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复习提纲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复习提纲

第 1 页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 第一单元 成长的节拍 一、中学序曲 1、中学生活有什么意义? (1)中学生活把我们带进一个别样的天地:我们站在一个新的 起点上。 (2)成长中的每个阶段都有独特的价值与意义,为我们的一生 奠定重要基础。 (3)中学时代见证着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这将为 我们的人生长卷打上更加丰富而厚实的底色。 2、成长的礼物 (1)生命给了我们哪些成长的礼物? ①中学生活,对我们来说意味着新的机会和可能,也意味着 新的目标和挑战。 ②中学生活提供了发展自我的多种机会。为我们打开认识社 会之门…… ③进入中学,新的目标和要求激发着我们的潜能,激励着我 们不断实现自我超越。 ④在新的环境中,我们有机会改变在父母、老师和同学心目 中那些不够完美的形象,重新塑造一个“我”。 第 2 页 二、少年有梦 1.为什么少年要有梦想? (1)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 (2)少年的梦想,是人类天真无邪、美丽可爱的愿望。 (3)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明确的人生目 标,犹如灯塔,能够帮助我们在茫茫大海中找到前进的方向。 (4)少年的梦想,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 2.努力就有改变 (1)对待梦想有什么不同的态度? 少年的梦想,有人放弃,将梦想视为一种臆想;有人坚持, 将进取变成一种信念。 (2)我们怎样才能实现梦想? ①少年有梦,不应止于心动,更在于行动。 ②努力,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不服输的坚忍和失败后从 头再来的勇气,是对自我的坚定信念和对美好的不懈追求。 ③努力,需要立志。 ④努力,需要坚持。 ⑤努力也有方法。 第二课 学习新天地 一、学习伴成长 1.如何正确认识学习? (1)中学阶段,学习是我们的重要任务。初中阶段的学习,包 第 3 页 括知识的获取,还包括各种能力的培养 (2)学习不仅仅局限在学校,我们所看,我们所听,我们所尝, 我们所触,我们所做,都可以是学习。 (3)学习需要自觉、主动的态度。 (4)学习伴随着我们的成长。 (5)学习没有终点。 2.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或学习的意义? (1)学习,不仅让我们能够生存,而且可以让我们有更充实的 生活。 (2)学习就是给生命添加养料。 (3)学习点亮我们内心不熄的明灯,激发前进的持续动力。 二、享受学习 1.如何体味学习中的苦与乐? (1)学习中有快乐。 (2)学习是多方面的,学习是一个过程,我们并不是每时每刻 都能从中感受到快乐。 (3)学习中也有辛苦。 (4)我们经历了学习的辛苦,收获学习的成果时,那种发自内 心的愉悦让我们体验到学习的美好,它是学习过程带给我们的美妙享 受。 2.学会学习 (1)如何学会学习? 第 4 页 ①学会学习,需要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 ②学会学习,需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③学会学习,还意味着要善于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达成目 标,比如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 (2)学习兴趣与个人的学习目的有什么关系? 学习兴趣与个人的学习目的密切相关,一个有远大志向和明 确学习目标的人,学习兴趣就会浓厚而持久。即便对有些科目内容暂 时不感兴趣,也可以在坚持中摸索出适当的方法,逐渐培养起探究的 兴趣。 (3)为什么要树立正确的学习理念? ①学习是个人成长的需要 ②学习是将来参加祖国建设的需要 第三课 发现自己 一、认识自己 1.我们为什么要认识自己?或正确认识自己的重要性? ① 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自我发展。每个人都是独一无 二的个体,认识到自己的禀赋和独特性,有助于我们增强对自己的信 心,更好地发展自己的能力。 ②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与他人的交往。正确认识自己, 有助于我们认识到自己离不开他人和社会,从而更好地理解、宽容和 善待他人,与他人积极互动。 第 5 页 2.多把尺子量自己 (1)我们通过什么途径认识自己? ①我们可以从生理、社会、心理等方面来认识自己: ②我们可以通过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来认识自己: (2)自我评价的方法有哪些? ①自我观察和分析。 ②与他人比较。 (3)我们应如何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 ①我们要重视他人的态度与评价,但也要客观冷静分析,既 不能盲从,也不能忽视。 ②用心聆听,虚心接受。 ③勇于面对。 ④平静拒绝。有时我们会听到别人带有贬抑的评价,这样的 评价也许并不能真实地表明自己究竟是怎样一个人。我们可以经过理 性思考后平静地拒绝,不让这样的评价伤害自己。 二、做最好的自己 1.接纳与欣赏自己 (1)我们为什么要接纳自己? 如同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世界上也没有完 全相同的两个人。我们每个人在性格、兴趣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 随着对自己认识的不断深入,我们的自我形象也会越发清晰。 (2)我们怎样接纳自己? ①接纳自己,需要接纳自己的全部。 第 6 页 ②接纳自己满意的部分是容易的,接纳自己不满意的部分有 时候会很难接纳自己,需要乐观的态度,更需要勇气和智慧。 (3)我们怎样欣赏自己? ①我们要学会欣赏自己。欣赏自己的独特,欣赏自己的优点, 欣赏自己的努力,欣赏自己为他人的奉献。 ②欣赏自己,不是骄傲自大,也不是目中无人。欣赏自己的 人,既能展现自己的风采,也能看到他人的美丽;既能为自己鼓掌, 也能为他人喝彩。 2.我要飞得更高 (1)我们如何做更好的自己? ①做更好的自己,就要扬长避短。要善于利用自己的优点和 长处,最大限度地展现自己的才华。 ②做更好的自己,需要主动改正缺点。改正缺点需要决心、 信心、勇气和毅力,改正缺点的过程就是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过程。 ③做更好的自己,需要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 ④做更好的自己,是在和他人共同生活的过程中不断成长 的,更是在为他人、为社会带来福祉的过程中实现的。 第 7 页 (2)如何认识人的潜能? 每个人的潜能都不尽相同。就智力方面而言,我们都不同程 度地拥有多种智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领域,需要我们探索、尝 试、发现并激活它们。 (3)如何发掘自己的潜能? ①通过珍视自己的兴趣爱好,专注自己喜爱的领域; ②通过广泛参与多方面的活动,发现他人和社会对自己的需 要; ③通过积极合作,与他人共同完成任务……我们就可以更好 地激发自己的潜能。 (4)改正缺点的方法有哪些? ①从小的缺点、对你来说最容易改正的缺点开始。 ②具体描述自己的缺点。 第 8 页 ③只要做到了,哪怕只是做到一部分,都给自己肯定或奖励。 ④请一个信任的人来协助你。 ⑤在公开场合做出改正缺点的承诺。 ⑥运用自己以前改正缺点的成功经验。 【易错点拨】 1. 我们要正确看待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周围人对自己的态 度与评价,能帮助我们认识、了解自己。我们要重视他人的态度与评 价,冷静地分析。既不能盲从,也不能忽视。(如何正确看待他人评 价?) 2.做更好的自己,并不意味着完全改变去迎合别人的喜好。 做更好的自己,需要发现并充分运用自己拥有的资源。做更好的自己, 需要主动改正缺点。改正缺点需要决心、信心、勇气和毅力,改正缺 点的过程就是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过程。做更好的自己,还需要探 索未知的自己,发掘自己的潜能。(做更好的自己,是否意味着完全 改变去迎合别人的喜好?) 第 9 页 【典型例题】 1. 数学课上,我婉转地给老师指出了课堂上的一个小错误, 老师表扬了我,说我很细心,也挺勇敢。这种认识自己的方法是( ) A.自我观察 B.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 C.与人比较 D.自我反省 【答案】B 【解析】认识自己的途径有通过自我观察,反省自己在日常 生活中的点滴表现,总结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通过他人了解自己, 周围人对自己的态度与评价,能帮助我们认识、了解自己;通过集体 了解自己,更为全面和客观。材料中老师的表扬属于通过他人了解自 己的途径。答案选 B。 2. 苏格拉底曾经说过:“每个人的身上都有太阳,只是要让 它发光……”这句话启示我们( ) ①要看到自己身上尚待开发的巨大潜能 ②要给自己积极的 暗示,想象更好的自我形象 第 10 页 ③要相信自己就是一个天才 ④ 要在实践中发掘潜能 A. ① ② ③ B. ② ③ ④ C. ① ② ④ D.①②③④ 【答案】C 【解析】苏格拉底这句话告诉我们人有巨大的潜能,需要积 极发掘。题目问启示,③与材料不符,本身也是不合理的说法,排除。 ①、②、④都能从材料中体现出来,答案选 C。 第二单元 友谊的天空 第四课 友谊与成长同行 【知识整合】 一、和朋友在一起 1.我的朋友圈(进入初中,我们的朋友圈发生了什么变化?) 第 11 页 随着年龄的增长,也许有人发现,自己的交往范围扩大了, 朋友圈也扩大了,与朋友的活动内容更丰富了;也许有人发现,自己 的朋友圈比以前要小了,但是交往更加深入,朋友关系更加密切。 2.友谊的力量(朋友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①朋友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我们的言谈举止、兴趣爱好甚 至性格等都或多或少地受到朋友的影响。朋友正在做的事情,我们会 关注;朋友觉得有趣的事情,我们会去尝试。与乐观开朗的朋友相处, 我们会变得豁达;与乐于助人的朋友相处,我们会变得富有爱心。(朋 友对个人影响有哪些?可只答第①点) ②朋友,见证了我们一起走过的成长历程,我们需要真诚友 善的朋友。因为朋友,我们少了几分孤独,多了些许温暖,活得更加 自在;因为朋友,我们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多了一份对自己的欣赏;因 为朋友,我们学会了更好地与人相处,享受交往的快乐。 ③与正直、诚信和见识广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朋友丰富 了我们的生活经验,友谊让我们更深刻地体悟生命的美好。(朋友有 哪些意义、好处/我们为什么需要朋友/友谊在人一生中的作用?答第 ②③点) 第 12 页 3.要逐渐学会处理交往中遇到的问题,需要做什么? 经常对自己的朋友关系做些梳理,我们可以更好地察觉自己 对友谊的真正期待,逐渐学会处理交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二、深深浅浅话友谊 1.