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0-25 发布 |
- 37.5 KB |
- 1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七年级下语文课件叶圣陶先生二三事1_人教版(2016部编版)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张中行 作者简介 v张中行,1909年生,河 北香河人。1931年毕业 于通县师范学校,考入 北京大学中文系,建国 后长期供职于人民教育 出版社,从事中学语言 教材的编辑,退休后任 人民教育出版社特约编 审,直至1997年。 v主要著述: v人称“杂家”。1980年代开始散文创作,出 版散文集《负暄琐话》、《负暄续话》、 《负暄三话》、《禅外说禅》、《说梦草》、 《顺生论》、《流年碎影》等,另著有《文 言与白话》、《文言津逮》、《诗词读写丛 话》、《佛教与中国文学》等,收录于《张 中行作品选》六卷。主编及参编的著作有 《文言常识》、《文言文选读》(三册)、 《古代散文选》(三册)及中学通用语文教 材等。 叶圣陶简介 v叶圣陶(1894-1988), 名绍钧,字圣陶,江苏苏 州人,著名作家、著名教 育家。早期代表作长篇小 说《倪焕之》。“九•一 八”事变之后,积极参加 爱国抗日活动,发表了 《多收了三五斗》等著名 的短篇小说,技巧日臻圆 熟。叶圣陶还是中国现代 童话创作的拓荒者。 v作者和他记述的叶圣陶先生,都是 著名的语文学家。二人有多年的交 往,感情深厚,亦师亦友。1988年 叶圣陶先生辞世,三个月后,作者 就写下了这篇文章。作者通过对叶 先生言行的记述,赞美了叶先生的 高尚品性;同时也阐扬了叶圣陶先 生的语文主张。 文本分析 v 本文从结构层次上看,可分为五个部分: v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谈写作本文的缘由和选 材。 v 第二部分(第二自然段):总写叶圣陶先生的品德 有过人之处。 v 第三部分(从“凡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至 “努力争取不愧于屋漏”):详写叶圣陶先生为人 宽厚的一面。 v 第四部分(从“以上说待人厚”至“于是‘做’和 ‘作’就有了明确的分工”)从语文方面详写叶圣 陶先生为人的另一面:律己严。 v 第五部分(最后一个自然段):谈学习和仿效叶先 生品德的思考。 人物性格 v通过一系列的事件,作者重点塑造 了叶先生的两种过人品行: v(1)待人厚。体现叶先生既是躬行 君子,又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 过人之处。 v(2)律己严。通过叶先生有关自己 无法当面指摘他人短处的一次发言, 表现其“使人自重”的“德的力 量”。 叶先生的语文主张 v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简而 言之就是——“写话”。 v叶圣陶先生就是这样严格要求 自己的:一旦所写的不像 “话”,就坚决改。 v写话的文章具有如下的风格:平 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 着顺口,听着悦耳,说像话还不够, 其实就是“话”。此外,还特别重 视“简洁”。这不但是叶圣陶先生 的主张,也是张中行先生本文的特 点。 v张中行在文章回答了为什么 叶先生的语文主张应该受到 高度重视,作者从历史与现 实两个方面作了分析。 v从历史来看,用白话代替文言,言文一 致,是大势所趋,是从理论到实践都已 有了答案的,所以说是“不成问题”。 v从现实看,叶先生“写话”主张,是切 中时症的。时症是:脱离口语甚至有意 远离口语的文风,正在制造“新文言”。 所以,叶先生“写话”主张的本质是坚 决反对这种文风。 v主张的核心:“写话”与“简 洁”,是我们每一个学习和使用 语文的人都应高度重视的问题, 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 性。 写作特点 v一是在感情表达方面。本文是追忆 故人的文章,对于叶圣陶先生的逝 世,与其感情深厚的作者,内心有 深重的悲哀。但在写作时,他是把 这感情过滤了,或者可以说是把感 情潜藏在文章深处了。 写作特点 v二在人物刻画方面。本文主旨是 记人。文章没有精细的描写和专 门的抒情笔墨,而以叙述为主, 结合议论。 写作特点 v三是其文风。本文堪称实践叶先生语文主张 的一个范例。其态度诚恳,叙述平实,语言 朴素,所写正是简明而有条理的口头语,同 时又不失其深致。 v但因作者并非空泛地叙议,而是通过一件件 具体事例来再现人物,所以仍有鲜明的形象 性和动人的情感力量。 人不能没有理想,没有理想只能糊 糊涂涂的活下去,反省一下就会感 到无聊,感到没意思。 ——叶圣陶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