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0-25 发布 |
- 37.5 KB |
- 4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复习课件(一)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复习课件 ( 一 ) 目录 当堂检测 02 01 作品梳理 01 作品梳理 · 第 1 首 观沧海 · 第 2 首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第 3 首 次北固山下 · 第 4 首 天净沙 · 秋思 第 1 首 观沧海 (2018 年以单篇形式考查 ) 东汉末 曹操 东临 ① 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 ② ,山岛竦峙 ③ 。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重 点注释 ① 临:到达,登上。 ② 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 ③ 竦峙:耸立。竦、峙,都是耸立的意思。 背景知识 曹操,字孟德,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汉献帝建安十二年 (207) 秋天,曹操大破盘踞在北方边塞地区的乌桓及袁绍的残余势力,基本统一了北方。归途中他经过碣石山,写下了这首诗。 重 点 赏析 (1) 炼字 ①全诗以题目中的“观”字统领全篇,体现了诗歌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 ②“临”字写诗人登高观海,起笔气势不凡。 ③“涌”字写出了大海惊心动魄的声势,表现了诗人的惊叹和对大海的赞美。 (2) 表现手法 ①“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 想象 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势,创造了极其开阔的意境,增添了诗歌的浪漫色彩。 ② 虚实结合 。两个“若”字,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势。 ③ 动静结合 。先描写海水和山岛,水波荡漾是动态,山岛 耸立是静态,二者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再写草木,仍然是静态,次及“秋风”“洪波”,又回到动态,动静结合,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 (3) 情感 全诗寓情于景,表现出诗人 统一中原的雄心壮志及宽广的胸襟和豪迈的气概 。 (4) 形象 全诗塑造了一个 充满信心、豪气满胸,意欲大展宏图 的诗人形象。 作品主旨 诗歌描绘出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襟和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 参考译文 策马东来,登上碣石,我要饱览这大海的壮观。 海面浩渺,水波荡漾,山岛高高地耸立在海边。 树木一丛一丛地生长着,百草丰茂繁密。 萧瑟的秋风中,海水翻腾着巨大的波浪。 太阳和月亮昼夜不停地运转,好像都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吐纳的。 天上的银河,星光璀璨,好像是从这浩渺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幸运得很,且让我引吭高歌,倾吐宏伟的心愿。 第 2 首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020 年与 《 夜上受降城闻笛 》 以对比形式考查 ) 唐 李白 杨花 ① 落尽子规 ② 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③ 。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重点注释 ①杨花:柳絮。 ②子规:即布谷鸟,又称“杜鹃”。 ③五溪:今湖南西部、贵州东部五条溪流的合称。 背景知识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被后人誉为“诗仙”。左迁,降职。王昌龄是唐代诗人,天宝年间被贬为龙标尉,后人因此称他为“王龙标”。 重点赏析 (1) 修辞手法 后两句运用 拟人 的修辞手法,将月亮人格化,把它看成友好的使者,寄托了诗人 对友人的关切与同情 。 (2) 表现手法 首句借用“杨花”“子规”两种意象,写景兼点时令, 融情于景 。漂泊不定的柳絮和叫着“不如归去”的布谷鸟,均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渲染 凄凉哀愁 的氛围。 (3) 表达方式 首句写景,次句直叙其事,点明愁的由来。第三、四句 转为抒情 。 (4) 情感 “五溪”是偏远之地,传达出诗人为朋友的不幸而悲伤的感情。“闻道”即听说,“过五溪”表现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可见诗人得知挚友被贬时的惊愕痛惜之情。 “愁心”传达出忧郁之情,后两句抒发诗人对友人的同情和关切。 作品主旨 表达了诗人的忧愁与无奈,抒发了对友人被贬远行的安慰、同情和关切。 参考译文 柳絮已落尽,杜鹃鸟在不停地啼叫。 听说你被贬到龙标去了,一路上要经过五条溪流。 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它将伴随着你,一直走到那夜郎的西边。 第 3 首 次北固山下 唐 王湾 客路 ① 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 ② ,江春入旧年 ③ 。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重点注释 ①客路:旅人前行的路。 ②海日生残夜:夜还未消尽,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残夜,指夜将尽未尽之时。 ③江春入旧年: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 背景知识 王湾,洛阳 ( 今属河南 ) 人,唐代诗人。次,停宿。