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1-01 发布 |
- 37.5 KB |
- 1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
2019-2020学年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各数中是无理数的是( ) A.−3 B.π C.9 D.−0.11 2.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1, 3)位于(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3. 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是( ) A.内错角相等 B.三角形的外角大于内角 C.对顶角相等 D.同位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4. 计算8×2的结果是( ) A.10 B.4 C.6 D.2 5. 关于正比例函数y=−3x,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图象不经过原点 B.y随x的增大而增大 C.图象经过第二、四象限 D.当x=13时,y=1 6. 如图,已知CD // BE,如果∠1=60∘,那么∠B的度数为( ) A.70∘ B.100∘ C.110∘ D.120∘ 7. 在一次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上,参加男子跳高的15名运动员的成绩如下表所示: 成绩(m) 1.50 1.60 1.65 1.70 1.75 1.80 人数 1 2 4 3 3 2 这些运动员跳高成绩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 ) A.1.70 m,1.65 m B.1.70 m,1.70 m C.1.65 m,1.70 m D.3人,4人 8. 己知正比例y=kx的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增大,则一次函数y=x−k的图象是( ) A. B. C. D. 9. 足球比赛中,每场比赛都要分出胜负每队胜1场得3分,负一场扣1分,某队在8场比赛中得到12分,若设该队胜的场数为x负的场数为y,则可列方程组为( ) A.x+y=83x−y=12 B.x−y=83x−y=12 C.x+y=183x+y=12 D.x−y=83x+y=12 10. 如图,BD是△ABC的角平分线,AE⊥BD,垂足为F.若∠ABC=35∘,∠C=50∘,则∠CDE的度数为( ) A.35∘ B.40∘ C.45∘ D.50∘ 第25页 共26页 ◎ 第26页 共26页 11. 已知:如图,△ABC、△CDE都是等腰三角形,且CA=CB,CD=CE,∠ACB=∠DCE=α,AD、BE相交于点O,点M、N分别是线段AD、BE的中点.以下4个结论:①AD=BE;②∠DOB=180∘−α;③△CMN是等边三角形;④连接OC,则OC平分∠AOE.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2. 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点E是AB的中点,点P从点E出发,沿E→A→D→C移动至终点C.设P点经过的路径长为x,△CPE的面积为y,则下列图象能大致反映y与x函数关系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点P(−2, 3)关于x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________. 把一块含有45∘角的直角三角板与两条长边平行的直尺如图放置(直角顶点在直尺的一条长边上).若∠1=23∘,则∠2=________∘. 现有甲乙两个合唱队,他们的平均身高都是1.70cm,方差分别是S甲2、S乙2,且S甲2>S乙2,则两个队队员的身高较整齐的是________队(填甲或乙). 已知三角形三边长分别是6,8,10,则此三角形的面积为________. 在四边形ABCD中,∠A=∠ABC=90∘,△BCD为等边三角形,且AD=2,则四边形ABCD的周长为________.