公民的民主意识? (1)在现代社会,民主应该成为公民的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一个国家和社会民主 生活的质量和水平,与公民的民主意识密切相关。 (2)在我国,塑造现代公民,需要增强民主意识,使民主思想和法治精神成为公民的自觉 信仰,体现在日常言行中,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3)增强我国公民的民主意识,有利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也是社会主义制度 生命力的重要保证。 2.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我国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要求具有社会贵任感和主人翁意识,不断增强分析判断能力, 以理性、公正、客观的态度全面、深刻、辩证地看问题,立场正确、逻辑清晰地表达观 点和意见,逐步提高依法有序参与民主生活的能力。 3.公民应怎样增强民主意识? (1)公民要自觉遵守宪法,始终按照宪法原则和精神参与民主生活。 (2)公民要不断积累民主知识,形成尊重、宽容、批判和协商的民主态度。 (3)公民要通过依法参与公共事务,在实践中逐步增强民主意识。 第四课建设法治中国 第一框 夯实法治基石 第一节 选择法治道路 1.为什么要选择法治道路? (1)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能够建立起一个基本、稳定、持续的 生活预期,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 地生活。 (2)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 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的必然选择。 2.法治的要求有哪些? (1)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 良法应当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会的发展规律,程序正当,符合 公平正义要求,维护个人的基本权利,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最大程度地维护社会 秩序、增进人民福祉。 (2)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 法治建立在民主政治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 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第二节 描绘法治蓝图 1. 为什么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1)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2)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3)法治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 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实现我国和平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全面推进依法 治国,更好地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 2.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3. 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4.怎样建设法治中国? (1)建设法治中国,要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使每一部法律法 规都得到严格执行,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 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2)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 治国有机统一。 第二框 凝聚法治共识 第一节 法治政府 1. 法治政府的含义 法治政府就是按照法治原则运作的政府,政府的各项权利都应该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2. 为什么要建设法治政府? (1)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政府的作用。一方面,人们的社会生 活需要政府管理,另一方面,人们又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 (2)在我国,政府的权利来源于人民。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政府的工作要对 人民负责,为人民谋利益。 (3)党的十八大把“法治政府基本建成”确立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 标。 3. 怎样建设法治政府? (1)政府依法行政。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 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 (2)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 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 (3)防范行政权力的人滥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政府公信力,从 而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进程。 4.什依法行政?依法行政的核心是什么? (1)含义: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要求政府及其 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且依据宪法和法 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 (2)核心: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5.为促进政府依法行政,政府和公民个人分别应怎样做? (1)政府要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 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 (2)公民也要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 第二节 厉行法治 1.为什么要厉行法治? 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厉 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 2.怎样厉行法治?(厉行法治的要求) (1)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2)现代社会的公民,要学会在法治状态下生活,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培育法治 精神,培养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契约精神、规则意识。 (3)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率先做尊法守法的榜样,带动其他公民,共同守法。 (4)要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在全社会鲜明地树 立起“遵纪守法光荣、违法乱纪可耻”的法治文化导向,实现社会的有序、公平、正义。 3.怎样正确认识法治与德治的关系? (1)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 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 (2)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 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 (3)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4.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我们中学生应该怎样做? (1)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 务观念。 (2)依法参与政治生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 进政府依法行政。 (3)敢于并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 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 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 第一框延续文化血脉 第一节中华文化根 1. 中华文化是怎样形成的? 各族人民团结互助,相互学习,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建设祖国的大好河山, 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2. 中华文化的构成? 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 学艺术,等等,共同组成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3.中华文化的特点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和作用?(意义)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 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基础。 (2)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 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 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5.中华文化虽历经沧桑而能薪火相传、一脉相承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它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6.新时代怎样传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新时代传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要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 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 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7.