友谊的特质(如何正确认识友谊?) ①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每个人对友谊的理解和需要不尽 相同,我们都希望在友谊中得到理解和支持、忠诚和信任、肯定和关 心。和朋友在一起,这种感觉能让我们获得认可,在精神上得到满足。 ②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接受帮助,也学习帮助对方;感 受关怀,也学习关怀对方。我们共同分享,也相互分担,在相处中体 验积极的情感。 ③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友谊的美好就在于它可以超越物 质条件、家庭背景、学习成绩等。志同道合、志趣相投的友谊,更能 够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和风雨的洗礼。(什么样的友谊才能经得起考验?) 第 13 页 2.友谊的澄清(我们在建立发展友谊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友谊需要澄清哪些观点?) (1)友谊是一成不变的吗? 友谊不是一成不变的。自己变了,对方变了,或者环境变 了……在这些改变中,有些友谊得到保持,而有些友谊则逐渐淡出。 我们要学会接受一段友谊的淡出,坦然接受新的友谊。 (2)竞争会伤害友谊吗? 竞争并不必然伤害友谊,关键是我们对待竞争的态度。如果 我们能坦然接受并欣赏朋友的成就,就不会沉溺于失利的痛苦。在竞 争中自我反省和激励,我们会收获更多。 (3)朋友相处需要原则吗? 友谊不能没有原则。友谊需要信任和忠诚,但“讲义气”、 “够朋友”并不等于不加分辨地为朋友做任何事。其实,当朋友误人 歧途,不予规劝甚至推波助澜,反而会伤害朋友,伤害友谊。 【易错点拨】 第 14 页 1.交友不能只索取不付出,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接受帮 助,也学习帮助对方:感受关怀,也学习关怀对方。我们共同分享, 也相互分担,在相处中体验积极的情感。 2.交友不能没有原则。友谊需要信任和忠诚,但哥们儿义气 要不得,不能不加分辨地为朋友做任何事。当朋友误人歧途,不予规 劝甚至推渡助澜,反而会伤害朋友,伤害友谊。 【典型例题】 1.“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这一网络流行语启示我们( ) A.世界上没有真正的友谊 B.珍惜友谊,用心呵护友谊 C.朋友之间应该坦诚,毫无保留 D.切莫轻交甚至滥交朋友 【答案】B 【解析】朋友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与正直、诚信和见识广 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可见友谊对我们很重要。“友谊的小船说翻 就翻”,告诉我们要珍惜友谊。A 本身表述错误,C 与材料无关,D 第 15 页 与材料无关,答案选 B。 2.下面对友谊的认识正确的是( ) 在原则不重要,对待朋友可以让步 B.不能与朋友竞争,竞 争就会失去朋友 C.我只找对我有好处的人做朋友 D.友谊不是一成不变的,会 随成长而出现新友谊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友谊的认识。友谊不能没有原则。但“讲 义气”、“够朋友”并不等于不加分辨地为朋友做任何事。其实,当 朋友误人歧途,不予规劝甚至推渡助澜,反而会伤害朋友,伤害友谊。 A 错误。竞争并不必然伤害友谊,关键是我们对待竞争的态度。B 错 误。 友谊的美好就在于它可以超越物质条件、家庭背景、学习成 绩等。志同道合、志趣相投的友谊,更能够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和风雨 的洗礼。C 错误。有些友谊得到保持,而有些友谊则逐渐淡出。我们 要学会接受一段友谊的淡出,坦然接受新的友谊。D 正确。答案选 D。 第 16 页 第五课 交友的智慧 【知识整合】 一、让友谊之树常青 1.建立友谊 (1)如何建立友谊? ①建立友谊,需要开放自己。建立友谊的过程中,会有惊喜, 也会有意外,还有一点儿冒险。无论怎样,敞开心扉,主动表达,朋 友才不会彼此错过。 ② 建立友谊,需要持续的行动。在行动前要有恰当的期待, 即使对方拒绝,也并不意味着自己不好。如果一次尝试不成功,别气 馁,只要真诚待人,我们就有找到朋友的机会。 (2)有助于建立友谊的方法有哪些?(怎样培养和发展真挚的 友谊?) 第 17 页 ①面带微笑。微笑,能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微笑,是一 种自我介绍,它展示了你的热情、快乐和亲和力。谁都愿意看到一张 灿烂的笑脸。 ②记住对方的名字。准确地说出对方的名字,会令对方觉得 被你关注和尊重。 ③真诚夸赞。想与一个人成为朋友,他身上自然有吸引你的 地方。真诚的称赞是对他的肯定和接纳,他自然也会愿意接纳你,因 为人际交往中的喜欢与疏远是相互的。 ④寻找共同之处。找到了共同的地方,自然就有更多的共同 语言。找到共同点并不难,如都热爱某支球队,去过同一个地方,等 等。 ⑤做一个耐心的倾听者。鼓励对方多谈自己,可以更多地了 解对方,也可以让对方感觉到他很重要。 ⑥要保持好奇。他是什么样的人呢?有着怎样的生活?与自己 相似还是有很大的不同?带着好奇走近对方,你更有机会了解对方。 第 18 页 2.呵护友谊 (1)如何呵护友谊? ①呵护友谊,需要用心去关怀对方。体会朋友的需要,在朋 友需要的时候站到他的身旁,以行动向朋友表达关心和支持。 ②呵护友谊,需要学会尊重对方。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 要给朋友一些空间,把握好彼此的界限和分寸。朋友之间需要坦诚相 待,但这并不意味着毫无保留;给予朋友积极合理的建议,但不要替 朋友做决定。 ③呵护友谊,需要学会正确处理冲突。冲突发生时,可以相 互协商,寻找彼此能够接受的解决方式。如果处理得当,冲突可以把 彼此的距离拉得更近。 ④呵护友谊,需要学会承受并正确对待交友中受到的伤害。 当朋友背叛了自己,或者做出了伤害友谊的举动,我们可以选择宽容 对方,也可以选择结束这段友谊。两者都需要勇气,也需要智慧。聪 明的我们要学会选择:哪些朋友可以深交;哪些朋友可以保持较好关 系;哪些朋友可以慢慢疏远,甚至要保持距离。 第 19 页 (2)处理冲突的基本策略有哪些? ①保持冷静。在做决定前先想办法稳定自己的情绪。必要时, 可以采取冷处理的方式。 ②坦诚交流,不回避。否认问题的存在,只会导致误解和怨 恨。与朋友坦诚讨论,给朋友也给自己一个解释的机会, ③及时处理。时间拖得越久,会使问题的解决越困难。 ④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不把过错全部推给对方。如果自己 错了,真诚地说一声“对不起”;如果对方错了,向自己道歉,也要 能够谅解对方。 ⑤换位思考。不要只忙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试着从对方的角 度看问题。 二、网上交往新时空 1.网上交友(网络交往有什么特点?) (1)网络上的交往具有虚拟、平等、自主等特点,它把天涯海 第 20 页 角、素不相识的人连在一起,让人们自由地宣泄内心的快乐、烦恼、 孤独、痛苦,舒缓压力,拓展人际交往圈。 (2)网络开启了通往世界的又一个窗口,但是有时却关闭了与 他人沟通的心灵之门。 2.慎重结交网友 (1)我们为什么要慎重结交网友? 在网络上交友,需要考虑对自己学习和生活的影响,学会理 性辨别、慎重选择。对于交友而言,网络只是一个工具,关键在于我 们怎么使用它。 (2)我们如何做到慎重结交网友? ①虚拟世界的交往,带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我们要有一定 的自我保护意识。例如,对陌生人的邀请,予以回绝;对个人的家庭 住址、经济状况、联系方式等,要注意保密;遇到问题时,要学会求 助。(在网络世界里应该如何保护自己?) ②将网上的朋友转化为现实中的朋友,需要慎重。 第 21 页 (3)网络交往的利与弊? ①在网络中交往,可以满足我们的一些心理需要,并且不必 承担现实交往中那么多的压力和责任。但是,虚拟的交往难以触摸到 生活中的真实。 ②不管网络生活多么精彩,我们不可能只停留在这里。我们 要学会在现实中与同伴交往,增加真实而贴近的感受,奠定友谊更可 靠的基础。 【易错点拨】 1.友谊是需要经营和呵护的,我们要学会呵护友谊的方法。 2.来自朋友的伤害让我们难过,呵护友谊,需要学会承受并 正确对待交友中受到的伤害。当朋友背叛了自己,或者做出了伤害友 谊的举动,我们可以选择宽容对方,也可以选择结束这段友谊。两者 都需要勇气,也需要智慧。 3.网络交往有利有弊,我们要发挥网络的利,尽量避免网络 的弊。要在网络交往中学会自我保护,认清现实交往的重要性。 第 22 页 【典型例题】 1.“友谊需要忠诚去播种,热情去灌溉,原则去培养,谅解 去护理。”这句名言告诉我们交友时应该做到( ) ①宽容他人,理解他人 ②热情大方,广交朋友 ③不讲原则,迁就对方 ④真诚相待,用心呵护 A.①③ B.③④ C.①④ D.①②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呵护友谊的方法,交友应该做到宽容他人, 理解他人,真诚相待,用心呵护,①④正确。交友不应该不加辨别广 交朋友,也不是不讲原则,②③错误,答案选 C。 2.现在网络交往中,有很多人为了防止隐私泄露都会提供虚 假信息,因此在网络交往中我们应该( ) A.提供虚假信息,以免泄露个人隐私 第 23 页 B.既要谨慎、真诚、守信,又要区分是非善恶 C.对长期交往的网友提供个人的真实信息 D.只在网上交友,绝不私下约会网友 【答案】B 【解析】网络交往应注重自我保护,A 选项注重保护个人隐 私,但也不能提供虚假信息,错误。C 选项对长期交往的网友也要谨 慎,不可大意,错误。D 选项过于绝对,网友并不都是坏的,我们要 注意鉴别,错误。B 选项网络交往中既要谨慎、真诚、守信,又要区 分是非善恶,正确。答案选 B。 第三单元 师长情谊 第六课 师生之间 【知识整合】 第 24 页 一、走近老师 1.了解教师职业 (1)教师的工作有什么特点/作用? ①教师是一个古老的职业。人类数千年文明的延续,在很大 程度上靠教育来传承。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承 者之一。 ②在现代社会,教师已发展成为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履行 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 (2)时代对教师有什么要求? 时代在发展,教师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天的教师要努力成为有理想信念、有 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 2.风格不同的老师 (1)为什么老师有不同的风格? 第 25 页 由于年龄、学识、阅历、性格、情感与思维方式等差异,每 位老师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表达方式不同,由此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尊 重老师的“不同”,可以让我们走近老师,更深入地了解老师。 (2)我们为什么要接纳不同风格的老师? 每个人心目中都有好老师的形象,我们喜欢的老师,风格可 能不尽相同。无论什么风格的老师,都应该受到尊重。我们要学会接 纳不同风格的老师。 (3)我们怎样与风格不同的老师相处? ①承认老师的差别。因个人喜好而喜欢某位老师很正常,但 是,承认并接纳每位老师的不同,才有更多的机会了解老师。 ②发现不同风格老师的优点。从多角度了解老师的职业和生 活,善于发现老师的优点,寻找接纳老师的理由。 ③了解老师教育行为的目的。尝试了解老师教育行为的初衷 和用意,更好地理解老师。 第 26 页 ④主动交往。试看主动和老师交往,从一个微笑、一句问候 开始,表达自己对老师的亲近感,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二、师生交往(师生关系:教学相长、亦师亦友。) 1.教学相长 (1)我们为什么要与老师相互交流? 古人云:“教学相长。”教与学是师生相互陪伴、相互促进、 共同成长的过程。一方面,我们的学习离不开老师的引领和指导;另 一方面,我们与老师交流互动,也可以促进老师更好地“教”。 (2)我们怎样与老师交流?/为达到教学相长我们应该怎么做? ①面对老师的引领和指导,主动参与、勤学好问的态度有助 于我们与老师相互交流。真诚、恰当地向老师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既是对老师的积极反馈,也是师生共同学习的新资源;与老师分享自 己的学习感受、学习成果,可以促进师生共同进步。 ②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是我们成长的重要内 容。老师的表扬意味着肯定、鼓励和期待,激励我们更好地学习和发 第 27 页 展;老师的批评意味着关心、提醒和劝诫,可以帮助我们反省自己, 改进不足。对待老师的批评,我们要把注意力放在老师批评的内容和 用意上,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 2.亦师亦友 (1)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是怎样的? 学生乐于学习,老师寓教于乐,师生之间彼此尊重、相互关 心、携手共进,是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 (2)如何与老师建立良好的关系? ①彼此尊重,是我们与老师建立良好关系的开始。师生彼此 尊重,意味着尊重对方的人格尊严、个性差异、劳动成果等。尊重老 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我们作为“晚辈”的基本道德修养, 它不仅体现我们内心的情感和态度,而且表现在与老师日常交往的言 谈举止中。 ②在平等相待、相互促进的师生交往中,我们可以和老师成 为朋友。老师是我们知识学习的指导者,也是我们精神成长的引路人。 老师给予我们生活上的关心和情感上的关怀,我们也应该主动关心老 第 28 页 师、理解老师。 (3)与老师发生分歧该怎么处理? ①自我反思,冷静、客观地分析原因。反思自己在哪些方面 做得不好,如何改变。如果是老师的原因,要思考怎样与老师沟通。 ②相信善意,多些宽容和理解。相信老师的善意,愿意理解 老师,做到有理恰当表达,无理主动认错。 ③坦诚相待,注意沟通方式。主动找老师交换意见,清晰、 冷静、坦诚地说出自己的观点,有理有据;选择恰当的时间、地点和 场合;选择老师容易接受的表达方式,如悄悄说、写个纸条等。 ④求同存异,主动关心。师生间的分歧多因沟通方式不当引 发。要找出共同点,保留不同意见,尊重、关心老师。 【易错点拨】 1.我们不能只接纳自己喜欢风格的老师。每个人心目中都有 好老师的形象,我们喜欢的老师,风格可能不尽相同。无论什么风格 的老师,都应该受到尊重。我们要学会接纳不同风格的老师。 第 29 页 2.我们不喜欢受到老师的批评,但其实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 表扬和批评,是我们成长的重要内容。老师的表扬意味着肯定、鼓励 和期待,激励我们更好地学习和发展;老师的批评意味着关心、提醒 和劝诫,可以帮助我们反省自己,改进不足。对待老师的批评,我们 要把注意力放在老师批评的内容和用意上,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 3.与老师发生分歧或者冲突不应记恨老师,而要主动与老师 沟通,求同存异,主动关心老师。师生问的分歧多因沟通方式不当引 发。要找出共同点,保留不同意见,尊重、关心老师。 【典型例题】 1.师生交往是学校生活的重要内容。下列属于良好的师生关 系的有( ) ①小强向王老师提出班级管理的建议 ②小刚不服刘老师的批评,顶撞老师 ③晚会上,王老师和小丽表演的哑剧让同学们好开心 第 30 页 ④放学后,小敏和张老师交流自己与同学交往中的烦心事 A. 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B 【解析】师生之间彼此尊重、相互关心、携手共进,是师生 交往的良好状态。①③④体现了良好的师生交往的关系,正确。②小 刚不服刘老师的批评,顶撞老师,不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错误。 答案选 B。 2.在学校生活中,我们偶尔被老师误解,也会与老师发生矛 盾,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 A. 找来家长质问老师 B. 拒绝听课,与老师对抗 C. 不分场合与老师顶撞 D. 主动与老师沟通 【答案】D 【解析】与老师发生矛盾和冲突时,我们要主动与老师沟通, 师生间的分歧多因沟通方式不当引发。要找出共同点,保留不同意见, 第 31 页 尊重、关心老师,D 正确。A、B、C 都不是与老师解决矛盾的正确方 法,错误。答案选 D。 第七课 亲情之爱 【知识整合】 一、家的意味 1.生命的居所 (1)什么是家庭? 家,是我们常常在不同意义上使用的字眼。一般来说,家庭 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2)家对我们有什么意义? 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 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我们的成长也离不开家庭的哺育和支持。 第 32 页 2.中国人的“家” (1)我们为什么要孝敬父母? ①在中华文化中,家有着深厚的意味、丰富的内涵。在中国 人的心目中,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是甜蜜、温暖、 轻松的避风港。 ②在中国的家庭文化中,“孝”是重要的精神内涵。孝亲敬 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律义务。 (2)我们如何孝亲敬长? ①尽孝在当下。孝敬双亲长辈,关爱家人,不仅仅是长大成 人以后的事,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应该用行动表达孝敬之心。 ②尊敬。尊敬双亲长辈,听取他们的意见和教导。如有不同 见解,不急于反驳,理性地与他们沟通。 ③倾听。与双亲长辈保特亲近、融洽的关系,倾听他们的心 声。双亲长辈不在身边时,要经常和他们保持联系。 第 33 页 ④感恩。知恩、感恩,用行动表达感恩之情。认真学习,不 辜负父母的期望,是一种感恩;了解双亲长辈的喜好,体谅他们的辛 劳,平日主动承担力所能度的家务劳动,和家人一起建设家庭,也是 感恩。 二、爱在家人间 1.体味亲情(我们如何体味亲情?) ①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份对家人割舍不断的情感。这份情 感,或是因为他们给了我们生命,或是因为他们为我们的生活操劳, 或是因为他们分享了我们的喜悦、分担了我们的忧伤,或是因为他们 是我们生命中重要的影响者,或是因为他们是我们成长的陪伴者和见 证者……这种情感就是家庭中的亲情之爱。 ②亲人之间的爱,有的是细致入微的照顾,有的是脉脉温情 的牵挂,有的是设身处地的体谅……每个家庭的亲情表现不同,有的 温馨和睦,有的磕磕绊绊,有的内敛深沉,有的自然随和……有时我 们可能因为它的平常而忽略它,有时我们似乎感受不到自己渴望的亲 情,甚至因此否认亲情的存在。 ③现实生活中,由于亲人的离开、新成员的出现,我们的家 第 34 页 庭结构也会因之改变。但是,只要我们用心感悟就会发现,家中的亲 情仍在,尽管它的表现形式可能会发生变化。 2.爱的碰撞 (1)我们与父母的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 ①进入初中的我们意识到自己长大了,和家人的关系也发生 了微妙的变化。一方面,我们希望父母像对待成人一样尊重我们,不 要过多干涉我们的生活;另一方面,面对父母的信任和放手,有时我 们又觉得失落和不安,期望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呵护。 ②我们开始审视父母给予我们的爱,开始质疑父母,甚至挑 战父母的权威与经验,亲子之间的碰撞增多了,有时伴着甜蜜,有时 出现紧张,甚至发生冲突。这是我们成长中难以回避的问题。 (2)我们为什么会与父母产生冲突? 作为两代人,由于我们与父母在心智、学识、经历等方面差 异较大,对问题的理解、感受等方面必然存在差异,冲突难以避免。 如果处理不好,亲子冲突就会伤害双方的感情,影响家庭的和睦。有 效地化解冲突,既需要父母做出榜样,也需要我们自己努力。 第 35 页 3.沟通传递爱 (1)我们如何与父母沟通? ①作为子女,我们无法选择父母的相貌、性格、贫富,也无 法选择父母对待我们的态度和教育我们的方式,但我们可以试着去接 纳父母的做法,理解父母行为中蕴含的爱。我们可以尝试让父母了解 我们的变化和需要,用他们能接受的方式表达我们的爱。 ②爱是需要呵护的。互动沟通的技巧和应对冲突的智慧,是 亲子之间爱的润滑剂。爱在沟通中加深,亲子冲突需要双方通过良好 的互动沟通来解决。 ③我们要学习应对冲突的方法。如果和父母发生冲突,我们 可以选择不伤害父母感情和不影响亲子关系的做法。我们毕竟是晚 辈,应该尊重父母、有礼貌,尽量避免对父母使用生硬的语言,特别 是过激的语言,把握行为底线。 (2)和父母沟通的技巧有哪些? ①注意事实。清楚自己想要和父母沟通什么,沟通要达到什 第 36 页 么结果,不为彼此的态度和情绪所干扰,避免“情绪烟雾弹”。 ②把握时机。思考在什么情况下沟通,沟通是在冲突发生时 还是在冷静后。 ③留意态度。如果希望父母能够接受自己的想法,应该用什 么样的语言和态度表达?有时候采用的态度比语言的内容更重要。 ④选择方式。用什么方式与父母沟通,是面对面沟通,还是 通过文字沟通?如果面对面沟通有困难,可以尝试通过文字沟通。 ⑤考虑环境。选择在什么环境下沟通,是在家中还是户外安 静的地方?环境不同人的心境就不同,沟通的效果也不同。 三、让家更美好 1.现代家庭面面观 (1)现代家庭发生了哪些变化? ①随着社会历史的演进,现代家庭的结构、规模、观念等都 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家庭变得越来越小,家庭关系也越来越简单, 第 37 页 从过去儿孙满堂的大家庭,到今天家庭不断趋向小型化,中国的家庭 结构在过去几十年间发生了重大变化。 ②随着人口的迁移和流动、现代沟通手段的丰富,家庭成员 的交流、沟通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③家庭氛围越来越平等、民主。 (2)现代家庭生活的重要内容有哪些? 关心世界和国家大事,探讨社会和人生问题,学习现代科学 文化知识,创建学习型家庭,参与社区活动,这些已成为现代家庭生 活的重要内容。 2.和谐家庭我出力 (1)家庭中为什么会存在矛盾? 在—个家庭中,祖辈、父辈、子辈之间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念 和生活方式,这些差异可能带来家庭成员间的矛盾和冲突,影响家庭 和睦。 第 38 页 (2) 怎样建立和谐家庭? ①家和万事兴。家庭成员之间和睦相处是家庭美满幸福的重 要条件。这需要家庭成员之间相互理解、信任、体谅和包容。 ②有效交流和沟通,可以增进理解,化解矛盾和冲突。 (3)如何调节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或冲突? ①帮助家庭成员舒缓情绪。如果家庭成员在发生矛盾时情绪 过激,可以适时地成为他们的倾听者,并表示理解。 ②明确自己是不偏不倚的中立者。在家庭成员发生矛盾时, 明确自己的任务是解决矛盾,而不是制造新的矛盾,解决矛盾时不偏 袒某一方。 ③引导家庭成员看到对方的优点。选择恰当的时机,与家庭 成员聊天,引导家庭成员全面看待家庭关系,看到对方的优点。 ④帮助家庭成员走出“面子”圈境。当家庭成员之间发生冲 突后,都有和好之意却又碍于面子时,可以充当搭桥人,帮助双方和 好如初。 第 39 页 【易错点拨】 1.孝敬父母不仅仅是成年子女的责任,未成年子女也要承担 责任。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律义 务。 2.孝敬父母不是长大以后的事,尽孝在当下。孝敬双亲长辈, 关爱家人,不仅仅是长大成人以后的事,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应该用 行动表达孝敬之心。 3.我们与父母产生冲突和矛盾是不可避免的。作为两代人, 由于我们与父母在心智、学识、经厉等方面差异较大,对问题的理解、 感受等方面必然存在差异,冲突难以避免。 4.家庭并非一成不变。随着社会历史的演进,现代家庭的结 构、规模、观念等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家庭变得越来越小,家 庭关系也越来越简单。同时随着人口的迁移和流动、现代沟通手段的 丰富,家庭成员的交流、沟通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典型例题】 第 40 页 1. 下列行为是孝敬父母的表现是( ) A.为了买一件衣服,我大闹一场才得到 B.我的脏衣服留给妈妈洗,谁让她下岗没事 C.抽空和父母聊天,夸夸他们的优点 D.考试成绩不理想是我的隐私,不能让家长知道 【答案】C 【解析】孝敬父母的方法有尽孝在当下,用行动表达孝敬之 心。尊敬双亲长望,听取他们的意见和教导。与双亲长辈保特亲近、 融洽的关系,倾听他们的心声。知恩、感恩,用行动表达感恩之情。 A、B、D 都是错误的做法。C 符合孝敬父母的要求,正确,答案选 C。 2 . 平时,我们与父母之间经常会产生矛盾与分歧,即所谓 的代沟现象。要跨越代沟,实现和谐相处,我们与父母之间最好( ) A.相互尊重,平等沟通 B.保持沉默,减少冲突 第 41 页 C.放弃自我,顺从对方 D.各执一词,绝不退让 【答案】A 【解析】与父母发生冲突,要学会沟通解决,掌握沟通的技 巧,A 是正确的做法。B、C、D 都无助于解决亲子间的矛盾。答案选 A。 第八课 探问生命 【知识整合】 一、生命可以永恒吗 1.生命有时尽 (1)我们为什么要珍惜生命? ①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迹,个体的生命是在无数的偶然性中产 生的。每个人的生命都来之不易,生命是属于我们自己的幸运。 第 42 页 ②从婴孩成长为儿童,又从儿童成长为少年,生命的时光一 去不复返。在时间的长河中,个人的生命很短暂,我们应该珍惜生命 的每一寸时光,让每天都过得充实,不错过美好的青春年华。 (2)如何正确看待死亡? 我们每个人都难以抗拒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死亡是人生不 可避免的归宿,它让我们感激生命的获得。向死而生,让我们拥有一 份好好活着的感动,从容面对生命的不可预知,更加热爱生命。 2.生命有接续(生命的接续有什么意义?) ①在历史的长河中,个人的生命虽然短暂,但正是一代又一 代的个体生命实现了人类生命的接续。在人类生命的接续中,我们总 能为自己的生命找到一个位置,担当一份使命。 ②生命的接续,使得每个人的生命不仅仅是“我”的生命, 还是“我们”的生命。在生命的传承关系中,我们能更好地认识和面 对自己的生命。 ③在生命的接续中,人类生命不断发展,人类的精神文明也 不断积累和丰富。因此,生命对于我们而言,不仅仅是身体的生命, 第 43 页 还包括社会关系中的生命、精神信念上的生命;我们每个人都不仅仅 是在身体上接续祖先的生命,也在精神上不断继承和创造人类的精神 文明成果。 二、敬畏生命 1.生命至上 (1)我们为什么要对生命有敬畏之情? 当我们对生命怀有敬畏之心时,我们就会珍视它。我们的生 命都是宝贵的,每个人的生命都比金钱、权势等更重要。在这些外在 的东西面前,生命价值高于一切。 (2)我们为什么要珍爱他人的生命? 生命至上,并不意味着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我们也必 须承认别人的生命同样重要。“仁者爱人”“推己及人”,具备这样 的情怀,理解这样的道理,才会让我们自觉地珍爱他人的生命,如同 珍爱自己的生命一样。 2.休戚与共(我们应如何敬畏生命?) 第 44 页 ①敬畏生命,让我们从对自己生命的珍惜走向对他人生命的 关怀,使我们意识到每个人都需要与他人共同生活。 ②我们只有不漠视自己的生命,也不漠视他人的生命,谨慎 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才会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 的每一个人。 ③我们对生命的敬畏并不是谁的命令,而是内心的自愿选 择。我们对待他人生命的态度,表达着我们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当 我们能够与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时,我们就走向了道德的生活。 【易错点拨】 1.我们要珍惜生命,不可轻生或自残。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迹, 个体的生命是在无数的偶然性中产生的。每个人的生命都来之不易, 生命是属于我们自己的幸运。在时间的长河中,个人的生命很短暂, 我们应该珍惜生命的每一寸时光,让每天都过得充实,不错过美好的 青春年华。 2.生命会消失,但生命的接续永不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个人的生命虽然短暂,但正是一代又一代的个体生命实现了人类生命 第 45 页 的接续。在人类生命的接续中,我们总能为自己的生命找到一个位置, 担当一份使命。生命的接续,使得每个人的生命不仅仅是“我”的生 命,还是“我们”的生命。在生命的接续中,人类生命不断发展,人 类的精神文明也不断积累和丰富。 3.我们不仅要珍惜自己的生命,也要珍惜其他生命,尤其是 其他人的生命。生命至上,并不意味着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我 们也必须承认别人的生命同样重要。 【典型例题】 1. 山东平邑石膏矿的四名矿工,在井下度过了生死煎熬的 36 天后获救。而在垂直距离 200 多米的地面上,近千名救援人员也 在严寒中日夜坚守……从中感悟到( ) ①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只能珍爱自己的生命 ②我们要珍爱生命,决不放弃生的希望 ③当他人生命遭遇困境需要帮助时,尽自己所能伸出援助之 手 第 46 页 ④ 我们既要珍爱自己的生命,也要尊重、善待他人的生命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C 【解析】生命非常珍贵,我们既要珍惜自己的生命,也要珍 惜他人的生命。材料中救援人员的坚守,是对困境中的人伸出援助之 手,体现了对生命的珍惜,根据材料②③④是正确的。①只能珍爱自 己的生命是错误的认识。答案选 C。 2.王先生在昆明海埂大坝拍摄到有游客抓海鸥自拍留影,游 客无视被抓海鸥的挣扎和其他海鸥呼救鸣叫的行为让王先生非常气 愤,他在将虐鸥过程记录下来后,立即上前对此行为制止,游客抓海 鸥自拍留影的行为( ) ①是一个普通人热爱大自然,亲近动物的表现 ②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不值得大惊小怪 ③是一种漠视生命的行为,有可能对海鸥的生命造成伤害 第 47 页 ④是有悖于社会文明和进步的行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解析】人类要珍惜和敬畏生命,材料中游客抓海鸥自拍留 影的行为既漠视生命,又是不文明、不道德的行为,③④正确。①认 为抓海鸥自拍留影是热爱大自然,亲近动物的表现是错误的,这样容 易伤害海鸥的生命,②认为这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不值得大惊小怪 的理解是错误的。答案选 D。 第九课 珍视生命 【知识整合】 一、守护生命 1.爱护身体 (1)我们为什么要爱护自己的身体? 第 48 页 守护生命首先要关注自己的身体。关心身体的状况,养成健 康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对生命负责任的态度。 (2)如何看待轻生或自残的行为? 随着年龄增长、心智发育,我们更加关注自己的内在感受。 当某些内心需要,如爱、被承认、尊严、自由、被接纳等得不到满足 时,有的人经不住一时的挫折,容易做出过激的行为,甚至伤害自己 的身体。成长中的我们,不能不珍视自己的肉体生命。 (3)怎样爱护自己的身体? 在生活中,我们会面对一些客观存在的、非人力可抗拒的自 然灾害,或—些人为灾难。我们需要增强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 提高安全防范能力,掌握—些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 2.养护精神 (1)我们为什么要养护精神? ①我们每个人活着,除了要关注生理需要和身体健康,还要 第 49 页 过精神生活,满足精神需求。精神风貌反映着我们的生活状态,守护 生命需要关注并养护我们的精神。 ②我们的精神发育,需要物质的支持,但不完全受物质生活 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制约。一方面,过度的物质追求、物质攀比,容易 使我们丧失对真、善、美的体验,丢失精神世界的财富。另一方面, 即使在物质贫乏、外部环境艰苦的情况下,只要我们守住自己的心灵, 仍然可以看到真、善、美。 (2)我们如何养护精神家园? ①人类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不同的文化,每个国家和民族都 有着自己的精神史诗。作为中国人,我们每个人的精神生命都流淌着 民族文化的血脉,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 ②守护精神家园,我们不能丢失优秀的民族文化,需要在个 人精神世界的充盈中发扬民族精神。 二、增强生命的韧性 1.生活难免有挫折 第 50 页 (1)什么是挫折? 生活的道路并不总是平坦的,在我们怀揣美好的愿望、目标、 期待去努力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阻碍、失利乃至失败。这些阻 碍、失利和失败,就是人们常说的挫折。 (2)不同的态度,不同的结果 面对不同的挫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 即使遭遇同样的挫折,不同人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也是不同的;同 一个人在生命的不同时期,对于挫折也会有不同的感受和行为反应。 产生这些不同感受和行为反应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对挫折的认识和态 度不同。 (3)如何正确认识挫折? ①面对挫折,我们可能会感到失落、焦虑、难过、愤怒、不 满等。产生这些负面的情绪感受是很正常的,但如果一味沉浸在负面 情绪中,我们就容易消沉,甚至做出不恰当的行为。我们需要及时调 整自己,正确看待挫折。 ②生活中的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得意时,挫折会 第 51 页 使我们更清醒,避免盲目乐观、精神懈怠;失意时,挫折会使我们获 得更加丰富的生活经验。 2.发掘生命的力量 (1)如何面对挫折? ①面对挫折,各种损害生命的应对方式都是不明智的。相反, 我们需要发现、挖掘自己的生命力量。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蕴含一定 的承受力、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的能力。 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中华民族基本的人生 态度,是中华民族传承了几千年的优秀品质。面对挫折,发掘自身的 生命力量,我们可以逐渐培养自己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 (2)增强生命韧性的方法有哪些? ①欣赏、培养幽默感,可以帮助你放松肌肉,缓解压力,同 时可以从中体悟生活智慧、人生哲理。 ②和自己信任的人谈一谈。和信任的人谈自己的问题,可以 舒缓紧张感,在增进信任感的同时获得心理的支持,以及一些具体的 第 52 页 经验、建议。 ③考虑并接受最糟糕的结果。预料挫折情境可能带给你的最 糟糕的结果,接受它,你就已经开始转向问题的解决。 ④关心、帮助他人。向处境不利的人们提供帮助,可以让眼 前的挫折显得不是那么严重。 ⑤培养某方面的兴趣。选择一项自己感兴趣的技艺,加以培 养和发展,使之成为自己的专长。有了这项专长,你自然就自信心大 增,耐挫力也就增强了。 (3)我们为什么要寻求他人的帮助? 发掘自身的力量并不排斥借助外力。作为新一代的中国少 年,我们在坚持目标和不断努力的道路上,学会与他人建立联系,向 他人寻求帮助,获得他人的支持和鼓励,有助于增强我们的生命力量。 【易错点拨】 1.我们在养护精神的过程中,需要物质的支持,但不完全受 物质生活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制约。一方面,过度的物质追求、物质攀 第 53 页 比,容易使我们丧失对真、善、美的体验,丢失精神世界的财富。另 一方面,即使在物质贫乏、外部环境艰苦的情况下,只要我们守住自 己的心灵,仍然可以看到真、善、美。 2.人们面对挫折采取不同的态度,有会不同的结果。面对不 同的挫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即使遭遇同样 的挫折,不同人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也是不同的;同一个人在生命 的不同时期,对于挫折也会有不同的感受和行为反应。 3.挫折对我们既有积极的作用,也有消极的作用。面对挫折, 我们可能会感到失落、焦虑、难过、愤怒、不满等,但如果一味沉浸 在负面情绪中,我们就容易消沉,甚至做出不恰当的行为。生活中的 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得意时,挫折会使我们更清醒,避免 盲目乐观、精神懈怠;失意时,挫折会使我们获得更加丰富的生活经 验。 4.遭遇挫折,情绪低落时不要独自承受,发掘自身的力量并 不排斥借助外力。作为新一代的中国少年,我们在坚持目标和不断努 力的道路上,学会与他人建立联系,向他人寻求帮助,获得他人的支 持和鼓励,有助于增强我们的生命力量。 【典型例题】 第 54 页 1.以下户外活动,符合“珍爱生命”要求的有( ) ①小李骑车郊游,其自行车除了铃声不响,全身都响 ②“六 一”那天,小王在妈妈及当地向导的带领下游览了“龙王洞” ③暑 假,小徐经常在父亲的陪伴下游泳 ④每次在户外遇到雷电天气,小 赵都会立即跑到大树下避雷 A.②③ B.①④ C.③④ D.①② 【答案】A 【解析】珍爱生命,要爱护自己的身体,学会自我保护。② ③ 的做法符合爱护自己的要求。①的自行车除了铃声不响,全身都 响,说明不安全。④雷电天气跑到大树下避雷是错误的做法。答案选 A。 2.最美孝心少年高雨欣常说:“生活虽然苦了点,但是,只 要我勇敢地往前走,我就一定能走过风风雨雨……”。这启发我们在 生活中要( ) A.平等待人 B.直面挫折 C.理解他人 D.张扬个性 第 55 页 【答案】B 【解析】材料中“生活虽然苦了点”指的是生活中遇到的挫 折,“勇敢地往前走,我就一定能走过风风雨雨……”说明他勇于面 对挫折。A、C、D 与材料不符,错误。答案选 B。 第十课 绽放生命之花 【知识整合】 一、感受生命的意义 1.生命的追问(什么是有意义的生命?) ①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实现自我价值,这样的一生是值得 的;②在看到别人的需要时付出自己的爱心,无论事情大小,都能承 担起自己的责任,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③将个人追求建立在人类共 同需要的基础上,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 2.发现我的生命(如何发现和创造生命的意义?) 第 56 页 ①探索生命意义,是人类生命的原动力之一。只有人类才可 能驾驭自己的生活,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 ②生命是独特的,生命意义是具体的。每个人的生活不尽相 同,我们都是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一点一点地建构自己,形成人们所 说的“我的人生”。 二、活出生命的精彩 1.贫乏与充盈(人们对待生活有什么不同的态度?) 每个生命都会在生活中展现千姿百态。人们对待生活的不同 态度,会影响生命的质量。 ①有的人把自己封闭起来,不愿也不善于感受生活中的美 好,不敢也无力去面对生活的困境与难题,狭小的世界限制了生命的 生长;有的人缺乏生活目标,无所事事,在时光流逝中生命日益空虚。 ②生命是一个逐渐丰富的过程。在同样的时间里,也有人热 爱学习,乐于实践,在探索中扩展生活的阅历,让生命充满色彩与活 力。当我们敞开自己的胸怀,不断尝试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建立 第 57 页 联系,生命中的道德体验就会不断丰富,对生命的感受力、理解力就 会不断增强。生命得到滋养,也因此而一点点充盈起来。 2.冷漠与关切 (1)我们为什么要彼此关切? 人与人在相互依存和彼此关切中感受温暖,传递温暖。所有 的冷漠也许都有理由,然而,没有人愿意遭遇到冷漠。生命拒绝冷漠。 (2)我们为什么要关切其他的生命? 我们不仅要关注自身的发展,而且要关切其他的生命,设身 处地地思考并善待他人。我们用心对待自己和他人,不仅能将自己的 生命照亮,而且可以温暖他人、照亮他人。甚至温暖世界、照亮世界。 (3)我们怎样关切他人? 让我们用真诚、热情、给予去感动、改变他人,消融冷漠, 共同营造一个互信、友善、和谐的社会。 3.平凡与伟大(如何看待生命的平凡与伟大?) 第 58 页 ①在历史上,那些被我们认为是伟大的人物,并不是因为他 们生而伟大,而是因为他们运用自身的品德、才智和劳动,创造出比 自己有限的生命更长久的、不平凡的社会价值,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 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②与伟人相比,更多的人可能是默默无闻的。当人们为生活 而努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面对生活的艰难考验,不放弃、不懈 怠,为家庭的美好和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时,就是在用认真、 勤劳、善良、坚持、责任、勇敢书写自己的生命价值。 ③生命虽然平凡,却也时时创造伟大。当我们将个体生命和 他人的、集体的、民族的、国家的甚至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时,生 命便会从平凡中闪耀出伟大。 怎样活出生命的精彩? ①敬畏生命,珍视生命;热爱学习,乐于实践,不断地使生 命充盈起来;②拒绝冷漠,关切社会;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 每一个人,与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③在平凡中闪耀伟大;用认真、勤 劳、善良、坚持、责任、勇敢书写自己的生命价值;将个体生命和他 人的、集体的、民族的、国家的甚至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第 59 页 【易错点拨】 1.人生到底值不值得,我们要看: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实 现自我价值,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在看到别人的需要时付出自己的 爱心,无论事情大小,都能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 将个人追求建立在人类共同需要的基础上,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 2.社会生活中,我们不仅要关心自己,也要与其他人彼此关 切。人与人在相互依存和彼此关切中感受温暖,传递温暖。所有的冷 漠也许都有理由,然而,没有人愿意遭遇到冷漠。生命拒绝冷漠。 3.平凡人的生命也是有意义的。与伟人相比,更多的人可能 是默默无闻的。当人们为生活而努力,面对生活的艰难考验,不放弃、 不懈怠,为家庭的美好和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时,就是在用认 真、勤劳、善良、坚持、责任、勇敢书写自己的生命价值。生命虽然 平凡,却也时时创造伟大。当我们将个体生命和他人的、集体的、民 族的、国家的甚至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时,生命便会从平凡中闪耀 出伟大。 【典型例题】 第 60 页 1.初中学生闫森,因急性脑干出血抢救无效,生命永远定格 在 15 岁.其父母强忍巨大悲痛,将他的两肾一肝和双眼角膜捐献出去, 他的生命在 5 个人身上得到了延续.闫森的父母说:“儿子虽然走了, 但他救了 5 个病人,也等于他还活着,这是我们最大的心愿.”闫森 父母的做法,引起了人们对生命及生命价值的思考,下列说法你赞同 的是( ) ①生命是可贵的,必须珍惜生命②生命太脆弱了,它经不起 任何风浪的冲击③生命的意义不在长短,而在于对社会的贡献④创造 和奉献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生命价值的要求.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A 【解析】生命的意义在于为社会、为他人作出贡献。生命虽 然平凡,却也时时创造伟大。当我们将个体生命和他人的、集体的、 民族的、国家的甚至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时,生命便会从平凡中闪 耀出伟大。材料中闫森的父母捐献了闫森的两肾一肝和双眼角膜,帮 助了 5 个人,延伸了闫森的生命,为他人作出了贡献,其 15 岁的短 暂生命是有意义的,①③④正确。②项本身表述错误。答案选 A。 第 61 页 2.扬州好人刘卫国,部队当兵,抗洪抢险屡立战功,退伍创 业,10 多年捐赠 50 多万元,还自掏腰包资助困难退伍军人和群众, 刘卫国的事迹告诉我们( ) A.关爱自己更重要 B.做大事才有价值 C.人生意义在于奉献 D.人在逆境中有目标 【答案】C 【解析】生命的意义在于为社会、为他人作出贡献。生命虽 然平凡,却也时时创造伟大。当我们将个体生命和他人的、集体的、 民族的、国家的甚至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时,生命便会从平凡中闪 耀出伟大。