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干个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等边三角形,按如图中的规律摆放.点P从原点O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着等边三角形的边“OA1→A1A2→A2A3→A3A4→A4A5…”的路线运动,设第n秒运动到点Pn(n为正整数),则点P2019 的坐标是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共78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计算:12+182−3 解方程组:x+y=62x+y=10 如图所示,已知AD // BC,BE平分∠ABC,∠A=110∘.求∠ADB的度数. 第25页 共26页 ◎ 第26页 共26页 如图所示,已知点D为△ABC的边BC的中点,DE⊥AC,DF⊥AB,垂足分别为点E,F.且BF=CE.求证: (1)∠B=∠C; (2)AD平分∠BAC. 体育器材室有A、B两种型号的实心球,1只A型球与1只B型球的质量共7千克,3只A型球与1只B型球的质量共13千克. (1)每只A型球、B型球的质量分别是多少千克? (2)现有A型球、B型球的质量共17千克,则A型球、B型球各有多少只? 为宣传6月6日世界海洋日,某校八年级举行了主题为“珍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生物多科性“的知识竞赛活动,为了解此次竞赛成绩(百分制)的情况,随机抽取了部分参赛学生的成绩,整理并绘制出如下不完整的统计表和统计图(如图): 组别 分数/分 频数 A 60≤x<70 a B 70≤x<80 b C 80≤x<90 14 D 90≤x<100 18 请根据图表信息解答以下问题: (1)本次调查一共随机抽取了________个参赛学生的成绩; (2)表1中a=________,b=________. (3)所抽取的参赛学生的成绩的中位数落在的“组别”是________. (4)请你估计,该校八年级全年级有500名学生,竞赛成绩达到80分以上(含8的学生约有多少人? 小泽和小帅两同学分别从甲地出发,骑自行车沿同一条路到乙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图折线OAB和线段CD分别表示小泽和小帅离甲地的距离y(单位:千米)与时间x(单位:小时)之间函数关系的图象.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小帅的骑车速度为________千米/小时;点C的坐标为________; (2)求线段AB对应的函数表达式; (3)当小帅到达乙地时,小泽距乙地还有多远? 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A=OB,点B的坐标为(1, 0),AB=2,点C为线段OB上的动点(点C不与O,B重合),连接AC,作AC⊥CD,且AC=CD,过点D作DE⊥x轴,垂足为点E. (1)求证:△ACO≅△CDE; (2)猜想△BDE的形状并证明结论; 第25页 共26页 ◎ 第26页 共26页 (3)如图2,当△BCD为等腰三角形时,求点D的坐标. 如图,在△ABC中,∠ACB=90∘,AC=BC,E为AC边的一点,F为AB边上一点,连接CF,交BE于点D且∠ACF=∠CBE,CG平分∠ACB交BD于点G, (1)求证:CF=BG; (2)延长CG交AB于H,连接AG,过点C作CP // AG交BE的延长线于点P,求证:PB=CP+CF; (3)在(2)问的条件下,当∠GAC=2∠FCH时,若S△AEG=33,BG=6,求AC的长. 第25页 共26页 ◎ 第26页 共26页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19-2020学年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答案】 B 【考点】 无理数的识别 【解析】 根据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进而得出答案. 【解答】 A、−3,是有理数,不合题意; B、π,是无理数,符合题意; C、9,是有理数,不合题意; D、−0.1,是有理数,不合题意; 2. 【答案】 B 【考点】 点的坐标 【解析】 应先判断出所求点的横纵坐标的符号,进而判断点所在的象限. 