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0-25 发布 |
- 37.5 KB |
- 1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七年级上地理全册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课件 城关二中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 地理 » 七年级 上册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 第五章 发展与合作 (会思考) (会探究) (会归纳) (会比较) 与同学们谈地理 重点内容 1. 生活离不开地理 ——“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2. 学习地理,为了更好地生活 ——“ 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1) 尊重自然规律,做大自然的朋友(整体性) (2) 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地域性) (3) 综合地分析问题(方法论) (4) 具备可持续发展观念(当今人类社会最先进的发展观念) 3. 从生活中学习地理 逻辑联系 感性 理性 无意识 有意识 学习方式:从现实生活引入 “谈话”、“聊天” “头脑风暴” —— 由“地理”一词能联想到什么呢? 案例 地球的形状、大小和运动 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 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用事实分别说明地球自转、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 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 地球仪 说明:“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一项,旨在通过该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受到 有关的科学史教育。 课标解读 *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重点内容 1 .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及球形证据 —— 重在科学史和科学精神的培养 2 .描述地球的大小 —— 重在描述地理事物的能力 3 .通过活动、框释认识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经纬网及其作用 —— 重在利用经纬网来定位 4 .通过地球仪的制作认识地球仪 —— 重在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按图 1.1 的顺序设计教学顺序 直觉感知 —— 猜测推理 —— 事实论证 —— 科学证明 插入活动 1 ,佐证“很多现象”。 设问:凭借这些证据 ,能不能肯定地球是球形?为什么? 结合“阅读材料” 可补充我国神五、神六有关情况 讨论:从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角色扮演:学生把自己想像成古人。 赤道周长: 4 万千米 “坐地日行八万里” 相当于飞机飞行 50 小时( 800km/h )的航程; 人 24 小时一刻不停的步行,大约一年多的路程; 相当于我国领土东西距离的8倍多。 地球表面积: 5.1 亿平方千米 是我国陆地面积的 53 倍。 杨利伟在太空中能看到地球的面貌,而我们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在地球表面上的人们如何看清地球的面貌呢? —— 引出地球仪的教学 纬线和经线 教(学)具准备:地球仪(最好学生也能人手一个) 探究 : 地球仪能告诉我们什么 ? 图 1.7 、 图 1.10 、 图 1.11 都是重点例图 —— 落实到地球仪上 课件补充 通过表格总结 图 1.12 、图 1.13 半球划分:界线 —— 可 理解掌握 判断某点的半球位置 —— 找规律, 练习巩固 东半球:东经度数 < 东经 160° ;西经度数 < 西经 20° 西半球:东经度数 > 东经 160° ;西经度数 > 西经 20° 利用经纬网定位 P8 活动题 —— 重视,多练习 (同桌指图练习、小竞赛 ) 在地图和地球仪上能读出经纬度 —— 知道怎么标注 区分经纬线 —— 剧院、教室座位联想 “横 纬 竖 经 ” 活动课 :学生到操场上演示. 课件: 四川老师的 CAI 15° 经线划分 : 以 本初子午线 为起点 , 向西、向东各分 180 ° 0 ° 经线以西称西经,用 “ W ” 表示 0 ° 经线以东称东经,用 “ E ” 表示 东增东经 西增西经 15° 30° 45° 60° 90° 30° 45° 60° 90° 0° 本初子午线 90° 105° 120° 145° 160° 180° 160° 145° 120° 105° 90° 西增西经 东增东经 以 本初子午线( 0 ° 经线) 为起点 向西划分 180° 向东划分 180° 向西增大为西经 , 用“ W ” 表示 向东增大为东经 , 用“ E ” 表示 0° 30° 60° 90° 120° 150° 180° 30° 60° 90° 120° 150° 180° 西增西经 东增东经 120° 0° 30° 45° 60° 75° 90° 105° 135° 150° 165° 180° 165° 150° 135° 120° 105° 90° 75° 60° 45° 30° 15° 15° 西增西经 东增东经 北极 赤道 赤道以北称北纬,用 “ N ” 表示 赤道以南称南纬,用 “ S ” 表示 纬线划分: 以 赤道 为起点,向北向南各分 90° 0° 15° 30° 45° 60° 90° 75° 15° 30° 45° 60° 75° 90° 0° 15° 30° 45° 60° 75° 15° 30° 45° 60° 75° 90° 90° 北增北纬 南增南纬 向北增大为北纬 , 用 “ N ” 表示 向南增大为南纬 , 用 “ S ” 表示 