为什么要坚定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1)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 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 力量。 (2)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 8.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来自哪里? (1)不仅来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传承与创新、发展,更来自于当今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的蓬勃生机,来自于实现中国梦的光明前景。 (2)文化的优秀、国家的强大、人民的力量,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是文化自信的 水之源木之本。 9.怎样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1)夯实优秀传统文化根基,薪火相传,代代守护。 (2)在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中与时俱进,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3)跨越时空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交流互鉴中丰富发展。 第二节 美德万年长 1.为什么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性) (1)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 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远大的民族理想,是代代相传、世世发展的民族智慧,是 建设富骤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 (2)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华传统美德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 为方式和风俗习惯,成为一种道德文化的遗传基因,也是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精华所 在。 (3)美德走进生活、走向未来,我们的人生才会更加美好、更加幸福。 2.中华传统美德的特点 内涵丰富,博大精深。 3.中华传统美德的内容? 中华传统美德,有忧国忧民、道济天下的爱国情怀,有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奋进品 质,有自尊互敬、助人为乐的和乐风范,有诚信守法、见利思义的高尚情操,有孝敬 父母、尊敬师长的伦理规范,有律己宽人、扬善抑恶的处事准则,等等。 4.青少年应怎样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1)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青少年责无旁贷。 (2)倡导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青少年必须身体力行。 第二框 凝聚价值追求 1.为什么要传承和弘扬伟大民族精神? (1)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魄”。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 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没有坚定的民族志向和理想,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 命力,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伟大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是维系我国各 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 竭精神动力。 2.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是什么? (1)内涵: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人民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 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3.中华民族精神的特点是什么? 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并随着 时代进步不断丰富和发展。 4.怎样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的表现) (1)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表现在国家危难、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能够挺身而出、舍 生忘死、前赴后继;表现在他人生命、财产遇到危险的关键时刻能够见义勇为、扶危 济困、无私奉献;表现在日常学习工作中的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敬业创优。 (2) 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自觉高扬民族精神,放飞梦想,创造精彩 人生。 第二节 构筑中国价值 1.为什么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我们必然坚守植根 于中华文化沃土又具有当代中国特色的价值观。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中国人民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价值共识,而且吸收了世 界文明的有益成果,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3)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人 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的价值导向,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人 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是什么?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3.怎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做到落细、落小、落 实。 (2)我们应自觉做到勤于学习、敏于思考,注重修养、勇于实践,明辨是非、善于选择, 认真做事、路实做人。 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 第一框正视发展挑战 第一节发展中的人口问题 1.我们为什么要重视发展中的人口问题? (1)人口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全球性问题,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 一。 (2)人口问题加重了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也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3)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 2.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有哪些? 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低。 新的特点:①增速趋绶,②出生率低。③老静化加剧,④男女性别比失衡,⑤乡分布不 均衡,⑥“独生子女”社会问题凸显等。 3.我国为什么要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1) 人口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全球性问题,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 一。人口问题加重了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也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2)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国情。 (3)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 内,我国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不会根本改变,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不会根本改变, 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紧张关系不会根本改变。计划生育基本政策必须长期坚持。 (2)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有效地缓解了人 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4.我国为什么实施“全面两孩”政策? (1)生育政策要随着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不断完善。 (2)我国实施“全面孩”政策,就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家庭幸福和社 会和谐,使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第二节 资源环境面临危机 1.我国的资源现状及其特点? (1)我国自然资源丰富,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总体上资源 紧缺。 (2)长期以来,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依靠消耗大量资源换取经济发展 的现象突出,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污染和破坏都很严重。 2.我国资源问题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及其采取的措施 (1)影响:对资源的过度开发、粗放利用和无节制消耗,必然导致资源的枯竭和对生 态环境的破坏,严重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的空间和后劲也会越来越小。 (2)措施: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不能走西方工业化的老路,必须探索符合国情 的利用、保护和开发资源的新路。 3.为什么要关爱和保护环境? (1)当前我国环境形势不容乐观。 (2)环境恶化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 健康。 (3)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 (4)人类关爱和保护环境就是走向重生,漠视和破坏环境就是走向自我毁灭。 4.我国环境形势不容乐观的原因? (1)一些地方、一些领域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2)工业化进程加快、资源短缺、人口基数大等问题所产生的多重叠加效应,使得我 国环境问题愈加严重。 (3)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各类环境污染呈高发态势,成为民心之患、民心 之痛。 5、我国资源环境问题的表现(面临的严峻形势和挑战) 资源日益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 益突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面对的严峻挑战。 6.面对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办? (1)转变发展方式。 (2)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我们的必 然选择。 第二框共筑生命家园 第一节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 (2)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人类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也有责任 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同时要为开发和利用自然作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 (3)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这是一种动态中的平衡、发展中的协调、进取中的有 度、多元中的致、“纷乱”中的有序。 (4)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符合自然规律。如果我们对 自然只是一味索取,必然受到它的惩罚。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2.怎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 (1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 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 (2)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 (3)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第二节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1. 为什么要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1)资源日益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 矛盾日益突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面对的严峻挑战。 (2)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生态兴则文明 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3)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发展 共识。我国在应对资源和环境问题上已经取得非常明显的进步。 2.怎样坚持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 (1) 坚持绿色发展道路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2) 坚持绿色发展道路坚持绿色富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 益。坚持绿色惠民,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激发人民群众的绿色创造 热情,实现绿色富国之梦。 (3)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的原则,大力 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让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到人们日常生 活细节中,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 (4)必须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 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5 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 民幸福,这既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3.怎样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1)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决不能以牺牲 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2)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如果金山银山要以失去绿水青山为代价, 那么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4、保护环境(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意义? (1)有利于防治日益严重的大气等环境污染,缓解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短缺、环境恶 化带来的一系列矛盾。(2)有利于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改善空气质量, 保障公民的生命健康权,保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3)有利于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 环境的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4)有利于把我国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型环 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推动整个社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 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5)有利于实现美丽中国的奋斗目标,实现 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5.保护环境(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国家、企业、个人怎样做? 国家(政府):(1)加强宣传教育,增强人们的环境资源意识。(2)落实科学发展 观,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走可持续发展道路。(3)实施科教兴国、 人才强国战略,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4)坚持依法治国,加强监管, 加大对破坏资源和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 企业:(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员工节能环保意识。(2)树立科学发展观,加快科 技创新,提高节能环保技术。(3)坚持可持续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生产方式, 节能减排。(4)加大节能环保投入,加大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的力度。 个人(中学生、市民):(1)自觉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树立环保意识和低碳理念,倡导绿色消费; (2)从身边小事做起,养成保护环境、节 约资源的良好习惯和生活方式。如:不用或少用一次性产品;节约和回收废纸、碎玻 璃等;垃圾分类处理;节约用电,随手关灯;节约用水,随手关水龙头;用菜篮子、 竹筐子绿色购物,塑料袋小心重复多次使用等等。(3)积极参加环保公益活动,勇于并 善于同破坏资源和污染环境的行为作斗争。(4)努力学习,加强科技创新,大力发展循 环经济和节能环保等。 第四单元和谐与梦想 第七课中华一家亲 第一框促进民族团结 1.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交惜杂居 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坚持民族平、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柴 3.我国在少数民族地方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我国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5.怎样理解民族平等? 在我国,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有多大 差异,都是社会主义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员,具有同等的社会地位。各民族在国家和社 会生活各领域享有平等的权利,承担相同的法定义务。 6.为什么要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 (1)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2)我国各民族在数千年的交往中孕育了团结友爱的宝贵传统。 (3)我国各民族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克服种种困难和艰险,顶住种种压力和挑 战,追求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 (4)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各族人民只有铸牢中华 民族共同体意识,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齐心奋斗,伟大的 祖国才能繁荣发展。 