【解答】 因为点P(−1, 3)的横坐标是负数,纵坐标是正数,所以点P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第二象限. 3. 【答案】 C 【考点】 命题与定理 【解析】 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三角形的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内角;对顶角相等;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进行分析即可. 【解答】 A、内错角相等,是假命题,故此选项错误; B、三角形的外角大于内角,是假命题,故此选项错误; C、对顶角相等,是真命题,故此选项正确; D、同位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是假命题,故此选项错误; 4. 【答案】 B 【考点】 二次根式的乘除法 【解析】 直接利用二次根式的乘法运算法则求出即可. 【解答】 解:8×2=16=4. 故选:B. 5. 【答案】 C 【考点】 正比例函数的性质 【解析】 根据正比例函数的性质直接解答即可. 【解答】 A. 图象经过原点,错误; B. y随x的增大而减小,错误; C、图象经过第二、四象限,正确; D. 当x=13时,y=−1,错误; 6. 【答案】 D 【考点】 平行线的性质 【解析】 先根据补角的定义求出∠2的度数,再由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 解: ∵ ∠1=60∘, ∴ ∠2=180∘−60∘=120∘. ∵ CD // BE, ∴ ∠B=∠2=120∘. 故选D. 7. 【答案】 A 【考点】 中位数 众数 【解析】 第25页 共26页 ◎ 第26页 共26页 根据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众数,及中位数的定义,结合所给数据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 将数据从小到大排列为:1.50,1.60,1.60,1.65,1.65,1.65,1.65.1.70,1.70,1.70,1.75,1.75,1.75,1.80,1.80, 众数为:1.65; 中位数为:1.70. 8. 【答案】 C 【考点】 一次函数的图象 一次函数的性质 正比例函数的性质 【解析】 根据正比例函数的性质可得k>0,进而可得−k<0,进而可得一次函数y=x−k的图象与y轴交于负半轴,再结合一次函数解析式确定直线的走势可得答案. 【解答】 ∵ 正比例y=kx的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增大, ∴ k>0, ∴ −k<0, ∴ 一次函数y=x−k的图象与y轴交于负半轴,故A、D选项错误, ∵ 一次函数为y=x−k, ∴ 直线从走往右上升趋势,故B错误,C正确; 9. 【答案】 A 【考点】 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组 【解析】 设这个队胜x场,负y场,根据在8场比赛中得到12分,列方程组即可. 【解答】 解:设这个队胜x场,负y场, 总场次为8,即x+y=8, 总分数为12,即3x−y=12, 列方程组为x+y=8,3x−y=12. 故选A. 10. 【答案】 C 【考点】 三角形的外角性质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解析】 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和垂直的定义得到∠ABD=∠EBD=12∠ABC=352,∠AFB=∠EFB=90∘,推出AB=BE,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F=EF,求得AD=ED,得到∠DAF=∠DEF,根据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 【解答】 解:∵ BD是△ABC的角平分线,AE⊥BD, ∴ ∠ABD=∠EBD=12∠ABC=35∘2=17.5∘,∠AFB=∠EFB=90∘, ∴ ∠BAF=∠BEF=90∘−17.5∘, ∴ AB=BE, ∴ AF=EF, ∴ AD=ED, ∴ ∠DAF=∠DEF, ∵ ∠BAC=180∘−∠ABC−∠C=95∘, ∴ ∠BED=∠BAD=95∘, ∴ ∠CDE=95∘−50∘=45∘, 故选C. 11. 