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0-26 发布 |
- 37.5 KB |
- 2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清潭中学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2019-2020学年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清潭中学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1分)“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从西晋到南北朝近300年分裂、对峙后,又一次实现国家统一的是( ) A.秦朝 B.东晋 C.隋朝 D.元朝 2.(1分)在我国古代有这样一项水利工程,它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这项水利工程是( ) A.都江堰 B.长城 C.灵渠 D.大运河 3.(1分)唐朝前期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与西北、西南等地区的少数民族政权保持友好而密切的联系,与唐朝的关系被喻为“和同为一家”的是( ) A.吐蕃 B.天竺 C.匈奴 D.回纥 4.(1分)“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在杜甫《忆昔》这首诗中“开元全盛日”指的是( )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5.(1分)辽、宋、夏、金时期最突出的历史阶段特征是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其中,建立了西夏政权的是( ) A.契丹族 B.党项族 C.女真族 D.蒙古族 6.(1分)“山外山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该诗作者生活的历史时期是( ) A.南北朝 B.唐朝 C.南宋 D.明朝 7.(1分)宋元时期的海上交通发达,海外贸易繁荣。开辟于汉朝的“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是在( ) 第22页(共22页) A.唐朝 B.五代 C.宋朝 D.元朝 8.(1分)1279年,攻占南宋都城,完成全国统一的是( ) A.铁木真 B.忽必烈 C.陆秀夫 D.文天祥 9.(1分)印刷术、造纸术、火药和指南针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其中,在北宋时期由匠人毕昇发明的是( ) A.活字印刷术 B.造纸术 C.火药 D.指南针 10.(1分)《明太祖实录》记载: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于重刑”。明太祖立下这条“祖训”的目的是( ) A.加强君权,巩固统治 B.废丞相,设三司 C.设置三省六部制 D.创立殿试制度 11.(1分)郑和从1405﹣1433年先后七次下西洋,他的船队最远到达了( ) A.印度洋西海岸 B.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C.波斯湾和红海沿岸 D.苏门答腊和爪哇 12.(1分)元朝疆域辽阔,为对全国进行有效的统治,元朝主要实行(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行省制 D.内阁制 13.(1分)清朝前期为了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管辖,乾隆帝( ) A.册封达赖喇嘛 B.设置伊犁将军 C.设置驻藏大臣 D.迎接土尔扈特部回归 14.(1分)毛泽东曾称成吉思汗为“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主要的历史功绩是( ) A.吸取隋朝教训,重视发展生产 B.在会宁称帝 C.统一蒙古,建立蒙古政权 第22页(共22页) D.建立元朝 15.(1分)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悲剧深刻鞭挞了封建礼教的罪恶。这一爱情悲剧出自文学作品( )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红楼梦》 D.《西游记》 二.非选择题(第1小题6分,第2小题7分,第3小题6分,第4小题6分,第5小题5分,第6小题5分,共35分) 16.(6分)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应问题。 材料一 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过去的。 ﹣﹣﹣﹣孙中山 材料二 唐太宗在端门看见新科进士们从大门鱼贯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意思是天下有才之士都被我收罗了)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 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始末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前典,立朝廷而建官府,辅相者曰“中书省”,本兵者曰“枢密院”,主弹纠者曰“御史台”。 ──《元文类》卷40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从我们中国过去的”的考试制度指的什么制度?该制度开创于哪一朝代?该制度正式确立的标志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分析唐太宗为什么会发出“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的感慨?“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的历史现象对唐朝统治的巩固起到什么作用? (3)根据材料三列举元朝在中央设置的行政机构。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你从元世祖对制度创新的举措中得到的启示。 17.(7分)阅读下列材料 第22页(共22页) 材料一:寇准认为澶州北城将士正在浴血奋战,皇帝亲临会极大地鼓舞士气,于是力请皇帝渡河,他说:“陛下不过河,则人心益危,敌气未慑,非所以取威决胜也。” 材料二:“……,二、以白沟河为国界,双方撤兵。此后凡有越界盗贼逃犯,彼此不得停匿。