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数学七上从算式到方程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人教数学七上从算式到方程

‎3.1从算式到方程(一)‎ ‎——一元一次方程 一、教材分析 ‎1.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方程,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 ‎(2)会用未知数表示生活中的数量关系.‎ ‎(3)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 重点:知道什么是方程,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 难点:方程的意义和一元一次方程的意义.‎ ‎2.例、习题的意图 本节课的知识点有三个:‎ 知识点1 通过实例体会方程是研究数量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 方程的学习是初中数学中极其重要的基础知识,它的应用十分广泛,也是今后学习相关学科,如物理、化学等知识的重要工具,因此,使学生学会利用方程的模型去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十分重要.‎ 例1中的两个问题的提出,目的是让学生亲身体验两种解法,算术方法和列方程(代数法)方法解决问题,其思维方向是不同的,感受两种解题中,列方程更便于思考,尤其是问题2体现的更加明显,使学生认识到引进未知数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必要性,这是数学的一个进步. ‎ 教材P69的思考,利用不同的相等关系还可以有不同的列方程的方法,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教师带领学生完成,不必让学生在思考相等关系上耽误很长时间.‎ 采用填空方法列式,继而列方程是在引导学生得到结论,重点应放在从算式到方程这是一个进步,而不是放在如何列方程上.‎ 知识点2 方程的意义.‎ 例2(补充题)由实际问题引出方程的概念后,为使学生对方程概念有一个准确的认识,补充这个例题. 判断下列各式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并说出为什么?使学生能正确的认识什么是等式,什么是方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言必有据的良好学习习惯.‎ 知识点3 一元一次方程的意义.‎ 借助例2引出一元一次方程的意义,在具体题目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说理能力.‎ 例3(补充题)巩固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求某些未知数的值.‎ ‎3.认知难点及突破方法 教学难点之一是方程的概念,应使学生在具体问题中,分清什么是等式,什么是方程,‎ 建立起等式不一定是方程,但方程一定是等式的正确认识.‎ 教学难点之二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应紧紧抓住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学生之间的交流,来认识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 二、新课引入 填空:‎ 1、 小明的体重是‎11公斤,爸爸的体重是小明体重的7倍少1,爸爸的体重是 ‎76 公斤,如果小明的体重是公斤,那么爸爸的体重是 公斤 2、 从王家庄到青山的路程是千米,汽车行驶需2小时,则汽车的速度可以表示为千米/时.‎ 三、例题讲解 例1 问题1 (补充题) 小明爸爸的体重是‎76公斤,他比小明体重的7倍少‎1公斤,你知道小明的体重是多少公斤吗?不限解法,说出你的思考.‎ 用算术解法: (公斤).‎ 用方程解法(即代数法):设未知数,找相等关系,列方程求解.‎ 此题的相等关系是:爸爸的体重=小明体重的7倍-1.‎ 解:设小明体重为公斤,根据题意,得 ,解得.‎ 答:小明的体重是‎11公斤. ‎ 让学生比较两种解法思维方式有什么不同?哪种解法更便于思考 算术法属于逆向思维,列方程(代数法)属于顺向思维,未知数作为已知数直接参与列式,方程解法从思维方式上直接,更便于思考,所以说方程解法优于算术解法(可能会有一部分学生说算术解法更好,这里不能强加给学生这个结论,随即引出问题2,让学生自己去感受).‎ 问题2:教材P68章前图中的问题.‎ 引导学生搜集表中的信息:王家庄到青山需3小时,青山到秀水需2小时,王家庄到秀水需5小时;搜集图中的信息:青山距翠湖‎50千米,翠湖距秀水‎70千米,青山距秀水‎120千米.‎ 用算术法解,可由汽车从青山到秀水用2个小时及两地相距50+70=‎120千米,得到汽车的时速为(千米),进而得出王家庄距离秀水共(3+2)×60=300(千米),最终求出王家庄距翠湖300-70=230(千米),列综合算式为:(50+70)÷2×(3+2)-70=230(千米),还有其它列式方法请学生课下完成,在这不必耽误更多时间,重点放在下面的用方程方法上.