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复习测试题(一)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复习测试题(一)

‎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复习测试题(一)‎ ‎(第一、三单元)‎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24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D )(2分)‎ A.凛冽(lǐng)    要塞(sài)‎ 轻盈(yíng)  锐不可当(dāng)‎ B.颁发(bān) 仲裁(zhōng)‎ 履行(lǚ) 屏息敛声(liǎn)‎ C.悄然(qiāo) 翘首(qiáo)‎ 湛蓝(zhàn) 摧枯拉朽(cuī)‎ D.凌波(líng) 镌刻(juān)‎ 督战(dū) 一丝不苟(gǒu)‎ ‎【解析】A.“凛”应读“lǐn”;B.“仲”应读“zhòng”;C.“悄”应读“qiǎo”。‎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C )(2分)‎ A.签订   萧洒  百手起家  风平浪静 B.娴熟 沸腾 眼花潦乱 横渡长江 C.泄气 联盟 如梦初醒 疾如流星 D.渗透 建树 振耳欲聋 无怨无悔 ‎【解析】A.“萧”应写作“潇”;B.“潦”应写作“缭”;D.“振”应写作“震”。‎ ‎3.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C )(2分)‎ A.舆论的力量就像排山倒海一般,令人无法抵挡。‎ B.军乐团奏响《检阅进行曲》,万众瞩目的中国建国70周年阅兵分列式开始了。‎ C.中国人每年“舌尖上的浪费”锐不可当,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 D.美国特朗普政府实施制裁“中兴通讯”、发动中美贸易战、打击叙利亚政府等举措,其实是他们根深蒂固的霸权主义思想在作祟。‎ ‎【解析】“锐不可当”形容勇往直前的气势不可抵挡,而句子中是要表达“舌尖上的浪费”很大,与句意不符。‎ 9‎ ‎ ‎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C )(2分)‎ A.仅在美国,每年由“生物入侵者”造成的经济损失就高达两千多亿美元,面对这样的天文数字,人民岂能不无动于衷?‎ B.我们班的语文成绩一向较好,这次的月考平均分更是达到了100多分以上。‎ C.随着国家平抑物价政策的落实和外地蔬菜的大量调运,最近蔬菜价格有所回落。‎ D.一些青少年患有“网瘾综合征”,专家正在有效地寻找治疗方法。‎ ‎【解析】A.否定不当,删去“不”。B.“100多分”和“以上”语义重复,删去“以上”。D.语序不当,将“有效地”和“寻找”互换位置。‎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2分)‎ A.消息和新闻特写都要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都要抓住新闻事件的片段展开。‎ B.“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语出清施闰章《钱塘观潮》,原文为“声驱千骑疾,气卷万山来”。‎ C.用干支纪年或计算岁数时,六十组干支字轮一周叫一个甲子,为60年。‎ D.消息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六个要素,包括标题、导语、背景、主体和结语五部分结构。‎ ‎【解析】只有新闻特写要抓住新闻事件的片段展开。‎ ‎6.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D )(2分)‎ A.每到春天,油菜花开之处,仿佛一片金色的海洋。‎ B.