……三、宋方每年向辽提供‘助军旅之费’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四、双方于边境设置榷场,开展互市贸易。” ﹣﹣《澶渊之盟》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这场战争爆发的时间是何时?战争的结果如何? (2)材料二中盟约签订时宋朝的最高统治者是谁? (3)北宋每年向辽提供的“助军旅之费”被称为什么? (4)有人说,这一盟约是不平等的,是屈辱的。你是如何看待的? 18.(6分)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爱好和平的国家,但又具有坚决反抗外敌入侵的传统。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 材料二 如图 第22页(共22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日本遣唐使来华主要通过什么途径到达中国?他们到中国的目的是什么?这些遣唐使回国后,为日本的发展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鉴真东渡有什么历史意义?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倭寇”骚扰我国沿海地区,当时在我国东南沿海领导人民抗击倭寇的民族英雄是谁?他取得的主要功绩是什么? 19.(6分)黄河流域曾是古代中国政治、经济中心,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过程,我国南北经济的发展促成了宋代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请回答问题。 (1)“苏湖熟,天下足”或“苏常熟,天下足”的谚语,形象地反映了太湖流域和长江下游的农业生产在全国所占的重要地位。太湖流域和长江下游的农业生产得以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是在什么时期? (2)宋朝采取奖励通商的政策,促使商业的繁荣超过了以往的任何朝代。宋代最大的商业城市是哪里?为了便于对海外贸易的管理,宋代在主要港口专门设立了什么机构?随着商贸的繁荣发展,北宋时期,在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这种纸币的名称叫什么? (3)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娱乐生活丰富多彩。当时出现的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什么?形成于宋代的主要戏曲表演形式是什么? (4)宋代的市民文化娱乐生活丰富多彩与经济的繁荣和城市的发展有什么联系? 20.(5分)材料一 1653年,五世达赖喇嘛阿旺罗桑嘉措应召到达北京朝见清顺治皇帝,被赐全册金印,从而使达赖喇嘛的封号及其在西藏宗教界的合法地位得到中央政府的正式确定,从此以后,历世达赖喇嘛转世后须经中央政府册封的制度遂成定制。 材料二 1759年,清军兵分两路,一路由兆惠率领,从乌什攻喀什;另一路由富德率领,由和田直取叶尔羌。大小和卓自知不敌,逃往巴达克山。……至此,大小和卓叛乱被平定,南疆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为有效管辖西藏事务设置了何种机构?这一机构的设置起到什么作用? 第22页(共22页) (2)清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的皇帝是哪一位?平定大小和卓叛乱有何重大意义? (3)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总结归纳清朝对少数民族实行恩威并施政策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2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乾隆时,内阁大学士胡中藻的诗里有“一把心肠论浊清”的句子,乾隆皇帝看了竟说:“加‘浊’字于国号‘清’字之上,是何居心?”结果,胡中藻和族人被杀,罪及师友。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了清朝的什么政策? (2)清政府为什么采取这样的政策? (3)这一政策给当时的社会环境及以后的社会发展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第22页(共22页) 2019-2020学年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清潭中学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1分)“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从西晋到南北朝近300年分裂、对峙后,又一次实现国家统一的是( ) A.秦朝 B.东晋 C.隋朝 D.元朝 【分析】本题以“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为切入点,考查隋朝统一全国的史实。 【解答】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即隋文帝)夺取了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设洛阳为陪都。589年,隋灭陈,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重新统一了全国。 故选:C。 【点评】注意识记隋朝统一的时间及其意义。 2.(1分)在我国古代有这样一项水利工程,它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这项水利工程是( ) A.都江堰 B.长城 C.灵渠 D.大运河 【分析】本题考查了大运河的作用.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征发几百万人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纵贯南北全长两千多公里的大运河. 【解答】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征发几百万人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纵贯南北全长两千多公里的大运河,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故选:D。 第22页(共22页)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隋朝大运河的作用. 3.(1分)唐朝前期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与西北、西南等地区的少数民族政权保持友好而密切的联系,与唐朝的关系被喻为“和同为一家”的是( ) A.