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0-26 发布 |
- 37.5 KB |
- 13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八年级下册历史总复习,精品2套
八年级下册历史复习 第一课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召开: 制定了起临时宪法作用的 《共同纲领》 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毛泽东 当选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决定以 五星红旗 为国旗、 以 《义勇军进行曲》 为国歌, 把北平改名为北京,作为首都。 采用公元纪年 人民英雄纪念碑 内容: 1949年9月,在北平召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国内意义: 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中国结束 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 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 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国际意义: 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 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 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开国大典: 1949年10月1日 (一)、西藏问题: 1 、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一部分: 唐朝 时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先后入藏,密切了汉藏之间的关系。 元朝 时设宣政院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行政区。 清朝 册封达赖和班禅,设立驻藏大臣,大大加强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理。 1951 年 西藏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达成协议,西藏和平解放。 西藏和平解放 时间: 意义: 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 ______________ 首席代表 的代表团到北京谈判 阿沛·阿旺晋美 1951年 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 2 )建国以后西藏的发展: 1 、设置西藏自治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2 、 20 世纪 60 年代初进行民主改革,废除封 建农奴制。 3 、中央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西藏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 4 、抽调大批干部支援西藏建设(孔繁森) 5 、中央政府册封十一世班禅。 6 、修建通往西藏的公路和开通至拉萨的青藏铁路。 西藏和平解放纪念碑 近年来,“藏独”势力日益猖獗,严重破坏了民族大团结良好局面。 ( 3 )反思历史,总结教训 拉萨 3·14 暴力事件 达赖的分裂, 谈自己的认识: 达赖喇嘛在国外从事分裂祖国、谋求西藏独立的活动,这是不得人心的,其结果是必然失败。反对分裂,维护统一。 畅所欲言 第2课 最可爱的人 抗美援朝 导火线:1950年6月。朝鲜 内战 爆发 参战原因: 战斗英雄: 黄继光 邱少云 经过: 美军打着联合国的旗号侵略朝鲜 美军越过“ 三八线 ”,把战火一直烧到 鸭绿江 江边,轰炸扫射我国 东北 边境城镇,同时派美国第七舰队入侵 台湾 海峡,严重威胁了我国安全 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 1950 年 6 月, 彭德怀 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五战五捷, 将美军赶回到“三八线”附近 1953年7 月,美国被迫在 停战协定 上签字,朝鲜战争结束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第3课 土地改革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的公布 原因: 时间: 内容: 实施: 结果: 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发展,农民受尽剥削,迫切要求获得土地 1950年 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建立农民土地所有制 分批进行,没收地主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农民,地主也有份地 1952年底全国大陆基本完成,农民获得解放 意义: 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本单元内容是上承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下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段历史。这一时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期间有正确的和比较正确的探索经验。比如“八大”一次会议前后一年多的探索和全面调整国民经济的探索,在“文革‘中仍起作用,使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也有错误惨痛的经验教训,比如“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以及“文化大革命”,给社会主义事业造成了巨大损失。 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 第一个五年计划 条件:经济恢复,国民经济根本好转 原因:工业落后 基本任务;集中发展重工业,相应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培养人才 执行时间: 1953年——1957年 成就: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工业:三个第一、鞍钢 交通运输业:三条通藏公路、武汉长江大桥 工业基地:东北形成、沿海加强、华北西北新建 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时间: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 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内容:规定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性质:第一部 社会主义类型 的宪法,真正反映 人民利益的宪法 第5课 三大改造 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原因:土改后,农民、手工业者分散经营,影响生产发展,满足不了工业化建设需要 时间: 1953年——1956年 形式:组织分散的个体农民和手工业者参加农业、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目的: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道路 性质:社会主义改造 阶段: 1953 年开始, 1955 年高潮, 1956 年结束 二、公私合营 含义:先共同经营,后通过 赎买政策 过度为完全公有制 对象:资本主义工商业 时间:1954年~1956年 特点:和平过渡,这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三、三大改造的结果、评价 1、1956年底完成改造 2、实现私有制转化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3、意义; 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不足:后期过急、过粗、过快 第6课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一、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时间:1956年 任务:发展生产力,实现工业化 意义: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 二、探索中的失误 1、总路线的提出 2、“大跃进” 3、人民公社化运动 三、建设成就 1、大庆油田 2、电子工业 3、原子能工业 4、航天工业 四、模范人物 1、王进喜 2、邓稼先 3 、焦裕禄 第7课“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一、动乱和灾难 起因:毛泽东的错误判断,林彪、四人帮的利用 时间: 1966年开始 表现: 停课、停工闹革命 党政机关受冲击 干部、知识分子遭迫害 抗争受压制——二月逆流 二、粉碎林彪和江清反革命集团 1、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原因:阴谋夺权,策动政变 时间:1971年 结果:粉碎政变,林彪出逃,机毁人亡 