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北,倚长江而立。 重点赏析 (1) 炼字 “平”“阔”“正”“悬”四字用得好。“潮平”才显得两岸宽阔;“风正”足以保证“一帆悬”;“正”和“悬”的对应,写出了江风的和缓与行船的平稳;“阔”描绘出两岸一望无际的景色。 (2) 修辞手法 ①颈联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语的位置加以强调,“生”和“入” 运用拟人手法 ,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时序交替,匆匆不可待,让身在“客路”的诗人 顿生思乡之情 。 ②尾联 运用设问 ,自问自答,用“雁足传书”的故事, 寄托思乡之情 。 (3) 哲理 颈联是个哲理句。写景逼真, 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 。 (4) 情感 首联以对偶句发端,其人 在江南、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 ,与尾联的“乡书”“归雁” 遥相照应 。尾联用“雁足传书”的故事寄托思乡之情,使全篇笼罩着一层淡淡的 乡思愁绪 。 作品主旨 诗人写自己旅居在外,在北固山下连夜行舟所见,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参考译文 旅人 ( 我 ) 要走的路,正从青青北固山向远方伸展,江上碧波荡漾,我乘船向前。 潮水涨满,两岸与江水齐平,整个江面十分开阔。水上的风吹拂着,一叶白帆高高悬挂。 夜还未消尽,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 家书要如何寄回家园呢?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书到洛阳。 第 4 首 天净沙 • 秋思 元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①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 ② 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 ③ 在天涯 ④ 。 重点注释 ①昏鸦:黄昏时将要回巢的乌鸦。 ②古道:已经废弃不再用的古老驿道。 ③断肠人:形容悲伤到极点的人。 ④天涯:天边,指远离家乡的地方。 背景知识 天净沙,曲牌名。马致远,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他一生不得志,几乎一直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 重点赏析 (1) 炼字 “断肠”一词是全曲之“眼” ,直抒胸臆,抒发了漂泊天涯的游子 孤寂、愁苦 之情,旨在表达天涯沦落人的凄苦之情。 ( 2) 表现手法 ①情景交融。“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这些有形的可感的事物,具有明显的深秋色彩,与无形的抽象的凄苦之情,有相通之处, 用有形表现无形。景中有情,情中有景 ,情景妙合无痕。 ②白描。全篇仅五句, 28 字,既无夸张,也未用典,纯 用白描勾勒出一幅苍凉萧索的深秋晚景图 。 ③动静结合。处于动态中的“流水”,与处于静态中的“小桥”“人家”相映,更显出环境的幽静。 ④反衬。“小桥流水人家”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以乐景衬哀情,使“断肠人”更添悲愁。 (3) 情感 抒发了漂泊天涯的游子 思念故乡 、 倦于漂泊的孤寂愁苦之情 。 (4) 语言特点 全曲几乎是名词的连排,仅用 28 字,展现了 10 种景物,如同一个个电影镜头的展现,勾勒出一幅清冷、苍凉的深秋晚景图,内涵丰富。 作品主旨 全篇用白描手法勾勒出一幅深秋晚景图,抒发了游子的羁旅之苦和思乡之情。 参考译文 黄昏时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古旧的道路上有一匹瘦马,顶着萧瑟的秋风艰难前行。 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只有孤独的旅人还漂泊在遥远的地方。 当堂检测 02 1 2 3 4 阅读《观沧海》,回答下列问题。 1 .下面对这首诗歌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 开篇点题,其中 “ 观 ” 字统领后十句描写 “ 沧海 ” 的实景。 B . “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 两句全景式地描绘了大海的苍茫和山岛的高耸。 C . “ 百草丰茂 ”“ 洪波涌起 ” ,动态 与静态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 D .本诗属于四言古诗,反复诵读,能够读出质朴刚健、音调铿锵的特点。 【 答案 】 A 2 .下面对这首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这首诗通过写作者在远征途中登上碣石山俯瞰大海所看见的壮观景象,展现了诗人宽广的胸襟。 B .诗歌前八句写诗人登上碣石山看见山岛耸立、树木茂盛、大海波澜壮阔的景象。 C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通过丰富的想象,写出大海吞吐日月、含孕群星的壮观景象。 D .最后两句如一曲雄壮的乐曲,在最激越处戛然而止,悲从中来,发出感慨。 【 答案 】 D 3 .这首诗情景交融,景物特点与作者情感融为一体,试作简要分析。 这首诗情景交融,所写 “ 沧海 ”“ 日月 ”“ 星汉 ” 等景象宏伟浩大,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襟和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 4 .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表现的画面描绘出来。 示例: 秋风阵阵,呼呼作响,海水翻腾着巨大的波浪。诗人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心潮与大海一起涌动,感慨万千。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