吐蕃 B.天竺 C.匈奴 D.回纥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唐朝民族关系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解答】唐中宗时,将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唐蕃“和同为一家”有利于汉藏两族的友好相处,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故选:A。 【点评】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唐朝民族关系的相关知识点。 4.(1分)“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在杜甫《忆昔》这首诗中“开元全盛日”指的是( )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分析】本题考查了开元盛世。唐玄宗即位后,任用姚崇等人当宰相,重视地方吏治,把中央优秀官吏下放到地方任职,并亲自考核县令政绩,还注意节俭,这些改革措施使开元年间政局为之一新。 【解答】根据题干给出的“开元全盛日”可知反映的是开元盛世。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唐玄宗与开元盛世。 5.(1分)辽、宋、夏、金时期最突出的历史阶段特征是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其中,建立了西夏政权的是( ) 第22页(共22页) A.契丹族 B.党项族 C.女真族 D.蒙古族 【分析】本题考查西夏的建立者,知道元昊建立了西夏。 【解答】北宋初期,在今天宁夏、甘肃一带生活着以游牧为主的民族党项族。1038年,党项族的首领元昊称大夏国皇帝,定都兴庆,历史上称为西夏。 故选:B。 【点评】注意识记宋、辽、西夏的并立与和战的相关知识。 6.(1分)“山外山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该诗作者生活的历史时期是( ) A.南北朝 B.唐朝 C.南宋 D.明朝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南宋和金对峙的知识点。 【解答】“山外山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出自林升的《题临安邸》.林升生活于南宋时期。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南宋和金对峙的有关知识的记忆能力。 7.(1分)宋元时期的海上交通发达,海外贸易繁荣。开辟于汉朝的“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是在( ) A.唐朝 B.五代 C.宋朝 D.元朝 【分析】本题以开辟于汉朝的“海上丝绸之路”为切入点,主要考查汉朝的“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 【解答】元朝建立后,陆路和海路交通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开创了中外交通的新局面。元朝时我国修建了覆盖全国的陆路交通网。元朝海上交通发达,海外贸易繁荣。宋代的海路形成了多条航线,可通往日本、高丽、东南亚、印度、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远至波斯湾及东非海岸。元朝时,海上交通范围有更大的拓展,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开辟于汉朝的“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是在元朝。 第22页(共22页)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元代社会经济的发展的相关史实. 8.(1分)1279年,攻占南宋都城,完成全国统一的是( ) A.铁木真 B.忽必烈 C.陆秀夫 D.文天祥 【分析】本题考查忽必烈的相关知识.重点掌握历史人物的主要活动. 【解答】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定都大都,他就是元世祖。1276年,他灭掉了南宋的最后一支抵抗力量,统一了国家,为了对辽阔疆域进行管辖,忽必烈建立了行省制度,巩固了政权。故1279年,攻占南宋都城,完成全国统一的是忽必烈。 故选:B。 【点评】掌握忽必列的重要历史贡献. 9.(1分)印刷术、造纸术、火药和指南针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其中,在北宋时期由匠人毕昇发明的是( ) A.活字印刷术 B.造纸术 C.火药 D.指南针 【分析】本题以“北宋时期由匠人毕昇发明”为切入点,考查的是我国宋代的科技成就. 【解答】根据课本所学,我国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故造纸术的改进不是出现在宋代。宋元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中国的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四百多年。 故在北宋时期由匠人毕昇发明的是活字印刷术。 故选:A。 【点评】注意识记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进程的贡献:中国古代科技方面的成就,长期领先于世界,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推动了世界科技文化的发展,在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主义,由封建主义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第22页(共22页) 10.(1分)《明太祖实录》记载: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于重刑”。明太祖立下这条“祖训”的目的是( ) A.加强君权,巩固统治 B.废丞相,设三司 C.设置三省六部制 D.创立殿试制度 【分析】本题考查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知道明太祖为了加强皇权,稳固统治,在中央废丞相,撤销中书省,权分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 【解答】据题干“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于重刑”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朱元璋立下这条“祖训”的主要目的是加强皇权,稳固统治。