2、粉碎江清反革命集团 原因:阴谋夺权 时间:1976年 结果:果断措施,一举粉碎,结束内乱,举国欢腾 1、新中国成立前夕的基本国情是( ) ① 农业生产落后 ②工业生产水平底 ③国家贫穷 ④人民生活十分困苦 A、 ① ②③ B、 ②③④ C、 ① ②④ D 、 ① ②③④ 2、 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于( ) A、1951 年 B、1952 年 C、1953 年 D 、1954 年 3、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取得的成就是( ) ① 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建成投产 ②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台汽车 ③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④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A、 ① ②③ B、 ②③④ C、 ① ②③④ D、 ① ②④ 4、 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产生于( ) A、1951 年 B、1952 年 C、1953 年 D、1954 年 D C C D 5、我国社会主义改造指的是( ) ①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②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③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④交通运输业社会主义改造 A、 ① ②③ B、 ②③④ C、 ① ②④ D、 ① ②③④ 6、 我国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是在( ) A、1952 年底 B、1953 年底 C、1954 年底 D、1956 年底 7、中共“八大”提出的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 A、 开展土地革命 B、 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C、 镇压反革命 D、 开展“文化大革命” 8、1958年党中央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后,“左”的错误 严重泛滥,其主要表现是( ) ① 高指标 ②瞎指挥 ③浮夸风 ④共产风 A、 ① ②③ B、 ②③④ C、 ① ②③④ D、 ① ②④ D B C A 9、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党的好干部”是( ) A、 王进喜 B、 雷锋 C、 焦裕禄 D、 邓稼先 10、“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指的是( ) A、1946~1956 年 B、1956~1966 年 C、1966~1976 年 D、1976~1986 年 11、 “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冤案是( ) A、1957 年反右斗争扩大化 B、1967 年“二月逆流” C、1968 年刘少奇被诬陷和迫害致死 D、 邓小平被诬为“四五”运动的总后台 12、在“文化大革命”中,四人帮反革命集团的主要四人是 ( ) ① 江青 ②张春桥 ③林彪 ④姚文元 ⑤ 王洪文 A、 ① 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 ① ②④⑤ D、 ① ③④⑤ C C C C 看图回答问题(课文25页 ) (1)这幅漫画反映了大跃进时期的什么现象? 反映了“大跃进”时期的浮夸风现象 请你谈谈这段历史给我们留下哪些教训? “大跃进”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的严重失误,他给我们留下的深刻教训是:凡事应遵照客观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浮夸害人、害己、害国 。 第三单元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第8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一、 十一届三中全会 思想基础: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 重新确立了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主要内容: 伟大决策—— 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大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 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伟大意义: 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改革开放的开端 中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二、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 平反冤假错案 颁布一系列法律 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9课 改革开放 一、对内改革 (1)农村改革 目的: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生产发展 措施:实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作用:农业生产得到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 ( 2)国有企业改革 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政企分开,实行经营责任制 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二、对外开放 目的: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 内容:吸引外资;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 对外开发区: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内地 第10课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提出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后提出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中国共产党“十二大”,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色的社会主义 中国共产党“十三大”,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提出了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 (2)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南巡讲话——指出发展才是硬道理 中国共产党“十四大”(1992年)——确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 中国共产党“十五大”(1997年)——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1、提出“拨乱反正,打破精神枷锁,使我们的思想来个大解放” 的是 ( ) A、 邓小平 B、 叶剑英 C、 胡耀邦 D、 陈云 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是( ) A、1976 年 B 、1977 年 C、 1978 年 D 、1979 年 3、建国以来,具有伟大历史转折意义的会议是( ) A、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B、 中共“八大” C、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 中共“十三大” 4、下列选项中,属于十一届三中全会主要内容的是( ) A、 颁布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 作出把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 放的伟大决策 C、 提出要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为历史冤案平反 D、 形成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A C C B 5、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标志是( ) A、 新中国成立 B、” 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C、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的召开 6、在我国改革开放中,首先进行改革的是( ) A、 国有企业 B、 农村 C、 机关 D、 学校 7、我国经济特区的,对外开放的“窗口”是( ) A、 珠海 B、 