‎ 用方程(代数法)解,用教材P68填空部分,引导学生列方程. 注意利用书上的示意 图,帮助学生理解问题,直接设未知数,利用汽车匀速行驶,各段路程的车速是相等的这个关系列方程,得. ‎ 以后我们将学习如何求出这个方程中的未知数,从而得出王家庄到翠湖的路程.‎ 教材P69思考栏目,带领学生完成.‎ 也可以利用:“路程比等于时间比”这个相等关系列方程,得.‎ 若间接设未知数,王家庄到青山的路程为千米,则根据题意,得 ‎.也可以利用:“路程比等于时间比”这个相等关系列方程,得.‎ 注意:各种列方程的方法,可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如果学生有困难,教师要带领学生得出,以便控制课堂时间,重点应放在对方程解法的感受上.‎ 问题2中对两种解法(算术解法和方程解法)比较其思维方式的优劣,得出用方程解决问题更直接,更便于思考. ‎ 归纳为:‎ ‎ 设未知数 列方程 实际问题 一元一次方程[‎ 注意收集题目中所提供的表格、图形信息,多角度全面思考问题.‎ 本章我们将学习一元一次方程.‎ ‎1.方程的意义:列方程时,要先设字母表示未知数(一般用),然后根据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写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这样的等式叫做方程.‎ 注意:等式是含有等号的式子. (这里的等式指只含一个等号的式子)‎ 方程满足两个条件[‎ 例2(补充题)下列各式哪些是等式,哪些方程,为什么?‎ ‎(1); (2);‎ ‎(3); (4);‎ ‎(5); (6);‎ ‎(7); (8);‎ ‎(9).‎ 分析:解这个题目可根据方程的意义来判断.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否则就不是方程. ‎ 培养学生细心观察,言必有据的良好学习习惯.‎ 答案:(1)不是等式,所以也不是方程,因为只有运算关系没有相等关系.(2)是等式,但不是方程,因为虽然是等式但不含有未知数.(3)是等式,也是方程.(4)是等式,也是方程.(5)不是等式,所以也不是方程.(6)是等式,也是方程.(7)是等式,也是方程.(8)是等式,也是方程.(9)是等式,也是方程.‎ ‎ 可以进一步让学生指明方程中的未知数是什么?‎ ‎2.一元一次方程的意义: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且未知数的指数都是1(次),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注意:一元一次方程首先是方程,其次一元指一个未知数,这里不考虑同一个未知数出现了几次,且未知数的最高指数是1次.‎ 再来看前面例1(一题多用),我们从方程中选出一元一次方程是第(3)、(6)、(7);方程(4)含有两个未知数和;方程(8)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不是1;方程(7)中的,底数不是未知数,其次数与未知数的次数无关;方程(9)未知数在分母,不是一元一次方程,今后我们再研究它是什么方程.‎ 回顾前面例1中的问题1和问题2,所列的方程是什么方程?‎ 例3※(补充题)已知关于的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求的值.‎ 分析:由一元一次方程的意义,只有,即,得.‎ 解:略.‎ 四、随堂练习 ‎1、(补充题)选择题:‎ ‎(1)下列各式中,是方程的是( ).‎ A. B. C. D. ‎ ‎(2 ) 在方程,,,, ,中,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有( )个 A. 2 B. ‎3 C. 4 D. 5 ‎ ‎2.(补充题)七年级一班全体学生去旅游,租车每人交20元,还差19元;每人交21元,又多18元,设该班有 名学生,可用式子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表示租车的费用,并列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 答案:1.(1)D; (2)B. ‎ ‎2. ;;2. ‎ 五、课后练习 ‎1.(补充题)指出下列方程中的未知数是什么,方程的左边是什么,方程的右边是什么?并且判断它是否是一元一次方程?‎ ‎(1); (2);‎ ‎(3); (4);‎ ‎(5); (6);‎ ‎(7).‎ ‎2. (补充题)方程 是一元一次方程,则等于( ).‎ A. B. C. D. ‎ ‎3. (补充题)若关于的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则、的取值是( ).‎ A. B. ‎ C. D. ‎ ‎4.(补充题)甲厂有某种原料120吨,乙厂有同样原料96吨,现在每天甲厂用原料15吨,乙厂用原料9吨,请你用数学式子表示x天后两厂剩下的原料相等.‎ ‎5. 教材P75习题2.1 5、6、7.‎ 答案:1. 略. 2. A 3. B 4. 设天后两厂剩下原料相等,则有.‎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