0°~30° 之间为低纬度 30°~60° 之间为中纬度 30°~60° 之间为中纬度 60°~90° 之间为高纬度 60°~90° 之间为高纬度 高纬度 中纬度 低纬度的划分 项目 纬线 经线 形状特征 圆,自成纬线圈 半圆 长度分布 赤道最长,向两极渐短成为点 (纬度相同,长度相等) 长度都相等 指示方向 东西方向 南北方向 经纬线表格: 经纬度表格: 项目 纬度 经度 标度范围 0°~90° 0°~180° 度数变化规律 赤道向两极增大 本初子午线向东、西增大 度数判断 “ 北大北纬,南大南纬” “ 东大东经,西大西经” 相同度数的区分 北纬 N 、南纬 S 东经 E 、西经 W 零度线的确定 赤道 本初子午线 划分半球的界线 赤道(南北半球) 20°W , 160°E (东西半球) 数量特征 无数 无数 20°W 北极 南极 南极 160°E 160°E 北极 西半球 东半球 180° 0° 20°W 160°E 西半球 西半球 东半球 0° 30° 60° 90° 120° 150° 30° 90° 120° 30° 60° 30° 90° 90° 60° 30° 60° 90° 30° 60° 90° 15° 45° 75° 15° 45° 75° 75° 45° 15° 15° 45° 75° A G 说出上图 A 、 B 、 C 、 D 、 E 、 F 、 G 地的经度和纬度,并由此说明建立经纬网的目的是什么? E C F 60° 150° D B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重点内容 1 .地球自转引起的昼夜更替和时间差异 2 .地球公转形成的四季和 五带 表格总结 课件辅助教学 五带的划分 赤 道 0 0 23.5 0 23.5 0 66.5 0 66.5 0 北 回 归 线 南 回 归 线 北 极 圈 南 极 圈 90 0 90 0 五带的划分 赤 道 0 0 23.5 0 23.5 0 66.5 0 66.5 0 北 回 归 线 南 回 归 线 北 极 圈 南 极 圈 90 0 90 0 热 带 北温带 南温带 北寒带 南寒带 赤 道 0 0 23.5 0 23.5 0 66.5 0 66.5 0 北 回 归 线 南 回 归 线 北 极 圈 南 极 圈 90 0 90 0 热 带 北温带 南温带 北寒带 南寒带 有太阳直射现象 既无太阳直射 又无极昼极夜现象 既无太阳直射 又无极昼极夜现象 有极昼极夜现象 有极昼极夜现象 终年炎热 四季分明 终年严寒 四季分明 终年严寒 天文特征 气候特征 §2 地球的运动 地球的自转 · 地球的公转 形式 自转 公转 中心 地轴 太阳 方向 自西向东 自西向东 周期 一天 一年 转动特点 地轴倾斜 , 指向不变 地理意义 昼夜 更替 、时间差异 四季变化、五带形成 地图 运用地图辨别方向、量算距离、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等 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地图的习惯 知道电子地图、遥感图象等在生活、生产中的用途 说明:“知道电子地图、遥感图象等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一项,只要求学生知道 电子地图光盘、公共场所设置的电子查询系统、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中的卫星 云图等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课标解读 §3 地图 第三节 地图 重点内容 1 .地图要素的处理及教学 2 .地形图上识别 地形部位 和 地形类型 3 .从地图找信息的技能训练 在地图学,对地图要素的定义是:地理要素、数学要素、辅助要素(有的地图学专业书上亦称“整饰要素”)。 ( 1 )地理要素,是指地图上表示的如水文、地貌、土质、植被、居民地、交通线、行政境界等自然和社会经济现象,它是地图构成要素的主体。 ( 2 )数学要素,指构成地图的数学基础。例如地图投影、比例尺、控制点、坐标网、高程系、地图分幅等。这些内容是决定地图图幅范围、位置,以及控制其它内容的基础。它保证地图的精确性,作为在图上量取点位、高程、长度、面积的可靠依据。 ( 3 )辅助要素,主要指便于读图和用图的某些内容。例如:图名、图号、图例和地图资料说明,以及图内各种文字、数字注记等。 比例尺 1 、换算小窍门 1 千米= 100000 厘米 2 、大小与表示内容详细的关系: “大比例尺看小地方 ` ,小比例尺显大地方。” 1 : 100000 (大比例尺) 1 : 1000000 (小比例尺) 3 、距离量算:地图投影变形 (地图投影:等积投影、等距投影、等角投影) 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判断方向 地图上的方向 在一般地图上判断方向 在经纬网地图上判断方向 在野外判断方向 东 西 北 南 东北 西南 西北 东南 在一般地图上确定方向的方法 : 1 、确定中心地点。 2 、以 中心地点 为中心画十字坐标,按 自然方位 标注东西南北。 3 、指出各点与中心点的方向关系。 东 西 北 南 东北 西南 西北 东南 东门 南门 后操场 办公楼 教学楼 实验楼 图书馆 宿舍楼 阶梯教室 某中学平面图 北 北 西 东 南 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确定方向: 1 、确定中心地点。 2 、以中心地点为中心画与指向标相对应的十字坐标,按 指向标方位 标注东西南北。 3 、指出各点与中心点的方向关系。 A B C D 10 °N 20 °N 30 °N 40 °N 50°N 80 °E 60°E 40°E 东 南 北 西 试判断 B 、 C 、 D 三点在 A 点的什么方向。 如何在经纬网地图上确定方向 ? 1 、确定中心地点。 2 、以中心地点为中心沿经纬线画十字坐标, 按 经纬线方向 标注东西南北。 3 、指出各点与中心点的方向关系。 南极 北 北 北 A B C 0 ° 45 ° 45 ° 135 ° 180 135 ° 90 ° 90 ° 30 ° 60 ° 北 D 野外辩方向的方法 观星法: 白天 —— 早上起来面对太阳, 前面是东后面是西, 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东南西北认清方向。 晚上 —— 利用北极星指示北方。 北极星 北斗七星 利用北极星指示方向 果子先染色的一面是南方。 