深圳 C、 汕头 D、 厦门 8、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是( ) A、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内地 B、 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发区——内地 C、 沿海经济开发区——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D、 内地——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 D B B A 9、我国多种所有制经济包括( ) ①国有经济 ②集体经济 ③个体经济 ④私营经济 ⑤中外合资企业 A、 ①②③ B、②③④⑤ C、 ②③④ D 、 ① ②③④⑤ 10、 下列城市中,属于改革开放后建立的第一批经济特区是( ) ①深圳 ②珠海 ③广州 ④上海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 ① ④ 11、 按照党的“十三大”部署的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步骤,到21世纪 中叶,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是( ) A、 解决人民温饱问题 B、 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C、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D、 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 D A C 12、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 A、 中共“八大” B、 中共“十三大” C、 中共“十四大” D、 中共“十五大” 13、 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议是( ) A、 十一届三中全会 B、 十二大 C、 十三大 D、 十四大 14、建国以来的一次深刻的思想启蒙运动是( ) A、 戊戌变法 B、 新文化运动 C、 “文化大革命” D、 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 15、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中,规定的一个中心是( ) A、 经济建设 B、 坚持对内改革 C、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 坚持对外开放 D D D A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11课 民族团结 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由56个民族组成 民族格局——以汉族为主体,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 民族区域自治 提出:筹建新中国时 自治:由当地民族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 自治区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各民族共同发展 党的民族政策——各民族共同发展 西藏 —— 我国五大牧区之一 内蒙古莫力达瓦斡尔自治旗——国家商品粮基地 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区 —— 我国第二橡胶基地 少数民族的发展 西部大开发战略 —— 带动了西部少数民族的大发展 各民族共同发展 第12课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一、 “ 一国两制 ” 的构想 提出者 —— 邓小平 “一国两制”的含义——在中国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一国两制”——完成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 二、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香港回归 1984年签署《中英联合声明》 1997年7月1日举行香港政权交接仪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 1987年签署《中葡联合声明》 1999年12月20月举行澳门政权交接仪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 澳门回归 二、但悲不见九州同:统一 问题的由来 香港沦为 _________ 殖民地。 香港由三部分形成: 香港: ⑴ 1842 年英国通过 《 南京条约 》 割占 香港岛 。 ⑵ 1860 年通过 《 北京条约 》 割占 九龙 。 ⑶ 1898 年帝国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时又强租 新界( 《 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 ) 英国 澳门: 1553 年明朝时,葡萄牙殖民者利用欺骗的方式占领澳门。 1949 年 ,蒋介石和国民党政府败逃台湾,两岸长期处于军事 对峙 状态,台湾问题形成。 (内政问题) 台湾: 三、紫荆花开满园春:“一国 两制”的成功实践 归纳总结:香港、澳门是如何回到祖国怀的? 1 、 香港回归 ① 中英会谈:(前提)主权问题不可以讨论 ②联合声明签署: 1984 年底 ③胜利回归: 1997 年 7 月 1 日 2 、澳门回归 1 、 1987 年 4 月, 《 中葡联合声明 》 的签署。 2 、 1999 年 12 月 20 日,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 中葡澳门政权交接仪式 港澳回归的根本原因: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四、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 祖国统一大业的未来展望 3、台湾问题: ( 1 )三国时期,孙权派卫温到达夷洲(今台湾),加强了内地与台湾地区的联系。 ( 2 )元朝时,设澎湖设巡检司管理琉球(今台湾) , 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的管辖。 ( 3 ) 1624 年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 1662 年,郑成功收复台湾,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 ( 4 ) 1684 年,清政府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台湾府的设置 , 加强了台湾同内地的联系,维护了祖国东南沿海的安全。 ( 1 )、 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 (2) 思考、讨论: 根据课外阅读材料,思考、讨论:台湾与祖国大陆的三次分离和两次回归: 三次分离 : 1.1624 年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 2.1895 年日本通过 《 马关条约 》 割台湾给日本。 3.1949 年 4 月 23 日,南京解放,国民党败退台湾,两岸对立。 两次回归: 1.1662 年民族英雄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的手中收复台湾。 2.1945 年抗日战争取得胜利, 1945 年 10 月 25 日台湾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 4 )台湾问题解决方针: 1 、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确立了争取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的思想。 2 、邓小平在“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基础上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方针。 3 、江泽民对两岸关系提出了八项主张。 4 、胡锦涛提出了促进祖国统一的“四点意见”。 5 、 2005 年祖国大陆通过了 《 反分裂国家法 》 ,从法律上遏制“台独”。 ( 5 )改革开放以来两岸关系的进展: 1 、 1987 年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三不原则”,海峡两岸同胞近 38 年的隔绝状态被打破。 2 、 1990 年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和 1991 年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成立,并于 1992 年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达成共识。 3 、 1993 年:“汪辜会谈”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入协议。 4 、江泽民提出的“八项主张” —— 成为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指导思想。 5 、 2005 年台湾国民党、亲民党领袖连战、宋楚瑜先后访问大陆,近年来两岸交流更加频繁和广泛 。 