【答案】 B 【考点】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解析】 ①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得到△ACD≅△BCE(SAS),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D=BE;故①正确; ②设CD与BE交于F,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DC=∠BEC,得到∠DOE=∠DCE=α,根据平角的定义得到∠BOD=180∘−∠DOE=180∘−α,故②正确; ③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CAD=∠CBE,AD=BE,AC=BC根据线段的中点的定义得到AM=BN,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CM=CN,∠ACM=∠BCN,得到∠MCN=α,推出△MNC不一定是等边三角形,故③不符合题意; ④过C作CG⊥BE于G,CH⊥AD于H,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CH=CG,根据角平分线的判定定理即可得到OC平分∠AOE,故④正确. 【解答】 ①∵ CA=CB,CD=CE,∠ACB=∠DCE=α, ∴ ∠ACB+∠BCD=∠DCE+∠BCD, ∴ ∠ACD=∠BCE, 在△ACD和△BCE中AC=BC∠ACD=∠BCECD=CE , ∴ △ACD≅△BCE(SAS), ∴ AD=BE;故①正确; ②设CD与BE交于F, ∵ △ACD≅△BCE, ∴ ∠ADC=∠BEC, ∵ ∠CFE=∠DFO, ∴ ∠DOE=∠DCE=α, ∴ ∠BOD=180∘−∠DOE=180∘−α,故②正确; ③∵ △ACD≅△BCE, ∴ ∠CAD=∠CBE,AD=BE,AC=BC 又∵ 点M、N分别是线段AD、BE的中点, ∴ 第25页 共26页 ◎ 第26页 共26页 AM=12AD,BN=12BE, ∴ AM=BN, 在△ACM和△BCN中AC=BC∠CAM=∠CBNAM=BN , ∴ △ACM≅△BCN(SAS), ∴ CM=CN,∠ACM=∠BCN, 又∠ACB=α, ∴ ∠ACM+∠MCB=α, ∴ ∠BCN+∠MCB=α, ∴ ∠MCN=α, ∴ △MNC不一定是等边三角形,故③不符合题意; ④过C作CG⊥BE于G,CH⊥AD于H, ∴ ∠CHD=∠ECG=90∘,∵ ∠CEG=∠CDH,CE=CD, ∴ △CGE≅△CHD(AAS), ∴ CH=CG, ∴ OC平分∠AOE,故④正确, 12. 【答案】 C 【考点】 动点问题 三角形的面积 【解析】 根据题意分类讨论,随着点P位置的变化,△CPE的面积的变化趋势. 【解答】 解:通过已知条件可知,当点P与点E重合时,△CPE的面积为0; 当点P在EA上运动时,△CPE的高BC不变,则其面积是x的一次函数,面积随x增大而增大, 当x=2时有最大面积为4; 当P在AD边上运动时,△CPE的底边EC不变,则其面积是x的一次函数,面积随x增大而增大, 当x=6时,有最大面积为8; 当点P在DC边上运动时,△CPE的底边EC不变,则其面积是x的一次函数,面积随x增大而减小, 当x=10时,有最小面积为0. 故选C.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答案】 (−2, −3) 【考点】 关于x轴、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 【解析】 两点关于x轴对称,那么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解答】 点P(−2, 3)关于x轴的对称,即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 对称点的坐标是(−2, −3). 【答案】 68 【考点】 平行线的性质 等腰直角三角形 【解析】 由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C=45∘,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出∠AGB=68∘,再由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出∠2的度数. 