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0-25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综合测试卷
河北省沧州市献县商林中学2015-2016学年度七年级 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下列字音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3分) A.骸(hái)骨 潜(qián)行 狩(shǒu)猎 匀称(chèn) B.轻(qīng)盈 倏(shū)忽 篡(cuàn)夺 沧(cāng)茫 C.葱(cōng)笼 喑(yīn)哑 喧嚣(xiāo) 静谧( mì ) D.窸窣(sū) 嗉(sù)囊 棹(zhào)船 溯(sù)流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药品市场非整顿不可。 B.看到著名表演艺术家赵本山的小品,连一向严肃的父亲也忍俊不禁。 C.如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D.面对激烈的竞争,我们不应该怨天尤人,更不应该妄自菲薄。 3.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赶快去复习。”妈妈说:“否则考试又要不及格了!” B.我只管把一般英语句子的基本结构牢记在心——这是光荣的事情。 C.书中除神话传说外,还有诗歌、传记、科学小品,人生语录等…… D.我是去呢?还是呆在家里呢?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江宁区加大了整治力度。 B.学校开展地震安全常识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同学们的安全自我保护。 C.完善食品安全法规,规范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提高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了。 D.学生能够熟练而规范地书写正楷字,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语文课程标准》对汉字书写的要求。 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化石吟》是一首赞颂化石的抒情诗,读这首诗可以引发人们无限的遐思。吟,是古典诗歌体裁的一种,这里是赞颂的意思。这首诗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并用第二人称“你”来称呼化石,显得亲切自然。 B.《绿色蝈蝈》选自《昆虫记》,作者是英国的昆虫学家法布尔。文章介绍了绿色蝈蝈的鸣叫、外表特征、食性、生活习性等,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蝈蝈的喜爱之情和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之情。 C.人类首次登月时间是1967年7月。那年,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乘坐“阿波罗11号”飞船代表人类拜访了月球。 D.《繁星》、《春水》是我国女作家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作品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二是对大自然的崇拜与赞颂;三是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6分) (1)商女不知亡国恨, 。(杜牧《泊秦淮》) (2) ,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3)绿树村边合, 。(孟浩然《过故人庄》) (4) ,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5)莫言下岭便无难, 。(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6) ,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班级开展了“探索月球的奥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下列活动,完成7-9题。 7.全班为本次活动搜集了不少资料,第一小组搜集到了一幅我国月球探测工程的标志,请你用简洁的文字说明这幅月球探测工程标志的内容。(2分) 8.“嫦娥三号”登月牵动了亿万中国人民的心。第二小组搜集到了一则相关新闻,请你用一句话概括新闻的内容。(2分) 中新社“远望6号”远洋航天测量船12月15日电 经过12天的奔月、绕月旅程,“怀抱”中国首辆月球车“玉兔号”的中国首个月球探测器“嫦娥三号”,北京时间14日晚在38万公里外的月亮上成功降落,并传回月球表面清晰图片。 中国古老美丽神话中,几千年前奔月的嫦娥与玉兔相伴居住的广寒宫里,终于第一次迎来了“娘家人”。 这是人类探测器时隔近40年后再次登陆月球,也是中国航天器首次在地球以外天体实现软着陆,地外天体上第一次印刻了“中国足迹”。中国也由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实现探测器软着陆月球的国家。 二(35分) (一)阅读下面古文,完成10-15题。