海峡两岸的交往 台胞来大陆探亲人数增多 两岸经贸联系加强 海峡两岸经济互相促进、互补互利的局面初步形成 ( 6 )对台湾问题的认识: 2005 年 4 月 29 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这次握手,是时隔 60 年两党最高领导人的历史性握手。 ( 7 )对台湾问题的认识: 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任何企图搞“台独”的势力终将招致失败的命运。 ( 7 )目前影响台湾回归的因素是: “台独”势力;国际反华势力。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第14课 钢铁长城 人民海军 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新中国成立前夕 新建海军 北海舰队 东海舰队 南海舰队 新中国成立后 20世纪70年代装备了我国自造的核潜艇 海军多兵种: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等 人民空军 在陆军基础上建立 20世纪50年代以后装备了自制的歼击机、轰炸机、强击机等 改革开放后现代化装备加强 导弹部队 1957年开始组建导弹战略部队 20世纪60年代以后,装备了中程导弹、远程导弹、洲际导弹和导弹核武器 第15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背景 毛泽东向世界宣告中国外交的基本原则 中国与苏联等国建交 美国对中国的敌视态度和孤立政策 提出:1953年中印两国谈判 完善: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 目的:为了促进中国和世界各国的友好交往 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部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意义: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时间:1955年 地点:印度尼西亚万隆 会议主题:讨论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和亚非国家发展问题 贡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中国亚非各国的团结和合作 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 第16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中美关系的正常化 敌对:20世纪70年代前,中美敌对状态长达二十多年 转机: ①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②国际形势的变化 ③中美两国的共同需要 历程 ①1971年,美国乒乓球队正式访问中国 ②1971年7月,基辛格访问中国 ③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华,发表《中美联合公报》 ④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时间:1971年10月25日 地点: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 会议:第26届联合国大会 意义:中国外交的一次伟大胜利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 1972年,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与中国建交热潮的出现 外交工作的新局面 时间:2001年10月21日 地点:上海 主题: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 参加者:江泽民、布什。普京等19位领导人 结果:通过《上海共识》 意义:是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 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第六单元 科技教育与文化 第17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一 ) “两弹一星” 1964年10月16日,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4年6月,中近程地地导弹试射成功 1966年10月,装有核弹头的中近程地地导弹试射成功 1970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多次成功发射人造地球卫星和实用通信卫星 掌握“一箭三星“技术 多次发射返回式卫星 运载火箭技术已能承揽为外国发射卫星的能力 1999年,成功发射第一艘无人飞船“神州一号” 2003年,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州五号” 航天技术 发明者:水稻专家袁隆平 时间:1973年 贡献:袁隆平提出水稻杂交新理论,实现水稻育种的历史性突破 荣誉:袁隆平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籼型杂交水稻 第18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二) 863计划 经过: 背景:世界各国高技术竞争 1、1986年3月,四位科学家提出建议 2、1986年3月,邓小平作出重要批示 3、《863计划纲要》的形成 领域:8个领域(生物、航天、信息、激光、自动化、能源、新材料、海洋高技术) 目标: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向更高水平发展和国防安全创造条件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 1、信息化时代 2、网络的重要性 3、网络的安全问题(慎对网络,健康上网) 1983年,邓小平提出“三个面向” 1986年,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20世纪90年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第19课 改革发展中的教育 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 高等教育的大发展 高等教育已形成相当的规模 创建世界一流大学 承担1/3的863计划 获得国家发明奖占全国的1/3 科技成果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高校科技成果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 五六十年代的文学成就和作品特色 “文革”后的文学成就和作品特色 “茅盾文学奖”的设立 文学的繁荣 艺术的发展 影视艺术的迅速发展 很有成就的绘画、书法、戏剧、音乐、舞蹈、杂技艺术 第20课 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 “衣”的变化—— “食”的变化—— “住”的变化—— “行”的变化—— 群众性的体育活动开展起来 竞技体育水平迅速提高 成功举办国际性体育赛事 走向世界体育强国 第21课 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就业制度的变化 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就业和社会保障 衣食住行的变迁 14.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最初是为了和平解决 ( ) A. 香港问题 B. 澳门问题 C. 台湾问题 D. 中美关系 15.20世纪90年代初期,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的重要共识是 ( ) ①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②开展两岸经济、科技、文化交流 ③调整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的“三不”政策 ④海峡两岸直接实现通邮、通商、通航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16.1955年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什么方针 ( ) A. 求同存异 B. 和平共处 C. 平等互惠 D. 互不侵犯 A A C 17.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是 A. 联合国 B. 世界贸易组织 C. 上海 APEC 会议 D. 上海合作组织 18.获得“杂交水稻之父”称号的著名农业科学家是 ( ) A. 华罗庚 B. 李四光 C. 袁隆平 D. 钱学森 19.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是指 ( ) A. 扫盲阶段 B. 小学六年级阶段 C. 从小学到初中九年级教育 D. 从小学到高中十二年教育 C C D 20.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就业制度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具体表现为 ( ) ①“铁饭碗”逐渐被打破 ②就业渠道拓宽,人们可通过人才市场自主选择职业 ③持岗上任,就业培训、公开招聘等新鲜事物层出不穷 ④这种制度不要求人们学习,不需提高就业能力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②③④ 21. 