利用植物判断方向 树叶生长茂盛的方向是南方。 若切开树木,年轮幅度较宽的一方即是南方。 等高线及地形部位: 图 1.27 、 1.28 、 1.29 (山脊、山谷:垂线法) 课件 模型 硬币演示 区分辨析五种基本地形类型,试画出相应的天际线并描述其特征 山地 高原 平原 盆地 丘陵 分层设色地形图: 绿色:低平原 黄、褐等色:山地和高原 白色:雪山、冰川 浅蓝到深蓝的变化:海水由浅到深的变化 海陆分布 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 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况 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知道板块构造学说,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海陆变迁 说明:”知道板块构造学说 ……“ 一项,侧重于科学史教育及科学兴趣、科学方法的培养。 *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课标解读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 重点内容 1 .认识海陆面积比例(概率演示) 2 .七大洲、四大洋位置、分布及大洲轮廓 —— 落实在地球仪和地图上 ( 拼图绘制 ) 活动:自制几何图形,完成大洲拼图 1 、各大洲分布可以用几何图形来展示。 2 、取一个边长为 1 : 2 的长方形图纸,带领学生做出如图的划线,其中 E 是 AB 的中点。 A B C D E 3 、标出各洲的名称。 非洲 亚洲 北美洲 南美洲 欧洲 大 洋 洲 4 、剪下每个大洲进行拼图。拼图过程中要先绘出赤道。 非洲 亚洲 北美洲 南美洲 欧洲 大 洋 洲 赤道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重点内容 1 .沧海桑田 ( 海陆在不断变化 )—— 重在科学观念的教育 2 .板块构造学说 —— 侧重于科学史教育及科学兴趣、科学方法的培养 教学步骤: (1) 先讨论大地是运动的还是稳定的 (2) 展示大西洋两岸大陆的可拼合性,并提问:它们原来是同一块大陆吗? (3) 魏格纳从地图上得到的启示:提出大陆漂移说 (4) 展示支持大陆漂移说的证据 (5) 大陆为什么会漂移 ---- 提出板块构造学说 (6) 板块的划分及地壳比较活动的部位 (7) 用高大山系、火山地震带、裂谷等来证明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教师引导: 海陆分布在很久以前就是这样的吗?指导阅读,鼓励学生将阅读中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 学生活动: 到讲台前陈述自己的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 分组探究解决问题 教师总结解释 延伸 学生问题摘录: 大陆为什么会漂移? 非洲、南美洲大陆轮廓吻合,那 其他大洲为什么不吻合呢? 海陆变迁对人类生活有什么影响? 南极洲如果在漂移,冰雪融化,会带来哪些问题? 教学反思: 人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问题。 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 爱因斯坦 课标解读 天气与我们的生活 *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并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 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及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 §1 多变的天气 说明:天气符号和天气图,是指电视台天气预报节目中出现的常用天气符号和 简单天气图。 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 重点内容 1 .从生活体验中获得对天气的认识 2 .初识天气预报 3. 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及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 多变的天气 你能描述一下今天的天气情况吗? 或:让学生先说出与天气、气候有关的词语、成语、谚语、诗词等,然后教师按类别归纳,自然进入新课教学。 说说看 平时我们是怎样来 描述 天气的? 想一想 云、雾、露、霜 天气有哪些特点呢? 第一,天气反映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它是经常变化的。 第二,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天气可能差别很大。 边看边议 A 、东边日出西边雨; B 、冬冷夏热; C 、风和日丽; D 、四季如春; E 、早穿皮袄午穿纱,抱着火炉吃西瓜; F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G 、黑云压城城欲摧,山雨欲来风满楼 。 下面哪些是天气现象的描述: 下列图片中的天气对人类活动有哪些影响? 图一 图三 活动 图二 我们可以从哪些途径了解天气情况呢? 电视 电话(手机) 广播 报纸 上网 看云识天气 农谚 节气 …… 比一比:看谁答得快 天气预报是怎样生产出来的? A 各个气象站按照世界统一的观测规范,在同一时间进行气象 观测 ,获取气象 情报 B 通过卫星地面站, 接收 气象卫星发送 的各种气象 数据 C 利用电子计算机对源源不断传来的气 象情报 资料 进行加工 处理 , 制 作成各种天气 图 表 D 天气预报员就像医生会诊一样,对各 种天气图表进行 分析和判断 ,得出预 报结论 E 制作 电视天气预报节目 收看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并思考以下三个问题: 1 、卫星云图中的不同颜色表示什么含义? 2 、你认识常见的天气符号吗?能分别说出它 们的名字吗? 3 、注意天气预报员是怎样播报天气预报的? 