【解答】 ∵ △ABC是含有45∘角的直角三角板, ∴ ∠A=∠C=45∘, ∵ ∠1=23∘, ∴ ∠AGB=∠C+∠1=68∘, ∵ EF // BD, ∴ ∠2=∠AGB=68∘; 【答案】 乙 【考点】 方差 【解析】 根据方差的意义,方差越小数据越稳定,故比较方差后可以作出判断. 【解答】 ∵ S甲2>S乙2,平均身高都是1.70cm, ∴ 两个队队员的身高较整齐的是乙队. 【答案】 24 【考点】 三角形的面积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解析】 根据三角形三边长,利用勾股定理逆定理求证此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然后即可求得面积. 【解答】 解:∵ 62+82=102, ∴ 此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 ∴ 此三角形的面积为:12×6×8=24. 故答案为:24. 【答案】 23+10 第25页 共26页 ◎ 第26页 共26页 【考点】 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解析】 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DBC=60∘,从而得∠ABD=30∘,再由含30∘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答. 【解答】 ∵ △BCD为等边三角形, ∴ ∠DBC=60∘,DB=BC=CD, ∵ ∠ABC=90∘, ∴ ∠ABD=30∘, ∵ 在Rt△ABC中,∠ABD=30∘,AD=2 ∴ DB=4, ∴ CD=BC=4, 在Rt△ABC中,由勾股定理,得AB=BD2−AD2=42−22=23, ∴ 四边形ABCD的周长=AB+BC+CD+DA=23+4+4+2=23+10, 【答案】 20192, 32 【考点】 规律型:图形的变化类 规律型:数字的变化类 规律型:点的坐标 【解析】 通过观察可知,纵坐标每6个进行循环,先求出前面6个点的坐标,从中得出规律,再按规律写出结果便可. 【解答】 解:由题意知,A1(12, 32),A2(1, 0),A3(32, 32),A4(2, 0),A5(52, −32),A6(3, 0),A7(72, 32)… 由上可知,每个点的横坐标为序号的一半,纵坐标每6个点依次为:32,0,32,0,−32这样循环, ∴ A2019 20192, 32. 故答案为:20192, 32.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共78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答案】 原式=122+182−3 =6+3−3 =6. 【考点】 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 分母有理化 【解析】 根据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运算. 【解答】 原式=122+182−3 =6+3−3 =6. 【答案】 x+y=62x+y=10 , ②-①得:x=4, 把x=4代入①得:y=2, 则方程组的解为x=4y=2 . 【考点】 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解析】 方程组利用加减消元法求出解即可. 【解答】 x+y=62x+y=10 , ②-①得:x=4, 把x=4代入①得:y=2, 则方程组的解为x=4y=2 . 【答案】 ∵ AD // BC, ∴ ∠A+∠ABC=180∘,∠ADB=∠CBD, 又∵ ∠A=110∘, ∴ ∠ABC=180∘−110∘=70∘, 又∵ BE平分∠ABC, ∴ ∠CBD=12∠ABC ∴ ∠CBD=12×110=55, ∴ ∠ADB=55∘ 【考点】 平行线的性质 【解析】 由角平分线的定义和平行线的性质求得∠CBD=55∘,再由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求∠ADB的度数为55∘. 