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也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具体表现为 ( ) ①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保障得到加强 ②再就业工作普遍得到加强 ③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一步健全 ④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也迈出了步伐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②③④ D B 22、我国实行的一项基本的民族政治制度是( ) A、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 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各民族共同繁荣,共同发展 D、 先汉族,后少数民族的制度 23、1979年,中国与下面哪一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 A 、 苏联 B 、 英国 C、 美国 D 、 法国 24、 1984 年,为中国在奥运会历史上夺得第一枚金牌的运动员是( ) A 、 许海锋 B 、 李宁 C 、 容国团 D 、 郑凤荣 25 、下列关于中国国防现代化建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把发展国防工业和国防科技作为建设的重点 B 、 80 年代 “ 两弹一星 ” 研制的成功,大加强了国防力量 C 、 努力提高部队的政治素质和军事素质,加强正规化、现代化建设 D 、 人民解放军已有能力构成立体防御体系,成为捍卫祖国的坚强柱石 B A C B 由于台湾分裂势力坚持 “ 两国论 ” ,企图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台湾海峡局势存在着严峻的危机,对此,中国政府发表《一个中国的原则与台湾问题》白皮书,强调指出: “ 中国政府仍然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统一,但是,如果出现台湾被以任何名义从中国分割出去的重大事变,如果出现外国势力侵占台湾,如果台湾当局无限期地拒绝通过谈判和平解决两岸统一问题,中国政府只能被迫采取一切可能的断然措施,包括使用武力,来维护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完成中国的统一大业。 ” 读后请回答下列问题: ( 1)为解决台湾问题,谁提出了具体的构想?这个构想具体是什么? (2)运用这一构想,中国政府成功解决了哪两个地区的问题? (3)结合材料和知识,谈谈你对解决台湾问题的认识。 “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为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国野心狼! ” 请回答: ( 1) “ 跨过鸭绿江 ” 的军队名称是什么?这支军队的战士被中国人民称为什么? (2) “ 打败美国野心狼 ” 的标志是什么? ( 3 )上述部队还涌现出什么英雄人物?他们的战斗有何意义? (4)你准备如何 “ 保和平,为祖国 ” ? 八下历史复习 第一课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召开:1949年9月,在北平召开 制定了起临时宪法作用的 《共同纲领》 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毛泽东 当选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决定以 五星红旗 为国旗、 以 《义勇军进行曲》 为国歌, 把北平改名为北京,作为首都。 采用公元纪年 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国内意义: 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中国结束 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 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 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国际意义: 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 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 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 西藏和平解放 时间:1951年 意义: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 阿沛·阿旺晋美 首席代表 的代表团到北京谈判 第2课 最可爱的人 抗美援朝 导火线: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 参战原因: 战斗英雄: 黄继光 邱少云 经过: 美军打着联合国的旗号侵略朝鲜 美军越过“ 三八线 ”,把战火一直烧到 鸭绿江 江边,轰炸扫射我国 东北 边境城镇,同时派美国第七舰队入侵 台湾 海峡,严重威胁了我国安全 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 1950 年 6 月,彭德怀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五战五捷, 将美军赶回到“三八线”附近 1953年7 月,美国被迫在 停战协定 上签字,朝鲜战争结束 第3课 土地改革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 原因: 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发展,农民受尽剥削,迫切要求获得土地 时间: 1950 年 内容: 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建立农民土地所有制 实施: 分批进行,没收地主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农民,地主也有份地 结果: 1952 年底全国大陆基本完成,农民获得解放 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本单元内容是上承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下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段历史。这一时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期间有正确的和比较正确的探索经验。比如“八大”一次会议前后一年多的探索和全面调整国民经济的探索,在“文革‘中仍起作用,使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也有错误惨痛的经验教训,比如“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以及“文化大革命”,给社会主义事业造成了巨大损失。 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 第一个五年计划 条件:经济恢复,国民经济根本好转 原因:工业落后 基本任务;集中发展重工业,相应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培养人才 执行时间: 1953年——1957年 成就: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工业:三个第一、鞍钢 交通运输业:三条通藏公路、武汉长江大桥 工业基地:东北形成、沿海加强、华北西北新建 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时间: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 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内容:规定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性质:第一部 社会主义类型 的宪法,真正反映 人民利益的宪法 第5课 三大改造 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原因:土改后,农民、手工业者分散经营,影响生产发展,满足不了工业化建设需要 时间: 1953年——1956年 形式:组织分散的个体农民和手工业者参加农业、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目的: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道路 性质:社会主义改造 阶段: 1953 年开始, 1955 年高潮, 1956 年结束 二、公私合营 含义:先共同经营,后通过 赎买政策 过度为完全公有制 对象:资本主义工商业 时间:1954年~1956年 特点:和平过渡,这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三、三大改造的结果、评价 1、1956年底完成改造 2、实现私有制转化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3、意义; 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不足:后期过急、过粗、过快 第6课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一、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时间:1956年 