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0-26 发布 |
- 37.5 KB |
- 3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部编版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6单元2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文言文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2 人们经常说“得道多助 , 失道寡助”,那这句话具体是什么含义呢?我们现在一起来看看亚圣孟子对“得道多助 , 失道寡助”的阐释。 1. 利用注释和工具书大致读懂课文,积累文言词汇,把握文章的观点和思路。 2. 反复诵读,体会 《 孟子 》 的说理特点。 3. 背诵课文,积累课文中的名言警句。 (重点) (难点) (重点) 孟子 ( 约前 372 年~约前 289 年 ) ,名轲,字子舆,邹 ( 现在山东邹城市 ) 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后世常以“ 孔孟 ”并称,尊称孟子为“亚圣”。孟子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他在孔子的仁学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 仁政 ”学说。 孟子生活在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战国时期。当时,各大国之间“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面对这样一种社会现实,孟子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他到处游说,宣扬他的 “仁政”“王道” 主张。孟子把孔子“仁”的观念发展为“仁政”思想,指出“民贵君轻”,劝导统治者重视人民。同时他反对诸侯互相攻伐,以武力相兼并,提出“不嗜杀人者”才能统一天下的观点。他极力主张“ 行仁政 ”,恢复井田制,省刑薄赋,确保“黎民不饥不寒”。 一 读读写写 sù 米 粟 ( 一 ) 古今异义 1. 池 非不深也(古义:护城河;今义:池塘) 2. 委 而去之(古义:放弃;今义:委任) 二 文言知识积累 ( 二 ) 词类活用 1. 域 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词用作动词,使 …… 定居) 2. 固 国不以山溪之险(形容词用作动词,巩固) 导思 1. 这篇文章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导思 2: 这篇文章采用了怎样的思路来论证 观点? 论证方法 论证思路 关键词 品格抱负 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自然的风格。 《孟子》三章 朗读。 圈点要求 1. 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 双竖线、单竖线 。 2. 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 方框 。 3. 关键语句 ( 或写得好的语句 ) 用 波浪线 。 4. 有疑问的地方,用 问号 标注。 原文: 天时 不如地利, 地利 不如 人和 。 天时 : 气候上的有利条件。 地利 : 地理上的有利条件。 人和: 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注释: 翻译课文 原文: 天时 不如地利, 地利 不如 人和 。 译文: 有利于作战的气候、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时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原文: 三里之 城 ,七里之 郭 , 环 而攻之而不胜。 夫 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 : 内城。 郭 : 外城。 环 : 围。 夫 : 句首发语词,无实义。 注释: 原文: 富贵不能使我昏乱,贫贱不能使我改变,威武不能使我屈服,这样才叫作大丈夫。 译文: 三里之 城 ,七里之 郭 , 环 而攻之而不胜。 夫 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原文: 城 非不高也, 池 非不深也, 兵革 非不 坚利 也,米粟非不多也, 委 而 去 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城 : 城墙。 池 : 护城河。 兵革 : 泛指武器军备。兵,兵器。革,皮革制成的甲、胄、盾之类。 坚利 : 坚硬 ; 锋利。 委 : 放弃。 去 : 离开。 注释: 原文: 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武器军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 ( 但是守城方还是 ) 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 ( 再好也 ) 比不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译文: 城 非不高也, 池 非不深也, 兵革 非不 坚利 也,米粟非不多也, 委 而 去 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原文: 故曰: 域 民不以封疆之界, 固 国不以山溪之险, 威 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 道 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 至 , 亲戚畔 之;多助之至,天下 顺 之。 以 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故 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域: 使 …… 定居。 固: 巩固。 威: 威慑。 道: 仁政。 至 : 极点。 亲戚: 与自己有血缘或婚姻关系的人。 畔: 同“叛”,背叛。 顺 : 归顺,服从。 以 : 凭借。 故 : 所以。 注释: 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城的边界,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亲属也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凭借天下的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属都背叛的寡助之君,所以(能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译文: 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说明了什么? 用顶真修辞,指明“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这两句话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论证了什么? 第 2 、 3 句运用举例论证,有力地论证了“地利”重于“天时”。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四个双重否定句构成排比,气势磅礴,增强了语势,极言防御一方“地利”方面的优越条件。然后陡然一转,说出失败的结局,对照鲜明,使得“地利不如人和”的结论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结尾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结尾运用对比论证,从正反两个方面对比“得道”“失道”对战争的决定意义,突出强调了“得道”即“人和”的重要性。得人心者,人心所背,所向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溃。强调了施行“仁政”的重要性,深化了文章中心。 议论文结尾段作用分析法。 (中考占 3-4 )议论文结尾段的作用主要有:①总结全文,得出结论或得出中心论点(深化中心论点);②重申(强调) …… 中心论点;③发出 …… 的号召或希望人们 …… ;④补充论证了 …… ,使论证更全面更严密;⑤提出问题,发人深思,启发人去关注或思考某个问题。 阅读方法解密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一文作者是如何来证明他的观点的 ? 【 点拨 】 围绕“天时”“地利”“人和”三个因素,作者以战争为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首先从进攻一方来论述。从“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可以看出,指的是个小国家,强大的军队占据有利时机包围一个小国,即使围而不攻,被包围者也一定是坚持不住的,然而却没能使小国屈服,这是因为小国占据了有利的地势。这就是“天时不如地利”。接着又从防守一方来论述。城高,护城河深,武器精良,粮食多,完全可以长期坚守,然而守城一方弃城而逃,这是因为军心不稳,内部不团结。这就是“地利不如人和”。可见,各种客观条件及诸多因素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和”的因素,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 战争需要人和 人和之重要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论点 论据 类推 结论 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治国需要人和 施行仁政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一文通过列举事例论证了在战争中天时、地利和人和三个要素的作用,提出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观点,表现了孟子“仁政”的治国主张。 语句整齐流畅,气势磅礴,富有说服力。 多处运用排比,气势磅礴,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如“哉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吾事之利”等。名言警句迭出,句式工整,表意蕴藉,闪烁着哲理的光华。 你能说出有关“和”的成语、俗语或典故吗?“和”字在当代社会又具有怎样的新内涵? 成语: 和气生财、一团和气、和衷共济。 俗语: 家和万事兴。 典故: “将相和” 在当代社会,“和”字不仅仅是指人与人的和谐相处,而且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处,和谐发展。 作业 1 : 完成教材上的课后习题 作业 2 : 完成 《 点训 》 上的习题 温馨提示:以上作业的课件均见本课文件夹。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