【解答】 第25页 共26页 ◎ 第26页 共26页 ∵ AD // BC, ∴ ∠A+∠ABC=180∘,∠ADB=∠CBD, 又∵ ∠A=110∘, ∴ ∠ABC=180∘−110∘=70∘, 又∵ BE平分∠ABC, ∴ ∠CBD=12∠ABC ∴ ∠CBD=12×110=55, ∴ ∠ADB=55∘ 【答案】 ∵ 点D是△ABC的边BC的中点, ∴ BD=CD, ∵ DE⊥AC,DF⊥AB, ∴ ∠BFD=∠CED=90∘, 在Rt△BDF和Rt△CDE中, BD=CDBF=CE , ∴ Rt△BDF≅Rt△CDE(HL), ∴ ∠B=∠C. ∵ ∠B=∠C, ∴ AB=AC, ∵ BD=DC, ∴ AD平分∠BAC. 【考点】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解析】 (1)由中点的定义得出BD=CD,由HL证明Rt△BDF≅Rt△CDE,得出对应角相等即可. (2)根据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即可解决问题; 【解答】 ∵ 点D是△ABC的边BC的中点, ∴ BD=CD, ∵ DE⊥AC,DF⊥AB, ∴ ∠BFD=∠CED=90∘, 在Rt△BDF和Rt△CDE中, BD=CDBF=CE , ∴ Rt△BDF≅Rt△CDE(HL), ∴ ∠B=∠C. ∵ ∠B=∠C, ∴ AB=AC, ∵ BD=DC, ∴ AD平分∠BAC. 【答案】 设每只A型球、B型球的质量分别是x千克、y千克,根据题意可得: x+y=73x+y=13 , 解得:x=3y=4 , 答:每只A型球的质量是3千克、B型球的质量是4千克; ∵ 现有A型球、B型球的质量共17千克, ∴ 设A型球1个,设B型球a个,则3+4a=17, 解得:a=72(不合题意舍去), 设A型球2个,设B型球b个,则6+4b=17, 解得:b=114(不合题意舍去), 设A型球3个,设B型球c个,则9+4c=17, 解得:c=2, 设A型球4个,设B型球d个,则12+4d=17, 解得:d=54(不合题意舍去), 设A型球5个,设B型球e个,则15+4e=17, 解得:a=12(不合题意舍去), 综上所述:A型球、B型球各有3只、2只. 【考点】 二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行程问题 【解析】 (1)直接利用1只A型球与1只B型球的质量共7千克,3只A型球与1只B型球的质量共13千克得出方程求出答案; (2)利用分类讨论得出方程的解即可. 【解答】 设每只A型球、B型球的质量分别是x千克、y千克,根据题意可得: x+y=73x+y=13 , 解得:x=3y=4 , 答:每只A型球的质量是3千克、B型球的质量是4千克; ∵ 现有A型球、B型球的质量共17千克, ∴ 设A型球1个,设B型球a个,则3+4a=17, 解得:a=72(不合题意舍去), 设A型球2 第25页 共26页 ◎ 第26页 共26页 个,设B型球b个,则6+4b=17, 解得:b=114(不合题意舍去), 设A型球3个,设B型球c个,则9+4c=17, 解得:c=2, 设A型球4个,设B型球d个,则12+4d=17, 解得:d=54(不合题意舍去), 设A型球5个,设B型球e个,则15+4e=17, 解得:a=12(不合题意舍去), 综上所述:A型球、B型球各有3只、2只. 【答案】 50 8,10 C 该校八年级500名学生中达到80分以上(含8的学生约有320人 【考点】 中位数 用样本估计总体 频数(率)分布表 【解析】 (1)从两个统计图可得,“D组”的有18人,占调查人数的36%,可求出调查人数; (2)“A组”的占16%,调查人数的16%是“A组”人数,进而求出“B组”人数,得出答案: (3)根据中位数的意义,找出处在第25、26位两个数的平均数即可; (4)样本估计总体,样本中80分以上占14+1850,进而估计500人的64%在80分以上的人数. 【解答】 18÷36%=50人, 故答案为:50; a=50×16%=8人,b=50−14−18−8=10人, 故答案为:8,10; 将竞赛成绩从小到大排列后处在第25、26位的数都落在C组,因此中位数落在C组; 故答案为:C. 500×14+1850=320人, 答:该校八年级500名学生中达到80分以上(含8的学生约有320人. 【答案】 16,(0.5, 0) 设线段AB对应的函数表达式为y=kx+b(k≠0), ∵ A(0.5, 8),B(2.5, 24), ∴ 0.5k+b=82.5k+b=24 , 解得:k=8b=4 , ∴ 线段AB对应的函数表达式为y=8x+4(0.5≤x≤2.5); 当x=2时,y=8×2+4=20, ∴ 此时小泽距离乙地的距离为:24−20=4(千米), 答:当小帅到达乙地时,小泽距乙地还有4千米. 