任务:发展生产力,实现工业化 意义: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 二、探索中的失误 1、总路线的提出 2、“大跃进” 3、人民公社化运动 三、建设成就 1、大庆油田 2、电子工业 3、原子能工业 4、航天工业 四、模范人物 1、王进喜 2、邓稼先 3 、焦裕禄 第7课“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一、动乱和灾难 起因:毛泽东的错误判断,林彪、四人帮的利用 时间: 1966年开始 表现: 停课、停工闹革命 党政机关受冲击 干部、知识分子遭迫害 抗争受压制——二月逆流 二、粉碎林彪和江清反革命集团 1、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原因:阴谋夺权,策动政变 时间:1971年 结果:粉碎政变,林彪出逃,机毁人亡 2、粉碎江清反革命集团 原因:阴谋夺权 时间:1976年 结果:果断措施,一举粉碎,结束内乱,举国欢腾 1、新中国成立前夕的基本国情是( ) ① 农业生产落后 ②工业生产水平底 ③国家贫穷 ④人民生活十分困苦 A、 ① ②③ B、 ②③④ C、 ① ②④ D 、 ① ②③④ 2、 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于( ) A、1951 年 B、1952 年 C、1953 年 D 、1954 年 3、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取得的成就是( ) ① 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建成投产 ②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台汽车 ③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④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A、 ① ②③ B、 ②③④ C、 ① ②③④ D、 ① ②④ 4、 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产生于( ) A、1951 年 B、1952 年 C、1953 年 D、1954 年 D C C D 5、我国社会主义改造指的是( ) ①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②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③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④交通运输业社会主义改造 A、 ① ②③ B、 ②③④ C、 ① ②④ D、 ① ②③④ 6、 我国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是在( ) A、1952 年底 B、1953 年底 C、1954 年底 D、1956 年底 7、中共“八大”提出的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 A、 开展土地革命 B、 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C、 镇压反革命 D、 开展“文化大革命” 8、1958年党中央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后,“左”的错误 严重泛滥,其主要表现是( ) ① 高指标 ②瞎指挥 ③浮夸风 ④共产风 A、 ① ②③ B、 ②③④ C、 ① ②③④ D、 ① ②④ D B C A 9、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党的好干部”是( ) A、 王进喜 B、 雷锋 C、 焦裕禄 D、 邓稼先 10、“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指的是( ) A、1946~1956 年 B、1956~1966 年 C、1966~1976 年 D、1976~1986 年 11、 “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冤案是( ) A、1957 年反右斗争扩大化 B、1967 年“二月逆流” C、1968 年刘少奇被诬陷和迫害致死 D、 邓小平被诬为“四五”运动的总后台 12、在“文化大革命”中,四人帮反革命集团的主要四人是 ( ) ① 江青 ②张春桥 ③林彪 ④姚文元 ⑤ 王洪文 A、 ① 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 ① ②④⑤ D、 ① ③④⑤ C C C C 看图回答问题(课文25页 ) (1)这幅漫画反映了大跃进时期的什么现象? 反映了“大跃进”时期的浮夸风现象 请你谈谈这段历史给我们留下哪些教训? “大跃进”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的严重失误,他给我们留下的深刻教训是:凡事应遵照客观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浮夸害人、害己、害国 。 第三单元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第8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一、 十一届三中全会 思想基础: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 重新确立了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主要内容: 伟大决策—— 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大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 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伟大意义: 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改革开放的开端 中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二、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 平反冤假错案 颁布一系列法律 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9课 改革开放 一、对内改革 (1)农村改革 目的: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生产发展 措施:实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作用:农业生产得到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 ( 2)国有企业改革 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政企分开,实行经营责任制 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二、对外开放 目的: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 内容:吸引外资;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 对外开发区: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内地 第10课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提出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后提出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中国共产党“十二大”,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色的社会主义 中国共产党“十三大”,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提出了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 (2)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南巡讲话——指出发展才是硬道理 中国共产党“十四大”(1992年)——确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 中国共产党“十五大”(1997年)——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1、提出“拨乱反正,打破精神枷锁,使我们的思想来个大解放” 的是 ( ) A、 邓小平 B、 叶剑英 C、 胡耀邦 D、 陈云 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是( ) A、1976 年 B 、1977 年 C、 1978 年 D 、1979 年 3、建国以来,具有伟大历史转折意义的会议是( ) A、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B、 中共“八大” C、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 中共“十三大” 4、下列选项中,属于十一届三中全会主要内容的是( ) A、 颁布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 