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1-01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知识梳理 新人教版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4课 洋务运动 一、洋务运动的兴起 1.目的:强兵富国,。 2.代表:中央以恭亲王为代表,在地方以等人为代表。 3.时间: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 二、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 1.军事工业 (1)口号:从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以“”为口号,发展近代军事工业。 (2)措施:①创办了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②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③设立翻译馆,翻译外国科技书籍。④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等。 2.民用工业 (1)口号: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又提出“”的主张,开办一些近代民用企业,以辅助军事工业。 (2)企业:比较重要的有等。 三、建立新式海陆军 1.陆军:从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开始组建新式。 2.海军:19世纪 80年代,初步建成了三支海军,其中 以规模最大。 3.加强西北塞防:1875年,左宗棠被任命督办新疆军务。他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成功收复了新疆。 4.评价洋务运动 (1)进步性: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在客观上,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 (2)局限性:由于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再加上其内部的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它。 5 江南制造总局制炮厂 【常考点】 1.创办者:李鸿章。 2.地位:当时国内最大的军事工业。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一、甲午中日战争 1.经过 (1)爆发:7月,日军在牙山口外海面袭击清军运兵船,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 (2)黄海海战:致远舰管带率舰冲向敌舰,不幸被敌人炮弹击中,壮烈殉国。战后李鸿章命令舰队躲进,日军趁机夺取了制海权。 (3)陆战:日军占领后,杀害了两万多中国人,犯下令人发指的罪行。 2.结果:1895年初,日本陆海军进攻山东威海卫,自杀殉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二、《马关条约》的签订 1.概况:1895年春,清政府派前往日本马关议和,签订中日《马关条约》。 2.内容:清政府割、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苏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等。 3.危害:《》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三、瓜分中国狂潮 1.瓜分狂潮:《马关条约》签订后,沙俄联合法国、德国迫使日本放弃,日本则向中国索取了白银作为“赎辽费”。以此为契机,列强在中国掀起了抢夺利权、强租海港、划分“”的瓜分中国狂潮。 2.“门户开放” (1)内容:1899年,美国向英、俄、德、日、意、法六国提出“”的照会,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同时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机会。这个照会得到各国的同意。 5 (2)评价:“”政策反映出美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侵华政策上的矛盾。 邓世昌(1849—1894) 【常考点】 1.重大事件:在甲午中日战争黄海大战中,指挥致远舰迎战敌舰,最终与舰同沉,壮烈殉国。 2.评价:我国的民族英雄。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6课 戊戌变法 一、康有为与公车上书 1.公车上书 (1)背景:1895年春,《》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后,群情激愤。 (2)经过:正在京师参加会试的、等,联合各省1300多名参加会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这就是著名的“”。 (3)影响:这次上书并没有上达光绪帝,却轰动京、沪,拉开了运动的序幕。 2.宣传维新思想:影响最大的报刊是上海的《》和天津的《》。 二、百日维新(戊戌变法) 1.背景:1897年冬,德国强占胶州湾。在康有为等维新派的推动下,表示“不甘作亡国之君”,决心变法。 2.开始:6月11日,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实行变法。 3.内容:①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②鼓励私人兴办,发展农、工、商业。③改革财政,编制。④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⑤裁减绿营,训练等。 4.结果:9月21日,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搜捕维新人士,废除变法诏令。康有为、梁启超先后出逃。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六人被捕遇害,史称“”。这次变法历时103天,因此又被称为“”。 5.影响:在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常考点】 1.地位:谭嗣同是维新派重要领导人之一,在戊戌政变后,英勇就义。 2.启示:要学习他追求真理、不畏牺牲的精神。 5 谭嗣同殉难图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7课 抗击八国联军 一、义和团运动 1.兴起:19世纪末,随着侵略的加剧和外国活动的猖獗,义和团逐渐转变为具有广泛群众性的组织。 2.口号:“”。 (1)“”,鲜明地表达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意志,但又具有的落后性。 (2)“”,则反映出义和团对清政府的本质认识不清,对它抱有幻想。义和团还带有。 二、抗击八国联军 1.八国联军侵华:1900年,为镇压,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组织联军,在英国海军司令的率领下,从天津向北京进犯。 2.义和团的反抗 (1)反抗:①在北京,清政府利用义和团和清军对教堂和使馆区侵略者的义愤,鼓励他们围攻和使馆区。②在天津,义和团在清军帮助下,进行天津保卫战,在此战役中,清军直隶提督壮烈殉国。 (2)结果:义和团在的镇压下失败。 (3)意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中国的野心。 三、《辛丑条约》的签订 1.时间: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英、美、俄、日、法、德、意、奥、比、荷、西11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 2.内容:清政府赔款白银,以海关税、盐税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清政府拆毁,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到的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改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3.影响: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 5 的深渊。 《辛丑条约》签订时的场景 【常考点】 1.时间:1901年。 2.签订国:清政府同英、美、俄、日、法、德、意、奥、比、荷、西等11国签订。 3.影响:从此,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4.内容概括:赔款、禁止反帝、驻兵、划界、外务部。 5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