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1-06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练习:旋转
《旋转》教材分析 一.其知识结构框图如下: 中心对称图形(图案设计) 旋转及其性质 平移及其性质 轴对称及其性质 中心对称 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 图形变换 首先,根据旋转的概念可知,旋转变换包括三个方面的要素,即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 其次,分析旋转的概念,可得旋转的性质: 。旋转后的图形与原图形是全等的;旋转前后两个图形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都等于旋转角; 最后,根据旋转的性质,学会作一个图形绕某点旋转后的图形 例1.如图1,ΔACB与ΔADE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和∠ADE都是直角,点C在AE上,如果ΔACB经逆时针旋转后能与ΔADE重合. (1)请指出其旋转中心与旋转角度;(点A;逆时针旋转45°) (2)用图1作为基本图形,经过怎样的旋转可以得到图2?(绕点A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90°三次得到) (3)将图2(顺时针)旋转多少度以后可以和自身重合?(90°的倍数) 图1 C A E D B 图2 练习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和△DEF为等边三角形,AB=DE,点B、C、D在x轴上,点A、E、F在y轴上,下面判断正确的是( A ) A.△DEF是△ABC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得到的 B.△DEF是△ABC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得到的 C.△DEF是△ABC绕点O顺时针旋转60°得到的 D.△DEF是△ABC绕点O顺时针旋转120°得到的 练习2.(08海淀一模)已知:Rt在4×6的方格图中的位置如图,设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一个长度单位,请你先把以直角顶点为旋转中心,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后再沿水平方向向右平行移动三个单位(保留图形移动的结果),写出点C移动的路径总长. 例2.(08宣武一模)如图,在梯形中,∥,的长为4,,已知点、的坐标分别为(1,0)和(2,-3). (1)求点的坐标; (2)取点(2,-1),联结并延长交于,试猜想 与之间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3)将梯形绕点旋转后成梯形,画出梯形. 2. 类比旧知,有利于掌握新知 类比学习“两个图形成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 中心对称 中心对称图形 区别 ①指两个全等图形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 ②对称中心不定. ①指一个图形本身成中心对称. ②对称中心是图形自身或内部的点. 联系 如果将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看成一个整体(一个图形),那么这个图形就是中心对称图形. 如果把中心对称图形对称的部分看成是两个图形,那么它们又关于中心对称. 类比平移、轴对称变换和中心对称变换 平移 轴对称 旋转 相同点 都是全等变换(合同变换),即变换前后的图形全等. 不 同 点 定义 把一个图形沿某一方向移动一定距离的图形变换. 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的图形变换. 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定点转动一个角度的图形变换. 图形 要素 平移方向 平移距离 对称轴 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度 性质 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平行(或共线)且相等. 任意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 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都等于旋转角. 对应线段平行(或共线)且相等. 对应线段关于对称轴对称. *对应线段相等,其所在直线的夹角等于旋转角或与旋转角互补. (二) 注意联系实际,培养动手操作 1 1 例5.(07北京中考)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OEFG为正方形,点F的坐标为(1,1).将一个最短边长大于的直角三角形纸片的直角顶点放在对角线FO上. (1)如图,当三角形纸片的直角顶点与点F重合,一条直角边落在直线FO上时,这个三角形纸片与正方形OEFG重叠部分(即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2)若三角形纸片的直角顶点不与点O,F重合,且两条直角边与正方形相邻两边相交,当这个三角形纸片与正方形OEFG重叠部分的面积是正方形面积的一半时,试确定三角形纸片直角顶点的坐标(不要求写出求解过程),并画出此时的图形. 练习4.如图1,小明将一张矩形纸片沿对角线剪开,得到两张三角形纸片(如图2),量得它们的斜边长为10cm,较小锐角为30°,再将这两张三角纸片摆成如图3的形状,但点B、C、F、D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点C与点F重合(在图3 ~ 图6中统一用F表示). A B C D E F (图1) (图2) (图3) 小明在对这两张三角形纸片进行如下操作时遇到了三个问题,请你帮助解决. (1)将图3中的△ABF沿BD向右平移到图4的位置,使点B与点F 重合,请你求出平移的距离; (2)将图3中的△ABF绕点F顺时针方向旋转30°到图5的位置,A1F交DE于点G,请你求出线段FG的长度; (3)将图3中的△ABF沿直线AF翻折到图6的位置,AB1交DE于点H,请证明:AH=DH. (图4) (图5) (图6) (三)用运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1.从变换的角度重新认识几何图形,建立图形变换的意识. 例6.(1)如图1,在△ABC中,∠C=2∠B,∠1=∠2,求证:AB=AC+CD. 