风向指的是风的 来向 风力指的是风的 强弱 风杆 风尾 每一道风 尾代表 风力 2 级 风杆与风 尾一起指 示风向 北风 6 级 风力最大为 12 级,四道 风尾表示 7 级风, 8~12 级风用 符号 表示 表示风力 8~12 级 西 东 南 北 东南风 7 级 西 东 南 北 西北风 6 级 马上学校将举行秋季运动会,假设你是这次活动的组织者和策划者 , 充分考虑天气因素,你会从哪些方面进行准备 ? 闪电思维 课标解读 §2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3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气温与降水的分布 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说出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说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 使用气温、降水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并读图说出气温与降水的变化规律 第二节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重点内容: 从图中分析气温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布 逻辑联系 什么是气温 气温的变化(日变化、年变化、 气温曲线图) 气温的分布(水平分布、垂直分布、 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 第三节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与第二节是姊妹篇 重点内容:从图中分析降水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布 逻辑联系: 什么是降水 降水的季节变化(一年内各月降水量柱状图) 降水的分布(降水量分布图) 气候内容,课件辅助。 学生活动设计: 动口、动脑、动手,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1 、回忆生活经验回答:降水的主要形式、降雨的等级。 2 、分组讨论并发表观点:降水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3 、读图训练:降水量柱状图、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图。 4 、绘图练习:根据当地的降水资料绘制当地降水量柱状图。 与其它学科的联系: 语文: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数学: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绘制降水量柱状图。 课后探索: 苍天的眼泪 ——“ 酸雨”的形成及危害 课标解读 §4 世界的气候 主要气候类型 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 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势力,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说明:要求学生从世界气候分布图上指出主要气候类型,培养读图能力以及通过读图 获得相应地理知识的能力。 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 重点内容 1 .从与天气的对比中理解气候 2 .气候类型的地区分布 —— 重在利用世界气候分布图说出 3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 重在举例分析 4 .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气候类型的地区分布 1 . 分类不必太细,可作适当概括和综合,只要能反映世界气候的地区差异即可。 2 . 对气候类型名称中涉及的概念不解释 3 . 只说明气候类型分布地区 ( 纬度位置和海陆范围 ) ,不必讲述其特征、分布地区及景观特点等。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不逐个分析气候类型的成因 在对比中找规律,抓主要影响因素 影响热带和寒带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 影响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东西向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海陆位置; 地形的影响使山地迎风坡和背风坡存在降水差异,山上和山下存在气温差异。 课标解读 * 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 §1 人口与人种 人口与人种 运用地图、资料,说出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 举例说明人口问题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 说出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并在地图上指出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地区 第一节 人口和人种 重点内容 1. 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 —— 重在运用地图资料说出 ( 1 )着眼的是全世界 ( 2 )用不同年代的人口数说明人口增长速度变化 ( 3 )用人口增长速度指标比较人口增长的快慢 ( 4 )根据数据绘制简单的人口统计图 ( 5 )在人口分布图上说出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原因 ( 6 )阅读按人口密度绘制的等值线图 —— 人口分布图 近几年来,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就农村而言解决了一部分剩余劳动力的出路,但同时也是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失;就城市而言,他们为城市建设做出了贡献,但也加剧了城市中的一些问题,就此展开讨论。 