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二章测试题含答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二章测试题含答案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二章测试题含答案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对于长度和时间的估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通常情况下成年人走两步的距离大约是1.5 m B.教室里的课桌高度大约是75 dm C.中学生脉搏跳动10次所用时间约为1 s D.一只普通的圆珠笔长度大约在40~50 cm之间 ‎2.不同物体吸收太阳辐射能力不同,小明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于是,他将几个完全相同的物体涂上不同颜色放在太阳底下,测出相同时间内物体升高的温度。从科学探究的角度分析,小明的“认为”这个步骤是科学探究中的哪个步骤( B )‎ A.提出问题 B.猜想假设 ‎ C.分析论证 D.进行实验 ‎3.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分子无规则运动的是( A )‎ A.春天柳絮飞扬 B.酒香不怕巷子深 C.长期堆放的煤会渗透进地板 D.将糖放入水中,水会变甜 ‎4.某天小强坐爸爸的小车去上学,在某路口等红灯时,小强感觉自己坐的车在往前进,但注意一看还是红灯亮着的,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以红灯为参照物,小车是运动的 B.以小车为参照物,小强是运动的 C.以旁边向后退的另一小车为参照物,小强是运动的 D.以地面为参照物,小强是运动的 ‎5.如图是用刻度尺测物体长度的情形,所记录的测量结果中正确的是( C )‎ 8‎ A.4.3 cm B.4.25 cm ‎ C.3.25 cm D.3.3 cm ‎6.下列例子中为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 D )‎ A.冬天在太阳光的照射下,人感到暖烘烘的 B.用酒精灯给水加热 C.冬天里喝一杯热水,马上感到暖和 D.陨石坠入地球大气层成为流星 ‎7.★小明用一刻度尺对某物体的长度进行了多次测量,记录的数据如下:36.3 cm,36.4 cm,38.3 cm,36.3 cm,此物体长度应记作( A )‎ A.36.3 cm B.36.33 cm ‎ C.36.4 cm D.36.8 cm ‎8.某一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已知它在前一半路程中的速度是4 m/s,后一半路程中的速度是6 m/s,那么它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B )‎ A.4 m/s B.4.8 m/s ‎ C.5 m/s D.6 m/s ‎9.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同时自西向东行驶时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前2 s内甲车运动的路程小于乙车运动的路程 B.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16 m/s C.乙车在做减速直线运动 D.甲、乙两车在4 s内的平均速度相同 ‎10.★(多选)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图像分别描述了做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根据图像信息分析,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CD )‎ 8‎ A.物体B做匀速直线运动 B.物体A做变速运动 C.vA>vB D.B物体运动1.5 s通过的距离是3 m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1.小明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量一个圆形物体的直径,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 垂直 ;物体的直径为 1.20 cm,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1mm 。‎ ‎12.如图甲所示,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1 mm,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 B (选填“A”或“B”),被测物体的长度为 2.50 cm。如图乙所示,停表的读数为 337.5 s。‎ ‎13.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它们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很难自然沉降到地面,人吸入后会进入血液对人体形成危害。雾霾天气中,PM2.5含量较高。PM2.5在空中的运动 不属于 (选填“属于”或“不属于”)分子的运动。‎ ‎14.舰载飞机从我国“辽宁号”航空母舰的甲板上起飞过程中,以飞机上的座椅为参照物,飞行员是 静止 的;以甲板为参照物,飞行员是 运动 的。飞机相对空气的速度决定了飞机能否起飞。舰载机起飞时和航空母舰运动的方向相同,为保证顺利起飞,起飞应在航空母舰 逆 (选填“顺”或“逆”)风航行时进行。‎ ‎15.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出现了利用纤维材料制成的、接上电池就可以发热的“发热纸”,通电后,用这种纸包装的食品便可香热可口。这种“发热纸”在工作时将 电 能转化为 内 能。‎ 8‎ ‎16.如图是甲、乙两个物体运动的路程时间图像,由图可知,甲、乙两物体做的都是__匀速直线 运动,甲的速度大小是 15 m/s,乙的速度大小是 6 m/s。‎ ‎17.甲、乙两人从相距15 km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的速度为3 km/h,乙的速度为2 km/h,甲带一条狗,同甲一起出发,狗的速度为4 km/h,狗碰到乙后又往甲方向走,碰到甲后它又往乙方向走,这样持续下去,直到甲、乙相遇时,这条狗一共走了 12 km。