材料中刘卫国,退伍创业,10 多年捐赠 50 多万元,还自 掏腰包资助困难退伍军人和群众,为国家、社会、他人作出巨大贡献, 他的生命是有意义的,C 正确。A、B 本身表述错误,D 与材料无关, 答案选 C。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引用的名言警句、古文哲理 第一单元 成长的节拍 第 62 页 1.“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p6 教材原文】进入中学,新的目标和要求激发着我们的 潜能,激励着我们不断实现自我超越。“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我们似乎每天都有做“最好的我”的生命冲动。 【解读】《礼记·大学》中有云:“苟日新,日日新,又日 新。”意思是:如果能每天除旧更新,就要天天除旧更新,不间断地更 新又更新。 2.“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P8 教材原文】“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中学生活的序 幕刚刚拉开,面对各种可能与挑战,我们要珍视当下,把握机遇,从 点滴做起,为美好明天付出不懈的努力。 【解读】语出老子·《道德经》·第六十四章:“合抱之木, 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白居易《温 尧卿等授官赐绯充沧景江陵判官制》:“夫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苟 自强不息,亦何远而不届哉?”意思是:走一千里路,也是从迈第一 步开始的。比喻事情是从头做起,逐步进行的。 第 63 页 3. 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 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 【P12 教材原文】相关链接。 【解读】节选自《格言联璧》。释义:志向所趋,没有不能 达到的地方,即使是山海尽头,也不能限制。意志所向,没有不能攻 破的壁垒,即使是精兵坚甲,也不能抵抗。 4.“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p12 教材原文】努力需要坚持。“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如果不努力落实在每一天的具体行动中,梦想就会成为空想,只能是 画饼充饥。 【解读】《尚书-周书》中有云: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意 思是:取得伟大的功业,是由于有伟大的志向;完成伟大的功业,在 于辛勤不懈地工作。 5.“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第 64 页 【P13 教材原文】“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中学时代, 我们充满朝气、富有活力,我们怀揣梦想,从这里起航! 【解读】出自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意思是:同学们 正值青春年少,风华正茂。 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P22 教材原文】学会学习,需要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有了学习兴趣,学 习可以成为艰苦却十分快乐的探索之旅。 【解读】语出《孔子·雍也》。释义:懂得学习的人比不上 喜爱学习的人;喜爱学习的人比不上以此为乐的人。 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P23 教材原文】学会学习,需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工 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习意味着要善于从生活中汲取养料,掌 握一些基本的学习策略,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第 65 页 【解读】《论语·魏灵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释义:器:工具。要 做好工作,先要使工具锋利。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8.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P23 教材原文】学会学习,还意味着要善于运用不同的学 习方式。“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我们可以与同伴相互帮助、 分工合作,在交流切磋中共同完成任务。 【解读】语出《礼记·学记》。释义:如果学习中缺乏学友 之间的交流切磋,就必然会导致知识狭隘,见识短浅。 9. 乔哈里视窗 【P31 教材原文】拓展空间——邀请同学、朋友、老师和家 人,请他们谈谈对你的看法,并将他们的看法以及你的自我认识填写 在下图相应位置 【解读】所谓的乔哈里视窗(Johari Window)是一种关于沟通 的技巧和理论,也被称为"自我意识的发现--反馈模型。这个理论最初 是由乔瑟夫(Joseph)和哈里(Harry)在 20 世纪 50 年代提出的。视窗理 第 66 页 论将人际沟通的信息比作一个窗子,它被分为 4 个区域:开放区、隐 秘区、盲目区、未知区,人的有效沟通就是这四个区域的有机融合。 开放区:是自己知道、别人也知道的信息。例如你的家庭情 况、姓名、部分经历和爱好等。多说、多问不仅是一种沟通技巧,同 时也能赢得别人的信任。如果想赢得别人的信任,就要多说,同时要 多提问,寻求相互的了解和信任,因为信任是沟通的基础,有了基础, 就不难建设高楼大厦。 盲目区:是自己不知道、别人却可能知道的盲点。例如性格 上的弱点或者坏的习惯,你的某些处事方式,别人对你的一些感受, 等等。 如果一个人的盲区最大,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是一个不拘 小节、夸夸其谈的人。他有很多不足之处,别人看的见,他却看不见。 造成盲区太大的原因就是他说的太多,问的太少,他不去询问别人对 他的反馈。所以在沟通中,你不仅要多说而且要多问,避免盲区过大 的情况发生。 隐秘区:是自己知道、别人却可能不知道的秘密。例如你的 某些经历、希望、心愿、阴谋、秘密,以及好恶等。 第 67 页 未知区:是自己和别人都不知道的信息。例如某人自己身上 隐藏的疾病。 未知区大,就是关于他的信息,他和别人都不知道。这样的 人,他不问别人对自己的了解,也不主动向别人介绍自己。封闭使他 失去很多机会,能够胜任的工作可能就从身边悄悄溜走了。 所以每一个人要尽可能缩小自己的未知区,主动的通过别人 了解自己,主动的告诉别人自己能够做什么。 10. 古人云:“役其所长,则事无废功;避其所短,则世无弃 材矣。” 【P34 教材原文】做更好的自己,就要扬长避短。古人云: “役其所长,则事无废功;避其所短,则世无弃材矣。”要善于利用 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最大限度地展现自己的才华。 【解读】语出晋代葛洪《抱朴子·务正》。发挥人才的特长, 那么做什么事情都不会失败;不挑剔人才的短处, 那么世界上就没有 被遗弃的贤才了。 11.“路也漫漫,遥遥其途,心向往之,虽远莫阻。” 第 68 页 【P36 教材原文】更好的自己,是在和他人共同生活的过程 中不断成长的,更是在为他人、为社会带来福祉的过程中实现的。“路 也漫漫,遥遥其途,心向往之,虽远莫阻。”这是中学时代的成长课 题,它值得我们用一生去探寻。 【解读】释义:路途漫长遥远,只要心志所向,即使距离远, 也不要阻挡。 第二单元 友谊的天空 (一)古文类 1.“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p38 教材原文】“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带着对这友谊 的憧憬,让我们走进友谊的天空,探寻友谊的真谛,缔结真挚的友情。 【解读】[出处]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论 语 颜渊》) 第 69 页 [翻译]曾参说:“君子以合乎礼仪的标准和方式来选择、交 往朋友,以与朋友的交往来辅助仁德的修养。” 《论语通说》中解释:“‘文’是礼文、节文之意。‘以文 会友’,即是说在交友的过程中既要注意朋友的素质,还要注意交友 的方式,始终以礼相待。能做到以上两点,交友的过程不啻是个成仁 的过程。” 《论语今读》说:“为什么要‘以文’才会友?注家又有各 种讨论,如‘文者,礼乐法度刑政纲纪之文’,‘布帛菽粟之文,非 古文之文、时文之文,雕虫藻丽之文,会友以收摄身心,此学人第一 切务’(《反身录》),仍‘一是以修身为本’。今天则是以学术之‘文’ (世界一年多少学术会议、多少学术论文!)来会朋友,以切磋琢磨,发 言讨论,而所辅者并非‘仁’,而是‘知’了。” 为什么“以友”能够“辅仁”?李泽厚在书中还引用了康有 为《论语注》的一段话,其解释可谓精当明了:“人情孤独则懒惰, 易观摩则奋历生。置诸众正友之中,则寡失德;置诸多闻人之中,则 不寡陋。故辅仁之功,取友为大。”就是说,多跟好人、仁人交朋友, 以“仁”的标准来交朋友,是成仁、达仁的重要途径。《论语》开篇 第一章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 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孔子乐淘淘于远方的 第 70 页 朋友来与他相会,想必是出于“辅仁”的原因。一帮仁人朋友欢聚在 一起,其所论、所做自然离不开高尚的仁德。就像现在慈善家们聚在 一起做善事,“志愿者”们结成组织做义工,大家互相勉励帮助别人, 使自己的灵魂也得到升华,岂不是快乐无比的事? 2.孔子说:“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p43 教材原文】孔子说:“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与正直、诚信和见多识广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朋友丰富了我们的 生活经验,友谊让我们更深刻地体悟生命的美好。 【解读】[出处]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①。友直, 友谅②,友多闻,益矣。友便辟③,友善柔④,友便佞⑤,损矣。” 《论语•季氏篇》 [注释]①损:损害。②谅:信实。③便辟:阿谀奉承。④善 柔:当面恭维,背后诽谤。⑤便佞:花言巧语。 [翻译]孔子说:“有三种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 同正直的人交朋友,同诚实的人交朋友,同见多识广的人交朋友们, 这是有益的。同阿谀奉承的人交朋友,同当面恭维,背后诽谤的人交 朋友,同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这是有害的。” 第 71 页 3.《木瓜》——节选自《诗经·卫风》 【p45 教材原文】阅读感悟 木瓜 投我以木瓜①,报之以琼琚②。匪报也,永以为好也③! 