(23分)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0.解释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山门圮于河 ( ) (2)阅十余岁 ( ) (3)尔辈不能究物理( ) (4)遂反溯流逆上矣( ) 11.选出下列句中的“之”的用法与其他几项不同的是( ) (3分) A.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B. 一老河兵闻之 C. 其反激之力 D. 求之地中 1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2)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3. 讲学家和老河兵都说到了“石性坚重,沙性松浮”,但他们对沉在河中的石兽作出的结论是完全不同的。讲学家据此得出的最终结论是 (A.尔辈不能究物理B.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C.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D.沿河求之,不亦颠乎?);老河兵的最终结论则为 (A.水不能冲石;B.转转不已,遂反朔流逆上矣;C.求之下流,固颠;D.石必倒掷坎穴中)。(4分) 14. 你从这则故事中得到怎样的启示?(3分) 15.为下面这篇题为《揠苗助长》的文章断句,断六处(3分) 宋 人 有 悯 其 苗 之 不 长 而 揠 之 者 茫 茫 然 归 谓 其 人 曰 今日 病 矣 予 助 苗 长 矣 其 子 趋 而 往 视 之 苗 则槁 矣。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7-21题。(12分) 那最轻盈、站得最高的云,叫卷云。这种云很薄,阳光可以透过云层照到地面,房屋和树木的光与影依然很清晰。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如果卷云成群成行地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鳞波,这就成了卷积云。卷云和卷积云都很高,那里水分少,它们一般不会带来雨雪。还有一种像棉花团似的白云,叫积云。它们常在两千米左右的天空,一朵朵分散着,映着灿烂的阳光,云块四周散发出金黄的光辉。积云都在上午出现,午后最多,傍晚渐渐消散。在晴天,我们还会偶见一种高积云。高积云是成群的扁球状的云块,排列很匀称,云块间露出碧蓝的天幕,远远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卷云、卷积云、积云和高积云,都是很美丽的。 17.选段介绍了四种云,它们的共同点是什么?(请至少写出两点)(2分) 18.画线句子采用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19.这段文字采用了从现象到本质的 顺序,说明 是现象,说明 是本质。(3分) 20.选文在结构上的特点是( )(2分) A.总分式 B.分总式 C.总分总式 21.下面是作家萧乾的散文《初冬过三峡》中描写“云”的句子,请你根据文段内容推断这是什么云,并说明理由。(2分) 有时候云彩又呈一束束白色的飘带,它似乎在用尽一切轻盈婀娜的姿态来衬托四周叠起的重岭。 三、作文 :请以 《月亮下的故事》为题,写一篇作文。(40分) 要求:(1)写记叙文,条理清楚。 (2)书写工整规范。 (3)中心明确。 ⑷注意开头和结尾相互照应。 ⑸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25分) 1. D 2. C 3. B 4. C 5. B 6.(1)隔江犹唱后庭花(2)无可奈何花落去(3)青山郭外斜(4)问渠那得清如许(5)赚得行人空喜欢(6)烟笼寒水月笼沙 7.该标志的主体部分是汉字“月”的古体字,下面分别是“中国探月”四个汉字和英文缩写。 8. “玉兔”成功落月并传回月球表面清晰图片。 二(35分) (一) 10.(4分)(1)倒塌(2)经过,过了(3)推究 (4)于是 11.(2分)C 12.(4分)(1)到下游寻找石头,固然荒唐;在原地寻找它们,不是更荒唐吗? (2)那么天下的事,只了解其一,不了解其二的情况太多了,怎么能(只)根据某一个道理就主观地判断呢? 13.(2分)C B 14.略 15.断句,断六处(3分) 宋 人 有 悯 其 苗 之 不 长 而 揠 之 者/ 茫 茫 然 归/ 谓 其 人 曰 /今日 病 矣 /予 助 苗 长 矣 /其 子 趋 而 往 视 之/ 苗 则 槁 矣。 (二) 17.(2分)示例:它们都很高,很美,是天气晴朗的象征 18.(3分)打比方 介绍了卷云轻而薄的特点,使说明通俗明白,语言活泼生动 19.(3分)逻辑;云的形态;云和天气变化的关系 20.(2分)B 21.(2分)卷云 因为句中用“一束束白色的飘带”来描绘云,和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像洁白的绫纱”的特点吻合。 三(40分) (一)作文评分要求分为基础和发展两个等级。评分程序是先整体评定基础等级,再评定发展等级。 1.基础等级(30分) 从内容、结构、表达三方面评定作文类别。 2.发展等级(10分)以下三方面具备一条即可得发展分:①有深度;②有个性;③有文采;④有创新。 (二)作文评分常规要求1.错别字每三个扣1分,重现的不计,最多扣2分。 2.标点符号错误较严重者扣1分。 3.字数每少50字扣1分,最多扣2分。 4.作文总分不得超过40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