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0-27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测试题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测试题 (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6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34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要求。本大题共17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 1.人民日报载文:“人非孤立存在,而是存在于一定的社会中。因此,人的发展、人的素质提高,需要社会发展为之提供必需的物质和文化条件。”从个人和社会的关系看,上述材料表明( C ) A.个人与社会相互区别,不能等同 B.社会离不开个人,个人是组成社会的细胞 C.个人的生存、发展离不开社会 D.个人的存在和发展对社会产生巨大影响 2.“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的这句话说明( A ) ①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 ②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③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④个人只有依赖他人才能生存下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下列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B ) ①在公共汽车上给老弱病残孕让座 ②参加献爱心活动,为灾区人民募捐 ③积极参加义务植树活动 ④牺牲学习时间,陪朋友去网吧打游戏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4.为保障学生资助和营养改善计划工作顺利推进,贵州省教育厅会同省财政厅下达2019年学生资助和营养改善计划资金49.78亿元,受益学生达620余万人。这说明我们的成长需要获得( C ) ①社会的关心爱护 ②社会的精神滋养 ③社会的物质支持 ④父母的精心抚育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这里的“行万里路”是指( B ) A.在知识海洋里徜徉 B.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C.学习更多的文化知识 D.只从社会实践中学习 7 6.近年来,各学校兴起了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活动。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活动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研学旅行活动( B ) ①能够引导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学习成长 ②有利于学生融入绚丽多彩的社会生活 ③有利于帮助学生了解国情、热爱祖国 ④有利于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各种需求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7.2019年11月29日,中央文明办发布11月“中国好人榜”,李爱龙被评为“敬业奉献”类好人。50岁的李爱龙,是吉安市新干县公路分局荷浦道班班长。在16岁那年,李爱龙从爷爷、父亲手中接过养路工这根“职业棒”后,便初心不改,34年如一日,敢于担当、勇于奉献,以班为家、与路为伴,认真巡路21万多公里,用坏板车30余辆,挖坏铁锹180多支,创新发明10多项养护路技术,为国家节约养护资金230多万元,参与救灾抢险100余次,成为当地百姓称赞的“马路状元”。李爱龙的事迹告诉我们( A ) A.要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 B.实现人生价值不应追求个人利益 C.要做自己不感兴趣却有长远意义的事 D.人的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确定的 8.中国江西网 通讯员施建军摄影报道:2020年2月4日,蓝丝带协会的小志愿者来到了交警大队,他们利用自己的压岁钱购买了口罩捐献给战斗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一线的交警,献出了自己的一片爱心。小志愿者的行为( D ) ①是亲近社会,服务社会的表现 ②能提升生命的价值,体现人生的意义 ③可以获得相应的物质利益 ④传递了爱心与文明,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心灵距离 A.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9.看了漫画《在线算命》,你会对其主人公说( B ) A.在线算命,隐私就无法得到保护 B.小王应增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避免隐私受到侵害 7 C.网站出售小王信息侵犯了小王的名誉权 D.网站出售小王信息是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 10.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创造了人类生活新空间,但也给我们带来了潜在的风险。2019年“3·15”晚会曝光了人工智能拨打骚扰电话等多起案例。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有( B ) ①互联网已经成为我们重要的学习工具和交往平台 ②互联网只有弊没有利,必须远离 ③互联网方便了我们的生活,是科技进步的产物 ④互联网有弊有利,我们要正确使用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1.(2019·广州)在知乎、丁香医生等网络平台,一些专业人士以渊博的科学知识和耐心细致的解答满足了人们对专业知识的需求,吸引了众多粉丝,被称为“知识网红”。这一现象( D ) ①塑造了健康多元的网络文化生态 ②能引导人们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③会抵消影视娱乐大众网红的消极影响 ④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2.“我家孩子正在参加××比赛,麻烦朋友们帮忙投个票”“这是我朋友家的孩子,拜托投一票”…… 随着微信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社交工具,在朋友圈给孩子拉票也成为了越来越多家长头疼却又无可奈何的“工作”。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 ) ①利用新兴网络平台开展评选活动,有助于展现候选人的风采,也创新了投票方式,是一种社会进步②通过拼人脉、拼资源获胜,不能真正反映个人能力,这种竞争不公平 ③网络投票表面上比较亲民,但不能反映真实民意 ④这种“绑架”友情的投票现象惹人烦,生活中要学会拒绝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 13.当今世界,网络交往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必须学会分辨网络信息并自觉抵制不良诱惑,遵守道德和法律,理性参与网络生活。下列情形中,属于理性参与网络生活的有( C ) ①可欣答应网友邀请,瞒着家长和老师,在某网吧单独与网友见面 ②佳琪上网查阅资料时,忽然屏幕上弹出一个网页,网页上还提示“点击有大奖赠送”,佳琪马上关闭了这个网页 ③致远在玩游戏时发现电脑提示他“在线时间过长,建议休息”,他马上退出了游戏 ④一鸣在网上用同学小王的名字发帖,说其他同学的隐私 A.②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14.