角色 1 :在城市打工的农村劳力 角色 2 :村长,本村因年轻人外出打工缺少劳动力 角色 3 :在家务农的妇女 角色 4 :雇佣大量民工的建筑队老板 角色 5 :深受各种城市问题困扰的城市居民 角色 6 :某大城市市长 角色 7 :国务院总理 另:广东省的人口( 8642 万人、川 8329 ;豫 9256 ;鲁 9097 ) 角色扮演 2. 人口问题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 —— 举例说明 3. 世界三大人种 —— 说出特点,在地图上指出主要分布地区 课标解读 §2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语言和宗教 运用地图说出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的主要分布地区 说出世界三大宗教及其主要分布地区,距离说出不同国家和地区存在着不同的宗教信仰及文化传统 第二节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重点内容 1 .世界的语言 —— 运用地图说出主要语言的主要分布地区 2. 世界三大宗教 —— 说出主要分布地区,举例说出不同国家和地区存在着不同的宗教信仰及文化传统 §3 人类的居住地 —— 聚落 课标解读 聚落 运用图片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 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第三节 人类的居住地 —— 聚落 重点内容 1. 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 —— 重在运用图片比较 2. 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 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 重点内容 1. 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 —— 重在运用图片比较 2. 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设计民居 3. 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 介绍世界文化遗产 分角色扮演 第三节 人类的居住地 —— 聚落 为了让学生理解聚落与环境的关系,针对大多数学生喜欢绘画而且善于表现的特点,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 1 、展示几幅典型自然环境景观图片(热带雨林、沙漠绿洲、极地、黄土高原)。 2 、假设你生活在以上四种环境下,请设计你所居住的房屋。分小组设计该环境下的民居。 3 、每组派代表展示他们的作品,并说明设计理由。 4 、看实际的建筑。 设计民居 分角色扮演 北京四合院的开发与保护: 角色 1 :北京城建局领导 角色 2 :中外游客 角色 3 :北京老百姓 角色 4 :北京房地产开发商 城市聚落 城市聚落 乡村聚落 乡村聚落 城市聚落 楼房高矮和 多少 道路多少和 宽窄 有无农田鱼塘 人口密度大小 商店 / 学校 / 医院等基础设施的多少 自然环境保留情况 其它差异 城市聚落 乡村聚落 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的景观差异 高而多 大 多 无 多而宽 矮且少 小 少 有 少而窄 保留不多 保留较多 说出以下几幅图分别是城市还是乡村的景观。 农村 牧村 渔村 林场 工业 服务业 哪个分布在亚洲 ? 哪个分布在欧洲 ? 哪个分布在非洲 ? 下列三个聚落中 , 课标解读 * 第五章 发展与合作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 国际合作 运用数据和实例,说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发展水平的差异 知道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地区分布特点 用实例说明加强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说出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在国际合作中的作用 重点内容 1 .国家和地区 2. 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发展水平的差异 —— 运用数据和实例说出 3.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地区分布 4. 国际合作侧重经济,国际组织重讲联合国 角色扮演 模拟一次联合国大会 讨论主题: 1、关于石油价格问题; 2、地区冲突:(如巴以冲突) 角色: 1、联合国秘书长1 — 2人; 2、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 3、发达国家代表(如美国); 4、发展中国家代表(如中国); 5、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代表。 世界政治地图和世界地形图的使用 经纬线、经纬度 地形图 大洲和大洋 气温和降水 人口、语言、宗教的分布 …… 谢谢老师们! 联系方式: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冯忠跃 电话: ( 028 )85876120 Email : xifengdai4642@sina.com QQ:513101930 网站: www.scjks.net 教研在线 —— 中学地理 交流园地 天府地理教育资源网: www.scjks.net/tfdl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