7.为什么要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 (1)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逐步缩小发展差距,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是 增进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 (2)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事关广大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福祉。 (3)没有各民族文化的发展,就没有中华民族文化的繁荣。 8.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党和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 (1)长期以来,党和国家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 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进一步加大对欠发达民族地区的扶贫支持力度,推动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通过输入技术、管理、人才等方式增强民族地 区自我发展能力。 (2)国家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初步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 从而促进民族关系更加融洽,社会更加和谐稳定,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 (3)国家大力支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创新和发展工作,积极促进各民族之 间的文化交流,使少数民族的文化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 9.如何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 (1)增强民族平等和团结意识,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宗教信仰、风俗习惯。 (2)不做有损民族团结的事,同一切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作斗争。 (3)坚决拥护、积极宣传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 (4)在日常生活中,要与少数民族同学和睦相处,互帮互助、团结友爱。 10.民族团结的意义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维护民族团结是国家统一的基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 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 第二框维护祖国统一 1.为什么要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 (1)分裂会导致社会动荡,经济发展停滞不前,各族人民就会遭殃。 (2)任何企图搞民族分裂的人都是历史罪人,一切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 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3)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2.反对分裂,我们应该怎样做? (1)反对分裂,就要维护国家统一、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2)反对分裂,就要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分裂活动,尤其要坚决反对借民族和宗教之名 搞暴力恐怖活动。 (3)反对分裂,就要维护国家安全。 3.实现祖国统一繁荣基本方针是什么?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4.什么是“一国两制”?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简称为“一国两制”。“一个国家”,是指中国是中国是统一 的国家,主权和领土不容割。“两种制度”是指在坚持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 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方式长期不变,实 行高度自治。 5.怎样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1)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必须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 “澳人治澳”、商度自治的方针,严格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完善与基本法实施相关 的制度和机制。 (2)香港、澳门回归以来,与祖国内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共担民族复兴的历 史责任,共享祖国繁荣富强的伟大荣光。 6.为什么祖国完全统一必定会实现? (1)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和神圣职责,是中华 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的重大原则问题。 (2)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神圣领土的一部分。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 属一个中国。 (3)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是命运与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 7.怎样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也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 式。 (2)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必须坚持“九二共识”、反对 “台独”。 (3)两岸人民多走动、多交流、多沟通,增进理解、信任,有助于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八课 中国人中国梦 第一框我们的梦想 第一节民族复兴梦 1. 中国梦的内涵是什么?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即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 主义现代化强国,也就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2. 中华民族为实现中国梦做了哪些努力? (1)中华儿女百年来前赴后继,进行了波澜壮阔的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斗 争。 (2)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华民族历经艰苦探索,重新焕发活 力,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3. 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三步走”的战略目标 第一步:从 1981 年到 1990 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 1980 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 饱问题。 第二步:从 1991 年到 20 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 平。 第三步:到 21 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 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4.在新世纪新时代,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什么? (1)到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5.为什么要实现中国梦? (1)中国梦反映了近代以来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美好夙愿,揭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 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走向,指明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 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国家的梦、民族 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 6.实现中国梦的要求有哪些? (1)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2)需要我们凝心聚力,坚忍不拔,锲而不舍,奋力开启时代新征程。 7.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原因?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的征程上不断取得新的伟大成就。 (2)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国际地位实现前 所未有的提升,党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 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意义(内涵)? (1)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2)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 21 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3)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为促进世界各国的发 展和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9.