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语文课件出师表 (9)_鲁教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八年级下语文课件出师表 (9)_鲁教版

出 师 表 诸葛亮 10诸荀亮分析天下形势,其中有利的主观条件 是: 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不利 的客观条件: ①先帝崩殂。②天下三分。③益州疲弊,此诚 危急存亡之秋也。 11表达了作者对刘氏父子感情的句子是:此臣 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12“深追先帝遗昭”中“遗昭”指的是: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 能服于人。 只要是“恶”,即使是小恶也不做;只要是善, 即使是小善也要做。 返 回 这篇《出师表》是诸葛亮在公元227 年(蜀汉后主刘禅建兴五年)出兵伐魏, 临行时写给刘禅的奏章。当时刘备 已经死了四年(223年),蜀国和吴国 的联盟已经破裂,荆州已经失守, 蜀国实际只占有益州,实力本来不 厚,再加上连年战争,国力更加困 乏。于是诸葛亮派人和吴国修好, 又亲自领兵平定了南方少数民族地 区的叛乱,稳定了后方(即“五月渡 泸,深入不毛”),然后趁魏国君主 曹丕(pī)身死、魏国大将司马懿被贬 的机会,抱着“不伐贼,王业亦亡; 帷坐而待亡,孰与伐之’’的心情, 出兵北伐,企图巩固蜀汉政权、消 灭魏国进而统一中国,复兴汉室。 《出师表》的时代背景 文学常识部分: 表:古代的一种文体。 “出师表”是出兵打仗前,主帅给君主上 的奏章。这种表,或表明精忠报国之心,或献 攻略之策。诸葛亮写这篇表文的目的是,希望 刘禅任用贤臣,采纳忠言,赏罚分明,国内政 治修明,有一个稳定的战略后方,以实现先帝 的“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宏大理想。 读准下列划线字的音。 崩殂( ) 疲弊( ) 陛下( ) 恢弘( ) 妄自菲( )薄( ) 以塞( ) 驽钝( ) 陟( )罚臧( )否( ) 裨( )补阙( )漏 cú bì bì hóng fěi sè nú zhì zāng bì quē pǐ bó 郭攸( )之 费祎( ) 行( )阵和睦 长( )史 猥( )自 夙( )夜忧叹 以彰其咎( ) 咨诹( ) 以遗陛下( ) 斟( )酌( )损益 yōu yī háng zhǎng wěi sù jiù zōu wèi zhēn zhuó 攘( )除rǎng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 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 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 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 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 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人力疲劳, 物力缺乏。 实在, 时 特别厚待。 过分地看轻自己。 大概是 疏通文句,理解文意。 阅读第一段,思考: 作者指出当时的形势如何? 值此“危急存亡之秋”,内外 大臣表现如何?内外大臣如此, 作者希望国君又当如何?由此 得出作者提出的第一条建议是 什么? 第一段分析 危急 存亡 先帝崩殂 天下三分 益州疲弊 不利 追殊遇 报陛下 不懈于内 忘身于外 有利 诚宜…… 不宜…… (正反) ( 广 开 言 路 ) 开 张 圣 听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 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 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公平严明的治理。 显示 尽忠做好事的人。 判定 阅读第二段,思考: 作者提出的第二条 建议是什么?为什么要 提出这条建议? 第二段分析 陟罚臧否, 不宜异同 不宜偏私, 内外异法 以昭陛下 平明之理 严明赏罚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 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 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 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 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更多的益处、成效。 因此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 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 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 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 优劣得所。 通晓,精通。 队伍,指军队。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 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 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 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的原因” 痛心遗憾。 计算着时间而到来。指为期不远。 阅读第三、四、五段,思考: 作者提出的第三条建议是 什么?这三段是怎样衔接起 来的? 第三四五段关系 宫中之事 营中之事 裨补阙漏 有所广益先帝简拔之臣 先帝称能之臣 行阵和睦 优劣得所 荐 贤 臣 亲贤臣,远小人 先汉兴隆 亲小人,远贤臣 后汉倾颓 正反历 史教训 引 教 训 ( 亲 贤 远 侫 ) 亲 贤 臣 , 远 小 人 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 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 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 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 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亲自 苟且保全 闻名做官。 