【考点】 一次函数的应用 【解析】 (1)根据函数图象中的数据可以求得小帅的骑车速度和点C的坐标; (2)根据函数图象中的数据可以求得线段AB对应的函数表达式; (3)将x=2代入(2)中的函数解析式求出相应的y的值,再用24减去此时的y值即可求得当小帅到达乙地时,小泽距乙地的距离. 【解答】 由图可得, 小帅的骑车速度是:(24−8)÷(2−1)=16千米/小时, 点C的横坐标为:1−8÷16=0.5, ∴ 点C的坐标为(0.5, 0), 故答案为:16千米/小时,(0.5, 0); 设线段AB对应的函数表达式为y=kx+b(k≠0), ∵ A(0.5, 8),B(2.5, 24), ∴ 0.5k+b=82.5k+b=24 , 解得:k=8b=4 , ∴ 线段AB对应的函数表达式为y=8x+4(0.5≤x≤2.5); 当x=2时,y=8×2+4=20, ∴ 此时小泽距离乙地的距离为:24−20=4(千米), 答:当小帅到达乙地时,小泽距乙地还有4千米. 【答案】 证明:∵ AC⊥CD, ∴ ∠ACD=90∘, ∴ ∠ACO+∠DCE=90∘, ∵ 作DE⊥x轴,AO⊥OB, ∴ ∠DEC=∠COA=90∘, ∴ ∠CDE+∠DCE=90∘, ∴ ∠ACO=∠CDE, 在△ACO与△CDE中∠COA=∠DEC∠ACO=∠CDEAC=CD , ∴ △ACO≅△CDE(AAS); △BDE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理由:∵ △ACO≅△CDE, ∴ AO=CE,CO=DE, ∵ OA=CE,CO=DE, ∵ OA=OB, ∴ OB=CE, 第25页 共26页 ◎ 第26页 共26页 ∴ OC+CB=BE+CB, 即OC=BE=DE, ∵ ∠DEB=90∘, ∴ △BD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设D点的纵坐标为m, 当△BCD为等腰三角形时, ①BC=BD,∵ △BD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 DE=BE=m, ∴ BD=BC=2m, ∵ CE=AO=1, ∴ 2m+m=1, ∴ m=2−1, ∴ D(2, 2−1); ②CD=BD=2m, ∵ OC=DE=m, ∴ AC=CD=12+m2=2m, 解得:m=±1(舍去), ③当CD=BC>CE(这种情况不存在0, 综上所述,当△BCD为等腰三角形时,点D的坐标(2, 2−1). 【考点】 三角形综合题 【解析】 (1)根据垂直的定义得到∠ACD=90∘,根据余角的性质得到∠ACO=∠CDE,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即可得到结论; (2)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O=CE,CO=DE,求得OB=CE,得到OC+CB=BE+CB,由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即可得到结论; (3)设D点的纵坐标为m,当△BCD为等腰三角形时,①BC=BD,②CD=BD=2m,③当CD=BC>CE根据题意列方程即可得到结论. 【解答】 证明:∵ AC⊥CD, ∴ ∠ACD=90∘, ∴ ∠ACO+∠DCE=90∘, ∵ 作DE⊥x轴,AO⊥OB, ∴ ∠DEC=∠COA=90∘, ∴ ∠CDE+∠DCE=90∘, ∴ ∠ACO=∠CDE, 在△ACO与△CDE中∠COA=∠DEC∠ACO=∠CDEAC=CD , ∴ △ACO≅△CDE(AAS); △BDE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理由:∵ △ACO≅△CDE, ∴ AO=CE,CO=DE, ∵ OA=CE,CO=DE, ∵ OA=OB, ∴ OB=CE, ∴ OC+CB=BE+CB, 即OC=BE=DE, ∵ ∠DEB=90∘, ∴ △BD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设D点的纵坐标为m, 当△BCD为等腰三角形时, ①BC=BD,∵ △BD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 DE=BE=m, ∴ BD=BC=2m, ∵ CE=AO=1, ∴ 2m+m=1, ∴ m=2−1, ∴ D(2, 2−1); ②CD=BD=2m, ∵ OC=DE=m, ∴ AC=CD=12+m2=2m, 解得:m=±1(舍去), ③当CD=BC>CE(这种情况不存在0, 综上所述,当△BCD为等腰三角形时,点D的坐标(2, 2−1). 