她已经展开身体,像轻盈的、笔直的箭,“哧”地插进碧波之中,几串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四面水花则悄然不惊。‎ C.面对技术封锁,多少人殚精竭虑,青丝变白发;多少人顽强攻关,累倒在试验场;多少人无怨无悔,默默奉献……‎ D.当我们一丝不苟地办一件事时,哪怕失败了,我们也问心无愧。‎ ‎【解析】A.比喻;B.比喻、拟人;C.排比;D.未使用修辞手法。‎ ‎7.请写出这则新闻的电头、导语,并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5个字)(4分)‎ 新华社日本大阪9月29日电 中国女排夺得2019年女排世界杯冠军,成功卫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致电,向中国女排全体队员、教练员表示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 9‎ ‎ ‎ 习近平指出,在2019年女排世界杯比赛中,你们以十一连胜的骄人成绩夺得了冠军,成功卫冕,为祖国和人民赢得了荣誉。你们在比赛中不畏强手、敢打敢拼,打出了风格、赛出了水平,充分展现了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女排精神。我向你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 习近平强调,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新中国取得的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艰苦奋斗干出来的。希望你们继续保持昂扬斗志,不骄不躁,再创佳绩。‎ ‎2019年女排世界杯9月14日至29日在日本举行,中国女排连克强手,取得十一连胜的骄人成绩,成功卫冕世界杯冠军。1981年,在第三届女排世界杯上,中国女排获得第一个世界冠军,之后创造了“五连冠”的辉煌成绩。38年来,中国女排在世界杯、世锦赛、奥运会三大赛事中屡创佳绩,形成了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女排精神。‎ 电头: 新华社日本大阪9月29日电 (1分)‎ 导语: 中国女排夺得2019年女排世界杯冠军,成功卫冕 。(1分)‎ 主要内容: 示例:9月29日,中国女排夺得2019年女排世界杯冠军,习近平致电祝贺并问候 。(2分)‎ ‎8.(2019·鄂州)综合性学习。(5分)‎ 央广网鄂州12月3日消息(记者张毛清 鄂州台记者廖靖飞) 12月2日上午,湖北省鄂州市迎来建市以来首次国际半程马拉松赛。‎ 早上8:30,鄂州国际半程马拉松赛在凤凰广场鸣枪开跑。虽然天空下着雨,但挡不住运动员风雨无阻的脚步,也挡不住市民支持比赛的热情,他们在赛道旁拿着国旗为选手鼓劲加油。‎ 比赛项目分为半程马拉松、微型马拉松和迷你马拉松。三个项目比赛总用时约为3个小时。参赛选手中,近七成选手选择参加迷你马拉松,充分展现赛事重在参与、全民健身的宗旨。‎ 该赛事吸引包括山东、河南、湖南、江苏、福建、云南、广西、广东等地选手11 000多人参加,更有4名肯尼亚选手不远万里前来参赛。‎ 半程马拉松线路经过武昌门、孙权广场、西山等标志性建筑或景观,鄂州的人文历史、自然风光和都市景观,都浓缩在这21公里多的赛道中。‎ 来自河北承德的小伙子杜士洋获得半程马拉松比赛冠军。‎ ‎(1)为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3字)(2分)‎ 示例:鄂州市举办首次城市马拉松赛(或:鄂州首次举办城市马拉松比赛、湖北鄂州首次举办马拉松赛等)‎ ‎(2)赛事活动方案经媒体发布后,在荆楚网鄂州论坛上博得一片叫好声。请你用精练的语言从不同层面分条表述举办这次活动的意义。(三条即可)(3分)‎ 9‎ ‎ ‎ 示例:①可有效提升古城鄂州的知名度(或扩大城市影响力);②能营造良好的全民健身氛围,提高鄂州市民的健身意识(或促进鄂州市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③能推进鄂州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提高市民的文明意识。