因此 奔走效劳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 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 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 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 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早晚 指全军。 希望 阅读第六、七段,思考: 在表达方式上,这两 段与上文有何不同?主 要内容应怎样概括?请 逐句加以理解。 第六七段逐句分析 第六段 1.叙己志向:身份,生活,追求——品格高远 2.叙“三顾草庐:宽宏大度,不耻下问——由 是感激 3.叙共患难经历:创业艰难——效忠心愿 第七段 1.叙托孤之事,提挈全段 2.受命以来的心情、行动 3.北定中原,兴复汉室——出师目标 4.补笔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 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 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 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 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 职责本分 重任 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 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观察采纳 不尽 流下眼泪 第八段分析 首先,严于律己 其次,严格要求朝廷诸臣 最后,向后主提出希望 理清文章思路: 思路:以“出师” 为中心 首先,危急形势下出师, 提出治国建议; 然后,表达感激之情效忠心愿,陈 述出师理由。 最后,要求批准出师,表达出师 决心。 结构分析 部分 段落 要点 表达方式 1 广开言路 2 赏罚分明 3--5 亲贤远侫 一 6 叙述经历:三顾草庐 7 效忠心愿:托孤之事 二 8、9 归结责任,结束全篇三 寓情于议 寓情于叙 抒发感情 思考探究: 1。诸葛亮对当前形势的 分析是什么? 客观条件:今天下三分,益州 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主观条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忠志之士忘身于外。 2。诸葛亮向后主提出的三条建议是什么? 开张圣听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亲贤臣,远小人 广开言路 严明赏罚 亲贤远佞 3.作者自叙志趣过人,不求功名的话: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4.文中两句千古名言,说尽诸葛亮一生 的话是: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5.文中列举的使诸葛亮报先帝忠陛 下的 两 件事: 三顾茅庐 白帝城托孤 6、诸葛亮此次出师的目的是什 么?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 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 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 都。 词语积累: 古今词义 古义: 今义: 古义: 今义: 痛心遗憾。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非常恨。 贫民百姓。臣本布衣。 布的衣服。 痛恨 布衣 古义: 今义: 古义: 今义: 卑鄙 感激 身份低微。 先帝不以臣卑鄙。 (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 感动,激动。由是感激。 因对方的好意或帮助而对他 产生好感。 古义: 今义: 古义: 今义: 扩大 店铺开业 通晓、熟悉 明白通达 开张 晓畅 以光先帝遗德。 恢弘志士之气。 此皆良实。 优劣得所。 光,名词作动词,发 扬光大。 恢弘,形容词作动词,发 扬扩大。 良实,形容词作名词,善 良诚实的人。 优劣,形容词作名词,才 能高的和才能低的。 词类活用 亲贤臣。 远小人。 攘除奸凶。 则责攸之、讳、允等之慢。 亲,形容词作动词,亲近。 远,形容词作动词,疏远。 奸凶,形容词作名词,奸 邪凶顽的人。 慢,形容词作动词,怠慢。 一词多义 效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不效则治臣之罪。 感激 由是感激。 臣不胜受恩感激。 ——重任。 ——实现、完成。 ——激动。 ——感谢。 通假字 裨补阙漏。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阙,通“缺”,缺点。 有,通“又”,表余数。 虚词积累 以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先帝不以臣卑鄙。 以光先帝遗德。 以塞忠谏之路也。 受命以来。 介词,把。 介词,因。 连词,表目的,来,用来。 连词,表结果,以致。 连词,表时间,以。 文中隐藏了许多成语,能找出来吗? 妄自菲薄 三顾茅庐 不知所云 还有吗?请你找找看: 引喻失义 作奸犯科 苟全性命 裨补阙漏 指日可待 察纳雅言 课外拓展: 下边一副对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 你能说出描写了他的哪些具体的事件吗?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 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 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你知道吗? 三顾:三顾茅庐 六出:六出祁山东和:东和东吴 收二川:收东川西川 北拒:北拒曹魏 七擒:七擒孟获 排八阵:摆设八阵图 武侯祠匾额对联选 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过厅对联 亲贤臣国乃兴,当年三顾频繁,始延得汉家正统 济大事人为本,今日四方靡骋,愿佑兹蜀部遗黎 ——过厅对联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中间。