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1-01 发布 |
- 37.5 KB |
- 2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八年级上语文课件《湖心亭看雪》 (19)_苏教版(2016)
张岱 湖 心 亭 看 雪 1、阅读课文,反复诵读,培养诵读 能力。 2、积累文言词汇,培养古文的阅读 理解能力。 3、体味文章写作手法及语言 风格,体味、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位于杭州西湖之中,据说是宋代整修西 湖时,以湖泥堆成小山,成为一岛,是西 湖三岛之一,后于山上建成亭阁,叫湖心 亭。这是观赏西湖风景的好地方,因此常 有文人墨客到此赏景。 张岱(1597-1679),字宗子, 又字石公,号陶庵,别号蝶庵 居士,明末清初山阴人。明亡 后隐居,著述。著有《陶庵梦 忆》《西湖寻梦》等。其小品 文多回忆个人经历的生活琐事, 同时也是对晚明社会文化风俗 的出色平述。其中表现出对乡 土和故园的怀念,也流露出不 少伤感情绪。《湖心亭看雪》 是他的代表作。 毳( )衣 雾凇( ) 沆 ( )砀( ) 铺毡( )更( )定 . . 崇( )祯 ( ) 更( )有此人 强( )饮 Chóng zhēn cuì sōng hàng dàng gēng zhān gèng qiǎng 听读课文 崇祯( Chóng zhēn )五年十二月,余住西 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 (gēng)定,余拏(ná)一小船,拥毳(cuì)衣炉 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sōng)沆(hàng)砀 (dàng),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 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 舟中人有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zhān)对坐,一童子/烧 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 (gèng)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 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 子喃喃(nán)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 者。” 第一段: 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 绝。 2、是日更定,余 挐一小船,拥毳衣炉火, 3、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4、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都 消失 晚上八 点左右 撑,划 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我这 (湖上) 冰花一片弥漫 全白 只 一道长堤 的痕迹 一点湖心 亭的轮廓 我的一 叶小舟 舟中两三个人影 第二段: 1、见余,大喜曰:“舟中焉得 更有此人!” 2、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客此。 3、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 更有痴似相公者!” 非常高兴 哪能 还 等到 不要 像 酒杯痛饮 客居,名词作动词 崇祯五年十 二月,余住西 湖。大雪三日, 湖中人鸟声俱 绝。 翻译 课文 . . 明崇祯五年 十二月,我正 住在西湖边。 下了三天雪, 湖上行人、飞 鸟的声音全消 失了。 是日,更定日, 余拿一小舟,拥毳 衣炉火,独往湖心 亭看雪。雾凇沆砀, 天与云与山与水, 上下一白。湖上影 子,惟长堤一痕, 湖心亭一点,与余 舟一芥,舟中人两 三粒而已。 这一天,晚上八点 左右,我划一条小船, 穿着毛皮衣服,带着火 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 雪。湖上一片冰花弥漫, 天空与白云、与山峦和 湖水,上下全是一片白 色,望着湖上的物影, 只留下一道淡淡的长堤 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 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 船上二三粒人影罢了。 到亭上,有两 人铺毡对坐,一童 子烧酒炉正沸。见 余大喜,曰:“湖 中焉得更有此人?” 拉余同饮。余强饮 三大白而别。问其 姓氏,是金陵人, 客此。 来到湖心亭,竟然 看见还有两位游客, 铺着毡席,相对而坐。 