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进入新时代,我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 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想的指引下,全面擘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10.从 2020 年到本世纪中叶我国两个阶段的奋斗目标分别是什么? (1)从 2020 年到 2035 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2)从 2035 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 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第二框共圆中国梦 1.为什么中国梦能够实现? (1)中国的腾飞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最好的历史机遇。 (2)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 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2.怎样实现中国梦? (1)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统筹推进经 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2)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它立足中国的 独特国情,凝结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长期探索的智慧和心血,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正确 道路。 (3)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 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4)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力量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3.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底气源自哪里?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 化。这是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 (2)在党的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取得新的成就,国家富强、民族振兴 让中国人更加自信。 4.自信中国人的表现? (1)自信的中国人对国家有认同。 (2)自信的中国人对文化有底气。 (3)自信的中国人对发展有信心。 5.怎样做自信的中国人? (1)自信的中国人对国家有认同。 (2)自信的中国人对文化有底气。 (3)自信的中国人对发展有信心。 (4)自信不是妄自尊大,也不是故步自封。我们需要培育理性平和、不卑不亢、开放包 容的心态。 (5)自信的中国人既是梦想家又是实干家,既要胸怀理想又要求真务实,既要满怀激情 又要锲而不舍。 (6)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文化自信。 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知识点 第一课 同住地球村 第一框 开放互动的世界 1.当今世界的特点有哪些?P3-4 (1)这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国家间相互开放的程度不断加深,在政治、经济、文化各领 域的开放范围也在不断扩展。封锁、孤立、以邻为壑的现象尽管仍然存在,但已不是主 流。 (2)这是一个发展的世界。新技术、新经济、新业态不断涌现并蓬勃发展,世界正经历 着新一轮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与此同时,贫富差距、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依然困扰着人 类社会。 (3)这是一个紧密联系的世界。现代交通、通信、贸易把全球各地的国家、人们联系在 一起,彼此影响。 2、世界便变化带来的影响?P4 世界的变化既给国家的发展带来深远影响,也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世界上 发生的事情会以各种方式影响我们的生活。 3、经济全球化表现在哪些方面? P5-6 ①商品生产在全球范围内完成,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这能够充分发挥生产者各 自的优势,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 ②商品贸易在全球范围内完成,也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生产者可以把商品 销售到世界各地,消费者可以买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商品。 4、经济全球化的意义或影响? P5 (1)经济全球化促进商品、资本和劳动力在全球流动,有利于世界范围内配置资源, 促进资源利用更加合理有效。 (2)经济全球化也使各国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程度不断加深。 ④经济全球化,一方面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另一方面也使风险与危机跨国界 传递。 (消极影响) 5、怎样应对经济全球化?面对经济全球化,我们应如何做?P5 面对经济全球化,我们既要顺应历史潮流,保持积极、开放的心态,主动参与竞 争;也要居安思危,增强风险意识,注重国家经济安全,为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做好 充分准备。 6.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原因。P7-8 (1)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世界文化充满活力的表现,也是人类文 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多样的文化提供了更为广泛的选择,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让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姿。 (2)文化多样性是实现文化创新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不同特质的文化相互交融, 能够为彼此增添新的元素,激发新的活力。 7.怎样正确面对多样的文化?P9 (1)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独特的,都有其存在的价值,都有值得尊重的经验和智慧。 不同文化间的碰撞呼唤人们正确认识文化差异,相互尊重,通过平等交流、对话,达 成彼此的理解和包容。 (2)面对多样的文化,各国应当要用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学习和借鉴优秀外来文 化,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 第二框 复杂多变的关系 1、当今世界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世界格局是怎样的?)(世界格局发生变化的 表现)P10-11 ①冷战结束后,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主导的旧的世界格局消失,世界进入多极化 时代。 ②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 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各国相互联系和依存程 度日益加深,国际力量对比更趋平衡,和平发展大势不可逆转。 ③一些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经济实力、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不断增 强,有利于推动世界多极化,为世界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动力,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实 现各国共同发展。 2、世界多极化的表现。P10-11 (1)表现:①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各国相互联系和依存程度日 益加深,国际力量对比更趋平衡,和平发展大势不可逆转。 ②一些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经济实力、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不断 增强。 3.世界多极化的影响 (1)世界多极化使多种国际力量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在这种情况下,任何国家 都难以单独主宰世界事务。 (2)这有利于各国通过协商解决各种问题,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世界和平与 发展。 4.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关系?12-13 (1)在经济全球化与世界多极化的进程中,各国在经济、政治、安全、文化等领域 深化合作,寻求发展。只有合作互惠才能使世界各国共同发展。 (2)国家间既有合作,又有竞争。当今世界,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 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每个国家都希望通过自身努力在新一轮国际关系的调整 中获得发展机遇。国际竞争需要各方共同遵守一定的国际规则。 (3)世界不断发生变化,各国之间的力量对比、利益关系也在改变。尽管国际形 势缓和的大趋势没有改变,但各种矛盾相互交织,各种力量重新分化组合,各类冲突 事件不断发生,考验着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整个世界复杂多变。 5、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关系,我们国家做了哪些努力?P14 我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为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 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作着不懈的努力。 第二课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一框 推动和平与发展 1. 当今时代的主题是什么?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2、为什么要维护世界和平?