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0-25 发布 |
- 37.5 KB |
- 2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七年级下语文课件蜡 烛 (15)_鲁教版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课堂小结 当堂检测 3* 蜡 烛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借蜡烛歌颂教师的奉献精神。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借烛烘托出久别重逢的情意与温馨。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借蜡烛写离别。 蜡烛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寓意,那么这篇课文为什么以蜡 烛为题,有什么深意呢?这是一支怎么样的蜡烛呢? 导入:由蜡烛我们可以联想到哪些诗句和歌曲? 导入新课 预习课文 相关介绍 检查预习一 讲授新课 走近作者 西蒙诺夫,苏联作家。生于军官家庭, 1934年开始写作。1938年毕业于高尔基 文学院。1942年加入共产党。 创作以战争题材为主。长篇小说 《日日夜夜》,诗集《友与敌》获斯大 林奖金。1959年至1971年发表的三部曲 《生者与死者》、《军人不是天生的》、 《最后的夏天》获1974年度列宁奖金。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全 球性大战,六十一个国家和地区,二十多亿人口 被卷入其中。参战兵力超过一亿人,大约九千万 士兵和平民伤亡,三千万人流离失所。其空前的 广度、深度和烈度,成为人类战争史上的一次大 革命,给予军事战略和战争观以巨大影响。 六十年后的今天,回首二战的历史,那一幅 幅残酷而血腥、雄伟而悲壮的历史画面,永远震 撼着人们的心灵,令人难以忘怀。 讲授新课 给下列字词注音: 烧灼 桥头堡 地窖 匍匐 腋下 拂晓 瓦砾 颤巍巍 育乞西 契柯拉耶夫 舀 鞠躬 zhuó bǎo jiào púfú yè fú lì wēi qǐ qìkē yē yǎo jūgōng 讲授新课 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烧灼: 精疲力竭: 名副其实: 颤巍巍: 肃穆: 永垂不朽: 瓦砾: 烧,烫,使受伤。 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力气也没有。竭:尽。 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副:符合。 抖动摇晃。多用来形容老年人或病人的某些动作。 恭敬庄严地站立着。 永远流传,不磨灭。垂,流传。朽,腐烂。 破碎的砖头瓦片。 词语积累 讲授新课 讲授新课 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概括出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 结果。 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4年9月19日。 地点:贝尔格莱德的萨伐河。 人物:老妇人、红军战士。 事件: 一位苏联红军战士在南斯拉夫国土上牺牲了(起因), 南斯拉夫母亲不顾枪林弹雨,以惊人的毅力安葬了烈 士(经过),最后拿出自己唯一珍爱的结婚花烛点在 烈士的坟头,悼念烈士表达敬意。 (结果)。 讲授新课 文中哪些内容让你感动?请有感情地朗读 。 德国人又在开炮了……“老妇人想了半天……慢 慢地爬出了地窖。“(14段) “她不会匍匐前进……她太衰老了……走进了方 场。”(15段) 1.炮火连 天,环境 险恶。 2.年老体 弱,掩埋 吃力 老妇人“把他拖走。路并不远……休息了三 次。”(23段) “几小时的功夫,她一捧又一捧……的坟堆。” (26段) 讲授新课 “老妇人跪到死者旁边……嘴唇和前额。” (25段) “她轻轻理好了他的头发……她在他的旁边 坐了下来,”(17段)3.视若亲 人,沉痛 哀悼 “做好了坟堆后……摸出……怀里的东西”、 “她把那大蜡烛插到坟堆的顶上,点了起来”、 “老妇人对着这烛光……那黑色的大围巾。” (28、29段) “她默默地走过那些红军身边……插在那 老地方。”(40段) 4.点燃婚 烛,真情 祭悼 讲授新课 1)环境危险,炮火连天——想到老妇人不顾生死。 2)年老体弱,掩埋吃力——想到老妇人力量的源泉。 3)视若亲人,沉痛哀悼——想到老妇人对烈士的感情。 4)烛光闪烁,真情祭悼——想到老妇人奉献的精神。。 事件感人的因素小结: 讲授新课 v为了突出某种形象、某种感情,作者往往会对有些 内容反复交代和描写。文章对哪些内容进行了不厌其 烦地反复描写? Ø对炮火的十一次描写 Ø对蜡烛的七次描写 Ø对黑围巾的五次交代 Ø对老妇人动作的反复描写 三次写“跪”、三次写“爬”、三次“休息” 讲授新课 炮 火 ①在方场的中央,我们那五个人被对岸敌人的迫击炮火赶上了。在炮 火下,他们伏在地上有半小时之久。最后,炮火稀了一点儿,两个轻 伤的抱着两个重伤的爬了回来。 ②他们老是用迫击炮轰击方场和附近的街道,整整一天,只有短短的 几次间歇。 ③德国人的炮火一直轰到太阳落山。 ④德国人又开炮了,炮弹在这小小的方场上炸开了,黑色的泥土直翻 起来,柱子似的。 ⑤德国人还在轰击,可是没有一颗炮弹打在老妇人的近旁。 ⑥德国人还在开炮,可是跟先前一样,那些炮弹落得离老人很远。 ⑦天气很冷,四下里很静,除了炮弹的炸裂声外,没有任何其他声音。 讲授新课 ⑧德国人的炮火没有停止过,可是炮弹仍旧落在离老妇人很远 的地方。 ⑨德国人的炮还在轰击,但是,和先前一样,炮弹落下的地方 都离老妇人很远。 ⑩炮弹爆炸的当儿,蜡烛的火焰不过抖了一下。但是有好几次, 炮弹落得相当近,蜡烛被爆炸的风吹灭了,有一次,竟给震倒 了。 ⑾ 再没有炮弹落在方场上了。 