下面漫画中的内容启示中学生要( B ) 7 ①遵守网络规则、道德与法律,传播正能量 ②提高媒介素养,不可沉溺于网络,学会“信息节食” ③充分利用网络优势,过无忧无虑、随心所欲的生活 ④提高辨别能力和抵抗诱惑的能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山西晚报2020年2月5 日刊发,1月25日,违法行为人南某运在微信群中发布“晋B8×730轿车从武汉回来,车上人员已确诊,偷跑回来的,请大家看到后报警”信息,造成一定范围群众恐慌。经查证,违法行为人南某运发布的信息系谣言,大同警方已依法对违法行为人南某运予以行政处罚。材料给我们的警示有( D ) ①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 ②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网络言论负责,不制造和传播谣言 ③网络信息良莠不齐,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 ④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不良信息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6.在微信朋友圈我们经常看到很多朋友转发的链接,但是有一些并未核实。据相关专家介绍,在微信朋友圈,未经核实转发别人的信息,也属于违法行为。对于复杂的网络信息,我们应该( D ) ①增强自己辨别是非的能力 ②远离网络、远离是非 ③增强抵制不良诱惑的能力 ④培养高雅的兴趣爱好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7.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解释,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规定的“情节严重”。这提醒我们( D ) ①远离网络是保护自己的最佳选择 ②实事求是是网络交往的基本要求 ③遵守道德是网络交往的最高准则 ④遵守法律是网络交往的行为底线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7 第一题答题卡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得分 答案 C A B C B B A D B B D A C B D D D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26分) 二、简答题(6分) 18.为了磨砺同学们的心态,锻炼他们坚强的意志,培养他们不怕吃苦、勇往直前、勇不放弃的精神。2019年9月7日上午,某县第二中学开展“重走大青山突围路,缅怀革命先烈”研学旅行活动。全体学生走出课堂,前往研学目的地,在旅行中感受社会,收获新知,在研学中得到成长,发现更多生活中的精彩。 (1)该县第二中学为什么开展研学旅行活动?(3分) 研学旅行活动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研学旅行活动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不可缺少的重要方式与途径。 (2)我们应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3分) 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三、概括与评析(结合材料,自拟题目,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多角度评析。12分) 19.材料一:20世纪90年代后期,互联网开始飞速发展。英语作为一门传统学科也因网络的迅速扩张而得到无限的发展。如今,在浩如烟海的网络世界里,各种英语资讯网站、英语学习网站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给英语学习者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形式多样的学习应用方法为我们学好英语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1)你觉得互联网还可以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 (4分) 网络为我们提供了平等交往、广泛联络、自由活动的平台,我们可以看新闻、办商务、结交朋友、查询资料、网上购物等。(言之有理即可) 材料二:在社会生活中,我们的身边每时每刻都存在着正能量,或见义勇为,或助人为乐,或爱岗敬业,或无私奉献等。广大网民对这些正能量点赞的过程,也是向典型学习、提升自身素养的过程。转发朋友圈里的好人好事,或是点赞正能量的新闻报道,或是转发身边困难群体的求助信息,这些举动看似平凡,却在社会上传递着温暖。做“好网民”不妨从为正能量点赞开始,通过点赞,让更多的真、更多的善、更多的关爱被发现、被称颂,如此,社会才会变得更加温馨和谐。 (2)阅读材料,结合教材知识谈谈怎样做一个好网民。(4分) 7 ①理性参与网络生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学会“信息节食”,学会辨析网络信息,恪守道德、遵守法律。②传播网络正能量,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网络媒介素养,共同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让网络公共空间充满正能量、高扬主旋律。 四、情境探究题(12分) 20.情境一:一项针对当代中学生网络生活及其道德状况的调研表明:与10年前相对照,①中学生网络生活的花费在减少;②网络学习正在成为中学生网络生活的“主角”;③沉迷于网络游戏的中学生百分比降低;④体验刺激不再是玩网络游戏的主要原因;⑤网络游戏中与人相处更守规则、懂合作;⑥中学生网络游戏中文明缺失、暴力倾向依旧严重。 (1)请你判断:上述变化中哪些是积极变化?(2分) 积极变化有:①②③④⑤。 (2)该项调研还表明,中学生对网络的依赖程度和依赖人数有升高的倾向。请结合教材知识分析这种倾向的利弊。(4分) 利:①网络丰富日常生活。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②网络推动社会进步。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弊:①网络信息良莠不齐。②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③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 情境二:某校八年级(2)班的同学就本校同学使用网络的情况进行了一次调查,共调查了500人,所有受调查的同学均上过网。现将所调查的中学生上网情况统计如下: 中学生使用网络情况调查 调查项目 人数比例 利用网络搜集学习资料 30.8% 在网络中使用过不文明的语言或符号缩写 28.8% 私自用过别人的账号 6.9% 认为“网上聊天谁也看不见,互相欺骗是很正常的” 18.2% 不认为在网上复制、抄袭文章是不道德的 45.3% 浏览过不良信息或网站 35.6% (3)从上面的调查结果中,你发现了哪些问题?(3分) ①部分同学上网目的不明确,对网络的利用不科学,不能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提升自己的学习成绩。②部分同学不能依法自律,在使用网络时有不良行为习惯。③部分同学不能自觉遵守网络道德和法律,网络道德状况不容乐观。 7 (4)为预防不文明上网问题,请你从多角度提出合理化建议。(可从国家、学校、家长、学生角度提出建议)(3分) ①国家角度:加强对网络、网吧的监管力度,净化网络环境,加强社会保护。②学校角度: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保护,引导学生科学、合理地利用网络。③家长角度:对孩子进行正面教育,督促子女放学后按时回家,引导或监督子女合理利用网络。④学生角度:要严于律己,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远离不良信息;要提高自控能力,合理安排上网时间,不沉溺于网络,珍惜时间,好好学习。 7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