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历城区2017—2018学年八下历史 期中考试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济南市历城区2017—2018学年八下历史 期中考试试题

历城区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八年级历史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第Ⅰ卷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在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1949年9月,中国各方面的代表600余人齐聚北平热烈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这一场景应该出现在 A. 七届二中全会 B. 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 C. 一届人大会议 D. 中共八大 ‎2.英魂归故国,浩气满乾坤,2018年3月29日,20位志愿军烈士英灵,回到祖国和人民的怀抱,在中华大地上安息。回首60多年前的那场战争,志愿军战士中,严守潜伏任务,纹丝不动,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的英雄是(  )‎ A. 刘胡兰 B. 董存瑞 C. 黄继光 D. 邱少云 ‎3.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毛泽东的意思是 A. 对我国建设十分悲观 B. 我国工业基础十分薄弱 C. 我国工农业发展不平衡 D. 人民生活亟待改善 ‎4.下图是“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施的150项重点工程项目比例分布示意图。这表明当时我国( )‎ A. 工业项目的均衡发展 B. 大力发展重工业 10‎ C. 建立了完整工业体系 D. 完成向工业化的转变 ‎5.“鞍山轧钢开红花,‘解放’牌汽车跑中华,喷汽式飞机翔蓝天,长江大桥武汉架”这首歌谣所歌颂的成果的取得是在 A.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B. 十年探索时期 C. “文革”时期 D. 改革开放时期 ‎6.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经投票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在何时制定的( )‎ A. 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 B. 土地革命 C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 改革开放时期 ‎7.创建于济南的老字号瑞蚨祥,在1954年底响应国家号召,率先实现公私合营。我国在公私合营过程中采取的创造性举措是( )‎ A. 成立合作社 B. 赎买政策 C. 无偿没收 D. 政企分开 ‎8.观察下面表格,与1952年相比,造成1956年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1952年和1956年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例 个体经济 私营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集体所有制经济 国营经济 ‎1952年 ‎71.8%‎ ‎6.9%‎ ‎0.7%‎ ‎1.5%‎ ‎19.1%‎ 10‎ ‎1956年 ‎7%‎ ‎0.1%‎ ‎7.3%‎ ‎53.4%‎ ‎32.2%‎ A. 土地改革的完成 B. 三大改造 C.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经济特区的建立 ‎9.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 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 C. 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D.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10.1958年,中共中央提出“工业以钢为纲”,号召一切部门都要为钢铁生产“停车让路”,支援大炼钢铁。为了炼钢,人们砸铁锅,收废铁,甚至拆下钢窗铁门作原料。这一现象反映的是 A.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B.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C. “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D.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进行 ‎11.20世纪60年代,王进喜、焦裕禄、邓稼先等先进人物做出的共同贡献是( )‎ A. 推进了工业化的实现 B. 改变了农业落后的面貌 C. 实现了科教兴国的梦想 D. 弘扬了艰苦创业的精神 ‎12.邓小平曾经很沉痛地说:“中国六十年代同世界上有差距,但不太大。六十年代末期到七十年代这十一二年,我们同世界的差距拉得太大了!”造成这一局面最重要的原因是 A. 帝国主义国家的封锁 10‎ B. 人民公社化运动 C. 自然灾害的影响 D. 文化大革命 ‎13.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最为深远的意义在于( )‎ A. 解放了人们思想 B. 形成了市场经济体制 C. 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D. 结束了文化大革命 ‎14.最近,国外一位学者提出了“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的观点。1978年之所以有如此重大的意义,是因为在这一年(  )‎ A.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B. “文化大革命”结束 C.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D. 设立经济特区 ‎15.“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进行所谓的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大革命,既没有经济基础,也没有政治基础,它必然提不出任何建设性的纲领,而只能造成严重的混乱、破坏和倒退。”中共中央的这一深刻反思主要是基于 A. 土地改革 B. 三大改造 C. 人民公社 D. 文化大革命 ‎16.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首先是在( )‎ A. 城市 B. 农村 C. 沿海地区 D. 国有企业 ‎17.小云同学带着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搜集了“政企分开”、“经营责任制”、“按劳分配”、“股份制改革”等资料。根据这些信息,判断她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是 A. 