讲授新课 对炮火的多次描写,为人物活动设置了一个典型环境,写出了德军的 残忍疯狂,突现了老妇人的不顾生死、临危不惧。 对炮火的多次描写(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讲授新课 蜡烛 ①她又在衣袋里摸了半天,摸出火柴来。她把那大蜡烛插到坟堆的顶 上,点了起来。这晚上没有风,蜡烛的火焰向上直升,一点也不摇晃。 ②炮弹爆炸的当儿,蜡烛的火焰不过抖了一下。 ③蜡烛被爆炸的风吹灭了,有一次,竟给震倒了。 ④在已经被破坏的铁栏杆附近,耸立着一个小小的坟堆。一支蜡烛, 旁边还有生锈的洋铁片给它挡住了风,在坟堆上闪耀着柔和的火焰。 蜡烛快点完了,烛芯快给蜡泪淹没了,但是那一朵小火花依然在闪烁。 ⑤他们围着坟堆,静默地站着,看着这渐渐暗淡下去的烛光。 ⑥在炮火烧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那 位南斯拉夫母亲的惟一珍爱的东西——她的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 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 讲授新课 蜡烛 有特殊意义 在一个特殊的环境、特殊的氛围中,反复描写 蜡烛有着特殊的意义。象征着红军烈士的生命 之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 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讲授新课 ①做好了坟堆后,老妇人就从她那黑色的大围巾 底下,摸出她离开地窖的时候揣在怀里的东西, 老妇人对着这烛光,坐在坟边,一动也不动,两 臂交叉抱在胸前,披着那黑色的大围巾。 ②这时候,一个披着黑色大围巾的高身材的老妇 人走近来了。她默默地走过那些红军身边。 ③在坟旁跪下,从黑色的大围巾底下取出又一支 蜡烛来。 ④然后,把她的黑色大围巾拉直了,颤巍巍地走 了。 黑 围 巾 讲授新课 表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写出了老妇人给予牺 牲的苏联红军战士跨越国界的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 的爱。 黑围巾 讲授新课 ①她从地窖里爬出来,想招呼那五个红军到她那 里去。她认定,她自己住的地方比较安全。 ②然而她刚爬出一半,一颗炮弹落在近旁炸开了。 ③老妇人想了半天,然后,伸手在她那惟一的衣 袋里摸出件什么东西来,揣在怀里,慢慢地爬出 了地窖。 老妇人的动作的反复描写 爬 年老体衰 讲授新课 跪 ①老妇人跪在那坑里,用手掌舀出那些水。 ②休息够了,老妇人跪到死者旁边,用手在死者 身上画了十字,又吻了死者的嘴唇和前额。 ③她默默地走过那些红军身边,在坟旁跪下,从 黑色的大围巾底下取出又一支蜡烛来。 行动不便 沉痛哀悼 讲授新课 老妇人的动作 作者通过这些细腻的动作描写,展现了老妇人美 好的心灵,表达了这位南斯拉夫母亲对红军烈士的至 情至爱,十分感人。让我们从中感知这位南斯拉夫母 亲的伟大内心世界。 讲授新课 说说你对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的理解 1)老妇人饱受德法西斯强盗侵略之苦,她对侵略者满怀深仇 大恨,她渴望解放,渴望和平,她对苏联红军满怀敬意。 2)年轻的红军战士牺牲在南斯拉夫的国土上,她无比沉痛, 她向烈士奉献自己的爱戴和敬意。 3)她为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所激励,变得无所畏惧,她进入 了一种忘我的境界,她不怕艰难,安葬烈士。 4)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她为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心 爱的宝物,把结婚的喜烛点在烈士的坟头,并彻夜守在坟头, 陪伴烈士的英灵,表现出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讲授新课 文章最后两句话有什么含义? 这一点火焰”是指那微弱的烛光,“不会熄灭”、 “永远燃着”是有象征意义的。象征着老妇人对烈士 的敬意,象征着红军战士为了和平而献出了生命;也 象征着两国军民的感情,象征着一个母亲对儿子的深 情厚谊——这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不分国界,情同 母子。文末结尾两句话讴歌南斯拉夫母亲对苏联红军 烈士最崇高最热烈最诚挚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国界, 情同母子。这种感情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的基础上, 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讲授新课 2.朗读第29段的末句,揣摩这里又提到围巾的颜色,有什 么特殊的意味? 黑色表示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这一着色,渲染了肃穆 气氛,说明了老妇人的哀悼之情。 补充说明它非同寻常的意义,表现老妇人给红军烈士献出 的是一份最珍贵的感情。 1.朗读第28段,揣摩这里为什么要对这支蜡烛的来历做 补充说明? 讲授新课 用一句话说说 这篇文章的主题 赞美反法西斯同盟国各国战斗的友谊,讴歌南斯 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主题思想 课堂小结 1.课外阅读奥斯特洛夫斯基的 《生命的意义》。 布置作业: 2.揣磨文章倒数第四段,设想一下当时老妇人的心理 活动,写成一段话。不少于一百字。 思考提示: a.老妇人为什么不说话,她心里是怎么想的? b.老妇人为什么对“他们”深深一鞠躬?她又心里 是怎么想的? 当堂检测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