一个小童正在煮酒, 炉火正旺,水也正沸。 见到我,他们喜出望 外,说:“这个时候, 在湖上怎么会碰到像 你这样的人!”随即 拉我共饮。我很高兴, 硬喝下三大杯而后告 别。打听他们的姓名, 他们说是金陵人,现 客住在这里。 及下船, 舟子喃喃曰: “莫说相公痴, 更有痴似相公 者。” 下船时,船 夫嘟嘟哝哝 地说:“别 说相公痴, 还有比我们 这位相公更 痴的人呢。” 1、这是一篇游记,请你说说本文记叙看雪 的时间、天气、背景有何作用? 2、找出文中描写西湖雪景的句子并体味作 者的感情。作者写景用了什么手法?有什 么特点? 3、文章说作者是个“痴人”,你从那些地 方能看出来?“痴”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 内心世界? 探讨思考: 景物描写: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 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 痕、湖心亭一点、与 余舟一芥、舟中人两 三粒而已。 雾凇沆砀,天 与云与山与水, 上下一白 长堤一痕 湖心亭一点 余舟一芥 舟中人两三粒 雪后西湖全景 突出天地茫茫, 设造了静寂、空旷、 混沌的境界----“大” 特写西湖近景 描绘眼前景物渺小、 微弱 突出“小”字 本句写景,物我交融,天人合一。景中含情,情景交融。 既透露出作者游湖观雪的雅趣,又有一种孤独、落寞之感 寄 蜉 蝣 于 天 地 , 渺 沧 海 之 一 粟 。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苏轼 是感叹自己生命的短暂,以及人的渺小 。 蜉蝣是昆虫的一科,幼虫生活在水中一年 至五、六年。成虫有翅膀两对,尾部有丝 状物两条或三条。成虫常在水面上飞行, 寿命很短,只有几小时。作者以此感叹自 己一生的短暂. 写作手法: 文字简练朴素,不 加渲染,这种写作手法 就是白描。 白描是一种描写的方法。原是中国画 的一种技法,是指一种不加色彩或很少用 色彩,而只用墨线在白底上勾勒物象的画 法。 白描用于写人,只需三言两语即可勾 画出人物的外貌和神态,使读者如见其人。 白描用于写景,只需几笔就可勾勒出 一幅鲜明的图画,使人如临其境。白描用 于写事,也只要几笔就可使事态毕现,生 动形象。 白描用于写人,只三言两语即可勾画出 人物的外貌和神态,使读者如见其人。 如:《一面》中与鲁迅的手:“竹枝似的手”。 《故乡》中写中年闰土的手:“像松树皮” 。 又如《背影》里父亲的体态、衣着、动作描写, 特点突出,形象鲜明,而又真挚感人。 胖子;黑布小帽,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 探、攀、缩、倾 白描写景,只需几笔就可勾勒出一幅 鲜明的图画,使人如身临其境。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作者只是利用白描手法 对景物进行了排列,就 勾勒出一幅”天涯游子 图”成就一首千古绝唱。 本文的写景、叙事表现了作者 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清高自赏和 淡淡的愁绪 中国历史上,有多少这样的 古 代文人,他们在现实中被压弯 了 腰,透不过气来,于是,只有 在 大自然中来舒展自己。他们宁 愿 自己是山是水,是树是花是草, 是一朵云是一片冰。他们寄情 于 山水,在山水中来寻找心灵的 依 托。雪是其节,冰是其志,苍 茫 天地是其归宿,凌寒独立是其 人 格。 1、余挐一小舟 (撑,划 ) 3、雾凇沆砀 (冰花一片弥漫) 2、上下一白。 4、长堤一痕 (全白) (一道痕迹) 一、请说出下列带横线的字词的意思。 (一棵小草,这里形容船小) 5、与余舟一芥 7、焉得 更有此人 (哪能)(还) 8、客此 6、及下船 (等到) (客居,作动词用) 二、试译下列文句。 4、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2、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3、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是日更定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更 余拏一小船 上下一白一 客此 数词,译为“一(叶)” 古时夜间计时单位 客居 (名词作动词) 是日更定 是金陵人 这 判断动词是 副词,全 还 知识存储 1、一字多义 2、词类活用 柳宗元的《江雪》描写的也是雪景, 也写到人的活动,体会它和本文在 描写手法和表达感情上的异同。 江 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描写手法 表达感情 《湖心亭看雪》 《江雪》 白描 烘托 清高自赏 淡淡愁绪 怀才不遇 的孤独感 再 见 作业: 搜集并整理描写西湖的诗句。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