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1-01 发布 |
- 37.5 KB |
- 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5藤野先生学案1(无答案) 新人教版
5 藤野先生 【学习目标】 1.品析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理解反语的运用。 2.学习本文运用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3.体会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和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重点难点】 1.订正字词,掌握文学常识 2.筛选信息,梳理情节 【学习方法】朗读法 合作探究法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学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散文,我们了解到三味书屋中的老先生虽然施行的是封建书塾教育,但思想还算开明,因此,鲁迅对他“很恭敬”。虽是“很恭敬”,但并不是很有感情。藤野先生是鲁迅在日本仙台学医时的一位日本医专的教授,他是一位怎样的老师呢?鲁迅对他的感情又是如何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藤野先生》,去寻找答案。 一、预习自测 1.识音记形(注意加“□”字的写法) 烂熳( ) 绯红( ) 发髻( ) 驿站( ) 芦荟( ) 芋梗汤( ) 不逊( ) 匿名( ) 诘责( ) 教诲( ) 瞥见( ) 深恶痛疾( ) 解剖( ) 订正( ) 杳无消息( ) 畸形( ) 宛如( ) 抑扬顿挫( ) 2.词语积累(解释词语的意思) (1)烂熳: (2)油光可鉴: (3)标致: (4)掌故: (5)不逊: (6)匿名: (7)诘责: (8)托辞: 4 (9)抑扬顿挫: (10)深恶痛疾: (11)杳无消息: (12)瞥见: 3.词语积累(解释词语的意思) (1)烂熳: (2)油光可鉴: (3)标致: (4)掌故: (5)不逊: (6)匿名: (7)诘责: (8)托辞: (9)抑扬顿挫: (10)深恶痛疾: (11)杳无消息: (12)瞥见: 4.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浙江绍兴人,“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5.背景链接 1926年8月底,由于北洋军阀政府的迫害,鲁迅离开北京到厦门大学任教。这篇回忆性散文是鲁迅离开藤野先生20年后,于1926年10月12日在厦门大学所写。鲁迅写此文时,正当“三一八”惨案发生之后,鲁迅积极支持爱国学生的正义行动,与反动军阀以及反动文人进行英勇斗争,用战斗的文章来抨击“正人君子”的迫害,抒发自己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本文记叙了作者在日本留学时的生活片段,赞扬了藤野先生正直、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抒发了作者对他真挚深沉的怀念之情,同时也写了作者当年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 藤野先生,姓藤野,名严,排行第九,1874年生于日本福井县一个医生家庭,在名古屋爱知县立医学专门学校毕业。1904年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教学。1915年,仙台医学专门学校改为东北医科大学,藤野先生到东京学耳鼻科,之后回到家乡——福井县自立诊所。1945年8月11日逝世,终年72岁。 二、合作探究 1.文章中有三个地点变化:东京—仙台—中国。请以此为依据把文章分为三部分。 4 2.本文的叙事线索是什么? 3.文章的主题是记叙“我”在仙台求学及与藤野先生交往的经历,主要记叙了“我”与藤野先生的哪几件事的修辞手法? 4.“我”弃医从文的原因是什么?集中地体现在哪两件事件上? 三、解难答疑 1.作者抓住了哪些特征来描写藤野先生?这些描写揭示了藤野先生的什么品质? 2.作者是如何安排跟藤野先生交往事例的详略的?通过这些事例,表现了藤野先生的什么崇高品质? 3.文中哪些情节体现出“我”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4.文中写到哪些在日本的中国人? 5.作者抓住什么特征,运用哪些修辞手法来描写“清国留学生”的丑态? 6.你觉得藤野先生“伟大”在何处? 4 7.作者回忆藤野先生,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反馈拓展 阅读《朝花夕拾》的其他篇目 【学习反思】 【作业】 4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