明朝时期,明太祖为了加强皇权,稳固统治,在中央废丞相,撤销中书省,权分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明朝君主权力加强的表现及影响。 11.(1分)郑和从1405﹣1433年先后七次下西洋,他的船队最远到达了( ) A.印度洋西海岸 B.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C.波斯湾和红海沿岸 D.苏门答腊和爪哇 【分析】本题以郑和从1405﹣1433年先后七次下西洋为切入点,主要考查他的船队最远到达的地方. 【解答】为了宣扬明朝的国威和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1405﹣1433年,明成祖派郑和七次下西洋,经历亚非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郑和下西洋的相关史实.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12.(1分)元朝疆域辽阔,为对全国进行有效的统治,元朝主要实行( ) 第22页(共22页) A.分封制 B.宗法制 C.行省制 D.内阁制 【分析】本题以对全国进行有效的统治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元朝主要实行的行省制度. 【解答】由于元朝疆域广大,为对全国进行有效的统治,除河北、山西、山东由中书省直接管理外,元统治者在地方设置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者省,由中央委派官员管理,元朝的行省制度,对后世有着深远影响。我国省级行政单位就是从元朝开始的。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元朝巩固统一措施的相关史实. 13.(1分)清朝前期为了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管辖,乾隆帝( ) A.册封达赖喇嘛 B.设置伊犁将军 C.设置驻藏大臣 D.迎接土尔扈特部回归 【分析】本题以“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管辖”“乾隆帝”为切入点,考查了清朝对新疆地区的管辖. 【解答】题目直接设问考查清朝为了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管辖,先后设置或设立的机构。在平定了大小和卓分裂祖国的叛乱后,清朝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故清朝前期为了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管辖,乾隆帝是设置伊犁将军。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伊犁将军的设置. 14.(1分)毛泽东曾称成吉思汗为“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主要的历史功绩是( ) A.吸取隋朝教训,重视发展生产 B.在会宁称帝 C.统一蒙古,建立蒙古政权 D.建立元朝 第22页(共22页) 【分析】本题以毛泽东曾称成吉思汗为“一代天骄”为依托,考查成吉思汗主要的历史功绩。 【解答】成吉思汗主要的历史功绩是统一蒙古,建立蒙古政权。铁木真完成蒙古统一大业,结束了蒙古草原长期混战的局面。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被尊为“成吉思汗”。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蒙古统一、元朝的建立与统一的相关知识。 15.(1分)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悲剧深刻鞭挞了封建礼教的罪恶。这一爱情悲剧出自文学作品( )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红楼梦》 D.《西游记》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明清时期的四大小说,重点识记《红楼梦》。 【解答】曹雪芹的《红楼梦》描写贾、王、史、薛四大封建家族的衰亡,和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深刻鞭挞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罪恶,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 故选:C。 【点评】注意识记:清朝曹雪芹写的《红楼梦》是古典小说的高峰,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二.非选择题(第1小题6分,第2小题7分,第3小题6分,第4小题6分,第5小题5分,第6小题5分,共35分) 16.(6分)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应问题。 材料一 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过去的。 第22页(共22页) ﹣﹣﹣﹣孙中山 材料二 唐太宗在端门看见新科进士们从大门鱼贯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意思是天下有才之士都被我收罗了)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 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始末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前典,立朝廷而建官府,辅相者曰“中书省”,本兵者曰“枢密院”,主弹纠者曰“御史台”。 ──《元文类》卷40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从我们中国过去的”的考试制度指的什么制度?该制度开创于哪一朝代?该制度正式确立的标志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分析唐太宗为什么会发出“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的感慨?“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的历史现象对唐朝统治的巩固起到什么作用? (3)根据材料三列举元朝在中央设置的行政机构。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你从元世祖对制度创新的举措中得到的启示。 