作出把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 放的伟大决策 C、 提出要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为历史冤案平反 D、 形成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A C C B 5、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标志是( ) A、 新中国成立 B、” 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C、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的召开 6、在我国改革开放中,首先进行改革的是( ) A、 国有企业 B、 农村 C、 机关 D、 学校 7、我国经济特区的,对外开放的“窗口”是( ) A、 珠海 B、 深圳 C、 汕头 D、 厦门 8、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是( ) A、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内地 B、 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发区——内地 C、 沿海经济开发区——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D、 内地——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 D B B A 9、我国多种所有制经济包括( ) ①国有经济 ②集体经济 ③个体经济 ④私营经济 ⑤中外合资企业 A、 ①②③ B、②③④⑤ C、 ②③④ D 、 ① ②③④⑤ 10、 下列城市中,属于改革开放后建立的第一批经济特区是( ) ①深圳 ②珠海 ③广州 ④上海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 ① ④ 11、 按照党的“十三大”部署的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步骤,到21世纪 中叶,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是( ) A、 解决人民温饱问题 B、 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C、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D、 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 D A C 12、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 A、 中共“八大” B、 中共“十三大” C、 中共“十四大” D、 中共“十五大” 13、 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议是( ) A、 十一届三中全会 B、 十二大 C、 十三大 D、 十四大 14、建国以来的一次深刻的思想启蒙运动是( ) A、 戊戌变法 B、 新文化运动 C、 “文化大革命” D、 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 15、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中,规定的一个中心是( ) A、 经济建设 B、 坚持对内改革 C、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 坚持对外开放 D D D A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11课 民族团结 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由56个民族组成 民族格局——以汉族为主体,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 民族区域自治 提出:筹建新中国时 自治:由当地民族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 自治区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各民族共同发展 党的民族政策——各民族共同发展 西藏 —— 我国五大牧区之一 内蒙古莫力达瓦斡尔自治旗——国家商品粮基地 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区 —— 我国第二橡胶基地 少数民族的发展 西部大开发战略 —— 带动了西部少数民族的大发展 各民族共同发展 第12课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一、 “ 一国两制 ” 的构想 提出者 —— 邓小平 “一国两制”的含义——在中国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一国两制”——完成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 二、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香港回归 1984年签署《中英联合声明》 1997年7月1日举行香港政权交接仪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 1987年签署《中葡联合声明》 1999年12月20月举行澳门政权交接仪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 澳门回归 新中国成立后,明确提出要解放台湾 20世纪50年代——提出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 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方针 1995年——江泽民提出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 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第13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两岸关系的变化 1990年: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 1991年: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1993年:汪辜会谈——两岸关系迈出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海峡两岸的交往 台胞来大陆探亲人数增多 两岸经贸联系加强 海峡两岸经济互相促进、互补互利的局面初步形成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第14课 钢铁长城 人民海军 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新中国成立前夕 新建海军 北海舰队 东海舰队 南海舰队 新中国成立后 20世纪70年代装备了我国自造的核潜艇 海军多兵种: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等 人民空军 在陆军基础上建立 20世纪50年代以后装备了自制的歼击机、轰炸机、强击机等 改革开放后现代化装备加强 导弹部队 1957年开始组建导弹战略部队 20世纪60年代以后,装备了中程导弹、远程导弹、洲际导弹和导弹核武器 第15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背景 毛泽东向世界宣告中国外交的基本原则 中国与苏联等国建交 美国对中国的敌视态度和孤立政策 提出:1953年中印两国谈判 完善: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 目的:为了促进中国和世界各国的友好交往 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部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意义: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时间:1955年 地点:印度尼西亚万隆 会议主题:讨论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和亚非国家发展问题 贡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中国亚非各国的团结和合作 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 第16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中美关系的正常化 敌对:20世纪70年代前,中美敌对状态长达二十多年 转机: ①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②国际形势的变化 ③中美两国的共同需要 历程 ①1971年,美国乒乓球队正式访问中国 ②1971年7月,基辛格访问中国 ③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华,发表《中美联合公报》 ④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时间:1971年10月25日 地点: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 会议:第26届联合国大会 意义:中国外交的一次伟大胜利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 1972年,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与中国建交热潮的出现 外交工作的新局面 时间:2001年10月21日 地点:上海 主题: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 参加者:江泽民、布什。