土地改革 B.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 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 D. 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18.从左图到右图变化,表明了各种票证逐步淡出历史舞台,象征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新时代”是指 10‎ ‎ 过去购物凭票证 今日商品任意买 A. 向社会主义过渡时代 B.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代 C. 步入人民公社化时代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 ‎19.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 A. 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B. 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C.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D.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0.以下对下图所反映历史主题的概括,最贴切的是 ‎ A. 武昌起义的枪声开启了中国革命新模式 B.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革命伟大的转折点 C. 中国人民在探索中一步步走向民族独立和复兴 10‎ D.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21.请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典礼在北京天安门举行,参加这个典礼的有中国人民政协全体代表和首都各工厂职工、各学校师生、各机关人员、市民、近郊农民和城防部队共30万人,毛泽东主席宣布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已于本日成立了。”……天色已晚,天安门广场这时变成了红灯的海洋,无数的彩色火炮从会场四周发射。‎ ‎——新华社建社75周年纪念文丛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历史上的哪一重大事件?从此,中国人民的社会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巨大变化? ‎ 材料二:‎ ‎(2)材料二中图一、图二、图三分别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 ‎(3)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从以上材料的内容可以推断,研究的主题应该是什么?‎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上海水泥厂在建国初期,设备陈旧,工人劳动条件差。在当时资本主义经营管理和剥削制度下,工人的积极性不高,解放前最高的产量还达不到设计能力的百分之九十。实行公私合营后,经过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改善了管理制度和劳保条件,工人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还是原来的设备,产量却超过设计能力百分之四十。‎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教材 10‎ ‎(1)依据材料一,建国初期上海水泥厂面临的困难,是怎样解决的?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写出改革后上海水泥厂发生了什么变化? ‎ 材料二 北京天桥百货商场成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是著名的国有企业。后来,企业效益开始下滑,商场开始寻找新的出路。那时候的商场总经理只有10元的审批权,连修个厕所都要向上级申请拨款,企业没有自主经营权。1984年,商场进行股份制改革,成立北京天桥百货股份有限公司。首批发行300万元股票,很快被认购一空。股份制改革后,商场有了资金,有了经营自主权,经营规模和效益都大幅提升。‎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教材 ‎(2)依据材料二分析“天桥百货”企业效益下滑的原因是什么?它是如何寻找新出路解决诸多困难的?概括“天桥百货”其在改革前后发生了什么变化? ‎ ‎(3)两个企业都通过改革走出了困局,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谈谈你对“改革”认识。‎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6年4月25日,习总书记来到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当年农家”院落,了解当年18户村民按下红手印,签订大包干契约的情景。总书记感慨道:“当年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变成中国改革的一声惊雷,成为中国改革的一个标志。”‎ 农业生产总值(亿元)‎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978年 ‎1397‎ ‎133.6‎ ‎1990年 ‎7662.1‎ ‎686.3‎ ‎2000年 ‎24915.8‎ ‎2253.4‎ ‎2016年 ‎112091.3‎ ‎12363.4‎ 10‎ 材料二:‎ 对外贸易(进出口)‎ ‎1980年 ‎1990年 ‎2000年 ‎2015年 ‎381.4‎ ‎1154.4‎ ‎4722.9‎ ‎39600‎ 引进外资 ‎1984年 ‎1990年 ‎2000年 ‎2015年 ‎270.5‎ ‎1028.9‎ ‎5935.6‎ ‎1262.7‎ ‎“如果我们追溯新中国融入世界的历史,那1980年打开的第一扇‘窗’则需永远铭记……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 ‎——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三:邓小平第一次成为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人物是在1976年,在随后的20年里,他先后共出现了9次,并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于1978年、1985年两次成为《时代》年度人物,是当时最为引人注目的焦点,这在《时代》历史上也是少有的现象。‎ 10‎ ‎(1)材料一中“当年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促成了农村哪一政策的诞生?依据上面图表并分析,说明农村实行这一政策的作用?‎ ‎(2)材料二中变化得益于哪一政策的实施?材料里第一扇“窗”指的是什么?‎ ‎(3)综合上述材料,说明邓小平多次登上《时代》周刊的原因。‎ 10‎ 10‎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