‎ 二、阅读理解(46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第9—10题。(5分)‎ ‎ 黄鹤楼 崔 颢 ‎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 ‎9.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C )(2分)‎ A.诗歌从神话传说落笔,遥想“昔人”已乘鹤而去,既写出了黄鹤楼的历史悠久,又增添了黄鹤楼的神异色彩。‎ B.诗歌前四句三见“黄鹤”,二见“去”“空”,回环咏叹,抒发了诗人那种求而不得、待而不来的迷惘与惆怅之情。‎ C.诗人登高远眺,长江对岸汉阳城的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的芳草长势喜人,此时他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油然而生。‎ D.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诗中偶句押“ou”韵,韵脚是“楼”“悠”“洲”“愁”,读起来朗朗上口,音调和谐,旋律优美。‎ ‎ 【解析】描绘了一个空明、悠远的画面,为引发诗人的乡愁设置了铺垫,并不是抒发他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10.李白登临黄鹤楼曾言: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细读全诗,简析此诗在写景方面的精妙之处。(3分)‎ 示例一:全诗情景交融(融情于景),如尾联将“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由景生情,更增添了浓浓的乡愁。示例二:本诗写景意境深远壮阔,诗中所用的“白云”“晴川”“芳草”“烟波”“江”等意象,给人以愁而不怨之感。‎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1—14题。(13分)‎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9‎ ‎ ‎ ‎【乙】予初十日到郡,连夜游虎丘①,月色甚美,游人尚稀,风亭月树间,以红粉笙歌②一两队点缀,亦复不恶。然终不若山空人静,独往会心。尝秋夜坐钓月矶③,昏黑无往来,时闻风铎④,及佛灯隐现林梢而已。又今年春中,与无际偕访仲和⑤于此。夜半月出无人,相与坐石台,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觉悠悠欲与清景俱往也。生平过虎丘才两度,见虎丘本色耳!‎ ‎(李流芳《游虎丘小记》,有删改)‎ ‎【注释】①虎丘:苏州名胜。②红粉笙歌:指歌女奏乐唱歌。③钓月矶:在虎丘山顶。④风铎:悬于檐下的风铃。⑤无际、仲和:作者的友人。‎ ‎11.解释加点词的意思。(4分)‎ ‎(1)庭下如积水空明    ( 形容水的澄澈 )‎ ‎(2)念无与为乐者 ( 考虑,想到 )‎ ‎(3)时闻风铎 ( 听到 )‎ ‎(4)及佛灯隐现林梢而已 ( 等到 )‎ ‎12.用“/”给下列句子标出两处停顿。(2分)‎ 不 复 饮 酒 / 亦 不 复 谈 / 以 静 意 对 之 。‎ ‎1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怀民也还没有睡觉,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 ‎(2)然终不若山空人静,独往会心。‎ 但还是不如山林空寂之时,一人独自前往更合我意。‎ ‎14.承天寺的夜色与虎丘的夜色有哪些共同特点?(3分)‎ 月色美好;幽静。‎ ‎【乙文参考译文】‎ 我在初十便到了郡中,当晚就游览了虎丘,月色很美,游人也还不多,风吹过亭子,月光洒落在树间,偶尔有一两队歌女吹笙点缀,并不使人厌恶。但还是不如山林空寂之时,一人独自前往更合我意。