【分析】(1)本题以中国的考试制度为切入点,主要考查科举制度;识记科举制度创建于隋朝等史实。 (2)本题主要考查科举制度;识记主要考查科举制度对扩大封建统治基础所起的作用。 (3)本题主要考查元朝在中央设置的行政机构;元朝在中央设置的行政机构有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 (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概括和分析能力;结合史实从政治制度的创新是一种传承中的发展和完善;与时俱进的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等角度分析作答。 【解答】(1)据“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过去的”可知,材料描述的是科举制度,隋文帝是隋朝历史上一个有作为的皇帝,他即位后实行了一系列改革。他改革选官制度,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到隋炀帝时,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 第22页(共22页)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隋炀帝创立了科举制,唐太宗时期科举制得到承袭和完善,科举制度起到选拔优秀人才的作用,使得“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科举制是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的制度,不分门第高低,强调以才能作为选拔官员的原则,因此实行科举制,打破门第的限制,便于在全社会范围内选拔人才,为读书人创造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 (3)据“辅相者曰‘中书省’,本兵者曰‘枢密院’,主弹纠者曰‘御史台’”可知,元朝在中央设置的行政机构有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 (4)开放性试题,可围绕元世祖对制度创新的举措说明政治制度的创新是一种传承中的发展和完善;与时俱进的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等角度分析作答。 故答案为: (1)科举制度;隋朝;进士科的创立。 (2)原因:采用科举制度后,天下读书人都想通过考科举的方式博取功名,所以他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作用:扩大了统治阶级的社会基础,把选拔各级官吏的权力集中到了中央。 (3)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 (4)启示:政治制度的创新是一种传承中的发展和完善;与时俱进的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元朝巩固统一的措施、科举制等相关史实。 17.(7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寇准认为澶州北城将士正在浴血奋战,皇帝亲临会极大地鼓舞士气,于是力请皇帝渡河,他说:“陛下不过河,则人心益危,敌气未慑,非所以取威决胜也。” 材料二:“……,二、以白沟河为国界,双方撤兵。此后凡有越界盗贼逃犯,彼此不得停匿。……三、宋方每年向辽提供‘助军旅之费’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四、双方于边境设置榷场,开展互市贸易。” 第22页(共22页) ﹣﹣《澶渊之盟》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这场战争爆发的时间是何时?战争的结果如何? (2)材料二中盟约签订时宋朝的最高统治者是谁? (3)北宋每年向辽提供的“助军旅之费”被称为什么? (4)有人说,这一盟约是不平等的,是屈辱的。你是如何看待的? 【分析】本题考查澶渊之盟。1005年,北宋与辽签订澶渊之盟,规定双方撤军,各守疆界;北宋每年送给辽岁币。澶渊之盟虽然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但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双方的经济和文化都呈现出繁荣的景象。 【解答】(1)由“寇准认为澶州北城将士正在浴血奋战,皇帝亲临会极大地鼓舞士气,于是力请皇帝渡河”可知,材料一反映的是1004年宋辽之间的澶州之战。在澶州之战中,宋真宗亲临战场,宋军士气大振,辽军受挫,北宋获胜。 (2)1005年,北宋与辽签订澶渊之盟,当时宋朝的皇帝是宋真宗。 (3)1005年,北宋与辽签订澶渊之盟,规定双方撤军,各守疆界;北宋每年送给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岁币,称为岁币。 (4)对于澶渊之盟,要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一方面加重了民众的负担;另一方面使边境民众生活环境相对安定,加强了各民族间的友好关系,促进了民族交融。 故答案为: (1)1004年;辽军受挫,北宋获胜。 (2)宋真宗。 (3)岁币。 (4)一方面加重了民众的负担;另一方面使边境民众生活环境相对安定,加强了各民族间的友好关系,促进了民族交融。 第22页(共22页) 【点评】本题澶渊之盟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18.(6分)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爱好和平的国家,但又具有坚决反抗外敌入侵的传统。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 材料二 如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日本遣唐使来华主要通过什么途径到达中国?他们到中国的目的是什么?这些遣唐使回国后,为日本的发展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鉴真东渡有什么历史意义?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倭寇”骚扰我国沿海地区,当时在我国东南沿海领导人民抗击倭寇的民族英雄是谁?他取得的主要功绩是什么? 【分析】本题以四幅图片为背景依托,主要考查了唐朝的对外交流相关史实、明朝戚继光抗倭相关知识,体会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爱好和平的国家,但又具有坚决反抗外敌入侵的传统。 【解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本遣唐使来华主要通过渡海的途径到达中国。