(世界人民感受和平发展的可贵原因)P16-18 (1)战争让人类付出了惨痛代价,给人类带来了难以忘却的伤痛。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饱受战争之苦的各国人民深深感受和平发展的可贵。 (3)当今世界,人们越来越致力于以和平谈判代替武力解决争端。 (4)世界上维护和平的力量不断壮大,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5)世界整体上维持和平的态势,但战争的阴影从未远离,局部战争与冲突从未 间断,霸权主义、民族问题、宗教冲突、领土争端和恐怖主义等威胁和平的因素依然 存在,其中恐怖主义日益成为威胁世界和平的重要因素。 3、维护和平的方式有哪些?P18 ①以和平谈判代替武力解决争端。②成立联合国,不断建立健全维护和平的机制; ③派驻维和部队;④签署核不扩散条约..... 4、威胁和平的因素有哪些。 P18 霸权主义、民族问题、宗教冲突、领土争端和恐怖主义等。其中恐怖主义日益成 为威胁世界和平的重要因素。 5、恐怖主义有什么危害? P18 恐怖主义违背人类的道义和规则,严重威胁普通民众的生民安全,造成社会动荡不 安,与世界人民追求和平的愿望背道而驰。 6、青少年应该怎样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贡献?(实现和平对我们的要求。)P19 我们要看到和平来之不易,珍惜今天的和平,积极表达爱好和平的愿望,主动承担 维护世界和平的责任,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贡献。 7、当今社会必须共同面对的发展课题是什么(为什么要消除贫困?) P19 消除贫困,让人们都过上繁荣和充实的生活,平等和有尊严地在健康的环境中充 分发挥每个人的潜能,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和平、公正、包容的社会,是当今人类 必须共同面对的发展课题。 8.制约人类发展的因素有哪些?(贫困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1)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日趋严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差距不断 扩大。 (2)频发的战争、恶劣的自然环境、落后的教育等诸多因素导致许多国家仍然难 以摆脱贫困(贫困原因 ) 。 (3)由贫困带来的饥饿、疾病、社会冲突、社会动荡一系列问题,阻碍着人类的 发展。(贫困危害) 8、为消除贫困、促进发展,世界各国作出了怎样的努力? P21 (1)人类社会对于消除贫困、促进发展的追求没有止境,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设 立了递进式的减贫目标。 (2)各国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断探索消除贫困的有效途径,为促进整个世 界的发展作出努力。 (3)面对问题,世界各国积极行动,为消除一切形式的贫困、改善教育和医疗卫 生条件、促进可持续发展共同努力,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第二课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二框 谋求互利共赢 1、为什么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原因)P22 ①当今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 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②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需要解决许多全球性问题。例如,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 不确定性突出,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贫富分化日益严重,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 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这些 问题关系整个人类的生存,制约人类的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全球性问题。 ③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 我封闭的孤岛。事不关己的态度,相互推诿、逃避责任的行为,将导致问题更加复杂, 积重难返,造成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恶化,甚至给人类带来灭顶之灾。采取共同行 动,承担共同责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各国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必然选择。 2. 人类面临哪些全球性问题?有什么影响? 问题: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贫富分化日益 严重,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 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这些问题关系整个人类的生存,制约人类的发展,成为亟 待解决的全球性问题。 影响:这些问题关系整个人类的生存,制约人类的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全球性问 题。 3.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各国要努力扩大利益的交汇点,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 惠的发展前景。 (2)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需要世界各国的一致行动,而且需要各国人民间的 相互信任、守望相助和共同担当。 (3)关怀生命、尊重生命的价值,能够让我们不仅善待自己,而且把关切的目光 投向世界,关注他人的命运,把他人看成同我们一样的人,理解他人的痛苦与快乐, 看到生命中共同的渴望,增进包容与合作。 4、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该遵循的原则和理想目标(含义或者要求)。P24 面对全球性挑战,各国应: (1)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 (2)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 (3)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 (4)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 5.中国首倡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 P24 由中国首倡的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充分表达了人类追求和平与发展的愿望, 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了宝贵的思路,为人类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具有重要价 值的构想,为人类共同美好的未来指明了方向。这一理念被写入联合国决议,得到了 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 6.我们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些什么? 我们要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同实际行动联系起来,既要放眼全球,关注世 界的发展,关注人类的命运,又要心系祖国,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第三课 与世界紧相连 第一框中国担当 1.中国担当的积极作为有哪些表现?P29-31 ①面对各种区域性和全球性的危机与难题,中国不推诿、不逃避,也不依赖他人, 积极主动地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②中国全方位参与全球治理,在有关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各个领域,积极采取行动。 ③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稳定解决了世界上约五分之一人口的温饱问题,让七亿 多人口摆脱贫困,这是对世界发展的重大贡献。 ④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努力提高自身在国家地位上的影响力、感召力和 塑造力,致力于成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2、中国在哪些领域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现中国担当? P30 在维护区域稳定与安全、化解区域危机、对外经济援助、全球环境保护、各种灾 害救援及高致死性传染病与瘟疫的防控等各个领域,活跃着中国人的身影。 3、中国要继续对世界作出新贡献要如何做?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这需要我们全面 深化改革,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4、中国怎样为世界的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1)中国着眼于时代发展大势,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为全球治理提出中国方 案,贡献中国智慧。 (2) 中国广泛参与国际事务,在承担责任中不断积累经验,提升能力,增长智 慧。 (3)在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问题的过程中积极探索、有效行动,发挥负责任大国 作用,促进人类社会共同发展。 (4)中国在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更好维护我国和广大发 展中国家共同利益的同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情,不断 增强我们在国际上说话办事的实力。我们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主动承担国际责任,既 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 第二框 与世界深度互动 1.当今世界,中国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P35-36 (1)随着中国的发展,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在中国与其他国家的深 度互动中,外国人有更多的机会、更强烈的意愿,接触、体验和认识中国文化,感受 中国文化的魅力,接受中国文化的需要。 (2)中国正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中国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与 稳定器。 (3)中国是世界格局中的重要力量,正以新的发展理念,务实的行动推动着构建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进程。 (4)中国关于构建全球治理体系的探索与实践,为人类思考与建设未来提供了新 的路径得到广泛认同,越来越多的国家参与其中,共同行动,这将对世界的发展产生 深远的影响。(中国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 2、为什要坚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坚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的必要性。 P37 文明包含着人类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是世界各国各民 族对人类所作的不可磨灭的贡献。我们要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坚持 以我为主,兼收并蓄。 3、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意义 P38-39 ①中华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发展。中华文明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 文明不断交流互鉴而形成的文明。中国积极主动地与世界各国交往,从不同文明中寻 求智慧、汲取营养,不仅有助于自身文明的发展,而且能够推动世界文明的进步,与 其他文明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问题。P38 ②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对其他文明的学习,我们不能只满足于 欣赏物件的精美,更应该领略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通过精神的交流互鉴,为人类社 会发展提供精神支撑和心灵慰藉。P39 第四课 与世界共发展 第一框 中国的机遇与挑战 1、中国面临哪些新的发展契机?P41-42 国内:①今天的中国,百业俱兴,政通人和,社会稳定,综合国力不断提升,面 临新的发展契机。 ② 中国已在资金、人才、技术、管理经验、基础设施等领域具备良好的积累,为 经济发展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国际契机): ③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越来越强劲,为我国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 外部环境。P42 ④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在经济合作、全球治理等多个领域发挥的引领作 用越来越大。P42 ⑤许多国家为谋求经济的稳定和增长,需要与中国开展深入合作,这使中国在国 际合作各个领域获得更大发展空间,更加有所作为。 2.面对新的发展契机,我们应如何做?(如何面对发展契机)?P43 ①机遇稍纵即逝。抓住机遇,勇于创新,发展就能再上新台阶; ②坐等观望,犹豫懈怠,往往错失良机,陷于被动。 3、我国面临的风险与挑战?P43 ①近年来,受全球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中国经济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和不少困难, 几十年高速发展所积累的一些矛盾与风险也逐渐暴露出来,急需得到稳妥处理与解决。 (P43) ②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人们的收入不断增长。这一方面提高 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另一方面使企业劳动力成本上升。为降低制造成本, 一些传统制 造企业将工厂迁往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国家和地区,“中国制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需要 转型升级。 ③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给中国“走出去”发展战略带来给予的同时,也带来了 各种挑战。国际上局部地区持续动荡,恐怖主义持续蔓延,一些国家因政府更迭而导 致政策法规发生变化——这使得中国的海外投资面临不少困难和风险。 4.如何正确面对待机遇与挑战? (P45) 挑战与机遇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综观国际国内形势,我国的发展仍处于重要 战略机遇期。 ①我们要审时度势,顺势而为,赢得主动。②面对成绩,我们要有忧患意识; ③面对困难,我们要增强信心,运用自身的智慧,将困难和挑战转化为发展的动 力和契机,开创新的局面。 第二框携手促发展 1、我国为什么要积极谋求发展/P47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全球竞争不断升级。时不我待,中国要把握世界 的发展趋势,积极谋求自身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 2、我国怎样谋求发展?我国怎样积极促进发展?我国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怎样) 积极促进发展?P47-48 ①促进发展,要把提升发展质量放在首位。中国正在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的步伐,发 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从而进一步提升我国在全球分工中的地位。 ②促进发展,要积极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生物科技、新能源、新材料、空间技术、 人工智能等全球性技术创新与新兴产业蓬勃兴起,中国正努力抢占全球技术创新与新 兴产业的发展制高点,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 ③促进发展,要以更加开放的态度积极参与全球规则制定。参与全球规则制定,有 利于我国在国际竞争中掌握话语权,保障对外经贸利益,进一步拓宽国际市场。我国 正积极表达、多方参与,通过全球规则的制定和修改推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3、中国与世界怎样共享发展机遇?P49-51 ①中国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一直坚持合作共赢的理念,主张在全球发展中要集 思广益、各施所长、各尽所能,让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各个国家。P49(中国 坚持合作共赢理念的内涵是什么) ②中国重视与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合作,致力于共同建设一个繁荣的世界。中国充分 考虑相关合作国家和地区的实际利益,互信互利,取长补短;寻求共同增长点,努力 探索与建立新型发展合作机制;以中国的发展为引擎,带动区域与世界的共同发展。 P50 ③中国的发展为世界各国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更充足的资本、更丰富的产品、更 宝贵的合作契机。中国与世界各国分享发展机遇,共享发展成果。中国人民愿同各国 人民一道共同开辟人类更加繁荣,更加安宁,更加美好的未来。P51 第五课 少年的担当 第一框题 走向世界大舞台 1、我们是怎样走向世界的? ①父母的引领下,我们开启了认识世界的第一扇窗,我们逐渐走出家门,步入学 校,逐步融入社会,走向更加广阔的世界。 ②世界是多彩的,我们走向世界的形式是多样的。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我们经 历越来越多的事,遇见越来越多的人。我们会与世界各地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 文化背景的人交往。我们要珍视每一次交往的经历,努力建立起彼此之间的协作关系。 2.我们走向世界的意义?P56 ①我们在交往中探索世界,彼此守护,共同成长。 ②我们学会关爱,相互理解,赢得尊重,获得成长的力量。 ③面对困难时,我们勤于沟通,真诚合作,更加理性、智慧地解决问题。 ④我们一路历程,成熟,不断自我更新,逐渐为国家乃至世界承担起更多的责任。 3.我们为什么要为世界添彩?P56-57 ①我们与丰富多彩的世界紧密联系,要始终与这个世界彼此互动,同呼吸,共命 运。 ②每个人都是这个世界中的一员,所做的事都有可能对世界发展产生影响。 4.我们为世界添光彩的做法? P57、59 ①我们要从普通的事做起,通过自身的努力为人类发展和世界进步贡献智慧和力 量。 ②我们要适应世界发展趋势要求,全面提升个人素养。 5.如何才能提高个人素养?P59 随着科技的发展、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和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人们面临各种机遇和 挑战。着眼未来,我们要适应世界发展趋势要求,全面提升个人素养: ①不断丰富知识储备,增强人文底蕴; ②树立科学精神,掌握科学思维方法; ③增强社会责任感,学会观察、思考各种社会现象,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培 养实践创新能力。 第五课 少年的担当第二框题 少年当自强 1、我们与国家之间的关系。P60-61 ①个人命运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个人的未来与民族的未来紧密相连。 ②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 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2、当今时代,我们青少年的责任。P61-62 ①我们这一代青少年必将肩负起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任,成为国家的 栋梁。 ②青少年的责任是时代赋予的,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责任。每一代青年都有 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我们正处在 追逐梦想、实现梦想的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一代又一代有 志青少年接力奋斗,我们必将站到时代的潮头。 ③要为建设祖国做好准备。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 的弄潮儿,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建功立业,创造自己精彩的人生。 3. 青少年为什么要有情怀与抱负? P63 青少年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命运。青少年的品格形成影响着国家未来发展。 4 、青少年应拥有怎样的情怀与抱负?P63-65 ①对国家:我们要传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爱国情感,弘扬民族精 神和时代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将自己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做有自 信、懂自尊、能自强的中国人,成为中华民族的栋梁。 ②对世界:走向世界的中国青少年需要了解人类文明进程,积极关切人类问题和世 界局势,掌握相应的知识,在与世界各国青少年交流中提高我们的影响。同时,要有 忧患意识、居安思危,在世界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提高改变世界的素质和能力。 ③对人类: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希望,也充满挑战。我们不能因现实复杂而放弃梦 想,不能因理想遥远而放弃追求。“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要从我们做起。我们 要尊重差异、理解不同、包容多样文化,向国际社会传递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 展现中国风貌,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纽带,承担起推动人类共同发展的责任。 第六课 我的毕业季 第一框题 学无止境 1、怎样面对当下的校园学习生活?P67-69 ①面对学习生活的正确态度。面对当下的校园学习生活,我们要高度重视、积极 投入,尤其要正确面对可能出现的困难和压力,调整心态,完成学习任务。 ②坦然面对学习压力。九年级除了学习新的知识,还要对以往学习进行总结梳理, 这对我们的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和学习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个阶段,我们要 迎接升学、就业的挑战。这时,有一些学习压力,感到担心、紧张、焦虑,是一种正 常的心理现象,我们要坦然面对。 ③学习应该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人类正是通过学习来增长知识、提高本领, 并在创新中不断进步的。学习对青少年来说既是权力,也是责任和义务,更是适应未 来社会需要所必备的一种能力。因此,学习应该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2、为什么要在实践中学习?P69-70 ①我们不仅要重视书本知识的学习,而且要坚持在实践中学习。实践出真知。在 实践中,我们与外部世界打交道,了解客观实际,把握事物的本来面目,从而正确认 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 ②在实践中,我们锤炼自己,丰富人生经历,完善自我,提升自身素质。 ③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校学习只是其中的一个阶段,不可急功近利,也不 能坐失良机。青少年随着生活范围的扩大会遇到越来越多的困惑,要在实践中逐步解 决,以促进自身的发展和提升。 3、怎样在实践中学习?P70-71 ①我们始终不能停止学习的步伐,要在生活和工作中学习,主动服务社会。 ②我们要重视实践,积极参加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科学实验等各类社会实践活 动,增强问题意识,培养研究能力,努力做到知行合一。 ③我们生活的时代信息量巨大,知识更新周期缩短,实践中的问题层出不穷,必 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养成主动学习、不断探索的习惯,增强自我更新、学以致用 的能力。 第六课 我的毕业季 第二框题 多彩的职业 1、我们为什么要做好职业准备?P74-767 ①现代社会,丰富多彩的职业为我们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人的一生中,大部分 时间要从事一定的职业,这是社会分工的要求,也是个人为社会作贡献、实现人生价 值的基本路径。我们即将初中毕业,未来会从事某一种或多种职业,承担社会分工中 的不同角色。在走向未来的征程中,我们应该做好职业准备,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 ②国家发展、民族振兴需要各种各样的职业。做好职业准备,进行职业选择,要 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明白自己想做什么;要把握自己的个性特长,清楚自己适合做 什么;要结合自己的能力和经验,思考自己能够做什么。当经验、能力与职业的要求 差距太大时,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满足国家与社会发 展的需要。 ③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各国之间的联系愈益密切。社会分工 逐渐细化,引起传统职业的变革和新型职业的兴起。人们的职业选择越来越丰富,发 展空间越来越广阔,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挑战。 ④今天,人们的就业方式越来越多样。除传统就业方式外,国家鼓励劳动者自主 创业和自谋职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努力使人人都有通 过辛勤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这给劳动者带 来了更多的机遇,也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顺应时代的变化,抓 住机遇,做好多方面的准备,努力提升自身素质,迎接未来世界的挑战。 2、我们应怎样做好职业准备?P75、77 ①要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明白自己想做什么; ②要把握自己的个性特长,清楚自己适合做什么; ③要结合自己的能力和经验,思考自己能够做什么。 ④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满足国家与社会发展的需 要。 ⑤我们要顺应时代的变化,抓住机遇,做好多方面的准备,努力提升自身素质, 迎接未来世界的挑战。 3、为什么要具有敬业精神?P78 ①每种职业都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每个工作岗位都有相应的岗位职责要求。国 家对职业行为有法律规范要求,社会对职业行为有道德要求。 ②一个人只有热爱自己的职业,才能全身心、富有激情地投入工作,创造出物质财 富和精神财富。 ③劳动创造价值,只有热爱本职工作,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刻苦钴研、精求精、 不断创新,才能成就一番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4、怎样培养敬业精神?P77、79 ①在工作中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热爱本职工作,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刻苦钻 研、精益求精、不断创新。 ②在未来的工作中要处理好职业与兴趣的关系,在工作中培养兴趣,履行好工作 职责,爱岗敬业。 ③要珍惜青春年华,从现在开始,努力学习,提高各方面素养,为精彩的明天做好 准备。 5、学习会为将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哪些良好基础?P80 ①能增长知识、培养能力。②能增强法治意识、涵养道德、健全人格。 第七课 从这里出发 第一框题 回望成长 1、初中三年来,我们收获了什么?P82①我们在学海中泛舟,掌握越来越多的知 识; ②我们参加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学会做人,学会做事; ③我们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在成长的路上互帮互助,风雨同行; ④我们不断修炼自己的道德操守,提高自己的法治意识,坚持与德并进,与法同 行; ⑤我们逐步树立全球视野,主动思考人类的前途命运。 2、如何看待初中三年我们的经历?(正确认识自己)P83 ①正确认识自己,勇于战胜自己,才能成为真正的强者。 ②初中三年,我们有过迷茫、彷徨、忧虑,但始终勇敢面对,奋力前行。 ③我们学会反思,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每天都在进步。 ④在学习和探索的道路上,我们逐渐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长处,挖掘自己的潜 能,实现自我超越。 3、为什么过程与结果同样重要?P84 结果很重要,过程同样重要。过程中的种种经历,无论顺利还是曲折,都是我们 成长的重要积累,也是人生的宝贵财富。在过程中所获得的体验与感悟,才是真正有 意义的学习收获。 4.站在初中毕业的交汇点上,我们应如何做?P84 (九年级,我们站在一个交汇点上,相聚与别离,升学与工作、学校与社会、过 去与未来……有许多可能,有许多机会,我们该如何选择?) ①回望成长历程,我们更加懂得珍惜当下; ②立足现实,我们脚踏实地走向远方的目标。 5、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我们应怎样选择?P85 ①要理性分析主客观条件,思考并决定自己的目标和方向。 ②要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勤劳和汗水开辟 人生和事业的美好前程。 6、初中毕业后,我们将面对哪些选择?怎样正确面对这些选择?p86 面临的选择:初中毕业,我们的人生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也许我们会进入更高 一级学校,也许我们会步入社会,开始新的旅程。未来,无论身在何处、走向何方, 我们都需要努力奋斗,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正确的态度:未来,无论在何处、走向何方,我们都需要努力奋斗,实现自己的 人生价值价值。 第七课 从这里出发 第二框题 走向未来 1、为什么要畅想未来?(意义)P88 为了丰富自己的生命,提升生命的质量,延伸生命的宽度和广度,更是为了很好 地服务社会和国家。 2、我们应该怎样畅想未来?(要求)正确面向未来 P88-89 ①需要开阔的视野,把自己的爱好、需求与国家的发展、世界的繁荣,人类的梦想 相结合。 ②激发兴趣,大胆尝试,积极行动,不断反思自己,全面规划有意义的人生。 3、时代为我们成长提供了怎样的机遇?P90 ①我们生于伟大的祖国,欣逢伟大的新时代,国家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 社会和谐,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些都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 ②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互动更加频繁,为我们的成长创造了更 为广阔的空间。时代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的广阔舞台,我们要做好准备,抓住 机会,还要善于创造机会,成就自己。 4、走向未来,我们应该怎样抓住机遇、迎接挑战?P90-91 ①要做好准备,抓住机会,还要善于创造机会,成就自己。 ②一切趁现在,一切趁年轻,勇往直前,朝着既定的目标,去想、去做、去体验、 去搏击风浪、去迎接考验。 ③让我们带着自信,带着憧憬,带着同学的友谊、老师的祝福和父母的期待,踏上 新的征程。 5、我们踏上新征程的方式。P92 走向毕业的过程,也是不断走向成熟的过程。让我们带着自信,带着憧憬,带着 同学的友谊、老师的祝福和父母的期待,踏上新的征程。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