普京等19位领导人 结果:通过《上海共识》 意义:是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 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第六单元 科技教育与文化 第17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一 ) “两弹一星” 1964年10月16日,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4年6月,中近程地地导弹试射成功 1966年10月,装有核弹头的中近程地地导弹试射成功 1970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多次成功发射人造地球卫星和实用通信卫星 掌握“一箭三星“技术 多次发射返回式卫星 运载火箭技术已能承揽为外国发射卫星的能力 1999年,成功发射第一艘无人飞船“神州一号” 2003年,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州五号” 航天技术 发明者:水稻专家袁隆平 时间:1973年 贡献:袁隆平提出水稻杂交新理论,实现水稻育种的历史性突破 荣誉:袁隆平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籼型杂交水稻 第18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二) 863计划 经过: 背景:世界各国高技术竞争 1、1986年3月,四位科学家提出建议 2、1986年3月,邓小平作出重要批示 3、《863计划纲要》的形成 领域:8个领域(生物、航天、信息、激光、自动化、能源、新材料、海洋高技术) 目标: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向更高水平发展和国防安全创造条件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 1、信息化时代 2、网络的重要性 3、网络的安全问题(慎对网络,健康上网) 1983年,邓小平提出“三个面向” 1986年,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20世纪90年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第19课 改革发展中的教育 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 高等教育的大发展 高等教育已形成相当的规模 创建世界一流大学 承担1/3的863计划 获得国家发明奖占全国的1/3 科技成果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高校科技成果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 五六十年代的文学成就和作品特色 “文革”后的文学成就和作品特色 “茅盾文学奖”的设立 文学的繁荣 艺术的发展 影视艺术的迅速发展 很有成就的绘画、书法、戏剧、音乐、舞蹈、杂技艺术 第20课 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 “衣”的变化—— “食”的变化—— “住”的变化—— “行”的变化—— 群众性的体育活动开展起来 竞技体育水平迅速提高 成功举办国际性体育赛事 走向世界体育强国 第21课 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就业制度的变化 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就业和社会保障 衣食住行的变迁 14.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最初是为了和平解决 ( ) A. 香港问题 B. 澳门问题 C. 台湾问题 D. 中美关系 15.20世纪90年代初期,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的重要共识是 ( ) ①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②开展两岸经济、科技、文化交流 ③调整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的“三不”政策 ④海峡两岸直接实现通邮、通商、通航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16.1955年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什么方针 ( ) A. 求同存异 B. 和平共处 C. 平等互惠 D. 互不侵犯 A A C 17.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是 A. 联合国 B. 世界贸易组织 C. 上海 APEC 会议 D. 上海合作组织 18.获得“杂交水稻之父”称号的著名农业科学家是 ( ) A. 华罗庚 B. 李四光 C. 袁隆平 D. 钱学森 19.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是指 ( ) A. 扫盲阶段 B. 小学六年级阶段 C. 从小学到初中九年级教育 D. 从小学到高中十二年教育 C C D 20.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就业制度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具体表现为 ( ) ①“铁饭碗”逐渐被打破 ②就业渠道拓宽,人们可通过人才市场自主选择职业 ③持岗上任,就业培训、公开招聘等新鲜事物层出不穷 ④这种制度不要求人们学习,不需提高就业能力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②③④ 21. 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也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具体表现为 ( ) ①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保障得到加强 ②再就业工作普遍得到加强 ③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一步健全 ④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也迈出了步伐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②③④ D B 22、我国实行的一项基本的民族政治制度是( ) A、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 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各民族共同繁荣,共同发展 D、 先汉族,后少数民族的制度 23、1979年,中国与下面哪一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 A 、 苏联 B 、 英国 C、 美国 D 、 法国 24、 1984 年,为中国在奥运会历史上夺得第一枚金牌的运动员是( ) A 、 许海锋 B 、 李宁 C 、 容国团 D 、 郑凤荣 25 、下列关于中国国防现代化建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把发展国防工业和国防科技作为建设的重点 B 、 80 年代 “ 两弹一星 ” 研制的成功,大加强了国防力量 C 、 努力提高部队的政治素质和军事素质,加强正规化、现代化建设 D 、 人民解放军已有能力构成立体防御体系,成为捍卫祖国的坚强柱石 B A C B 由于台湾分裂势力坚持 “ 两国论 ” ,企图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台湾海峡局势存在着严峻的危机,对此,中国政府发表《一个中国的原则与台湾问题》白皮书,强调指出: “ 中国政府仍然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统一,但是,如果出现台湾被以任何名义从中国分割出去的重大事变,如果出现外国势力侵占台湾,如果台湾当局无限期地拒绝通过谈判和平解决两岸统一问题,中国政府只能被迫采取一切可能的断然措施,包括使用武力,来维护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完成中国的统一大业。 ” 读后请回答下列问题: ( 1)为解决台湾问题,谁提出了具体的构想?这个构想具体是什么? (2)运用这一构想,中国政府成功解决了哪两个地区的问题? (3)结合材料和知识,谈谈你对解决台湾问题的认识。 “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为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国野心狼! ” 请回答: ( 1) “ 跨过鸭绿江 ” 的军队名称是什么?这支军队的战士被中国人民称为什么? (2) “ 打败美国野心狼 ” 的标志是什么? ( 3 )上述部队还涌现出什么英雄人物?他们的战斗有何意义? (4)你准备如何 “ 保和平,为祖国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