投我以木桃④,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⑤,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解读】《诗经·木瓜》出自《诗经·国风·卫风》,是通 过赠答表达深厚情意的诗作,是先秦时期卫国的一首描述爱情的民 歌,是现今传诵最广的《诗经》名篇之一。 [词语注释] ① 木瓜:落叶灌木,果似小瓜。古代有以瓜果之类为朋友 的信物的风俗。 第 72 页 ②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你将木瓜投给我,我将回报你 珍贵的佩玉。投,投掷,此作赠送,给予。报,报答。琼琚,佩玉名, 古代的饰物。后边“琼玖”、“琼瑶”同此。 ③匪报也,永以为好也:并非只是为了回报,而是表示永远 相爱。匪:同“非”。好,爱。 ④木桃:蔷薇科木瓜属,落叶小乔木,无枝刺。 ⑤木李:果名。即榠樝[míng zhā],又名木梨。 [作品译文] 你将木瓜投赠我, 我拿琼琚作回报。 不是为了答谢你, 珍 重情意永相好! 你将木桃投赠我, 我拿琼瑶作回报。 不是为了答谢你, 珍 重情意永相好! 你将木李投赠我, 我拿琼玖作回报。 不是为了答谢你, 珍 重情意永相好! 第 73 页 [作品评析] 《诗经·大雅·抑》有“投我以桃,报之以李”之句,后世 “投桃报李”便成了成语,比喻相互赠答,礼尚往来。比较起来,《卫 风·木瓜》这一篇虽然也有从“投之以木瓜(桃、李),报之以琼琚(瑶、 玖)”生发出的成语“投木报琼”(如托名宋尤袤《全唐诗话》就有“投 木报琼,义将安在”的记载),但“投木报琼”的使用频率却根本没 法与“投桃报李”相提并论。可是倘若据此便认为《抑》的传诵程度 也比《木瓜》要高,那就大错而特错了,稍微作一下调查,便会知道 这首《木瓜》是现今传诵最广的《诗经》名篇之一。 对于这么一首知名度很高而语句并不复杂的先秦古诗,古往 今来解析其主旨的说法居然也有七种之多(据张树波《国风集说》统 计),实在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按,成于汉代的《毛诗序》云:“《木 瓜》,美齐桓公也。卫国有狄人之败,出处于漕,齐桓公救而封之, 遗之车马器物焉。卫人思之,欲厚报之,而作是诗也。”这一说法在 宋代有严粲(《诗缉》)等人支持,在清代有魏源(《诗古微》)等人支 持。与毛说大致同时的三家诗,据陈乔枞《鲁诗遗说考》考证,鲁诗 “以此篇为臣下思报礼而作”,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意见与之相 同。从宋代朱熹起,“男女相互赠答说”开始流行,《诗集传》云: “言人有赠我以微物,我当报之以重宝,而犹未足以为报也,但欲其 长以为好而不忘耳。疑亦男女相赠答之词,如《静女》之类。”这体 第 74 页 现了宋代《诗》学废序派的革新疑古精神。但这一说法受到清代《诗》 学独立思考派的重要代表之一姚际恒的批驳,《诗经通论》云:“以 (之)为朋友相赠答亦奚不可,何必定是男女耶!”现代学者一般从朱熹 之说,而且更明确指出此诗是爱情诗。平心而论,由于诗的文本语义 很简单,就使得对其主题的探寻反而可以有较大的自由度,正如一个 概念的内涵越小它的外延越大,因此,轻易肯定否定某一家之说是不 甚可取的。有鉴于此,笔者倾向于在较宽泛的意义上理解此诗,将其 视为一首通过赠答表达深厚情意的诗作。 《木瓜》一诗,从章句结构上看,很有特色。首先,其中没 有《诗经》中最典型的句式——四字句。这不是没法用四字句(如用 四字句,变成“投我木瓜(桃,李),报以琼琚(瑶、玖);匪以为报,永 以为好”,一样可以),而是作者有意无意地用这种句式造成一种跌 宕有致的韵味,在歌唱时易于取得声情并茂的效果。其次,语句具有 极高的重叠复沓程度。不要说每章的后两句一模一样,就是前两句也 仅一字之差,并且“琼琚”、“琼瑶”、“琼玖”语虽略异义实全同, 而“木瓜”、“木桃”、“木李”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考证也是同 一属的植物.其间的差异大致也就像橘、柑、橙之间的差异那样并不 大。这样,三章基本重复,而如此高的重复程度在整部《诗经》中也 并不很多,格式看起来就像唐代据王维诗谱写的《阳关三叠》乐歌似 的,——自然这是《诗经》的音乐与文学双重性决定的。 第 75 页 “你赠给我果子,我回赠你美玉”,与“投桃报李”不同, 回报的东西价值要比受赠的东西大得多,这体现了一种人类的高尚情 感(包括爱情,也包括友情)。这种情感重的是心心相印,是精神上的 契合,因而回赠的东西及其价值的高低在此实际上也只具有象征性的 意义,表现的是对他人对自己的情意的珍视,所以说“匪报也”。“投 我以木瓜(桃、李),报之以琼琚(瑶、玖)”,其深层语义当是:虽汝 投我之物为木瓜(桃、李),而汝之情实贵逾琼琚(瑶、玖);我以琼琚(瑶、 玖)相报,亦难尽我心中对汝之感激。清牛运震《诗志》评此数语云: “惠有大于木瓜者,却以木瓜为言,是降一格衬托法;琼瑶足以报矣, 却说匪报,是进一层翻剥法。”他的话并非没有道理,但将木瓜、琼 瑶之类已基本抽象化的物品看得太实,其他解此诗者似也有此病。实 际上,作者胸襟之高朗开阔,已无衡量厚薄轻重之心横亘其间,他想 要表达的就是:珍重、理解他人的情意便是最高尚的情意。从这一点 上说,后来汉代张衡《四愁诗》“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 尽管说的是“投金报玉”。其意义实也与“投木报琼”无异。 4.古人云:“君子之交淡如水。” 【P45 教材原文】探究与分享:古人云:“君子之交淡如水。” 也有人说:“多个朋友多条路。”你如何看待这两个观点。 【解读】君子之交淡如水,亦作" 君子之接如水 "。亦作" 君 第 76 页 子之交淡若水 "。谓贤者之交谊,平淡如水,不尚虚华。 [辩义]因君子有高尚的情操,所以他们的交情纯的像水一样。 这里的“淡如水”不是说君子之间的感情淡的像水一样,而是指君子 之间的交往不含任何功利之心,他们的交往纯属友谊,却长久而亲切。 [出处] 《庄子·山木》:“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 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翻译] 而且君子的交谊淡得像清水一样,小人的交情甜得像 甜酒一样;君子淡泊却心地亲近,小人甘甜却利断义绝。 [故事] 相传唐贞观年间,薛仁贵尚未得志之前,与妻子住在 一个破窑洞中,衣食无着落,全靠王茂生夫妇经常接济。 后来,薛仁贵参军,在跟随唐太宗李世民御驾东征时,因薛 仁贵平辽功劳特别大,被封为“平辽王”。一登龙门,身价百倍,前 来王府送礼祝贺的文武大臣络绎不绝,可都被薛仁贵婉言谢绝了。他 惟一收下的是普通老百姓王茂生送来的“美酒两坛”。 一打开酒坛, 负责启封的执事官吓得面如土色,因为坛中装的不是美酒而是清水! “启禀王爷,此人如此大胆戏弄王爷,请王爷重重地惩罚他!”岂料 薛仁贵听了,不但没有生气,而且命令执事官取来大碗,当众饮下三 第 77 页 大碗王茂生送来的清水。在场的文武百官不解其意,薛仁贵喝完三大 碗清水之后说:“我过去落难时,全靠王兄弟夫妇经常资助,没有他 们就没有我今天的荣华富贵。如今我美酒不沾,厚礼不收,却偏偏要 收下王兄弟送来的清水,因为我知道王兄弟贫寒,送清水也是王兄的 一番美意,这就叫君子之交淡如水。” 此后,薛仁贵与王茂生一家关系甚密,“君子之交淡如水” 的佳话也就流传了下来。 5.古人云:“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 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 【P47 教材原文】竞争并不必然伤害友谊,关键是我们对待 竞争的态度。古人云:“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 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 【解读】孟子说:“仁者如射”。意思是说:“仁者(的行 为)就如同射箭一样,先要端正自己的姿势,然后再放箭。”那么, 到底要调整哪些“姿势”呢?这又要回到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派的 理论核心:关于“仁”的内容。孔子认为有五种品德,即恭、宽、信、 敏、惠,具体来讲,恭就是庄重,宽就是宽厚,信就是守信,敏就是 敏捷,惠就是慈惠。说到底,就是人与人之间既要自尊自重,又要互 第 78 页 尊、互爱、互信。其最基本的精神就是“爱人”。孔子把“仁”阐述 成贤能政治的一切准则,又阐述成最高道德标准,它概括了一切善良 的品德。孔子以“仁”为人生追求的最高道德境界,构成了自己全部 思想的核心。因此,要成为“仁者”的关键是要“首先端正自己”。 如果射“不中”怎么办?孟子给出的答案是:“发而不中, 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孟子告诫我们:如果射不中,就做 两件事,一是不要埋怨胜过自己的人;二是要反过来找自己的问题。 孟子的这段话,一下子就把仁者的标准给确定下来了。这是多么高的 境界呀! 6.“交友投分,切磨箴规。” 【P51 教材原文】呵护友谊——“交友投分,切磨箴规。” 友谊,像一株慢慢生长的植被,需要精心养护,经受风雨的洗礼、时 间的磨砺。 【解读】结交朋友要意气相投,要能学习上切磋琢磨,品行 上互相告勉。 切磨:本指加工玉石等器物,此引申为学问上的探讨研究。 箴(zhēn):劝诫、劝勉。 第 79 页 出自《千字文》,谈的是五伦中的“朋友道”,是兄弟之道 的拓展。一个人果真能够做到“兄友弟恭”,一定能够结交到良朋益 友。如果手足之情都处不好,哪里会有真朋友呢?所以“十无益”中 的第二条才说“兄弟不和,交友无益”。 五伦中的其他几伦都好理解,唯独“友道”不好理解。为什 么朋友也算一伦呢?人在一生之中会遭遇无数的痛苦与烦恼,有的痛 苦上不可对父母师长言说,下不可告妻子兄弟,只能向朋友倾诉。人 在一生中没有几个知心朋友是很痛苦的,也是做人的失败。 交朋友一定要投分,也就是投脾气、投缘分,不是一类人就 千万不要聚到一起,因为“人以类聚,物以群分”,况且人分三六九 等,木分花梨紫檀,彼此不是一类,就格格不入。朋友之道讲一个信 字,彼此推心置腹,诚信有义,才是真朋友。现代社会是工商时代, 凡事都讲一个利字,无利不起早。这种名利场中的酒肉朋友,与此处 讲的“友道”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一定要辨别清楚。 朋友相处,应该像曾子说的“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弟 子规》中说“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朋友之间有进步 要互相鼓励,有过失要互相规劝,有困难要互相帮助,有心得要互相 交流,这就是“切磨箴规”。切磨是“切磋琢磨”的缩略形式,意指 第 80 页 对学问的探讨与研究。“箴”字的本义为竹针或石头针,可用于针灸 治病。箴文是一种告诫类文体,起规劝、纠正作用,箴言就是有哲理 作用、能激励人的座右铭。规是劝告、建议。 朋友间的规劝要注意分寸和尺度,这是“交友投分”的另一 重含义。“分”是本分、分量,“投分”就是要恰如其分。朋友间相 劝要适可而止,不听也就算了,我们作为朋友的责任尽到了,再劝就 会结怨。所以孔子在《论语》中告诫说:“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 毋自辱也。”过分了就会自取其辱,那又何必呢? “切磋琢磨”这四个字,本义是指玉石加工过程的四道工序。 从昆仑山采来一块石头以后,第一道工序就是“切”,从中间剖开看 看石头里面有没有玉,有多少块玉。有的石头里面根本没有玉,有的 只有星星点点的小玉,只能做戒指面。有的石头里面真有大玉,可以 做成价值连城的工艺品。第二道工序是将石头中的玉“磋”出来,这 种未经雕琢的原料玉石叫做“朴玉”。接下来要按照朴玉的形状进行 雕琢,或雕凿成玉佩首饰、杯盏盘碟、佛像神像等等,就叫“琢”。 最后一道工序是磨光,就是“磨”。前两道工序一个人干不了,所以 要“两个人切磋切磋”;后两道工序可以自己干,因此说“让我琢磨 琢磨”。 (二)警句类 第 81 页 (1)有人说:“能结交的结交到亲密的朋友是一种幸福,而拥 有一个对自己有深刻而良好影响的朋友则是人生的幸运。” (2)有人说:“对众人一视同仁,对少数人推心置腹,对任何 人不要亏负。” 第三单元师长情谊 1.“古人云:安其学而亲其师” 【p60 教材原文】 导语部分:老师是我们学习的指导者和 成长的引路人。“古人云:安其学而亲其师”。很多成年人回忆青春 往事,常常把与老师共处的校园生活看成一生中一段美好在经历。 【解读】古人云: 安其学而亲其师, 出自《学记》篇,原文: “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 大意是说:因为这样,所以能“安其学、亲其师、乐其友、信其道”, 今后即使离开了同学师长,也不会背弃道义。 其一语道破了良好的 师生关系对于学生的重要影响——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拥有良 好的情绪去面对学习。 第 82 页 2.“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p61 教材原文】老师是一个古老的的职业。韩愈在《师说》 中写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人类数千年文明的延续,在很 大程度上靠教育来传承。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传 承者之一。 【解读】韩愈的《师说》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老师,不只是简单的教书匠,还要教授学生为人处事的道理与主动学 习的可贵品质。 “传道”,要求老师言传身教,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 人格品质。对于学生来说,教师影响到学生们的健康成长与发展,所 以这就要求我们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对学生进行激励、鼓舞,在 平时用自己的良好品质与精神气质去感化同学,逐渐培养学生的独立 人格,形成他们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 “授业”,传授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这是老师与家长最关 心的主题。身为老师,要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并采用恰当的方法传授 给学生,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接受、吸收与利用。如果内容有点枯燥, 那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教学任务更好 的进行下去。 第 83 页 “解惑”,学生通过主动学习提出他们的疑惑,老师要有效 地解决知识的困惑。采用恰当的方法调动了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进 而发掘培养学生勇于质疑的精神。对他们生活中的问题,也要注意观 察,必要的时候给出自己的建议,使他们很好的走出困惑。在解惑的 同时也要意识到,解惑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并使他们自 己掌握一定处理问题的能力,在帮助的时候要留有空隙让他们自己去 探索、去发现。 老师是传授道理,传授学业,解释疑难的人. 师德高尚,源远 流长。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为人师者必须依法执教,以德育人, 爱岗敬业,尽心竭力,热爱学生,诲人不倦。 3.古人云:“教学相长” 【p66 教材原文】古人云:“教学相长”。教与学是师生相 互陪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过程。一方面,我们的学习离不开老 师的引领和指导;另一方面,我们与老师交流互动,也可以促进老师 更好地“教”。 【解读】 第 84 页 【出自】:《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 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解释】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教别人,也能增长 自己的学问。 4.“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p74 教材原文】“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 念物力维艰。” 【解读】“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 维艰。” (1)出处是:明·朱柏庐《治家格言》即《朱子家训》; (2)解释为:吃每一碗粥、每一碗饭时,应该想想这粥饭里有 多少人的付出,多少能源的消耗,真的是来之不易;我们生活所需的 每半根丝、每半缕线,都要常常想想其中含几多物质能源和几多人的 心血,应该好好珍惜。 5.“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 第 85 页 【p74 教材原文】在中国的家庭文化中,“孝”是重要的精 神 内涵。《论语·学而》中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孝亲敬长 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一个中国公民的法律义务。 【翻译】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 【出处】《论语·学而》:“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 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理解】孝弟:孝,奴隶社会时期所认为的子女对待父母的 正确态度;弟,读音和意义与“悌”(音 tì)相同,即弟弟对待兄长的正 确态度。孝、悌是孔子和儒家特别提倡的两个基本道德规范。为仁之 本:仁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又是伦理道德准则。为仁之本, 即以孝悌作为仁的根本。还有一种解释,认为古代的“仁”就是“人” 字,为仁之本即做人的根本。 第四单元 生命的思考 1.“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 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第 86 页 【p88 教材原文】古人云:“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 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 贵也。”我们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 【解读】出自《荀子》。意思是:水和火是气构成的,但是 没有生命,草木有生命但是没有智慧,动物有智慧但是不讲仁义道德, 人则是由气构成,有生命,有智慧,也讲到的,所以是天地间最尊贵 的。 知:通“智”,意思是智慧 义:这里泛指仁义道德 2.“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p90 教材原文】生命也是短暂的。在时间的长河中,个人 的生命很短暂,“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解读】出自《庄主 知北游》,意思是人生在天地之间, 就像小白马在细小的缝隙前跑过一样,不过一瞬间罢了。意思是说时 光飞逝,人生短暂,要珍惜时间,不要轻易放弃,努力作出一番事业 来。 白驹过隙:白驹,白色的骏马,比喻太阳;隙,缝隙.像白色的骏 第 87 页 马在缝隙前飞快地越过.比喻时间过得很快。 3.“未知生,焉知死” 【p91 教材原文】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你同意这 种说法吗?说说你的理由。 【解读】出自《论语 先进第十一》,意思是活人的事情还 没有弄清楚,活着的时候应该怎样做人还没有弄懂,哪有时间去研究死 人的事情和该为死人做些什么? 4.“仁者爱人” 【p95 教材原文】“仁者爱人”“推己及人”,具备这样的 情怀,理解这样的道理,才会让我们自觉地珍爱他人的生命,如同珍 爱自己的生命一样。 【解读】出自《孟子·离娄下》第二十八章。意思是仁者是 充满慈爱之心,满怀爱意的人;仁者是具有大智慧,人格魅力,善良 的人。 5.“推己及人” 第 88 页 【p95 教材原文】“仁者爱人”“推己及人”,具备这样的 情怀,理解这样的道理,才会让我们自觉地珍爱他人的生命,如同珍 爱自己的生命一样。 【解读】出自《论语·卫灵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朱熹集注:“推己及物。”释义 推:推想;及:到。意思是用自己的 心意去推想别人的心意。指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 6.“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 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p97 教材原文】孟子认为,每个人生来都有四种道德的潜 能。他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 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解读】解释可见原文下方。(略) 这是四端学说的一个概括。,四端学说是孟子一个重要的思 想内容。孟子认为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种情感是仁义礼智的萌 芽,仁义礼智即来自这四种情感,故称四端。 第 89 页 孟子提出四端说同当时人性善恶的争论论密切相关。孟子主 张性善论,故提出四端说予以论证,同时对其他人的观点进行批驳。 在孟子那里,人性论与仁政论存在着有机的联系,孟子提出“四端” 说,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为他宣扬仁政寻找理论根据。(1)仁,义,礼, 智 “仁”是“仁爱慈善” “义”是“正义奉公”,“礼”是 “尚礼守法” “智”是“崇智求真” 7.“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p109 教材原文】“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面对挫折, 发掘挫折,发掘自身的生命力量,我们可以逐渐培养自己面对困难的 勇气和坚强的意志。 【解读】这个句子出自孔子为《周易》写的《象传》。象传, 既是解释卦象立义的。乾卦)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坤卦) 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思是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 相应地,君子处世,也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愤 图强,永不停息;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