他们到中国的目的是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这些遣唐使回国后,把唐朝先进的文化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 第22页(共22页)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玄宗时期,鉴真应日本僧人邀请东渡日本讲学,六次出行,五次失败,历尽千辛万苦,以致双目失明,终于到达日本。鉴真在日本坚持不懈地传播佛学和唐朝文化,他帮助日本设计的唐招提寺,至今犹存,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鉴真东渡,在日本传播中国的先进文化,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倭寇”骚扰我国沿海地区,当时在我国东南沿海领导人民抗击倭寇的民族英雄是戚继光。明朝中期以后,海防松弛,倭患严重,明政府派遣戚继光等抗倭。戚继光组建了一支作战勇敢,纪律严明的“戚家军”,1561年在台州地区九战九捷,迅速荡平浙江境内的倭寇;此后又率军开赴福建和广东,到1565年,东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肃清。“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反映了民族英雄戚继光抗倭的决心。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反侵略的战争,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 故答案为: (1)途径:渡海;目的: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贡献:把唐朝先进的文化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 (2)历史意义:在日本传播中国的先进文化,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3)民族英雄:戚继光;主要功绩:带领军民解除我国东南沿海的倭患。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唐朝的对外交流相关史实、明朝戚继光抗倭相关知识。 19.(6分)黄河流域曾是古代中国政治、经济中心,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过程,我国南北经济的发展促成了宋代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请回答问题。 (1)“苏湖熟,天下足”或“苏常熟,天下足”的谚语,形象地反映了太湖流域和长江下游的农业生产在全国所占的重要地位。太湖流域和长江下游的农业生产得以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是在什么时期? 第22页(共22页) (2)宋朝采取奖励通商的政策,促使商业的繁荣超过了以往的任何朝代。宋代最大的商业城市是哪里?为了便于对海外贸易的管理,宋代在主要港口专门设立了什么机构?随着商贸的繁荣发展,北宋时期,在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这种纸币的名称叫什么? (3)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娱乐生活丰富多彩。当时出现的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什么?形成于宋代的主要戏曲表演形式是什么? (4)宋代的市民文化娱乐生活丰富多彩与经济的繁荣和城市的发展有什么联系? 【分析】本题以黄河流域曾是古代中国政治、经济中心,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过程,我国南北经济的发展促成了宋代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为依托,综合考查江南经济发展和经济重心南移,题目设计既注重基础性,又注重概括性和开放性,对学生答题能力要求较高。 【解答】(1)“苏湖熟,天下足”或“苏常熟,天下足”的谚语,形象地反映了太湖流域和长江下游的农业生产在全国所占的重要地位。太湖流域和长江下游的农业生产得以发展的主要原因有优越的自然环境;北民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力;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是在南宋。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朝采取奖励通商的政策,促使商业的繁荣超过了以往的任何朝代。宋代最大的商业城市是开封或杭州。为了便于对海外贸易的管理,宋代在主要港口专门设立了市舶司;随着商贸的繁荣发展,北宋时期,在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这种纸币的名称叫交子。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娱乐生活丰富多彩。当时出现的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瓦子;形成于宋代的主要戏曲表演形式是杂剧。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商业贸易的繁荣,为丰富多彩的市民文化娱乐活动的出现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城市的发展,市民阶层壮大,社会需要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以满足市民的需求,这是市井文化生活滋长的内在动力。 故答案为: (1)优越的自然环境;北民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力;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南宋。 第22页(共22页) (2)最大商业城市:开封或杭州(答出其中任意一个即可);市舶司;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3)场所:瓦子;主要戏曲表演形式:杂剧。 (4)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商业贸易的繁荣,为丰富多彩的市民文化娱乐活动的出现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城市的发展,市民阶层壮大,社会需要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以满足市民的需求,这是市井文化生活滋长的内在动力。