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论语语文教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11论语语文教案

11 《论语》十二章 知识目标 1.了解孔子及《论语》的有关知识。 2.学习重点文言词语,解读各则语录。 能力目标 1.能流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语感。(重 点) 2.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难点) 情感目标 体会课文丰富精彩的内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第 1 课时 1.能流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语感。 2.学习重点文言词语,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3.了解各则语录的内容。 一、导入新课 有人说,若中国人不知道有孔子,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知道了孔子,而不知道《论 语》,也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半部《论语》治天下”,它形象地概括了这部儒家经典 对后世的卓越贡献。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孔子,随着这位“万世师表”一起去探讨学习方法、 学习态度以及如何修身做人。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多种形式朗读课文,注意读音和节奏。 明确: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2.教师范读,强化解读文义的方法,其余部分由学生讨论交流解决。 “单”变“双”。如:学——学习 乐——快乐 温——温习 师——老师 思——思 考 知——知道 择——选择 目标导学二:再读课文,疏通文义 (一)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1.通假字 (1)不亦说.乎(“说”同“悦”,愉快) (2)吾十有.五(“有”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2.词类活用 (1)学而时.习之(名词作状语,按时) (2)吾日.三省吾身(名词作状语,每天) (3)温故.而知新.(形容词作动词,分别译为“学过的知识”“新的理解和体会”) (4)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动用法,以……为快乐) (5)饭.疏食,饮水(名词作动词,吃) 3.古今异义 (1)饭疏食,饮水.(古义:冷水;今义:泛指所有的水) (2)三.人行(古义:表示概数,表示多;今义:表示确数) 4.一词多义 乐不亦乐.乎(高兴) 回也不改其乐.(乐趣)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以……为快乐) 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比) 于我如.浮云(像) 知人不知.而不愠(了解) 温故而知.新(得到,懂得) 而学而.时习之(连词,表并列,而且) 三十而.立(连词,表修饰,可不译) 学而.不思则罔(连词,表转折,但) 切问而.近思(连词,表递进,并且) 为为.人谋而不忠乎(替、给) 可以为.师矣(做) (二)重点句子的翻译。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明确: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并不因此恼怒,不也 是有才德的人吗?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明确:只是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却不读书,就会疑惑。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明确: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选取他们的优点而学习,如果 也有他们的缺点就加以改正。 4.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明确:孔子在河边感叹道:“时光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 5.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明确:广泛学习且能坚定自己的志向,恳切地发问求教,多思考当前的事情,仁德就在 其中了。 目标导学三:概括每章内容 根据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概括每一章的主要内容。 明确:第一章:第一句讲学习方法,第二、三句讲修身做人。 第二章:讨论思想品德修养和温习老师传授的知识。 第三章:讲的是不同年龄阶段修身做人的一些做法。 第四章:讨论学习方法,说明了温习旧知识的重要性。 第五章: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 第六章:讨论思想道德修养,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 第七章:讲正确的学习态度。要虚心求教,取长补短,弥补不足。 第八章:讲的是在平淡的生活中,应乐在其中,不羡慕、不贪图不义之财。 第九章:讲的是要学习别人好的地方,对照别人不好的地方修正自己的缺点。 第十章:说明要学会珍惜时间。 第十一章:要坚定志向。 第十二章:一个人,要有大志,还要善于思考,才能有较大的收获。 三、板书设计 重要字词 重点句子 每章要点理解内容——掌握方法留、删、 补、换、 调、变。 第 2 课时 1.解读各则语录并进行分类,了解孔子和儒家思想。 2.积累文中出现的成语。 3.联系实际,体会课文丰富的内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从《〈论语〉十二章》中学到了很多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修身做人方面的知 识。这十二章的语言都很简练,但却蕴含着非常深刻的道理,学习后,每个人都受益匪浅。 此外,《论语》是成语最多的文化典籍,我们就更不能小视对这篇课文的挖掘。接下来,我们 就继续学习本课。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研读课文,深入探究 1.文章分别讲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请分别找出相应的句子。 明确:分别讲了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品德修养三方面的内容。 (1)学习态度: 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③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2)学习方法: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②传不习乎? ③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品德修养: ①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③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④子曰:“贤哉,回也……” ⑤饭疏食,饮水…… ⑥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⑦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2.在新知与旧知、知识与实践的关系上,在学与思、学与问的关系上,孔子是怎么看的? 明确:在新知与旧知的关系上,孔子认为“温故”可以“知新”。也只有“温故”“知 新”的人才能当老师。这里,孔子强调的是“新知”,是那种开拓、创新的精神。 在知识与实践的关系上,孔子认为“学而时习之”。学了知识要按时去复习,把所学的 东西运用到行动上,在实践中提高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在学与思的关系上,孔子认为学习与思考必须结合,二者缺一不可。只读书而不通过自 己的头脑加以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一味地空想而不读书,就会感到疑惑。 在学与问的关系上,孔子主张既学又问,不仅问才能比自己高的人,即使是才能比自己 低的人,只要他们在某一方面有一技之长、一得之见,就应该虚心向他们求教,不以为羞耻。 目标导学二:联系生活,拓展提升 1.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你是怎么看待“箪食瓢饮”的? 生甲:颜回的这种治学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他在这么艰苦的条件下,还能够保持乐观的 心态,真是不容易,所以说,能吃苦是成功的必要条件。 生乙:我从颜回身上看到了他的那种高洁的学者风范。他不会因为物质条件的简陋,而 放弃自己的追求和梦想,不会转而投身于追名逐利的大潮中,最终也不会迷失自我。 生丙:我不太赞同以上二位的意见。我觉得没有必要完全摒弃优厚的物质条件,利用它 为我们的学习创造更好的条件,不也很好吗? 三、板书设计 《论语》十二章学习方法勤于复习 学思结合 学习态度以学为乐 诚实谦虚 珍惜时间 修身做人宽厚仁义 坚贞守节学习是为了 更好地做人 可取之处 在教《论语》时,让学生能感觉到好像穿越时空,去 阅读、去思考、去吸取、继承并发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让学生对学习文言文有兴趣,愿意去读。 不足之处 在上这一课时,虽然课堂活跃起来了,一扫过去上文 言文课堂死寂的毛病,但是在上课时也存在着不足的地方。 由于太过活跃,对时间控制不恰当,所以课时耗费过多, 到第二课时的时候学生的情绪大不如前。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