【答案】 如图1,∵ ∠ACB=90∘,AC=BC, ∴ ∠A=45∘, ∵ CG平分∠ACB, ∴ ∠ACG=∠BCG=45∘, ∴ ∠A=∠BCG, 在△BCG和△CAF中, ∵ ∠A=∠BCGAC=BC∠ACF=∠CBE , ∴ △BCG≅△CAF(ASA), ∴ CF=BG; 如图2,∵ PC // AG, ∴ ∠PCA=∠CAG, ∵ AC=BC,∠ACG=∠BCG,CG=CG, ∴ △ACG≅△BCG, ∴ ∠CAG=∠CBE, ∵ ∠PCG=∠PCA+∠ACG=∠CAG+45∘=∠CBE+45∘, ∠PGC=∠GCB+∠CBE=∠CBE+45∘, ∴ ∠PCG=∠PGC, ∴ PC=PG, ∵ PB=BG+PG,BG=CF, ∴ PB=CF+CP; 第25页 共26页 ◎ 第26页 共26页 解法一:如图3,过E作EM⊥AG,交AG于M, ∵ S△AEG=12AG⋅EM=33, 由(1)得:△ACG≅△BCG, ∴ BG=AG=6, ∴ 12×6×EM=33, EM=3, 设∠FCH=x∘,则∠GAC=2x∘, ∴ ∠ACF=∠EBC=∠GAC=2x∘, ∵ ∠ACH=45∘, ∴ 2x+x=45, x=15, ∴ ∠ACF=∠GAC=30∘, 在Rt△AEM中,AE=2EM=23, AM=(23)2−(3)2=3, ∴ M是AG的中点, ∴ AE=EG=23, ∴ BE=BG+EG=6+23, 在Rt△ECB中,∠EBC=30∘, ∴ CE=12BE=3+3, ∴ AC=AE+EC=23+3+3=33+3. 解法二:同理得:∠CAG=30∘,AG=BG=6, 如图4,过G作GM⊥AC于M, 在Rt△AGM中,GM=3,AM=AG2−GM2=62−32=33, ∵ ∠ACG=45∘,∠MGC=90∘, ∴ GM=CM=3, ∴ AC=AM+CM=33+3. 【考点】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等腰直角三角形 【解析】 (1)根据ASA证明△BCG≅△CAF,则CF=BG; (2)先证明△ACG≅△BCG,得∠CAG=∠CBE,再证明∠PCG=∠PGC,即可得出结论; (3)解法一:作△AEG的高线EM,根据角的大小关系得出∠CAG=30∘,根据面积求出EM的长,利用30∘角的三角函数值依次求AE、EG、BE的长,所以CE=3+3,根据线段的和得出AC的长. 解法二:作高线GM,根据30度角的性质和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C的长. 【解答】 如图1,∵ ∠ACB=90∘,AC=BC, ∴ ∠A=45∘, ∵ CG平分∠ACB, ∴ ∠ACG=∠BCG=45∘, ∴ ∠A=∠BCG, 在△BCG和△CAF中, ∵ ∠A=∠BCGAC=BC∠ACF=∠CBE , ∴ △BCG≅△CAF(ASA), ∴ CF=BG; 如图2,∵ PC // AG, ∴ ∠PCA=∠CAG, ∵ AC=BC,∠ACG=∠BCG,CG=CG, ∴ △ACG≅△BCG, ∴ ∠CAG=∠CBE, ∵ ∠PCG=∠PCA+∠ACG=∠CAG+45∘=∠CBE+45∘, ∠PGC=∠GCB+∠CBE=∠CBE+45∘, ∴ ∠PCG=∠PGC, ∴ PC=PG, ∵ PB=BG+PG,BG=CF, ∴ PB=CF+CP; 解法一:如图3,过E作EM⊥AG,交AG于M, ∵ S△AEG=12AG⋅EM=33, 由(1)得:△ACG≅△BCG, ∴ BG=AG=6, ∴ 12×6×EM=33, EM=3, 设∠FCH=x∘,则∠GAC=2x∘, ∴ ∠ACF=∠EBC=∠GAC=2x∘, ∵ ∠ACH=45∘, ∴ 2x+x=45, x=15, ∴ ∠ACF=∠GAC=30∘, 在Rt△AEM中,AE=2EM=23, AM=(23)2−(3)2=3, ∴ M是AG的中点, ∴ AE=EG=23, ∴ BE=BG+EG=6+23, 在Rt△ECB中,∠EBC=30∘, ∴ CE=12BE=3+3, ∴ AC=AE+EC=23+3+3=33+3. 解法二:同理得:∠CAG=30∘,AG=BG=6, 如图4,过G作GM⊥AC于M, 在Rt△AGM中,GM=3, 第25页 共26页 ◎ 第26页 共26页 AM=AG2−GM2=62−32=33, ∵ ∠ACG=45∘,∠MGC=90∘, ∴ GM=CM=3, ∴ AC=AM+CM=33+3. 第25页 共26页 ◎ 第26页 共26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