图1 图2 图3 (2)如图2,AD为△ABC中的角平分线,M为BC中点,过点M作MF∥AD交CA的延长线于F,求证:CF=BE. (3)如图3,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的边AB上取点P,边BC上取点Q,边CD上取点M,边AD上取点N,如果AP+AN+CQ+CM=2,求证:PM⊥QN. 例7.题组分析:从一道全等证明问题所联系到的. (1)如图,C为BD上一点,分别以BC和CD为边向同侧作等边三角形ABC和ECD,AD和BE相交于点M. 探究线段BE和AD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相等,夹角为60°) 当绕点C在平面内转动时,线段BE和AD有何关系.(相等,夹角为旋转角) (2)如图,O是等边△ABC内一点,将△AOB绕A点逆时针旋转,使得B、O两点的对应点分别为C、D,则旋转角为_____________,图中除△ABC外,还有等边三角形是_____________. 第(2)题图 第(3)题图 (3)如图,以等腰直角三角形ABC的斜边AB为边向内作等边△ABD,连结DC,以DC为边作等边△DCE.B、E在C、D的同侧,若,则BE= . (4)已知P为正△ABC内一点. 若∠APB=113°,∠APC=123°,求证:以AP、BP、CP为边可以构成一个三角形. 求证:无论P的位置如何,以AP、BP、CP为边都可以构成一个三角形. (5)已知定点P到正△ABC三个顶点的距离分别是4,5,6,求作正△ABC. (6)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30°,∠A DC=60°,AD=DC. 求证:BD=AB+BC. (7)如图,设P到等边三角形ABC两顶点A、B的距离分别为2、3,则PC所能达到的最大值(最小值)是多少? *(8)已知等边三角形ABC的边长为,P为三角形内一点,,且.求的值. (9)(07陇南中考)四边形ABCD、DEFG都是正方形,连接AE、CG. (1)求证:AE=CG; (2)观察图形,猜想AE与CG之间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 (答:猜想AE⊥CG.) 图2 图1 (10)(07资阳中考改编)如图6(1),已知P为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AC上一点(不与A、C重合),PE⊥BC于点E,PF⊥CD于点求证:BP=DP; 如图6(2),若四边形PECF绕点C按逆时针方向旋转,连接BE、DF,探究BE的DF的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练习5.(1)如图所示,△ABC中,∠ACB=90°,∠A=20°.将△ABC绕点C按逆时针方向旋转角到△A'B'C'的位置,其中A'、B'分别是A、B的对应点,B在A'B'上,CA'交AB于D,则∠BDC的度数为( D ). A.40° B.45° C.50° D.60° (2)如图,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BE绕点A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ADF,DE=3cm,BF=11 cm,则正方形ABCD的面积是( A ). A.49 B.36 C.25 D.16 (3)如图,将一块斜边长为12cm,∠B=60°的直角三角板ABC,绕点C沿逆时针方向旋转90°至△的位置,再沿CB向右平移,使点刚好落在斜边AB上,那么此三角板向右平移的距离是 cm. (4)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C=∠ABC=90°,AD=CD,DP⊥AB于P,若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16,求DP的长. 第(1)题图 第(2)题图 第(3)题图 第(4)题图 练习6.(1)如图①,在正方形ABCD中,E、F分别是BC、CD上的点,且∠EAF=45 °,求证:EF=BE+FD. 如图②,在四边形ABCD中,AB=AD,∠B=∠D=90°,E、F分别是BC、CD上的点,且∠EAF是∠BAD的一半,那么结论EF=BE+FD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2)如图,已知△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BAC=90°,E、F是BC边上点,且∠EAF=45°.求证:. 五、补充说明 1.关于旋转解题: (1)由条件和结论出发,确定旋转的方向、角度. 类型I:分析已知,自行构造旋转图形. 类型II:已知旋转图形,说明旋转关系. (2)建议以旋转的角度看问题,以全等的方法添加辅助线. B′ F E G D C B A 2.关于教学要求 图形变换是中考的中点和难点,很难一次到位.这个学段是初次接触旋转变换的思想,不是所有学生都能完全理解和熟练使用,要充分体现螺旋式上升的理念,根据不同学生的接受能力,分层逐步落实. 3.08年一模分析 强化变换意识:分散变集中,复杂变简单,一般变特殊. 例1.如图(1)将矩形纸片ABCD沿AE折叠,使点B落在直角梯形AECD的中位线FG上,若AB=, 则AE的长为( ). A. B.3 C. 2 D. 例2.如图,将边长为1的正方形沿轴正方向连续翻转2008次,点依次落在点 的位置,则的横坐标 . 例3.如图,在由边长为的小正方形组成的方格纸中,有两个全等的三角形,即和. (1)请你指出在方格纸内如何运用平移、旋转变换,将重合到上; (2)在方格纸中将经过怎样的变换后,可以与成中心对称图形?画出变换后的三角形并标出对称中心. 例4.如图,将正方形ABCD以点B为旋转中心顺时针旋转120°,得到正方形A´BC´D´,DO⊥C´A´于O,若A´O=,则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 . 例4图 例5图 例5.是一个正三角形,与BC平行的直线分别交边AB、AC于D和E,M是线段BE的中点,O是的外心,猜想CM与OM的位置关系,并对你的猜想加以证明. 例6.(08大兴一模)如图24-1,已知点D在AC上,和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点M为EC的中点. (1)求证: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2)将绕点A逆时针旋转,如图24-2,(1)中的“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是否仍然成立?请说明理由. (3)将绕点A逆时针旋转,如图24-3,(1)中的“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成立吗?(不用说明理由). (4)我们是否可以猜想,将绕点A任意旋转一定的角度,如图24-4,(1)中的“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均成立?(不用说明理 图24-1 图24-2 图24-3 图24-4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