我曾在秋夜坐在虎丘山顶的钓月矶上,天色昏暗,无人来往,只听到悬于檐下的风铃声,看到佛灯在静夜之中若隐若现。还有今年春天,我和无际一起在这里拜访仲和。半夜之时,月亮出来了,不见人影,我们一起盘膝坐在石台之上,既不饮酒,也不交谈,只静静地对坐着,便觉得悠然之间心与周围清净之情景同在了。我一生中造访虎丘,也就这两次见到了虎丘的本色。‎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5—19题。(19分)‎ 9‎ ‎ ‎ ‎(2019·呼和浩特)日 出 刘白羽 登高山看日出,这是从幼小时起,就对我富有魅力的一件事。‎ 落日有落日的妙处,古代诗人在这方面留下不少优美的诗句,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可是再好,总不免有萧瑟之感。不如攀上奇峰陡壁,或是站在大海岩头,面对着弥漫的云天,在一瞬时间内,观察那伟大诞生的景象,看火、热、生命、光明怎样一起来到人间。但很长很长时间,我却没有机缘看日出,而只能从书本上去欣赏。‎ 海涅曾记叙从布罗肯高峰看日出的情景:我们一言不语地观看,那绯红的小球在天边升起,一片冬意朦胧的光照扩展开了,群山像是浮在一片白浪的海中,只有山尖分明突出,使人以为是站在一座小山丘上。在洪水泛滥的平原中间,只是这里或那里露出来一块块干的土壤。‎ 善于观察大自然风貌的屠格涅夫,对于日出,却作过精辟的描绘:朝阳初升时,并未卷起一天火云,它的四周是一片浅玫瑰色的晨曦。太阳,并不厉害,不像在令人窒息的干旱的日子里那么炽热,也不是在暴风雨之前的那种暗紫色,却带着一种明亮而柔和的光芒,从一片狭长的云层后面隐隐地浮起来,露了露面,然后就又躲进它周围淡淡的紫雾里去了。在舒展着云层的最高处的两边闪烁得有如一条条发亮的小蛇;亮得像擦得耀眼的银器。可是,瞧!那跳跃的光柱又向前移动了,带着一种肃穆的欢悦,向上飞似的拥出了一轮朝日……‎ 可是,太阳的初升,正如生活中的新事物一样,在它最初萌芽的瞬息,却不易被人看到。看到它,要登得高,望得远,要有一种敏锐的视觉。从我个人的经历来说,看日出的机会,曾经好几次降临到我的头上,而且眼看就要实现了。‎ 一次是在印度。我们从德里经孟买、海德拉巴、帮格罗、科钦,到翠泛顿。然后沿着椰林密布的道路,乘三小时汽车,到了印度最南端的科摩林海角。这是出名的看日出的胜地。因为从这里到南极,就是一望无际的、碧绿的海洋,中间再没有一片陆地。因此这海角成为迎接太阳的第一位使者。人们不难想象,那雄浑的天穹,苍茫的大海,从黎明前的沉沉暗夜里升起第一线曙光,燃起第一支火炬,这该是何等壮观。我们到这里来就是为了看日出。可是听了一夜海涛,凌晨起来,一层灰蒙蒙的云雾却遮住了东方。这时,拂拂的海风吹着我们的衣襟,一卷一卷浪花拍到我们的脚下,发出柔和的音响,好像在为我们惋惜。‎ 还有一次是登黄山。这里也确实是一个看日出的优胜之地。因为黄山狮子林,峰顶高峻。可惜人们没有那么好的目力,否则从这儿俯瞰江、浙,一直到海上,当是历历可数。这种地势,只要看看黄山泉水,怎样像一条无羁的白龙,直泄新安江、富春江,而经钱塘入海,就很显然了。我到了黄山,开始登山时,鸟语花香,天气晴朗,收听气象广播,也说二三日内无变化,谁知结果却逢到了徐霞客一样的遭遇:“深雾弥漫,抵狮子林,风愈大,雾愈厚……雨大至……”只听了一夜风声雨声,至于日出当然没有看成。‎ 但是,我却看到了一次最雄伟、最瑰丽的日出景象。不过,那既不是在高山之巅,也不是在大海之滨,而是从国外向祖国飞航的飞机飞临的万仞高空上。现在想起,我还不能不为那奇幻的景色而惊异。是在我没有一点准备、一丝预料的时刻,‎ 9‎ ‎ ‎ 宇宙便把它那无与伦比的光华、风采,全部展现在我的眼前了。当飞机起飞时,下面还是黑沉沉的浓夜,上空却已游动着一线微明,它如同一条狭窄的暗红色长带,带子的上面露出一片清冷的淡蓝色晨曦,晨曦上面高悬着一颗明亮的启明星。飞机不断向上飞翔,愈升愈高,也不知穿过多少云层,远远抛开那黑沉沉的地面。飞机好像唯恐惊醒人们的安眠,马达声特别轻柔,两翼非常平稳。这时间,那条红带,却慢慢在扩大,像一片红云了,像一片红海了。暗红色的光发亮了,它向天穹上展开,把夜空愈抬愈远,而且把它们映红了。下面呢?却还像苍莽的大陆一样,黑色无边。这是晨光与黑夜交替的时刻,这是即将过去的世界与即将到来的世界交替的时刻。