‎ ‎18.某实验小组做“测平均速度”实验的情形如图所示,显示时间的数字钟的时间格式是“时:分:秒”。小车在A、B段的平均速度为 1.25 cm/s,B、C段的平均速度为 0.5 cm/s,由此可判断小车是在做 变速直线 (选填“匀速直线”或“变速直线”)运动。‎ 选择、填空题答题卡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得分 答案 A B A C C D A B D ACD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得分:______‎ ‎11. 垂直   1.20   1mm ‎ ‎12. 1   B   2.50   337.5 ‎ ‎13. 不属于  14. 静止   运动   逆 ‎ ‎15. 电   内  16. 匀速直线   15 6 ‎ ‎17. 12  18. 1.25   0.5 变速直线 ‎ 三、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8分)‎ ‎19.小明和爸爸坐飞机去旅游,当飞机准备降落时,乘务人员要求所有的乘客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不要动,系好安全带。小明系好安全带,心里却在想,我坐在这儿真的没动吗?如果没动,我怎么会降落到地面上去呢?你能帮小明解释一下吗?‎ 答: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当飞机降落时以座椅为参照物,‎ 8‎ 小明相对于自己的座椅位置没有变化,他是静止的;以地面为参照物,小明相对于地面位置是变化的,他是运动的。‎ ‎20.地球同步卫星又称对地静止卫星,是运行在地球同步轨道上的人造卫星,在地面上的人觉得卫星“静止”在空中。卫星究竟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请你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进行解释。‎ 答:在地面上的人与地球同步卫星一起随地球运转,相互之间没有位置变化,所以卫星是静止的;但是相对于其他天体,例如月亮,其位置是不断变化的,所以以其他天体为参照物时,卫星是运动的。‎ 四、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6分)‎ ‎21.某同学欲测量一根细铜丝的直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 A.用刻度尺测出铅笔杆上铜丝绕圈总长度L;‎ B.用铜丝绕圈总长度除以铜丝的圈数,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 C.将细铜丝紧密缠绕在圆柱形铅笔杆上;‎ D.数出缠绕在铅笔杆上细铜丝的圈数n。‎ ‎(1)以上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应是 CADB 。(填写字母)‎ ‎(2)计算该细铜丝直径的表达式是:d= 。‎ ‎(3)该同学没有用学生常用的刻度尺来直接测量该细铜丝的直径,是因为 由于细铜丝直径小于刻度尺的分度值,不能直接测量 。‎ ‎22. 在课外实践活动中,用闪光照相机探究纸锥竖直下落的运动情况,照相机每隔0.2 s曝光一次。‎ ‎(1)小明所在的兴趣小组拍下的照片如图所示,可以看出纸锥在做 变速 (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其理由是 纸锥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 。若测得纸锥在A、B两位置间的实际距离为6.40 cm,则在此过程中,纸锥的速度为 16 cm/s。‎ ‎(2)下图中四个速度随时间的关系图像,能反映出该纸锥下落运动的是 C_ 。(填字母)‎ 8‎ ‎23.★某同学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请你帮助该同学完成以下问题。‎ ‎(1)该实验测量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 v= 。实验中使用的斜面的倾角较小,其目的是 增加 (选填“缩短”或“增加”)测量时间,以减小测量时的误差。‎ ‎(2)小车通过A、B、C三个位置时停表对应如图所示,全过程的平均速度vAC= 0.24 m/s,若s2的路程正好是全部路程的一半,则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AB= 0.2 m/s,小车通过BC段所用时间是 2 s。如果计时操作不熟练,当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 大 (选填“大”或“小”)。‎ 五、计算题(共16分)‎ ‎24.(7分)“全民健身徒步行走”活动深入人心,如图,清晨一列长360 m的队伍匀速通过1.8 km长的大桥,用时30 min,求:‎ ‎(1)队伍前进的速度;‎ ‎(2)这列队伍全部在大桥上行走时的时间。‎ 解:(1)队伍完全通过大桥的路程:‎ s=L桥+L队=1 800 m+360 m=2 160 m,‎ 8‎ 队伍前进的速度:‎ v===1.2 m/s;‎ ‎(2)队伍全部在桥上行走的路程:‎ s′=L桥-L队=1 800 m-360 m=1 440 m,‎ 这列队伍全部在大桥上行走时的时间:‎ t′===1 200 s。‎ 答:略。‎ ‎25.(9分)成都快速公交“BRT”已经建成通车。已知二环高架一周全长约为28.2 km。据测算,“BRT”全程平均速度约为30 km/h。求:‎ ‎(1)“BRT”在二环高架全程运行一周需要多少h?‎ ‎(2)若“BRT”在某一地段运行时,先以60 km/h的速度运行1 min,停车12 s,再以50 km/h的速度运行36 s,求“BRT”在这一地段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 解:(1)由v=可得,BRT二环高架全程运行一周需要的时间:‎ t===0.94 h;‎ ‎(2)由v=可知,先以60 km/h的速度运行1 min的路程:‎ s1=v1t1=60 km/h× h=1 km,‎ 再以50 km/h的速度运行36 s的路程:‎ s2=v2t2=50 km/h× h=0.5 km,‎ 总路程:‎ s′=s1+s2=1 km+0.5 km=1.5 km,‎ 总时间:‎ 8‎ t′=t1+t2+t3= h+ h+ h= h,‎ 平均速度:‎ v′===50 km/h。‎ 答:略。‎ 8‎ 畅优新课堂 八年级 上册 物理 教科版 ‎ 7‎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