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江南经济发展和经济重心南移的相关知识。 20.(5分)材料一 1653年,五世达赖喇嘛阿旺罗桑嘉措应召到达北京朝见清顺治皇帝,被赐全册金印,从而使达赖喇嘛的封号及其在西藏宗教界的合法地位得到中央政府的正式确定,从此以后,历世达赖喇嘛转世后须经中央政府册封的制度遂成定制。 材料二 1759年,清军兵分两路,一路由兆惠率领,从乌什攻喀什;另一路由富德率领,由和田直取叶尔羌。大小和卓自知不敌,逃往巴达克山。……至此,大小和卓叛乱被平定,南疆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为有效管辖西藏事务设置了何种机构?这一机构的设置起到什么作用? (2)清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的皇帝是哪一位?平定大小和卓叛乱有何重大意义? (3)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总结归纳清朝对少数民族实行恩威并施政策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分析】本题以两则材料为依托,综合考查清朝多民族国家统一和巩固,题目设计注重基础性,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作答。 【解答】 第22页(共22页) (1)结合所学知识,清朝为有效管辖西藏事务设置了驻藏大臣。驻藏大臣的设置大大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1727年,雍正帝设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规定达赖和班禅的继承,必须报请中央政府批准。驻藏大臣作为中央政府的代表长驻西藏,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加强了清朝对西藏的管理,有利于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的皇帝是乾隆。平定大小和卓叛乱重新统一新疆地区,并给当地的百姓带来了个相对稳定的生活环境。乾隆帝时,1757年维吾尔族回部上层贵族大和卓与小和卓发动叛乱,1785年乾隆帝下令调兵讨伐,在维吾尔等族人民的支持下,清军经过两年战斗,平定了大小和卓分裂祖国的叛乱。乾隆帝平定了大小和卓的叛乱后,设置了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巩固了我国的西北边疆,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3)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清朝对少数民族实行恩威并施政策,加强了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使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 故答案为: (1)驻藏大臣。大大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 (2)乾隆。重新统一新疆地区,并给当地的百姓带来了个相对稳定的生活环境。 (3)加强了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使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把握清朝多民族国家统一和巩固的相关知识。运用所学,具体分析作答。 2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乾隆时,内阁大学士胡中藻的诗里有“一把心肠论浊清”的句子,乾隆皇帝看了竟说:“加‘浊’字于国号‘清’字之上,是何居心?”结果,胡中藻和族人被杀,罪及师友。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了清朝的什么政策? (2)清政府为什么采取这样的政策? (3)这一政策给当时的社会环境及以后的社会发展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分析】 第22页(共22页) 本题考查文字狱。文字狱的兴起,其实质是清朝民族矛盾加深的结果,是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的重要表现。 【解答】(1)仔细阅读材料可知,题干案例是胡中藻狱,这一案例反映了清朝大兴文字狱。 (2)文字狱是清朝统治者为加强思想控制而对不利于他们统治的言行进行严厉钳制的措施。主要发生在康熙、雍正、乾隆时期。主要有:康熙帝时的“庄氏明史案”、雍正帝时吕留良狱和徐骏狱案。清代的文字狱是清朝文化专制和民族统治的产物。目的是加强君主专制,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加强君主专制,清朝统治者还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最盛,经常从知识分子的诗词文章中摘取只言片语,加以歪曲解释,再借题发挥,罗织罪状,制造了大批冤狱。人们称这种做法为“文字狱”。清朝的文字狱,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许多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从而禁锢了思想,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不利于科技的进步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故答案为: (1)文字狱。 (2)加强君主专制。 (3)这种文化专制政策,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许多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惧怕作文写诗,从而禁锢了思想,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通过问题分析,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文字狱,理解题意,联系实际,具体分析作答。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日期:2020/8/9 14:05:44;用户:张海燕;邮箱:lishi0014@xyh.com;学号:30475252 第22页(共22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