你乍看上去,黑夜还似乎强大无边,可是一转眼,清冷的晨曦变为磁蓝色的光芒。原来的红海上簇拥出一堆堆墨蓝色云霞。一个奇迹就在这时诞生了。突然间从墨蓝色云霞里矗起一道细细的抛物线,这线红得透亮闪着金光,如同沸腾的溶液一下抛溅上去,然后像一支箭一直向上冲,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光明的白昼由夜空中迸射出来的一刹那。然后在几条墨蓝色云霞的隙缝里闪出几个更红更亮的小片。开始我很惊奇,不知这是什么?再一看,几个小片冲破云霞,密接起来,融合起来,飞跃而出,原来是太阳出来了。它晶光耀眼,火一般鲜红,火一般强烈,不知不觉,所有暗影立刻都被它照明了,一眨眼工夫,我看见飞机的翅膀红了,窗玻璃红了,机舱座里第一个酣睡者的面孔红了。这时一切一切都宁静极了,宁静极了。整个宇宙就像刚诞生过婴儿的母亲一样温柔、安静,充满清新、幸福之感。再向下看,云层像灰色急流,在滚滚流开,好让光线投到大地上去,使整个世界大放光明。我靠在软椅上睡熟了。醒来时我们的飞机正平平稳稳,自由自在,向我的亲爱的祖国、向太阳升起的地方航行。黎明时刻的种种红色、灰色、黛色、蓝色,都不见了,只有上下天空,一碧万顷,空中的一些云朵,闪着银光,像小孩子的笑脸。这时,我深切感到这个光彩夺目的黎明,正是新中国瑰丽的景象;我忘掉了为这一次看到日出奇景而高兴,而喜悦,我却进入一种庄严的思索,我在体会着“我们是早上六点钟的太阳”这一句诗那最优美、最深刻的含意。‎ ‎15.你觉得第一段中哪一个词用得最好?请简要说出理由。(4分)‎ ‎“魅力”一词用得最好。开头就引起读者猜想又统领了文章内容。‎ ‎16.文章的第三、四两段,同第二段中的哪句话有紧密联系?(2分)‎ 我却没有机缘看日出,而只能从书本上去欣赏。‎ ‎17.当读者急于想看到日出景象之时,作者偏偏不写日出,却去写日落。这是为什么?作者运用了什么手法?(4分)‎ 为写日出作铺垫;运用了对比或衬托的手法。‎ ‎18.刘白羽的《日出》写得“一波三折”。请你简要分析这一行文特点。(5分)‎ 先写想看日出,结果却写日落;接着写了两位作家对日出的描写,然后写作者两次没有看到日出,最后才写作者看到日出的经过。‎ ‎19.谈谈你对文章结尾句的理解。(4分)‎ 作者由欣赏日出的喜悦转而进入庄严的思考,面对“雄伟、瑰丽的日出景象”作者想到的是“新中国瑰丽的景象”,想到的是“我们是早上六点钟的太阳”,从而揭示出文章的象征义,表达对祖国赤诚的爱。‎ 9‎ ‎ ‎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20—23题。(12分)‎ ‎(2019·随州)生活需要文学蜜饯一下 阮 直 ‎①作家与文学太需要一个像“护士节”“教师节”那样的节日了。文学需要民众的土壤为之滋补,作家的灵魂需在社会的舞台上高蹈,作家的情感更需要生活的蜜饯。‎ ‎②有人说现代化的都市不需要作家,可文学从来没有背叛过生活,都市只要还过着人的生活,你就无法摆脱文学。文学只是想告诉更多的人,大家在肉身疲惫之后,转身享受一下文学之美,用你的心灵过滤一下生活,你才能吧嗒出生活中盐的滋味。‎ ‎③文学不是让人们向往虚构,作家也不是让大众舍弃财富,文学只是不想让人们的欲火太盛,作家只是让更多的人也能在傍晚的时光用文学的心态去看看树木花草,听听涛声拍岸,让忘记时间成为一种自觉的高贵,让一颗忙碌的心就此归隐。我们不妨假装一会儿懒惰,自觉地选择几件“没有意义”的事情去做,没用的文学就有这个用处。‎ ‎④没用的文学生活状态却有优雅的人生格调,因为文学有梦。高速、奢华、纷繁、喧嚣的都市已经让人们的灵魂疲惫,呼唤文学的回归迟早会成为更多人生活的目标。‎ ‎⑤放缓我们前行的脚步,为奔波之路点上一个休止符。停顿是美,停顿是诗,停顿是国画中的留白。农民你就走出田野,渔民就把船儿开回港湾,老板们放下几天的生意,不该我们奔波、不该我们干的事情在人生之中太多了,可人们却不知道。人们常说:能今天做好的事情,绝不拖到明天。作家吴亮也有名言:“凡是能拖到明天做的事情,今天就不要去干。”‎ ‎⑥大家以文学的名义举行一次精神的盛宴吧!灵魂也需要聚会。交流阅读文学的感悟,畅谈虚构的快乐,展望未来的美好……‎ ‎⑦如今的文学,已走进多元化的时代,它虽然没有繁花似锦,但也绝不会凋敝衰败。