-------陆游《书愤》 阿斗,你亮叔我跟你讲几句:你爹当年 出来混,半道上就给挂了,现在地盘又分成 三块了,益州好像咱也罩不住了,这世道眼 瞅着要杯具了。但是你爸留下的保镖还很忠 心啊,出去砸场的那些二杆子也都不想要命 了,这些都是看在你爸往日给钱的份上,现 在想报答罢了。叔现在就希望你放机灵点, 完成你爹的遗愿,让兄弟们也扬眉吐气,千 万不要把自己当成不值钱的葱,把弟兄们的 心给憋屈了。 戏说《出师表》 注意以下字词 1、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2、深入不毛 3、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 4、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以致 使……受到损伤 名作动,长草 激励、率领 名作状,往北 用尽自己平庸的才智 ……的原因 表并列 的 多 次 提 及 先 帝 的 用 意 《 出 師 表 》 中 感激先帝知遇之恩 感慨先帝创业艰辛,警惕后主 以父子之情感动激励后主 加强劝说后主的说服力和权威性 一、实词总结: 1)道:① “中道崩殂”:道路 ② “咨诹善道”:办法 2)遗:① “以光先帝遗德”:遗留 ② “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给予 3)为:① “仅为一体”:是 ②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做,行 ③ “众议举宠为督”:做,担任 4)论:① “宜付有司论其刑赏”:评判 ② “每与臣论此事”:议论 5)无:① “若无兴德之言”:没有 ② “事无大小,悉以咨之”:不论 6)行:① “然后施行”:实行 ② “性行淑均”:行为 ③ “必能使行阵和睦”:行列 7)益:① “有所广益”:益处 ② “至于斟酌损益”:增加 二、古今异义词: 1、诚宜开张圣听:开张 2、不宜妄自菲薄:菲薄 古:扩大; 今:铺面开业 古:轻视,看不起自己; 今:微薄. 3、晓畅军事:晓畅 古:精通;今:流畅 4、此先汉所以兴隆也:所以 古:……的原因 今:表示结果 5、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痛恨 古:痛心遗憾 今:很不满意或非常恨 6、先帝不以臣卑鄙:卑鄙 古:出身低微、目光短小 今:行为卑劣 7、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感激 古:感动奋发 今:感动感谢 8、先帝知臣谨慎:谨慎 古:认真谨慎 今:做事小心 9、今当远离,临表涕零:涕 古:眼泪 今:鼻涕 10、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诚 古:实在 今:诚实 1)而:①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却 ② “可计日而待也”:连接状语与中心语 2)于:①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在 ② “欲报之于陛下也”:及于,给 ③ “未尝不叹”:对 ④ “还于旧都”:到 3)以:① “咨臣以当世之事”:用,拿 ② “诚直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用来 ③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 谏之路也。” 以致 ④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表时间、地域等界限 ⑤“愚以为宫中之事”。 认为 理解性默写 1.写出文中与“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 鄙”一词相呼应的语句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2.作者认为可以出师北伐的条件是什么? 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3.作者在《出师表》中写到了自己所受到的 “先帝之殊遇”,把相关的文字默写出来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 中,咨臣以当世之事。”“临崩寄臣以大事” 4.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 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5.诸葛亮希望后主不要随便看轻自己的句子是: 不宜妄自菲薄; 6.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严明赏罚建议的语句是: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 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7.《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 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两句“ ” 一致。 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8.《出师表》中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驱驰的原因 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9.指出出师战略目标的句子是: 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 复汉室,还于旧都; 10诸荀亮分析天下形势,其中有利的主观条件 是: 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不利 的客观条件: ①先帝崩殂。②天下三分。③益州疲弊,此诚 危急存亡之秋也。 11表达了作者对刘氏父子感情的句子是:此臣 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12“深追先帝遗昭”中“遗昭”指的是: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 能服于人。 只要是“恶”,即使是小恶也不做;只要是善, 即使是小善也要做。 谢 谢 观 看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