文学是能潜入有灵性人内心的,在不同的场合贴着不同的标签,成为可以多元选择的生活方式。在这样一个多元化的社会,谁也无法做到让全民族每一个人都去背诗写诗去热爱文学,但有梦想的人心中的文学情结就是一座活着的火山。‎ ‎⑧如果作家有了节日,文学就容易发酵。节日能让爱好文学的人们回归到享受精神欢愉的生活方式之中。节日能给作家传递温暖,作家能以激情之火去燎原大众的情感。中国人即便不写诗也是诗人,就连一个姓氏的排名,国人都把它诗化、韵化成“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杨”。‎ ‎⑨中国人是活在亲情与人情中的,文学就是“人学”。这个世界无论哪个国家的文学消失,我们的文学也不会,文学是民族精神中永存的根脉,当下的文学由一度的“庙堂之高”,回到了民间的江湖,而文学总会在自己的土壤里长出属于它的花花草草。‎ ‎⑩当文学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读者和作家都可以选择的时候,文学才算找到了它的根。但愿每个人心里都有一间房子,里面装颗自由畅想的心。‎ ‎(选自2019年5月10日《中国文化报》)‎ 9‎ ‎ ‎ ‎20.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生活需要文学。‎ ‎21.第⑤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3分)‎ 放缓我们前行的脚步,为奔波之路点上一个休止符。‎ 比喻论证。把“文学”比作“休止符”,生动形象地论证了文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或者论证了文学可以让人们拥有优雅的人生格调,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22.结合选文内容,谈谈你对第⑧段加点词语的理解。(3分)‎ 如果作家有了节日,文学就容易发酵。‎ ‎“发酵”本义为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成比较简单的物质(或利用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制造人们所需要的产品,或比喻事态持续发展)。此处的“发酵”是指利用“节日”,爱好文学的人们能回归到享受精神欢愉的生活方式,作家能感受到温暖,并用自己的激情之火去燎原大众的情感。‎ ‎23.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3分)‎ A.“没用的文学”是作者说的反话,其实文学在人们生活中极其重要。‎ B.呼唤文学的回归必将成为多数人的需要,热爱文学也会成为更多人的生活方式。‎ C.作家吴亮的名言“凡是能拖到明天做的事情,今天就不要去干”与作者观点相反。‎ D.中国人的文学即“人学”,它是民族精神永存的根脉,是不会消失的。‎ ‎【解析】“与作者观点相反”错误。‎ 三、作文(50分)‎ ‎24.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写一篇作文。‎ ‎(1)请以《你________的样子真美》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不少于500字;④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2)歌手蔡琴说:“我是一个善于捕捉幸福的人。比如,阳光落到桌子上,温暖安静,这一刻好幸福。我喜欢养花,花开放了,我也感到幸福。”是啊,只要用心去捕捉,你会发现,幸福一直都在。‎ 请以《捕捉幸福》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不少于500字;③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9‎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